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598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卫生
分类号: D628.57
页数: 12
页码: 317-3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7年至1985年期间,福建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组织了多次座谈会和调研活动,就医院卫生、医务人员待遇、食品卫生、药品质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工作组通过调研和提出建议,促进了医院卫生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加强了食品卫生监管,提高了药品质量。
关键词: 福建省 政协工作 卫生

内容

1956年下半年,医药卫生工作组反映许多病员不尊重医务人员的情况后,引起党政领导重视,省人民委员会作出《关于机关干部患病门诊和住院的几项规定》,在《福建日报》公布,收效很大。扭转了医院中一些病员不遵守医院规定的现象,增强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也减少药材物资的浪费。同时,医药卫生工作组就“护理工作”、“科学进军”、“医院行政工作”等问题,分期召开医务界人士座谈会。许多医院院长、科主任和著名中西医普遍反映了医生缺乏、科研时间不够、仪器图书资料设备差等情况,并对有关护士的安排使用和生活照顾问题以及医院医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提出许多改进意见。省属医院行政领导得到关于护士的安排使用不当和生活照顾不够因而不安心工作的反映后,各院都先后召开护士问题座谈会,批评歧视护士的错误思想,并对护士的宿舍、保健、福利工作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了她们的工作信心。关于交流业务经验和到外地参观问题,卫生部门也组织全省性的医务界参观团到上海、天津等地医院参观;同时,调拨充实医院的病床、仪器、资料、设备。
  1957年1月8日,省政协副主席刘通、李述中带领医药卫生工作组部分组员前往省卫生厅了解有关医药卫生方面提案的处理执行情况。省卫生厅负责人对省政协领导访问表示欢迎,认为这对推动医卫工作有极大帮助。
  1957年2月21日,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召开全体组员会议,讨论贯彻增产节约、勤俭办院问题。会上,省立医院院长富德馨介绍该院发掘潜力、勤俭办院的计划。与会人士提出一些有关勤俭办医院门诊部和护士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1957年3月23日,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邀请医务界人士10人,座谈群众性防疫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问题。会上指出,医卫工作存在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做得不够,未充分发挥红十字会的作用,流行传染病管理不严密、防疫卫生工作人员缺乏,消灭“四害”(蚊子、苍蝇、老鼠、麻雀。1960年3月改麻雀为臭虫)工作松懈等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1957年3月27日,为广泛收集医务界对增产节约中存在问题的意见,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邀请本省各地医务界代表人士40余人举行座谈会,座谈如何开展勤俭办院,组织发挥医务人员的力量,克服困难改进工作问题。
  1957年6月4日,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邀请医务、防疫界人士举行座谈会。医务工作者对本省卫生工作和卫生领导部门不够重视卫生防疫工作,一些住院的负责干部不要一般医师治疗和不遵守院规的特权思想,有些医院对护士的生活照顾还不够重视,医院里某些党员领导干部不虚心学习、硬要充内行等现象提出批评。
  1980年,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就福州地区的药品质量问题参观视察省药品检验所、省立医院、省人民医院、福州市红十字医院、福州制药厂和回春药店,察看药房、仓库、制药和检验场所及设备,认为福州地区药品质量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提出:健全、充实各级药政管理机构和加强药检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文件规定,搞好药房整顿,重视中药品种减少、质量下降问题,依法惩处乱办药厂、乱制售药品行为等4条改善药品质量的建议。
  1981年11月,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和学习中心组成员根据群众反映福州地区存在看病挤、住院难的问题,组织16名医务界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先后用3天半时间到省立医院、省人民医院、省妇幼保健院调查,听取医院领导介绍,观看门诊及住院病房,重点调查妇产科,并召开有医院领导、医务人员以及有关行政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大家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两年多整顿,医院的管理有了加强,阵容有很大变化,服务态度也有所改善,在方便群众看病,解决病人住院就医等方面,克服许多困难,取得可喜成绩。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医院经过拆、搬、并、分的几番折腾破坏,遗留问题甚多,虽经近年努力,有的元气尚未恢复。加上城市人口剧增,医卫事业发展未能跟上,欠账过多,所以严重存在群众看病挤、住院难问题,妇产科尤甚;门诊如闹市,拥挤不堪;病床十分紧张,医护人员编制不足,助产士后继无人;病人的副食品供应标准偏低;有关部门对解决被占院址、新建用地等支持不够等等。为此,提出建议:政府要适当增加医卫事业经费,加快医院的基本建设步伐;采取内部调整挖潜等措施,增加妇产科床位;加强人才培训和技术指导,适当提高接生收费标准,实行在卫生院就近看病医药费报销等办法,发挥基层卫生院作用,缓和大医院的拥挤现象;恢复助产学校,有计划地培养新助产士,从根本上解决后继乏人之忧。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
  1982年7月,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召开老护士和老中医座谈会,会上,对中医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开方缺药以及老中医、老护士在落实政策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得到省卫生厅等有关部门的重视,有的问题得到解决。
