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865
颗粒名称: 3.帆布
分类号: F426.81
页数: 2
页码: 46-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帆布生产始于1957年,产量逐年增长。80年代后期,纯棉帆布产量上升,纯维帆布产量下降。植绒革底布及塑料业用底布是80年代后期开发的新品种。
关键词: 福建省 工业用布 帆布

内容

帆布是工业用布主要品种之一。福建生产帆布始于1957年,当年尤溪地区色织厂生产帆布0.3吨,1958年产量提高到15.68吨。由于设备和技术都比较落后,因此,只能生产纯棉轻型帆布,而且产量比较低,直到1963年产量仍徘徊在14万米左右。1963~1969年,全省共生产帆布148.93万米。
  70年代,厦门地区帆布生产有较大发展。1974年,该地区色织厂和帆布厂共计生产48.87万米,到70年代中、后期累计生产帆布692.11万米。1971~1979年,全省帆布的产量为1035.62万米。厦门地区的帆布产量占全省总产量66.9%。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根据市场变化,福建开始筹建专业帆布厂。产品品种从原来的纯棉为原料的轻型帆布向以化纤为原料的重型多品种转化。1978年,霞浦纺织厂投资6万元,添置生产重型帆布机4台及其他配套设备,于1980年下半年试产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当年产量近30万米。1979年,厦门地区帆布厂和色织厂生产出纯维帆布103.28万米。晋江地区产量为14.16万米。同年,永安帆布厂筹建,并投资420万元,购置风雷重型剑杆织机16台,轻型帆布机32台,首先成为省内帆布生产专业厂家,1983年投入批量生产后,产量达到81.4万米。1982年,厦门帆布厂投资926万元,购进风雷剑杆织机28台,意大利挠性剑杆织机10台,投入批量生产后,年产量达334.4万米,也成为省内生产帆布专业厂,该厂除生产轻型帆布外,还开发出维棉篷盖帆布新产品,年产达9.8万米,其间,除以上3个生产帆布专业厂家外,福州、晋江、龙溪、龙岩、南平等地市色织厂也兼织生产帆布,有的还建起帆布生产线,但年产量增长幅度不大,到1983年年产量仍停留在300万米以下。1984~1988年,帆布年产量大幅度提高,年均产量达550万米以上,比1983年以前翻了一番。最高年份1987年达到590万米,创帆布生产最高水平。1984~1988年,全省共生产帆布2850万米。
  80年代后期,福建帆布产品从化纤向纯棉方向发展。1987年,纯棉帆布产量上升,纯维帆布产量下降。在全省当年590万米产量中,纯棉帆布为537万米,占全省帆布总产量的91%,而纯维帆布只有28.3万米,占9%。1988年,厦门帆布厂试制成功旅游鞋面料帆布,随后3年累计产量达252.37万米。80年代末,全省帆布产量明显下降,1989年为381万米,比上年度下降35.2%。
  1981~1990年,全省累计生产各类帆布4354.79万米。
  4.植绒革底布及塑料业用底布
  植绒革底布是福建80年代后期开发的新品种。
  1986年4月,三明第二纺织厂研制生产植绒革底布,当年产量为39.17万米。次年投入批量生产,年产量提高到157.98万米。后又连续生产两年,年产量均保持在200万米上下,后来由于原料紧缺,1990年产量开始下降到79.98万米。
  1988年,三明纺织厂采用28号纯棉纱,经纬密212.5×181试制生产植绒革底布,当年产量133.3万米。到1990年累计产量达591.01万米。
  1986~1990年,全省累计生产植绒革底布1283.86万米。
  塑料业用底布也是福建80年代后期的新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制作鞋革、箱包底布。1988年3月,三明市第二纺织厂在原棉紧缺的情况下开发的纯化纤产品——塑料业用底布,产品规格为纯涤纶纱151厘米、18.5号/18.5号、169/125.5塑料业用底布。当年试产量为8.06万米。次年投入批量生产,年产量达94.32万米。1990年11月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该产品开发成功,给该厂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至1990年,该厂累计生产塑料业用底布338.83万米。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阅读

相关机构

霞浦纺织厂
相关机构
永安帆布厂
相关机构
三明第二纺织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
龙溪镇
相关地名
龙岩市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