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厦门经济特区的建立与福建外向型经济的开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总概述》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6119
颗粒名称: 四、厦门经济特区的建立与福建外向型经济的开拓
分类号: DF419.1
页数: 4
页码: 145-148
摘要: 本文介绍了经济特区的设想最早由邓小平提出,1979年中共中央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特区建设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了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推动了福建经济发展。
关键词: 福建省 厦门经济特区 经济

内容

在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设想,最早是由邓小平提出来的。1979年4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期间,中共广东省委负责人习仲勋、杨尚昆等在向中央领导同志汇报时,建议发挥广东优势,允许在深圳、珠海、汕头开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赞成他们的意见,在广东建立特区。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创办特区的主张。同年5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带领一个工作组,先后到广东、福建进行调查研究。经过考察,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城市各划出一块地方试办特区。中共广东、福建省委随后分别于6月6日、6月9日向中央写出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
  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这两个报告,即1979年50号文件。中央在这个文件中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赋予更多的自主权,以充分发挥两省的优势,扩大对外贸易,把经济尽快搞上去。同时决定,先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出口特区,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特区。中央这一重大决策,不仅对广东、福建,而且对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979年,福建外贸出口创汇创历史最好水平,比1978年增长30%;贸易和非贸易收入比1978年增长21.5%。
  1980年3月下旬,受中共中央、国务院委托,谷牧在广州召开广东、福建两省会议,讨论研究如何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两省实行对外开放的指示。会议肯定了两省在贯彻对外开放方针、试办出口特区等工作中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同时提出,首先集中力量把深圳、珠海特区办好,汕头、厦门两个特区可先进行规划,作好准备,逐步实施。在这次会议上,将“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会议结束之后,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于1980年4月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呈送《关于建设厦门经济特区的报告》。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录》。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议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0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福建省和厦门市《关于建设厦门经济特区的报告》,同意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搞经济特区,近期先搞1.1平方公里。湖里位于厦门岛西北部,濒临东渡港,背靠福厦公路,距市区仅5公里,具有投资省、起步快的优势。特区的规划者因地制宜,决定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兴办出口加工区。另在湖里西南部划出4.5平方公里作为生活配套区。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了这个方案,同时确定委托北京钢铁设计总院为总体设计单位。经过一年筹备,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湖里加工区正式破土动工。
  由于长期受台湾海峡两岸军事对峙局势的制约,厦门数十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因此兴办特区后,厦门首先集中力量,展开大规模的城市基本建设。一是加强海港建设。在加快老港区改造的同时,在厦门西北部兴建了长达8公里的东渡新港区,头3年先后建成东渡码头第一期工程4个万吨级泊位;1983年12月,全长6.25公里的东渡一高崎的港区铁路支线竣工通车,从而大大提高了厦门港的吞吐能力。二是兴建厦门国际机场。厦门特区兴办后,福建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只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建成了厦门国际机场,使厦门成为最先拥有国际机场的经济特区。三是发展邮电业务,进行供水、供电及城市道路等改造和扩建工程,初步解决了长期困扰厦门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滞后问题,为厦门经济的起飞创造了必要条件。
  在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厦门自1981年起先后开发了湖里工业区,建成莲花、槟榔等生活小区,制定出一批涉外法规,加强招商引资。在厦门经济特区的初创阶段,多方筹集的资金近13亿元。这些资金直接用于交通、通信、能源动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创造对外开放的良好投资环境、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奠定了重要基础。
