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599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服务
分类号: D628.57
页数: 8
页码: 403-4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政协在五六十年代通过组织讲话稿、广播稿等方式,利用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宣传中共解放台湾政策,揭露美国侵略行为,并介绍祖国大陆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同时,省政协还组织对台宣传活动,撰写稿件、举办座谈会和茶话会等,以促进海峡两岸人民的交流与团结。在抗美援朝时期,省协商委员会动员和团结全省人民为反对美国侵略,保卫和平,巩固海防、边防,积极展开对敌斗争服务。
关键词: 福建省 政协工作 服务

内容

省协商委员会时期,动员和团结全省人民为反对美国侵略,保卫和平,巩固海防、边防,积极展开对敌斗争服务。抗美援朝开始后,省协商委员会即结合省人民政府的工作任务,通过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市、县协商机关,动员和团结各界人民在全省各地展开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运动,号召全省人民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以加紧生产、巩固海防、加强工作的各种实际行动响应这一政治动员,使抗美援朝运动广泛、深入地开展,进一步肃清亲美、恐美、崇美思想,提高民族自信心;协助推动保卫和平运动,继续普遍发动全省人民订立爱国公约;协助组织志愿军归国代表的传达,使全省人民受到极其生动的教育;组织赴朝慰问2次,并向全省人民作了传达;发动爱国捐献运动。在庆祝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35周年的时候,发动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市、县协商机关,动员各界人士参加中苏友好协会组织的“中苏友好月”各项工作,先后会同省人民政府、省抗美援朝分会组织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工作。在兼办抗美援朝分会工作中,还组织各界人民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写慰问信共9万封。
  1957年初,省政协发函调查归侨侨眷参加农业高级社后的生产情况。2月28日,省政协召开华侨工作组全体组员会议,对反馈的20份材料进行研究,并对归侨侨眷参加高级社情况,部分侨户减少收入的原因,如何克服困难和增加侨户收入等,提出补充意见,写出综合报告,供有关部门参考、处理。3月26日,省、福州市政协华侨工作组联合举行归侨就业问题座谈会,邀请5个有关机关负责人参加,反映这项工作存在的问题。3月30日,函请本会华侨委员和各地侨联,调查了解“五一”节前后将回闽观光、旅游的华侨情况及各地华侨子女升学、举办华侨补习学校的情况。省政协还与福州市政协联合联络台属1999户;与福清市政协联合联络、访问台属110户,召开座谈会3次;与漳浦县政协合作召开台属座谈会12次,有240人次参加;与连江县政协联合召开台属座谈会4次,计66人次参加;与永春县政协联合召开台属座谈会4次,计76人次参加。5月9日,省政协华侨工作组邀请华侨界人士座谈。座谈会上,与会人士集中对侨务工作领导方面提出意见和批评。对华侨的照顾问题,许多人指出,对上层的做得多,对一般中下层的做得少;对新归侨特别照顾,对旧归侨注意不够。关于华侨投资的股息问题,许多人有意见,指出:公私合营商店领息5厘,戴了资本家的帽子,将来股本还要归公;而投资公司领息8厘,不但没戴资本家帽子,将来本钱还可退回,不合理。座谈会上华侨界人士批评某些公安干部办理侨眷出国手续的官僚主义作风,并对海关处理进口货品采取时宽时紧,对同样货物征税率不同,华侨就业困难,粮食供应不合理等问题也提出许多意见。6月15日,省政协华侨工作组与致公党省工委会,省侨联会联合邀请华侨界30人举行座谈。与会的华侨人士就本省侨务领导部门对华侨的团结、关心不够,对华侨反映的一些问题未引起重视或积压,对海外华侨宣传工作片面,投资公司培养技术人才没有计划,鼓励投资只顾前不顾后等问题提出批评。
  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到大陆投资办厂、洽谈贸易。省政协积极为他们穿针引线,咨询服务,排忧解难。