  1984年,国家颁布《食品卫生法》。为了解、监督《食品卫生法》贯彻情况,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多次组织视察福州市的食品卫生状况,提出许多改进意见,收到良好效果。
  1984年4月中旬,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召开会议,听取福州市防疫站关于福州市肝炎流行及有关传染因素的汇报,组织有关专家参加《食品卫生法》视察组,在省、福州市防疫部门配合下,视察福州市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情况,调查和抽查饮食店、小摊点、食堂、农贸市场、食品厂、食杂店等43个单位。提出:加强《食品卫生法》的宣传和守法、执法教育;狠抓《食品卫生法》贯彻落实,加强监督,强化管理;加强监督队伍建设,提高其人员素质等3点建议,均被有关部门采纳。
  1984年9月间,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参观视察福州地区的6家药厂、4家药店、1座药库、5所医院的制药、卖药、存药和用药情况,并就福州地区执行《药政管理条例》的情况以及药品质量问题写了专题材料,向省、福州市卫生部门反映,为更好地执行《药品管理法》提供情况和建议,受到有关部门重视。
  1985年2月5日,省政协与福州市政协联合组织视察福州市肉制品加工厂、美且有糕点厂、福州市饼干厂、味中味饮食店、重庆酒家等5个单位春节食品生产情况,省政协副主席蒋学道、倪松茂、许显时及民主党派、卫生部门负责人和部分政协委员共27人参加,食品卫生监督机关派人配合。《福建日报》和省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委员们认为,自《食品卫生法》颁布以来,许多单位的卫生工作有了改善,但多数单位的卫生工作不尽人意。存在的问题是:领导重视不够,《食品卫生法》贯彻不力;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少;生产经营各环节把关不严,调进的食品原料常发霉或混有杂质;食品加工场所简陋,原料仓库潮湿,设备陈旧,生产过程仍停留在手工操作水平上;新招的临时工未体检即上岗,连工作衣帽、口罩、手套也未穿戴。这种状况直接影响《食品卫生法》的落实。呼吁有关部门应把该市四大生产业之一的食品工业放在重要位置,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加强食品行业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的培训工作,由政府拨出一定资金帮助食品加工部门改造旧设备,提高工艺水平,以适应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
  同年7月11日,省政协秘书长顾耐雨率视察组,对福州市夏令食品卫生工作进行为期两天的视察。先后视察市乳品厂、饮服公司饮料厂、上海西餐厅、东街口冰厅、庆香居冰厅、五一广场和火车站夜市的食品摊点等。省及福州市电视台、电台和《福州晚报》等作了采访和报道。视察组认为,两年多来,该市有关部门在执行《食品卫生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些饮食单位如上海西餐厅、市冷冻厂注意对职工进行卫生生产教育,健全卫生生产管理制度。同时建立食品卫生监督队伍,严格把好卫生质量关,取得较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食品生产单位设置与布局不够合理,如福州乳品厂与传染病院仅一墙之隔,长期未能解决,容易造成污染;设备工艺落后,工人技术不熟练,影响食品卫生质量,如福州乳品厂装瓶机常出故障,奶瓶洗消机运转不正常,致使人夏以来的消毒乳品多次抽验不合格;从业人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的饮食店职工仍蓄长发、留长胡,直接用手抓食品,有的小摊贩只用一盆水反复洗食具,根本没煮沸消毒,有的食品摊贩的炉灶摆在垃圾箱边,摊后污水横流,垃圾成堆,蝇蚊丛生,许多饮食摊点生熟不分,熟食品不加罩,工作服又黑又脏,有的外地来的摊贩没有卫生许可证等。建议:进一步宣传贯彻《食品卫生法》;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食品行业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卫生合格证核发营业执照,严禁无证经营;整顿不具备经营条件和易交叉感染的车站、码头的饮食摊点,加强管理,保障人民健康。
  1983年开始,晋江地区一些厂商违法产销假劣药品,在全国造成极坏影响。省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期间,医务界委员对此反映强烈。主席会议决定,由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组织一个小组,赴晋江地区调查生产、销售假药情况,1985年5月20日,以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李含阳为组长,包括省卫生、医药等部门共9人组成的调查组到达晋江地区,听取地区卫生、药检等部门的情况介绍,视察晋江县青阳乡的侨星制药厂、陈埭镇的兴华制药厂以及南安县驻军的南安制药厂。了解到:泉州市和晋江、南安县有54家乡镇以及驻军企业,1983年以来,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从事非法生产、销售各种假劣药品,仅陈埭镇45家工厂就发现伪造各种批准文号62个,非法生产假劣药品84种,产值达二三千万元。这些企业大多厂房简陋,卫生条件差,没有必要的制药、检药设备和合格的技术人员,根本不符合办药厂的规定条件。生产的假劣药品曾销往除台湾、西藏外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由于药品质量低劣,引起各方强烈反响,中央和地方的多家新闻单位先后作了批评性报道。各地纷纷来电、来函和来人要求查处、退货和赔款,影响很坏。对于上述问题,晋江地区卫生部门曾4次行文、6次派人下去宣传药品管理法规,地区领导也作过指示,制售假劣药品行为虽有收敛,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得到根本制止。直至1984年底,陈埭镇政府下决心发了通知,省卫生厅于1985年初专门发了通报,新闻界和社会舆论进行干预,引起各方面重视,地区行署采取封存没收措施,这些工厂才全部关闭,多数厂已按规定退货、赔款等。经省医药主管部门正式批准成立的晋江兴华、侨星和南安驻军的南安制药厂,经过整顿,在扩建厂房、增添设备、招聘技术人员、建立质检机构、购买仪器、培训技术工人以及建立规章制度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尚存在技术力量薄弱、质检能力差、厂房简陋、职工文化水平低等问题。为此,调查组提出4点建议:(1)深入宣传国家颁布的《药品管理法》,增强各级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对药品的认识,坚决杜绝生产假劣药品。对少数带头生产贩卖假劣药品、牟取暴利、态度恶劣和屡教不改的个人或直接责任者,要追究刑事责任,绳之以法。