  实践表明,在厦门兴办经济特区,是福建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突破,对于福建省吸收侨资、外资,训练和造就一批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人才,加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央1979年50号文件不仅直接指导了厦门经济特区的创办,而且引导福建大大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促使福建经济逐步从封闭、半封闭型状态转到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轨道上来。在此前后,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赋予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全面拓展对外经济贸易,积极利用外资,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广泛进行对外经济联系和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1979年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福建投资企业公司(简称华福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全国省级第一家从事吸收外资、侨资,以信托投资为主的国际金融业务机构。它成立伊始便接受省人民政府委托,为省轮船总公司筹资建立远洋船队。同年5月和10月,华福公司从美国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休士敦都市国民银行借了3笔贷款,共3800万美元,随后用其中的一部分款项支持省轮船总公司向海外购买16艘客货轮,建立了一支远洋船队,开辟了厦门到香港航线的客运业务,并承担了福建省大部分外贸运输任务,结束了外贸出口长期靠租用外轮运输的历史。这3笔贷款虽然数额不大,但利率低,手续简便,开创了福建与美国之间的民间信贷关系,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注意。
  华福公司注重利用外资的效益,在轮船总公司的协同努力下,到1983年按时将本息偿还完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初步建立了信誉。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方面,华福公司协助和配合省邮电管理局向日本进口万门程控自动电话设备。这套设备采用70年代末期世界最新技术,是中国进口的第一套现代化电话通信设备,从而使福建的现代化通信设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大大改善了福建的投资环境。此外,根据福建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该公司还协助和配合林业部门,向美国进口年产5万吨中密度纤维板的成套设备。总之,华福公司成立后,在吸收侨资、外资,引进技术、进口设备诸方面初见成效,成为福建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创建一流现代企业方面,首推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简称“福日公司”)。这是福建也是中国电子行业最早实行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之一。它由福建投资企业公司、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与日本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家电贩卖株式会社以及株式会社东荣商行等合资经营,1980年12月13日正式签订合同,期限为15年。公司总投资额360万元,按当时汇率折合美元240万元,中日双方各占50%,中方以原福建电子设备厂厂房以及部分辅助设备作价入股,日方以相当120万美元、年产38万台电视机(其中彩电20万台、黑白18万台)的3条生产流水线及其仪器设备作价入股。福日公司于1981年1月筹建,6月8日正式投产。
  福日公司投产初期,全套散件从日本进口,以后由日方帮助中方逐步提高零配件的自给率,按合同规定3年后国产化率达50%。该公司投产后经营状况良好,产品产量稳步增加。1984年上半年,上缴国家税利及各种费用1668万元。福日公司的创办,不仅为福建省闯出一条以自力更生为主,依靠外援为辅进行合资经营的新路子,而且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为福建各行各业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是非贸易创汇的重要渠道。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福建有关部门利用各种机会或途径,与海外一些客商签订了一批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出口的合同及协议。1981年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国武夷公司(福建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对外名称)成立了驻港机构——香港武夷建筑有限公司。随后,该公司派出人员带着从中国银行福建分行借贷的24万美元,跻身香港发展事业,成为福建建筑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先行者。时值香港房地产业不景气,但他们没有消极观望,而是迎难而上,艰辛开拓,在香港承建了总造价数亿港元的一批工程,以质量好、工期短、造价低赢得良好声誉,终于在竞争激烈的香港站稳了脚跟。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改善投资环境,从1980年开始,全省先后重点建设了10项较大的基础设施。其中福州机场、厦门国际机场于1982年、1983年先后投入使用。厦门国际机场是全国第一个由地方投资兴建的机场,其资金利用了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的优惠低息贷款2200万美元,为引进外资积累了经验。在此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福建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办法吸收侨资、外资,合作对象日益广泛,规划逐年扩大,项目金额也不断增多。
  总之,从1979年开始,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福建省同全国一样,按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方面继续进行拨乱反正,一方面实施改革开放,创办了厦门经济特区。这一阶段的改革贯彻了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首先在农村实现突破,同时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取得初步成效。这一阶段的改革虽然刚刚起步,对外开放也是局部的,但毕竟开始突破原来僵化的经济体制,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要求,因而受到全省人民的拥护。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总概述

《福建省志·总概述》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4年,简要综述福建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尤其是反映全省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为提挈福建省志的纲要。

阅读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习仲勋
相关人物
杨尚昆
相关人物
谷牧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深圳市
相关地名
珠海市
相关地名
汕头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