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802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F426.81
页数: 6
页码: 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手工纺织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福建便以丝绸、棉布、苎麻等纺织品而闻名。在过去的几千年中,福建纺织业不断发展壮大,经历了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兴衰。到了20世纪,福建纺织业开始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纺织业得到恢复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福建纺织工业经历了规模扩大、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高等阶段。
关键词: 福建省 纺织工业 丝绸

内容

福建手工纺织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闽侯县昙石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制纺轮、骨针证实,早在5000年前福建已有纺织缝纫生产工具。在武夷山白岩崖洞船棺内随葬物中,发现有大麻、苎麻、蚕丝和棉花等织物残片,经考证距今已有3000多年。汉初,闽越国已有荃葛。唐代,泉州、建州、福州生产的绢、苎、丝、蕉等纺织品已列为贡品,但数量较少。唐代后期,泉州成为全国四大贸易港口之一,泉州沿海一带的丝绸业应运兴起。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向中原王朝进贡的纺织品数量成千上万匹,其中有锦、绮罗等高档产品。当时福州还设立官营纺织手工作坊——百工院,曾制作精品“九龙帐”。
  宋代,福建纺织业迅速发展,在全国占有相当地位。丝绸业的织造、染色技术显著提高,绫、绢、缎、锦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往东南亚、东北亚、阿拉伯和东非等地区。南宋时,福建沿海农村广植木棉,棉纺织的工具和技术也有进步。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仅泉州一地每年上贡棉布达5000多匹。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的334件随葬丝织衣装、服饰及面料等实物,可见当时纺织工艺的精湛。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以都提举总之。”①元中叶,泉州发展成为东方大港之一,同世界各地开展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促进福建丝织业的繁荣,从泉州销出的丝绸,风行亚、非、欧三大洲,泉州产的“刺桐锻”,享誉世界。
  明代,福建棉纺织业在全国的地位逐步下降。虽然福建最早种植木棉,但由于气候不利于棉花种植,闽产棉花远不及江浙棉花,棉纺织原料不足,通过“糖去棉花返”,从江浙一带购进棉花。明代福建丝织业发达,成为全国丝织品重要产区之一。漳州的漳纱、漳锻、漳绒,福州的改机锦,泉州的倭缎、翁绢、本机锻、金线纱等产品都很畅销。清初,朝廷实行“海禁”,福建失去海上交通、贸易的优势,而内陆交通又不便,由于经济技术封闭落后,福建纺织业逐渐衰落。鸦片战争后,福州、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洋纱”、“洋布”大量倾销省内,土纱、土布没有销路。到清末,在沿海一带逐渐兴起以廉价洋纱为原料的棉织生产。福、厦两地还出现一些职业裁缝,开始用进口面料和辅料加工西服、衬衫及配套服饰。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使福建手工纺织业遭到严重摧残。
  辛亥革命后,福建棉织业有了发展,购进机制纱,加工后织成布。民国元年至民国3年(1912~1914年),全省每年输入棉纱10万担以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发展机会,20年代,福建沿海福州、泉州、厦门等地,纷纷开办织布手工作坊和手工业工场,有的生产规模较大。如泉州人生织布局,民国14年有织机80余台,员工130余人,民国19年向上海购进动力织布机20台,安装25匹马力发动机1台,开始采用机械织布。又如侨乡晋江东石镇,华侨、侨眷和当地渔、盐民集资,在云锦布厂的基础上,于民国19年创办民星电机染织厂,除拥有大量木织机外,添置动力织机60台,生产工人达350
  
  
  ①《元史.始祖本纪>。
  
  
