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等体育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体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447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中等体育学校
分类号: G807.4
页数: 2
页码: 361-3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中等体育学校包括福建两级师范学堂体育专修科、福建省立体育学校、福州师范学校体育音乐专修科、省立福州体育师范学校和福建体育学校。这些学校培养了体育专业人才,为福建省的体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福建省 中等 体育学校

内容

一、福建两级师范学堂体育专修科
  福建两级师范学堂体育专修科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10月。只办一期,学制为1年。首届招收新生30名,毕业后充任小学体育教师。
  二、福建省立体育学校
  福建省立体育学校创办于清宣统三年(1911),校址在福州水部门兜(今省机电学校附近)。学制为4年,招收小学毕业生。体育专业课的兵操(列队)、刺枪、劈刺、对打等课聘请日人明田川卓治担任,单杠、双杠、木马、天桥、浪木、肋木、吊环等器械体操由村山宽治任教。首届毕业生分配到中学任体育教师。民国4年(1915)因学校停办,第2届学生全部转入福州第一中学就读。
  三、福州师范学校体育音乐专修科
  福州师范学校于民国17年(1928)增设体育音乐专修科,学制3年。首届招生30余名,毕业后充任初中或小学体育(音乐)教师。
  民国24年(1935)扩办为福州师范学校体育师范科。首批新生招收初中毕业而具有体育专长的学生一个班。
  四、省立福州体育师范学校
  该校前身是省立永安体育师范学校,创办于民国32年(1943),校址在永安大湖。民国34年(1945)迁至福州,改称为省立福州体育师范学校,校址设于省立福州公共体育场边。1949年10月后,并入福建省立闽侯师范学校,为该校体育科。1953年因省立闽侯师范学校迁址闽侯县螺洲镇,该体育科即并入福州师范学校,停止招收新生,原留下141名学生,分别于1953、1954、1955年毕业分配工作。
  五、福建体育学校
  福建体育学校创办于1974年4月,校址在厦门集美原省航海俱乐部旧址。1979年6月迁校于福州市群众路,与省青少年业余体校合署。该校以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和基层体育干部为目的,学制2年。课程设有:文化基础课、体育基础理论课和体操技术课。1979年,开始设体育班和运动班。体育班的学制分别为2年和3年,运动班的学制分别为4年和5年。
  该校占地面积10955平方米,其中乒乓球馆1座,体操馆1座,排球馆2座,篮球馆2座(其中1个有看台),羽毛球馆1座,举重房2座,室外小运动场1个,跳水训练房1个,80米风雨跑道1条,室外50米×25米游泳池和20米×20米的10米高跳水池各1个和可容纳350人的教室、学生宿舍及办公楼等教学和生活设施。
  1974年创办初期,由省体委派人到各地(市)招生,1975年后由学校组织招生人员,下基层招收。这一时期的招收方法,以公社推荐,经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的考核后,择优录取。这3年招收的新生,多数是“文化大革命”前“老三届”毕业生。1977年起进行招生改革,规定新生年龄限于20周岁左右,强调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为主要条件。1978年后,均由全省中专统一考试,加试体育专项合格后,择优录取。1985年,增设教练员、干部中专班,学制3年。1987年11月,又向各地市青少年业余体校招收20名体育班新生。历年体育班招生696人;运动班招生421人。
  自1974年创办以来,共有9届毕业生634人。体育班的毕业生,根据省教育部门的“原则上回原籍地(市)县安排工作,不作远距离的调配”的规定,由国家统一分配。1978年招收的运动班毕业生,除由学校统一组织复习,参加高考外,其他落榜生则按上述原则分配。1980年后招收的历届运动班学生,除转为体育班或向省和部队优秀运动队输送及毕业后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外,其余毕业生也按上述原则办理。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体育志

《福建省志·体育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福建省志全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各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 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明田川卓治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永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