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厦门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海洋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6850
颗粒名称: 五、厦门湾
分类号: P734.2
页数: 4
页码: 178-1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厦门湾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是一个狭长的海湾,分为内港和外港。对厦门湾海水化学和沉积化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pH值、盐度、溶解氧、营养盐、有机物、重金属等指标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厦门湾水域营养物质较丰富,总无机氮和无机磷严重超标,有机物含量较高。沉积物中重金属和硫化物也存在超标情况。热带风暴和台风暴雨会导致营养物质和有机物的剧烈变化。厦门湾的污染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 福建省 厦门湾 化学

内容

厦门湾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金门湾内,九龙江口入海处,分内港(含九龙江口)和外港,内港位于厦门岛西侧,外港在厦门岛西南侧。厦门湾水域狭长,面积达230.1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54.18平方公里,大部分水深在5~20米之间。西侧有福建省第二大河流——九龙江汇入。厦门港口门朝向东南,北起厦门岛的白石炮台,南至龙海县的塔角,宽达13.75公里。厦门港属构造成因港湾,兼具河口湾性质。
  (一)海水化学
  厦门港海水化学调查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初即开始,资料积累丰富。为便于叙述,通常将嵩屿一鼓浪屿一厦门港避风坞连线以北海域称为西海域,连线以南,西至九龙江口海域称为九龙江河口区。后者在上一节已有阐述。西海域海水中诸化学要素的含量与分布如表3-19所示。
  1.pH值、盐度和溶解氧
  pH值:西海域pH值变化范围为7.89~8.46,平面分布趋势为宝珠屿以北海域pH值较高(常髙于8.2),向南递减。湾顶pH值高是由于该区营养物质较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的结果。西海域pH值的断面和垂直变化较小,大致呈均匀分布。季节变化表现为6月出现峰值,12月次高峰,8~10月降至低谷,2~4月为次低谷值。
  盐度:西海域盐度通常介于25.02~31.85,分布较均匀,垂向变化也不大,大致为同性水体。但西海域海水盐度结构可受到九龙江冲淡水和外海水的显著影响。丰水期嵩屿与鼓浪屿一线盐度由湾口向湾内增加,即是九龙江淡水的影响所致。热带风暴期间,暴雨使九龙江径流量剧增,短期内洪水经河口区通过潮汐作用于整个厦门近岸海域,可使西海域盐度迅速下降。9810号台风影响期间,西海域南部表层海水盐度最低降至5.56。台风过后盐度迅速回升(图3-19)。
  溶解氧和氧饱和度:1981年西海域溶解氧和氧饱和度变化范围分别为5.63~10.86毫克/立方分米和85.4%~132%,宝珠屿以北海域较高。1987年两参数与1981年基本一致,5月二者均出现峰值,与叶绿素a年变化一致,表明溶解氧的变化与浮游植物活动密切相关。溶解氧低值见于8月马銮海堤外底层水,系由底质中硫化物和有机质含量高所致。
  2.营养盐
  硝酸盐1981年硝酸盐含量均值为2.33微摩尔/立方分米,平面分布呈北部略高于南部的趋势,垂直分布以上高下低的递减型为主。1987年硝酸盐平均含量为8.94微摩尔/立方分米,变化范围为2.02~24.0微摩尔/立方分米,比1981年明显增高。高值区多出现在
  [=此处为插图(图3-19 9810号台风彩响期间西海域南部—观测站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示意图)=]
  L——低潮H——高潮厦鼓海峡、筼筜湖海堤以北近岸及宝珠屿以北海域,系杏林工业区和厦门本岛西海岸排污影响所致。
  亚硝酸盐1981年亚硝酸盐平均含量为0.87微摩尔/立方分米,平面分布一般呈北低南高。1987年平均含量增至1.43微摩尔/立方分米,高值区多出现在筼筜湖海堤外至宝珠屿以南海域及马銮湾海堤外。
  铵盐1987年平均含量为3.86微摩尔/立方分米,范围介于0.0~11.6微摩尔/立方分米。马銮海堤外及东渡一带海域一般含量较高,11月为高峰期,2月出现低谷值。
  活性磷酸盐1981年磷酸盐变化于0.01~2.39微摩尔/立方分米,均值为0.50微摩尔/立方分米。1987年含量均值为0.48微摩尔/立方分米,马銮海堤至宝珠屿一带海域较高。
  活性硅酸盐西海域硅酸盐含量分布比较均匀,平均为42.9微摩尔/立方分米。1987年含量均值为29.8微摩尔/立方分米,高值多出现在厦鼓海峡和高集海堤涵洞一带海域。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西海域营养物质较丰富,总无机氮严重超标,无机磷超标现象也较严重。富营养化可能是导致西海域时有“赤潮”发生的诱因之一。
  热带风暴过程可引起西海域营养盐含量的急剧变化。9810号台风影响期间,西海域南部表层海水总无机氮和总无机磷峰值分别达到113.7和2.26微摩尔/立方分米,为非台风情况下年最高值的3倍和2倍,均远远超过海水水质4类标准。台风影响过后,两者含量虽迅速下降,但10余日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总无机氮仍超海水水质4类标准,总无机磷仍在海水1类标准之上。
  3.有机物、重金属
  1982年西海域化学耗氧量平均为1.23毫克/立方分米,之后缓慢地增加(图3-20)。较高值(大于2.0毫克/立方分米)多出现在筼筜湖海堤外至东渡近岸及马銮海堤外一带海域,指示西海域有机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厦门岛西海岸和杏林工业区。伴随热带风暴过程的暴雨可使经由径流入海的有机物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使近岸海域化学耗氧量明显增大。9810号台风影响期间,西海域南部表层海水化学耗氧量峰值达到2.20毫克/立方分米,超过海水1类水质标准,化学耗氧量与盐度呈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陆源地面径流是台风期间西海域化学耗氧量的主要来源。但台风的影响并未在西海域造成高强度长时间的有机污染,可能与台风期间水体剧烈运动交换及有机物氧化降解有关。
  西海域海水中石油类含量尚低,但厦鼓海峡、嵩鼓海峡及码头附近海面漂油膜现象时有出现,应引起重视。
  西海域溶解态铜、铅、锌和镉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48、0.014、0.10和0.025微克/立方分米,颗粒态平均含量分别为铜0.25×10⁻⁹、铅0.21×l0⁻⁹、锌0.63×10⁻⁹、镉0.004×l0⁻⁹。铜的含量在马銮海堤至宝珠屿一带海域较高,主要受杏林工业区的排废影响,铅和锌在筼筜湖海堤外至石胡码头一带海域较高,主要受厦门市区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影响。镉在西海域分布均匀。总体而言,西海域重金属含量水平低,未超出1类海水水质标准。
  (二)沉积化学
  西海域为中性偏碱的沉积环境,北部pH值较高(大于8)。沉积物中Eh较低,基本属弱还原性环境。其中马銮湾沉积物中硫化物和有机质含量很高,其Eh小于0,处于还原状态,沉积物中高含量的有机质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根源。
  西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和硫化物高值区分布于马銮湾、杏林湾附近,厦鼓海峡含量较低。表层沉积物中铅、镉和DDT超标较严重,铜和硫化物也局部超标,表明沉积物已有轻度污染,特别是北部海域,受马銮湾、杏林湾和筼筜湖污水排放及沿岸直接排污的影响,污染较严重。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海洋志

《福建省志·海洋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至2000年,系统记述福建省海区环境的自然状况以及海洋科技的进步和成就。分海洋地质地貌、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科技等6章。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