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七、民兵建设与加强海防、战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总概述》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6105
颗粒名称:
七、民兵建设与加强海防、战备
分类号:
E25
页数:
4
页码:
112-115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在解放初期就提出了"武装起来,保卫胜利果实"的口号并组建了人民武装体系。随后全省实行普遍兵役制,逐步编入民兵组织。福建民兵在保卫胜利果实、护乡、护厂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福建还进行了“小三线”建设以适应战备需要。
关键词:
福建省
人民武装
民兵组织
内容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与国民党败退以后株守的台、澎、金、马诸岛隔海相望,因此在军事上长期处于战备状态。由于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福建的民兵建设与巩固海防、加强战备的工作一直处在重要的地位。
解放初期,中共福建省委就提出“武装起来,保卫胜利果实”的口号,号召全省人民广泛组织群众性的人民武装体系。1950年,全省各地陆续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代民兵,共25.64万余人。1953年,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和有关条例,在全省实行普遍兵役制,在农村和城市郊区逐步把18岁至40岁的男性青壮年编入民兵组织,其中18岁至25岁的政治和身体条件较好者编为基干民兵,其余编为普通民兵。至1954年,全省民兵总数发展至82.21万余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14%。1955年,由于大批登记为预备役的复员退伍军人编入民兵组织,全省民兵人数达到144.22万人(其中复退预备役军人64.13万余人)。
新中国成立头几年,福建经常遭受台湾国民党飞机的轰炸和袭扰。同时,台湾国民党当局不断派遣武装特务潜入沿海和内陆地区与当地的土匪、特务及残留的地主反动武装相勾结,制造武装暴乱,袭击基层政权,杀害干部群众。福建民兵在不脱产的情况下,为了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和革命胜利果实,“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一边捕鱼,一边持枪”,担负着护乡、护厂和反空降、反空袭等任务;配合人民解放军剿匪和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协助解放敌占岛屿,参加海上护渔、护航和打击海匪的斗争。仅新中国成立头3年,福建民兵就消灭来犯的国民党军队和土匪、特务1.6万多人。
1953年以后,由于浙江沿海岛屿已经全部解放,台湾国民党军队加紧对福建的袭击骚扰,海防斗争也就集中到福建沿海地区。在这些斗争中,福建民兵英勇机智,顽强奋斗,建立了不朽功勋。1953年7月16日,国民党军1万余人窜犯东山岛。战斗一打响,岛上民兵按照军民联防要求,迅速奔赴各个战斗岗位,东山县人民武装部长崔天恒率领200多位民兵,守卫一处正面约300米长的阵地,打退国民党军的多次进攻,坚守5个多小时,直到增援部队到达。国民党军400余名伞兵在后林村空降,企图抢占八尺门渡口,阻止人民解放军增援。后林村民兵在区委书记张迪民带领下,配合部队将敌空降兵大部歼灭,同时又配合守岛部队顽强作战,坚守八尺门渡口,对于东山岛保卫战的胜利,起到关键性作用。
福建省有24个沿海县、市,海岸线长,岛屿星罗棋布。为了保障海防沿线和岛屿的安全,驻守沿海一线的部队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就同当地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建立了军民联防委员会,实行军民联防。从1950年开始,全省沿海一线的711个乡镇的民兵参加了联防,建立了800个民兵海防哨所,每天有1.09万多名民兵值勤。1958年,中共福建省委第四次海防会议提出“建立海上防线,改进陆地前沿防线,加强纵深防线”的海防斗争方针。根据这一方针,福建沿海县、市各级党委与海军及地方驻军共同建立和健全了4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为海上防线,第二道为海岸防线,第三道为陆地防线,第四道是以公安机关为主的隐蔽斗争防线。这4道防线的建立,在福建沿海3000多公里海岸线上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确定全国各地普遍以民兵组织的形式,实行“劳武结合”、“全民皆兵”。不久,毛泽东又提出,我们不仅要有强大的正规军,还要大办民兵师,以认真对付帝国主义的武装威胁。福建各地积极响应,伴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兴起,很快掀起大办民兵师的高潮。按照当时的规定,城乡各地无论公社、厂矿、机关、学校、商店,凡年满16岁至50岁者(地、富、反、坏、右分子和残疾人员除外),只要能够拿起武器的男女公民,基本上都应加入民兵组织,并且以复退军人为骨干,将16岁至30岁的政治上可靠、身体健康的男女青年组成基干民兵。各地民兵组织按单位大小和民兵数量,分别组建成师、团、营、连、排、班。民兵人数在万人以上的公社或单位编成民兵师,不足万人的编为民兵团或营。
