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工会志1995-2010》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318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队伍
分类号: D412.857
页数: 8
页码: 40-47
摘要: 本文章节选自福建省总工会的工作总结报告,主要介绍了福建省职工队伍和工会会员的发展情况。文章首先介绍了职工队伍的发展变化,包括从业人员数量、国有企业职工减少、新经济组织数量增长等情况。然后介绍了工会在维护职工利益、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扩大就业渠道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文章还提到了工会会员的发展情况,包括会员入会率、新经济组织工会建立、会员数量增长等情况。最后,文章总结了工会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 工会 职工队伍 福建省

内容

第一节 构成
  一、职工
  1995年,省总工会根据全省职工队伍构成发生的实际变化,即全省从业人员数达到1567.09万人,国有企业职工减少,新经济组织数量猛增,着重抓好两件事。一是抓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的工会工作。要求企业工会积极参与试点工作的领导、方案的审定和文件的起草,确保改制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二是通过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维护职工利益。
  1997年,全省从业人员数迅速增长,达到1613.41万人。
  1998年,全省有40%的国有企业建立“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制度,职工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益得到保障。
  1999年,全省外商投资企业职工达到67.76万人,私营企业职工41.8万人,乡镇企业职工74.1万人,新经济组织的职工总数达到186.33万人。
  2000年,全省列入国家520家国有重点企业名单的11家企业中已有9家完成公司制改革。在落实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00%社会化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按时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
  2001年,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确立社会保障基金征缴、发放、监督新体制,“两个确保”走在全国前列。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下岗再就业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2002年,全省从业人员数1711.32万人,职工315.32万人,其中国有企业149.10万人,城镇集体企业26.54万人,城镇个私劳动者111.35万人,乡村劳动者1274.53万人。按三次产业分,全社会从业人员分别为:第一产业765.79万人,第二产业445.95万人,第三产业499.58万人。
  2003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净增1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35万人。全省筹集再就业资金4.3亿元,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及时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全省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分别达到80.7%、74.8%、75%。
  2004年,维护职工权益,纠正企业改制中侵害职工权益等问题,继续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扩大就业渠道,新增就业人员5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47.5万人。全省成立劳务派遣公司74家,共派遣员工6.8万人。
  2005年,通过劳务派遣等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5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8万人。
  2006年,各级工会解企业之所难,在稳定职工队伍上做了许多工作,尤其是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推出各项会员优惠措施,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境外敌对势力对职工队伍的分化等。
  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61.9万人,全省从业人员达到2015.33万人。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一些企业倒闭、职工下岗失业的现象。各级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配合政府做好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
  2004—2009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实现下岗再就业44.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2.2万人,全省农民工总数达276.7万人,农民工会员达254.7万人。
  二、工会会员
  1995年,全省各级工会落实发展会员的有关规定。新经济组织工会建立,与会员的增长不平衡,许多企业把入会人员圈定在管理人员的小范围内,导致大量职工被排斥在工会组织之外。11月,全省工会基层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狠抓会员入会率,要求全省外资企业的会员入会率达到90%以上。同时明确,凡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在本企业连续工作半年以上或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合同的,工会组织就必须将他们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
  2000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十三届五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新建企业工会组建问题。要求至2000年底以前,把绝大多数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省总工会为此下发《关于认真开展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和会员状况普查的通知》,要求各地方工会摸清底数,采取措施,认真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会议精神。截至第三季度,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会员达80.9万人,其中外商投资企业会员41.2万人,私营企业会员18.2万人,乡镇企业会员21.5万人。
  2001年,省总工会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意见》,3月,成立“福建省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从省总工会机关抽调4位干部专职从事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全省各地市相应成立非公有制企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大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力度。
  2002年,全省工会组建工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有关部门配合,工会积极推进”的态势,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吸收职工人会,纠正各种另设职工人会“门槛”的倾向,至9月底新发展工会会员18万人。全省共有工会会员326.9万名,其中非公有制企业会员总数达207万人。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建会企业总数达80566家。
  2003年,全省各级工会组织按照“企业开业投产一年内必须组建工会”的原则,确保职工人会率80%目标的实现。全省共有工会会员377.84万名。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工会组织已达31931家,覆盖企业高达80718家,发展工会会员222万人。
