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政府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6512
颗粒名称: 三、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
分类号: K269.4
页数: 3
页码: 72-74
摘要: 该文章片段主要介绍了闽北地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情况。
关键词: 福建 临时省委 苏维埃政权

内容

闽北地处重峦叠嶂的武夷山区,与浙、赣两省交界,自古有“八闽屏障”之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先后创建以崇安为中心,包括浦城、建阳、建瓯、邵武、光泽、政和、松溪和江西的铅山、广丰、上饶以及浙江西南一些边缘地区在内的革命根据地。
  早在大革命时期,党组织就在闽北地区开展进步活动。1927年7月,党中央派陈昭礼和徐履峻来闽北,从事恢复福建党组织的工作,先后成立中共崇安特别支部、中共建瓯县委和中共闽北临时特委以及中共崇安县委。1928年4月,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常委陈昭礼参加崇安县委扩大会议,传达临时省委关于“争取群众、武装暴动、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的斗争方针。为此,县委抓紧建立群众性武装组织“民众会”,积极开展抗捐、抗税、抗债、抗租、抗粮的“五抗”斗争;并于9月28日发动以崇安上梅为中心的崇安、浦城农民武装暴动,建立上梅、吴三地、黄龙岩为中心的小块游击根据地。1929年6月19日,松溪县路下桥的农民举行武装暴动,开辟建(瓯)松(溪)政(和)边区游击区域。
  1929年底,崇安在“民众会”农民武装的基础上,建立闽北红军独立第五十五团。独立团利用地方军阀卢兴邦与国民党军第五十六师刘和鼎部交战的有利时机,抢占崇安、浦城、建阳和江西铅山、上饶等县部分农村地区,建立范围达16个区、234个乡村的基层苏维埃政权。1930年5月1日,崇安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上梅召开,正式成立闽北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崇安县苏维埃政府,左美华任主席;同时成立崇安县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闽北的红色地方武装,主席为陈耿。崇安成为闽北苏区首府。这时,闽北红色区域人口已达20万人,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斗争,10多万农民获得土地。赤卫队、少先队等农民武装发展到8000多人。党在苏区的威信日益提高,全区党、团员发展到1150多人,其中党员达700多人。
  1930年7月,中央决定闽北苏区与赣东北苏区合并,划归中共赣东北特委领导。1930年底,国民党福建省防军钱玉光旅和汤恩伯部两个团对闽北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闽北党和地方武装在取得崇安下梅大桥伏击钱玉光旅的胜利后,转移到武夷山东盘坑一带坚持斗争,闽北苏区受到敌人的严重摧残。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路线错误后,1931年1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在崇安县坑口乡成立,肖韶任书记;闽北分区革命委员会同时成立,邹琦任主席。4月,国民党军对赣东北苏区发动“围剿”,红十军避实就虚,进入闽北地区,打了11次仗,历时1个半月,在闽北红军独立团的配合下,打破敌人对闽北苏区的第二次“围剿”。6月14日,独立团攻克崇安县城,乘胜进击铅山的石塘、广丰的铁山等地,开辟建阳、邵武、光泽边沿地带红色区域;陷入敌手的闽北苏区大部分地区得到恢复,并不断扩展。
  1931年7月11日,闽北分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崇安县坑口乡召开,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主席为洪全生,下设土地部、裁判部、内务部、文化部、青妇部等职能机构。闽北的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由此进入巩固和发展的新阶段。8月,工农红军闽北军事委员会在崇安县大安成立,邹琦任主席,李克敌任参谋长。9月,黄立贵率领闽北红军独立团在崇安、浦城、建阳和江西铅山等地开辟一部分新苏区,又一次粉碎敌人对闽北苏区的“围剿”。12月11日,闽北分区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大安召开,选举洪全生、黄立贵、邹琦、薛子正等29人组成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
  1932年6月,国民党军第五十六师刘和鼎部进犯崇安、建阳、浦城,又一次发动对闽北苏区的“围剿”。9月,红十军再次入闽,于20日会同闽北独立团攻克浦城县城,建立浦城县革命委员会。1932年10月18日,朱德、周恩来率领中央红军第一、三、五军团由赣入闽,先后攻克建宁、泰宁;随即又挥师北上,攻克邵武、将乐、顺昌等县,从而使闽北苏区和中央苏区连成一片。
  1932年11月15日,在崇安大安乡召开闽北分区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崇安、建阳、邵武与江西的铅山、广丰等县共100多名代表出席。大会宣告成立闽北分区人民委员会,并选举洪全生、薛子正等39人为执行委员。洪全生任主席,薛子正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同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北军分区,总指挥为薛志正,总政委由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黄道兼。17日,闽北独立团扩编成闽北独立师,黄立贵任师长,邹琦任政委;还成立闽北赤卫军,军长徐福元;各县也成立独立团、独立营。1933年2月,黄立贵、黄道率闽北独立师一部到达光泽扫帚尾,随即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中共光泽县委和光泽县苏维埃政府,由陈少华、林玉良分别任书记和主席。1933年2月24日,红十一军为配合第四次反“围剿”,牵制闽北的敌军,从江西南丰进入黎川,突然挥师围攻光泽县城,消灭由邵武来光泽“围剿”红军邵光独立团的敌军1个团,击毙团长杨再录,遏制了邵武驻敌周志群旅对光泽苏区的侵犯。光泽县苏维埃政府下辖13个区。1933年5月,光泽县划归闽赣省管辖。
  1933年3月5日,闽北分区第四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崇安县城召开,标志着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苏区进入发展鼎盛时期。全区广泛深入地开展土地革命,对建设苏维埃政权和支援革命战争作出贡献。
  1934年9月初,黄立贵、陈一在政和县西表村召开建松政边区群众大会,宣布成立建松政革命委员会,杨则仕任主席。之后,黄立贵率红军五十八团1个营会同武装群众,在东平的太平隘伏击来犯的国民党军第五十六师刘和鼎部3个营和建松政浦的民团,歼敌200多人。红军乘胜向政和、松溪、浦城的边远地区挺进,开辟苏区,使建松政地区和闽北老苏区连成一片。1934年9月底,黄立贵、陈一在政和县凤池村召开建松政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建松政苏维埃政府,张顺礼任主席。全区有9万多人口,贫苦农民在土地革命中分到田地共10万多亩。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军10万多人“围剿”闽北苏区,苏区的党政军民开展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5年8月,闽北分区委召开扩大会议,确定“向敌后挺进,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此后,闽北独立师向外三路出击:一路挺进建松政地区开辟闽东北新区;一路开辟邵(武)顺(昌)建(阳)新区;一路挺进资(溪)光(泽)贵(溪),恢复老苏区。闽北地方武装变被动为主动,使敌人的堡垒战术和隔离战术丧失作用,闽北红色区域的斗争形势开始好转。1936年2月,闽北独立师一团与闽东独立师在政和、周宁交界的洞宫山胜利会师,打开闽北、闽东红色区域之间的通道。8月,闽北红军独立师扩编为4个纵队,年底又扩展为8个纵队,游击活动遍及闽北、闽西北、闽东北和赣东北等广大地区。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府志

《福建省志·政府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福建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旧石器时代起先民们就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可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昙石山文化。秦时,无诸自称闽越王,建立福建第一个地方政权。此后政权、建制几经变动,至陈永定年间(557~559年),福建产生了历史上第一个省级建制“闽州”。福建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中,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