  人,日产格子布、柳条布等棉布100匹左右。在厦门和福州,先后创办针织企业,生产袜子、汗衫、内衣、内裤等产品。民国19年3月,闽西中央苏区在长汀县创办中华苏维埃织布厂和中华被服厂,拥有木织机40台、缝纫机10台,实行织造、染色、缝制配套生产。据民国24年福州、厦门、晋江、龙溪4个地区统计,共有手工织布场158家。30年代,在福建山区农村,手工苎麻织物成为夏衣、蚊帐的用布,民国22年全省夏布产量达20万匹,是全国夏布六大产区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轰炸城镇,沿海的纺织企业多数停产或疏散到山区。战时山区农村兴起土纺、土织手工生产,以供民众所需。民国34年抗战胜利,福建纺织业刚开始复苏,国民党当局又忙于打内战,致使通货膨胀,棉纱原料紧缺,纺织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困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福建省纺织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当时纺织业底子非常薄弱,据1950年普查,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晋江、闽侯、建阳、龙岩等19个县市中,仅有30个小织布作坊和300多个一户一机的手工业者,计有900多台木兰式织布机和300多台铁木织布机,其中100多台是动力织机。在福、厦、漳、泉等城市,有少量人力毛巾织机、手摇袜机和针织台车。在省内一些乡村,还保留传统土纺土织土染手工生产。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福建纺织业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发展生产,并对木兰式织机进行技术改进。1951年,福州市民政部门办起第一个麻袋厂,安置失业纺织工人。在泉州市,由两家织布小作坊合并组成第一个公私合营织布厂。一些城市纷纷组织失业工人办起纺织工厂,由国营商业部门供应原材料,扶持发展生产。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而福建省地处海防前线,海上交通遭到封锁,当时尚不具备建设现代纺织工业的条件。“一五”期间,全国开始实行纺织品统购统销,由于政府各部门采取积极扶持发展生产措施,福建纺织业逐步得到发展。随着合作化运动和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到来,福建纺织业发生很大变化。到1957年,全省有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和合作工厂共39个,其中织布厂22个、麻纺织厂1个、针织厂7个、线厂3个、毛巾袜厂3个、织带厂2个、漂染厂1个。职工人数为4800多人。1957年生产棉布1600多万米,麻袋67万条,针织品折用棉纱量2000件,全省工业系统内纺织企业总产值达851.11万元。此外,1957年全省纺织生产合作社、组有247个、13360人。由于福建没有纺锭,每年需从省外调进大量棉纱,供应困难越来越大,影响棉织业和针织业的发展。
  “二五”计划期间(1958~1962年),福建现代纺织工业建设开始起步。厦门纺织厂5万纱锭、1150台布机基建项目,列入国家“二五”计划,于1960年基本建成。年产800万条麻袋的漳州麻纺织厂,于1959年建成投产。1960年,在上海市支援下,上海裕成昌丝绸厂和鼎顺染绸厂迁到福州,与福州丝绸厂合并,组建福州丝绸印染联合厂,于1961年正式投产。从1958年开始,各地纺织生产合作社实行小社合并,成立合作工厂,有的过渡为国营企业。对原有手工操作的生产工具进行改造,逐步实行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
  福建由于缺乏纺织生产原料,有些地区曾发动农民试种棉花,植桑养蚕,但因经济效益低,未能推广。故省政府倡导立足福建丰富的林业资源,自力更生,开发人造纤维。1958年,福建省轻工研究所进行用马尾松制造人造纤维实验,1960年实验成功后,开始筹建福州人造纤维实验厂。厦门市也于1958年由厦门大学负责成立化学纤维厂筹建处,进行锦纶生产试制工作,1959年研制生产出锦纶纤维,1960年厦门化纤厂建成,年生产尼龙单体120吨,尼龙单丝100吨。这些工厂生产规模虽小,但为福建化学纤维生产迈出可喜的一步。“二五”期间,福建纺织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在“大跃进”期间存在盲目性,各地大办土纺织小企业,因缺乏原料、人才和技术,管理工作跟不上,产品质量差,有些工厂停工待料,造成生产大起大落。1959年全省纺织工业总产值达4431.48万元,为1957年的5.21倍,但到1962年纺织工业总产值仅达1892.3万元,为1959年的42.21%。
  从1963年起,福建纺织工业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经过三年努力,经济发展逐步趋于正常。1964年,福州人造纤维实验厂建成投产,生产人造棉100多吨。为此,中央纺织工业部同意福建建设1个年产5000吨规模的人造纤维厂。1965年夏,根据中央“小三线建设”的精神,福建省领导与上海市领导商定,将上海静安纺织厂、立丰漂染厂、经昌染织厂、光华被单厂、勤余织造厂和锦新丝绸厂等6个工厂迁至福建山区,组建新厂,以协调山区轻重工业的布局。到1965年末,福建纺织企业有65个,行业有棉纺织、丝绸、麻纺织、针织、印染、化纤等。全省纺织工业总产值达6056.26万元,为1962年的3.20倍。
  1966年,正当福建纺织工业呈现大发展的势头时,“文化大革命”开始,原已制订的建设和迁厂计划被延误,不少工厂“停产闹革命”,企业管理制度被认为是“管、卡、压”受到批判,企业规章制度废弛,生产秩序混乱,造成严重后果。1968年纺织工业总产值仅为1966年的53.27%。在十年动乱期间,由于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的努力,上海迁闽6个工厂的搬迁工作终于完成,新组建的三明纺织厂、三明印染厂、南平针织厂、邵武丝绸厂、龙岩染织厂在“三五”期间先后投产。这些企业后来经过多次的技术改造和扩建,成为福建纺织工业的重点企业。从上海随厂迁闽的职工和家属共有5000余人,其中一大批技术熟练的老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成为福建纺织工业的骨干力量。
