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除“四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卫生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498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除“四害”
分类号: R193.3
页数: 1
页码: 13-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民国时期,福建省曾尝试在疫区开展灭鼠、灭蚊蝇活动,但规模和成效有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省广泛、深入地发动了群众,进行了大规模的除“四害”活动。1956年起,除“四害”成为爱国卫生运动的核心内容之一,受到普遍重视并持续开展。为有效地开展这一活动,卫生防疫部门系统地调查了“四害”的种类、习性、活动规律及其危害。50至70年代,主要依靠群众土法和有毒植物进行灭鼠,而80年代后则逐步转向科学指导和管理,采用综合措施进行灭鼠。此外,文中还讨论了灭蚊、灭蝇的方法和成效。
关键词: 综合防治 卫生 群众运动

内容

民国时期,省政府防疫处结合鼠疫防治曾在疫区发动群众灭鼠、灭蚊蝇,但其规模和成效均不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开展大规模的灭鼠、灭蚊、灭绳活动。1956年,《纲要》号召全民动手除“四害”,从此除“四害”成为全省爱国卫生运动的中心内容之一,得到普遍重视和持续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系统调查
  为了有效地开展除“四害”活动,从50年代起,各级卫生防疫部门根据爱卫会的部署,对省内“四害”的种类、习性、活动规律及其危害作了比较系统的调查。
  鼠类在本省分布很广,计有32种。常见的有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等家栖鼠和黑线姬鼠、黄毛鼠、田小鼠等野栖鼠。鼠的繁殖力很强,怀孕高峰在每年春、秋、冬三次。鼠会传播多种疾病,其中黄胸鼠和褐家鼠是本省鼠疫的重要中间宿主。从1982年起,福建省鼠疫防治所先后在18个县、市建立鼠疫监测点(闽北7个,闽南11个),以南安县为闽南的固定监测点,建瓯县为闽北的固定监测点,其余16个县、市为流动监测点,持久、系统地监视全省鼠情。到1988年,全省18个监测点的平均鼠密度为13.29%。
  福建省已发现蚊子共有12属78种,其中与医学有关的主要有中华按蚊、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和白纹伊蚊等,其中中华按蚊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本省蚊虫常年可见,密度高峰在5~6月和9~10月。据福州市消毒站1958~1988年的历年监测资料,福州市蚊子的阳性房间在0.79~3.54%之间,多在1.0~2.0%左右波动。
  蝇类在本省已报道的有4科41属91种,常见与医学有关的有:家蜗、市蝇、巨尾阿丽蝇、丝光绿蝇、大头金绳和棕尾别麻蝇等,是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等多种肠道传染病的主要媒介。福建省气候温暖,终年可见蝇的活动,高峰在5~6月和9~10月。据福州市消毒站1958~1988年的历年监测资料,福州市蝇阳性房间在0.66~35.99%之间,大多数年份在1%以下。
  蟑螂在本省常见的有美洲大蠊、褐斑大蠊、黑胸大蠊、澳洲大蠊和德国小蠊。蟑螂活动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6月上升,7~9月最高峰,亦是其发育繁殖高峰季节,11月以后逐渐下降,但因气候温暖终年可见蟑螂活动。它与苍蝇一样也能传播肠道传染病。
  二、综合防治
