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规(计)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通信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459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规(计)划
分类号: F632.757
页数: 13
页码: 154-166
摘要: 本文概述了福建省邮电管理局在“八五”和“九五”期间的发展计划及执行结果。其中,“八五”计划包括邮电业务量、邮政通信、市内电话、农村电话通信、电报通信、长途传输、长途交换、移动通信、通信楼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在执行过程中,全省邮电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平均增长幅度较大,邮电通信建设也得到了积极推进。
关键词: 福建省 通信业 规划

内容

福建省邮电管理局于1991年编制“八五”福建邮电通信发展计划。1996年编制“九五”邮电通信发展计划。1998年12月,福建省邮政局分出后,福建省邮电管理局设综合规划处,负责规划的编制与修订。2001年,福建省通信管理局成立后,由网络管理处负责“十五”福建通信发展规划的编制。
  ―、“八五”计划及执行结果
  (一)计划
  1.邮电业务量总量及收支差额
  1995年邮电业务总量达56235万元,比1990年增长116.3%,平均年递增率为16.7%。
  五年收支差额累计达150300万元。
  2.邮电通信建设
  邮政通信;全省九个邮区中心局全部建成投产;建设福州、厦门港邮件转运站;开辟上海、大连、广州海运邮路;购置更新一批邮运汽车,增辟部分自动汽车邮路约160单程公里;逐步增加县以下自办邮路比重;推广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营业、邮件处理和转运装卸等自动化机械设备;加快计算机技术在邮政通信与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完成全省邮政储蓄、报刊发行二个微机处理联网工程,形成具有很强管理与控制功能和邮件收寄、处理、运输、投递能力且与全国邮政网紧密衔接的四通八达的邮政通信网。
  市内电话:新建30个县市程控电话交换工程;完成40万门ESK交换机移装工程(第一批计划27.8万门);“八五”末市话自动交换机总容量预计达864000门,市话话机总数(邮电局话机和用户小交换机分机之和)达654000部,市话话机普及率平均为11%左右(省内福州和厦门各为18%)。
  农村电话通信:完成63个以上乡镇自动电话局建设工程,连同“七五”全省将有103个以上的乡镇自动交换局;1995年年末,农话交换机总容量预计达15万门,其中自动交换机容量达7.5万门,占50%;农话话机增长,预计可达16.6%,到1995年话机总数计达108000部;增加县城到乡镇的中继电路,对现有的中继杆线进行系统的改造并采用小微波、特高频以及光缆、电缆PCM等新的中继传输手段,使农话中继传输逐步数字化;到“八五”末,县到乡直达电路达1.4万条,净增7500条,平均每7.7户有一条中继电路,恢复和发展行政村用户2200户以上,使全省行政村电话比重达74%左右。
  电报通信:全省将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及南平六个市安装用户电报交换机,以发展用户电报用户,其中福州容量保持在2000线,厦门将更新为1024线,其他局均为140线;积极发展真迹传真业务,除通过长话自动拨号网发展用户传真外,还将建立公众真迹传真网;建立省公众分组交换网,在福州、厦门等市安装节点机,并通过PAD将分组交换网覆盖全省地市及经济发达的主要县(市)。
  长途传输:建设永安到厦门140MB/S长途光缆432公里;沪穗140MB/S长途光缆892公里(闽境内);福州、厦门二个卫星地球站。福州一南昌数字微波和省内环状数字微波34MB/S系统改建成140MB/S系统。到“八五”末全省长途电缆总长度为969沟公里,长途光缆长度为3287公里,微波(34MB/S和140MB/S数字微波以及960路模拟微波)线路长度为3159公里。
  长途交换:拟扩充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含简易自动交换机容量)。预计全省将达33000线,其中程控TS达30000线。
  移动通信:建成福厦公众移动通信网,在福州和厦门分别设置程控交换机建立移动交换局,沿线设14个基地站,预计1995年末移动用户将达2500户。
  通信楼建设:完成十座通信楼建设工程(内含三个邮区中心局)。
  3.邮电科技发展
  “八五”期间,电信通信网要积极采用数字技术,扩大使用光缆、数字微波传输和程控交换。邮政通信网要大力推进邮件运输、内部处理和邮政服务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并在各部门开展微机技术的开发应用工作,为通信生产、经营管理和办公现代化服务。
  4.建设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根据上述建设内容,按已建工程的造价,引进工程参照最近的造价估算,“八五”共需建设资金19亿元人民币,外汇34亿日元贷款和9034多万美元额度及贷款。
