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武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体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441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武术
分类号: G852
页数: 6
页码: 4-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福建的武术发展历程。文章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描述了福建武术在中原兵器的影响下的发展。文章提到了福建的各个时期的武术活动,包括唐朝武举、宋朝武学和明清时期的武术盛行。特别提到了福建的著名武术家和抗倭名将,以及福建的各种武术拳种。在民国时期,福建举办了多次武术竞技活动,建立了福建省国术馆,并有各地民间拳社的活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福建的武术活动也得到了推动和发展。最后,文章提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福建武术的发展,并介绍了福建参加全国武术竞赛和国际武术交流的情况。整个文章展示了福建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性和发展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民间体育 武术

内容

武术(又称国术)是福建主要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春秋战国之后,随着中原铜戈、铜矛、青铜剑和铁大刀、铁剑等兵器的出现和流传,推进了福建武术的发展。
  唐设武举,宋立武学,福建民间练拳习武之风亦渐盛行。宋端拱二年(989)连城县南田村(今隔田村)黄九四郎到河南登封少室山少林寺拜师学艺。淳化三年(992),他学成返乡,在桑梓收徒传技。以后,继承和发展少林拳的“连城拳”流传于闽西、北一带。
  明朝,福建武术活动十分活跃。著名武术家、抗倭名将俞大猷(晋江县人),精通剑术、棍术,所著《剑经》一书,被戚继光赞为“短兵长用法,千古奇秘”。力主习拳御侮的戚继光(山东蓬莱人),多次率军入闽抗倭,激励了八闽儿女的尚武精神。
  清朝,福建民间拳馆林立,练拳学艺者甚多。主要拳种有:“地术犬法”、“五祖拳”、“永春白鹤拳”、“福州鹤拳”、“龙尊拳”、“虎尊拳”、“太祖拳”等。清乾隆末年,连城县洋地村巫必达(1751~1812)到湖南株洲、湘潭一带传授“巫家拳”。现该拳种拳械套路已由湖南省体委整理成《连城巫家拳》一书。明清两朝,福建参加武考的生员较多,据《福建通志》第55、57册记载,就有武进士433人,武举人4466人。据《漳州府志》记载,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平和县的李威光考中武状元,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平和县的黄国梁考中武榜眼。
  民国时期,有关部门多次组织武术竞技活动。民国17年(1928)10月,第1届国术考试(简称国考)在南京公共体育场举行。福建永春白鹤拳师潘世枫等10人参试,成绩全部及格并参加了表演赛和擂台赛。70高龄的潘世枫获老年组国术第1名,得“国术超群”横匾;林宝山参加擂台赛获“武士”称号,得“国术俊逸”横匾。民国18年(1929)11月,全国首届国术游艺大会在杭州举行,福建施一峰等6人参加(施兼大会监察委员),施在大会上表演了“地盘拳”,获得好评。民国21年(1932),福建省于福州公共体育场举办第1次国术表演赛。翌年10月,省派队参加在南京公共体育场举行的第2届国术考试。接着,成立福建省国术馆(社),王于岐任该馆(社)总裁判兼总务科长。为培养省武术馆(社)武术教官,派王夏莲、马文凯、吴寿岩3人到中央国术馆受训。民国23年(1934),省国术馆(社)举办全省国术擂台赛(亦称国术省考),应试者128人,漳州张日章夺冠,古田县黄术美获第2名。民国24年(1935),省举行第5届运动会,将武术正式列入竞赛项目,有8个单位23名选手参赛,海澄县(今龙海县)和厦门市分获男女团体总锦标,海澄邱思志和厦门许淑仁分获男女个人第1名。此后,永春、龙溪、松溪等县亦相继举办县级国术比赛。