至1958年底,全省民兵人数激增至563.77万人,编为163个师、1452个团、6505个#,从组织上实现了“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运动使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爱国思想和国防观念大为增强。但是,大办民兵师运动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平时保持如此庞大的民兵组织,脱离了实际,也不利于经济建设;加以有些地区搞形式主义,发展民兵搞高指标,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或者以民兵组织代替劳动组织,对于民兵建设没有积极的意义。
1959年上半年,在全党纠正“左”倾错误,整顿人民公社的同时,福建省对民兵组织也进行整顿。整顿以后,全省民兵人数减至406.76万人。1962年6月,毛泽东针对民兵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福建省军区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于同年12月开始对全省民兵组织再次进行整顿,纠正在大办民兵师工作中只顾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偏向。至1965年,全省民兵总计433.87万人,其中基干民兵200.43万人(武装基干民兵46.31万人),共编为31个师,724个团,5958个营,20762个连。
福建民兵经过整顿与训练,在福建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安定、配合人民解放军各项军事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由于福建独特的地理环境,福建民兵在担负对台军事斗争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勋。1958年配合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的军事行动,就是其中的一次。
1958年7月,美国与台湾当局加紧活动,在台湾海峡制造紧张局势。为了严惩国民党军长期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的军事挑衅,打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于8月23日对踞守金门的国民党军发起大规模炮击。在激烈的炮战期间,福建前线广大民兵,特别是厦门、晋江、同安、南安、龙海等战区的民兵奋勇参战,积极支前。
在炮战最紧张的日子里,战区每天有2万多名民兵参加支前,1800多名民兵直接参战,仅厦门前线每天出动的民兵就有4000多人。全省共动员各种支前民工48.5万人次,支援构筑工事56万个劳动日,水陆运输各种作战物资36万吨,许多民兵还担负战场救护任务。广大民兵在炮战中英勇奋斗,做出贡献,有413名民兵立功,30个单位被评为支前模范单位。厦门市前线公社、晋江县围头大队、南安县小嶝岛(今属同安县)的民兵受到国务院的嘉奖。
福建民兵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方面也作出很大贡献。1950年至1962年,福建各地民兵参加平息反革命暴乱达29次。例如,1958年11月20日,以张代河、苏隆椿为首的“顺天会”、“保民军”100多人,在建瓯、政和、屏南3县结合部发动武装暴乱。3县边界人民公社迅速集结民兵500多人,配合南平军分区及公安武警部队进行清剿,摧毁了这两个反革命组织。
此外,福建民兵还担负着守护厂矿、路桥、仓库和保障人民群众节日活动安全等任务。在护航、护渔,配合人民海军海上作战,防范敌特潜入、潜出等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2年,台湾国民党当局在美帝国主义的唆使和支持下,企图利用大陆经济困难时期窜犯大陆东南沿海地区,不断制造军事挑衅事件。美国军舰也在中国沿海地区频繁活动,于6月间多次侵入福建平潭以东和山东青岛以南海域,以配合台湾当局的军事冒险。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及时作出决策,调动一批部队开赴福建前线,随时准备粉碎台湾国民党军队进犯东南沿海地区的野心。中共福建省委立即作出部署,提出“以战备为中心,战备第一,支前第一”的号召,全民动员,积极准备支援人民解放军痛击来犯之敌。各级人民政府抽调3000多名干部充实支前机构,组织战勤人员26.13万人,同时征调大批水泥、钢材、木材、机动车辆,实行紧急战备。在物资供应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中共福建省委提出对部队实行优先供应的一系列措施,确保部队的物资供应。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福建军民紧急动员,严阵以待,终于迫使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犯的阴谋难以实现。
