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航空模型、滑翔、跳伞、航海模型、航海多项、摩托艇、滑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体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4460
颗粒名称: 第八节 航空模型、滑翔、跳伞、航海模型、航海多项、摩托艇、滑水
分类号: G808.22
页数: 12
页码: 227-2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体育项目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节 航空模型、滑翔、跳伞、航海模型、航海多项、摩托艇、滑水。
关键词: 福建省 航空模型 滑翔

内容

一、航空模型
  福建省航空模型运动于50年代初在青年团的倡导和组织下,首先在福州市一部分中、小学中开展起来。其内容主要是弹射模型及初级牵引、橡筋动力模型滑翔机。1956年,航空模型被纳入国防体育,8月由省体委、教育厅、团省委联合在福州举办全省第1期航空模型业余教练员训练班,学员162人,为期一个月,此后即开始有计划地在全省培训骨干,发展组织,举办竞赛。
  1957年7月,省体委在福州集中30名业余航模运动员集训,由梁孝铨、章培根任教练员,8月1日,在省人民体育场举行庆祝“八一”建军节航空模型表演,集训队表演了牵引、橡筋动力模型滑翔机和线操纵特技、活塞式发动机自由飞等模型。8月,全国航空模型第5分区赛在广州举行,福建省航空模型代表队在这次比赛中,赢得团体总分亚军和一级自由飞、二级牵引、三级橡筋动力3项第2名。1959年3月,全省第1届航空模型比赛在福州举行,参加的单位有福、厦、漳、泉、南平5市,竞赛项目有自由飞、线操纵圆周竞速和线操纵特技等共10项。6月选拔组成航空模型运动员集训队,9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运会航模比赛,福建队未取得名次。
  1960年6月,省航空俱乐部成立,航空模型运动队即隶属该部领导,教练员为周洪。1962年9月省航空模型队与舰船模型、无线电3项合编为省航舰模、无线电运动队,归属省陆上俱乐部。此期间,虽参加过几次全国性比赛,但均无建树。“文化大革命”中,活动停止,人员下放,器材散失。
  1976年8月,省体委派3人到郑州参加国家体委举办的全国航空模型教练员训练班,准备在全省恢复航空模型活动,1978年8月,在厦门举行全省航空模型比赛。福州、厦门、晋江、龙溪、建阳、三明等6地、市67名运动员参加角逐,宁德、龙岩、莆田3地区派人观摩学习。开幕式在厦门市人民体育场举行,全市各中、小学生和各界人士1万余人参加并观看了各类模型飞机的表演。从1980年以后全省航空模型比赛都由省体委与教育厅、团省委和省科协等有关单位联合每年举办一次,全省9个地、市,除宁德地区外,基本上都能组队参赛。从1985年开始,每年暑假期间,举行1次由每1地、市各组织1至2所中学参加的全省中学生航空模型比赛,以此推动学校航模活动从兴趣小组向运动队、代表队等更高的层次发展。
  1979年,省体委委托厦门市体委举办省航空模型运动员集训班,选拔组成无线电遥控、线操纵组和3项竞时组两个代表队,分别参加成都、南宁举行的第4届全运会航空模型比赛。1980年建立省航空模型队,属航海倶乐部建制。1982年6月,全国自由飞航空模型锦标赛在长葛举行,福建队参加F1A、F1B、F1C3项综合团体比赛。在32个参赛队中名列第9。F1C小组团体的成绩名列第11名。宋鑫淼在F1C比赛中7轮满分,达健将级水平。9月,省第8届运动会在福州举行。省航模队在开幕式上进行F1A、F1B、F1C、F2B、F2D、F3A、F3B等国际级航空模型项目的表演,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1983年林沁参加全国自由飞模型比赛,F1A7轮满分,达健将级水平。同年12月,省体委决定撤销航空模型队,开展业余活动,部分航空模型队员转入航海模型队。1982年陈亚明被选为中国航空模型运动协会裁判员委员会委员。1984年组织业余队参加在淄博举行的全国自由飞、无线电遥控航模比赛,运动员18人分别由福州、泉州、三明、龙岩4地、市分头集训,分项制作模型飞机,然后集中进行外场训练和调试。这次参赛项目为F1A、F1B、F1C、F3B等4项,福建队获F1C小组团体第9名,F3B小组团体第11名,F1A、F1B、F1C3项综合团体第12名。
