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七、腕足动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海洋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6881
颗粒名称:
七、腕足动物
分类号:
Q959.24
页数:
1
页码:
2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腕足动物是古老动物,起源于古生代的寒武纪,现存的腕足动物是大部分已绝迹的残余。中国沿海常见的海豆芽是这支古老动物的残余种类。海豆芽喜穴居在多氧安静的浅水环境中,肉可食用。
关键词:
福建省
海洋动物
腕足动物
内容
腕足动物是具有最悠久历史的古老动物,它们起源于古生代的寒武纪,从志留纪开始,腕足动物得到大量的发展,进入了兴盛时代。在数亿年历史过程中,无数种类的动物发展了,也有无数种类的动物灭亡了,腕足动物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也逐渐的衰败,现存的腕足动物是大部分已绝迹的残余。在中国沿海所常见的海豆芽,就是这支古老动物的残余种类。
中国对现生腕足动物尚未开展系统研究,已报道共有8种,福建沿岸有3种:鸭嘴海豆芽(Lingula anatina),亚氏海豆芽(Lingula adamsi),星斑仿盘壳贝(Discinisca Stella),以上3种均隶属于无关节纲(Inarticulata)
鸭嘴海豆芽(Lingula anatina)
体外有两片鸭嘴形的壳片,壳扁而狭长,略呈长方形,壳长为壳宽的2倍多,柄长为壳长的2.5倍左右。前端圆而截状,后端自壳长2/3处的二侧斜向壳顶、壳顶尖、突出。背腹二壳片由肌肉互相连接而无铰合部。壳的中央部隆起渐向二侧倾斜。壳片角质,呈黄褐色,一般稍带绿色,表面光滑而有同心生长纹。背腹壳相等,两壳片全部闭合,两壳缘间有刚毛伸出壳外,在前二侧角的刚毛为最长。在二壳顶间的后端伸出一条柱形肌肉质的外围透明的柄鞘,在同一种内,柄的长常有很大的差异,这和所栖息的泥砂性质与深度等有关,柄的直径渐向后端渐小,后端部分能分泌粘液使固着于泥砂,直立而埋栖于浅海泥砂中。
该种分布于中国的山东半岛、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近岸。潮间带至水深30米。喜栖息于风浪小的内湾,有机物质丰富,环境比较安定。自潮间带中潮区至低潮带以下都有分布。海豆芽的肌肉质柄是适于穴居的器官,柄的末端能分泌粘液,使固着于泥砂,适于在柔软的泥滩中穴居。喜穴居在多氧安静的浅水环境中,当潮水淹没泥滩时,海豆芽露出一半身体,或使壳片接近泥表面,壳片列开,刚毛激动水流,和外界交换物质,前缘的刚毛伸进泥表时形成三漏斗状小孔,左右二小孔激水入内,中央小孔使水流出。肉可作食用。海豆芽是中国优先保护的一类海洋无脊椎动物。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海洋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至2000年,系统记述福建省海区环境的自然状况以及海洋科技的进步和成就。分海洋地质地貌、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科技等6章。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鸭嘴海豆芽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