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展工农业生产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政府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6563
颗粒名称: 四、发展工农业生产建设
分类号: K295.7
页数: 6
页码: 161-1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农业、工业、交通运输、财经贸易工作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生产 建设

内容

1953~1957年全省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的任务,要求1957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0.5亿元,到1956年实绩已达19.46亿元,其他各项主要指标均提前一年基本实现,1957年继续稳步前进。“一五”时期,是全省工农业生产建设发展比较好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全省基本建设总投资85470万元,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增加10.7倍;在总投资中,工业占18.6%,农林水利占6.56%,交通邮电占58.84%。由于福建地处沿海海防前线,没有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全省投资重点用于支前、修建铁路和公路交通。1957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36亿元(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64.17%。在总产值中,农业、工业的比例,已由1952年的69.16:30.84,变为60.6:39.4。
  (一)农业
  “一五”时期,各级政府普遍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农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迅速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达13.55亿元,比1952年增长43.8%,平均每年递增7.5%。粮食生产除1954年因严重旱灾减产外,其他年份均年年增长,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444万吨,比1952年增加72万吨,平均年递增3.6%。其他各种主要农产品产量,1957年与1952年;比,甘蔗达123.57万吨,增长73.4%;烤烟0.13万吨,增长30%;茶叶0.7万吨,增长43.8%;水果11.77万吨,增长96%。多种经营在这一时期也有长足的发展。林业工作贯彻“谁种谁收,林权归造林者所有”、“谁种谁有、伙种伙有、村种村有”的政策,同时广泛开展互助合作造林,1957年全省造林面积达191.4万亩,比1952年增长2.72倍,林业产值达1.56亿元,比1952年增长183.6%,平均年递增23.2%。渔业工作在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的形势下,进一步打开海洋捕捞的出路,有组织地转向浙江舟山渔场。到1957年,渔业产量达28.34万吨,比1952年增长77.9%,产值达0.91亿元,比1952年增长89.6%,年递增13.6%。牧业和副业1957年产值分别达到1.98亿元和1.48亿元,比1952年增长66.4%和60.9%。平均年递增10.7%和10%。由于适当放宽对耕牛禁宰的规定,生猪生产贯彻“私养私有公助”的政策,1957年耕牛达到978956头,比1952年增长13.8%,生猪达401.2万头,增长59.4%。
  “一五”期间,为发展农业生产,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措施:(1)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全面领导,加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整个农村工作以合作化为中心,开展农业爱国增产运动,贯彻以粮为主、全面发展多种经济的生产方针。在加速农业合作化的同时,积极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事业和企业机构,支持农业生产的发展。5年间共建立国营农场77个、拖拉机站2个、农业技术推广站428个、种子站60个、兽医站65个以及农业科学研究和亚热带专业试验所站8个。(2)提出“一水”(水利建设)、“二肥”(增施肥料)、“三改制”(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为重点的农业增产措施。5年来,单季稻改双季稻150万亩,扩大冬种面积275万亩,1957年复种指数已由1952年的143.7%,提高到160.7%,并涌现许多丰产的高额纪录。龙海县莲花乡黎明农业生产合作社改进耕作技术,科学种田,1956年全社水稻平均亩产达722.5公斤,居全省前茅。(3)国家在财政经济上给予扶持,5年中全省农、林、水利、气象部门合计投资5607万元,其中农业投资3531万元,提供化肥40万吨,并发放各种农业贷款2.6亿多元,同时各行各业也给予农业有力的支持。(4)“一五”期间,农业税负担基本稳定在1952年水平上,把增产增收的好处都留给农民。对贫苦农民予以免税,对兴修水利、改良耕地、开垦荒地、繁育耕畜、提高耕作技术以及发展经济作物和地方特产等,都给予一定的优待减免,同时并做好灾情减免和老区减免工作。
