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绸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931
颗粒名称: (二)绸类
分类号: F426.81
页数: 2
页码: 90-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生产绸类人造丝丝织品始于1961年,品种丰富,生产量较大。70年代起,帐帘绸、夹里绸等品种产量逐渐增加,至80年代达到高峰。90年代初,因原料短缺等原因,产量逐年下降。
关键词: 福建省 人造丝 绸类

内容

福建生产绸类人造丝丝织品始于1961年,一直延续生产至1990年。其品种较多,生产量在人造丝丝织品大类中,位居第三。其主要品种有条里绸、帐帘绸、夹里绸、彩丽绸、里子绸、彩旗绸等20种。
  1961年,福州丝绸厂首先开发省内第一个绸类人造丝丝织品——影条绸,当年共生产4.57万米。
  60年代上半期,省内仅有1个企业生产此类产品,品种逐步增加。相继开发的是锦花绸、秋香绸、福丝绸等4个品种,年产量均不高。
  60年代下半期,福州丝绸厂连续开发5个新品种(帐帘绸、夹里绸、导绸、隐纹绸和彩旗绸),其中帐帘绸、夹里绸、隐纹绸产量较大,1966年分别开发生产4.8万米、2.8万米和3.14万米,从此省内的绸类人造丝丝织品步入批量生产阶段。全省当年共生产绸类人造丝丝织品11.42万米。
  70年代后,已开发的帐帘绸和夹里绸的生产日益发展。至1972年,帐帘绸年产量上升至14万米,夹里绸增至25万米,1972年,全省共生产绸类人造丝丝织品39.82万米,达本类织品产量的第一个高峰。此后,帐帘绸稳定在10万米左右,至80年代中期,成为本类织品中的主要产品。由于产量稳定,质量明显提高,帐帘绸在生产期内入库一等品率达90.53%。夹里绸也从此进入高产期,直至1980年停产,其生产水平每年均在20万米左右,也是本类织品中的主要产品。
  福州丝绸厂与邵武丝绸厂同时于1979年开发生产条里绸,该产品当年生产21.14万米。从当年起,省内有2个企业在生产6个绸类人造丝丝织品,其中3个是质量较好、产量较高的主要产品,故1978年绸类人造丝丝织品在省内的总产量上升至69.77万米,达本类织品产量第二高峰。
  80年代上半期,又开发里子绸等5个品种,福州鼓楼区丝绸厂参与条里绸生产。1983年,条里绸由福州丝绸厂、邵武丝绸厂、福州鼓楼区丝绸厂3家企业同时生产,当年产量高达70.06万米。因此省内绸类人造丝丝织品到1983年产量达86.66万米。
  1986年后,邵武丝绸厂陆续开发窗帘绸等4种产品,但由于人造丝原料短缺,总产量逐年下降。至1990年止,福建省当年绸类人造丝丝织品总产量降到7.76万米。
  1961~1990年,福建省共生产绸类人造丝丝织品829.33万米,其中历年累计生产条里绸385.64万米,帐帘绸169.24万米,夹里绸161.30万米。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阅读

相关机构

福州丝绸厂
相关机构
邵武丝绸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