(2)对已流入市场的假劣药品,按购销渠道退货、赔偿。(3)假劣药品不能转作食品出售,已没收、查封和退货的包装品、标签和药品,应在有关部门监督下一律烧毁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介消除不良影响,挽回声誉。(4)对兴华、侨星和南安3个新药厂,省、晋江地区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并在设备和技术人员方面给予支持,认真解决存在问题,确保药品质量。调查组与地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换意见和看法。地区分管查处伪劣药品工作的周玉棠代表中共晋江地委出席座谈会,表示要抓紧把查处伪劣药品的工作搞好,并责成有关部门将调查组的意见和建议写呈行署批转所属有关单位执行。5月23日,调查组在福州举行专题座谈。大家认为,这种谋财害命的事集中出现在陈埭镇是值得深思的。陈埭镇是福建乡镇企业“一枝花”,在“护花”的同时,也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把妨碍陈埭镇健康发展的人和事,包括陈埭镇内部一些走歪门邪道、只顾赚钱不顾公德的“害虫”捉起来。6月18~23日,省政协副主席蒋学道等又到晋江了解落实处理出售假劣药品情况。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干预下,省、晋江地区党政有关部门采取整顿、停产、退货、赔款、销毁等有效措施,从严从快处理了一批违法违纪人员,迅速刹住产售伪劣药品的歪风。1985年11月12~16日,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组织部分医务界委员和有关人士,赴三明市了解医卫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情况,并进行4场讲学,参加听讲的医务界技术干部达1000多人次,到一些工厂医院会诊62人次,帮助诊断疑难病症。同时,提出建议:市医院应进行分科,以利开展工作;市医院应与厂矿医院协作,对重点科分工配备,对科研和病人集中进行管理与治疗,以节省开支;及时采购临床药品,建立门诊与住院病历,对常见病进行统计;认真处理附近工厂噪音和空气污染问题。
  同年,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作《衰老的预测与抗衰老的方法和措施》、《胆石症和胆性肠炎的进展》、《国内外儿科进展》、《病毒性肝炎若干方面的研究进展》、《慢性胃炎的诊断要求以及某些新进展》、《防癌与抗癌》报告,介绍美国医疗卫生科研与教学、医院护理、药品管理情况的报告,请卫生和妇幼保健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商讨在本省贯彻优生法、开展婚前检查问题,并起草了《呼吁书》。
  1986年1月27、28日,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14人分别视察福州至北京46次列车和龙岩至福州571次列车的饮食卫生情况以及南平市火车站、市区饭店餐厅的饮食卫生工作情况,建议进一步搞好餐车的饮食卫生工作,要完善各种制度,推广创文明卫生车厢的经验,加强对乘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食具消毒和饮水卫生,减少食物污染环节,取缔沿途车站无证小贩,车上添置煤气灶、空调、冷饮机等设备,以保证春运安全,维护旅客健康。福州铁路分局福州客运段对此十分重视,逐条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
  1986年9月6日,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会同省、福州市食品卫生检验所,再次视察该市生产中秋月饼的厂家。看到这些厂家在执行《食品卫生法》方面有明显进步,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但还有不足之处,建议组织职工认真学习《食品卫生法》,加强管理,搞好个人卫生,添置必要的卫生消毒设备,严格把好质量关。
  同年11月11日,为检查《药品管理法》实施情况,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组织部分医药界政协委员和有关人士以及省、福州市医药部门负责人,检查福州市一些有代表性的国营、集体、个体经营的药店和医院中药房,发现普遍存在缺药、剂量不足、成份不纯、价格不一的问题。认为,这主要是药剂队伍素质差,一些人工作责任心不强,有些药店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造成的。为此,医卫检查组分别与各药店有关人员研究改进措施,强调指出,中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和生命安危,应认真依照《药品管理法》,加强对中药材的监督管理。要对医药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药检部门力量,重视中药的炮制研究工作,加强药政、药品市场的管理,保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与此同时,检查组针对一批省外边民在福州闹市地区随意无证设摊贩卖假劣药材,个别甚至胁迫群众买药引起纠纷的情况,向省领导及省有关部门呈报《呈阅件》,呼吁有关部门认真采取措施予以取缔,以维护社会安定秩序。建议按药品管理法规定,尽快建立药品管理监督机构,并落实人、财、物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厦(门)公路沿线增设不少国营、集体和个体饮食杂店,对方便乘客,搞活经济起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有些店卫生条件差,环境脏乱;有的无证开业,随意敲诈乘客;个别还成了聚赌、卖淫场所,败坏社会风气。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军民共建福厦文明路”的决定,通过对沿线进行治理整顿、开展文明建设,以适应本省进一步发展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为配合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省政协曾组织委员和有关专家,多次视察福厦公路沿线的卫生环境、食品卫生和医疗卫生秩序,提出的建议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促进了福厦文明路共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1987年6月18~19日,医药卫生工作组部分委员视察福厦公路沿线摊店卫生,见沿途饭店普遍存在餐具无消毒、无三防(防尘、防鼠、防绳)设备,生熟食品不分,工作人员不穿戴工作衣帽等不卫生现象。抽查洗过的碗筷,其细菌含量均超过规定标准数10倍甚至100多倍。大家对此甚感不安,认为福厦公路是省内主要交通干线之一,每天人流量很大,沿线饮食卫生搞不好对全省防治肠道传染病工作影响很大,呼吁各级政府加强公路沿线的饮食业综合治理,改变脏、乱、差现象。