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项目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通信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4503
颗粒名称: 一、重点项目建设
分类号: F616
页数: 10
页码: 5-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邮政通信的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包括了邮政综合业务计算机网建设、邮政运递设施建设、邮储绿卡网建设等。
关键词: 福建省 邮政通信 基础设施

内容

(一)邮政综合业务计算机网建设
  1992年,由省邮电管理局批准立项,福州邮政局组织开发邮政支局综合业务计算机处理系统。是年3月,成立课题组,11月完成可行性研究与实施方案报告。
  1993年初,邮政支局综合业务计算机处理系统进入实施阶段,3月18日投入试运行。5月18日通过由省邮电管理局组织鉴定,并于6月开始进行该系统的推广工作。先在38个市县邮电局的49个营业服务网点开通,当月,上述49个营业厅受理的函件、包裹、汇兑、报刊发行、特快专递业务均使用微机进行处理。系统采用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将各台微机和系统管理连成一体,实现多台席、全功能、共享数据的综合业务处理,使一个窗口能够办理多种邮政业务。
  1995年9月,福州邮政局作为邮电部邮政综合网建设的第一批试点单位,组织开发邮政综合业务计算机网络系统,计划总投资1700万元。
  1996年6月,“福州市邮政局综合业务计算机网络系统”项目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与总体方案设计,并通过省邮电管理局组织的技术论证,确定以100BASE-T为主干网的网络方案。11月,系统开始建设,年底完成枢纽生产楼和机关办公楼的线路敷设和主机设备的安装调试,推行邮政营业电子化。
  1996年9月18日,具有全市通订功能的报刊订销系统和邮政设备管理系统通过省邮电管理局验收鉴定,并在试点局推广。邮电营业微机处理系统(V2.0)完成升级,并推广到省内外近270个局。邮件投递微机处理系统和邮资票品管理系统也分别推广到14个局和13个局。
  1997年初,福州邮政局完成邮运生产、重件分拣封发、轻件分拣封发、档案查询、国际邮件分拣封发子系统的业务调研、论证及几个子系统的程序设计。6月,轻件分拣封发子系统投入运行,随后邮运生产子系统、重件分拣封发子系统、公用数据维护子系统也相继投入运行。福建省被邮电部选为研究实施邮政综合网方案的省份。
  1998年5月,邮政综合业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各项子系统全面投入运行。
  1999年,福建省邮政综合网完成联结全国的广域网工程以及二、三级邮区信息中心局域网工程,开通国家局到省会城市间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福州、厦门开通185客户服务电话。省邮政电子商务试验网站开办网上购物、网上邮市、网上书店、网上订报刊、网上邮局等业务。7月9日,邮政综合业务计算机网通过国家邮政局验收,其功能和技术在国内同类系统中处于领先水平。1999年11月省邮政综合网信息中心完成机房建设,进行安装调试。各邮区中心局完成综合网信息中心机房的选址、装修,以及全省综合网广域网、二级中心局局域网设备选型和安装调试等工作。同时,全省商函系统设备进行安装调试。
  2000年9月,省邮政信息技术局启动邮政支局生产管理系统项目的研发,2001年9月完成,并相继在泉州、福州投入试运行。同年,系统项目通过省邮政局组织的验收。
  2001年9月27日,9个设区市局全部开通邮政电子汇兑系统。11月14日,省综合网县(市)信息中心及电子化支局系统推广工程已完成368个。是年,完成电子化支局所改造548个,完成电子汇兑系统建设任务,建成67个县(市)电子汇兑中心,电子汇兑联网网点达532个;建成福州、厦门、南平3个二级邮区信息中心;建成泉州、龙岩、三明3个三级邮区信息中心及漳州、宁德、莆田3个地区信息中心和58个县(市)网络汇结中心及电子汇兑中心,联网电子化支局达到600多个。福州、泉州局2002年报刊收订、厦门报刊前台收订均开始采用新系统。同时,开始省邮政局办公自动化系统结合“数字福建”政务网内部网站建设。
