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地貌单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海洋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6784
颗粒名称: 一、海洋地貌单元
分类号: P737
页数: 17
页码: 16-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海湾主要分为断层—溺谷湾(如沙埕湾)、断层—基岩湾(如三沙湾、罗源湾)、基岩湾(如湄洲湾)和河口—基岩湾(如福清湾、兴化湾、泉州湾、同安湾、厦门湾、东山湾、诏安湾)等四种类型。这些海湾在形态和地貌上有所不同,受到断层构造和河流冲积的影响。
关键词: 福建省 海洋地貌 动态

内容

福建海洋地貌可按海岸(含潮间带)、海湾、岛屿及陆架海底分述。
  (一)海岸
  1.类型及特征
  按海岸组成物质或所处位置等,可分6类。
  (1)基岩海岸
  基岩海岸是福建海岸的主要类型之一。按基岩岩性可分为花岗岩、变质岩、火山岩(燕山期及新生代)等。其中以花岗岩及燕山期火山岩海岸分布较广,变质岩海岸分布于平潭一围头—古雷—东山岛等地,新生代玄武岩分布于金门、龙海镇海等地。根据分布位置、水动力条件及动态特征,又可分为弱侵蚀型和强侵蚀型二类。前者主要散布于海湾内的岬角和岛屿基岩岸段。后者见于突伸于外海的半岛和开阔海域中的基岩岛屿岸段,其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柱等海蚀地貌充分发育。
  (2)砂质海岸
  多见于基岩岬角之间较为开敞并面向外海的海岸,岸线较平直。各种砂质堆积形态——连岛砂洲、沿岸砂堤、砂坝、砂嘴等十分发育。连岛砂洲可分为陆连岛与岛连岛砂洲二类(后者在“岛屿”中阐述)。陆连岛砂洲两端为基岩山丘,向海一端原为岛屿,以后由陆连岛砂洲相连,中部为蜂腰状砂质平原。其规模不等,较大规模分布于古雷、六鳌、崇武、小山乍、佛昙等地,其中古雷陆连岛砂洲长约12公里,宽约1.0~1.5公里;六鳌陆连岛砂洲长约10~11公里,宽约1.5~2.0公里,堪称全国规模最大的陆连岛砂洲,远超过山东芝罘陆连岛砂洲(仅长6.0公里,宽0.5~0.8公里)。砂坝、砂嘴等也是常见的砂质地形,也主要分布于闽江口以南岸段,如闽江口梅花砂嘴、平海湾西埔砂嘴、泉州湾大坠砂嘴、围头湾塘东砂嘴、九龙江鸡屿砂坝、东山湾汕尾砂嘴、宫口湾渡西砂坝等,其形态典型,规模大,长达千米、宽数百米,顶部高出高潮位约1~2米。
  (3)淤泥质海岸
  主要分布在海湾内,由于波浪作用较弱,入湾河流泥砂及岸蚀物质供应充沛,淤泥质潮滩发育,宽阔平缓,一般宽度为数百米至数千米,主要由粉砂质粘土和粘土组成。在高潮位附近也时有砂带出现,但为粗细混杂砂,磨圆度差,多为原地海岸侵蚀堆积物。
  (4)河口海岸
  主要分布于闽江、木兰溪口、晋江口及九龙江口等较大河口两岸,以低平的河口平原形态展现,地形宽坦单一。内侧平原广布,如闽江口的福州平原,木兰溪口的兴化平原、晋江口的晋江平原、九龙江口的龙海平原等,口外潮间浅滩宽阔,向外淤涨。
  (5)红树林海岸