6月27日,《福建日报》对此作了报道,并于7月11日公开催促有关单位对委员们的呼吁作出答复。7月15日,省长胡平批示,将委员们的呼吁转发福厦公路沿线各市、县,要求对公路沿线饮食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引起重视,把它列入各市、县、乡工作议程,有关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副省长陈明义7月24日批示,要求沿线4个市、县抓紧改进食品卫生工作,并向省政协和报社写出报告。省政府专门为此发了文件,省政府副秘书长计克良还组织有关人员再次视察福厦公路,了解整改后的情况。省卫生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也向各地、市、县(区)卫生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出通知,要求认真贯彻省政府领导批示,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做好食品卫生监督和检查工作。受到批评的市、县领导十分重视,派出得力干部组成检查组,深入现场,采取开展思想教育、组织学习《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基本知识、重新制定卫生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增设卫生设施、开展卫生大扫除和食品卫生大检查、停业整顿、限期改进等一系列整改措施,并进行考核、复查和验收,使卫生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1987年11月11~12日,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组织部分医务界委员视察福州儿童医院、省妇幼保健指导所、省儿童斜视弱视防治中心、福州市妇幼保健所等单位的妇幼保健情况。委员们听取上述单位领导的情况介绍,参观门诊、病房和医疗、卫生保健宣传设施。认为妇幼占人口的2/3,妇幼工作者为完成妇幼预防保健、优生优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做了大量工作,需要社会的关心,多做宣传。对一些实际存在的困难,如儿童医院基础设施简陋、省妇幼保健所长年下乡需一部兼作宣传和安装检查仪器的汽车、斜视弱视防治中心急需视诱发电位仪等,向有关部门如实反映。
  1987年12月7~8日,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12人考察闽清制药厂和福州东街口、火车站、汽车站药材地摊,对外地来榕药贩出售假药情况向有关部门作了反映,引起有关领导重视。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予以清理,在福州火车站取缔了24个假药地摊,并对40多名假药贩子进行劝导、教育,稳定了药品市场。
  同年,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邀请国内外有关医学专家作《国外医疗卫生进展情况》、《腹泻病的治疗》、《工业听力保护问题的重要组成》的报告,举办护士节庆祝活动。
  1988年3月24~26日,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与省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委员会联合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福州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情况,发现食品卫生质量有所提高,但有法不依现象依然存在。代表、委员提出一些批评和建议。
  1988年5月5日,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邀请在榕的省、福州市属医院护士代表60人参加座谈会。会上,大家就护士的政治、生活待遇,培养进修以及工作条件,护理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引起领导和有关部门重视。副省长陈明义在省政协的送阅件上批示,建议请省卫生厅与有关部门研究,采取措施提高护士的地位和待遇。
  1988年6月16日,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与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卫生厅等联合组织药品质量大检查活动,视察省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药厂、福州药材站、福州抗菌素厂、西门药材市场等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情况。
  1988年11月26日,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召开有30多名医务界委员和专家参加的医学道德座谈会,研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和开放改革过程中医学道德的现状和对策问题。认为,医卫工作要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要改革存在诸多弊端的公费医疗制度,刹住乱开药、乱收费和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等不正之风,增强医卫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1989年5月,省政协副主席陈仰曾带领医药卫生工作组部分成员,视察长乐、福清县医院和在福州市区的省立医院、协和医院、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妇幼保健院、市一医院、儿童医院的护理工作情况,发现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不少人缺乏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护士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条件较差,医院存在“重医轻护”和分配不公现象,挫伤了一些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为此,视察组向省领导和有关部门提出4点建议:大力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适当增加护士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比例;重视做好护理教育工作,办好现有的中专护理学校,搞好护士在职教育;进一步改善护士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除她们的各种后顾之忧;加强护理工作领导,配齐专职护理管理干部,改革医院经营体制,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做好护理工作,促进本省医卫事业的健康发展。