  邮电通信建设资金的来源,一是靠国家投资,包括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二是靠邮电内部积累;三是依靠国家允许的政策,从社会、用户集资等。据初步测算,在“八五”所需19亿建设资金中,需要通过社会集资解决的资金约7.7亿元,占建设资金40%左右,因此要求除目前执行的附加费政策在“八五”期间继续实行外,还需实行优惠政策扶持通信建设:①省交通能源基金安排,“八五”期间要从每年2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②各级政府在引进国外先进通信设备时,应提供外汇额度(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时,承担还本付息的外汇额度),并给予投资补助;③引进U0MB/S长途光缆及引进140MB/S数字微波等建设地区间传输线路时,省府要给予外汇额度及工程投资的补贴。
  (二)执行结果
  “八五”期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平均增长幅度分别达48.8%和56.7%。全省邮电业务收入年均增幅比“七五”期间提高18.7个百分点,在“八五”总投资中,自筹资金比重占89.9%,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24万元,比1990年增长6倍多,5年累计上缴国家利税达19亿元,比“七五”期间增长6倍。
  通信能力:“八五”期间,全省邮电固定资产投资达99.5亿元,比“七五”期间增长16.3倍;累计新增邮路23180公里、运能56吨,建成8个邮区中心,并与铁路、航空、自办汽车邮路、乡村自委办投递邮路等紧密衔接,形成遍及全省城乡、联结全国的邮政通信网;全省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突破350万门、长途自动交换机达16.3万路端、长途电话业务电路达3.24万条,分别比1990年增长7.7倍、15.4倍和5.0倍;移动电话形成模拟、数字两个系统并存运行的网络,交换机总容量达35.61万户,模拟系统覆盖全省并已实现全国联网自动漫游,数字系统也与全国15个省市实现联网自动漫游;数据通信网覆盖全省各市县及沿海发达乡镇,端口总数达1万个。
  网络技术水平:邮政通信网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改变了邮政生产许多环节长期依靠手工操作的状况;报刊发行实现省内、省际微机联网;邮政储蓄电子化系统推广至全省各县市,实现市(县)内邮储通存通兑,三明、莆田实现区内通存通兑;邮政营业电子化推广至各市、县营业厅和大的支局所,福州还开通了信函自动分拣系统。
  电话网在1993年实现数字化之后,于1994年建成9个地市为中心的本地网,基本完成由人工到自动,由模拟到数字,由单一、分割的农市话网到以地市为中心的大本地网的过渡;建成以光缆为主体,包括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等手段的数字传输网络,光缆总长度达14700多皮长公里;继泉州之后,福州、厦门本地及联结9地市的大容量、高建率的同步数字序列传输系统正在抓紧建设。数字同步网、七号信令网、网络监控管理系统也在加快建设。
  业务发展:邮政由传统的“函、包、汇、发”发展到邮储、特快、集邮等新轻特业务;电信由相对单一的电话、电报发展到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多种新兴业务。城乡电话扭转了长期以来供不应求的局面,较好地解决了装电话难的问题,成为“八五”期间邮电通信加快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一大突出体现。至1995年年底,全省城乡电话用户达168.7万户,为1990年的7倍多。闽台往、来的邮件量分别达724万件和403万件,挂往台湾的电话达1618.9万张,年均增幅分别为11.26%、14.56%和48.70%。福州、厦门实现邮包直封台北,福州、厦门等地的部分三资企业利用经第三方接转的数据专线开放与在台总部的点对点业务。
  邮电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八五”末,全省年人均用邮(电)量由1990年的24.9元增加到170.0元,年人均信函量由5.5件增加到9.8件;电话主线普及率由0.76线/百人增加到5.33线/百人;全省城乡电话普及率从平均每百人有L1部增加到6.7部;不少农村建成电话“百户村”、“千户村”、“万户镇”,为实现农村奔小康创造了通信先行的条件。
  精神文明:全省所有邮电单位全部被县以上党委、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其中省级文明单位有58个,占62.4%。5年间,共有20位职工被评为全国、部、省劳动模范,19位职工被部、省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二、“九五”计划及执行结果
  1996年1月,福建省邮电管理局在第28次全省邮电工作会议上提出福建邮电“九五”发展计划。为加快邮电通信发展,福建省邮电管理局于1998年3月重新调整全省邮电“九五”计划。
  (一)计划
  1.邮电业务总量与邮电业务收入
  “九五”末(2000年年底)全省邮电业务总量完成205.1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4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93.7亿元;全省邮电业务收入完成166.33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3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43.33亿元。