  1986年,举办华侨问题座谈会,与中共福建省委对台办、省台联等举办台湾经济研讨会。6月24日,省政协邀请有关人士召开专题讨论座谈会,征求对省政府提出的《福建省华侨投资优惠的实施办法》的意见。与会人士普遍认为,该实施办法缺乏吸引力,制定优惠办法应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要体现“两利”:既要有利于祖国的“四化”建设,也要有利于华侨、华人自身经济的发展。建议省里成立权威的机构专门解决投资者的困难,维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省政协把讨论结果和建议整理后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为加强对“三资”企业的调查,省政协主席袁改带队到厦门,调查合资企业东南铝业有限公司存在的问题,同中共厦门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交换看法,并提出处理意见。省政协“三胞”委员会办公室先后3次到福州、厦门等地调查港澳委员来闽投资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将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7月,省政协“三胞”委员会负责人到泉州,了解省政协港澳及海外委员在该市的“三资”企业情况。调查的主要企业(项目)有:泉州华丰花园别墅新村、安星藤器厂、福建石材工业有限公司、泉州天泉冰箱厂等。根据调查结果,省政协编成《港澳委员在闽投资情况表》、《福建省“三资”企业情况表》、《福建省“三资”企业地区分布表》,并列出港、澳委员在闽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意见。调查组写出《“三胞”在泉州市举办“三资”企业的情况》报告,着重提出5条建议:(1)省政府办公厅应抓紧制定并尽快颁布执行《国务院批准华侨投资优惠暂行规定》,以利吸引侨资,发展侨乡经济;(2)由省长挂帅,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参加,组成外经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执行、制定引进侨资、技术人才的总体规划,协调各部门关系,并为“三资”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3)对“三资”企业项目的立项和审批给予区别对待;(4)对于涉及到有关部门的事,如“三资”企业的外汇管理问题,“三资”企业审批贷款问题,税务、外贸部门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加以研究解决;(5)福、厦、漳、泉设许可证审批点。省里对省政协的这些建议认真研究,并由有关部门具体落实。对“三胞”及其亲属反映的重要问题,抓紧敦促有关部门解决。如晋江泉安公路的“清机桥”石碑是对已故爱国侨领陈清机的纪念物,因修公路被挖,省政协“三胞”委员会办公室接到反映后及时发文,请有关部门给予保护并重新树立。1986年10月5日,晋江三中、金井侨中菲律宾校友联谊会会长洪炳坤和蔡济尚、曾福应等人,要求把晋江三中复名为毓英中学。国民党中常委柯俊智是毓英校友,他临终前说:看不到毓英复名死不瞑目。台北的校友会也表示毓英复名后返乡探望母校。省政协“三胞”委员会办公室通过调查,于10月9日写出报告上呈省政协主席袁改、省长胡平和副省长陈明义、黄长溪。在省政协的促进下,晋江三中复名毓英中学(1987年4月21日,省政协“三胞”委员会负责人前往晋江金井镇参加“毓英体育馆”落成典礼,并专程看望回乡的前国民党立法委员、菲华商联总会理事杨泽生。原省政协主席伍洪祥在福州会见杨泽生。杨泽生表示在菲校友对毓英学校复名感到高兴,对大陆各级政府在复名过程中做的大量工作深表谢意)。省政协“三胞”委员会办公室还向省有关部门了解需引进外资合作的一批项目名单,提供给有意来闽投资的“三胞”人士参考。菲律宾工商考察团来福州,省政协“三胞”委员会办公室请省化工、冶金、外贸等单位负责人与之洽谈。国务院及省关于外商投资优惠条例公布后,“三胞”委员会办公室及时收集汇编成册寄发给海外有关的“三胞”人士。对已有的“三资”企业给予关注,能协商解决的问题,敦促有关部门按政策规定妥善解决。
  1987年1月,省政协主席袁改要求在春节前对全省“三资”企业做进一步调查,为春节后召开“三资”企业座谈会作好准备。“三胞”委员会办公室会同省特区办、省经贸委、省工商联组成调查小组,赴泉州、厦门调查。1月7日,“三胞”委员会负责人带队到厦门,对厦门的“三资”企业进行较全面的摸底调查。先后到14个“三资”企业,听取中外双方董事长、总经理对其所在企业情况的介绍,分别进行座谈,听取意见,并与中共厦门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交换情况和意见,综合整理成调查报告。1月14~18日,调查组在泉州市对“三资”企业进行摸底调查。泉州市外经委的领导及有关人员详细介绍该市“三资”企业情况,并陪同到泉州、南安、晋江等地,先后走访南丰纺织品厂、晋江龙湖玛利塑胶厂、龙华食品厂、泉州手套厂等8家企业,并与安溪安星藤器厂的中、外方代表座谈。20日,调查组整理出《泉州“三资”企业的调查报告》,送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2月8日,胡平省长在调查报告上批示:“调查报告提供的情况很重要,请特区办研究和督促有关方面改进工作。”