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政府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6480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5.7
页数: 7
页码: 1-7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
关键词: 概述 福建省 发展

内容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邻浙江,西接江西,西南毗邻广东,东面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全省陆地面积12.13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26%,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早在18万多年前,先民们就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秦始皇置闽中郡,实未设官管理;秦汉之际的闽越国,是福建最早出现的地方政权。春秋代序,政权易手,建制沿革,城郭变迁。至陈永定年间(557〜559年),始建闽州;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取福州、建州各一字置福建军事经略,“福建”之名始见于史。北宋雍熙二年(985年)置福建路,辖福、建、泉、漳、汀、南剑(今南平)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福建的行政地位与全国其他省份相同。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改福建为行中书省(下领八路),省的名称正式出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增设台湾府,归福建管辖。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从福建辖区划出,正式设省。从宋至清的900年间,福建大部分时间保持八府建制,“八闽”之称由此而来。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府、州建制,福建设立4道[即闽海(闽东)、厦门(闽南)、漳汀(闽西)、建安(闽北)]、61县,实行省、道、县三级建制。民国16年,国民政府废除道的制度,实行省、县两级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一些有作为的统治者对福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如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治闽有方,保境安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奖励工商、重视海外贸易,为福建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宋代蔡襄、程师孟、赵汝适等一批官员,关心民瘼,勤于政事,进一步发展海外贸易,福建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关系,开辟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福建经济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文化教育也盛极一时。清代,洋务派官僚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发起洋务运动,在福州马尾创办福建船政局,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制造船舶,组建舰队;培养出中国第一代造船、航海等科学技术人才和社会科学人才。但是,终因封建统治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阻碍了福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福建社会长期处于发展迟缓的状态。
  1949年8月17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福州。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省会设于福州。新成立的人民政府,以毛泽东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揭开了建设福建、造福一方的序幕。福建历史从此进入一个崭新时代。
  二
  福建背山面海,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海域兼跨东海、南海,海岸线长3324公里,约为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六分之一,其曲折程度居全国首位,形成众多的天然良港。福建海上交通自古就比较发达,造船业和航海技术曾为全国之冠。但到明末清初,由于封建统治政权的腐朽和奉行闭关锁国政策,束缚了福建海上贸易,严重抑制社会经济的发展,“自海禁严而福建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福建社会百业凋零,民不聊生。粮食总产量只有28.3亿公斤。工业基础薄弱,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0.83%,近7000家私营工厂规模小,技术落后,几乎没有现代工业,其中规模较大的100多家工厂,平均资本也只有4万多元。全省交通十分闭塞,省内没有一寸铁路,勉强通车的公路不及1000公里。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文盲率高,平均每万人口中在校学生数仅4.4人。市场萧条,物价飞涨,匪患丛生,社会动荡不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省人民政府领导全省人民,开始各项社会改革和经济建设,在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同时,进行剿匪、反簕、减租等一系列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工作。1950年底,开始在全省进行土地改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迅速扭转国民党统治时期农业生产连年下降的局面。同时,着手进行工业建设,发展国营工业,并对私营工业采取积极扶持的方针,使工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仅用三年时间,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1952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已达15.27亿元,比1950年增长43.4%,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按照党中央的要求,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其间,全省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总投资8.55亿元,新建、扩建投资项目2389个,新增固定资产1.25亿元。主要建设工程有鹰厦铁路、古田溪水电站、南平造纸厂,以及部分公路主干线、轻工项目和农田基本建设项目。这一时期,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和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总产值以平均每年7.5%的速度递增,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317公斤,比1952年增长7.5%。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幅度达到16%;1957年工业总产值8.8亿元,比1952年翻了一番多;重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由1950年的4%提高到17%,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70.9%。市场繁荣,物价稳定,城乡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526元,比1952年增长36%;全省人均储蓄存款由1951年的1.48元上升到1957年的9.55元。