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较早批量生产汗布衫裤的是泉州针织厂和厦门针织厂。泉州针织厂创建于1951年5月,当时主要生产毛巾、袜子和汗衫。厦门针织厂建于1952年,具有纺纱、织造、染色、成衣等部门,生产汗衫、毛巾、袜子等。尔后,福州第三针织厂于1953年建立,生产汗布产品。但以上3个企业当时均以手工操作为主,设备陋,产量较低。根据省轻工业厅统计资料,福建省1956年共生产汗布衫裤133万件。
1956年公私合营后,厦门针织厂增加台车、棉毛机、罗纹机、络纱机、丝光机等设备,并增设相应工序,开始生产较高支数汗衫。1958年,该厂进行技术改造,增加台车12台、棉毛机17台、大小罗纹机26台、红木络筒机8台,并增添锅炉、染色机、煮炼锅、脱水机等。至此,该厂由手工操作改为电动机械生产,产品产量与质量进一步提高。
1959年,经福州市政府批准,将福州第一针织合作社转为地方囯营福州针织厂,该厂生产汗布、棉毛布、绒布产品。
1960年,福建省汗布衫裤猛增至624万件,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汗布衫裤产量的高峰。
1961~1965年,由于全省纺织工业的调整,针织工业也作相应调整。因针织用纱的需要量与省内纺纱厂生产棉纱量尚不平衡,关闭部分条件差的针织企业,保留骨干企业。1962年和1963年,全省汗布产品的产量仅维持在9万件和12万件低水平上,直至1965年。
1966年10月,南平针织厂的投产使福建省增添1个汗布衫裤生产的重点骨干企业和出口基地。使当时汗布(单面布)衫裤产量逐年增长。1966年,全省汗布衫裤迅速回升至631万件,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汗布衫裤产量的第二高峰。1967年,福建省轻工业厅对省内5个针织骨干企业进行产品方向的分工后,省内汗布衫裤的生产,形成以南平针织厂、厦门针织厂为主要骨干的生产体系与网络。汗布衫裤的产量进入稳定发展期。
“文化大革命”期间,针织工业受到挫折,1967~1975年汗布衫裤的生产量始终徘徊在500万件至600万件之间。
70年代后期,厦门第二针织厂、永安针织厂分别于1975年、1977年建立,同时生产汗布衫裤产品,给该种产品生产注入活力。至1978年底,福建省已有7个较大规模的企业生产汗布衫裤产品,当年全省共生产汗布衫裤1103万件,突破千万件大关。
进入80年代,各厂紧跟开放改革的形势。为满足国内外市场的要求,相续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与工艺,积极开拓市场。同时,各地区相继创办县办针织企业,省内生产汗布衫裤产品企业大量增加。
1984年长汀县针织厂成立,泉州第二针织厂于1986年成立。1987年建成的有福建省政和针织厂、宁化针织厂、上杭县针织厂。1988年,建宁县针织厂投产。至此福建省内除莆田地区外,均有县办针织厂,并均生产汗布衫裤。
南平针织厂使用引进设备及改进工艺,使该厂生产的14号纱精漂圆领衫连续6次获省纺织工业优质产品荣誉称号。各企业从工艺上不断创新,开发双纱、不缩、精漂、横条等不同规格、不同品种汗布衫裤(包括男式短袖衫、文化衫、背心、女式短袖衫、背心、三角裤等),共50多种,使全省生产汗布产品达到一个新阶段。在原料选用上,除主要用纯棉纱、涤棉混纺纱外,还采用人造丝、涤纶长丝等。厦门针织厂用133D人造丝织成85克/平方米薄型汗布;南平针织厂、永安针织厂用75~100D纯涤丝开发80~113克/平方米的纯涤纶汗布;南平针织厂、永安针织厂、泉州第二针织厂、泉富针织有限公司生产过T/C18号纱、C/T13号纱的100、200克/平方米的汗布;康幸针织有限公司用T/C18号色纱织成涤棉混纺彩条汗布,并于1981年被评为福建省纺织行业优质产品;厦门针织厂用T/C纱及低弹涤纶丝生产色织横条汗布。
1982年起,福建省的汗布衫裤突破2000万件大关,随后几年虽有起落,大体维持在这个水平上,1990年的汗布衫裤产量是1928万件。1990年,南平针织厂开发纯棉精梳C11.6号127厘米幅宽汗布新产品,也是省内较高档的汗布面料。
1990年福建省开始出口纯棉汗布计180万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