  2002年,加快以综合计算机网为主要内容的邮政信息化进程,综合计算机网的局域网、广域网工程通过国家局组织的审计。随即,福州、泉州185客户服务中心投入试运行,方便社会各界用户使用邮政特快专递业务。电子汇兑业务同步进行推广,邮政电子汇兑业务完成新旧体制转换,将各地邮政汇款业务纳入邮政电子汇兑系统进行处理,在城市之间逐步取消沿袭百年的邮政实物汇票传递。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完成总体方案编制,并开展招投标工作。报刊订销系统开发项目、福州和泉州报刊订销系统推广工程、邮购连锁便利店信息管理系统等相继通过验收。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处理、邮政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项目基本完成。
  2003年1月22日,省邮政信息技术局与福建省国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邮政电子化支局综合营业系统”通过国家局鉴定。该系统是国内首个实现地市集中模式,并大规模应用的邮政电子化支局综合营业系统,建设投资和运维成本较低。系统功能齐全,满足邮政支局综合营业的需求,能与电子汇兑等其他应用系统快速整合,方便实现支局台席综合营业受理(即“一台清”)。可实现多种模式系统外联,拓展支局的业务领域。能汇总分析省、地、县三级经营管理数据,提髙经营统计分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4月4日,厦门邮政综合语音服务系统升级扩容改造工程通过省邮政局组织的验收。该工程将语音平台、邮政综合网、互联网、电信资源、移动短信等多种资源整合于一体,成为一个安全稳定、技术先进、数据接口灵活、业务丰富、用户广泛、使用方便的综合信息处理平台,为厦门邮政业务发展提供支撑。6月11日,省邮政综合业务计算机网工程、全省报刊订销系统推广工程以及绿卡网配套工程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2003年,全省6个邮区中心局使用报刊处理系统,并在报刊业务处理子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处理系统推广到全省13个站点局,实现大客户揽收业务处理和业务统计分析的信息化,提高了处理效率及准确率。邮资票品系统推广到各市邮政局68个集邮公司及门市部,并通过综合网实现联网,实现邮资票品库存、销售、调拨等工作的信息处理。通过实施邮储代办电子汇兑项目,实现了全省所有邮储网点办理电子汇兑业务。同时,以信息化为支撑手段,提高邮政内外部服务与管理水平。在全省59个图书网点推广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并与省邮政书店进行联网,实现图书库存、销售、调拨等工作的信息处理。完成银联卡改造和福州、泉州185工程的验收,为增值、代理代办业务的发展打好基础。视频会议系统试投产,推动内部管理模式的转变,提高会议、培训等工作的效率,降低成本费用。12月20日,11个远程视频电话会议系统完成安装调试,投入使用。该系统以福州综合网中心为主控节点,将省邮政局、各市局的会场通过综合网的2MSDH电路连接到福州综合网中心,进行多点之间的音频、视频和数据的交互,不仅可实现省局和9个市局之间双播模式的远程视频电话会议和远程培训功能,而且还和国家局视频会议系统对接,实现转播国家局会议到省内各分会场。至此,福建邮政已建成连接全省9个设区市、58个县(市)的福建邮政主干信息网络。
  2004年7月23日,福建省邮政综合网防火墙工程完成,并在邮政金融省中心和综合网省中心上线。该工程在邮政金融省中心和8个市级信息技术中心部署防火墙,采用双机热备方式,并在综合网省中心部署一套集中管理系统,对全省的防火墙进行集中管理。工程遵循福建邮政网络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建设规划,建立以防火墙为核心的边界保护体系,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10月31日,全省邮政邮运指挥调度系统投入使用,福建省3个二级邮区中心局及3个三级邮区中心局两个子系统上线运行,实现了全省邮区中心局调度的信息化处理。
