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110社会联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公安志(1990-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350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110社会联动
分类号: D631
页数: 4
页码: 11-14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省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方面所做的⼯作,以及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群众求助量的增加,建立110报警服务社会联动体系的经过和实施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治安 公安

内容

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建立后,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赢得社会各界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随着工作的深入,群众求助量成倍增加,范围越来越广,许多问题单靠公安机关既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又耗费大量警力,影响110报警服务工作的开展。1997年12月,省厅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将建立全省110报警服务工作社会联动体系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建议。
  1998年1月,泉州市、漳州市启动110社会联动。泉州市公安、交通、民政、卫生等部门共同签订《泉州市区共建110报警服务联动系统公约》。漳州市政府发布通告,公安、邮电、工商、卫生、供电、供水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签订《漳州市110社会联动协议书》,建立起由政府牵头,部门参与,以“漳州110”为龙头,多行业、单位统一协调、协作配合的110社会服务联动机制。110报警服务台对群众求助的事项先期处置,并根据群众报警求助事项的内容、性质,协调分流相关联动单位处置。110社会服务联动机制包括外部联动和内部联动两方面。外部各联动单位共同签订《110社会服务联动责任协议书》,落实工作责任制。群众遇到困难,既可拨打110求助,由110转有关部门,也可以直接拨打联动单位救助电话,由该单位派员施救帮助。内部各联动单位普遍引进110快速反应机制,成立若干专业队伍,随时应对急需。对外实行“六公开”:公开服务项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出警时间、公开服务时限、公开收费标准和公开投诉电话,确保各项服务行为规范。
  1998年,根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社会服务联合行动电话会议精神,福建省将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建、民政、工商、邮电、房管、卫生、供水、供气、供电、交通、环境等部门纳入社会服务联合行动网络。3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将建立全省110报警服务工作社会联动体系列为1998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并成立福建省110社会联动工作办公室,挂靠公安厅,公安厅厅长为项目责任人,明确省厅、各地市政府为主办单位。4月,将《福建省关于建立110报警与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工作方案》、《福建省110报警与社会救助联合行动各部门主要职责任务》印发各地执行。各地市均成立110社会联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设立联动办公室。省劳动厅、邮电局、工商局、建设委员会、环保局、交通厅、水利水电厅、民政厅等8个单位,根据规定的职责任务,制定联动工作方案或贯彻意见。新闻、卫生、电力、共青团、财政等部门也作出相应的部署。各级公安机关发挥在社会联动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省厅先后发出《关于在110社会联动工作中加强公安机关内部联动的通知》、《关于加快我省公安指挥系统技术建设步伐的通知》,明确各警种参与社会联动的职责任务,提高接、出、处警能力。同时,要求各地公安机关严格执行公安部制定的《110报警服务工作规范化标准》,不断加强市、县公安指挥中心或110报警服务台的软硬件建设。6月,全省有8个地市城区的110社会联动机制启动运行;厦门市开通由29个职能部门参加,集报警、求助于一体的综合性报警服务系统。7月,漳州、泉州两市的所属县市社会联动也全面展开;漳州龙海市角美镇首开乡镇110社会联动先例。至11月,全省地市县城区均实行110社会联动。联动中,各地政府赋予公安110指挥中心、报警服务台先期处置权、指挥调度权和执行监督权,保障救助服务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转及各项救助措施的落实,救急排难作用日益显现。7月20日,福安一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情况危急。110指挥中心接报警后,迅速指令公安消防和巡警先期处置,并立即协调120急救中心赶赴现场抢救伤员,协调环保部门提供防毒器具。由于110反应快,各部门协作配合好,氯气泄漏得到及时有效控制,避免一场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在抗击14号台风袭击的工作中,沿海城市的社会联动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仅厦门市110指挥中心,两天内即接报警求助电话7200多个,平均每小时150多个,高峰时达500多个,两天分别调动出警5300多人次和上万人次,抢救受困群众3000多人。至年底,全省110社会联动系统接群众报警求助37万多起,各联动单位及时办理,办结率达95%。其中公安110报警服务台接警18万多起,占总接警量的半数。
