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村销售网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物资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5781
颗粒名称: 二、农村销售网点
分类号: F259.22
页数: 2
页码: 94-95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福建省物资部门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物资供应网点的建设和经营情况。文章从企业的成立背景、管理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展现了企业在物资流通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 物资销售 销售网点 福建省

内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建物资部门为适应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扩大流通网络,加快农村网点建设,县物资部门都因地制宜,选择适中地点、交通方便的农村集镇设立物资供应点,因陋就简,边建设边营业,逐步完善。网点形式多样,有物资部门自办,物资部门与乡社联营以及委托供销社经销、代销。1982年,农村网点有431个,其中公社自办的占65%,占全省网点总数的60%,比1981年增长9.1%。销售总额达1093万元,占县一级物资经营总额的8.6%。当年省物资系统供应农村网点钢材4.45万吨、汽车316辆、水泥12.07万吨。顺昌县物资局在全县20多个公社、乡村创办30多个物资供应点,组织了大量计划外钢材、水泥供应农村建房需要,取得了良好效益,销售额达120多万元,比1981年增长94%。全省多数县物资局都在农村集中点的经济区内设站,少数县物资局设点,促进了农村网点供应工作。建瓯县物资局在加强基层网点建设的同时,千方百计地组织适销对路的物资供应农村市场,创办了5个社办物资站,就地就近供应物资。年供应钢材270多吨、水泥1281吨、玻璃558标箱,销售额达70多万元。永定县物资局利用坎市交通方便,可供10个公社中转物资的优点,加强了该供应点的建设,既方便群众又取得良好效益,年销售额达70多万元,比1981年增长40%。供应钢材844吨,占全县供应量的40%;水泥2960吨,占全局供应量的75%。还增加了油毛毡、玻璃、电焊条、皮塑线等20多种物资的供应。
  1985年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网点的销售范围扩大,除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外,还有众多的乡镇企业、联合体以及农民建房的需要。全省物资部门除巩固老网点外,还大量发展新网点,致使农村网点发生了变化。一是农村生产资料市场竞争激烈,为占领市场,物资系统自办和联营的网点发展较快,数量大增,经销、代销网点趋于减少;二是物资网点由城郊向乡村及边远地段转移,把供应点设在农村交通枢纽及县、乡交界处;三是由封闭式经营向开放式经营发展,改变过去单靠上级分配调拨物资的办法,开拓经营,有80%的物资由网点自行组织,价格逐步放开;四是由统收统支报账制,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发展,网点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普遍推行经济责任制。1985年,农村网点销售总额达1.15亿元,供应钢材2.89万吨、水泥16.47万吨。1987年,全省农村物资供应网点数达135个,比1982年减少296个。
  为搞活城乡物资流通,繁荣农村生产资料市场,扩大物资销售,发展县域经济,物资主管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规定农村网点销售计划外物资价格实行随行就市,自行定价。省物资厅每年专项安排一批钢材、水泥,用于补助县级物资系统和自办网点建设。
  1992年,全省共有农村物资供应网点157个,其中供销公司193个、物资供应站115个、物资贸易中心13个、物资商场4个、物资门市部191个、联营网点33个、经销网点76个、代销网点52个。
  2000年,物资部门的农村销售网点开始向联营、承包、自营方式转移。他们采取共同投资、人员互派、利润分成、共担亏损、共同管理的办法联合经营。至此,全省基本上做到中心集镇、工矿集中的乡村设有综合性物资供应站,乡村所在地设有物资销售点或经销、代销点,初步形成布局比较合理、渠道比较畅通、开放式经营的农村物资销售流通网络。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资志

《福建省志·物资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概述、物资机构、物资流通计划、生产资料市场、金属材料流通、机电产品流通、化工建材流通、生产资料综合服务、物资再生利用、外向型物资流通、企业管理、转制与扭亏脱困、教育与科技、信息报刊学会协会13章和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