  50年代初期,福建省广泛开展群众性除“四害”活动,1958年1月2日,中共福建省委召开全省新年广播大会,发出“关于进一步除‘四害’、讲卫生运动”的指示后,全省各级党、政领导都把动员群众除“四害”列为贯彻、实现《纲要》的内容之一,大张旗鼓地宣传除“四害”、讲卫生,并与生产、工作紧密结合,把除“四害”、讲卫生工作列入各项生产规划和评比内容之一,统一领导、统一布置、统一检查和经常监督;坚持经常与突击相结合,抓住主要环节,以治本(消灭孽生地)为主,治本治标并施。1958年漳州市曾被评为全省第一个实现基本“六无”(无鼠、雀、蚊、蝇、蚤、臭虫)的卫生城市,省爱卫会于是年3月在该市召开全省除“四害”、讲卫生观摩大会,浙江、江西等省也派代表参加会议;接着建宁县又被评为全省第一个基本实现“四无”(无鼠、雀、蚊、蝇)的卫生县城,同年8月又在建宁召开全省除“四害”、讲卫生第一次评比大会,推广建宁县的经验,进一步把全省除“四害”运动推向高潮。至是年11月,全省又有泉州、松溪、闽清、尤溪、南安、惠安、晋江、平潭、南靖、云霄、海澄、平和、东山、武平、罗源和崇安等16个县(市)被评为基本“四无”。1959年1月16日,中央爱卫会在北京召开除“四害”、讲卫生先进单位给奖大会,漳州市和建宁县均获奖。当时评为基本“四无”(或“六无”)的地方,“四害”(或“六害”)密度一度显著下降,但是由于当时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很差,除“四害”主要靠大规模突击运动,经常性巩固措施少,群众对除“四害”的认识和卫生习惯等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地方当时也存在着浮夸风,因此,已取得的效果难以巩固持久。到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大规模的群众性除“四害”活动开展较少,“四害”密度回升。80年代,经常性的除“四害”工作又重新开展起来,以灭鼠为重点,并加强了科学指导和管理。
  (一)鼠的防治50~70年代,灭鼠除有重点的使用化学毒鼠药物外,主要靠群众布放鼠夹、鼠笼和采用关、扣、套、压等“土办法”进行,有些地方还利用一些有毒植物如蓼草、番木鳖等经过粗加工提取有效成分毒杀。80年代以后,灭鼠工作逐步走向科学指导和管理的轨道。在灭鼠方法上,推行环境治理、机械捕杀、毒饵诱杀等综合措施,而以有组织的大面积药物灭杀为主。1987年,根据全国爱卫会的有关指示精神,省爱卫会制订了《无鼠害市、县(区)、单位考核、鉴定、命名试行办法》。同时,还发出“开展灭鼠‘一役达标’活动的通知”(“一役达标”即指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投药员,在一个大面积的范围内分点同时投放鼠药,并在投药后的7天内巡视每个投药点,及时换药或补药,7天后测定鼠密度在标准之内,则为达标),并举办了专题培训班,提高了灭鼠技术水平;强调达标后必须采取措施做好巩固工作,强化监测,对重点行业、居民区等分别制定巩固措施,力求使鼠密度经常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由于加强灭鼠科学指导,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报告,1988年,全省有63个县(市、区)开展了春秋季灭鼠活动,占全省县(市、区)的78%;其中福州、三明、永安、南平、邵武等市的市区和泰宁、大田、建阳、建瓯、崇安、连江、闽清等县城,鼠密度达到“灭鼠先进”标准;厦门东渡港、福州马尾港、厦门鼓浪屿等先后被命名为“无鼠害单位”。
  (二)蚊、蝇、蟑螂的防治50~70年代,灭蚊、灭蝇等所采用的主要方法,除在虫媒传染病重疫区局部使用药物外:一是结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群众大搞环境卫生,清除垃圾、疏通沟渠、改造厕所与猪牛栏,积极认真地清除蚊、蝇等孳生地;二是广泛动员群众扑打,有些地方还采用艾、紫背萍等野生植物点燃熏杀或榨汁喷杀。这些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花费少,在当时广大群众的高度热情下,群策群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各地报告统计,全省一年内可灭蝇、孑孓、蛹、蛆等7千多万斤。到80年代,在蚊、蝇、蟑螂的防治方法上,除继续发动群众,一面清除孳生地,一面应用诱蚊灯等捕杀外,逐步加强了药物杀灭工作,不少地方组织了消毒杀虫专业队伍与群众相结合,在虫媒传染病流行季节和蚊、绳孳生高峰时期加强化学药物喷杀,药物多采用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等杀虫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卫生志

《福建省志·卫生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记录了1989-2005年福建省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内容有:卫生规划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卫生执法监督、健康教育与促进、爱国卫生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