根据批示精神,省特区办会同省政协“三胞”委员会办公室、省政府外资处等单位就“三资”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反映的情况进行督促协调工作。2月26~28日,省政协“三胞”委员会、省外经贸委、省工商联、省外资办联合举办全省部分“三资”企业代表座谈会。省政协主席袁改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围绕如何更好地执行国务院《鼓励外商投资规定》和福建省的12条补充规定展开座谈,交流经验,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以利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和争取外商投资的政策在本省尽快得到全面落实。27日下午,省长胡平、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贾庆林先后到华林宾馆看望座谈会代表,听取华美烟草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维灿和厦门双福首饰工艺厂曾先生介绍企业情况。胡平就如何搞好全省“三资”企业讲了话。当日下午,会议邀请15个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与会议代表座谈。省电力局、省交通厅、省计委、省物资厅、省人事局的负责人解答会议集中反映的、带有共同性的问题。28日上午,副省长陈彬藩作会议总结,指出,通过此次座谈会,交流经验,反映问题,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将推动今后全省“三资”企业的健康发展。
  1988年2月初,全国政协委员、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沈醉的儿子沈笃礼由全国政协祖国统一工作组介绍赴闽洽谈对台贸易。省政协领导及省对台办、台联有关人员会见沈笃礼,省政协“三胞”委员会办公室派人陪同沈笃礼到霞浦县,为其投资贸易牵线搭桥。沈笃礼对在闽进行的业务颇感满意,当月即从霞浦县三沙港出口小批海产,并对闽东一带广阔的滩涂和没有工业污染的溪流很感兴趣,认为是开发水产养殖业的好地方。3月份,沈笃礼再度到霞浦,落实与霞浦同兴贸易公司合作养殖红膏〓的计划,项目总投资30万美元,其中第一期投资10万美元。同时,到福安考察淡水养殖环境及出口牙签、竹筷事宜,对该地丰富的淡水养殖资源感到满意,建议在福安合作养殖香鱼、红鳟等高价值的出口淡水鱼,福安方面提供养殖场地,沈笃礼负责引进鱼种和技术。经双方真诚合作,该养殖项目通过省、地水产科技部门鉴定,达到标准,填补本省淡水养殖的一项空白。1988年1~9月,省政协“三胞”联谊委员会介绍、牵线已经谈成的大小来闽投资办厂项目20余项。其中已签订合同或协议书的有出资4000万美元、兴建占地1万亩的工业加工区和计划投资400多万美元兴建的花岗岩石板材厂等13项;已签订意向书或正在洽谈的有闽东摩托车来料装配,福安拆船、炼钢等9项。9月,省政协“三胞”联谊委员会与福州市政协联合调查该市引进和使用台资情况,重点考察5家企业,将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投资者的要求,与省有关部门磋商,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配合省外经贸委,邀请专家于2月、10月分别在福鼎、宁德举办2期外经干部培训班,受训人员达120多人,提高宁德地区外经干部的业务水平。省政协委员重视“三胞”基础情况调查,搜集福州地区部分重点“三胞”人士资料;注意做好海外信息反馈,如对港、澳委员陈明德及三明旅港联谊会负责人施祥鹏等人对福建吸引台资问题提出的建议,及时作了专报。中共福建省委领导批示,要鼓励海外政协委员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还利用海外报刊摘编60期台、港澳及海外一些重要政经动态供领导及有关部门参考。
  1989年,中央提出治理整顿方针后,省政协结合福、厦、泉3市政协“三胞”联谊会、工商联报来的有关材料,组织人员走访省外经委等单位,通过交谈探讨,提出如何把治理整顿与发展外向型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的5点建议,供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得到重视,许多建议为外经、物资、银行等单位采纳。同时,配合全国政协祖统会调查考察本省对台工作,就进一步做好对台工作提出建议,为中央对台工作部门、全国政协和本省对台工作领导所重视。邀请省顾委、计委、台联、工商联、旅游局等单位与莆田市政协有关人员共同考察莆田湄洲岛,建议加强湄洲岛建设,以适应方兴未艾的“妈祖热”和台胞寻根认祖的热情。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在考察报告上批示,要求省、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检查落实。省计委、中共莆田市委等均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落实,推动湄洲岛对台窗口建设。省政协建议福州市文物管理部门、仓山区政府尽快修整蔡襄纪念馆,为次年世界蔡氏宗亲会来闽瞻仰、谒祖认宗做好准备。同时,为晋江职业大学分校集资牵线,获得海外80万元捐资。还参加省台湾法研究中心活动,为闽台法律界接触交流穿针引线,配合有关部门支持成立由海峡两岸律师组成的“蔚理律师事务所”。