  “一五”期间,全省大规模地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修整扩建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水利工程的基础上,贯彻“防洪为主,结合防洪排涝”和“三为主”(小型为主、蓄水为主、社办为主)的方针,每年冬春开展兴修水利运动,在大量兴修小型水利工程的同时,重点修建一批骨干工程。继1952年开始修建、1953年洪水来临前完工长达145里的闽江下游防洪堤之后,在晋江下游、九龙江西溪下游、龙津溪下游、闽东霍童溪畔、诏安东溪两岸以及许多小溪流盆地两岸,都筑起一条条长堤;一年一度抗御海潮修堤防汛的斗争继续进行,筑起厦门集美杏林海堤。继续兴建引水工程,修建晋江金鸡渠,以及同安漕策渠、龙岩汤侯渠、龙海江东渠、南靖三卡渠等引水灌溉工程。以蓄水为主的方针提出后,1954年,分别在平原(南安彭美村)和山区(建阳马伏村)进行蓄水工程试点,此后,全省各地修建一批山塘、小型水库,也出现较大的汀溪、菱溪两个水库。“一五”时期,全省水利工程共完成土石方8739万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428万亩,特点是在合作化高潮的1955年冬和1956年春,成绩更为显著,上场民工最多时达70万人,共4252万工日,完成土石方4508万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174万多亩。
  (二)工业
  “一五”时期,福建省开始进行有计划的工业建设。5年中,工业基本建设投资15898万元,新建、扩建项目2389个,重点发展能发挥福建资源优势、见效快的轻工业,轻工业投资占工业总投资的48.2%。福建盛产甘蔗和水果等经济作物,有利于发展制糖等食品工业。“一五”期间,在甘蔗产区新建日榨能力250吨到1200吨的泉州糖厂、仙游糖厂、云霄糖厂、度峰糖厂等大型糖厂和日榨能力30吨到100吨的38个小型糖厂;还新建年产2000吨的福州罐头厂和年产3000吨的厦门罐头厂,以及一批小油厂、小酒厂、小茶厂。由此福建食品工业开始从手工作坊转为机械化加工作业。福建木材资源丰富,新建日产100吨新闻纸的南平造纸厂,扩建公私合营的福州造纸厂。“一五”期间,发展机械工业,以适应装备工业和支援农业的需要。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兴建的福建机器厂和厦门机器厂,先后培养大批技术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陆续输送到新建工厂,新建起福建农业机械厂,并通过对小型机器厂的合并、改组、扩建,建立地方国营福州机床厂、福州通用机器厂、福州动力机厂、厦门锻压机床厂等19个机械工业企业,使全省机械制造能力得到增强,除生产农业排灌和动力设备外,还能为新建的制糖、造纸、水泥等工业提供部分配套设备。福建省第一个机械化生产的建材工业企业,是1955年投产的南平水泥厂,年产水泥虽仅有3.6万吨,却是当时全省最大的建材企业。电力工业仍是全省建设的重点,基建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30.2%,由四级电站组成的古田溪水电站,1951年3月破土动工后,于1956年3月全面完成一级电站一期工程,装机容量各为6000千瓦的1号和2号机组投产发电。南平、厦门、漳州电厂以及分布在全省各城镇的一批小电厂也同时兴起,农村小水电建设也开始起步。“一五”期间还新建、扩建南平化工厂、福州化工厂、福州制药厂、厦门鱼肝油厂、福州橡胶制造厂、厦门橡胶厂、福州搪瓷厂、厦门玻璃厂、福州玻璃厂,从此福建有了化学、医药、橡胶、搪瓷玻璃等许多过去没有的工业部门和工业产品。
  “一五”时期,工业基建投资新增固定资产1.25亿元。主要新增生产能力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增加的有:电力装机容量19349千瓦,增加26.6倍;机制纸3850吨/年,增加1.1倍;机制糖84182吨/年,增加111.2倍,植物油13994吨/年,增加41.4倍。完全新增的有:动力机14575马力/年,烧碱42吨/年,农药9000吨/年,甘油329吨/年,水泥3.6万吨/年,汽车内外胎3600条/年,力车内外胎4000条/年,鱼肝油650吨/年,鱼肝油丸剂9000万粒/年,罐头5000吨/年,葡萄糖200吨/年,热水瓶63万个/年,肥皂5924吨/年。工业生产能力的增加,改变了福建经济落后的面貌。“一五”期间,工业生产建设速度快,效益好,发展顺利。省政府曾多次召开全省工业会议,统筹安排生产、建设和对私改造工作。逐步明确地方工业在实现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的思想。同时,全面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步改变企业管理落后的状况,并在企业中开展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挖掘企业潜力,使企业的生产水平、技术水平都得到较快提高。195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8.81亿元,比1952年增长109.8%,以每年16%的速度递增,5年翻了一番多。主要产品产量,1957年与1952年相比,机制纸及纸板0.83万吨,增长6.5倍;糖9.44万吨,增长97%;原盐23.56万吨,增长122.7%;卷烟1.14万箱,增长22.6%;原煤8.25万吨,增长26.5倍;发电量0.57亿千瓦时,增长3.8倍;罐头达0.33万吨,水泥达5.26万吨,烧碱达0.01万吨。
