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配套承包供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物资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582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配套承包供应
分类号: F259.21
页数: 2
页码: 196-197
摘要: 本节主要描述了福建省物资配套承包供应的发展历程和改革措施。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过程中,物资配套承包供应的方式和范围经历了多次变革。
关键词: 物资管理 物资供应 福建省

内容

配套承包供应是物资部门与需用单位签订协议,对基本建设、生产维修和农房修建所需各种物资实行多品种、系列化、保质、保量、按时配套承包供应到使用部门,是物资供应方式的改革。配套承包供应物资的品种,根据资源可能和基建项目、生产产品的需要确定。其对象主要是重点建设项目、特区建设、城市住宅以及煤炭、水电、轻纺、糖纸、建材、机械等行业生产、维修、挖革改项目。凡物资部门经营的金属材料、机电设备、化工建材以及其他可代办的物资均可配套承包供应。国家和省下达的基建项目和生产任务所分配的物资,由物资部门根据建设和生产任务,核实需要,组织配套供应。对计划分配不足部分,物资部门尽力组织计划外资源弥补。配套承包供应原则上采取就地就近,由省、地(市)物资部门组织有关专业公司签订总体协议和具体供货合同。在福建省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由国家、省、市物资部门联合组织有关专业公司具体负责承包供应;本省计划内重点基本建设、挖革改项目,由省专业公司同所在地物资公司按施工进度联合配套供应;根据条件还对部分生产维修及行业、企业专项用材和农房建设用材配套承包供应。
  1980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打破,指令性计划缩小,指导性计划和市场比重扩大,价格实行“双轨制”。生产资料市场逐步放开后,物资来源多渠道,供应方法也开始灵活,物资配套承包供应工作开始得到重视与推广。
  1981年,国家物资总局在南京召开全国各省、市建材公司参加的建筑材料卡配供应现场经验交流会.在肯定南京实行的建卡配套供应是个好办法的同时,要求各地加以普遍推广。是年,省物资厅发出《关于成立物资承包配套供应办公室和配套包干供应试行办法》及 《省厅承包配套供应办公室和各专业省公司职责分工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建阳、宁德、莆田、福州等地(市)物资局相继成立物资配套供应办公机构,开始试行承包配套供应业务。福建省化工建材公司建阳分公司在辖区内率先与5个生产企业签订了化工原料配套承包供应合同,承包供应品种34种,共1071吨,其中实行原料包供、产品包销的物资有泡花碱、电木粉2种共450吨。
  1982年,根据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物资局、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联合制定的《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重点项目物资计划、供应和管理办法》,各级物资部门对基本建设、生产维修、城镇建设、行业专项用材以及农房修建所需的钢材、水泥、机电产品、化工原料等实行配套承包供应,全省物资配套供应对象和品种进一步扩大。同年1~2月,省物资局和福州市、建阳、宁德、莆田地区物资局先后成立了物资配套承包供应办公室,为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和基本建设工程组织订货、催交、供应、调度调剂等工作。同年5月,省和有关地(市)物资配套承包办公室,就同闽东电机公司、云霄县峰头水库、三明商业冷库、福州台江电影院、福州房管部门的住宅工程等部门的配套承包项目进行洽谈,签订了协议书。南平地区政和县物资局先后对县茶厂、新口电站和地属铅锌矿3个单位实行通用物资配套承包供应,在短短2个月中,就为上述单位配套供应了一批钢材、水泥、电动机、轴承、泡花碱、氰化钠、炸药、雷管等物资。
  1985年以后,国家计划分配物资的品种和数量逐步减少,生产资料市场进一步开放,价格开始实行随行就市,生产企业所需物资可直接从市场选购,物资配套承包供应单位逐步减少。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省、地(市)物资部门在物资配套承包供应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省、.地(市)基本建设物资供应公司,积极推行基本建设物资配套承包责任制,以经营保承包,承包带经营,向服务经营型发展。是年,省基本建设物资供应公司配套承包供应地方大小项目13个单项工程,供应材料金额达992.1万元。1987年,为扩大配套承包,强化服务,大胆探索创新,开展了与施工单位联合承包供应国家与地方重点工程项目41个,承包供应材料金额3382.5万元。
  1991年,省物资系统在重点建设项目实行配套承包供应的基础上,逐步推行物资供应配送制,实行综合性、行业性、区域性、项目性和单项品种的物资配送。当年,省基本建设物资供应公司对青州造纸厂扩建工程、福州闽江三桥、福州电信枢纽工程实行了配送制,配送钢材5593吨、水泥11722吨。为解决重点项目计划分配物资不足,还组织市场资源实行串换垫供等办法,满足重点建设项目施工的需要。对重要产品、重点基建项目的计划分配物资实行时间、品种、质量、安排、调拨、供应的“六优先”办法,想方设法保证厦门经济特区和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物资供应。对农村及老、少、边、贫困地区的物资供应也有较大增长。
  1993~2000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计划分配指标取消,物资系统的配套承包供应办法开始实行以建设项目为中心,从组织订货、日常供应、调剂调度、催交催运直到现场服务,推行组织多种的配套承包供应办法,向物资供应代理制、经营承包责任制、补偿贸易、横向联合等方向发展,建立新型的工商合作关系和稳定的市场营销体系,全省基本建设配套业务开始由服务型向经营型转变。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资志

《福建省志·物资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概述、物资机构、物资流通计划、生产资料市场、金属材料流通、机电产品流通、化工建材流通、生产资料综合服务、物资再生利用、外向型物资流通、企业管理、转制与扭亏脱困、教育与科技、信息报刊学会协会13章和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