  2.固定资产投资及资金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规模达432.74亿元,在建设资金来源上,自有资金可达325.23亿元,占总规模的75%左右。
  3.通信能力
  邮政。有生产用房面积72.19万平方米;邮电局所2750处;邮区中心局9处;航空邮件转港站2处;自办汽车邮路(单程)18000公里,其中干线邮路10000公里,省内邮路8000公里;邮运汽车1190辆;信函自动分拣系统、包刷自动分拣系统等内部处理设备101套;邮政营业微机系统200套。建成全省特快专递跟踪查询、报刊发行、邮运调度管理及邮政金融计算机网路系统;建成省会、市信息处理计算机网路系统。
  电信。电话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640万门;用户交换机容量38万门;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22.7万路端;长话业务电路12.7万条;分组交换网容量1万端口;移动通信用移动交换局21个,移动交换容量519万户,基地站250个,信道10000个;光缆线路6171公里。卫星地球站2个;分组交换和DDN端口4.1万端口。
  4.服务水平
  邮政。省会到地市邮件次日投递率、省报当日投递率、地市到县邮件次日投递率、地市报当日投递率均达100%;农村乡镇局所、行政村通邮比率达100%,村民小组通邮率达97%;全省邮电局所平均服务半径达3.7公里,平均服务人口达1.1万人,平均人均年用邮量达18件,省会达80件。
  电信。全省话机普及率(含移动)为22.69部/百人;本地电话普及率为14.86部/百人;全省主线普及率为13.2部/百人;市话忙时平均接通率为70%;长话忙时去话接通率为40%;90%城市用户申请装机等待时间不超一个月;用户故障申告,24小时内给予修复;行政村通话面达100%;分组交换网、DDN通达市县数均达100%。
  5.业务发展
  邮政。开办商业广告、礼仪邮递、电子信函业务;邮购、地方土特产(家乡)包裹业务;邮政储蓄及金融、保险代办业务;信用卡业务,定额汇票业务;国际商业回函、国际电子信函、国际小包代客报关、国际邮政汇兑业务;集邮品进出口、国际速递查询等业务;代收税金、房租、水电费、电话费,代理证券等新业务。
  电信:2000年年底,本地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用户数分别达457万户、565万户和286万户。与此同时,推出自动声讯、话音信箱、信息台服务;传真存储转发、电子邮箱、电子数据互换(EDI)、数据库检索、可视图文、电视会议、电子号码簿、帧中继业务;数字移动电话自动漫游、无线寻呼联网业务;集中被呼付费(800)、密码计账(200)、虚拟专用网(VPN)广域集中交换(WAC)业务;数字电话、C4传真、可视电话、DDN业务、数据专线出租等业务。
  (二)执行结果
  1.业务总量及业务收入
  邮政。“九五”末(2000年年底)业务总量达到8.70亿元,业务收入达到18.72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74%和24.21%,分别是福建省增长率的1.3倍和2倍。邮政业务收入占GDP的比重由“八五”末的0.31%,增加到“九五”末的0.49%。
  电信。电信业务总量由1995年的49.2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44.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7.8%;业务收入由1995年的38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19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8%。
  2.固定资产投资
  邮政。建设累计投资完成28亿元,是“八五”投资规模的9倍多,投资趋向从注重中心局土建的投入逐步转向加大局内工艺设备和高技术、电子化网络的投入,工艺设备和“两网”(综合网、绿卡网)投入占总投资的比重比“八五”期间有所提高。
  电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350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1.6%,增加到2000年的2.3%。
  3.通信能力
  (1)邮政。全省共有邮政局所1986处,其中电子化局所559处;共有邮政储蓄网点836处,全部实现计算机联网;共有报刊零售网点913处,63.8%的住宅楼房已装信报箱;投递网点共有1080处,其中自办投递网点占总数的818%;共有投递道段3836条,共配备投递汽车42辆,摩托车99辆,自行车3163辆;投递给据邮件登单系统在全省20个县市局推广使用。
  在福州、厦门、南平局装备了总包推挂分拣储存设备,在福州、厦门、三明局装备了包裹分拣机,首次引进的两套比利时贝尔公司OVCS信函分拣系统已在福州邮局投产,福州、厦门、泉州、漳州、三明还引进了商函处理作业线共5套。小型邮政机械、营投设备在全省各地、市、县局广泛使用,“九五”末,全省共配备邮资机112台、电子秤1812台、过戳机398台、捆扎机762台,ATM自动柜员机242台,邮政用微机4915台。省邮运局干线运输采用卫星定位跟踪系统(GPS),实现了干线运输的动态管理。在邮政各生产领域普遍使用微机处理系统,窗口电子化水平较高。