  “一五”期间,由于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业产值中的公私比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全民和集体所有制的经济成分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从1952年的12.6%,上升为1957年的88.3%,私营和个体工业企业从1952年5667个减少为33个。
  这一时期,轻重工业的结构也发生变化。福建工业建设起步时,基本上没有重工业,为轻工业和手工业单一结构。随着工业的发展,门类不断增加,工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1950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96%,重工业仅占4%;1952年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比重有所增长,上升为11%,轻工业下降为89%。“一五”期间,发展了电力、机械制造、水泥行业以及建瓯、安溪、永春等几个小煤矿,在1957年的全省工业产值中,重工业比重又上升为17%,轻工业下降为83%,轻重工业比例为83:17,逐步趋向合理。但当时重工业还非常薄弱,钢铁和煤炭等主要原材料和燃料工业还没有象样的企业,1957年铁产量不及10万吨,钢还是空白,大多还是靠从外省调拨供应,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轻重工业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此外,由于资源的分布与交通条件的限制及原有工业基础不同,1957年,沿海地市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9.75%,内地占20.25%,沿海和内地工业比重也很悬殊。
  (三)交通运输
  “一五”期间,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巩固国防的需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很快。这一时期,修通鹰厦、外福两条铁路,还兴建公路4000多公里。这些项目在全省交通运输中起骨干作用,为保证福建经济建设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福建原来没有一寸铁路,为巩固国防,打破美蒋的海上封锁和发展福建经济建设,兴建鹰厦铁路被列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鹰厦铁路于1955年2月动工兴建,以浙赣线上的鹰潭为起点,进入闽北山区,纵贯福建的中西部,经过22个县市,把永安、龙岩等地主要城镇连成一体,穿过九龙江下游平原,直达厦门市。1956年12月全线铺通,全长693公里。1956年3月,开始修建福建第二条铁路干线外福铁路。从鹰厦线的外洋站出岔,沿闽江而下,经南平、闽清直达福州。1959年2月建成,全长193公里。
  对于鹰厦和外福铁路的修建,中共福建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十分重视,联合发出大力做好修建铁路工作的指示,动员各级组织和全省人民,把它作为全省首要任务,集中力量,及时供应铁路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会同铁道兵,保证铁路建设按时完成。鹰厦铁路所经地区,地形陡峻,河流纵横,工程极为艰巨。以铁道兵、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十万筑路大军,艰苦奋战,不畏险阻,全线修建仅用22个月时间,提前一年完工。整个工程共挖填土石方6500多万立方米,开挖隧道47座、总长14公里;修建桥梁159座、总长8公里多;浇筑涵洞1658座、总长33公里。为使鹰厦铁路跨越厦门海峡到达终点厦门,早在1953年6月,就在厦门海峡高崎一集美之间,移山填海,修建大堤。高崎一集美海峡宽2000多米,中间水深14米,海浪翻滚;高过一二米,施工技术难度很大。近万名干部、技术人员和民工,战海潮,斗狂浪,用两年多时间抛填70多万立方米的石块和条石,1955年10月,终于把高崎一集美海峡拦腰截断,筑成长2212米,宽19米的海上长堤。接着,1955年11月开始,只用一年时间,筑成第二座长2820米的杏林一集美海堤。从此,厦门岛变成连接内陆的半岛,火车可以直接开进厦门市区。
  继鹰厦、外福线建成后,随之陆续修建7条支线,即:外福铁路福(福州)马(马尾)支线、外福铁路安(安济)平(南平东站)支线;鹰厦铁路永(永安)加(福)支线、鹰厦铁路漳(平)龙(岩)支线、鹰厦铁路龙(岩)坎(永定坎市)支线、鹰厦铁路梅(漳平梅水坑)剑(安溪剑斗)支线、鹰厦铁路漳州(漳州至郭坑)支线。以上支线大都在70年代先后开始正式营运。此外,还陆续修建118条专用支线,总延长140公里。这些支线和专用线的建成,为工矿建设和山区建设,提供重要的条件。
  “一五”时期,全省公路建设仍以较快的速度发展。5年中,新建福州一温州线,改建永安一泉州线、南平一朋口线、朋口一角尾线等重点工程,新建改建漳平至龙岩、永泰至白沙、荆西至清流、古田至屏南、福州至飞石等一批干线公路,全省共新增公路2202.4公里,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增公路增长158%。配合鹰厦铁路修建的公路建设,有力地支持山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运输部门还购置载重汽车449辆、客车16辆。到1957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6034公里,比1952年增加112.5%,货运量达725万吨,比1952年增加7.5倍,客运量1254万人,增加13.6倍。