  1989年7月1日,在《食品卫生法》实施6周年之际,医卫界部分省政协委员在省及福州市卫生、防疫、食品监督部门支持下,视察福州市夏季饮料、糕点卫生情况。认为,通过贯彻《食品卫生法》,福州糕点、饮料生产卫生状况有新的进步,但在食品生产上,如工艺设备落后、手工操作污染、卫生条件差、从业人员素质低等老问题,并未解决。建议深入宣传《食品卫生法》,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观念、法制观念,使《食品卫生法》贯彻到食品生产、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中去;对一切违法的单位和个人,都应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同时,努力使食品行业技术现代化,以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同年8月,省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由省政协副主席卢浩然带队,视察福州市区宾馆、招待所实行分食制情况。提出大力宣传分食制的优越性,改革传统就餐方式,制定饮食行业推行分食制的计划和督促检查措施,逐步推行分食制等一系列建议。
  1990年3月,省政协在榕委员视察福州时,了解到福州仓山区医院和市立第一医院的一些问题:仓山医院由爱国华侨郭鹤龄捐资1000多万元兴建,门诊、病房、建筑和设备齐全,医疗器械先进,在福州医院中属少有,但由于体制(集体)所限,医疗专家、骨干和毕业生不愿到这里工作,严重影响医疗水平的提高。病房利用率低,先进设备不能很好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委员们认为,这个医院虽已建成开业,但管理措施跟不上,要办好还很困难;如办不好,将直接影响到海外华侨投资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为此,建议市里对仓山医院提出的改变所有制、支援医护骨干力量等要求,要给予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帮助解决。如改为市属医院,或与省、市属某家医院挂钩等。市立第一医院是座历史悠久、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的全民所有制综合性医院,担负着医疗、教学、科研和指导5区8县、26个华侨农场的医疗工作及红十字会交给的任务,但医院基础设施差,医疗用房破旧,危房处处可见,设备落后,30年代的X光机还在使用。希望有关部门适当增加卫生事业费,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各类技术人员素质,以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1990年6月22~29日,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部分医务界委员和有关专家,实地考察福厦公路的福州至惠安路段沿线医德医风和环境食品卫生状况,共调查11所医院和8个集镇的40家饮食服务行业单位。了解到,几年来,文明路建设已经取得很大成效,沿线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市场繁荣,生机勃勃;路况、路容、路貌都有很大改观;医德医风、医疗卫生秩序和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状况也有明显改善,出现一些抓得比较好的集镇。但上述各方面仍存在大量需要改进的问题。大家认为,共建福厦文明路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是重要窗口,应将其作为重点纳入共建的总体规划中,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沿线环境和食品卫生状况,尽快把福厦路建成安全、顺畅、有序、美化、繁荣的文明之路。建议:(1)做好三个结合,巩固和发展建设文明路的成果:德治与法治结合,这是治本。即抓好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人们的道德意识,抓好《医德规范》、《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卫生管理条例》的贯彻执行。治标与治本结合,治标的突出问题是抓好公路沿线集镇公共基础设施和卫生设施特别是给排水设施、公厕的重建与垃圾场选点及处理措施的落实,保护水源,消灭蚊蝇孳生地,改变苍蝇密度高、熟食污染严重的局面。“软件”和“硬件”结合,“软件”主要是抓好科学管理,使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服务质量。(2)改变沿线医院普遍存在的设备陈陋、拨款不足、工作超量、医院难办、院长难当的状况。(3)切实解决乡(镇)医疗预防保健网因资金紧缺而面临萎缩的问题。中共福建省委领导对调查反映的情况和建议很重视,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副书记袁启彤分别在调查报告上批示,赞扬这次调查活动搞得好,感谢省政协委员的检查指导,要求省卫生厅等部门同沿线各地研究改进措施并落实。福厦文明路总指挥部办公室也将调查报告批转各地。《人民政协报》和《福建日报》都在头版进行报道。
  同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又组织部分医务界委员分两组分别调查厦、漳、泉3市的医德医风和创建文明城市的情况,向有关部门函送《关于厦门、漳州、泉州三市医德医风状况的调查报告》和《关于厦门、漳州、泉州三市创建卫生城市和贯彻食品卫生法与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情况的调查报告》。医德医风调查组先后听取3市卫生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的情况介绍,并到9所医皖座谈,对6所医院的300位住院病人进行直接抽样问卷调查。认为,尽管当前医德医风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有两个基本事实不容抹煞,即:医院10年改革有成果;绝大多数医务人员的素质是好的或比较好的,讲奉献,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大多数医院并非只是看钱不讲德,也讲社会效益,但确还存在某些有悖医德、有悖精神文明的问题。一是从看病难转向看病贵,医院乱收费现象较为普遍;二是收“红包”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三是利益重于服务,有些医疗单位服务质量降低。建议:要从社会环境出发,对医德医风问题进行客观的评价,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推动医德医风建设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切实加强以医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医院科学管理,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采取国家为主、社会集资的方式,增加卫生投入。