  为热带与亚热带区特有的海岸类型,分布广泛,南起诏安湾,北至沙埕湾都有零星片状展现。生长较好的主要见于东山湾内、漳江竹塔和九龙江口等地。一般生长于淤泥质潮滩上部,底质较细,水动力较稳定,隐蔽条件较好。树种以秋茄为主,树高约2~3米,最高达4米,一般仅1米左右。宽约30~50米,最宽达百余米。
  (6)人工海岸
  据统计,1950~1988年,全省浅海滩涂围海面积104.67万亩,其中3000亩以上78处,面积在3万亩以上的大型围垦有平潭竹屿(1960年)、厦门杏林(1970年)、连江大官坂(1980年)、厦门马銮(1960年)、东山西埔(1979年)等。在这些围垦工程中皆建有海堤,构成为人工海岸。由于海堤截弯取直,使自然岸线缩短或减少。1983年版的《福建省地图册》(福建省地图出版社)对全省海岸线长度统计为3324公里,而1986年海岸带综合调查中统计为3051公里,长度减少273公里的原因主要是人工海岸截弯取直造成。
  在该海岸带调查中,对筑堤围垦、建设闸坝、护岸海堤、码头泊位等人工海岸长度不予专项统计,仍按上述五类统计(表1-7)。从统计结果表明,各类型海岸长度不等,全省淤泥岸占57.88%,霞浦、福清、莆田分别占前3名。基岩岸占20.36%,闽东北的霞浦、连江、福鼎分别占前3名。砂岸占18.52%,惠安、漳浦、莆田分别占前3名。河口岸以龙海、连江、福州最长,红树林岸以宁德、云霄、龙海最长。
  2.潮间带(滩涂)
  潮间带依海岸向海伴生,按水动力和土质组成可分二类阐述。
  (1)按水动力作用特点可分为海滩、潮滩
  海滩,多见于开敞的海湾内或基岩岬角、岛屿的迎风浪面的岸段,为波浪塑造或经波浪强烈冲蚀而成,按其物质成分又有岩滩、砾石滩、砂滩等:
  岩滩,宽度各处不一,数十米至百余米不等,多数呈狭窄带状岩礁和片状平台沿岸分布。
  砾石滩,一般在火山岩、变质岩岸段常见,宽度不大,仅约20~30米,中、低潮位没入砂滩之中。
  砂滩,宽度一般为数十米至数百米,最宽达1000余米。沿岸常有砂堤发育,滩面上有放射状小冲刷沟。坡度变化大,髙潮区约为5°~10°,中、低潮区较缓约为1°~3°,并相应由中粗砂变化为中细砂。
  潮滩,多见于海湾及河口,主要受潮流塑造。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动力因素的差异,其地貌和沉积物也不一致,又可分为:隐蔽的港湾潮滩,主要分布在半封闭海湾顶部,普遍为淤泥滩,宽度在数百米至数千米之间,坡度多为0.5‰~1‰,组成物质为粘土和粉砂质粘土。滩面单一,常有潮沟呈树枝状或蛇曲状分布。主沟常与河道相通成为航行通道。开敞的港湾潮滩,主要分布于各海湾口两侧,除受潮流作用外,并有风浪参与塑造。滩面虽宽阔平缓,但组成物质变化复杂,粗细不一。滩面形态也多样,有滩脊、浪蚀坑洼、浪痕等。河口潮滩,位于较大河流入海处,滩面略呈扇形向海突伸。如九龙江口潮滩,宽5~6公里,滩坡小于1‰。滩面由散射入海潮沟切割,沟滩相间,沟深不一,有的不及0.5米。闽江口潮滩分布于口门外各入海叉道之间,呈长条形向海突伸。川石岛之东有铁板沙、腰子沙,琅岐岛附近有佛手沙,大南支口有鳝鱼沙等潮滩,对航行影响大。
  (2)按滩涂的土质成分,可分为淤泥、砂、泥砂三类