  在此期间,省内各地民间拳社的武术活动也相当活跃。其中会员众多、影响较大者,有创建于民国13年(1924)的厦门精武体育会。该会不仅经常举行国术演练和球类比赛,还于民国20年到23年间,先后出版《精武专辑》和《精武》刊物,表达炎黄子孙弘扬民族尚武精神,洗雪“东亚病夫”之耻的雄心壮志。民国26年(1937),龙岩精武体育会亦举办国术训练班,受训者达百余人,并在大洋、谢坑等地设立国术馆。除精武体育会外,全省城乡还普遍建立国术馆、社,其中农村馆、社居多,他们农忙务农,农闲习武。福州义屿龙兴国术馆传授虎拳、牛法、鸡法、金狮拳等套路,从民国10年至23年,未曾间断。民国22年(1933),漳州颇有影响的双发登龙国术馆多数成员加入自卫军、赤卫队,馆主游长春任赤卫队长、农民协会主席等职,为革命作出贡献。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闽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夺取革命政权,通过“拳术馆”、“铁血团”等组织,培养出一大批有觉悟、有武艺的武装暴动骨干。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继续提倡武术活动,闽西苏区1930年到1933年间,就先后举行了8次有武术项目的体育运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武术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50年代初期,福建贯彻全国武术座谈会精神,把武术列入全省体育工作的议程。1952年在福州举行的福建省第1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上,有8个单位表演了武术。
  1955年,为贯彻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精神,整顿武术队伍,剔除封建迷信色彩,对武术工作采取“暂时收缩和整顿”的方针,全省武术活动因此暂停。
  1956年3月,刘少奇指示:“要加强研究,改革武术、气功等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研究其科学价值,采取各种办法,传授推广”。国家体委经试点,于1957年把武术列入国家体育竞赛和表演项目。从1957年至1964年的8年间,本省分别在福州、泉州、厦门3市先后举行6次省级武术观摩评奖、武术运动会和锦标赛,先后6次组队或派出选手参加全国武术观摩评奖、武术运动会和比赛。1959年10月,省开办武术教练员、辅导员培训班,为各地培养一批武术工作骨干。嗣后,福州铁路分局,晋江、龙溪、漳州、厦门、南安、连江、邵武、建宁、福安、上杭、南靖等市(县)相继举办武术辅导员训练班,使福建武术活动走上稳步发展阶段。与此同时,还对流传于省内的各派武术进行挖掘整理。省体干班亦组织武术工作者,在调查研究全省武术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编写了《福建南拳技术资料》等书。
  “文化大革命”期间,武术活动被视为“四旧”进行批判,不少武术工作者和老拳师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或“封建遗老遗少”帽子,有的拳师被揪斗抄家,有的被逐回原籍,有的被监禁。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武术史料、手抄本、书籍和器械被查没和收缴,直至1972年在周恩来关怀下,武术才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得到恢复,但进展很慢。1976年到1978年间,省级武术观摩交流会和运动会表演举行3次,组队参加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2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全省武术活动得到蓬勃发展。