  1987年2月,为迎接第6届全运会航空模型比赛,分别在福州、晋江两地集训F1A、F1B、F1C、F3B、F2A等5项航模运动员17人,选拔组成福建代表队,陈少文参加的F1B进入在广东惠阳举行的第6届全运会航空模型决赛,他以7轮满分的成绩再加赛3轮后,夺得决赛第5名。
  二、滑翔
  1958年,为迎接第1届全运会滑翔比赛,省体委从山东航空倶乐部调来教练员毕绪珠。同时选派8人到安阳中国人民滑翔学校学习。1959年初,由毕绪珠带领4人赴山东省航空俱乐部学习初级滑翔飞行。1959年9月,组成参加第1届全运会福建省滑翔(乙组)代表队。这次比赛未取得名次。1960年国家体委拨给福建航空俱乐部一架进口滑翔机和一架国产滑翔机及绞盘车、另配件等配套器材一批。1962年航空俱乐部撤销滑翔队解散。
  三、跳伞
  1959年1月,省体委选派由伞兵部队复员的刘金生率领16名运动员赴山东省航空俱乐部进行跳伞集训。9月,赴北京参加第1届全运会伞塔跳伞比赛,福建队以1061.6分的成绩获女子团体第6名,庄垂里获女子定点跳伞第5名,郭广兴获男子定点跳伞第6名。第1届全运会后福建跳伞队员辛彩玲被选入国家跳伞队,她于1963年破1000米综合个人跳伞全国纪录。1960年2月,省航空倶乐部派7人到徐州参加南方飞机定点跳伞集训,同年8月,省航空俱乐部派跳伞队运动员4人前往龙岩协助当地体委在龙岩师范学校的校园内修建竹木跳伞塔一座,伞塔主体为杉木构件,高15.18米,伞圈系用毛竹制成,于1961年4月11日建成,建成后曾开展过几次普及活动,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
  1962年省航空倶乐部撤销,跳伞队解散。
  1965年5月,辛彩玲参加在北京举行的跳伞比赛,她与队友一起在日间5人2000米集体综合跳伞比赛中以2.31米的成绩破世界纪录,荣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和飞机跳伞运动健将称号。
  优秀运动员
  辛彩玲,女,1941年出生,惠安县人。1958年调入省跳伞队为运动员。1959年参加第1届全国运动会伞塔跳伞比赛,获女子团体总分第6名。同年12月选入国家跳伞队,1963年破1000米综合个人跳伞全国纪录。1965年5月27日在北京与兄弟省4位运动员一起,以2.31米的成绩,打破女子日间2000米集体综合跳伞的世界纪录。同年被批准为运动健将称号并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四、航海模型
  50年代中期,航海模型开始在福州、泉州2市的中等学校中兴起。1956年至1958年由省体委先后选派8人到青岛中国人民航海倶乐部参加全国航海模型教练员训练班学习。1958年8月由福州、厦门、漳州、泉州4市,分别组队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1届航海模型比赛,厦门队运动员李振宇在这次比赛中获帆船模型(帆面积20平方厘米以下)第2名。1959年3月,在省赛的基础上选拔了一批运动员成立了省航海模型集训队。9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1届全运会,福建队运动员吴炜韦打破了2.5毫升水中螺旋浆竞速艇模型圆周竞速的全国纪录。1961年4月,成立省航空、舰船模型队。1962年9月与航空模型、无线电3项合编为省航舰模、无线电运动队,归属省陆上倶乐部。10月,参加在南昌举行的全国航海模型冠军赛,福建队获无线电遥控鱼雷快艇模型3等奖。1964年7月,全国航海模型锦标赛在湘潭举行,福建王俊杰获国际M级帆船模型总分第4名。1965年9月,第2届全运会航海模型比赛在北京举行,福建运动员王俊杰在国际M级帆船模型比赛中获第3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航海模型活动陷于停顿。1977年3月,省体委选派3人参加全国航海模型教练员训练班学习。1978年7月,在泉州举行全省航海模型比赛,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5市参赛。通过比赛选拔组成福建代表队参加8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航海模型锦标赛,福建队获1项第1名、1项第5名和设计创作2等奖、外观模型3等奖。1979年2月,为迎接第4届全运会,省体委在漳州举办航海模型集训班。5月组队参加在杭州举行的第4届全运会航海模型预赛。李亚培在无线电遥控直线竞速预赛中获决赛权,9月于北京举行的决赛中2次打破该项全国纪录。