  从土质类型面积统计(表1-8)表明,福建滩涂以淤泥质为主(占55.53%),其中闽江口以北岸段有526.63平方公里(占总数的25.13%,占该段的84.37%),而闽江口以南的平潭一诏安,以砂质滩涂居多,面积合计338.39平方公里(占总数的16.15%,占该段的20.85%)。在地貌部位上,淤泥质滩涂几乎都集中于海湾内。仅据16个海湾(含闽江口)统计(表1-9),湾内泥质滩涂占总面积80.15%。其中三沙湾泥质滩涂面积达173.76平方公里,居于全省首位,占全省的14.44%,占全省同类滩涂16.49%。兴化湾、湄洲湾泥质滩涂面积分别居第2、3名。而砂质滩涂多集中分布于平直岸段,海湾内仅191.51平方公里,大部分(约200平方公里)分布于开敞面向外海的平直岸段,如长乐、惠安、晋江、厦门、漳浦、东山等地。泥砂混合的滩涂分布位置较复杂,有的处于河流入海处偏北或澳角地段,如闽江口长门水道,在乌猪港、壶江岛、琅岐岛等,澳角常有泥砂交互叠合沉积。此外,在东山湾北旗至漳浦古雷头间,也出现泥砂混合的滩涂。
  (二)海湾
  1.类型
  海湾是海洋深入陆地形成明显水曲的海域,其形成因素为陆地与海洋、内力与外力综合作用。
  福建沿海陆地断块构造特征明显,断裂以NE向及北西(NW)向二组为主。海岸类型以断块基岩海岸为主。总体上说,福建海湾是断裂构造控制并受海侵淹没形成。但由于各湾新构造期地壳运动的差异,有的岸段处于沉降,有的岸段又处于上升;第四纪冰后期海侵程度不同,有的沉没范围大;或所处地理位置差异,有的位于河口附近、有的影响较少,致使断裂构造在地貌上的表现各异。以闽东北诸湾的断块形迹较明显。而其南岸段参差不一,其中不少湾顶毗邻河口受河流泥砂影响,淤积态势明显,呈现出各种形态。故按海湾地貌成因及形态可划分为五种类型:
  (1)断层—溺谷湾沙埕湾
  (2)断层—基岩湾三沙湾、罗源湾
  (3)基岩湾湄洲湾
  (4)河口—基岩湾福清湾、兴化湾、泉州湾、同安湾、厦门湾、东山湾、诏安湾
  (5)河口—基岩—泻湖湾安海湾、佛昙湾、旧镇湾、宫口湾详见表1-10。
  2.各类特征(表1-10,图1-3)
  (1)断层—溺谷湾
  仅见于沙埕湾。全湾呈狭长湾道深楔入陆,纵深延长达35公里,而平均宽度仅为2公里,最窄处在八尺门附近,仅数百米。湾顶有福鼎溪江、太姥山三沙溪、翁溪等溪流入,全湾呈清晰的溺谷形态。湾周边断层发育,有NE、NW向二组。如八尺门附近的NE向断层(F2)自南西(SW)至NE延伸,相应海湾狭道也呈此方向展布。福鼎、佳阳NW向断裂(F9、F8)自NW向SE延伸,相应其下方海湾也呈NW向,故全湾溺谷方向延展较规则,大致呈NW与NE两组方向,呈“折线”状往陆内延。如八尺门NE数裂(F1)往NE直伸潭头湾,显示断层成因在沙埕溺谷湾中有重要基础作用(图1-3),构成典型的断层—溺谷湾。
  全湾周边均为陡峻的低山丘陵环抱,山势高峻,尖峰峭壁,沟谷切割甚深,山丘濒逼海边,海岸极为曲折,以基岩岸为主。湾顶潮滩分布广,滩宽1.5~2公里,坡度0.6‰~1‰,十分平坦,并有零星红树林和草滩。水下浅滩(指水深1~10米)一般宽数十米至数百米,滩面平缓,微向水道和湾口倾斜。冲刷槽沿湾中向湾口断续分布,长数公里至10余公里不等,最宽达700余米,窄者约200米。水深一般20米,最深40余米。