1964年,美苏两国加紧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特别是美国持续不断地多方支持台湾当局武装窜犯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构成严重威胁。为此,中央从加强战备的高度,决定对全国经济实施“三线建设”的战略计划。所谓“三线”,东北及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西北与西南地区为三线。同时,各省也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划分为“小三线”。这一战略计划的目标是大力加强第三线即大后方的建设,以应付大规模战争爆发时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中共福建省委根据中央的方针,于1964年9月召开常委会议,对本省的“小三线”建设作了研究和部署。中共福建省委决定,第一线为福、厦、漳、泉沿海地区;第二线为鹰厦线南段,由建瓯、南平至漳平、龙岩地区;第三线为闽赣边区,即武夷山以南、鹰厦线以西地区,包括长汀、连城、清流、宁化、建宁、泰宁、光泽、顺昌、建阳、松溪、政和等县。为了加强和统一指挥全省“小三线”建设,中共福建省委成立以梁灵光为组长的“三线”建设领导小组。另外,又成立了国防工业办公室,专门负责“小三线”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工作。
中共福建省委根据本省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小三线”建设的原则,即必须适应战时需要,力求完备,本着平时和战时相结合,军工生产与民用生产相结合,远期和近期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建设。按照这一原则,省委提出的计划是,充分利用本省闽西、闽北的有利地形,采取靠山、分散、隐蔽、打洞等措施,一面把沿海一线地区的重要企事业单位分散、分批迁往二、三线,一面加速二、三线的建设,争取在3~5年内实现这一战略任务。
随着“小三线”建设的全面展开,福建国民经济建设的布局发生重大变化。为了发展军工生产,加大了对重工业的投入,例如对三明钢铁厂、龙岩风动工具厂、永安机械厂、永安车辆修配厂等加大投资力度,进行配套或扩建。还有一大批重要的化学、化工、医药、动力、机械、轻纺、皮革等企业迁往二、三线,按军工规划进行建设,以满足军工生产的需要。由于这些工厂涉及地方军事工业、民用机械工业、轻化工业等各个方面,因此随着这些工厂的内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福建工业布局。
为了配合“小三线”建设,适应战备需要,加大了三线的交通、通信及其他基本建设,先后修建战时首脑机关通达各主要干线的公路和武夷山东麓各主要干线相互联络的公路线,同时着手修建闽东、闽南沿海地区的国防公路。在铁路方面,除了加强对铁路干线鹰厦铁路的整治,还计划提前修建三明至明溪的铁路。另外,对邮电通信、电力能源、物资储备等各个方面,都作了配套计划,加大投资,以保障三线建设的全面展开。
在文教卫生和新闻出版方面,也为适应“小三线”建设作了较大规模的地区性调整。一方面适当控制沿海地区的文教事业,加强山区文教建设;另一方面将一些原在沿海地区的大专院校迁往“小三线”,比如将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学院、福建医学院分别迁往长汀、三明、建瓯、建阳等地,在闽西、闽北地区充实或新建一批医疗卫生机构,并且还准备在南平、三明一带建立新闻与广播设施。
从1964年开始的大规模的“小三线”建设,既是应当时国际形势的要求而进行的战略性建设,也是国民经济调整的继续,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福建经济布局的重大调整。在“小三线”建设中,国家和本省财政对山区投入了大约近亿元资金。这些资金的投入,对于闽西、闽北山区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改变山区工业、交通、文化、卫生的落后状况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小三线”建设要求过急,铺得过大,挤占了其他急需的资金,而且由于偏重于地区性投资,相对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使调整适宜的国民经济比例受到一定的冲击,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总概述》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4年,简要综述福建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尤其是反映全省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为提挈福建省志的纲要。
阅读
相关人物
崔天恒
相关人物
张迪民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张代河
相关人物
苏隆椿
相关人物
梁灵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