  1990年,经省政协牵线,协助台、侨胞签订泉州浮桥工业加工区、三明同源机械有限公司、厦门仙妃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4个项目,其中3个项目已开工投产。“三引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工作从一般的穿针引线逐步发展为大批引进资金、成片土地开发。外商独资项目安平综合工业开发区,占地2.7平方公里,投资2900多万美元,即是由省政协副主席许集美到新加坡去,协助主要投资者联合印度尼西亚和香港工商实业家共同开发的。省政府专门在此召开现场会,推动全省土地连片开发。省政协多次组织力量深入福州、漳州、莆田等地对“三资”企业进行调研,提出明确发展战略、增强开放意识、改善软硬环境、发挥本省优势等意见,得到党政部门的重视。1990年1月9~16日,省政协副主席倪松茂、许集美带领省和漳州市政协联合调查组20多人,重点调查漳州市17家“三资”企业,听取情况介绍,举行各种专题座谈会10多次。2月12~20日,省政协组织15位全国政协委员,并派副主席许集美参加,再次视察漳州市的“三资”企业,实地考察20多个企业,开座谈会6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6点建议:成立由市领导挂帅的外经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改善对外经济工作;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集中人、财、物力,以厦门经济特区为依托,在接受其辐射中发展、壮大;花大力气搞好创汇农业开发工作,省里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科研上给予帮助;正确认识东山岛的地位,改造向东渠,增加电力,保证水电供应,大力发展水产生产,开发旅游业,解决芦笋等替代品种,努力保持该岛的发展后劲;做好吸收“三资”特别是台资来漳办厂工作,积极为“三资”企业排扰解难;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变厦、汕的“左右夹击”为“左右逢源”。中共龙海县委根据视察、考察组的意见,对有关该县“三资”企业存在的问题,认真组织落实。一是关于浮宫草虾场停电事故。县领导及时组织有关部门深入现场反复调查了解情况。同时,请市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评定,并征询草虾场经理意见,对浮宫供电所责任人员作出免职等3点处理意见。电力公司为防止以后发生类似事故,还制定3条措施:一是停电前预先通知“三资”企业;对新办的“三资”企业尽可能优先供电,满足要求;对“三资”企业优先维修线路、排除故障。二是关于通讯问题,针对浮宫草虾场提出的收费标准高于洋浦的问题,中共龙海县委派人详细调查,查明原因。邮电部门为加强对“三资”企业的服务,制定了免费送信、送报刊上门,优先维修通讯线路、机械故障,优先安排这些企业的安装、移装通讯设备,优先处理邮电业务等措施。三是关于排除对“三资”企业干扰问题。中共龙海县委、县政府组织公安、司法、政法、外经等部门人员建立整治工作队,深入重点企业现场,惩治“地霸”,依法拘留教育两名非法分子,打击恶势力。并将整治情况在三级干部会议上通报,以教育干部、群众,煞住干扰“三资”企业的现象。四是在金融方面,增加“三资”企业借贷比重,帮助他们解决外汇调剂计12笔40万元,优先保证其资金提取;税务部门为方便“三资”企业,成立税政股涉外组,专门管理全县“三资”企业的税收工作;地价方面,漳州市初步拟定,凡在其境内的“三资”企业用地作价比省定优惠30%。这些措施受到“三资”企业的欢迎。同年3月27~31日,在榕省政协委员视察福州市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福清融侨开发区。了解到:融侨工业区已初具规模,如果能将小区作为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延伸,享受同等优惠待遇,对将来的发展很有好处,希望上级有关部门玉成其事;融侨开发区现有企业中,台资占相当比例,1989年省里曾下达台资项目配套资金贷款指标500万元,并于当年下拨100万元,但1990年度的指标尚未落实,希望省、市给予支持解决;印度尼西亚林氏集团计划捐资在福清办大学,承担从基建到办学经费的全部费用,希望能获得省里支持。委员们将上述意见向有关部门反映。对“三资”企业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协助有关部门妥善解决。如菲律宾侨界知名人士、省政协委员吴永源、杨振殊在省政协六届一次全会上要求帮助解决与原泉州市房地产开发公司因共建商品房协议引起的土地纠纷。省政协派人调查此事,写出调查报告,由副主席倪松茂、许集美和秘书长杨钟蠡联名写信向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陈光毅反映。陈光毅当即批示:“此事要处理,要守信,注意影响”。之后,经与泉州市领导和吴、杨多次协商,于1990年10月以另划出20亩地(后又加5亩),每亩以略低于市价偿还。解决纠纷,双方均感满意。