  (2)断层—基岩湾
  见于三沙湾、罗源湾。三沙湾四周为山丘环境,海岸曲折复杂,山丘迫近海岸,岸崖陡峭,港湾深邃,水道绵长,海域广阔,为省内第一大湾和深水港湾。海岸以山地基岩海岸为多,约占全部岸线总长一半以上。全湾湾中有湾,港中有港,水道纵横。但方向性较明显,东吾洋、盐田港(东侧)为NE向,白马港、八都港—横屿—三都岛水道、金梭门水道等为NW向,东冲水道为N-S向。这与周边陆上断层方向一致,如鉴江—大屿(东冲)(F5,F3)、澳里(F2)、沈洋(F1)、溪南(F4)断裂为NE向,宁德一飞鸾(F6)、八都(F7,F8)、下白石(F9)断层为NW向,它们向海延伸或在旁侧陆域伴生,从而与海湾、水道形成有关,致使三沙湾为断层、断陷的基岩海湾。
  三沙湾海底冲刷槽断续分布,以官井洋和东冲口等处最宽,宽约3~4公里,水深40~60米,最深达100余米,深度为全省海湾之冠。潮流砂脊、砂坝分布于湾内水道口或冲刷槽两侧,如白马港、盐田港、卢门港、宁德水道附近,长达数公里,宽约数百米。水下浅滩常为水道或冲刷槽分割,成片或带状分布,最宽者在东吾洋附近,宽达5公里左右。潮滩分布于湾顶及湾边,以宁德湾、东吾洋较多。
  (3)基岩湾
  以湄洲湾较典型。三面为丘陵台地环抱,岸线曲折,岬角相间,湾中有湾,岛屿众多。无大河入海,泥砂入湾较少,海岸以基岩(台地)岸为主。断裂构造虽甚发育,但由于台地风化较显著,断裂对海湾地貌影响不清晰。海底地貌中,冲刷深槽从湾内至湾口均有展布,一般水深15米以上,最深处达30米以上。水下浅滩及潮滩分布于冲刷槽两侧海底及湾顶、湾边,成片展布。
  (4)河口—基岩湾
  此类海湾较多,由于有较大河流注入,泥砂供应充沛,湾顶或湾内滩地及砂洲较广。海岸仍以基岩岸居多。
  泉州湾:属河口—基岩湾,具有基岩、河口(砂、泥质)平原等海岸。注入的较大河流有晋江、洛阳江,含砂量高,滩面淤涨,岸线外移,水道浅化。海底地貌以潮滩、水下浅滩、砂洲为主。冲刷槽(深槽)分布于大坠门至秀涂一带,长2公里余,宽300~500米,水深10~15米,处于缓慢淤浅之中。
  厦门湾:包括九龙江口、厦门内港(西港)、外港。海岸有基岩、砂质、泥质、人工等岸。周边断层较发育,主要有九龙江口断裂(沿海沧、厦门岛南岸)(F4,F3)近东西向延伸,筼筜断裂(钟宅—筼筜—海门岛,NE向)(Fl、F2),厦—鼓海峡(NW向)(F5)等。海湾、河口与断裂凹陷有重要联系,但相对与闽东北海湾相比,仍列入河口—基岩湾。海底地貌中,河口区分布有水下三角洲,呈不规则指状向湾口方向伸展,坡度约2%»,水深0~5米。潮滩主要分布于西港,湾顶宝珠屿等处滩面最大宽达2~3公里,坡度0.5‰~1‰。滩地地貌分带明显,近岸常有残留砂带,高潮区为草滩带,中低潮区为平滩带(粉砂质泥为主)。海滩由中细砂组成,主要分布在鼓浪屿东南面湾口两侧及厦门岛南岸。水下浅滩主要分布厦门湾外港区,水深10~15米。冲刷槽一般水深10米左右,深者达20~30米,分布于内、外港及九龙江口门部,其中厦鼓水道、火烧屿水道水深达30米。
  (5)河口—基岩—泻湖湾
  主要是一些小海湾—安海、佛昙、旧镇、宫口等湾。其内潮滩广布,湾口有砂坝、砂嘴阻拦,口门深槽窄小。