  到“九五”末,全省共拥有邮政汽车1001辆,火车邮厢7节,生产用汽车数量比“八五”末递增68%,邮车运能利用率由“八五”期间的50%提高到“九五”期间的78%,并在福州邮区中心局与省内部分中心局之间及福州市邮政局部分市内转趟邮路内推广使用信盒运输,在福州一泉州一厦门间实行集装箱化运邮试点。
  建成6个邮区中心局,其中福州、厦门为二级中心局,南平、泉州、龙岩、三明为三级中心局,6个邮区中心局生产用房面积共7.7万平方米,基本形成邮区中心局运行体制,取消了大部分县市局的邮件分拣功能;全省共有邮件处理中心6个,汽运中心10个,航空转运站2个,火车转运站5个;省内干线邮路单程总长度达到1.18万公里,与63条县内自办汽车邮路、185条委办汽车邮路紧密相连,构成联结城乡、通达村镇、较为发达的邮件运输网。
  完成了覆盖全省六个邮区中心局的综合计算机网广域网建设,福州、厦门、泉州、龙岩、三明、南平6个信息中心已实现互联互通。
  进行邮政储蓄计算机系统省清算/网管中心的四期扩容工程建设,在原福州中心的基础上,对主机系统进行扩容,完成福州、泉州、宁德、莆田、漳州、龙岩6个地区的数据大集中,为实现应用软件版本大统一打下基础;邮政储蓄绿卡金融网省清算/网管中心和技术支援与开发中心建成投产,实现省内跨中心异地交易由省清算中心转接和清算。
  在完成现有绿卡城市中心的改造之后,做到市县接入点和服务网点等与主体工程配套建设。
  组织全省范围的通信网络改造,将X.25、PCM、电话专线等通信方式逐步统一采用DDN通信方式,同时采用线路共享方式减少通信线路,提高线路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统一全省绿卡应用系统版本,开发《福建省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络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厦门市邮政局邮储绿卡已与市内金卡联网,可代缴电信、水、电、煤气费等公用事业费,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一卡通”,开通了商户POS业务,并开发了绿卡打电话、电话汇款等业务;福州市邮储绿卡实现与金卡工程联网。
  (2)电信。电信通信能力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基础传送网:大量采用了先进的SDH和WDM技术,建成了以光缆为主、卫星和数字微波为辅、覆盖全省的数字传送网。全省光缆总长度达到4.5万公里,其中骨干传输光缆长度达到1.1万公里;建成了连接全省各地市的l0Gb/SDWDM系统,省宽带骨干网已经通达所有地市和部分县市、乡镇;光纤接入网已逐步取代大对数电缆,使光纤逐渐向用户端推进,新建大楼和住宅小区已逐步实现光纤接入,小区宽带接入的建设已经开始启动。传送网的发展速度和技术含量已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基本满足了当前业务发展的需要。
  固定电话网:形成了9个本地电话网和省内长途电话网,截至2000年年底,全省城乡电话交换机容量突破800万门,长途交换机容量近26万路,具备了开放多种业务的能力,为其他电信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移动通信网:截至2000年年底,全省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600万门,建成以GSM900MHZ网为主、GSM1800MHZ网为辅、TACS网共存的覆盖全省所有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及高速公路沿线的现代化移动通信网,移动通信业务由话音扩展为短消息、WAP、GPRS等。
  数据及多媒体通信网:省内数据及多媒体通信网已粗具规模,形成了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帧中继网等数据基本业务网和数据增值业务网,基本建成了基于ATM的覆盖全省主要县市的宽带多媒体网,可利用普通电话线为用户提供ADSL6Mb/S带宽接入,开放丰富多彩的宽带多媒体信息业务。
  4.业务发展
  邮政:新业务开始启动。“九五”末,邮政图书业务收入达1200万元,特快汇款、货运业务收入分别达到2400万元和1400万元,占特快收入的8.55%和4.99%;到2000年年底,全省邮购超市(商店)达到300家,完成销售收入5000万元,差价收入900万元。
  电信:截至2000年年末,城乡电话用户达56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441万户,互联网用户超过67万户,无线寻呼用户达374万户。
  5.服务水平
  邮政:新建楼房通邮率达到95.8%;城市住宅楼房妥投率达到94.9%;农村信报直、妥投率保持在90%以上;邮件逾限率<1%;邮件处理不合格率<6%;邮政服务综合满意度达到83分以上,满意率达到90%;有多媒体查询机69台,13个局配备了EMS跟踪查询系统,30个局建立了“185”综合服务系统,福州、厦门邮政局建立起客户服务中心,厦门邮政局还实施了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
  电信:截至2000年年底,城乡固定电话普及率(渗透率)达到每百人16.7部,其中,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44.1部,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2.6部,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例达到97.25%;实施《电信服务标准》,电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十五”规划及执行结果