  1991年,省政协开展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海外联谊活动,积极为发展福建经济服务,促成27个引进项目。省政协抓住“三胞”在本省的投资已逐步从沿海发达地区向山区贫困地带辐射的机遇,引导“三胞”为山区老区脱贫出力。如帮助旅居海外的李氏兄弟落实有关政策,多次做工作激发其爱国爱乡之情。兄弟俩出资40万元在家乡安溪试种龙眼树,成功后又贷款200万元作为全县种植2万亩果树的基金。后又筹资2000万元作为县脱贫致富开发基金,造林种果,为贫困县脱贫致富出力。省政协委员协助引进的一些项目已在闽西、闽东和闽北山区老区开花结果。委员们发挥与海外联系广、接触多、信息灵的特长,为办好福州、厦门两地的高科技园区,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积极进言出力。许多“三胞”在家乡兴建幼儿园、小学、中学、中专,筹办和资助大学,兴学育才已蔚然成风。省政协对福州市一些国营大中型企业和“嫁接”型合资企业进行调查,提出一些建议,受到重视。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多次结合“嫁接”型企业问题进行研究,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以省政协港澳委员杨孙西、泉州市政协港澳委员施少文为首的香港工商界访问团一行47人,7月到台湾,会见郝柏村、李焕、马英九、李庆华等名人,邀请大陆、台湾、香港三方面工商界人士于12月在香港举行经济合作交流座谈。
  1992年,省政协配合党委、政府,做好“三引进”工作,开展跟踪服务。如泉州安平工业综合开发区建成后,存在供水、供电不足问题,省政协多次找有关部门协商研究,促使省电力工业局与开发区合资兴办本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供电企业——泉州安平电力有限公司,开发区也着手兴建年产10万吨的自来水厂,以解决水电供应问题。省政协还在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上提出《建议建立福建省安平湾经济区》的提案,受到国家计委和省政府的肯定和支持,省政府表示对安平开发区中的问题进行专题协调,以加快开发步伐。1992年,安平开发区已投资2000万元,第一家投资1000万元的人造金刚石厂即将投产。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多次在这里召开现场会。全省已批准土地成片开发50多片,其中10多片由各级政协直接或间接牵线搭桥促成。省政协还在3月份派人调查厦门市外资和合资银行,提出加强对外资和合资银行的法制化、科学化管理,努力把厦门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等建议。中共福建省长贾庆林、常务副省长陈明义都在《调查报告》上批示;香港《大公报》于5月刊登《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扩大了影响;8月,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加快福建发展实施方案》中,采纳《调查报告》中提出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外资和合资银行的具体办法。9月,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到泉州调查了解该市直属41家国营企业与香港中策投资有限公司实行合资经营的情况。通过调查,委员们认为这是“嫁接”改造国营老企业的一个创举,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在《调查报告》上批示,要求省政府指定专人协调理顺关系,把握方向,解决问题,认真把41家“嫁接”国企办好。省政协领导对许多闽南籍“三胞”反映福建仅有福州、厦门2个机场,来往极不方便,应将闲置的晋江青阳军用机场开放的建议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的提案,并多次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经过多方努力,中央有关部门已同意将青阳机场列入“八五”计划重点改造项目。省政协还鼓励“三胞”兴学育才,为他们捐资办学做好引导服务。如印度尼西亚的郭文梯捐资1200万元在家乡建成晋江季延中学后,经省政协牵线多次做工作,又在家乡捐资兴建一所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共4.2万平方米、投资约3000万元的医专。港澳、华侨委员在振兴福建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如当年本省赴港招商期间,黄涤岩、林广兆委员促成中银集团和招商局投资15亿元联合开发漳州港尾开发区;杨孙西委员在招商活动第一天,就带头签订投资10亿港元开发石狮综合旅游项目合同。招商活动期间仅港澳委员就谈成8个项目,总资金近30亿元。委员们还建立福建投资基金和闽港科技交流基金,以支持福建经济建设和科教事业;多次集资捐赠用于本省抗灾和发展经济和教育事业。如向省中小学教育基金会捐款120万港元用于奖励教师、支持办学。