  佛昙湾:全湾三面为花岗岩和玄武岩组成的缓丘和台地,近岸多海积平原,湾西有佛昙溪流入。湾口有砂嘴、砂坝分布,呈近于封闭的小型泻湖湾特点。湾内水域窄小,0米以深面积仅约2平方公里。潮滩几乎占据绝大部分海湾,最大宽度达4~5公里,从湾顶直抵湾口。水道(大型潮沟)水深一般小于2米,仅口门附近较深,最大水深小于5米。
  (三)岛屿
  福建省海洋岛屿按成因可分为大陆基岩岛、火山岛、冲海积岛、岛连岛等4个类型,各类型岛屿地貌特征显著不同。
  1.大陆基岩岛
  大陆基岩岛是大陆山丘向海自然延伸的部分,无论从构造、岩性、地貌等方面来看,都与邻区大陆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地壳下降运动(或海面上升)与大陆分离。福建省以花岗岩岛数量最多,约占海岛数的1/2,分布范围最广,自北向南均有分布,西洋岛、东引岛、西引岛、马祖列岛、白犬列岛等岛屿基本上都是花岗岩岛。火山岩岛次之,约占总数的1/4,分布范围也很广,星仔列岛、台山列岛、七星岛、福瑶列岛、浮鹰岛等岛基本上都是火山岩岛。变质岩岛分布于大、小金门岛、湄洲岛等岛。但许多岛是几种岩石混合组成。
  各种岩石地貌形态不一。火山岩山势雄伟,如大嵛山岛为全省仅有海拔高于500米的岛屿,属侵蚀剥蚀低山地貌,超过400~500米以上的山峰几乎都是侏罗纪南园组火山岩,地形坡度达32°~40°。而两列低山之间低洼部分多由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组成,地势和缓,坡度12°~15°。其它一些岛屿,如三都岛黄湾山顶(460.6米)、江阴半岛双髻山(429.1米)、海坛岛君山(438.7米)等海拔400米以上的高丘陵均由南园组或石帽山群火山岩组成,而其它一些400米以下的高丘陵,如西洋岛的烟台顶山(221.3米)、琅岐岛白云山(275.4米)、大练岛围营山(238.5米)、东山岛苏峰山(274.3米)、大帽山(251.7米)多由花岗岩、变质岩、火山岩组成。其中花岗岩丘陵地势较和缓,火山岩、变质岩等则较陡,如东山岛苏峰山为变质岩组成,秀丽挺拔,山峰尖耸,誉为东山岛“第一山”。此外,花岗岩构成的低丘陵(<200米)及台地(10~50米)常有明晰的海蚀痕迹(海蚀穴、海蚀柱等),而其他岩石地形中并不常见。
  2.火山岛
  火山岛是指具有火山口喷发特征的火山岛屿,至1999年仅在漳浦前亭的林进屿发现,也是中国大陆沿岸海域目前发现的惟一火山岛。该岛距岸约2公里,面积0.16平方公里。岛四周为玄武岩石群,火山口位于岛上,口小数多,形成火山口群。火山喷发的气孔、气柱清晰可见,喷出物齐全。并受海浪冲蚀,岩石形态多种多样,惟妙惟肖。
  3.冲海积岛
  为位于河口段下游由海陆交互沉积物组成的岛屿,计有8个。其中以九龙江口河口的紫泥岛最大,面积为66.07平方公里,组成物质为上更新统至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厚度达60米。全岛地势平坦,为冲海积平原地形,海拔高度仅2~5米。
  4.岛连岛
  (1)类型划分