中共福建省委常委何少川在关于3市医德医风状况的调查报告上批示,要求有关部门专题研究委员的意见,采取可行措施。在对厦、漳、泉3市创建卫生城市和贯彻《食品卫生法》与《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情况的调查中,委员们共查看30个饮食服务单位及个体摊点,分别与3市有关部门领导进行5次座谈,共同探讨如何持久抓好城市卫生工作的问题。委员们认为,3市领导重视创建卫生城市工作,城市卫生设施普遍得到加强,消灭了一批卫生死角,市容市貌特别是窗口单位的卫生状况明显改观,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的监督工作也有改善,涌现出一批如石狮市等这方面工作搞得好的单位。但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卫生设施十分薄弱、市区分级管理体制仍未理顺、卫生监督部门执法不力、领导思想不够重视等问题,致使不少地方卫生面貌改观不大。主要问题有:出现“返脏”现象,一些实行停业整顿的单位至今没有整改措施,有的宾馆饭店标准高、收费贵、卫生状况差、服务态度差,几乎100%的路边饭店和饮食摊点无餐具消毒。委员们建议:进一步提高对创建卫生城市重要性的认识;下决心抓好窗口单位卫生工作,突破垃圾处理、食卫监督、公厕建设与管理等难点;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对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实行严格监督;扩大宣传,增强全民的大卫生意识,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和“讲卫生光荣,不卫生耻辱”的良好社会风尚,以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张柏庆、高庆丰、孙新峰等省政协委员提出提案,要求有关部门加强福厦公路沿线秩序和卫生整顿,净化社会风气。有关部门重视委员们的建议和提案,省工商行政管理、交通、卫生等职能部门采取改正措施,进行全面整顿和综合治理,使沿线的社会秩序和卫生面貌有了好转。
  1991年9月、10月,根据全国政协医卫体委员会5月召开的协作会议精神及会议确定的关于开展农村卫生事业状况协作调查的要求,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组成调查组,调查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周宁县、福安市和永安市、宁化县。察看10个县(市)直属卫生单位、16所乡(镇)卫生院、10所村卫生所和一家农民医院,召开各种类型的调查会9场,问卷调查105人次。此外,还约请南平市、上杭县政协按照全国政协统一颁发的调查提纲自行组织调查。了解到,40年来,福建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不同程度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推动了农村各项卫生事业的发展。但发展道路有起有落,曲折艰难。农村卫生事业明显滞后于本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能适应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要,和外省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县、乡、村三级医疗网都存在着各自困难和问题。县级医院指导能力不强,房屋少、简陋、陈旧,危房率高于城市卫生机构一倍以上,仪器设备落后,经费严重不足,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乡(镇)卫生院投入太少,稳不住队伍,留不住人才,专业设备短缺,用房不足,服务能力弱,体制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布局也不合理;村卫生所网络不完整,全省还有4%的村没医没药,村所医生待遇低,队伍不稳。由此造成农村三级卫生网不够健全,防治功能较弱,全省疫情还相当严重。建议:要坚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各地、市、县、乡凡未成立初级保健委员会的,应及早筹建;要继续探索农村集体办医模式,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地方财政应按中央规定的8%比例增加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同时加强农村卫生事业费和各专项资金管理,并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学制短、见效快、留得住、用得上的专科医学教育,认真搞好专职人员培训,进一步稳定和建设好农村卫生队伍;要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城市卫生支农活动,帮助农村解决医卫方面的实际困难。
  1993年5月28日,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根据全会期间委员所提意见以及“我省高等医学教育面临困境及全省医生奇缺”的提案,由省政协主席游德馨、副主席卢浩然、秘书长刘贤儒带领部分在榕医务界委员,并邀请民盟福建省委员会、农工党福建省委员会、致公党福建省委员会、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计委、省教委、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人事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共同视察福建医学院(后改为福建医科大学)。委员们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对本省的高等医学教育给予进一步关注,支持医学院解决学生宿舍、水电供应等困难,并建议福建医学院通过进一步改革,增强自身造血能力,谋求发展。视察后,游德馨要求一件一件抓落实,实实在在地帮助医学院解决一些问题,并批请福州市市长金能筹帮助解决几项涉及福州市的问题。文教卫体委领导和办公室根据游德馨的指示,结合福建医学院的现状,对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由办公室整理出《我省高等医学教育面临困境亟待扭转》的征求意见稿,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探讨,在此基础上先后两次由省政协主席游德馨和副主席赵修复、卢浩然约请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协调,达成共识,进行一项一项的落实。经过努力,省有关部门先后拨出640万元专款,帮助解决学校仪器设备短缺、校舍基建经费不足以及供水供电等方面的困难,使福建医学院的办学状况有所改观,一些问题已经解决或正在落实之中。