  (一)武术协会
  1979年,福建省武术协会成立。随后福州、厦门、三明、泉州、漳州、龙岩、永春、平和、闽清、永泰、连江、连城、南平、邵武、古田、大田等市(县)和福州郊区、台江区、鼓楼区及福州大学、华侨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也相继成立武术协会并开展工作。
  (二)武术活动
  1984年以来,随着《少林寺》等一批武术影片放映,群众性武术活动甚为活跃,青少年练拳习武的人数越来越多,全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武术热”。至1987年,全省武术馆、社达千家以上,其中80%是乡镇自筹资金举办的,约有10万人经常参加练拳习武。石狮镇老拳师吴彦全个人独资创办新湖武术馆,免费收徒传拳,并为各级业余体校输送武术运动后备人才。至于其他形式的武术辅导站(点)则更为普遍。
  (三)武术竞赛
  从1979年至1987年的9年里,省分别在大田、晋江、南平、永安、福州、仙游、漳州、建阳、连江、宁德、龙岩等地举行13次武术比赛和观摩表演。32次派队参加全国武术比赛、表演赛、协作赛、观摩交流会、精英会演和国际武术邀请赛。通过频繁的竞赛、观摩、交流经验,不仅推动和促进了本省武术运动水平的提高,锻炼出一批武术裁判员队伍,还涌现出象吴秋花、林秋萍等武英级优秀运动员。
  (四)余体训练
  至1987年,有福州的鼓楼区、台江区,厦门的思明区和连江、长乐、同安、永安、清流、大田、仙游、漳浦、南靖、南平、福鼎、寿宁、柘荣、龙岩、连城等18个县(区)业余体校均办武术班,在校学生达到374人。为省优秀运动队培养武术运动员后备力量。
  (五)对外交往
  从1979年至1987年间,有突尼斯国术团、日本那坝茶道空手道代表团、日本冲绳古武道表演团、美国北美洲上地流唐手道协会、菲律宾光汉国术馆、新加坡黄氏太极拳学会等武术团体先后7次来闽访问、表演和训练。与此同时,福建省、地(市)武术团(队),亦先后8次往日本、南美六国和港、澳地区表演和讲学。
  (六)武术科研
  许多武术工作者,由于思想解放,纷纷撰写论文、著书立说。1979年以来,有150篇论文在全国和地方刊物上发表;有《鹤拳》、《福建少林拳》、《少林六合门》、《长寿的秘诀》、《南少林五祖拳》和《八闽武坛》等专著和刊物出版。
  (七)挖掘整理
  1983年,省成立“武术挖掘整理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经过4年的普查,搜集到古拳谱108本,古兵器295件,实物108件,武术专著(包括未出版的)26本,手稿107本,武术书目93本,拳械录42本,相片2438张,录相11个小时及闽南国术团团旗、南洋华侨赠送的横匾等一批珍贵实物;还查明本省60个拳种的概略,其中34种已整理汇编成《福建武术拳械录》付印。
  在福建流传广、影响大的有八大拳种:
  1.五祖拳 相传它创于清康熙年间。至咸丰年间,晋江县梧校帮尾村武秀才蔡玉明不仅精通五祖拳法,还通晓其他南北派拳术。他博采诸长融于五祖拳之中,使五祖拳的理论和技艺都更上一层楼。五祖拳主要流传于闽南地区、台湾和东南亚一带。该拳的风格特点:具有勇猛彪悍之形,雄伟磅礴之势,动作简练,技势激烈,富有阳刚之美;发劲要求蹬腿、转腰、卸肩、以点着力、劲力浑厚刚猛,素有“金刚劲”之称;身形要求“提百会则头挺、牙关起而项强、两肩坠而心胸守,十趾跷则足力生,.卸大椎以通中气,兜前足以固膀胱,束档而夹尾闾”;技法要求守中宫,招数缜密,“手不离中门,技不离子午,”架式小而手法多变,拳法多而腿法偏小偏低,善于守而利于近攻短打;练起来,静如盘石,动如脱兔,守似处女,攻似猛虎。总之,五祖拳乃以“刚猛”著称而强调变化微妙。
