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3040
颗粒名称: 一、线类
分类号: F426.81
页数: 5
页码: 169-1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在线类产品中,纯棉线是主要的产品之一。福州王梓珍线厂、漳州王松记纱厂、泉州力生线厂、惠安华头纺织场等厂家是福建最早生产纯棉线的企业。从50年代初期开始,纯棉线的生产逐渐兴起。福建的纯棉线品种包括纯棉木纱团、线球、丝光线和蜡光线等。
关键词: 福建省 线带织品 线类

内容

(一)纯棉线
  1.木纱团
  福建生产缝合纺织材料、塑料、皮革制品、书刊及装饰用的线类产品中,纯棉线是传统的主导产品之一。
  福建生产纯棉木纱团始于50年代初期,1953年,福州王梓珍线厂、漳州王松记纱厂、泉州力生线厂、惠安华头纺织场等主要厂家,共生产纯棉木纱团4.56万粒。同年,泉州线厂生产纯棉蜡光线0.47吨。1956年11月,由仓山金蝉线厂和鼓楼线厂合并组建福州线厂。当年生产42S/3纯棉蜡光缝纫制鞋木纱团9万粒。1958年,厦门棉织厂采用42S/3生产出纯棉蜡光木纱团20万粒。到1959年,全省生产纯棉木纱团73.43万粒。
  60年代,福建纯棉木纱团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1960年,泉州市线厂生产木纱团668万粒,除1968年、1969年两年的产量下降到年300万粒,60年代的其它年份产量均保持在500万粒左右。该厂生产的木纱团由于质量可靠,深受用户欢迎。1964年,该厂生产的42S/3蜡光木纱团缝纫线质量赶上上海“金钱”牌产品。该厂1960~1969年累计生产纯棉木纱团5113万粒,成为福建生产木纱团的主要厂家,居全省首位。其次是福州市线厂,累计产量为1399万粒。厦门棉织厂为704万粒。对此类产品全省各厂家均采用细号纱的二股、三股、多股线捻制而成。其原料均经过漂、染、凉、整后,再经过吃浆、过蜡、络、成型等主要工序。1960~1969年,全省累计生产木纱团7216.1万粒。
  70年代,福建木纱团生产由于市场看好,获得较大发展。1970年,泉州市线厂该产品的产量恢复到550.8万粒,1972年产量提高到742.16万粒。70年代,福州市线厂累计生产木纱团5753.24万粒,泉州市线厂为5550.61万粒,厦门棉织厂为3508万粒。1970~1979年,全省累计生产木纱团47386万粒。
  80年代,福建纯棉蜡光木纱团生产顺应市场急剧的需求,年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1年,全省为2714.16万粒,1982年为1964.29万粒,1983年为1030.3万粒。1983年开始,由于混纺线和化纤线产品占领大部分市场,纯棉木纱团年产量逐年下降,1984年全省纯棉木纱团下降到334万粒。1984年,福州市线厂14号×3纯棉木纱团获省优产品称号。80年代中期,全省纯棉木纱团产量略有回升,1986年为675万粒,1987年506万粒。1989年全省年产量降到最低点,仅273万粒。80年代10年间,福建累计生产各类木纱团8519.75万粒。1960~1990年,全省共计生产各类木纱团63122万粒。
  2.线球
  福建生产供缝被用纯棉线球,始于50年代中期。1956年12月,福州市线厂开发28号×3、91.4米线球,当年产量230万粒。1961年,泉州线厂开始生产28号×3、91.4米纯棉线球,当年产量为249.72万粒。1963年,泉州编织厂开始生产线球品种。60年代,福州市线厂线球累计产量266万粒,泉州市线厂为1547万粒,泉州编织厂为309.57万粒。全省累计产量为2122.57万粒。
  1974年,福州市线厂开发出14号×3、11000米锁边用纯棉宝塔线,当年试产量为2000粒。70年代10年间,该厂线球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累计产量达1630.28万粒,比60年代增长6倍。泉州线厂70年代10年间累计产量为967.7万粒,比60年代下降1/3。泉州编织厂线球产量从60年代的300万粒提高到1269.8万粒,产量增幅达4倍。1970~1979年,全省累计生产线球达3867.78万粒。