1958年后,由于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全省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经济领域刮浮夸风和“共产风”,加上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造成生产下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二五”后两年,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纠正“左”的错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大力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加强对农业、支农工业和轻工业生产的领导,国民经济逐渐趋于正常发展。又经三年继续调整,至1965年,工、农业比例由1960年的69.92:30.08恢复到54.13:45.87,轻、重工业比例由1960年的58.71:41.29恢复到69.93:30.07。这一比例在当时比较适合福建的实际。全省社会总产值回升到45.13亿元,农业生产重新得到发展,工业经济在调整中得到充实、提高。“二五”期间建设的三明钢铁厂、三明重型机器厂、三明冶金机械厂、三明化工厂、福州第二化工厂、潘洛铁矿、漳平及龙岩煤矿、古田水电站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经过几年的整顿、建设,已经成为福建省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等生产基地,国民经济各部门都得到较快的发屐。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左”的思想再度泛滥,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工作中大批“唯生产力论”,国民经济陷入困境,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事业也受到严重摧残。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坚持生产,使全省经济建设在折腾中仍有发展。这期间,建成青州造纸厂、福建维尼纶厂、永安水泥厂、厦门感光材料厂、福州缝纫机厂、福州及厦门自行车厂等大、中型工业企业,还完成古田溪梯级电站后续工程,修建福厦公路及闽江大桥、乌龙江大桥,扩建福州义序机场,开通福州至上海、北京、南昌等地的民用航线。1967〜1976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5.2%,但各年起伏很大,1967年、1968年、1974年、1976年出现停滞不前或倒退局面。
  三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省人民政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积极贯彻党中央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实现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转折。根据福建资源紧缺,工业基础差,财政底子薄,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状,省政府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深入全省各地,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执行省委提出的“突破中间,武装两头”、念好“山海经”、建设“八大基地”、走“以智取胜”的道路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战略设想,对全省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在农村广泛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年8月底,全省94.5%的生产队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1984年,全省99%的基本核算单位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中家庭联产承包制(即“包干到户”)占96%以上。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农、林、牧、渔各种专业户、重点户、联合体蓬勃发展。乡镇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茁壮成长。199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41.91亿元(1980年不变价),超过1985年全省工农业生产总产值,上交国家财政的税金达到11.36亿元,相当于全省财政收入近1/5。全省有62个县(区)、40个乡(镇)的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1亿元,有181个村的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1000万元;出口创汇的乡镇企业有3359家。至1990年底,全省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已达到78.7亿元(含村及村以下企业),自有流动资金达到31亿元。乡镇企业的壮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到1990年底,全省农业总产值达94.65亿元,比1977年增长385.9%;粮食总产量达87.964亿公斤,比1977年增长35%,净增22.714亿公斤。
  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形成由食品、纺织、造纸、皮革、缝纫、家用电器、文教艺术用品工业组成的轻工业,.由冶金、电力、煤炭、造船、机械、电子、汽车、化学、建材及森林工业组成的重工业这样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同时,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速老企业的改造步伐,突破长期以来封闭、僵化的经济模式,对国民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新经济机制初步建立。工业企业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到1990年,全省工业企业发展到14366个,工业总产值达406.64亿元。工业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协调,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工业生产在外向型经济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福建、广东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1年,在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福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特别是1988年后,中央赋予福建11条特殊政策,福建形成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商投资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大大加快了发展步伐。1988年,外商在厦门投资进入高潮,全年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80家,相当1987年的3.1倍,总投资额增长2.55倍;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29.4%,是1984年的2.8倍。1990年,厦门经济特区批准外商投资和投产开业的企业数又大增,是兴办特区以来最好的一年。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增强了福州市的经济发展实力。1990年,福州市实际利用外资1.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4%,外资企业总产值占全市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3;财政收入11.02亿元,比1985年增长114.4%。其他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昔日作为海防前线的福建,如今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交往密切,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