  岛连岛为多种成因(陆相冲洪积、海积、风积等)沉积物组成的连岛砂洲与基岩岛屿联合构成。与单一的基岩岛不同,既有基岩岛,也有再沉积地形。基岩岛地貌一般是地形中央高度大,各地貌类型围绕“中心”有序展布,而岛连岛则交错分布。也与以岛屿丘陵、台地为中心向外扩展沉积的岛屿(如琅岐岛、粗芦岛、江阴半岛)或沿着原来的山间谷地沉积的岛屿(如三都岛)不同,它们都基本不脱离大陆基岩岛基本形态,而岛连岛是通过连岛砂洲平原将基岩岛联合与“粘结”,构成显著不同的形态。其类型属于大陆基岩岛与岛间再沉积的复合类型。
  (2)分布区域
  仅集中分布于台湾海峡西侧,自海坛岛至东山岛以断续成群展布,而相邻的闽东北沿海及粤东海域除闽东北有极个别小型出现外并不展现。
  (3)范围、面积
  延伸范围广,自海坛岛至东山岛,岛连岛延伸范围长约350公里,范围之广在全国沿海仅有。岛连岛个体面积不等,达到大型规模(≥100平方公里)有3个,中、小型规模也有若干(表1-11,表1-12)。
  而全国沿海岛连岛分布稀少,规模也非常小,福建岛连岛规模与数目居于全国首位,海坛岛、东山岛、金门岛、南日岛等单就面积而言,分别居于全国5~9名,而就岛连岛来说则是全国规模最大或第一位的岛连岛。
  (4)形态
  单一岛连岛,由一个连岛砂洲联结2个或2个以上基岩岛屿构成,多为小型岛连岛,一般呈不规则哑铃状或“工”字形。连岛砂洲位于岛中部的中轴部位,呈蜂腰状地形如东庠岛、塔屿、大担岛等。复合型岛连岛,由数个连岛砂洲联结多个原始岛屿而成,形态各异,但仍显现单一型岛连岛基本形态。如:
  海坛岛,全岛山地与平原相间,平原约占1/3,其间至少有9个连岛砂洲夹峙于原始基岩岛屿之中。西北部芦洋浦砂洲平原,介于苏峰山(186.5米)与君山(434米)间;东北部为流水平原,介于君山与王爷山间;中部为“腰状”平原,东南部也为多个砂洲联结。致使全岛外形轮廓似“坛”,亭亭玉立于海,故取名为“海坛岛”。
  南日岛,地形呈哑铃状,东西长约14公里,南北最狭处宽仅0.8公里。西端为山丘,东南端约为6个小丘,其间约有1个砂洲,中部连岛砂洲呈蜂腰形,长3公里。
  大金门岛,西端为玄武岩山地,东端为花岗片麻岩丘陵,东西长约20公里,中部为蜂腰状地形,平原宽约3.5公里,与南日岛相似,通过连岛砂洲联结使全岛成为哑铃状地形。
  东山岛,有数个连岛砂洲。其中以山只砂洲最大,将北部山地丘陵与南部岛地相连,中部呈蜂腰状地形。东南有澳角连岛砂洲。全岛外形轮廓似“蝴蝶”,北部为头部及两翼,南部为飘撒的两尾,中部为纤细蝶腰,故又名“蝶岛”(图1-4)。
  (5)连岛砂洲
  岛连岛砂洲是岛连岛得以形成的联结体,与陆连岛砂洲有区别。该砂洲海拔一般为5米左右,最高为10米左右。地形平坦,呈平原状,地表略有起伏。面积不等,海坛岛芦洋浦砂洲、东山岛山只砂洲长达10公里以上,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为全国最大的岛连岛砂洲。大中型岛连岛周边有小型岛连岛分布,其连岛砂洲相应也小。如海坛岛附近的东庠岛砂洲(长x宽)约为1.4×0.4平方公里,南日岛附近西罗盘屿砂洲为0.15×0.15平方公里。