  1993年,省政协领导两次组团到香港通报省情,听取意见,与委员们共商大事。港、澳委员为繁荣港澳、振兴福建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成功地为水口电站建设资金组织2000万美元的银团贷款等。省政协加强对“三胞”企业服务,协助泉州安平开发区引进荷兰、新加坡外商投资3000万美元建设人造金刚石生产企业、印度尼西亚外商投资500万美元开发玻璃钢管、菲律宾华侨投资500万美元与三明小蒸钢厂联合筹建三益钢铁有限公司等3个项目。“三胞”反映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包括落实某些政策,省政协都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省政协、莆田市政协还多次上湄洲岛调研,开展各种活动,利用这特殊“窗口”,因势利导,为统一祖国服务。如省政协“三胞”委员会副主任林文豪组织妈祖邮票首发式,《妈祖》电视专题片及妈祖系列纪念章首发式,吸引大量台胞前来湄洲岛观光旅游、参观考察、投资办厂。台湾有5家妈祖庙和团体邀请妈祖神像巡台。
  1994年,省政协副主席邹尔均等去香港邀请知名人士参加陈嘉庚诞辰纪念活动时,与胡应湘、邱德根、黄志祥、王英伟等“三胞”人士商谈来闽投资事宜,主要是路、电等大项目,之后他们即来闽洽谈投资。全国政协委员施展熊在福建设立中华自行车公司分公司时遇到许多难题,省政协帮助代办各种事务。省政协创办“三胞”投资贸易服务中心,到1995年底,服务中心共帮助引进84个投资项目,其中已开业投产的有18项,总投资为3499万美元。还先后为118家“三胞”投资企业办实事190件,帮助解决供水、供电、用地、调解纠纷和诉讼等具体问题,如为港澳省政协委员陈进强解决电厂问题,为庄文才解决水泥厂不关闭问题,为吴锡琛解决被江苏方面欠款2000万元问题,受到“三胞”的信赖与好评。
  1995年4~5月,省政协“三胞”委员会组织各地、市、县政协开展台资企业调研活动,5月底,组织交流总结调研成果,写出《关于我省台资企业调研情况的报告》,提出加强台资引进的4点建议,引起省政府领导重视。陈明义省长和张家坤副省长分别批示,指出“要很好采纳”建议,把吸引外资工作和外资、台资企业办得更好。6月,“三胞”委员会领导赴深圳,与部分香港委员座谈,促进他们积极参与香港事务。9月,“三胞”委员会参加省人大台工委牵头组织的《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执法大检查,就改善投资软环境、为台商排忧解难提出意见建议。11月,协助全国政协在本省开展台资企业调查活动,调查组提交的《关于台湾同胞在大陆投资状况的调查和建议》,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
  1996年,省政协“三胞”委员会委员利用各自优势开展对台工作,如“三胞”委员会副主任庄亨浩利用到台湾探亲的机会,广泛接触台湾上层人士,介绍大陆情况,宣传“一国两制”方针,增进相互了解和共识。他了解到长荣集团有意到闽投资,便积极帮助进行项目考察,促成该集团捐资龙海角美镇西坡村办学校;副主任郑素文利用工作之便,与台湾经济界上层人士联谊深交,为本省引进台资出力;汪毅夫委员与台湾学者开展学术交流等。省政协副主席邹尔均赴港澳举办《陈嘉庚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册》赠送仪式时,分别在港澳举行省、厦门市政协委员座谈会,通报福建省经济建设、开展“严打”斗争和政协工作等方面情况,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港澳委员的联系。“三胞”委员会帮助27位港澳委员申请到广东一港澳直通汽车牌照,并派人赴广州协助办理具体事宜;开展关于保税区、保税工厂、保税仓库的专题调研,提出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对港澳委员投资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其经验和存在问题;组织委员视察福州港区,提出把马尾港建成东南沿海大港,迎接“三通”等建议。“三胞”委员会领导赴港澳期间,走访不少企业家,介绍福建投资环境,引起一些大财团来闽投资兴趣。如香港信和置业公司对建设漳诏高速公路感兴趣,合和公司有意投资福建电站等。“三胞”委员会还参加讨论省《华侨房屋保护法》、《华侨投资企业保护条例》,参加联合组团赴泰国开展侨情调研。广大港澳委员、闽籍港澳社团为促进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为福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香港委员坚持活动日制度,围绕科教兴国、发展经贸合作、香港主权顺利交接等问题参政议政,献计出力。19位省政协香港委员当选为推委会委员,他们团结香港同胞为选举第一任行政长官和临时立法会尽心尽力。港澳委员1995年提出15件提案,为改革、发展、稳定献计献策。