  水上运输,在“一五”期间的运输中仍占有相当比重。1957年,内河航道里程4315公里,比1952年增长5.8%,购置货轮36艘,客货轮27艘,客轮13艘。1957年,全省水上(含沿海)货运量达596万吨,比1952年增长4.1倍,客运量582万人,增长2.5倍。
  (四)财经贸易工作
  “一五”期间,福建省财政充分发挥积累资金、支援建设的作用。5年中,全省财政收入累计达12.94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9%。1957年,全省财政收入3.22亿元,其中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提供的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67.8%,农业部门占21.4%,其他部门占10.8%。财政支出从过去以保证政府、军队供应为主,转向扶植生产、进行经济建设投资。5年预算支出中,经济建设费占40.3%,社会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占25.3%,行政费占27.8%,其他费用占1.1%。1957年,全省财政支出2.47亿元,比1952年增长97.6%,其中对工农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的支出达1.07亿元,在总支出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19.2%上升到43.3%,行政费支出0.57亿元,则由1952年的28.7%下降为23.1%。
  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福建省国营商业已发展到一定规模,城镇国营商业网点从1953年的123个发展到1957年的1893个,国营从业人员也从1319人发展到19640人。农村初步形成以供销合作社为主体,包括合作商店(组)、公私合营商店和个体商贩的农村商业网络。全省城乡形成以国、合商业为主,个体商业、集市贸易为辅的商业格局。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1.92亿元,比1952年增长104%,供求基本平衡,市场繁荣活跃,物价比较稳定,是福建省历史上市场状况较好的一个时期。
  (五)文教、卫生事业
  为适应福建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要,“一五”时期,调整学校布局、专业设置及各科类的招生比例,各级教育事业都能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1953年以后,对教育事业投资逐年增加。至1957年,全省学校基建投资完成数比1952年增长59.4%,教育事业费实际支出数比1952年增长一倍多,全省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1957年与1952年相比,在校的小学生数由102.6万人增至137.6万人,中学生数由9.6万人增至16.8万人,高等学校学生数由0.47万人增至0.75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数1.91万人,基本持平,入园幼儿人数由2.3万人增至7.1万人。1954年,福建省高考成绩尚居于华东地区的末位,到1957年则名列华东地区前茅。这一时期,全省卫生事业继续发展,1957年各种卫生机构达2068个,比1952年增加2.3倍,床位数达10898张,增加57.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府志

《福建省志·政府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福建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旧石器时代起先民们就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可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昙石山文化。秦时,无诸自称闽越王,建立福建第一个地方政权。此后政权、建制几经变动,至陈永定年间(557~559年),福建产生了历史上第一个省级建制“闽州”。福建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中,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权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度峰糖厂
相关机构
南平造纸厂
相关机构
福州造纸厂
相关机构
福建机器厂
相关机构
厦门机器厂
相关机构
福州机床厂
相关机构
福州通用机器厂
相关机构
厦门锻压机床厂
相关机构
南平水泥厂
相关机构
南平化工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龙海县
相关地名
龙岩市
相关地名
龙海区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平原县
相关地名
南安市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建瓯市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永定区
相关地名
漳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