  80年代,福建线球产量仍然保持70年代水平,其中泉州市线厂年产量逐年增加,成为福建线球生产的主要厂家。1980年,福州市线厂生产线球66.6万粒。泉州市线厂线球生产停止3年后,于1983年恢复生产,当年产量为141.1万粒。同年,泉州编织厂生产65.71万粒线球后,因市场原因而停产。泉州市线厂80年代末期年产线球达近400万粒,比80年代初期增长2.75倍。全省80年代10年间累计生产线球3938.55万粒,略高于70年代产量。
  1956~1990年,全省共计生产线球9929.13万粒。
  3.丝光线
  泉州市线厂是福建独家生产缝纫用纯棉丝光线的企业。该厂于1980年先后开发9.5号×3精梳丝光本白线、9.5号×3精梳丝光漂白线等品种,当年产量为44.5吨。1982年年产量提高到152.33吨。80年代中期,由于受化纤线影响,年产量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100吨以上。1987年,是该厂生产丝光线最高年份,达184.45吨。该厂1980~1990年累计生产各种丝光线1314.02吨。
  4.蜡光线
  泉州市线厂是福建蜡光线生产的主要厂家,其次是厦门棉织厂、福州织带二厂。1953年泉州市线厂研制开发生产18号×3、2000米和14号×5、2000米杂色蜡光线,当年试产量为0.47吨。1957年,厦门棉织厂生产出蜡光线7吨。
  60年代,泉州市线厂成为福建独家生产蜡光线厂家,10年间累计产量为1022.7吨。70年代10年间产量仍保待在原有水平,共计1067.48吨。
  80年代,福建生产蜡光线厂家除泉州线厂外,增加厦门棉织厂和福州织带二厂等两个厂。1980年,泉州市线厂生产蜡光线99.48吨,厦门棉织厂为42.3吨,福州织带二厂为3.2吨。泉州市线厂从1980年后连续三年产量保持在90吨左右。1983年起,由于化纤线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全省蜡光线下降一半。全省1985年蜡光线产量仅有82.7吨。1990年,泉州市线厂生产蜡光线48.74吨,厦门棉织厂为44吨、福州织带二厂为11.4吨,全省合计产量为104.14吨。1953~1990年,福建累计生产蜡光线5440.32吨。
  5.其他线类
  泉州市线厂是福建生产无光线和绣花线的唯一厂家。1961年,泉州市线厂首家开发出缝纫用无光线24.97吨。该厂在60年代共生产无光线127.85吨,70年代内生产88吨。
  1980年,泉州市线厂新开发出刺绣用绣花线7.1吨,同时生产无光线16.89吨。随后年产量变化不大,到80年代末,无光线产量为50吨左右,绣花线12吨左右,1961~1990年,该厂累计生产无光线442.14吨、绣花线246.92吨。
  (二)化纤线
  1.涤纶线
  70年代末,福州织带二厂在省内首先开发涤纶线类产品,作为化工产品包装袋封口线及其它工业用线,产量约10吨左右。
  1980年,随着服装面料逐渐向化纤类发展,为适应市场需要,泉州线厂调整产品结构,从主要生产纯棉木纱团、蜡光线、线球等逐步转向生产涤纶线类。当年试制并生产9.8号×
  3、14.8号×2、11.8号×2号,长度为183米的纯涤纶纸芯线及9.8号×3、3000米及5000米纯涤纶宝塔线等五种规格纯涤纶线共计32.26吨。同年,福州市线厂开发生产9.8号×3、183米的涤纶线圈99.83万粒(折合5.39吨),9.8号×3、3000米涤纶宝塔线500个(折合0.044吨)。当年,福建省生产工业及民用涤纶线69.56吨。
  1981年,泉州市线厂开发28号×3、28号×5涤纶漂白蜡线及28号×3涤纶色线,另开发涤富混纺线0.53吨,同时已批量生产的9种规格涤纶线产量猛增至147.54吨。是年,福建省共生产涤纶线和涤纶混纺线计215吨。
  1983年,福州市线厂开发生产14.8号×2、3000米涤纶宝塔线2.17万粒(折合1.931985~1986年,厦门绳网厂生产适应渔网、制鞋、包缝等多种用途涤纶线及涤粘中长线11.6吨。
  1986年,省内计有福州织带二厂、泉州线厂、福州线厂、厦门绳网厂4个企业能生产工业、渔业、制鞋、包缝、缝衣等10多种规格涤纶线、涤纶混纺线共计404吨。