  为发展福建化学纤维工业,1971年在石灰石蕴藏十分丰富的永安县,动工兴建年产1万吨的维尼纶厂,这是福建省“四五”计划重点工程之一。经过4年多的艰苦施工,这个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设备并自己施工安装,从矿山开采到产品生产的现代化联合企业终于建成。1974年试生产出第一批维尼纶短纤维,1975年成功地生产合格的电石与聚乙烯醇,形成维尼纶短纤维生产“一条龙”。1964年开始建设的南平化纤厂,也于1972年正式投产。“木石化银丝”的理想终于实现。化学纤维的发展,为纺织工业原料供应开拓一条宽广的道路^1972年,规模为3万纱锭、800台布机的南平纺织厂建成投产。1975年,福州棉纺织印染厂开始筹建,规模为5万纱锭、1344台布机。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经过拨乱反正和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大力开展企业整顿和企业上等级、上水平活动,福建纺织工业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到1978年,全省纺织企业共78个,以棉纺织、化纤为主,棉纺能力达12.19万锭,化学纤维年生产能力14600吨,纺织工业总产值40382.67万元,为1965年的6.67倍,占全省工业总产值6.63%。
  随着福建省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原有的行业管理机构和体制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1978年4月,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在省轻工业局(后更名省轻工业厅)下设福建省纺织工业局(二级局)、福建省纺织工业公司,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在纺织工业部、省轻工业厅的领导下,承担全省纺织工业规划、统筹、协调、服务、监督等行业管理工作。省纺织工业公司成立后,在全省纺织生产计划平衡、技改实施、质量监督管理、新产品开发、设备管理、组织原辅材料供应以及经济技术协作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综合试点省份,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给纺织工业发展带来良好环境和活力。福建纺织工业部门从福建省情出发,扬长避短,以发展棉纺织、印染后整理、化学纤维为重点,调整行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增加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建成一批新企业,对老企业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使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发展为骨干企业。在“六五”和“七五”计划期间,新建的棉纺织企业有:福州棉纺织印染厂、长汀棉纺织厂、永安纺织厂、邵武棉纺厂、三明第二纺织厂等。在老棉纺织厂中,厦门纺织厂5万纱锭旧设备全部淘汰,更换国产新型纺纱设备,厂房翻修,旧貌换新颜;三明纺织厂新扩建3万纱锭和500台布机,对原有3万纱锭进行改造,使该厂上升为中型企业。印染行业,新建了福州印染厂、厦门印染厂;三明印染厂经过扩建和技术改造后,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在全国同类型企业中排名前列。1984年,厦门化纤厂运用厦门特区优惠政策,从联邦德国引进四条涤纶长丝生产线,该厂从年产数百吨锦纶丝小型企业,一跃成为年产万吨涤纶长丝的大型企业。同时,福建维尼纶厂利用本厂技术力量雄厚、公用工程富余等有利条件,从瑞士、西德、英国、日本等国引进涤纶长丝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万吨。这两个涤纶长丝项目投产后,为针织、丝绸等加工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对缓解福建纺织原料匮乏起重大作用。从1980年开始,福建沿海城市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发展毛纺工业,以漳州市为基地,建成漳州毛纺厂、中澳合资国际毛纺有限公司、厦门毛纺厂、宁德闽东毛纺厂等一批企业,从此结束福建无毛纺织工业的历史。十多年来,针织行业、丝绸行业、毛纺行业、印染行业、复制行业都有较大发展,成为福建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为了利用山区苎麻资源和发展革命老区经济,在大田县新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苎麻纺织厂。1979~1990年,全省国营、集体纺织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15.78亿元。资金来源,已不再靠国家财政拨款,而是多渠道筹措,采用企业自有资金、向国家银行贷款、利用外资等办法加以解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纺织工业注重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1983年厦门化纤织造厂率先引进西德迈耶公司贾卡经编机4台、东德U4经编机6台,开发出的涤纶提花装饰织物,被评为国家优秀新产品。