  1999年,省委、省政府继续将“完善110报警与社会求助服务体系”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4月,省政府召开全省110社会联动工作会议,批转《福建省社会联动规范化建设工作细则》。各地完善以110为龙头和枢纽,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各地政府和联动部门加大资金投入,解决车辆、无线通信、抢险设备等装备问题,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技术含量和服务效能。各地还加强一线联动单位值班窗口的规范建设,办公场所、服务车辆均有明显标志。泉州市联动办制定《关于分类处警等级制度的通知》,将联动单位分为三类,根据所属处警等级类别分别处置警情。9月,省人大、政协组织视察团对部分地市的联动工作进行视察,各地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精神文明建设特约监督员等开展检查、督导工作。
  2000—2002年,全省社会联动系统每年接警百万余起,办结率均在95%以上,群众满意率较高。针对机构改革、政企分离等变动情况,各地按照《福建省110社会联动规范化建设工作细则》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期间,省政府两次召开会议,表彰先进,部署、推动工作。2002年,省里新增省技术监督局为联动协办单位。漳州市的司法、科协(科技服务110)、邮政、物委、技术监督局、海上110等成为该市第三批联动单位,参与联动的单位总计达到241个。泉州保险公司和市卫生局就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中伤员抢救问题,与8家医院合作,在全省率先开通办理车辆第三者及车上人员责任险医疗保险业务。福州市把城区划分为9个片区,每个片区指定一家中心救治医院,实现就近抢救治疗的联动格局。解放军医院制定快速反应医疗保障方案,建立能够紧急出动的抢救医疗队伍。在城市社会联动工作广泛开展的基础上,110社会联动工作逐步向乡镇、农村和海上延伸。宁德市三都镇建立起海上110和120。永定县坎市和浦城县仙阳镇将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单位联合起来,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110社会联动机制。
  2003年春夏之交,面对“非典”疫情,全省各级110社会联动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开展防治和抗击非典工作。厦门市公安局制定下发《防治非典处警规范》,组建处置非典事务机动分队,全力配合卫生防疫等部门,对出现群体性发热症状的22个区域进行24小时隔离控制,做好周边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正常秩序。漳州市提出“抗击非典,把好福建南大门”的工作要求,投入100多万元,在诏安县设立防治“非典”检测站,防止“非典”疫情向福建省传播。泉州市组织各联动部门参加全市抗击“非典”应急处置的综合演练,提高协调配合和快速反应能力。龙岩市加强与医疗部门的联系和协作,组织公安巡警参与边界健康检查站执勤任务。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联合物价、卫生、公安等执法部门协调联动,查获多种假冒伪劣药品、消毒用品、卫生清洁用品及一批来路不明的消毒液,查处囤积居奇、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的不法行为。全省各级环保110联动单位开展对医院的环境监察。
  2003年,各地探索社会联动工作与社区、乡镇建设结合的新途径。漳州市以芗城区和漳浦县为试点,将110联动工作引入社区和乡镇,在芗城区66个社区成立110社会联动服务站。福州、厦门市吸收海警支队加入联动系统,建立起海警、渔政、海上交通、搜救等部门的联动协作机制,实现海上联动。
  2004年,全省人寿保险系统发挥人保95518服务专线和网络优势,将110社会联动与行业服务结合,为群众提供服务。全省95518服务专线当年受理话务总量突破百万。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推进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工作,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500多万元。针对弃婴收养、医疗欠费、无主病人和精神病患者的收治、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及迷路走失、弱智、老年痴呆患者的收养这一110社会联动工作的难点问题,漳州、泉州、福州三市分别研究制定规范性的处理办法。
  2005年,全省社会联动工作稳步发展。福州市延伸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在全市许多景区、校园、社区、乡镇和大型商场设立12315消费者投诉服务联系点。泉州组织联动单位举行抗震救灾演练,提高协作配合和紧急救援能力。省公安边防海警一支队与涉海部门以及110、119、120、气象等部门配合,开通海上报警服务专线,确保海上治安、消防、急救等工作的快速实施。年内,全省联动系统接警达到300多万起,办结率在95%以上。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公安志(1990-2005)

《福建省志·公安志(1990-200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按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要求进行编纂。记事年限为1990-2005年。内容包括:应急处置、打击刑事犯罪、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边海防管理等。

阅读

相关机构

漳州市政府
相关机构
泉州保险公司
相关机构
厦门市公安局
相关机构
福建省公安边防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龙海市
相关地名
角美镇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
三都镇
相关地名
永定县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
仙阳镇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龙岩市
相关地名
芗城区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