  2005年5月26日,福建版邮政电子化支局系统完成向国内26个省的推广工作。10月5日和10月11日,福建省邮政国际普邮跟踪查询系统分别在厦门、福州两局正式上线。至此,省邮政综合网形成规模,它由福州、厦门、南平3个二级邮区中心局和泉州、三明、龙岩3个三级中心局构成骨干网,辐射全省各市、县邮政局及邮政电子化支局,并通过福州中心局(福州局兼省中心局)与全国中心相连。邮政综合网的建成,对外满足提供优质服务的需求,为新业务和传统业务提供电子化服务、查询服务和信息服务;对内则满足生产作业处理信息综合利用的需求,实现各邮政生产部门之间内部的信息交换与利用,以及与相关外系统之间信息的交换与利用;满足各级经营与管理部门综合信息利用的需求,为各级邮政经营和管理部门提供了所需的各类经营管理信息。年内,福建邮政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邮运生产指挥调度系统、全国邮政名址信息系统建设和邮政电子汇兑系统互通工程(两网互通)基本完成。邮政国际普邮跟踪查询系统、业务量收系统建设以及邮政代理保险系统新增业务功能工作、邮储省际备份线路改造及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建设二期工程均按国家邮政局的部署进行。省中心机房改造等17个工程项目亦基本完成。
  (二)邮政运递设施建设
  福建省邮政运递设施由邮政枢纽中心、邮区中心局、邮政营业局所组成。
  1.邮政枢纽中心建设
  1991年12月,福州邮政枢纽中心落成于福州火车站南侧,其中邮政大楼建筑面积12818平方米。1993年8月,福州邮政枢纽中心投资3963万元签约引进自动信函分拣机,同时,进行分拣车间的场地改造和维护人员的外语培训工作。1994年,两套自动信函分拣系统通过验收。2005年,该中心实现函件、包件自动机械分拣和微机管理。
  2.邮区中心局建设
  1992年,邮电部确定全国邮政通信网实行邮区中心局体制,据此,福建邮政加紧邮区中心局建设和加快中心局体制改革步伐。
  1993—1995年,省内7个二、三级邮区中心局陆续建成。
  1996年3月,省邮电管理局决定将泉州邮区中心局作为福建省邮区中心局体制建设的试点。
  1997年1月,泉州邮区中心局体制运行。4月,厦门邮区中心局体制也投入运行。7月,省邮电管理局组织邮区中心局评估组,对泉州邮区中心局体制运行进行实地评估。在总结泉州邮区中心局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邮电部《进一步加快实施邮区中心局体制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对邮区中心局的设置和分拣网与邮运网布局、中心局邮政枢纽建设、设备配置等,进行论证,制定了《福建省邮区中心局体制实施意见》和《福建省邮区中心局体制实施规划》。
  1998年1月1日,三明邮区中心局体制和漳州邮区中心局体制投入正式运行。7月1日和8月1日,龙岩邮区中心局体制和南平邮区中心局体制分别投入正式运行。是年,厦门邮区中心局开始实施二级邮区中心局的功能,对所属三级邮区中心局邮件进行集散处理。12月15日,福州邮区中心局体制开始试运行。
  1999年1月1日,福州邮区中心局体制投入正式运行。至此,省内各级邮区中心局体制全部建立完毕。随即,省邮政局对省内各级中心局体制进行作业组织优化,完善邮区中心局体制功能,建立健全邮区中心局体制管理制度,对邮区中心局施行规范化管理。扩大厦门二级邮区中心局体制的业务功能,将漳州进口邮件在厦门直接分拣到投递局,减少重复处理。对县(市)内互寄邮件的传递时限进行调查,对时限有影响的局,恢复县(市)局内互寄邮件的分拣封发功能。实行邮件集中分拣封发后,6个二、三级邮区中心局体制(漳州邮区中心局除外,其不列入全国中心局体制范围)除对本邮区范围内支局(所)和收寄点直封外,对发往全省各县、市的各类普通邮件不再单独封发,改由本埠分开转发,直封所属邮区中心局。发往全国的普通邮件,福州、厦门2个邮区中心局分别与全国各邮区中心局建立固定直封关系,加快邮件传递速度,减少经转环节,提高劳动生产率。
  2003年3月,开始建设南平邮件处理中心,该中心作为国家二级邮区中心局,是国家邮政局的重点投资建设项目之一,也是福建省三大邮区中心局之一,占地面积5.34公顷。
