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浦城—洋源隆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质矿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6147
颗粒名称: (二)浦城—洋源隆起
分类号: P54
页数: 1
页码: 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浦城-洋源隆起位于中国崇安-石城断裂以西,与邵武-建宁坳陷相连,与松溪-建西坳陷为邻。该隆起大面积出露麻源群,震旦系分布于西部近崇安-石城断裂一带,下古生界仅分布于将乐一带。盖层不发育,中生代为类磨拉石建造堆积,以及中小型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喷发。该隆起由三个线形褶皱形成,断裂构造主要有两组。
关键词: 福建省 区域地质 地质构造

内容

西以崇安—石城断裂为界与邵武—建宁坳陷相连,东以浦城—武平断裂与松溪—建西坳陷为邻。其东北端延入浙江,西南端在将乐洋源一带倾伏。该隆起大面积出露麻源群,岩性以各种片岩、变粒岩为主,夹变质中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及石墨层,总厚大于9642米,原岩为火山砂泥质(陆屑)建造。震旦系分布于西部近崇安—石城断裂一带,主要为黑云斜长变粒岩、各类片岩,上部偶夹薄层钙硅质岩,并夹酸性及中酸性火山岩,总厚大于3800米,原岩为火山复理式建造。下古生界仅分布于将乐一带,为变质砂岩、粉砂岩及千枚岩,夹少量大理岩及黄铁矿,厚1166米,为砂泥质复理式建造。此外,盖层不发育,仅于将乐、建阳虞墩等地见零星分布的上古生界。中生代为类磨拉石建造堆积,以及中小型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喷发。
  浦城—洋源隆起由三个线形褶皱形成,即建阳五峰岗—邵武卫闽复背斜,建阳南岭—邵武洪墩复向斜,松溪寺坑-明溪枫溪复背斜。总的轴向为北东东—北东,并显示向东南方向凸出的弧形。
  断裂构造主要有两组,一组走向北东-北东东,另一组走向南北。前者多是燕山旋回以来断块活动的产物,后者至少从加里东期开始活动,对古生界和侏罗系沉积建造和岩浆活动都有显著的控制。北东向断裂有崇安—石城断裂带和浦城—武平断裂带。南北向断裂有将乐-华安断裂带和崇安星村—沙县金龙顶断裂带。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质矿产志

《福建省志·地质矿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重点记述清宣统三年至1990年福建省地质矿产事业的发展变化情况。由概述、专业内容共三章18节及有关图、表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