同时,南平针织厂引进大圆纬编机生产的武夷牌涤棉交织毛巾布童衫,1984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三明针织厂引进9台经编机及毛绒后处理配套设备,开发了经编天鹅绒系列产品,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厦门化纤厂和福建维尼纶厂引进的高速纺涤纶长丝生产线,都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规格可达三十多种,不仅能够生产常规产品,还能生产特殊用途的差别化纤维。厦门化纤厂生产的“华纶牌”150D涤纶低弹丝,获1988年中国纺织工业部优质奖。南平化纤厂技改后,将原生产富强粘胶短纤改产普通粘胶短纤,打开产品销路。福州纺织印染厂引进瑞士立达2万纱锭和日本村田自动络筒机,产出的棉纱达到国际市场高质量要求,产品外销,成为福建省出口纱布的基地。南平纺织厂引进捷克气流纺设备2080头,开发生产各种PU革基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该厂经济效益在全国同类型厂中名列前茅。三明印染厂引进染整关键设备,生产的三鹰牌纯棉花绉布和涤棉漂白杂色细纺布,分别获1987年和1989年部优质产品奖。龙岩染织厂引进全棉丝光大整理线,发展新一代宽幅床单产品,质量符合出口要求。该厂佳丽斯牌床上用品系列,行销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福州丝绸厂引进60台喷水织机及热定型机,并同外商合资,扩大生产规模,成立中外合资金利森纺织有限公司,所产仿真丝织物系列新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邵武丝绸厂引进意大利剑杆织机32台,以提高真丝绸产品档次。漳州毛纺厂引进日本经编腈纶印花毛毯生产线生产的三角牌拉舍尔毛毯,获1987年部优产品称号,产品畅销国内外。
  重视科技教育,促进生产发展。为改变福建纺织工业技术力量薄弱的状况,从全国各地引进技术人才,每年吸收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壮大技术队伍。1980年成立福建省纺织工程学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各地、市也相继成立纺织工程学会,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企业积极开展科研和科普活动,促进生产的发展。1987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立福建省纺织工业研究所。从此,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纺织科研项目的管理,纺织技术成果的管理,科技情报工作的管理都得到加强。纺织工业中女工多,文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初中以下,还有少数半文盲。为了彻底改变职工文化落后面貌,从扫除文盲开始,逐步建立一批正规业余职工学校。1981年,在全省纺织行业职工中,开展文化和技术补课教育运动,工人中应补课人员为27631人,经过三年补课教育,己有15131人取得“初中合格证”。1983年,根据生产和技术改造的需要,全省纺织系统普遍开展各种专业培训班,共举办170期,参加学习的工人达1万余人次。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福建第一所纺织中等专业学校——三明纺织工业学校,几年来培养了一批中等技术人才。从1987年开始,进行岗位培训,企业领导层正、副厂长基本完成轮训,培训中层干部达2600多人,全行业班组长培训已完成60%。纺织工业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为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重视政工人才培养,开办中国纺织政治函授学院福建省分校,并成立福建省纺织工业政治思想工作研究会。
  在加速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从1982年起,全国纺织品的销售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一般中、低档纺织品滞销,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经济体制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福建省纺织工业部门紧抓转轨变型,即从单纯追求产值、产量转到重点抓品种、质量;企业由单纯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纺织品由计划生产转变为以销定产。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大力开发新产品,1983年全省纺织企业首次参加全国纺织新产品展销会,推销福建优质产品。企业既抓生产,又抓销售,建立各种自销门市部、销售网点,产销直接见面。为推动企业向外向型发展,改变过去纺织品由外贸部门出口的体制,逐步实行工贸结合和多渠道出口,1985年经国家经贸委批准,福州市纺织工业联合进出口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批六家工贸结合纺织工业联合进出口公司之一,开创福建纺织企业自营对外贸易的先河。纺织工业部门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层层实行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克服“大锅饭”的弊病,企业普遍推行以承包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经济责任制。许多企业注意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经济效益,扭亏增盈,取得一定成效。福州、三明、南平等市还试验将相关纺织企业联合成立集团公司,摸索组建企业集团的路子。
