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游览门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564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游览门票
分类号: F592
页数: 6
页码: 1012-1017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名胜古迹众多,历代遗留下来的古典园林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据史料记载,全省园林约有200多处,但多为封建王朝达官显贵的私家花园,不对游人开放。
关键词: 福建省 服务业收费 游览门票

内容

福建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名胜古迹众多,历代遗留下来的古典园林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据史料记载,全省园林约有200多处,但多为封建王朝达官显贵的私家花园,不对游人开放。
  民国3年(1914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将福州西湖辟为公园,这是福建省第一个公园。民国7年和民国16年,漳州、厦门都兴建了中山公园。民国19年以后,泉州、龙岩、永安、南平等地也先后兴建中山公园,免费对游人开放。抗日战争期间,公园荒芜。民国34年以后,内战不断,各地城市公园相继毁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全省各地先后成立园林管理部门,修复旧有公园,并对游人开放。但作为公益福利性事业,公园门票价格长期实行免费或低价政策。1950年,福州西湖公园开始对外售票,门票价格由业务主管部门自定,票价为每人次0.02元。其它地、市恢复后的城市公园由于规模较小,多为免票入园。1958年2月,国家城建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城市绿化会议,提出城市绿化的重点不是先修大公园,而是要发展苗圃,普遍植树绿化。同时,由于1960年以后,国民经济出现困难,园林绿化建设资金减少,从1958~1965年这段时期,全省城市公园建设没有大的发展,基本保持建国初期的管理模式和票价水平。
  1966~1971年,因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全省大部分公园被占用和破坏,福州最大的公园西湖公园改为农场,种植粮食作物,动物园改为畜牧场,动物被宰杀。各地公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停止对外开放。1972年开始,全省公园先后收归园林部门管理并进行整治,恢复对游人开放,但对外售票的较少。对外售票的公园门票价格由业务主管部门管理。1972年,福州西湖公园门票价格从每人次0.02元调为每人次0.05元,福州动物园门票价格核定为每人次0.10元,鼓山风景区门票价格为每人次0.05元。
  自1978年开始,特别是1980年以后,随着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以及旅游事业的兴起,本省游览参观点有了很大发展。全省风景名胜区开始进行规划建设,同时投入资金进行公园的整治,恢复历史上有名的景点并新建配套设施,从原来仅含公园的游览参观点发展成为以风景名胜区和公园景点、寺庙为主要内涵的游览参观点。1978年,福州市物价委员会将鼓山风景区门票价格从每人次0.05元调为0.10元;动物园门票价格从每人次0.10元调为0.20元,其它地、市、县游览参观点门票均在每人次0.10元以内。1982年。本省武夷山经国务院审批列为全国首批、也是本省第一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6年5月以前,本省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均由地、市、县物价或园林部门管理。1986年5月,省物价委员会根据国家物价局文件精神发出通知,加强全省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管理,明确分管权限,对实行甲乙两种门票的重点风景区或文化价值高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由省物价委员会审批,门票价格在2元以上的特殊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由国家物价局审批,普通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仍由地、市、县物价委员会管理。当时实际上由省物价委员会管理的仅武夷山风景区的甲种门票。1986年7月,根据武夷山风景区的开发程度和游客量情况,省物价委员会首次核定武夷山云窝景点的门票价格,并以武夷山为试点,在全省推行甲、乙两种票制(甲种门票含茶水费、提供休息场所并发给纪念品,乙种门票为普通门票,下同)。省定云窝景点甲种门票每人次1元;乙种门票由南平地区物价委员会核定,其门票价格为:云窝景点和小九曲天游每人次0.03元,大王峰、一线天、水帘洞鹰嘴岩各每人次0.15元。全省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均在1元以内。1987年1月,省政府审定鼓山等9个省级风景区以后,各地(市)物价委员会相继调定地属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1987年8月,福州市对其所属鼓山风景区门票进行调整,并实行一票制,价格从每人次0.10元调为0.20元。1988年,泉州市物价委员会调定清源山门票价格为千手山门每人次0.40元,老君岩每人次0.20元,开元寺门票每人次0.30元,弘一法师纪念堂每人次0.10元,海交馆、清净寺、灵山圣墓门票均为每人次0.20元。宁德地区物价委员会核定太姥山门票价格为每人次0.50元。福州市物价委员会调整动物园门票价格从每人次0.20元调为每人次0.30元。全省游览参观点门票最高价格为:风景名胜区每人次1元,公园景点每人次0.30元,寺庙每人次0.30元。1989年5月,根据省政府文件精神,省物价委员会核定在西湖公园举办的首届福建艺术节暨国庆四十周年文艺活动门票价格1元。这是有史以来西湖公园举办活动门票的最高价格。1989年6月,按照1989年控制物价目标责任制的要求,省物价委员会对全省主要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实行提价申报制度。主要游览参观点明确为:福州市西湖公园、动物园、鼓山,泉州市开元寺、清源山千手山门景点,将乐县玉华洞,泰宁县尚书第,南平地区武夷山风景区,宁德地区太姥山,共9个景点。1989年8月,省物价委员会根据本省旅游形势发展需要,调整了武夷山风景区甲种门票价格从每人次1元调为每人次2元。同月,省物价委员会首次核定西湖公园菊展门票价格每人次0.40元。考虑到动物饲料的大幅度提价,各项费用开支增大,1989年10月,省物价委员会适时调整了福州动物园门票价格从每人次0.30元调为0.50元。