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卫生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4982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5.7
页数: 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依山面海,气候湿热,病菌与病媒昆虫易于繁殖,历史上是疫病多发地区。三国时期,侯官董堪村(今属长乐县)名医董奉(220~280),医术高明,医风感人,与华佗、张仲景齐名。此后,从南北朝到隋,医事情况没有文献可考。
关键词: 福建省 概述 卫生

内容

福建省依山面海,气候湿热,病菌与病媒昆虫易于繁殖,历史上是疫病多发地区。三国时期,侯官董堪村(今属长乐县)名医董奉(220~280),医术高明,医风感人,与华佗、张仲景齐名。此后,从南北朝到隋,医事情况没有文献可考。
  唐代,福州置中都督府,下设医学博士一员,掌疗民疾;助教一员,学生20人。建州建安郡(今建阳一带)和泉州清源郡各置医学博士一员,助教一员。漳州漳浦郡和汀州临汀郡各置医学博士一员,学生10人。已开始培养地方医学人才。
  宋代是福建文化兴盛时期。福州设置有官立药局,有医有药,便利群众看病。庆历六年(1046),福州太守蔡襄请医师何希彭选编《圣惠选方》,公布于衙门左右,让人们选用。熙宁三年(1070),建瓯县开始建养济院收养麻风病人和瞽目残废者。南宋嘉定三年(1210),安溪县设惠民药局等。泉州是当时世界最大贸易港口之一。许多医药经此进出中国,与东南亚、非洲、阿拉伯等地互通贸易,对福建医药事业的发展有一定促进。当时,福建出了许多医学家和医学著作,如北宋庆历六年,闽县人何希彭编的《删订太平圣惠方》一百卷;嘉佑六年(1061),同安人苏颂编的《图经本草》二十一卷;泉州人李迅编的《集验背疽方》一卷;淳熙十一年(1184),长乐人朱端章著的《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八卷;景定五年(1264)怀安人杨士瀛著的《仁斋直指》二十六卷以及南宋淳佑七年(1247)建阳人宋慈著的《洗冤集录》等。当时民俗多信巫不信医,“过医门十才二三”。
  元代,福建设医学提举司,“掌医户差役词讼”。福州、建宁、泉州、漳州、汀州、延平、邵武和兴化八路,除福州、泉州两路各设医学教授二员、学正一员外,其余各路设医学教授一员。
  明代福建卫生工作与医学都有所发展。明洪武年间(1368~1398),各府、州和40多个县都设有医学,府为正科,州为典科,县为训科,如洪武十八年(1385),泰宁县将惠民药局改为医学,内设医官、督医和制药三部,“以济穷民及狱囚之患病者”。景泰三年(1452)永安县设医学训科。这些医学培养的都是官医。民间医生仍由授徒或家传培养。一些地方先后建了养济院,收容麻风病人,如景泰三年(1452),永安县在浮流仓建养济院;弘治元年(1488),在福州重建西养济院;正德十三年(1518)巡按御史周鹓在福州建东养济皖等。明代医学著作和名医列入《福建通志》(民国本)的有建阳人熊宗立(1415~1487)的《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一卷等五种及名医熊宗立、余廷端等三十七人。
  清代的医事制度承袭明代,各府、州、县仍设医学。雍正以后,疫病流行,记载渐多。如
  
  
  
  
  