  1980年开始,航海模型竞赛以开展各项无线电遥控模型为主,对器材、制作工艺、线路设计、操作技术、发动机噪声控制等都提出较高的要求。当年10月,王建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航海模型A3级比赛中,以13秒76,130.48公里/小时的成绩打破由匈牙利选手伊斯特万霍万特创造的15秒05,119.866公里/小时的A3级圆周竞速世界纪录。国家体委于12月在北京举行授奖仪式,对王建忠破世界纪录给予表彰和奖励。1983年3月和10月分别在湘潭、南宁举行的全国航海模型优秀选手赛和全国航海模型分项赛上,王建忠先后两次破F1—V15级全国纪录并获1项冠军。1983年7月,王建忠被选入国家集训队,参加在保加利亚举行的第3届世界航海模型锦标赛,获F1—V15级第6名。同年12月,王建忠任省航海俱乐部主任兼航海模型队总教练,苏水枝任副主任兼教练。1984年至1986年福建航海模型队曾3次参加全国航海模型锦标赛和优秀选手赛以及参加中国、意大利,中国、日本航海模型友谊赛,均获得较好成绩。1986年8月,第5届世界航海模型FSR级锦标赛在意大利奥斯蒂利亚举行,福建航海俱乐部苏水枝率领中国代表队参赛,福建运动员游望东在FSR6.5级比赛中获第8名。黄耕、郎德隆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航海模型中日大赛,分别获1项第1名、1项第5名和1项第6名。
  1987年初,全国F1、F2、F3航海模型优秀选手赛在厦门集美举行,福建队余斌夺得F1—V15级冠军,以11秒7的成绩破全国纪录并超过世界纪录,李光伟夺得F1—E≥1kg级冠军,以12秒7的成绩超过世界纪录,肖庆元获F1—V3.5级第2名,以13秒1的成绩破全国纪录并超过世界纪录。6月,第5届世界航海模型动力艇锦标赛在民主德国什末林举行,福建队教练张岗和运动员李光伟、肖庆元、余斌被选入中国代表队参赛,李光伟在F1—E≥1kg级决赛中以12秒8的成绩获得冠军并刷新了世界纪录。在F1—V3.5级比赛中李光伟又夺得铜牌1枚。余斌在F1—V15级决赛中,以11秒7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肖庆元在F1—V3.5级决赛中以13秒3的成绩获得银牌并破世界纪录。在F1—E≥1kg级比赛中肖庆元又获得银牌。10月,第6届全运会航海模型决赛在肇庆举行,福建队成绩不理想,仅陈清安、肖庆元、林沁3人进入前6名。
  福建省航海模型运动队截至1987年,共拥有运动健将7人,在全国比赛中共获得前3名19个,其中第1名8个,第2名7个,第3名4个;在国际比赛中获前3名5个:第1名2个,第2名2个,第3名1个。
  优秀运动员
  王建忠,男,1939年出生,漳州市人。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福州军区体工队当运动员,1959年选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航海模型队任教练兼运动员。1969年转业任省航海模型教练兼运动员。1962年和1963年在全国航海模型比赛中分别获第2名和第1名,并破1项全国纪录。1980年在全国航海模型分项赛上,以13″76(130.814公里/小时)破世界航海模型A3级世界纪录。1983年任省体工大队副大队长兼省航海倶乐部主任。