  改革开放前,福建纺织工业大多数为国营企业。改革开放后,乡镇纺织企业兴起,以长乐县和晋江县最为发达。“三资”纺织企业在沿海地区逐年增多,规模由小到大。福建纺织工业呈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为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84年,由福建省纺织工业公司牵头,联合本省4家金融系统投资公司、纺织工业部下属6个公司、省内77家纺织企业,共同投资组建福建省福联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实行工、商、贸结合,利用厦门经济特区窗口,兴建多功能高层大厦,创办实业,发展贸易,开展进出口业务。并按照股份制企业的要求,逐步使公司规范化,积极做好股票上市的准备
  工作。
  1987年7月2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服装行业从轻工部划出归纺织部管理的决定,作出“将省第二轻工业厅服装鞋帽工业公司成建制划归省轻工业厅领导,与省纺织工业公司配套对口纺织工业部,省服装鞋帽工业公司继续实行行业管理”的决定。在改革开放前,福建服装行业企业绝大多数属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企业仅7家,企业规模小,从业人员多。1978年全省乡及乡以上服装鞋帽企业有252个,工业总产值8300万元。改革开放后,服装鞋帽业发展迅速,为加强管理,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79年10月成立福建省服装鞋帽工业公司。十多年来,服装行业发生巨大变化,在全省各地纷纷办起制衣和制鞋企业。福州、福清、泉州、石狮、厦门、漳州、三明、南平、邵武等地的服装企业和福州、莆田等地的制鞋企业先后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大幅度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到1990年,全省乡镇以上服装企业394个、制鞋企业122个、制帽企业13个、其他缝纫业企业75个。1990年全省服装鞋帽工业总产值居全国第十三位,布鞋出口名列全国前茅。
  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0多年的发展,福建纺织工业已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门类齐全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到1990年末,纺织工业主要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指纺织工业系统内统计口径)达到:化学纤维33175吨/年、棉纺锭46.20万锭、气流纺8880头、棉布织机11585台、印染生产能力15780万米/年、针织大圆纬编机203台、经编机151台、台车456台、棉毛车503台、丝织机1366台、毛纺锭29204锭、苎麻纺锭8212锭。1990年,根据福建省统计局统计(按全社会口径),全省乡镇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共有1064家(其中纺织行业460家、服装行业604家),工业总产值468197万元(纺织行业274101万元、服装行业194096万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10.93%,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职工总人数199991人(纺织行业114613人、服装行业85378人)。福建纺织工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保障生产建设需求,提供劳动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和出口创汇等方面都做出重大贡献。福建纺织工业在继续发展的道路上,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纺织行业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尚未组成,国营企业机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造成部分企业产品滞销,经济效益不高,甚至发生亏损。因此,纺织工业必须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快企业改革,把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动广大纺织战线职工,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再创辉煌。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福建省志·纺织工业志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