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邵武—建宁坳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质矿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6146
颗粒名称: (一)邵武—建宁坳陷
分类号: P54
页数: 2
页码: 9-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位于中国崇安-石城断裂以西的武夷山地区,主要出露震旦系和下古生界变质岩,总厚度较大。盖层不很发育,仅于光泽司前残存上泥盆统。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沿崇安-石城断裂分布,以北东、北北东走向为主。
关键词: 福建省 区域地质 地质构造

内容

位于崇安—石城断裂以西的武夷山地区,向西、向北与江西接壤。该坳陷主要出露震旦系和下古生界变质岩,而最老地层麻源群仅见于光泽新甸。震旦系广泛分布,为各种变粒岩夹片岩、黄铁矿层及含钙硅质岩,总厚6890米。下古生界邵武五福羊—泰宁神下呈狭窄带状出露,为云母石英片岩、石墨片岩、石墨石英岩、石英岩、变质砂岩、粉砂岩及千枚岩等,厚大于2330米。盖层不很发育,仅于光泽司前残存上泥盆统,厚大于599米,但在江西境内有石炭至二叠系分布。中生代沉积,主要沿崇安-石城断裂分布。
  褶皱发育,较重要的有邵武五福羊—泰宁神下复向斜和光泽新甸-建宁里心复背斜。断裂构造以走向北东、北北东为主,多数是燕山期块断活动的产物。北东向断裂有邵武莲塘—建宁里心断裂带,由莲塘、桂林及里心断裂组成;北北东向断裂:有崇安桐木关—建宁伊家断裂带,光泽—武平断裂带。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质矿产志

《福建省志·地质矿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重点记述清宣统三年至1990年福建省地质矿产事业的发展变化情况。由概述、专业内容共三章18节及有关图、表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