  2.永春白鹤拳 该拳传为福建福宁州(今福安、宁德一带)少林拳师方种之独生女方七娘所创立。清康熙年间,方七娘与其夫曾四在永春西门外后庙辜厝收徒传技。至乾隆、嘉庆年间,林董、郑椎等人对永春白鹤拳进行系统总结、整理,著有《拳家正法》、《白鹤仙师传法》等书问世。同治、光绪年间,永春白鹤拳名家潘贞团、潘世枫又对该拳进行改革,创编了新套路,白鹤拳至此益臻完善。它不仅流传于永春、德化、大田、永安、尤溪、晋江、南安、安溪、惠安、同安、仙游、莆田、福州、泉州、漳州、厦门等地,还传播到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各国。该拳的风格与特点:以鹤为形,以形为拳,演练中动静分清,虚实分明,快慢相间,上下起伏,脉络贯通,神气流畅,似刚非刚,似柔非柔,以弹抖劲力足,变化技手多,轻盈灵巧,形神兼备见称。讲究内外合一,意守丹田,以意引气,意到气到,气到力到,以气催力,以声助力,吐气生威,防中带攻,攻防并重,运手柔,着手刚,后人发,先人至;讲究吞吐浮沉,刚柔相济,其拳法结构严谨清晰,攻防意识鲜明;手法短挤多变,步法走闪灵活,劲力刚脆精巧。
  3.福州鹤拳 该拳流传地区广,民间影响较大,属南派象形拳。它源于方七娘的白鹤拳,经历代拳师变革,逐渐形成风格各异、套路繁多、拳理和技法自成体系的飞、鸣、宿、食、纵等鹤拳。
  飞鹤拳 流传于福清、福州、平潭、长乐、莆田、连江及台湾省。它的风格特点多是模仿鹤的飞翔、跳跃、展翅、行走和独立等动作。形象逼真,舒展大方,上肢动作较多,灵活多变。两臂弹、抖、摔,似鹤的飞、展、拍,动作柔中寓刚,遇刚则柔,但柔而不软;遇柔则刚,但刚而不僵。身法讲究吞吐浮沉,摇身吞胯,步法迅速灵活稳固,虚虚实实,马走边门,弹起跳跃,似鹤冲天。呼吸以鼻吸气,以口发声呼气,以声助力、助胆、助形。强调内外结合,节奏鲜明,静如山岳,动如狂风。
  鸣鹤拳 流传于福州、长乐、福清、平潭、台湾省、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地。它的风格特点:讲究刚柔相济,以静带动,动中带静,练形、意、气,提肛束气,气运丹田,吐纳相成。出掌刚猛有力,落地生根,出手有猛虎出林之威,手法丰富,以掌为主,有横、直、顶、擒、吞、吐、浮、沉、搓、摩、抬、撞等击法。
  宿鹤拳 流传于福州、闽侯、长乐、顺昌、邵武等地。该拳的风格特点是如鹤之似睡非睡,下肢讲究三角马,步法密疾,手法多变,多用鹤爪手,动作既隐蔽又快如闪电,善于借力、听力,重视卷手,讲究吞、吐、浮、沉。
  食鹤拳 流传于闽侯、福清、福州等地及香港、台湾。该拳的风格特点是以静养神,以意守气,动作轻巧快捷,手足兼用,手法讲究五行变化,步法善用三点梅花,身法要求摇身朘胛,吞身坠地。
  纵鹤拳 流传于福州、福清、长乐、台湾省及东南亚等地。该拳的风格特点,不同于一般刚猛势烈之南拳。它讲究开合运气,五行变化,演练时要求举意不举力,站桩如山岳,吞吐浮沉,气养于中,起于丹田,出于头顶,力由脚趾达指尖,意到、气到、力到。一动如激流奔泄,狂风扫落叶,一静如老翁携杖,吞解(缩跨)、臂悬;“马”踏三角,纵横走圆,出手伸直(狂刀),如风吹杨柳,随风而动,“承基”(接手)听力生力,见力化力。接手软如棉,出基打手硬如铁。练纵鹤拳,能通经活络,坚实脏腑,故能益寿延年。
  4.连城拳 该拳最初师承于宋端拱年间,连城县隔田村黄九四郎的少林拳,至清顺治17年(1660),同村拳师黄思焕,融合内外二家功夫,创立别具一格的连城拳。清代中叶,又经黄观杰改革技艺,更臻完善。该拳主要流传于连城、上杭、长汀、龙岩、清流、宁化、归化(今明溪)、永安、三元(今三明)、沙县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它的风格特点:架势适中,以中下盘为主,身活步健,防守严密,前后兼顾,瞄守两侧,进退有法,拳势猛烈,讲究吞吐浮沉,善于短打。轻而不浮、沉而不僵,兼南北二家之长,既舒展又凌厉。