1989年11月,为理顺门票价格结构、改变票价偏低状况,促进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省物价委员会首次核定泉州清源山风景区门票价格,并实行甲、乙两种门票。千手山门:甲种门票每人次2元,乙种门票每人次1元;老君岩:甲种门票每人次1元,乙种门票每人次0.50元。1990年7月,为了提高武夷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能力,理顺各景点间的比价关系,省物价委员会下文取消武夷山风景区的甲种门票,实行统一的门票价格,并将原南平地区物价委员会核定的乙种门票价格从每人次3.10元调整为5元,其中云窝景点从每人次2元调为3元。1991年9月,福州西湖公园内举办的各种展览门票价格已达每人次0.40元。在实行分级管理过程中,各地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在原有偏低的情况下,逐年进行调整。据有关资料记载,全省园林约有200多处,其中泉州市就有120多处,数量居全省城市之首,其门票价格水平在全省具有代表性。泉州市历年年均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变动情况:1985年每人次0.01元,1986年每人次0.142元,1987年每人次0.20元,1988年每人次0.325元,1989年每人次0.50元,1990年每人次0.583元。1991年,本省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调整面较小,省物价委员会仅调整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全国重点开放寺庙的泉州开元寺和福州西湖公园门票。1991年1月,泉州开元寺门票从每人次0.30元调整为甲种门票每人次1元,乙种门票每人次0.60元。同时,对外国人、华侨、港澳台胞收取外汇兑换券,对国内游客收取人民币(这一规定在全省一直沿用至取消甲、乙种票价)。同年7月,经与全国同类公园门票价格衔接,将福州西湖公园门票价格从每人次0.10元调整为0.30元。1992年,本省旅游业发展迅猛,为提高游览参观点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建设资金的投入,全省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在分级管理的基础上普遍进行了调整。同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省物价委员会适时规范了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省管景点方面,1992年1月,省物价委员会恢复设立武夷山风景区甲、乙两种门票,甲种门票实行一票制,价格为每人次16元;乙种门票实行分景点售票,价格从每人次5元调为8元。同年2月,将福鼎太姥山门票价格从每人次0.5元调整为每人次1元。同年3月,省物价委员会根据国家物价局文件精神下发《关于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的通知》,明确游览参观点包括的范围、管理权限和定价原则,规定正式列入国家定点管理目录的武夷山、清源山门票由省物价委员会转报国家物价局审批,福州的西湖、鼓山、动物园,太姥山,玉华洞门票由省物价委员会制定,其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由地(市)物价委员会制定,外商投资兴建的门票价格由企业自定。同年8月,调整福州市部分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福州动物园由于开拓大熊猫表演,门票从每人次0.50元调为1.50元;西湖公园门票从每人次0.30元调为0.50元;鼓山风景区门票从每人次0.20元调为1元;核定涌泉寺门票每人次0.50元。同年10月,鉴于福州动物园另设熊猫馆,另定其门票价格每人次1元,并将原动物园门票从每人次0.5元调整为1元。同时规定,对学生团体和身高1米至1.40米的儿童7折优惠。地(市)物价委员会管理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也相应进行了调整。1992年6月,福州市第一次核定福州森林公园门票价格为每人次1元,并先后核定林则徐纪念馆、辛亥革命纪念馆、白塔、乌塔等9个景点的门票价格为每人次0.50元。其它地、市、县的门票价格一般低于福州市。1993年,部分省管景点进行开发建设,增强配套设施,改善自然景观,增加旅游服务项目,省物价委员会先后调定其门票价格。1993年1月,分别调整了清源山、太姥山门票价格。清源山门票,老君岩乙种门票从每人次0.50元调整为1元,千手山门票从每人次1元调为4元,甲种门票加倍。太姥山门票从每人次1元调为5元。1993年5月,对武夷山风景区新开发的虎啸岩景点门票不分甲、乙种,统一核定为每人次2元;1993年7月,核定将乐玉华洞门票为每人次8元(不分甲、乙,含回程、导游费)。全省省管游览参观点门票最高价格达每人次5元。
  1994年,莆田湄洲岛定为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促进度假区的开发建设,1994年3月,省物价委员会核定湄洲岛旅游度假区门票价格,普通门票每人次3元,纪念门票(含纪念品)每人次10元。1994年5月,省物价委员会印发《福建省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规定》,在1992年制定的有关规定基础上,完善了分级管理权限,进一步规范了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明确规定列入国家定点管理的国家级旅游景点门票由国家物价主管部门审批,国家级旅游景点,福州西湖公园、鼓山风景区及观赏价值特殊的门票价格由省物价委员会审批,厦门经济特区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由厦门市物价局审批,其它游览参观点门票由地(市)物委管理,外商投资或非国家兴建的游乐场所、游览点门票由投资者自定。1994年9月,省物价委员会重新核定武夷山部分景区武夷宫景区和水帘洞景区门票价格为每人次2元。1994年9月,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文件精神,本省游览参观点两种门票价格并轨。具体门票价格见表3-2-12。
  1995年,各级物价部门在调定管理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同时,改革票价管理形式。省管景点调价方面:鼓山涌泉寺门票从每人次0.50元调为3元;鼓山风景区从每人次1元调为3元;福州西湖公园门票从每人次0.50元调为1元,月票从每人次1.50元调为2.50元;湄洲岛普通门票从每人次3元调为5元。1995年3月,为进一步搞活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形式,本省以武夷山为试点,实行景区统票价格与分景点散票价格并存制,游客根据需要自行选择购票形式,统票价格为每人次15元,散票价格分四个景区分别为云窝景区每人次10元,武夷宫景区、天心水帘景区、一线天虎啸岩景区各每人次3元。淡季价格允许下浮,由景区自定。1995年,全省共有9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及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在每人次19元以内。省级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在每人次5元以内。具体门票价格,见表3-2-13。