  李光伟,男,1961年出生,同安县人。1980年选入省航海模型队。1985年在全国航海模型锦标赛上获F1—E≥1kg级冠军。1987年在集美举行的全国航海模型优秀选手赛上,又以12″7的成绩夺取F1—E≥1kg级冠军,超世界纪录。同年6月,在民主德国举行的第5届世界航海模型锦标赛上获得金牌,并超世界纪录。1985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余斌,男,1966年出生,漳州市人。1985年选入省航海模型队,1986年9月在第9届省运会上,以12″和11″的优异成绩超F1—V15级世界纪录。同年11月在全国航海模型锦标赛上获冠军。1987年1月在全国航海模型优秀选手赛上又以11″7的成绩夺取冠军,并超世界纪录。同年6月在民主德国举行的第5届世界航海模型锦标赛上获F1—V15级冠军,并超该项世界纪录。1986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肖庆元,男,1961年出生,莆田县人。1980年选入省航空模型队当队员,1983年转入省航海模型队。1985年、1986年在全国航海模型锦标赛上分别获F1—V3.5级冠、亚军。1987年在全国航海模型优秀选手赛上,获F1V—3.5级第1名,并超世界纪录。1987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五、航海多项
  1956年省体委先后选派厦门3人、福州5人赴青岛,参加全国第1、2期航海干部训练班学习。,之后,航海多项运动在福州、厦门2市逐渐开展。1957年6月,厦门市举行第1届航海运动会。7月,福建省第1届航海运动会在厦门举行,福州、厦门2市105名男女运动员参加比赛,项目有:海军六桨舢舨荡桨、三角绕标驶帆、水上多项(荡桨驶帆、荡桨、航行撇缆、绳结、攀登)、水中拔河、海上通讯(手旗、灯光收发)。在手旗通讯比赛中,厦门队黄桂芳和陈诗杰2人分别以每分钟203字和197字的成绩超过190字的全国纪录。1958年8月,省航海多项对抗赛在厦门举行。福州、厦门男女队和驻厦门海军男队参赛。赛后以厦门队为主组成福建省航海多项代表队,参加在青岛举行的全国第1届航海多项锦标赛。福建男队获团体总分第6名、荡桨驶帆综合第1名、三角绕标驶帆第3名、攀登系艇杆第6名;女队获荡桨驶帆综合第3名。1958年9月初,为迎接第1届全运会航海多项比赛,在福州成立了航海多项集训队。11月,省第3届运动会航海多项比赛在福州闽江举行,厦门一队、二队和福州二队、一队在男女2000米舢舨荡桨比赛中成绩特别优异,省委、省人委特致信省体委祝贺。1959年初,省航海多项集训队迁至厦门集美,刘联发、陈文峰为男女队教练,林志雄为手旗通讯教练,陈立志为射击教练。6月,全国航海多项分区赛在青岛举行,福建集训队在选拔后组队参赛,男队获团体总分第2名,女队获团体总分第5名。9月,第1届全运会航海多项比赛在青岛举行,福建代表队由20人组成。男队获团体总分第3名和1项第1名、1项第2名、2项第3名、1项第4名、2项第5名;女队获团体总分第3名和1项第1名、3项第3名、2项第5名、1项第6名。1960年,郑宜金、唐石木被选入国家航海多项队。
  1961年7月,省航海多项队到闽侯、龙海、泉州等沿海地区开展普及活动,协助当地体委举办业余骨干训练班。1962年6月举行的省航海多项比赛,参赛单位从福、厦2市发展到泉州、龙海和闽侯共男女8个队。10月,撤销省女子航海多项队。男子航海多项队与摩托艇队合编为航海运动队。1963年1月,全国9单位航海多项邀请赛在湛江举行,厦门男女队代表福建省参赛,男队获团体总分第3名和4个单项团体第1名。6月,省航海多项比赛在厦门举行,福州、厦门、龙海、泉州、闽侯及省男队共男女10个队参赛。9月,全国航海多项锦标赛在青岛举行,福建男队获3项团体第5名,2项团体第6名和1项个人第6名。1964年为准备参加在湛江举行的全国航海多项暨6单位潜水锦标赛,决定在强化身体素质训练的同时,抓住各项目的薄弱环节,从难、从严在基本功上下苦功。无论在风平浪静的条件下或狂风恶浪的情况中都坚持出海,并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进行不同的荡桨、驶帆基本技术和战略、战术的训练。在有些能获取个人名次的项目如射击、撇缆、攀登等则尽可能多培训一些拔尖运动员。此外,根据福建女子航海多项运动的技术情况,决定以厦门业余女子航海多项队为主组织省队参赛。在这次全国赛中,福建男队获团体总分第2名和2项团体第1名、1项团体第2名,个人获1项第1名、1项第3名、2项第5名;女队获团体总分第3名和1项团体第1名、1项团体第2名。1965年7月,省航海多项比赛在闽侯螺州举行,福州、厦门、泉州、龙海、闽侯男6队女3队参赛。当年下半年,根据全国航海倶乐部主任会议精神,为适应形势的需要,航海俱乐部的工作重点从开展航海多项运动为主转入以开展海军5项和潜水训练为主的轨道上来。据此,省体委决定撤销省航海多项运动队,省航海倶乐部也从集美迁到福州中洲,此后航海多项运动一直未恢复开展。
  六、摩托艇
