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沟养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水产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4099
颗粒名称: 五、河沟养殖
分类号: S974
页数: 2
页码: 135-136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河沟养鱼的历程,从民国时期开始,经历了抗日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阶段。河沟养鱼在福建省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一些内陆县份也开始利用江河溪流放流增殖水产资源。河沟网箱养鱼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河沟养鱼业的发展。到1993年,福建省河沟养鱼面积达到90758万亩,产鱼7762吨,占当年全省淡水养殖总产量的4.6%。
关键词: 福建省 淡水渔业 河沟养殖

内容

据民国23年(1934年)《福建省渔业调查报告》记载:晋江陈埭河(沟)里,水深四、五尺,底质瓦砾泥土,每年9月至翌年2月为渔汛操作旺季。
  抗日战争前,莆田刘坂、心园和八区的敖山等乡,已开始利用河沟水面养鱼,但由于封建势力把持水面,鱼苗商从中哄抬苗价,牟取暴利,农民对养鱼事业失去信心。
  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交通被日军封锁,鱼苗商不能从水路往江、浙购运鱼苗,因而河沟养鱼一度中断。抗日战争胜利后,水利失修,每遇春雨连绵,洪水猛涨,河沟成了泽国,给河沟养鱼造成巨大威胁。
  1949年10月以后,人民政府拨款逐一修复了沿海堤岸,为河沟养鱼创造了条件。
  1951年,长乐县鹤上乡和樟港乡均采用竹木结构的活动水箔,进行河沟养鱼。
  莆田县有数万亩河沟,1952年利用40亩养鱼,单产很低到1953年扩大到676亩。
  据1954年晋江专署调查:“晋江县于解放初成立了晋东水利委员会,随后开始修复了河沟、渠道,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与此同时,亦开始利用河沟水面养鱼。到1955年,该县第五、六、七、八、九、十二、十三、十八等八个区,共有河沟水面17594亩,其中利用养鱼的有10947亩。第五、七、八、十二区的河沟养鱼水面,由晋东水管会经营,其中十二区有五个大塘(水面4875亩),由该委员会直接经管,其余水面以出标形式,租给当地农民(或民兵)养鱼。标金多寡视水面自然条件优劣而定。”
  1955年,福建省农业厅水产局在对莆田河沟水面进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协助涵江区筹划兴办望江养鱼场,开始试验河沟建竹箔和混养高产技术,经营水面1200亩,投放一批四大家鱼种,翌年底,计捕获成鱼一千多担。由于成绩显著,1958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河沟养鱼奖状。
  在望江养鱼场影响和带动下,莆田县先后成立了涵梧、双安、白塘、涂海、黄石、城厢等六个国营或乡、村经营的河沟养鱼场,经营水面1万多亩。
  70年代末,有些内陆县份亦利用江河溪流放流增殖水产资源。如寿宁县的邹阳乡,利用附近一条溪流投放一批鲤鱼苗,收效明显;清流县的龙津河、福安县的赛江以及闽江、漳江等于70年代末、80年代中,先后投放一批四大家鱼苗种和中华绒毛蟹,都取得一定成效。闽江福州至南平的江段,自1985年放流增殖蟹苗以来,每年都捕获成蟹5万公斤左右。
  1986年以后,开始引用河沟网箱养鱼,莆田县发展4000多个网箱(每个网箱平均30立方米),产鱼2000多吨,有力地推动着河沟养鱼业的发展。
  1993年福建全省河沟养鱼面积90758万亩,产鱼7762吨,占当年全省淡水养殖总产量的4.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水产志

《福建省志·水产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全志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各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包括历史沿革、行政区划、自然地理、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地理概况,以呈现省区环境的独特性和域内分区的差异性等。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