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政府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6484
颗粒名称: 一、秦汉
分类号: K295.7
页数: 1
页码: 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古代战国时期福建的政府发展情况。
关键词: 战国时期 福建省 政府

内容

战国时期,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践六世孙无彊为楚所灭,不愿臣服于楚的越族贵族和平民,纷纷来到福建。他们带来吴越和中原文化,与福建土著闽族人融合为闽越族。战国末,闽越王无诸据有福建及其毗邻的浙南、赣东、粤东地区,自称闽越王,建都于冶(今福州)。是为福建有政权之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派兵南下平百越,削去无诸王号。大约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闽中郡,实际未派官治理。秦亡汉立,无诸因起兵反秦、佐汉灭楚有功,被汉高祖刘邦立为闽越王,统治闽中故地,福州继续作为闽越王都,称东冶(或冶)。无诸后裔郢和余善,继位为王,举兵反汉。汉元鼎六年秋(公元前111年),武帝派兵攻打闽越国,至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平定闽越。汉武帝认为,“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终为后世患”,遂下令将闽越军民迁往江淮间安置;留汉军驻守闽越地。后来,闽越族遗民“有遁逃山谷者颇出,自立为冶县”。西汉孝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汉廷宣布承认冶县。此时,东冶人口实不满万户,不足以立县,所以汉王朝并未委任县令,而将其划归会稽郡管辖;汉廷增派一名东部都尉(统领地方军队的长官)管理冶地和浙南。东汉初,东部都尉治所由冶县(今福州)迁到章安(今浙南回浦),留其下属“候官”驻镇冶县。东冶因此改为东候官,简称候官。永和六年(141年),汉廷在冶县设置都尉一职,专管冶县,史称南部都尉。直到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成立建安郡止,福建都在军事管制之下。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府志

《福建省志·政府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福建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旧石器时代起先民们就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可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昙石山文化。秦时,无诸自称闽越王,建立福建第一个地方政权。此后政权、建制几经变动,至陈永定年间(557~559年),福建产生了历史上第一个省级建制“闽州”。福建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中,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