(次年,经省政协主席游德馨牵线搭桥,爱国华侨郭鹤年先生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给福建医大兴建医学培训中心鹤龄楼。文教卫体委为此成立专门监督小组,协助学校做好联系和检查落实工作,促进大楼尽早建成启用)。同时,省政协努力促进福建医学院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先后为福建医学院与福安食品集团公司、宁德地区罐头厂之间的合作穿针引线,帮助福建医学院与宁德罐头厂达成科企互补协议,并拟以转让科技成果的形式加人正在组建的宁德罐头集团公司。还帮助医学院在举办华东六省一市医学院校大学生运动会期间取得中外合资宁德自然饮料公司的赞助。与福建医学院一道组织材料,选择项目,以争取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在福建医学院建立高等医学教育基金会,用以改善科研和办学条件。在游德馨过问下,已经与一些外商进行一些实质性的接触,有关问题还在进一步洽谈中。
  1994年,根据委员提案要求,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组织委员并邀请省卫生厅等有关部门负责人赴宁德、霞浦等地开展中医院改革与发展的专题视察,就进一步更好地改革与发展当地的中医药卫生事业,促进当地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为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提供良好服务,以及在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经费紧张、配套政策措施等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995年1月,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组织中医药界的部分政协委员和省卫生厅领导先后视察省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宁德地区中医院、霞浦县中医院,听取省卫生厅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本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委员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中医政策得到重视和落实,本省中医药事业开始进入全面振兴阶段。但中医药事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全省还有2/3中医院缺少仪器设备、医疗用房,差额补助太少,留不住高技术人才,农村严重缺乏中医药人才。建议省财政每年增拨200万元经费,用于完善中医院建设,培养高级中医人才,改善医疗用房和仪器设备;加强住院医师训练,提高主治医师技术水平,增设农村中医士班,每年培养200名医士充实农村基层医疗单位;改善大中专毕业生临床实习条件,把好见习关和实习关。
  同年,为配合省政府制定本省“九五”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组织医卫界部分委员到建阳、顺昌、晋江、石狮、莆田、仙游、永泰等市(县)进行卫生工作专题调研活动。委员们听取卫生局领导关于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情况的介绍,实地考察一些医院、卫生院、保健所、妇幼卫校、村卫生所。与此同时,莆田、仙游、永泰、长汀、霞浦、泰宁、德化等县(市)政协也开展这项工作。调研组在深入调查基础上,分析研究全省卫生统计资料和各地政协报送的材料,初步探讨农村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并向省领导和省卫生厅报送《关于福建省农村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的调查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本省农村卫生和预防保健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各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基本齐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初步形成。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在疾病防治、卫生保健、计划免疫、卫生管理等方面均发挥应有作用,取得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卫生投入不足,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不健全,卫生管理体制未理顺,社会医药市场混乱,预防保健工作薄弱,传染病疫情形势严峻。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认识不够重视,尤其是保护与调动农村医卫人员积极性的政策尚不配套;对如何实现农民群众人人都能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解决好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重视不够。建议:逐步增加对农村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制定向农村卫生工作倾斜的政策,国家、省要建立农村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专项基金和合作医疗基金,引导卫生资源的配置向农村转移;不断深化县、乡(镇)医疗防保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的领导,建立国家、集体和个人合理分担的筹资渠道,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努力推行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认真搞好农村医疗市场的整顿工作,下大力气解决乱办医、办医滥问题,加强乡村医生队伍管理,解决乡村医生合理报酬问题;继续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检查落实“初保”各项要求,争取尽快改变农村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的落后面貌。