  1958年4月至6月,省体委在福州市航海俱乐部举办第1期省摩托艇辅导员训练班,国家体委派青岛中国人民航海俱乐部教练叶福民、陈顺宜2人前来任教。参加训练班的学员有15人。8月,省摩托艇集训队林庭瑞任教练带队参加在武汉举行的第1届全国摩托艇锦标赛,初战告捷,福建队获得男女团体总分第4名,林春禄连夺男子2项冠军,黄守真夺得女子1项冠军、1项亚军。1959年9月,第1届全运会摩托艇比赛在青岛举行,福建队获男子团体总分第6名,林春禄1人获得3项亚军。1960年摩托艇队为福州、厦门2市的航运管理部门和古田水库、闽江水电工程局等单位举办了16人的摩托艇业余教练员训练班。林春禄、黄守真、郑宝泉、李静芳4人被选入国家集训队。1963年9月,全国摩托艇锦标赛在武汉举行,黄守真夺得1项第1名和1项第2名,林春禄获得1项第2名。福建队运动员颜瑞安在比赛中正集中全力奋勇冲刺时,突然发现在自己的正前方有1名兄弟队的运动员翻艇,人甩在自己的航道上,正在高速飞驰的颜瑞安于千钧一发之际,当机立断,立即减速打舵压舷,迫使飞艇往落水者一侧擦身而过。与此同时,又急忙停机,迅速救起已昏迷倒伏在水中的队友,从而避免了一场严重事故的发生,而他自己却丧失了一次争夺名次的良机。大会和当地报纸对他这种崇高的品德和果断、沉着、机智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也为福建队赢得了另一种荣誉。林春禄在这次比赛中以国家队的身份参赛不计名次,但获得了运动健将称号。1965年6月,摩托艇队撤销,部分运动员转向海军5项中的电工和轮机。
  1978年5月,黄守真、吕国轩两人调回省体委着手恢复摩托艇运动的准备工作,并到青岛参加全国摩托艇教练员训练班学习。10月,在厦门集美举办省摩托艇运动员集训班,有30人参加为期3个月的训练,集训班克服了训练器材不足的困难。1979年2月至1980年8月,在集美又先后举办3期摩托艇运动员集训班,黄燕珠、郑成陶、王爱玲等一批摩托艇新秀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步成长起来的。1979年9月,第4届全运会摩托艇比赛在青岛举行,福建队获1项第4名。1980年8月,吕国轩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摩托艇锦标赛上打破350毫升10公里竞速全国纪录,并另获1项第4名。为此省政府于1981年5月表彰了吕国轩及其教练员黄守真。1981年9月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摩托艇锦标赛上,福建队郑成陶、黄燕珠分别破男子350毫升5公里和女子350毫升5公里的全国纪录。1982年8月,郑成陶又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比赛中获得1项第3名。接着郑成陶被选入国家集训队,参加在美国代顿举行的国际摩托艇锦标赛,获男子350毫升15公里竞速第8名。同年,福建省政府为郑成陶记功一次,黄守真受表彰。1983年6月,郑成陶在意大利参加世界摩托艇锦标赛,获男子350毫升竞速团体比赛第5名。8月,全国摩托艇、滑水竞赛在武汉举行,福建摩托艇队黄明友和王爱玲分别获得1项第1名和1项第3名,郑成陶和黄燕珠分别破男子350毫升B组10公里和女子350毫升B组10公里的全国纪录。同年12月,省体委决定摩托艇项目下马,摩托艇运动队撤销,教练员、运动员转项。
  1984年5月,为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1届国际鹿岛杯摩托艇有奖赛,国家体委选调郑成陶参加中国摩托艇代表队。他在男子350毫升12公里竞速比赛中夺得亚军。同年10月,郑成陶在国家集训队代表福建省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全国摩托艇锦标赛,又获男子A组OB级10公里竞速第2名。1985年郑成陶获运动健将称号。2月,省体委根据第6届全运会的比赛项目及福建摩托艇队的水平,决定恢复摩托艇项目,重建运动队,定编制12人,教练员黄守真,机械员黄祯兴。重建后的摩托艇队除强调身体素质训练外,更重视驾驶技术的基本功训练,着重起航准确,全速冲刺的技术掌握,及对战术、心理等诸方面的研讨。同时,对机械技术方面作合理的改革,并自行设计制作摩托艇壳,一再修改艇壳线型,改动长宽比例,从而改善了艇壳的航行性能,增强了艇壳的抗浪能力,提高了航速。另外,又根据女运动员的特点将艇体适当加长加宽,并于艇底特设“空气减阻”设备,以提高女子艇在高速行进中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有了先进的艇体,还必须要有精良的动力装备与之配伍,于是他们抓住对能影响挂机转速的排气孔道进行了精工修整、组装和间隙的调整。尤其对机器与艇体的结合角度和航行性能的调整以及对螺旋桨的选配等,这些对航速产生影响的重要环节,更是一丝不苟地反复试验,不断改进。