  泉州市线厂生产的“力生”牌9.8号×3、14.8号×2183米涤纶系列线圈,1987年获省优产品称号;厦门绳网厂生产的涤粘中长线被评为省纺织行业优良产品。同年,厦门捻线厂开始生产涤纶线15吨;厦门绳网厂开发生产涤维混纺线(渔网线)66.5吨。
  1987年,福建省计有5家企业同时生产涤纶及涤纶混纺线。泉州线厂319.41吨,厦门绳网厂98.2吨,福州线厂66.67吨,厦门捻线厂15吨,福州织带二厂20吨。全省共生产涤纶、涤纶混纺线519.08吨。次年,厦门绳网厂生产的涤维线从上年66.5吨猛增至402.2吨,涤维线于1988年通过省级鉴定,结论为国内首创的一类新产品。当年全省的涤纶、涤维混纺线总量升至927吨,达省内生产该线类产量最高峰。
  1989年,泉州市线厂生产的“力生”牌9.8号×3、3000米涤纶宝塔线和福州线厂生产的9.8号×3、183米涤线圈同获省优产品称号。
  1990年,泉州市线厂开发高强涤纶线1.4吨。厦门绳网厂生产的“鹭帆”牌涤维线获1990年省优产品称号。涤维线自1987年生产以来仅4年,但由于质优量大,成为省内涤纶线中的大宗产品,生产1177.10吨。
  自70年代末至1990年,福建省先后有泉州线厂等5家企业生产涤纶、涤维混纺线,开发适应化工、渔业、皮革、鞋业、缝纫等用途的普通或高强涤纶线品种及规格达二十多种,产量达4702吨。
  2.锦纶线
  福建省首家生产锦纶线的厂家是厦门棉织厂。该厂建于1956年,初期生产线、带类民用小商品,1963年前以棉纱为原材料生产棉质线、带类产品。1964年采用锦纶210D的多股丝开发生产适合渔网用的锦纶渔网线,当年生产18吨。
  60年代下半期,福建省仅厦门棉织厂独家生产的锦纶渔网线就达229吨。
  进入70年代,厦门棉织厂仍以年产50吨锦纶线的水平继续生产。1977年,厦门绳网厂开始试制锦纶线供渔业、制鞋、包缝使用,产量8.56吨。70年代,以上两厂共生产锦纶线605吨。
  1981年,福州织带二厂开始生产工业用锦纶线25吨,至此福建省内有3家企业生产工业、渔业、民用锦纶线共计108.2吨。
  1984年,厦门棉织厂由于产品结构调整,停止生产锦纶线。同年,厦门捻线厂引进捻线机设备和开展技术改造,生产锦纶线40.47吨。1985年该厂将锦纶线产量提高至85吨,福建省的锦纶线总产量达167吨。
  1990年,泉州市线厂研制试产适合羊皮衣、鞋类等专用锦纶线250公斤和运动鞋用锦纶卡索线370公斤,并投入批量生产。
  1964~1990年,福建省共生产各类锦纶线2484吨。
  3.维纶线
  福建省生产的维纶线有纯维线、维乙线(维纶纱与乙纶单丝加捻成线)、维棉线等三种系列,用于渔网、养殖紫菜等。
  1977年,厦门绳网厂在制绳基础上,扩建纺纱、捻线车间后,首先开发生产纯维纶线(30号×3)8.34吨和渔网用线,同年用30吨维纶纱加渔用乙纶单丝加捻成水产养殖紫菜线18.10吨。1978年,福州第二织带厂开始生产纯维纶线及棉维混纺线(作拉底线用)。70年代下半期,福建以上两个企业生产维纶、维乙、维棉线共525.34吨。
  1980年,泉州线厂开始生产维纶与维棉线。是年福建有3家企业加工维纶线,共计507.9吨。
  1980~1985年,厦门绳网厂扩建纱锭1万枚,年增纺纱能力1600吨、线200吨,增加维纶纱线生产能力。1985年,该厂生产纯维纶线377.2吨。厦门捻线厂开始生产维纶纱及维棉线。1985年,福建省生产维纶线计589吨,达历史最高纪录。1988年,因市场因素厦门绳网厂停产纯维纶线,泉州市线厂也停止生产维纶产品,产量降至123吨,直至1990年一直维持在百吨左右。
  1977~1990年福建省共生产纯维纶线、维乙线、维棉线4610吨。厦门绳网厂1977~1990年间共生产2986吨,占总产量6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阅读

相关机构

福州王梓珍线厂
相关机构
州王松记纱厂
相关机构
泉州力生线厂
相关机构
惠安华头纺织场
相关机构
福州市线厂
相关机构
厦门棉织厂
相关机构
泉州线厂
相关机构
泉州编织厂
相关机构
泉州市线厂
相关机构
福州织带二厂
相关机构
厦门绳网厂
相关机构
厦门捻线厂
相关机构
福州第二织带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