  (一)规划
  1.由政
  经济效益:2005年年末,全省业务总量达13.50亿元,年递增率为9.19%;业务总收入达30亿元,年递增率为9.89%,其中,邮政实物传递类、邮政金融类、集邮类、其他类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5.22亿元、8.85亿元、3.7亿元、2.27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3.41%、8.08%、-0.48%、11.62%;2001—2005年福建省要在2000年度实现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收支差额略有盈余,五年累计实现收支差额0.69亿元;“十五”期间,五年利润平均增长率达15.83%,五年资本平均增长率达0.36%。到2005年,年末净资产收益率达0.27%,年末资产负债率达18%,年末成本费用利润率达0.99%,年末资本保值增值率达101.28%。
  能力建设:营业网点达2234处,其中电子化联网网点1000处,投递网点达1157处;地市以上城市户箱普及率达到98%;建成综合性客户服务中心9处、全省邮储联网网点842处,ATM数量达392台,POS数量达1000个,自助服务终端达300台;形成以福州、厦门、南平三个二级中心局、龙岩一个三级中心局为主体的网路运行体制,邮区中心局生产场地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达到全自动信函分拣系统6套、包裹分拣机3套、扁平邮件分拣机2套、总包邮件处理设备3套、商函处理系统7套;中心局内信函、印刷品、包裹等邮件的机械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0%、40%和70%;建成综合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快、普适度分运,运行快速,调度灵敏,管理有效,信息通畅的现代化省内邮政干线网;全省利用一级干线邮路11条,二级干线邮路20条;运输能力达到:干线火车邮路长3447公里,干线汽车邮路单程总长24277公里,干线邮运车辆352辆,火车邮厢13辆,邮区网邮路100条,汽车、火车运能利用率分别达到75%和80%;建成福州、厦门2个邮政综合计算机网二级信息中心、其他地市7个三级信息中心及58个县(市)局信息站,全省邮政综合计算机网中心主机数据存储量达47001MB,通信数据传输量达10248MB;在全省9地(市)建成185客户服务中心;建设福州、厦门2个全省邮政电子商务镜像网站;中心局内部生产信息上网率实现100%,邮政业务信息上网率达到80%,速递业务查询信息上网率达到90%;绿卡网到2005年提供网上银行、ATM、POS、IC卡、电子支付、自助服务终端、客户服务中心及代收付、个人理财等多种金融服务业务。
  服务水平:邮政服务综合满意度达到85分以上,满意率达到93%;服务半径小于或等于4公里的营业局所服务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具有综合功能、采用电子化处理的营业网点占自办局所比率达到90%;“185”服务专线开办城市普及率达到100%;城市网点营业时间(节假日除外)不少于12小时;在全省城市范围内消灭“不投递区域”,对于城市常住居民具备投递条件的住宅楼房,7日内实现投递;城市内函件和报刊实现以插箱投递为主、收发室为辅的投递方式,并根据用户需要提供投递到户服务;福州城区实现普通包裹直投到户,其他地、市、县城区包裹,根据用户需求,直投到户;县(市)以上城市的城区实现邮购包裹直投到户;在县(市)以上城市范围内,特快专递邮件实现100%门对门、桌对桌服务;县(市)以上城市投递规范化服务达到100%;建好行政村邮站、信报接转点、流动邮政服务点,改善乡村用邮条件;福州市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之间基本实现信函四日以内投递;福州市、厦门市与全国其他一、二级邮区中心局所在城市之间基本实现信函五日以内投递;省内邮区中心局所在城市之间,邮区中心局至县市、支局所基本实现信函三日以内投递;同一个邮区内局所互寄函件12时前收寄的次日投递率达100%;省内县市互寄包裹第四日投递率达100%;省内各地18时前收寄的出省包裹三日内从福州、厦门出口;福州市、厦门市与全国省会及大连、青岛、烟台、桂林、深圳、汕头、珠海、宁波、温州等城市之间邮政特快专递次日投递率达到80%以上;省内邮区中心局所在城市之间邮政特快专递次日投递率达100%,邮区中心局至开办点之间邮政特快专递基本实现次日投递;出版地的报纸(包括分印报纸)实现早报早投、晚报当日投递;中央级分印报纸、省报到地(市)当日见报率达到100%,到县市当日见报率达到74.6%,省内边远地区实现次日内见报。
  2.电信