  2004年2月28日,全省最大的邮运生产指挥调度中心福州邮政汽运中心建成投产。该中心占地面积57亩,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6月26日,南平邮件处理中心工艺设备安装工程通过初步验收。6月30日,厦门港口邮件处理中心工艺技术改造工程通过终验。与此同时,厦门邮区中心局投资1394万元配备交叉带式分拣系统、推式悬挂输送系统、胶带机输送系统、开拆平台及开拆除尘设备、装卸过桥与闭路监控系统、报刊分发格口显示设备等,承担起泉州、漳州、龙岩、厦门等地的邮件经转任务。7月1日,总投资1123万元的厦门进出境快件监管中心工艺设备工程通过验收。该中心配备快件分拣系统、X光机及其分层管理系统、装卸过桥与闭路监控系统、通道及车辆出入管理系统等,可适应快件监管中心生产作业流程及业务发展需要,符合海关总署关于“以集约化管理的模式在快件监管上实行相对集中、统一管理,严密高效”的监管要求。7月6日,福州进出境快件监管中心开始试运行。该中心占地1800多平方米,由福州市邮政局投资建设。有5家非邮政快递企业入驻该服务中心,接受福州海关的监管。7月20日,福建省第二批邮区中心局(南平、泉州、三明、龙岩)生产作业系统开始安装上线。8月18日,南平邮件处理中心建成。该中心建筑面积16864平方米,总投资4564万元,承担三明、南平两地21个县(市)的邮件分拣封发工作。投入运行后,邮件日均处理量达20多万件,转运邮件达14000袋。10月,国家邮运指挥调度系统投入使用,福建省3个二级中心局及3个三级中心局的子系统均上线运行。
  3.邮政营业局所建设
  从1991年开始,开展标准化局所建设。同年,县局以上营业厅全部达标,班组一类率达60%,农村标准化支局所占50%。1992—1993年,省内所有地(市)局和县(市)局的支局,实现窗口业务处理微机化。1994年,全省123个营业厅推广邮政综合微机处理系统。1995年,邮政营业电子化推广至各市、县营业厅和大的支局所,其中能提供邮政全功能服务的局所达406个。1996年,实现营业电子化软件版本升级,新增电子化局所105个。2000年,提供全功能服务的邮政局所达1198个,电子化局所达537个。2001年,完成电子化支局所改造548个,随即,在省内522个市、县网点推广电子化支局系统,联网支局所达到600多个。2005年,电子化支局所达到747个,其中632个邮政支局所进入邮政综合计算机网。
  (三)邮储绿卡网建设
  1994年,全国邮政部门开始组织建设金融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造工程,简称“邮政储蓄绿卡工程”,福州、厦门、泉州等被列入首批推广城市。
  1995年,省邮政部门集中力量优化邮储通存通兑软件,并组织在全省推广。至年底,各县(市)内均实现邮储网点联网通存通兑。与此同时,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全国邮储联网的“绿卡”工程站点主机完成安装。
  1996年,通过引进法国BULL公司的设备和技术,实现全省68个市县邮电局937个邮政储蓄网点的联网。网络结构为:在福州、厦门、泉州建立3个金融计算中心,覆盖全省所有县(市)邮电局邮政储蓄网点,并负责本中心范围内的县(市)邮储资金清算、网络管理和技术支持。
  1997年,福建邮政储蓄绿卡网与全国网连接,省内68个县(市)邮电局邮储网点和114台自助服务终端(ATM)机与全国62个城市邮储网点实现通存通兑。全省新增邮储网点145个,发行邮政储蓄绿卡215105张。
  1998年,建设绿卡二期工程,省邮电管理局投资2000多万元,在南平和三明分别设立一套中心主机系统及配套设备,新增ATM机187台。到年底,实现与全国500多个城市的通存通兑。
  1999年1月22日,福建省邮政储蓄资金清算中心的网络管理中心工程在福州、泉州完工并投入试运行。29日,厦门邮政储蓄省内跨中心异地交易正式通过省邮政储蓄资金清算中心处理。此后,全省68个市(县)的所有邮储网点省内跨中心异地交易不再经全国中心处理,而改由省中心交换和清算。福建邮政储蓄实现储蓄卡异地存取,同时实现销售终端(POS)银行卡异地交易等。5月18日,由国家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和福建省邮政储汇局共同开发的“省级邮政储蓄资金清算和网管中心计算机系统”在福州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组织的鉴定。该系统在全国邮政金融同行中首次研制成功,使福建省邮储可根据市场需要更加灵活地开办区域性业务,并有能力为储户提供ATM机24小时全天候服务。