  2004年,开展“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建设,发展会员工作也得到发展。截至2004年9月,全省工会会员数由2000年的272万人发展至425万人(其中非公有有制企业工会会员由2000年的90万人发展至256万人)。全省就业于已建立工会企业的119万农民工中,已有106万人加入工会组织。
  2005年,省总工会制定并实施《福建省总工会关于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考核奖励办法》,有力地促进会员发展工作。至2005年底,工会会员达到448.6万名,比2004年增加23.6万名。
  2006年,全省会员总数达489万,全省已建工会企业的职工人会率提高到93%。比2005年增长8.7%。其中农民工会员188.4万人。
  2007年,全省会员数为561.1万人,按全省708万职工数计算,全省职工人会率达到79.3%,比2006年净增72.1万人,工会会员增长率高达14.8%,同时已建会企业职工人会率为93.8%,比2006年度提高了0.8%。
  2008年,全省积极开展出租车企业组建工会工作,组织出租车司机加入工会组织。当年,全省会员数达到608.3万人,净增47.2万人。职工人会率达85.9%,已建会企业职工人会率达到95.1%。
  2009年,加强职工人会工作。截至6月30日,全省会员数净增17.3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净增10.4万人。会员总数达631.18万人。
  三、工会干部
  1995年统计,全省工会专职干部11677人,兼职工会干部4497人。基层以上专职工会干部2051人,其中35岁以下占21%,36至50岁占49.2%,51岁及以上占29.8%;文化程度在大中专以上的占63.7%。
  2002年,全省基层以上工会组织1462个,专职工会干部1972人,兼职工会干部6774人;基层工会组织45033个,工会专职干部5088,大中专以上学历占65%;兼职131659人。
  2002年以后,全省非公有制企业迅速发展,职工队伍逐年增加,工会干部队伍随之增加,尤其是基层工会干部增幅更大。2009年,全省基层以上工会2064个,有专职工会干部2548人,比2002年增加29.2%;兼职工会干部9890人,比2002年增加46%。全省基层工会82163个,工会专职干部5786人,比2002年增加13.7%,其中35岁以下的占40.3%、36〜50岁的占39.6%、51岁及以上的占20.1%;兼职工会干部228926人,比2002年增加73.9%。全省基层以上工会专职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占95.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41%;基层工会专职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占76.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25%。
  第二节 干部管理与培训
  一、干部管理
  1995年2月,各级工会落实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依据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有关要求,协助党委按照工会组织性质、特点和任务要求,抓好工会领导班子建设。9月,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印发《福建省工会机关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省、市、县(市、区)总工会机关和派出机构,省、市、县(市、区)产业工会机关,以及乡镇(街道)工会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之外的工作人员,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进行管理。省总工会机关实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管理模式。
  1997年1月,全省工会领导干部班子建设座谈会召开,研究推动工会领导班子和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福州市和三明市总工会分别与当地党委组织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和工会干部管理的工作意见》。
  1998年,省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意见》《关于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意见》等文件。各级工会在各级党委重视支持下,协助做好市县工会领导班子的配备工作。
  2006年,各级工会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联合下发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意见》,明确工会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机关工作人员,列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范围。在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中,除有关法律法规及工会章程有专门规定的外,都要按照公务员法及各项配套政策法规的规定,实施公务员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制度以及非领导职务设置的规定。
  2008年,省总工会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落实省委有关精神,建立推行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聘用和管理制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工会干部队伍活力。
  2010年5月,全省9个设区市工会主席全部实现按同级党政副职配备,其中6个由市委常委担任,1个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担任,2个由市政协副主席担任。84个县(市、区)总工会中,有59个工会主席由同级党委常委、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兼任,占县(市、区)总数的70.2%。
  二、干部培训
  1996年,全省工会落实《1996—2000年福建省工会干部培训规划》和《关于加强培训工会法律专业人才的实施方案》,开展工会干部上岗资格培训、新经济组织工会干部培训,重点培训工会法律专业人才,制定《福建省总工会1996—1998年度工会法律专业人才培训规划》,开展以《劳动法》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适应性岗位培训、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布的“三个试行办法”专题知识培训(《工会参与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试行办法》《工会参加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试行办法》)、工会领导干部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研讨等培训班。省总工会干校共举办培训班35期,培训总人数2275人次,其中公务员过渡培训6期,647人次;工会干部培训6期,269人次;新经济组织工会干部培训2期,95人次;劳动法普及知识培训10期,603人次;工会业务培训6期,448人次;省总工会党校培训5期,213人次。省总工会各部门共举办10期专门业务培训,培训人数593人次。
  1997年,省总工会出台《福建省总工会1998—2000年工会劳动、工资、社会保险、送温暖工程信息统计专业人才培训规划》。省总工会干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0期,培训工会干部4921人。其中,省总工会干校本校办班3期,与各地、产业(系统)工会联合办班55期,干校派教师办班22期。省总工会各部门举办17期专门业务培训班,共培训各级工会干部990人次。
  1998年,省总工会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要求,出台《福建省“九五”期间企业工会主席工商管理培训实施意见》,开始对50岁以下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专职工会主席进行培训。省总工会干校联合各地工会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5期,培训工会干部4270人次,有2000多名工会干部拿到上岗资格证书。省总工会各部门共举办16期专门业务培训班,共培训各级工会干部1180人次。
  1999年,省总工会出台《关于加强省总工会机关部门办班管理的意见》,规范工会机关办班管理。全省共有1373名工会干部参加上岗资格培训,共有17308人次工会干部参加各类适应性岗位培训,共有3673名工会干部参加法律专业人才或工会劳动工资、社会保险专业人才培训。省总工会干校共举办各类工会干部培训班48期,参加培训的工会干部达3254人次。