  “十五”期间,福建省电信业将继续保持超过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7%以上。截至2005年年底,达到结构合理、竞争有序、网络先进、效益显著,成为电信强省。电信业增加值占福建省GDP增加值比重达到5%,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增强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及信息化建设、国家安全、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五”期间和2005年年末主要业务指标:“十五”期间,累计投资规模将达到650亿元,话音业务年平均增长14%,数据业务年平均增长速度达30%。到2005年末,全省电信业业务总量达到600亿元;在骨干网上传送的话音和数据宽带将持平,业务趋于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全省城乡电话用户达1000万户,全省城乡电话交换机容量将达1300万门,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0线,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30万路端;移动电话达到1000万部,2005年容量将超过1500万门,GPRS网(通用分组数据业务网)总容量达到400万户,建成覆盖全省的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网;数据及多媒体业务用户达到400万户,数据业务以IP为主;全省传输光缆总长度超过10万公里,建成全省多格状的干线光缆传输网络,使之成为各类信息传递的物理传送基础。
  (二)执行结果
  1.邮政
  经营发展:2005年全省邮政业务总量达25.6076亿元,邮政业务收入达22.4047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40.85%和18.87%。
  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基本实现了经营性实得现金与应得现金的平衡以及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与投资现金净流出的平衡;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成本年均增长率持续低于收入增长率;扭转了分营初期严重亏损的状况;投资开始向信息化、终端设备和效益好、竞争激烈的专业与区域倾斜,土建投资比重逐年下降,由初期的70%下降到30%,信息化投资比重由“十五”初期的15%上升到25%。
  业务发展与结构:开发账单业务、邮送广告业务、景点门票型明信片、充值明信片等业务;相继开发区域次晨达、单证照、特快送款、特快送票、收件人付费、“思乡月饼”、中速快件、代收货款、全夜航次日递等不同时限、不同品种的新型国内速递业务;开办了国内快递包裹业务;丰富了邮储异地存取款业务、各类卡业务和金融中间业务,实现了邮政汇兑现代化改造,推出了电子汇兑、邮政一汇通、国际邮政汇款、国际银邮汇款、西联汇款业务;拓展了代理电信、代办保险、代办票务等代理业务和信息类增值业务;推出了个性化邮票业务;开始进入教材发行和物流领域。
  通过开办物流业务,速递物流类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逐年提高,金融类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大幅提高,邮务类业务占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各业务内部结构发生变化,适应市场需求的一些业务比重增加。商函收入占整个函件收入比重超过70%;快包业务收入占国内包裹收入的比重超过60%;国际包裹业务收入占包裹收入的比重达到23%;报刊零售业务收入占报刊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28.5%;邮品收入占集邮收入的比重达85%以上。邮政储蓄的收入渠道发生变化,自主运用利差收入占利差收入比重为23%。
  服务水平:重点区域的速递邮件全面提速。福建省与23个省(市)互寄的速递邮件全程时限整体提前半天至一天;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重点县市与京、沪、穗等56个城区互寄准时率和次日投递率达到98%。国内特快邮件时限准时率达85.6%;挂号信、平信、包裹、印刷品等各类国内普通邮件实现提速。与“九五”期间相比包裹的传递时间缩短2—4天,信函的传递时间缩短1—2天;加快了畅销期刊的传递时限。实现了《福建日报》全省各县市当日递。福州早2时30分前出版的畅销报刊全省各县市当日递,早8时前出版的畅销报刊各地市及18个主要县(市)当日递。
  网络发展:逐步取消或弱化三级邮区中心局的邮件处理功能,全网普邮处理基本集中到福州、厦门、南平3个二级中心局,提高了网络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施福建省“全夜航”省内配套运行方案,顺利接入全国邮政自主航空集散网。列入福建省“全夜航”发运范围的省份达23个,省内纳入“全夜航”覆盖范围的县(市)局达35个;进出省一级干线邮件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增开了福州一汕头、福州一武汉、福州一杭州3条一级干线汽车邮路及福州一贵阳一级干线火车邮路。“十五”期末,省内组开的陆路一级干线单程邮路比“九五”期末增加近4000公里;撤销了运行效率低的省内火车邮路;省内二级干线汽车单程邮路比“九五”期末增长3828公里;全省各县市每日均有2个或2个以上运邮频次;形成了以3个二级中心局为骨干的网络格局,全省进出省普通邮件基本集中到福州、厦门、南平3个二级中心局处理;实现福建邮政物流邮件网与全国南方、北方、华东、西南、西北五大区域物流集散网的联结,基本建成省内物流集散网和末端配送平台;“十五”期间全省更新(含新增)车辆共519辆,新增包裹扁平合一分拣机3台;集装箱、信盒等新式运邮容器逐步在省内推广使用。