  2000年,绿卡网络改造工程启动,统一全省绿卡应用软件版本,完成邮储终端安全改造,开发代发工资、代缴话费等业务。绿卡三期工程、绿卡技术支援和开发中心等工程顺利通过验收。12月15日,福建省邮政储蓄网络加入全国银行总中心网络,并开通运行。
  2001年2月25日,福建省邮政金融计算机应用系统新开发的统计报表业务及入账汇款业务投入使用。4月1日,增加三明、南平、宁德、龙岩、莆田、明溪6个国际邮政汇兑通汇局。新增的通汇局负责本地或本市、县国际汇款业务的开发及会计与资金管理,业务种类为万国邮政联盟“邮政汇票协定”定义的通过邮路寄递的普通汇票业务。4月19日,“城市中心与全国中心联网改造”、“绿卡V4.5版本功能改进”、“自助服务终端”等项目正式投产运行。此次上线的城市中心与全国中心联网改造系统,实现省内、省间跨行业务全部由省中心转接,优化网络结构,增强了异地业务功能。自助服务终端的开通,为邮储实现24小时全功能的自助银行服务奠定了基础。10月23日,省邮政储汇局改进的V4.5版本邮政金融计算机应用系统在全省开通。网管中心工程和扩容改造工程于10月先后完成终验和初验。绿卡加入银联卡标准化改造工程于11月启动。
  2002年7月1日,邮政储蓄银联卡改造工程完成版本升级工作。10月29日,邮储ATM改造工程二阶段完工并在南平地区投入试运行。该系统升级实现ATM机的末五笔交易查询、电子流水、吞卡报告等业务功能。省邮政储蓄资金清算/网管中心扩容改造工程全面竣工,省中心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三级网络三级清算,缓解全国中心工作负荷,减少清算对账工作量,提髙调账处理效率。
  2003年6月5日,福建邮政电子商务——邮储支付与结算系统通过了省邮政局验收。该项目由省储汇局作为建设单位,主要开发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处理前置机软件系统,改造省中心系统和城市中心系统相关应用软件,并在绿卡城市中心与省中心间构建交换式信息中间通信。6月11日,绿卡网配套工程通过由省邮政局组织的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8月15日,省储汇肩会同国通公司新开发“绿卡大学生版”的发卡业务在9个设区市对外开通。其功能与邮政绿卡相同,可办理全国异地通存通兑及银行卡跨行业务。
  2004年10月26日,绿卡“统一版本”系统上线,相关配套工程、综合服务平台、绿卡省中心机房改造工程等均按照“统一版本”的进度和要求完成,实现邮政储蓄基本业务、代理代办业务的统一与集中。
  2005年4月25日,福建省开始实施“两网互通”工程(中国邮政储蓄应用系统与邮政电子汇兑应用系统互通工程)。“两网互通”工程是在“电子汇兑应用系统”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外围系统接入“邮政储蓄应用系统”(储蓄统一版本核心系统),实现“邮政储蓄应用系统”与“电子汇兑应用系统”两系统的网络对接。5月17日,“两网互通”成功切换上线。9月27日,省邮政储蓄计算机系统统一版本扩容改造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该工程实现厦门、南平、三明、福州4个城市中心以及省交换中心向省处理中心的统一版数据移植和系统切换功能,实现信息管理系统和事后监督系统的构建。通过系统的扩容改造建设,完成省内绿卡网络结构的调整,实现省内处理中心与全国中心、省内790个营业网点、265台ATM机的联网运行。10月28日,完成了邮政外币储蓄系统首批30个网点的推广上线工作。年底,福建“绿卡工程”建成连接1个省中心、9个设区市中心、799个邮政储蓄网营业点、243台ATM机的大型实时处理计算机联网系统。
  (四)邮政生产用房和局房建设
  1991年,在福州邮政枢纽及厦门、南平、龙岩、漳州4个邮区中心局相继建成投产后,邮政部门加紧建设泉州、三明、邵武转口局的邮件处理中心,同年,完成土建和工艺设备订货。
  1992年,泉州、三明、邵武转口局邮件处理中心土建竣工。
  1993年,泉州、三明、邵武邮件转口局建成投产。全年累计净增自办局所47个,同时还增设委办局所达637个。