  为了更好地吸引外资,加快经济发展,省人民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扩建福州机场,修建厦门机场,建成湄洲湾肖厝码头和福州港煤码头的万吨泊位各1个、厦门港和平客运码头万吨泊位2个。到1990年底,全省拥有深水泊位10个、中小泊位283个,吞吐能力达1191万吨、66万人次,内河航道(通机动船)达1242公里。鹰厦铁路、外福铁路分别进行电气化、改线改造,通过改造,正线延展里程达1103公里。还先后建成池潭、沙溪口等水电站和漳平、永安、福州火电厂;又加紧建设水口水电站、福建炼油厂等一批国家及省重点项目。全省公路里程发展到41011公里,行政村通车率已达83.9%。新建福州至马尾一级公路(包括当时中国大陆最长的双洞式公路隧道),进行福厦二级公路的改造,建成福州洪塘大桥、龙海浮宫大桥、厦门高集海峡大桥以及福安赛岐大桥的主体工程。依靠国家、集体、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发展邮电通信业,大大改变通信落后的状况。1982年投产的福州程控电话系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程控电话系统。1985年后,厦门万门程控电话系统逐步投入使用,福州邮政枢纽和厦门、漳州、南平、龙岩邮区中心局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还建成福州一南平一永安光缆,永安一厦门的光缆也开始施工。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使福建与国内外的信息交流日益畅通,为国外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城市建设,“六五”和“七五”10年间,全省完成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3.4475亿元。
  在大力发展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省人民政府对全省价格、计划、财政金融、流通和科技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全社会财富总量,夯实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1979〜1990年,全省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前30年的总和,年平均递增速度也高于前30年的水平。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也得到充分发展,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8元提高到1990年的633元,增长3.6倍;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也增长2〜3倍。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速度之快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未有过的。收入的增加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新型的家用电器已进入普通居民家庭,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电视机、电风扇等每百户拥有量逐年上升。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已达9.27平方米,农民达21.65平方米。城乡居民生活日渐宽裕,储蓄存款逐年增加,1990年,城乡居民人均储蓄达609.83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居民已不满足于吃、穿、用的日常生活需要,而逐步向旅游、娱乐、家庭现代化建设和住房私有化等方向发展,开始向小康水平迈进。
  四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距离最近的地方只有140海里。闽台关系源远流长,台湾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台湾与福建就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台湾现有人口中,祖籍地在福建的占80%以上。闽、台两地人民,连根同源,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这一特殊的关系使福建成为台湾与大陆发展经济贸易的纽带。闽台贸易往来从隋唐即已开始,到宋代,随着泉州港的兴盛而日趋发达。元时,澎湖被称为泉州“外府”,“贸易至者岁常数十艘”。明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以后,虽限于清廷的“海禁”政策,但海峡两岸贸易仍在暗中继续进行。清康熙年间统一台湾后,“海禁”结束,两地贸易量迅速扩大。日本占据台湾期间,闽台贸易因日本统治者的操纵而受到控制,以致走私贸易盛极一时。民国34年(1945年)9月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后,10月即有台湾货轮抵达厦门进行贸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期,鉴于海峡两岸的对峙关系,福建处于海防前线,故国家重点建设投资甚少,近30年的投资总额仅占全国的1.5%左右;闽台贸易也一度中断。1979年中美建交后,台湾海峡形势趋于缓和。同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后又提出“一国两制”的设想,主张两岸“三通”(通航、通商、通邮)和进行经济、文化、科学和民间交流,海峡两岸长期紧张的局势趋于缓和。省人民政府顺应历史潮流,抓住机遇,贯彻改革开放政策,大力促进闽台经贸往来。省政府负责人曾正式发出邀请,希望台湾经济界人士前来厦门经济特区投资设厂,并给予特别优惠,规定台胞在经济特区兴办的独资企业、合资企业或合作经营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费等都给予特别优惠。闽台贸易从此开始活跃,贸易额逐年增加。1981年到1984年6月,直接从海上来闽通商的台船有1600多条次,成交额达3000多万元人民币。但这一阶段一般是单项贸易,且后来还出现一些混乱现象。1985年后,省人民政府开始着手处理存在的问题,促进对台贸易的健康发展。1989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厦门杏林、海沧和福州马尾等地设立台商投资区,为闽台扩大交往和经贸合作创造条件,大量台商进入福建开办企业。到1989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台资企业497家,台资金额7.22亿美元。1990年,全省已创办各种台属经济实体3000多个,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台资企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缓解福建资金紧缺状况,促进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增加税费收入和扩大就业等,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闽台之间的经济交流,不但促进两省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增进了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对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重大意义。