  雍正年间,邵武发生天花流行;道光二十三年(1843),霍乱从香港、澳门传人厦门、漳州,并蔓延到所属各县,构成大流行,死者万余人。同治十二年(1873),厦门开始设港口检疫。光绪十年(1884),鼠疫从香港传人厦门并迅速蔓延全省,病死者很多,严重威胁福建人民的健康。
  在中医方面,清代出了不少著作和名医。据《福建通志》(民国本)记载,乾隆年间(1736~1795),长乐人陈修园所著《医诀三卷》等四种,名医有陈修园、力钧等三十八人。力钧当时已提出中西两种医学互相沟通的看法。
  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传教士源源进入本省传教,同时开设西医院,创办医学校和护士、助产职业学校,培养西医人才。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英国人在福州仓山塔亭旁(今福州上藤路)建立海港医院(即后来福州塔亭医院前身)。从那时起至1911年,西方教会在本省各地共创办西医院30所,以沿海地区为主,向内地山区扩展。此外,外国人在本省举办的西医院还有日本人在厦门、福州办的博爱医院和庆田(产科)医院等》西医学校有福州协和医学校(1922年以后停办)及各教会医院附设的护士、助产职业学校等。这些医院和医学校对西医在本省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使本省逐渐形成中西两种医学并存的局面。但当时城乡医疗仍以中医为主。
  民国初年,福建为北洋军阀所割据,战乱频繁,疫病流行。行政当局对卫生设施无何建树。当时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又几度提出“废止中医”的议案,遭到全国中医界的激烈反对,福建中医界也派刘通等代表参加请愿。南京政府为缓和民愤,准许成立中央国医馆。福建也成立了国医分馆。在这前后,福建办过若干所中医讲习所和中医学社,出版过一些中医刊物,但由于得不到政府支持,不久都相继停办。民国18年至23年(1929~1934),红军在闽西创立的苏区政府,对卫生工作给予莫大重视和支持,不但建立了红军医院和由傅连暲主持的红色医务学校,而且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卫生教育和卫生运动,实行中西医药并用,救死扶伤,为人民防治疾病。民国25年(1936),省政府在省民政厅内设卫生科,统管全省卫生机构和经费,开始注意培养高、中级现代医学人才及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建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一些妇幼保健、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卫生教育、疫病防治及药品检验等工作。民国27年,省政府又将民政厅卫生科扩大为“福建全省卫生处”,直属省政府领导,使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县卫生院也于此时先后建立,为全省县一级卫生保健网的建设搭起初步架子。在疾病防治上,对疾病的流行也做了一些调查,初步掌提当时各县疾病分布情况,并开始着手对危害严重的疫病如鼠疫、疟疾、血吸虫病等进行防治。民国35年,卫生署还在福建设置东南鼠疫防治处,在鼠疫防治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这时在临床医学上,本省西医已有内、外、妇产、儿、耳鼻喉、眼、皮肤及口腔等科,外科能进行胃切除手术;中医除内、外(包括皮肤)、妇、儿科外,还有骨伤、喉、眼、痔疮等专科。至民国38年,福建全省公私立和教会医疗机构共有146所,病床4170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包括县卫生院、区卫生所共79所。公立高、中等医学院校已为本省培养了医师254人,护士100人,助产士200人。其他护士、助产士多由教会医院附设护士、助产学校培养。
  
  
  
  
  民国时期,本省卫生建设虽有一定进展,但对中医缺乏政策保护,限制很多;城乡卫生状况十分落后,疫病流行,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50/万以上,婴儿死亡率达20%以上。医院多集中在沿海城市,山区内地卫生院十分简陋,每所医务人员平均不到6人,39所县卫生院没有设病床。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福建后,即在福州、厦门等城市成立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并以随军部队卫生人员为骨干先后在各地接收了国民党政府遗留的卫生机构。当时,福建面临多种传染病的严重威胁。1949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卫生厅成立,加强了对卫生行政的领导。在“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和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逐级成立防疫委员会,由各级党政负责干部参加领导,重点抓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疫病的防治,加强海港检疫工作,真正行使国境卫生检疫主权;推广新法接生为中心的妇幼保健工作,保护母婴安全;颁布个体开业医管理暂行规则,初步进行卫生基层建设,加强卫生行政管理;开展卫生宣传,并加强医学教育工作,培养各类急需卫生人才。接着,接管了教会办的医院和护士、助产职业学校等,实行新的卫生管理体制。1952年,在抗美援朝中,为响应毛泽东提出的“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号召,全省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省、地、市、县政府普遍建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吸收各有关部门参加协同作战,认真贯彻执行“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各地(市)、县卫生科、局也于50年代初陆续建立。同时还鼓励本省大型企业部门创办职工医院,极力扶持侨办医院,为进一步开展卫生工作打下基础。由于采取领导、专业人员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又吸取了已有的防疫经验,很快就消灭了古典型霍乱和天花,控制了鼠疫的流行。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变,是历史上所有政府所不能做到的。
  1953年后,全省卫生事业建设纳入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轨道,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卫生部门根据毛泽东的预防为主的思想,吸取苏联的经验,加强卫生防疫力量,改善卫生环境,消灭疾病,省、地(市)、县三级分别建立了卫生防疫站,在全省形成一个预防医学的网络系统。各个卫生防疫站分别承担了各级除害灭病、卫生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技术指导以及妇幼卫生等任务,培养了一支有效率的卫生防疫队伍。50年代,省卫生厅提出在全省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医疗体系的设想,重点进行县医院的建设,要求各县医院逐步达到有内、外、妇产、儿科及中医科五个科室的设置,大的县医院还可增加到七至九科。城市医院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业务进修办法,培养高级技术骨干人才,发展二级分科,填平补齐,达到各科齐全,如发展心胸外科、颅脑外科、神经精神科、血液病科、肿瘤科以及创伤骨科、烧伤等,并在此基础上,确立重点科室,加强建设。中医院也同时相应进行分科,以发扬特色,发挥专长。此外,还动员省级医院医疗骨干到地(市)医院工作以提高其技术水平,使省、地(市)、县三级形成一个医疗技术指导网,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方便群众就医,降低死亡率,减轻经济负担。随着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开展,省卫生厅对农村缺医少药的严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制订实施方案,采取措施,加强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建设。中医工作经过1954年对民族虚无主义思想的批判后,普遍提高了对于继承发扬祖国医药遗产的重要性的认识,成立
  