  1986年9月,全国摩托艇锦标赛暨中日友谊赛在武汉举行,福建队携带着自己设计制作的艇壳和革新后的机械参赛,结果郑成陶在男子A组OB级5公里竞速和和10公里竞速2项比赛中,均获得冠军,周晓红获1项冠军、1项第3名,黄燕珠获1项冠军、1项亚军。不久,郑成陶在参加“意大利摩托艇选手赛”中获1项第7名。10月,郑成陶东渡日本先后参加在鹿岛举行的“东京摩托艇选手大赛”和在富士山举行的“全日本摩托艇选手大会第1回国际河口湖摩托艇选手大会”比赛,分别获第3名和第1名。1987年6月,郑成陶被国家体委派往意大利进修摩托艇驾驶技术和学习机械知识,后赴法国沙拉茨参加世界摩托艇锦标赛。同年11月,第6届全运会摩托艇决赛在杭州举行,福建代表队郑成陶参加了男子所有3个项目的比赛,比赛第1天,因风急浪高而发生“飞艇”事故,致使郑两臂受伤,但仍获B组OB级5公里亚军,同时创该项全国纪录。第2天郑带伤上阵参加B组OA级5公里比赛又获亚军。第3天进行B组OB级10公里比赛,郑总结了前两天比赛的教训,毅然在艇尾加压浪板,以防艇首上翘再出“飞艇”事故,结果在五轮比赛中,郑以起航快,绕标好的绝对优势夺得冠军。黄燕珠在这次比赛中获得1项第3名。与此同时,全国摩托艇锦标赛也在杭州举行,福建队获得2项第1名、3项第2名、2项第3名。
  福建摩托艇队自1958年至1987年,参加全国比赛共获前3名33个,其中第1名12个,第2名15个,第3名6个。
  七、滑水
  滑水,最初称水橇。1959年第4届省运会和1964年第5届省运会在福州举行时,省摩托艇队在闽江江面上作过水橇表演,吸引了闽江两岸广大观众,以后在重大节日里,福州市航海俱乐部也多次在闽江上作过表演,但仅做些简单的造型动作。
  1981年9月,国家体委在武汉举办全国滑水运动员集训班,随后举行全国第1届滑水比赛。从此,滑水成为我国又一个新兴的竞赛项目。当时,福建省选派高嵩和丁薛平参加集训。以后在集美集训了一批滑水运动员。1982年8月,全国摩托艇滑水锦标赛在武汉举行,福建第1次组队参赛,丁薛平获男子障碍滑第11名(取12名),陈芝丹获女子花样滑第12名(取14名)。1983年8月,福建陈翼波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摩托艇滑水锦标赛中夺得男子障碍滑第4名。1983年12月,滑水项目下马,滑水队撤销。
  1985年2月,省体委根据第6届全运会的比赛项目,重新作了调整,宣布恢复滑水项目,重建滑水队,编制定为10人。1987年5月,第6届全运会滑水预赛在南昌举行,福建队男女运动员在花样滑比赛中获得决赛权,但决赛时失利。1986年丁薛平被选为中国滑水运动协会教练员委员会委员。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体育志

《福建省志·体育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福建省志全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各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 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广州市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郑州市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
龙溪镇
相关地名
建阳区
相关地名
三明市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
龙岩市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
长葛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