  1996年,根据中共福建省委领导希望省政协能够关心支持医药卫生工作的指示,由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牵头,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对农村卫生工作、城市卫生改革与发展、加强医药市场管理、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等4个专题开展调研,形成4份调研报告。在系列调查基础上,9月2~4日,会同省卫生厅、农工党福建省委员会联合召开卫生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与会者讨论《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问题与建议》、《城市医院的改革与发展的思考》、《加强医药市场的管理与整顿》、《加强预防与保健工作》4篇调研报告初稿,提出一些补充、修改意见。9月18~19日,省政协召开七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专题研讨本省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们围绕上述4个专题进行讨论,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会后,综合形成《省七届政协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讨论医药卫生工作问题情况报告》,提出7条意见和建议:(1)要提高对卫生事业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卫生改革指导思想,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促进卫生立法步伐,加强区域规划,进一步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大卫生观念,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2)增加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政府、社会、集体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卫生筹资机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人、财、物力的投入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3)大力培养各级各种卫生人才,充分调动医卫人员积极性,采取各种措施改善卫生人才的生活、工作条件;(4)加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整顿和建设,恢复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扶持贫困乡村的合作医疗事业;(5)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做到领导重视、队伍稳定、资金保证、机构健全;(6)加强医药市场管理,认真解决药品市场和个体诊所管理失控、“百业经药”和药品回扣问题,坚决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医德医风教育;(7)尽快成立省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药实行计划、财政单列,并将其列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中,以推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此份报告连同上述4份调研报告及《振兴中医药事业的调查报告》一并报送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省长贺国强批示,请有关部门结合中央卫生大会精神的贯彻一并予以考虑。
  同年,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为全国政协下达的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建议(征求意见稿)》和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下达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及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关于加快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文稿,分别召开座谈会,提出修改意见,上报全国政协和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
  1996年12月9~12日,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组织视察,委员们认为,福州市的“创卫”工作受到广泛关注,正扎实开展,市领导建立“卫生负责制”,市内道路拓宽改造、内河整治和红庙岭垃圾处理场的建成使用,使福州市“创卫”工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建议:(1)加大“创卫”工作宣传力度,强化市民环保和社会公德意识,形成“创卫”工作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风气。(2)全面提高省会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道路、建筑、雕塑及其它设施设计应有较高文化品位,谋求布局空间和绿带面积,力争把福州建成名符其实的现代化文化名城。
  1997年7月,省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派人参加省卫生厅、福州市结核病院召开的结核病院新病房大楼启用座谈会。11月,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由副主席赵修复带队,视察福州市一、市二、晋安医院,了解省120急救中心成立以来的情况,有关媒体作了报道。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福建省志·政协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第一篇,第二篇的第四章,第三篇的第二、十三、十四章由陈熙满撰写;概述,第二篇的第一、二、三章,第三篇的第一、三、四、八、十、十一、十二章和附录的大事年表由郑成钟撰写;第三篇的第五、六、七、九章由郑成钟、黄平撰写。宋京生、廖楚强、张贵明曾一度参加修志工作。本志的图片选自大型图册《福建政协》,主要由省政协档案室提供。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通
相关人物
李述中
相关人物
蒋学道
相关人物
倪松茂
相关人物
顾耐雨
相关人物
李含阳
相关人物
周玉棠
相关人物
陈明义
相关人物
计克良
相关人物
陈仰曾
相关人物
卢浩然
相关人物
陈光毅
相关人物
袁启彤
相关人物
何少川
相关人物
张柏庆
相关人物
高庆丰
相关人物
孙新峰
相关人物
游德馨
相关人物
刘贤儒
相关人物
金能筹
相关人物
赵修复
相关人物
贺国强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