  
  
  
  了许多中医机构和中医药学术领导组织如中医院、中医研究所、中医药学术研究委员会等,吸收名老中医进入综合医院工作,在综合医院内设中医科,安排名医带徒,继承抢救技术经验,许多中医界代表人物也先后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学术团体理事等,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大为提高,这是贯彻中医政策的一个关键时期。
  1958年,“大跃进”时期,在加强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指导思想下,全省将区卫生所(除海岛卫生所外,约三百多所)、农村联合诊所和开业医统筹安排纳入人民公社体制,成为公社保健院和生产大队保健站,或生产队卫生室,使农村县、社、队三级医疗卫生网初步形成。这是本省卫生系统的一次重大的体制改革。同时,发动中医大力开展带徒工作,采风访贤,收集民间诊疗经验和单、验、秘方;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举办卫生展览会、中草药展览会;广泛发动群众,开展除“四害”(老鼠、麻雀,蚊、蝇。60年代初,全省将麻雀改为蟑螂)、讲卫生运动,掀起爱国卫生运动新高潮,“四害”大量减少,涌现了一批卫生先进单位和地区;对疟疾、丝虫病、血吸虫病等的防治也都有了很大进展;在医学教育上,开展了教育改革,加强师生的实践锻炼,扩大招生,南安、晋江、同安、建瓯等县成立了中等卫生学校28所,同时,创办了福建中医学院和厦门医学院,有的地区还成立了医专,并举办本省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班。年底又召开全省卫生会议,贯彻全国中医工作会议精神,对落实中医政策进行整风补课,使中医工作又向前迈进一步。但同其他工作一样,由于反右派扩大化,伤害了一些知识分子和干部,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在“大跃进”中,也出现了工作失误,如盲目求快,不够实事求是等。
  1960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在某些方面仍继续出现冒进,如中等卫生学校招生人数达3309人,超过了学校实际负担能力,以致在后两年中不得不大量压缩中专招生名额。同年,从武平等县开始,不少地区相当普遍地出现浮肿病,农村人口死亡增加。各地抽调了大批卫生人员,全力以赴投入“四病”(浮肿病、子宫脱垂、闭经和小儿疳积)救治工作,同时抓紧做好食品“瓜菜代”等代食品制备的技术指导工作,防止食物中毒。1961年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中,本省卫生工作也进行了调整。根据《科学工作十四条》、《高等教育六十条》等精神,对科研和教学秩序进行了整顿。1962年,厦门医学院及泉州、漳州等医专下马。县卫校也作了调整和整顿。节制生育工作虽在50年代中期已进行宣传与推广,但到1962年,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才确定为卫生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1963年,全省有史以来第一次对中医药人员进行职称评定工作,同时着力安排名老中医带徒,开展中草药资源调查,承担全国中医药研究重点课题任务,组织力量,开展经络实质的研究。并针对当时开业医增多的情况,重新颁布了个体开业医药人员管理办法。1965年,毛泽东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使整个卫生部门产生很大的震动。全省卫生部门也在农村卫生建设的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将70%以上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农村;城市医院组织流动医院到农村巡回医疗;推动农村医疗工作,广泛培训半农半医;扩大招收社来社去医士班等。到1965年底,全省医疗卫生网的建设已打下一定基础,县医院和县卫生防疫站分别成为农村医疗和卫生防疫的技术指导中心,多数公社保健院已配备了大中专毕业生。
  
  
  