  据对海坛岛芦洋浦、东山岛山只、澳角3个砂洲的钻孔揭示,连岛砂洲由陆、海、风成沉积而成。上部为全新统晚期的风积层,主要为中细砂,下伏有含碳的亚砂土、亚粘土,相邻区域的同位素测年为2431±98年。中部为全新统早、中期的海积层,上部为砂层,局部为亚粘土;下为亚砂土、粘土,局部为砂等,粘土内含贝壳,有孔虫、硅藻等海相化石。下部为更新统的冲、洪积层,上为亚砂土、亚粘土、粘土等,未见海相化石,为陆相沉积。粘土等的同位素测年为27183±76至大于5万年不等。总厚度为30~40米不等。底部为基岩风化壳,即基岩之上充填沉积有第四系更新统、全新统的陆、海、风成等沉积物。也即是通过此连岛砂洲沉积形成,而将基岩岛联结构成为形态各异的岛连岛。
  (四)陆架海底
  通常认为大陆架海底是自低潮线0~200米水深的大陆向海延伸的地带。福建海区海底绝大部分属东海陆架的一部分,可分为若干地貌单元。此外在台湾浅滩南侧有陆坡(200~2000米深度),但已在区外,现一并阐述(图1-6)。
  1.水下岸坡
  指低潮线0~20米等深线之间的海底岸坡,其水下地形总体走向和沿岸陆域山势走向相仿,多呈NE和NW向,同受NE和NW向两组主要断裂控制,故可认为水下岸坡是沿岸陆地的水下延伸部分。按地区差异自北向南可分三个区:
  闽东北岸坡:自黄岐半岛至沙埕湾口,地形平缓,坡度接近1‰,宽度10~12公里。在沙埕湾、福宁湾、黄岐半岛、东冲半岛等处坡度较陡,5米等深线直迫岸边,坡度大于1.5‰,而且海底地形较复杂,岛礁众多,岛间冲刷槽常见。
  闽中岸坡:位于闽江口至厦门湾之间,宽度不及其北岸坡。海坛岛以东岸坡宽仅4公里,坡度约为2.5‰。
  闽南岸坡:位于厦门湾至广东南澳岛东北侧,宽窄不一,18~4公里不等。地形变化较复杂,在东山岛东部10米等深浅以东海域发育众多的水下砂丘。砂丘高度为1.8~2.3米、宽度一般为140~160米。由近岸向外,砂丘高度增高,而宽度减小。
  水下岸坡濒临陆岸,与河口、海湾口相接,受河流泥砂及潮流作用,还相伴有河口与潮流三角洲等地貌形态:
  河口水下三角洲:虽不普遍发育,但在闽江口、九龙江口仍有存在。如闽江口水下三角洲分布在入海河口以东,水深30米以浅的口外海滨,外缘从北茭、马祖列岛、白犬列岛一线拐入南沃山,长约35公里,宽28~60公里。九龙江水下三角洲位于河口湾内(海门岛、鸡屿一带),长8公里,坡度为1‰,前缘已近湾口,水深约10米以浅。
  拦门砂坝:主要分布于泉州湾以南各河口湾口门之外,有的位于湾口中部,有的位于湾口两侧,并常有潮流通道切割成段或呈片状,致使一些小型海湾具泻湖特征。
  潮流脊系:分布于兴化湾、福清湾、三沙湾、沙埕港等湾内外海域。如兴化湾一南日群岛潮流脊系自湾口至湾顶长达60公里,有一系列湾口砂坝、冲刷沟(槽)、辐射状砂脊、浅滩等分布。福清湾、海坛海峡潮流脊系也甚发育。三沙湾内主要在各小湾顶部和汇合处。
  潮流三角洲:主要出现在三沙湾、罗源湾口外海底,自可门、东冲口起,呈喇叭状扩开,介于黄岐和东冲水下岸坡之间,约在30米等深浅以内海底发育,长50公里,宽10~35公里,由冲刷槽及槽间浅滩、前缘浅滩等部分组成。海坛岛海峡北口、厦门湾外金门水道南口也有分布此三角洲,但规模较小。如金门附近长约12公里,宽约10公里,呈扇形展布,主要砂脊有3条,脊槽相间分布。
  2.海底倾斜波状平原
  自岸坡往下倾斜延伸。闽东北海区分布较广,地形开阔,50米水深以浅,地形缓缓倾斜。以深呈波状起伏下降,起伏高度10米左右,一直倾斜下降至100米以深。台湾海峡内平原较窄,自岸坡水深下降至60余米。除闽江口外的海峡北端略宽以外,闽中、南岸坡外的平原较窄。澎湖以西的平原宽度增至为120公里左右,水深在50~60米之间起伏。