  信息化与科技:推广应用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和邮运指挥调度系统,在全网范围内实现邮件内部处理和邮运生产信息的联网和共享。进出口邮件条码化率达100%,扫描勾核率达100%;“十五”期间实施了29项科研开发项目、62项科技推广和信息化建设项目、8项邮政自动化技术改造工程,完成了9项软科学研究项目;“十五”期间国家局和省邮政局在科技发展方面投入38616万元,其中: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为18355万元,邮政自动化技术改造的投资为2284万元,电子设备更新的投资17977万元;邮区中心局生产处理全部实现了信息化,年业务收入5万元以上的邮政支局均实现了联网电子化。
  2.电信
  “十五”期间,福建省电信业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621亿元,年均增长30.09%;累计完成电信主营业务收入894亿元,年均增长10.68%;2005年,电信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收入分别达到504亿元和216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24.7%和12.2%。量收比从2001年的1.17增加到2005年的2.33。
  到2005年年底,福建省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399万户,“十五”期间累计增长648万户,年均增长17%;福建省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302万户,“十五”期间累计增长672万户,年均增长20%;福建省数据及多媒体业务用户达到598万户,“十五”期间累计增长400万户,年均增长35%。到2005年年底,福建省电话普及率达到76.93部/百人,比“九五”末上升48.26个百分点,其中,福建省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39.85部/百人,比“九五”末上升23.64个百分点;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37.08部/百人,比“九五”末上升24.62个百分点;福建省数据业务用户普及率达到17.03户/百人。
  “十五”期间,福建省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15亿元。到2005年年底,福建省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866万门,“十五”期间累计新增1046万门,年均增长23.69%;福建省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600万门,“十五”期间累计新增713万门,年均增长16.09%。到2005年年底,福建省光缆线路长度达到14.81万公里,“十五”期间累计增长7.06万公里,年均增长17.72%;福建省长途业务电路达到48881个2M。
  “十五”期间全省电信业累计完成增加值629亿元,年均增长11.04%,高于同期福建省国民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2005年福建省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41.25亿元,占全国电信业增加值的3.6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64%。
  福建省增值电信业务企业数量从“九五”末的93家发展到2005年年底的696家,增值电信行业业务收入达到5.4亿元,年均增长20%,从业人员达1万人以上,增值电信业务种类发展到8类,服务内容和方式更加丰富。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通信志:1991~2005

《福建省志·通信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在叙述了15年间福建通信业的深刻变化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通过资料和图表,体现出通信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大连市
相关地名
广州市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三明市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永安市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
台北市
相关地名
万户镇
相关地名
龙岩市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青岛市
相关地名
烟台市
相关地名
桂林市
相关地名
深圳市
相关地名
汕头市
相关地名
珠海市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温州市
相关地名
武汉市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