  
  “文化大革命”中,省卫生厅及各级卫生机构领导班子瘫痪。许多有专长、有名望的中西医,以“反动学术权威”的罪名被打倒,科学的规章制度被废除。受所谓三个特务组织假案的株连迫害,很多卫生人员身心受到摧残,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高、中等医学院、校停止招生。1969年底,省里又决定将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附属协和医院拆散搬迁清流、泰宁等八个山区县。福州、厦门有些医院也迁往山区农村,大批卫生技术骨干下放农村劳动。中等卫生学校全部下马。1970年,福建医学院与福建中医学院合并迁泉州,成立福建医科大学。60所卫生防疫站,8所妇幼保健站(所)和一些中医院、疗养院都被拆并。个体开业医受到取缔,所余寥寥无几。仅福州地区到1969年底便减少病床2000多张,下放卫生技术人员1000多人。全省卫生系统被外单位占用的房屋面积达26万平方米。贵重图书刊物、仪器设备、标本、资料损失惨重,连爱国卫生运动也一度停顿,疾病防治工作也陷于瘫痪,加上全国性大串联,致使全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等暴发流行。
  进入70年代后,各项卫生事业开始逐渐得到恢复和开展。1970年,全省农村掀起办合作医疗的高潮,大量培养赤脚医生,建立生产大队合作医疗站,至1975年达到高峰,全省共建合作医疗站11513所,占全省生产大队总数的86.8%。在举办过程中,曾一度开展“一根针、一把草”,“三土(土医、土药、土法)”、“四自(自采、自种、自养、自制)”的群众运动,对推广与普及针灸和中草药起过一定的作用。福建医科大学在停止四年招生之后,也于1970年开始招收试点班,由各地推荐工农兵学员人学,培养医师。1971年,省革委会又决定在若干医院内招收学员举办护士班等,以补充中级卫生技术人员的不足。1972年以后,各地中等卫生学校先后复办,恢复招生。与此同时,各地卫生防疫、妇幼保健以及医疗机构也都陆续恢复,大批下放农村的技术骨干,先后调回工作。为了创造中西医统一的新医学,当时各地曾普遍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西医学习中医班,普及中医基础知识。1975年,福建省还第一次承担国家任务,向塞内加尔派遣援外医疗队。但从总体来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一时期卫生事业依然元气大衰,落后于需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安定团结,使全省卫生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全省卫生部门在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肯定过去工作成绩和科学成果等方面做了很多细致工作。同时,根据中共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开始迈开改革的步伐。在中央确定福建省实施特殊政策后,又采取了很多措施,将卫生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实行院(所、站)长负责制和综合目标责任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卫生经济投入,推广联合办医形式,改革分配制度,实施有偿服务,允许技术人员业余服务,调整收费价格标准等,并重新颁布个体开业医管理办法。同时,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以树立新的道德规范,提高服务质量。1988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卫生事业的社会性日益显著,省政府批转了省卫生厅《加快深化卫生改革的若干问题的意见》,强调树立大卫生观念,要求各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抓好社会大卫生。随着思想的解放,改革的深入,各项卫生事业也不断展开。
  1980~1985年,根据卫生部部署,全省分两批加强31个重点县的卫生建设:第一批是
  
  
  