  5.龙尊(桩)拳 据拳谱记载,它为清雍正年间少林寺和尚铁珠所创,后传于仙游人朱山。朱山曾到古田县南洋村、利洋村和杉洋乡等地授徒。后人余祈贤在全盘继承龙尊拳法的基础上,将该拳整理成文,流传后世。该拳主要流传于古田、福州、宁德、连江、罗源、福安、屏南、南平、建瓯、邵武、福清、莆田、仙游、永泰等县(市)和台湾省及东南亚备地。龙尊(桩)拳流传至今有两个分支:一是“直上青溪”,拳法主刚,称一路龙桩;二是“太子游四门”,拳法偏柔,称二路龙粧。两支同宗,一脉相承。龙桩取青龙滚水之神意,演练中主张以意为先,凝神守中,把拳法、步法、身法与意念、发气、运气等融为一体,内外兼修。
  6.虎尊(桩)拳 为清乾隆年间永福县(今永泰县)人李元珠所创立。辛亥革命前夕,永福嵩口人郑步恭在继承虎尊拳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郑的徒弟中有日本琉球人。虎尊拳传至日本后发展成上地流空手道,并流传于日本、西欧及北美许多国家。虎尊拳在国内主要流传于福建永泰、福州、闽侯、长乐、连江、罗源、闽清、尤溪、南平、三明、永安、德化、仙游、莆田、福清等市(县),江西、广东、山东等省及香港地区。虎尊拳,取猛虎凶猛之形象,拳势猛烈,劲力刚强,突出“以刚制刚”。手法讲究“双手腿边起,高低在两肋,双手钳虎爪,出技父子手”。演练时,要求闭气催力,提肠吊肚,“吞喉露齿,狮嘴麒麟目”,发虎威慑敌。
  7.地术犬法 此法(又称犬法、地术),明末清初,由比丘尼四月大师传授给永福县陈家子孙,后流传于福州、泉州、南平、建阳、福安、香港及东南亚等地。地术犬法因是尼姑所传,故具女性技击之特征,上、中、下三盘俱全,尤重下盘。以静待动,后发制人。一经交手,便主动倒地,两腿如车轮,扫踢一大片,充分发挥滚、翻、扑、踢、窜、勾、摔、剪、奔、跳、钻等技法,且手足并用,长短结合,刚柔相济,配以反关节擒拿,制敌取胜。
  8.太祖拳 此拳托名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后由拳师游青龙传进漳州。游在漳州开设武馆,传授太祖拳拳械。该拳主要流传于龙溪地区(今漳州市)和晋江地区(今泉州市)所属各县(市)。太祖拳的风格特点:上盘有长基,也有短手。基势分3节,入手可变化。下盘要求落地生根,进退跳跃灵活自如。身法多含胸拔背。攻防上讲究取上而能下,击东能击西,入手即提步、提步即入手,以静克动。守则以柔克刚,以守带攻;攻则以假乱真,虚虚实实,自然而然,随机应变。
  第二节 气功
  气功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保健和医疗体育。它在福建亦有悠久的历史,还涌现出许多名家。三国时,侯官(今福州市)人董奉擅长医术和导引术,是福建最早的气功名家,被时人誉为“杏林董仙”。东晋时,葛洪(丹阳句容人)自号抱朴子,曾在福建霞浦南之洪山炼丹,并著有《抱扑子内篇》、《抱朴子外篇》等书,讲求导引、胎息,在福建颇有影响。南宋理学家朱熹晚年居福建建阳考亭。他主讲紫阳书院时,曾倡导“半日静坐,半日读书”的保健气功,并写下《调息箴》:“鼻养有白,我其观之,随时随处,容与猗猗,静极而虚,如春沼鱼,动已而吸,如百虫蜇,氤氲开阖,其妙无穷。”这是他对儒家练静养功的实践总结。
  明代莆田县城内赤柱巷人林龙江(1517~1599),熔儒、道、释三家精华于一炉,创立“医学九序心法”内功,广传八闽,并著有《林子三教正宗统论.九序摘言》、《三教会编》、《三教经解》、《三教摘拾》和《林子本行实录》等书,世人称他为“三教先生”,不但国内有人为其建祠,日本及东南亚等地亦建有“林三教祠”。
  民国时期,气功多作为僧、尼、道士修身养性的基本功予以坚持和传授,民众间亦有人为健康而进行练功或加以传播。如连城人吴园在城关四大门设坛传授“静坐法”,许多群众参加学习。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体育志

《福建省志·体育志》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福建省志全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各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 录等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