  1996年,本省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进行局部调整。1996年4月,省物价委员会同意武夷山风景区门票正式实行统票价格与分景点散票价格并存制,门票价格仍执行1995年核定的标准。同月,省物价委员会调整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进岛门票价格,即一般门票价格从每人次5元调整为10元;特殊纪念门票价格从每人次10元调整为15元。1996年7月,省物价委员会调整了福州西湖公园和泉州清源山风景区门票价格。福州西湖公园门票价格从每人次1元调整为2元;月票价格从每人次2.50元调整为5元。泉州清源山风景区实行分景点散票制,其中,千手山门票从每人次4元调整为6元,老君岩门票价格从每人次1元调整为3元。1996年9月,省物价委员会又调整了太姥山风景区门票价格,即从每人次5元调整为8元。1997年4月,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做好游览参观点两种门票价格并轨工作的通知》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旅游局《关于加强旅游价格管理整顿旅游价格秩序的通知》有关精神,针对本省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重申:旅游参观点门票价格实行同质同价。除按国家有关规定对学生、教师、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团体等实行优惠价格、节假日门票价格实行一定幅度优惠外,不得因游客的国籍、地域及种族不同制定不同的门票价格。对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和游览参观点内各类临时展出及短期游园活动门票价格,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分级管理。取缔自行设立的“园中园”收费,坚决制止强行搭售行为。各游览参观点必须在醒目位置公布门票价格,自觉接受价格监督检查机构的监督和社会监督。随后,在全省范围内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进一步整顿旅游市场价格秩序。1997年6月起,根据本省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偏低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开发本省的旅游资源,促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景区旅游环境,以适应本省旅游事业发展需要,各级物价部门对本省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先后进行较大范围和较大幅度的调整。以省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9个风景区中调整了8个风景区,平均调幅为120%,最高价格已达每人次46元。各地管理的省级及其以下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也相应做了调整。具体门票价格见表3-2-14。
  1997年9月,为了进一步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行为,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本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省物价委员会下发《福建省游览参观点服务价格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管理权限、作价原则和计价办法。即:国家定点管理的国家级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由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审批,国家级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审批。除中央和省管以外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由所在地、市价格主管部门根据省定管理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实行分级管理。厦门市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由厦门市价格主管部门审定。同时规定,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应在政府正常投入情况下,根据游览内容、观赏价值、规模大小、服务设施、服务质量、游客流量等因素,按照合理补偿成本、兼顾社会承受能力、实行优质优价的原则制定。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计算公式为:
  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合理成本-政府补助年游客量×(1+系数)
  公式中系数是指根据旅游资源条件、规模大小、基础设施等情况划分为:国家级0.5~0.8,省级0.3~0.5,县级0.1~0.3。
  1997年10月,鉴于省管游览参观点中的平潭海坛、屏南鸳鸯溪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初期阶段,服务设施、旅游环境尚未完善,省物价委员会决定将其门票价格分别委托福州市和宁德地区物价委员会管理。1998年,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本省国家级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除泉州清源山风景区门票价格从17元调为统票25元,散票30元外,基本保持稳定。省级及其以下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进行了局部调整。调整后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一般为每人次3~5元;城市公园(除福州西湖公园门票价格为每人次4元外)门票价格一般为每人次1~2元;文物古迹门票价格一般为每人次2~3元。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物价统计的情况,其中包括商品价格、服务收费、电力价格、价格管理、经济特区价格、附录、大事记、重要文件辑存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