  
  1980~1982年,有闽侯、同安、莆田、安溪、南靖、长汀、宁化、建瓯、福鼎等9个县;第二批是1982~1985年,有福清、龙海、龙岩、沙县、南平、霞浦等22个县。使这些县的县级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医学教育等机构以及一些中心卫生院的建设得到了加强。
  1983年以后,是本省卫生管理从行政管理进入法制管理的新阶段。1983~1984年,省卫生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制定了《福建省索取食品卫生检验合格证若干规定》等五项规定。1985年2月,又经福建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颁发《福建省食品商贩和城镇集市贸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85年3月,省卫生厅又下达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各项公共卫生管理,除食品卫生已进到法制管理阶段外,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学校卫生等也都取得很大进展。在职业病防治上,省及福州、三明、建阳和龙岩都已成立职业病防治院,其余各地也都在卫生防疫站内加强了劳动卫生的管理机构。
  在防治疫病与卫生保健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血吸虫病的防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1986年6月经专家审查评定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宣布消灭。疟疾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8年为5.6/10万(1954年2664/10万)。丝虫病经过30年连续查治,1988年也已达到卫生部制定的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麻风病现症病人已从1960年的9794人减到1988年的1235人。结核病经过防痨宣传、卡介苗接种和全程化疗等措施,到1988年患病率和病死率也大为下降。对各种地方病的防治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82年又引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计划免疫“冷链”合作项目,使免疫工作大为改善,传染病发病率大大下降。
  妇幼卫生保健工作,从70年代后期开始,恢复与发展专业机构,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开展了女职工卫生保健,妇女病查治以及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儿童“四病”(肺炎、腹泻、贫血和佝偻病)防治,集体儿童的卫生保健等。计划生育工作在1978年另立系统后,卫生部门主要承担节育手术和计划生育技术管理工作。80年代以后随着优生优育的提出,开始进行更高层次的婚姻保健、围产保健管理等工作,并引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项目,建立妇幼卫生示范县和示范扩展县以及培训中心等,妇幼卫生呈现新的面貌。
  1978年10月,中共中央中发(1978)56号文件转发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下达执行,全省中医工作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1986年,省政府召开了振兴中医大会,针对本省情况作出重要决定,要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中医政策,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举办中医事业,组织学习老中医经验,开展中医学术研究,壮大中西医结合队伍,做好中药材生产等。省卫生厅着重抓了县中医院建设,高层次中医人才和专科人才的培养,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以及中草药的开发利用等。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还进行了中医学术闽台交流和国际交流。
  1979年以后,全省医疗事业也有较大发展。从1979年开始,即积极派遣高级医务人员到欧美各国进修培养,或参观学习或参加国际性学术活动,以吸收先进科学成果,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如B超、CT、各种分析仪器、净化室等,开展心血管、器官移植、显微外科等新技术。成立肿瘤、儿童专科医院。同时,还在各级医院中开展文明建设评比,提高医疗服务
  
  
  
  
  质量。从70年代中期开始,向塞内加尔派遣援外医疗队,1981年又增加派遣到博茨瓦纳的援外医疗队,至1988年总共分别派出11批和4批。医疗队工作出色,多次得到受援国的赞扬和授励。
  在医学教育上,职工教育得到加强,开展全员培训,分批培养卫生行政管理领导干部及卫生技术干部。同时,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学方式发展医学教育,高等医学教育增加专科层次,增设急需新专业如口腔、药剂、检验、麻醉、高级护理、基础学科、中药、骨伤科等专科,举办夜大学、业余函授等专科班;中等医学教育也增设口腔、放射医士以及保育护士等专业;恢复发展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创办卫生职工中专、卫生职业中专,采取定向培养、委托代培、自费就读、联合办学等形式进行办学,发挥县卫生进修学校的作用,为农村卫生基层组织培养技术人员;支持举办民办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毕业生走向市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在医学科研上也加强管理,从开题评审,发展到重点课题实行招标制度,组织重点项目攻关;恢复与发展独立和附设医学科研机构,每年组织科研成果评审,分别报送国家、卫生部、省政府及省卫生厅分等给予奖励。在免疫学、微生物学、医学遗传学、药物分析以及中西医临床各科的科学研究中都取得一定的进展。80年代中期以后又强调成果推广、技术转让,变成果为产品、商品。1988年,省卫生厅为奖掖青年又设置青年科研基金,以促进科学人才的加速成长。
  为更好开展学术交流,从70年代末起,开始恢复和建立各种学术团体,到1988年,属于省级学会、协会已达17个,分科学会80个。
  80年代以来,由于采取多渠道集资的办法,卫生基本建设投资迅速增长。1980~1988年,国家及省共投资一亿元左右。此外,还有地方投资及华侨投资等。仅华侨投资一项,从1986~1988年即达9432万元。据统计,1980~1985年六年间,新增建筑面积达l467196平方米。
  到1988年底,全省城乡共有各种卫生机构28327所(包括村卫生所16967所,个体开业医诊所6484所),卫生技术人员共计141095人(含村卫生员30906人),其中高级职称达2208人。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全省卫生状况已大大改善,发病率、死亡率已大大下降,孕产妇死亡率为5.1/万,婴儿死亡率为30.74%。。疾病谱、死亡谱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肿瘤、心血管、脑血管疾病上升到前几位。各种传染病已从50年代的首位,下降到第十位,平均期望寿命已从1949年的35岁延长到70.75岁,人民健康水平已大为提高。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卫生志

《福建省志·卫生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记录了1989-2005年福建省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内容有:卫生规划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卫生执法监督、健康教育与促进、爱国卫生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