  1997年3月,受中共福建省委委托,省政协副主席邹尔均率省政协台港澳侨委员会及省有关部门人员,在深圳、珠海分别召开5场港澳委员、有关知名人士座谈会,探讨进一步推进闽港澳经济合作问题。会后,向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3条9点意见和建议,受到重视并被政府决策所采纳。3月20日,副省长张家坤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推进闽港经济合作的工作,提出5条具体意见。随后,在抓紧落实中相继出台一些措施。5月,在省政府举行的闽港经济合作研讨会上,香港委员提出许多思路、对策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8月,省政协副主席邹尔均再赴深圳,与部分港澳委员、知名人士就成立闽港经济促进会、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等问题进行座谈。省政协组织港澳委员分别到宁德、三明、龙岩地区考察,洽谈一些项目,如开发宁德官井洋大黄鱼网箱养殖、漳平木材加工投资、龙岩高速公路融资等;委员们捐赠85万元资助宁德民族中学、2所希望小学及民族医院和长汀宣城乡卫生院、河田镇南段小学的建设,陈进强委员独自捐赠100万元在龙岩兴办2所小学。委员们还对各地的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等方面提出许多意见、建议。4~6月,省政协台港澳侨委员会联合各地、市、县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委在全省开展港澳委员投资企业调查活动。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配合有关地区、部门协调解决。如1996年底国务院、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取消48项建设收费问题,有些地区没有很好贯彻落实,即向省政府反映。经省政府同意,省物委、财政厅于6月25日发文,要求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三胞”委员会配合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解决3位委员征购土地久拖未决的问题。在所写的《关于港澳政协委员兴办企业的调查报告》中,对办事难、乱收费、市场秩序乱、社会环境恶化等提出批评,提出4条意见和建议,受到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省长贺国强批示,要求切实帮助办好政协委员企业,认真解决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推进本省新一轮创业。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福建省志·政协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第一篇,第二篇的第四章,第三篇的第二、十三、十四章由陈熙满撰写;概述,第二篇的第一、二、三章,第三篇的第一、三、四、八、十、十一、十二章和附录的大事年表由郑成钟撰写;第三篇的第五、六、七、九章由郑成钟、黄平撰写。宋京生、廖楚强、张贵明曾一度参加修志工作。本志的图片选自大型图册《福建政协》,主要由省政协档案室提供。

阅读

相关人物

袁改
相关人物
洪炳坤
相关人物
蔡济尚
相关人物
曾福应
相关人物
陈清机
相关人物
柯俊智
相关人物
陈明义
相关人物
黄长溪
相关人物
胡平
相关人物
伍洪祥
相关人物
杨泽生
相关人物
贾庆林
相关人物
刘维灿
相关人物
陈彬藩
相关人物
沈醉
相关人物
沈笃礼
相关人物
施祥鹏
相关人物
陈明德
相关人物
许集美
相关人物
倪松茂
相关人物
吴永源
相关人物
杨振殊
相关人物
杨钟蠡
相关人物
陈光毅
相关人物
杨孙西
相关人物
施少文
相关人物
郝柏村
相关人物
李焕
相关人物
马英九
相关人物
李庆华
相关人物
黄涤岩
相关人物
林广兆
相关人物
邹尔均
相关人物
陈嘉庚
相关人物
胡应湘
相关人物
邱德根
相关人物
黄志祥
相关人物
王英伟
相关人物
施展熊
相关人物
吴锡琛
相关人物
张家坤
相关人物
郑素文
相关人物
汪毅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