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投入产出核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统计志.1996~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4636
颗粒名称: 二、投入产出核算
分类号: C829.22
页数: 3
页码: 9-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开展投入产出调查,编制投入产出基本表和延长表,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投入产出表包括基本表和延长表,基本表规模为123个产品部门,延长表规模为40个产品部门。编制工作经过多个阶段,包括基层调查、数据转换、计算放大、总表平衡等。
关键词: 福建省 投入产出 核算

内容

执行国家统计制度规定,逢二、逢七年度,开展大规模投入产出调查,编制投入产出基本表。逢零、逢五年度,通过小规模调查和对基本系数表进行调整的方法,编制投入产出延长表。福建省先后开展1997年、2002年投入产出调查,编制出1997年、2002年两张全省投入产出基本表,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对产业关联系数进行调整,编制2000年、2005年全省投入产出延长表。
  投入产出表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中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同时,它将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合在一张表上,细化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投入产出基本表总表规模为123个产品部门,其中农业6个部门,工业82个部门,建筑业1个部门,运输邮电业10个部门,商业、饮食业2个部门,金融保险业2个部门,房地产业1个部门,社会服务业及其他19个部门。投入产出表由三个象限组成,第一象限为123×123个产品部门流量矩阵,其主栏(纵向)为中间投入,宾栏为中间使用,这一部分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提供劳动对象以供生产和消耗的过程,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第二象限是第一象限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主栏和第一象限的部门分组相同,宾栏指标依次为: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居民消费小计、政府消费、最终消费合计、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资本形成总额合计、调出、最终使用合计、调入等,是一个123×11矩阵,这一部分反映各生产部门的产品用于各种最终使用的数量和构成,体现国内生产总值经过分配和再分配后的最终使用;第三象限是第一象限在垂直方向上的延伸,主栏是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等各种最初投入,宾栏的部门分组与第一象限相同,是一个5×123矩阵,这一部分反映各产品部门的增加值(即最初投入)的构成情况,体现国内生产总值的初次分配。投入产出共使用基层调查表28种,全省共有一千余家单位参加基层重点调查,采集到有效数据近16万个。在全省投入产出基层调查结束后,采用以直接分解法为主,间接推导法为辅的编表方法,经过总量控制、数据转换、计算放大、总表平衡、计算系数等工作阶段,完成全省投入产出表编制工作。
  投入产出延长表总表规模为40个产品部门,其中:农业1个部门,工业25个部门,建筑业1个部门,运输邮电业3个部门,商业、饮食业2个部门,金融保险业1个部门,房地产业1个部门,社会服务业及其他6个部门。在基层调查表的设计上,基于基层现有的财务、统计资料以及调查的难度,在不影响编表总体精度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填报量和数据分解量。采取全面调查、重点调查、专项调查相结合的形式搜集资料。分别为:(1)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的工业总产值的产品部门构成进行全面调查,对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投资构成全面调查。(2)选取约300个重点调查单位进行重点消耗系数的调查。尝试使用“直接分解”与“间接分解”相结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计算重点消耗系数的变化值,以保证全省投入产出延长表在反映产品部门之间的主要经济技术关系方面不失真。(3)开展若干专项调查,主要有:农业投入结构专项调查、产品库存专项调查、调进调出专项调查、流通费用专项调查等。投入产出延长表编制工作经过选点、布置、培训、审核汇总、计算放大、修正系数、总表平衡等工作阶段。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统计志.1996~2005

《福建省志·统计志.1996~2005》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统计制度、普查与专项调查、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与教育培训、统计法制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