  3.侵蚀浅滩
  此类浅滩主要指台湾浅滩和台中浅滩。台湾浅滩位于东山岛和澎湖列岛之间,以25米等深线为界,东西宽约150公里,南北向最大宽度130公里,40米等深线以内的面积约8800平方公里。最浅处小于10米,低潮时甚至会露出水面。据在浅滩上作业的渔民报告,有的砂丘上还有近于水面的基岩,有的还是大面积裸露,为钓鱼作业的良好场所。浅滩由众多砂丘群组成。据实测剖面统计,在测线上的砂丘数为90~155个,宽度100~2000米,高度6~20余米,坡度1.5°~10°不等,平均间距508~1190米。在回声测深记录剖面上,地形显示“群峰林立、犬牙交错”,此种地形景观在中国大陆架海底地形中实属罕见(图1-5)。
  台中浅滩位于澎湖列岛北面,东西宽约9公里,为东西向山脊,由砂所覆盖,且其表面有不对称的沙波纹,也显示为构造控制的残留特征。
  4.侵蚀台地
  主要分布于澎湖列岛周围,常称为澎湖台地。地形凹凸不平,一般水深在30~50米之间,凸出于海面上形成岛屿,其形成主要是侵蚀残留构成。
  5.水下高地
  位于海坛岛之东和24°25′N~25°10′N的海峡中部,由南、北两个高地组成,水深均在50米以浅。前者略浅,呈大于25米深的数个小丘断续分布,后者高地将台西北海底洼地与海峡中央盆地隔开,两者之间有一鞍部凹地相隔。从两高地延展方向看,可能是构造生成,为断块隆起的原始地形。
  6.盆(法)地
  海峡中央盆地位于23°30′~25°15′N的海峡中部,四周为60米等深浅封闭,狭长状呈NE向延伸,内部有70米以深的深槽。台西北洼地除NE端外均以60米等深浅封闭,西南端较浅,最大深度为70余米,往东北渐深至80余米,呈半敞开状与闽东北海区海底平原相接,延伸方向也为NE向。从其延展方向看,两者也主要是断裂构造形成。
  7.海底峡谷
  澎湖水道,介于澎湖列岛与台湾之间,其南端为南北向,北端转为NW向,水深由100米以深转向为70余米。八罩峡谷,介于澎湖岛与八罩岛间,NW向,水深大于50米。两峡谷形态呈“V”形,为在断层基础上形成。
  8.海底陡坎
  位于台湾浅滩南侧,深度由40米陡降至200米深、往下至2000米深为陆坡带。此处陆坡带以上的大陆架不发育,仅有台湾浅滩存在,两者之间地貌呈截然变化,而呈现出陡坎形态。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海洋志

《福建省志·海洋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至2000年,系统记述福建省海区环境的自然状况以及海洋科技的进步和成就。分海洋地质地貌、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科技等6章。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基岩海岸
相关专题
砂质海岸
相关专题
淤泥质海岸
相关专题
河口海岸
相关专题
红树林海岸
相关专题
断层—溺谷湾
相关专题
断层—基岩湾
相关专题
基岩湾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