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597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科技
分类号: D628.57
页数: 4
页码: 295-2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政协在不同时间段对科技工作进行座谈、调研和考察的情况,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涉及的问题包括科技研究设置不合理、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不够重视、经费开支浪费等。此外,还涉及到科技与经济结合、技术市场建设、科普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福建省 政协工作 科技

内容

1957年2月3日,省政协科技工作组邀请各高等学校教授和有关部门工程师23人座谈关于科技工作中如何贯彻增产节约运动的问题。不少人反映科学研究设置不够用,规划不周密,对培养使用技术人才不够重视和经费开支浪费等现象,并针对今后发挥技术力量作用问题提出意见。
  1957年3月9日,省政协和福州市科学联合会联合举行座谈会,欢迎留美博士林兰英回国,会上,林兰英介绍美国科学研究情况及回国后观感,并回答与会人士提出的问题。
  1957年3月24日,省政协科技工作组举行组员会议,讨论所收集的4个有关专题:制定科学规划问题;科学工作者领导问题;本省设置科学研究机构问题;科学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如何发挥作用问题。会上,着重对本省制定科学技术发展5年规划的程序、设立科学计划委员会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提出建议。
  1957年6月4日,省政协科技工作组邀请17名省属机关和主要工厂的工程师进行座谈。座谈会上,许多工程师对本省工农业领导方面的缺点提出批评。如批评在农业生产中,不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缺乏各种作物的长期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对地方工业方针不明确,安排无计划;某些领导对工程技术人员不信任,很难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希望领导应该以新眼光来看待知识分子。对于党领导科学技术问题,认为党的领导干部需要多听科技人员的正确意见,钻研业务。批评有些机关机构庞大,多头领导,真正管事的人少;机关、工厂的某些中共党员学习精神差,工作独断,在地位、福利等问题上存在得利在先的现象。许多工程师还要求尽速处理“三反”、“肃反”的遗留问题,以更好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1983年2月26日,省政协科技工作委员会召开部分科技人员座谈会,围绕政协组织如何发挥优势,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科技工作改革等问题进行座谈。与会人员发表的看法和意见主要有3点:(1)福建山、水资源丰富、潜力很大,大有可为。要使经济起飞,科技快上,必须认真做好科技工作改革。对一些战略性的问题,如八大基地建设,核电、火电建设,旅游事业发展,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的制订等,应当少争议,多做些实在的基础性调研,并通过成立战略性决策机构,统一不同意见,提出建设性意见供领导决策参考。(2)在主要依靠本省专家和技术力量的同时,做好科技交流和人才、技术引进工作,进一步提高福建省科技工作水平。国内有的技术不要再从国外引进。引进入才要注重质量,同时,应重视充分发挥本省科技人才的作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其积极性。(3)继续做好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知识分子领导干部应“职、权、利”一致。对科研工作应实行中科院“课题责任制”,自由组阁,给任务,给时间,全权负责。同时,推行退休制度,让年青人才尽快成长。
  1983年3月12日,省政协科技工作委员会再次右集部分科技人员座谈科技工作改革问题。大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如省级科研机构搞承包存在的相互间矛盾、追求眼前经济利益等问题不容忽视;好的科技建议不能束之高阁;要设立林业科研中心;科研所要有科研自主权,要解决经费、机构、人员、科研人员待遇和进修等问题;经委要加强管理,形成设计、科研、生产三位一体,以解决科研所编制少、技术力量不配套、设备简陋、任务不明确和衙门化等问题。
  1985年1月16日,省政协科技工作委员会召开有关科技咨询问题座谈会。2月8日,就全省科技及有关学科、行业的发展战略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1985年6月,省卫生防疫站一位科研人员致函省政协副主席倪松茂和科技工作委员会,反映其科研成果争执问题,要求派人调查。科技工作委员会认为这是一件较有普遍意义的事,便于8、9月间组成专题小组开展调研工作。经过2个月的工作,调研小组对该争执问题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处理此类问题的总的原则和建议,并将调查报告送副省长陈明义和有关部门。陈明义予以肯定:“政协这个作法是很好的,这对于进一步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有作用的”,指出:“报告中提到对此类问题今后要本着‘总结经验,分清是非,加强团结,共同提高’的精神来处理,我认为这个意见是很好的,也是今后各有关科技部门的领导处理这类问题的一个指导思想。”他还将此份调研报告批转省卫生厅处理,转交省科委领导研究。省卫生厅领导对此份报告也作了批示,责成有关部门处理。
  1988年6月11日,省政协科技工作组召开会议,座谈科技政策问题。与会人员对科研人员兼职搞创收、解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收入倒挂、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省政协将其作为送阅件送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及省科委、科协党组参考。
  1994年,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对《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办法》草稿征求委员意见,并整理反馈。同时,派人参加省科委主持的科技扶持老区的检查验收工作。
  1995年上半年,为做好与闽籍及在闽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联系联络工作,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为本省的经济建设服务,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对闽籍两院院士情况进行摸底,经过努力,收集到大量闽籍两院院士的文字、声像、图片等资料,并与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省人事厅、省科协联合向中共福建省委建议,建立闽籍两院院士的“院士厅”,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贾庆林、陈明义、何少川、潘心城等领导都作了批示,省财政拨出专项经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卢嘉锡为“院士厅”题写厅名.“院士厅”于1995年11月全省科技周期间对外试开放,并于1996年2月17日举行正式开厅仪式。