  福建是中国主要侨乡之一,到1990年底,祖籍福建的华侨、外籍华人有800多万。华侨身离故土,心系祖国,具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他们不仅在支援祖国历次革命斗争和抗击外来侵略中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一贯热情关注祖国的建设事业,特别是在投资家乡办学方面业绩尤著,最突出的是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帜”的陈嘉庚先生。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华侨在海外寄人篱下,备尝“海外孤儿”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制定了优待华侨和侨眷的政策,还采取许多措施,帮助解决华侨的问题,结束华侨为“海外孤儿”的历史。面对50年代末60年代初和70年代末东南亚的几次大的排华事件,人民政府敞开怀抱,把被排挤的难侨接回祖国,为他们开办工厂、农场,予以妥善安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华侨政策虽曾出现失误,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即得到纠正。省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侨务工作,充分发挥华侨爱国爱乡的热情,引进侨资、侨智和人才,吸引他们来闽投资兴业。1990年末,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1.5亿美元,其中80%为侨胞投资。此外,还接受华侨捐赠的数以亿计的钱物,用于工业、农业、交通、文教、卫生等各方面建设。华侨的投资和捐赠,对福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五
  福建自古人文荟萃,历代名人辈出。著名的有学者郑樵,历史学家袁枢,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文学家严羽、杨亿、刘克庄及词人柳永、张元干,书法家蔡襄,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等等。近现代,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军事各界,知名的福建籍人才更不胜枚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人民政府重视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高校由1949年的9所发展到1990年的36所,各类学校为国家培养大批高、中级人才和有文化的劳动后备力量。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广播、电视覆盖率上升,全省电视台至1990年已达8家。体育卫生事业得到发展和加强,城乡人民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省人民政府贯彻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加强科技工作视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实施科技兴省战略,全省科技事业欣欣向荣,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共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及部级奖多项,省科技进步奖近千项,科技工作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福建人民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反侵略、反压迫的战斗历程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抗金名臣李纲,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抗击外国侵略的林则徐等,都是彪炳中华史册的民族英雄。京汉铁路工人运动领袖林祥谦,其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震撼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中,福建人民,特别是革命根据地人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全省参加红军、新四军和人民游击队的近10万人,其中3万多人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5000多名志士北上抗日参加新四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福建境内先后建立了中央苏区、闽浙赣苏区、闽东苏区、闽中苏区和闽南苏区。苏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频频发起武装暴动,反抗土豪劣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为推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进行英勇斗争,无数先烈献出宝贵的生命。全省有5万多名共产党员和红军游击战士为革命光荣牺牲,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革命群众约9万人,受迫害、摧残致死的群众约38万人。这些为革命捐躯的英雄儿女,将名垂史册,激励后人。
  福建省历届人民政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短短40余年时间,在旧中国遗留的废墟上,建设起繁荣的新福建,根本改变落后面貌,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福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福建省人民政府在带领人民建设福建的过程中,走过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人们共同认识到:要发展福建经济,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福建山、海、侨、台、特的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外贸易往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在讲求国民经济发展综合平衡的前提下,注重发展福建的轻型工业,树立大农业观,做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建立规模化的大农业。此外,还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以智取胜”。福建省人民政府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迪,做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战略决策,力争到1994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到20世纪末实现翻三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入全国前8名;到2020年,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三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把福建建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福建省人民政府将在中共福建省委的领导下,带领全省3000万人民,齐心协力,奋发图强,满怀信心地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府志

《福建省志·政府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福建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旧石器时代起先民们就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可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昙石山文化。秦时,无诸自称闽越王,建立福建第一个地方政权。此后政权、建制几经变动,至陈永定年间(557~559年),福建产生了历史上第一个省级建制“闽州”。福建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中,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