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生产棉毛布及棉毛衫裤时间较早,且形成批量的针织企业是厦门针织厂,1956年,该厂增添棉毛机后开始批量生产棉毛布,根据省轻工业厅资料记载,1957年福建省共生产棉毛衫裤40万件。1959年,厦门针织厂增添棉毛机17台及其相应配套设备,棉毛衫裤产量有较大发展。
1959年12月,福州针织厂建成,棉毛衫裤是该厂主要产品之一。至1959年福建省棉毛衫裤产量增至121万件,出现棉毛衫裤产量第一个高峰。
1960~1964年,由于全国实行经济调整政策,福建省针织工业相应调整,1961~1963年棉毛布及棉毛衫裤生产处于低谷,连续三年产量分别降为11万、6万、8万件。
1966年南平针织厂建成,该厂迁来时就具备生产棉毛衫裤能力,因此全省生产棉毛衫裤总量升至141万件。
1967年,省轻工业厅对针织厂作以下分工,南平针织厂以生产汗衫、背心为主,棉毛、卫生衫裤为辅;厦门针织厂以生产棉毛衫裤为主。故从1967年起,福建省的棉毛布及棉毛衫裤的生产格局,形成以厦门针织厂为主,南平针织厂、福州针织厂、泉州针织厂为辅的生产网络,促进福建省的棉毛布及棉毛衫裤生产的分工合作、长短互补,出现稳步向上发展的势头。1979年,生产棉毛衫裤424万件。
南平针织厂生产的34支浅色棉毛罗领女衫,由于色泽鲜艳、手感柔软、缩水率小、布面清晰、条干均匀、缝制精良,1979年被纺织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之后连续几年被评为全国优良产品,该产品在省内棉毛产品中首家被评为部优产品,推动我省棉毛产品的发展与提高。
1979年后,由于原有企业进行引进与改造、新厂建立和腈纶棉毛布的崛起等三个有利因素的影响,福建棉毛布及棉毛衫裤大幅度增长。
福州针织厂于1982年引进日本大园机15台,新装3吨快装锅炉2台,各种煮炼锅、脱水机、定型机、U型喷染机4台,形成具有一定规模,设备齐全,配套完整,技术较先进的一条龙生产系统,扩大了生产能力,使福州针织厂的棉毛、绒布、汗布三大类产品主要的品种增至100多种。
1981年,厦门针织厂引进西德得乐I148大筒径棉毛机,并开始生产化纤面料。
进入80年代,省外及省内棉纺织厂根据市场需要,相继开发纯腈纶纱,省内针织企业积极采用纯腈纶17号、36号纱,经针织、漂染,再配以起绒,制成棉毛类或绒布类腈纶衫
裤应市。
厦门针织厂于1981年首先采用腈纶17号纱在Z214型棉毛机上生产195克/平方米的双罗纹组织棉毛布,此产品1981年试生产,至1989年底共生产272.6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
益与社会效益。
1981年后,省内计有宁化、福州、泉州、清流等针织厂相继生产纯腈纶棉毛布及衫裤,使棉毛布原料有相当部分从纯棉转为腈纶。1982年,福建省生产各类棉毛衫裤达1158万件,为此类产品产量的最高峰。1987年,上杭县针织厂、政和县针织厂、建宁针织厂建成后,均曾生产棉毛布产品。1985年以后,随着大园机新产品的不断开发,棉毛衫裤产量开始下降。1990年,福建省生产棉毛衫裤总量为729万件。
福建省生产棉毛产品的原料,纯棉仍为主体,然而80年代辅以腈纶纱为原料不可忽视。除棉、腈纶外,各厂根据市场需要开发棉毛布。福州针织厂、厦门针织厂用T/C13号纱生产T/C棉毛布,永安针织厂用T/C18号色纱生产色织棉毛布,厦门针织厂用V/C50:50成份生产V/C棉毛布,棉毛布的原料、规格、品种、风格多样化,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在棉毛衫款式方面,厦门、南平、福州针织厂等企业开发不少品种与花样,较单一的圆领棉毛衫变得多样化,从而使棉毛衫内衣外穿得到发展,开拓棉毛产品新市场。涤棉混纺棉毛衫裤系列产品中,男式有横开领、胸侧开叉式、开叉一字领、半开领、拼色肩钮、什色罗纹高领,氨纶高领等;女式有印花高领、什色高领等。腈棉混纺女衫有开领、弹力罗纹领、弹力高领、弹力半高领、香蕉领、V字领、一字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