  1995年7、8月,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组织委员深入各地就科技兴农、科技体制改革和企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科技经济结合3个专题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召开6场专题座谈会,组织委员分别到福州、泉州、莆田、南平、宁德5个地(市)的部分县(市),深入农村、企业和科研单位了解情况,形成4份专题调查报告提交给常委会,反映各地实施科教兴闽战略存在的问题,对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扶持,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投入,改善农业科技人员待遇,加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宣传、提高全民科技意识,稳定农技推广体系、促进农技推广事业发展,扶持乡镇企业发展、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强化科技扶贫工作,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科技和教育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如在福州调研中,委员们提出:必须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增强全民科技意识,制定各级领导抓科技进步的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保证领导抓第一生产力能落到实处;进一步重视和发挥科技人才作用,把科技人才引导到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点行业和新兴产业技术服务的前沿,让他们为加速本省科技进步做出贡献;努力缩小经济科技结合程度与当前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建立起包括多种经济成份在内的多层次科技体系,并通过建立技术市场,健全信息渠道,扩大科技成果宣传,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科技园区的优惠政策,推广到所有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通过行业内部优化机制组合,形成一批有相当实力的企业;企业应根据市场制定产品开发计划,集中力量发展优、特产品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节能降耗产品;要为企业搞好经济与科技的结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尽量减少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经济科技结合的重要作用。专题报告还报送省有关领导,其中《闽东南地区部分县份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受到省长陈明义的重视,批转有关部门认真研究;《闽东北农业科研推广工作情况调查和建议》在新华社《兴农信息》等报刊上转载,有关新闻单位采访了带队的经济科技委员会负责人,《福建科技报》连续报道采访内容。
  在1996年5~6月“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系列调查中,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技术市场专题组赴福州、南平、建阳等地,了解各地技术市场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讨进一步培育与发展的路子。认为,要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主要应依靠技术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建议:建立各级主要负责人定期过问技术市场建设的制度,把技术市场的建设与运行状况,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的指标之一;从财政、税收、金融和政策方面加以鼓励和扶持,建立以调动技术市场主体内在积极性的激励与保护机制;理顺体制,健全技术市场的宏观管理体系;加强技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培育与发展农村技术市场;加强对技术市场的领导,营造与资金、人才、信息及生产资料市场等要素市场紧密结合,各种成份科技连结的大技术市场。
  同年9月初,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与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委员会、省科委联合组织科技工作检查团赴各地、市检查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大会精神情况。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副主任黄金陵带领一个分团赴厦门市,听取该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检查部分单位和企业,并向厦门市领导和省检查团总团反馈检查意见,促进省科技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1997年9月下旬,省政协副主席林逸率部分委员视察宁德、莆田两地(市)及所辖福安、福鼎、宁德、莆田、仙游等县(市)科普工作情况,形成《关于视察宁德、莆田科普工作情况的报告》,对本省如何进一步搞好科普和科协工作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1)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将其摆上议事日程,真抓实干;(2)进一步加大科普投入,多渠道开辟经费来源;(3)确保科普经费专款专用,加强经费使用效果的考核;(4)省、地(市)对重视科普工作的部分县(市)予以扶持,以经验推动全省科普工作上新台阶。省政协以送阅件形式将《报告》送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及有关地(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参考。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福建省志·政协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第一篇,第二篇的第四章,第三篇的第二、十三、十四章由陈熙满撰写;概述,第二篇的第一、二、三章,第三篇的第一、三、四、八、十、十一、十二章和附录的大事年表由郑成钟撰写;第三篇的第五、六、七、九章由郑成钟、黄平撰写。宋京生、廖楚强、张贵明曾一度参加修志工作。本志的图片选自大型图册《福建政协》,主要由省政协档案室提供。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兰英
相关人物
倪松茂
相关人物
陈明义
相关人物
贾庆林
相关人物
何少川
相关人物
潘心城
相关人物
卢嘉锡
相关人物
黄金陵
相关人物
林逸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