  1994年,福州国际邮件综合楼、马尾港转运站、厦门邮件处理中心、厦门机场邮件转运站完成既定的建设工作量。
  1996—1997年,全省共建成邮政生产用房195059平方米。
  1998年9月,漳州市小商品城邮政综合楼A区建成投产,大楼具备邮电营业、邮政储蓄营业、邮储办公和信报投递等功能。
  1999年,全省邮政生产用房和局房建设共完成土建工程投资6.2亿元,基建总规模达98万平方米。省邮政大厦封顶,大厦建筑总面积4.7万多平方米,高142米。10月,厦门松柏邮政楼建成,建筑规模2万平方米,属于邮电分营,由电信建设,后移交邮政使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邮件转运站竣工通过终验。厦门港口邮件处理中心的工艺会审与厦门汽运中心征地工作完成。福州邮政运输中心局生产用房经国家局同意立项。
  2000年3月14日,福州国际邮件综合楼通过国家邮政局组织验收,该工程占地面积9593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932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高77.25米,主楼19层,生产楼6层,工程总投资约1.75亿元(批准总投资1.673亿元)。大楼集邮政生产处理、邮政营业和办公于一体,具备现代智能建筑的通信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自动化、楼宇设备控制系统自动化等3A功能。终期生产能力达到日均处理邮件交换量51.88万件,转运邮件23708袋。8月,漳州蓝田邮区中心综合楼建成投产,建筑规模6891平方米,总投资2033万元。
  2001年8月,漳州市火车站邮政楼建成,建筑规模14192.9平方米,总投资2824万元,该项目解决了该区域邮电营业、邮件转运、邮件投递、邮政特快专递、信函制作等的生产用房。12月14日,由厦门局承建的厦门进出境快件监管中心开工。
  2002年,邮政在建工程共111项,下达总计划投资30554万元,年内完成的计划目标达95%以上。
  基建类工程有:国家邮政局在建工程1项,省管在建工程(局楼)27项,地管(支局所网点)在建工程43项,共投资27726万元。
  其中,南平二级邮区中心局项目建设前期设计(工艺及土建)按国家邮政局要求进度进行,并通过国家邮政局组织的土建及工艺初步设计会审。泉州邮政楼项目建设规模为24200平方米,总投资4495万元,主体B楼及附属汽配车间(临时设施)先行投产。龙岩邮政楼项目建设规模为13000平方米,总投资3400万元,地质溶洞问题经专家论证后桩基工程完成,进入地下施工。南平邮政楼项目建设规模为15039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含征地),5月建成,集邮电营业、邮储营业、函件、邮政特快专递业务等专业和行政办公于一体,解决邮政生产、办公租房等问题。三明邮政楼项目建设规模为16600平方米,总投资3966万元,6月建成。宁德东侨邮政楼项目建设规模为21000平方米,总投资6000万元。福州邮政汽运中心建设规模为30000平方米,总投资14000万元,2002年年末处于内外装修阶段。厦门港口邮件处理中心、厦门快件监管中心、宁德邮政楼进入内外装修与水电设备安装阶段。各县级局楼除永春局外,均进入竣工验收或装修收尾阶段。
  2003年3月6日,南平邮件处理中心开始建设。同年,厦门港口邮件处理中心、厦门快件监管中心、福州汽运中心、马尾转运站、福州邮政枢纽与省储汇局邮政金融中心消防系统改造工程项目及部分县(市)局楼建设项目竣工投产。
  2005年,福州进出境快件监管中心通过验收,泉州清濛物流中心进入上部工程施工阶段。10月,莆田市邮政楼建成投产,建筑规模为25000平方米,总投资9895万元。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通信志:1991~2005

《福建省志·通信志:1991~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在叙述了15年间福建通信业的深刻变化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通过资料和图表,体现出通信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