  2000年,全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开展以学习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适应性岗位培训,以新任县级工会领导为重点的工会干部上岗资格培训,以及工会专业人才的培训。省总工会干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3期,培训人数达3596人次,其中新一轮基层工会干部上岗资格培训班19期,1757人次;适应性岗位培训班19期,1420人次;法律培训班3期,299人次;县市工会主席上岗资格培训班2期,120人次。省总工会各部门共举办19期专门业务培训班,共培训各级工会干部1510人次。
  200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关于表彰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福建省有6个单位获先进集体称号、有3位工会干部获先进个人称号。当年,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出台的《关于加强新建企业工会干部培训工作的意见》,福建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重心,逐步转人对基层工会干部特别是企业工会干部的培训。省总工会干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6期,培训人数达4581人次。其中,领导干部上岗资格培训班1期,70人次;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师资培训班2期,106人次;新一轮基层工会干部上岗资格培训班12期,859人次;适应性培训班13期,1215人次;法律班14期,2131人次;党校4期,200人次;同时开办3期在职干部电脑培训班。省总工会各部门共举办16期专门业务培训班,共培训各级工会干部980人次。
  2002年3月,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会座谈会,总结“九五”期间全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十五”期间在中国工运学院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的实施方案》和《“十五”期间开展工会干部轮训的实施意见》,部署工会干部轮训工作;制定《2001—2005年全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对“十五”期间全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提出“十五”期间对全省工会专兼职工会干部进行一次轮训,抓好工会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工会专业人才、新建企业工会干部的适应性岗位培训,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会主席工商管理知识培训工作。省总工会印发《关于加强办班管理的规定》,规范工会系统办班工作。当年,省总工会干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1期,其中校内办班12期,培训工会干部1037人次,与各级工会联合办班39期,培训工会干部3336人次。省总工会各部门共举办13期专门业务培训班,共培训各级工会干部900人次。
  2003年,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福建省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条例(修正案)》和《福建省私营企业工会若干规定(修正案)》。全省工会将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四大精神和新修订的两个法规作为当年培训的重点内容。省总工会干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培训工会干部2478人次。省总工会各部门共举办10期专门业务培训班,共培训各级工会干部505人次。
  2004年,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以新当选工会主席培训为主,省总工会负责培训县级以上工会领导干部,同时,开展民主管理、平等协商、劳动保护、社会保障、法律工作、女工工作、财务工作等工会专业干部的适应性岗位培训。全年,省总工会干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9期,培训工会干部1471人次。省总工会各部门共举办10期专门业务培训班,共培训各级工会干部810人次。
  2005年,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向基层工会干部倾斜,重点加强乡镇(街道)一级工会干部和企业工会主席的培训。当年,省总工会干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2期,培训工会干部1302人次,其中专门举办二期乡镇(街道)工会主席培训班。
  2006年,省总工会结合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2006—2010年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贯彻《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制定《2006—2010年福建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就“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部署。《规划》要求,按照“分级分类,全员培训”“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全面培训,突出能力”“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切实做好全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当年,福建省有6个单位获得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先进集体称号;有3位工会干部获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先进个人称号。省总工会也作出《关于表彰全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授予全省60个单位“全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50名同志“全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全年,省总工会干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9期,培训工会干部1108人次,其中新一轮的工会干部轮训班1期、工会干部培训工作研讨班1期、乡镇(街道)工会主席培训班3期、师资班1期、改制企业工会工作培训班1期、与各地工会联合办班12期。
  2007年,省总工会干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2期,培训工会干部2287人次,其中干校校内举办9期,培训工会干部657人次,与省总工会各部门联合办班10期,培训工会干部616人次,与各地市工会联合办班13期,培训工会干部1014人次。
  2008年,全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为适应加强乡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需要,以及加强工业园区工会工作的实际需要,全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加强对工业园区、乡镇、街道工会干部的培训。当年,省总工会干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5期,培训工会干部1977人次,其中全省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工会干部培训班1期,全省乡镇(街道)工会干部培训班2期。
  2009年,按照《2006—2010年福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要求,全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基层工会工作水平为主要任务。全年,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7期,培训工会干部2728人次。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工会志1995-2010

《福建省志·工会志1995-2010》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是《福建省志·工人运动志》的续篇,上限从1995年福建省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下限至2010年5月福建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记述了福建省这15年间工会工作和工人运动发展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