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技术辅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3792
颗粒名称: 三、技术辅导
分类号: F326.12
页数: 1
页码: 28
摘要: 本文介绍了建国初,福建省茶叶产业存在采摘和初制方法粗放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培训茶农技术员和配备技术辅导员的方式进行指导。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逐渐加强了茶区初制技术的指导,并抽调茶叶系统技术人员深入茶区进行采制指导,同时训练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茶叶技术能手。在绿茶区进行了揉茶机作机制试验,并逐步推广。随着技术的发展,5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室内加温萎凋试验,研制乌龙茶初制机械包揉机、做青机,并通过省级鉴定获得商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关键词: 福建省 茶叶经营 技术辅导

内容

建国初,茶农采摘茶叶方法粗放,沿用“一把抓”的老办法;初制茶叶“靠天做茶”。为指导合理采摘和初制,1954年,采取培训茶农技术员,“以茶农指导茶农”的方式进行。1957年,为加强茶区初制技术指导,每个茶叶收购站配备技术辅导员1~3名,在茶季中还抽调茶叶系统技术人员1000人次深入茶区进行采制指导,同时训练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茶叶技术能手4878名。1958年,全省分春、夏、秋三季进行产制人员培训,共培训1万人次左右。
  1952~1953年,在绿茶区进行揉茶机作机制试验。1955年,全省推广揉茶机141架,杀青机59架。1956年,推广人力、水力、动力揉茶机482架、杀青机226架。1959年,按照机制茶要达到90%以上的要求,全省己有揉茶机4920架、干燥机69架、杀青机1152架、摇青机950架。
  50年代末,在建阳水吉进行室内加温萎凋试验,以解决白茶色泽问题;对红茶进行加温萎凋、冷发酵炭火烘干实验;研制乌龙茶初制机械包揉机、做青机,1978年和1980年分别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商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福建省志·供销合作社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本志记述了福建省供销合作社的商业历史发展,包括民主管理、茶叶经营、日用杂品经营、生活资料经营、机构、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