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艺美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51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工艺美术
分类号: J52
页数: 99
页码: 5-103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福建省工艺美术的历史悠久,并从不同时期的角度探讨了福建工艺美术的发展。文章提到了福建工艺美术的各个门类,包括瓷器、织绣工艺品、雕塑、脱胎漆器、金属工艺品等,以及它们的特色和代表作品。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在近代和当代,福建工艺美术在技术、创作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发展,并对一些工艺美术品在国内外的影响和认可进行了介绍。最后,文章提到了福建省工艺美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福建省 轻工业 工艺美术品

内容

福建省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在漳州地区发现有旧石器时代距今1万多年前精巧的细石器;在福州和闽南、闽北一些县、市出土的文物,有新石器时代(距今5000~4000年前)的陶器、石器和商周时期制作精美的几何形印纹陶器和石工具;还发现有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至前220年)时期的青铜器、原始瓷器。武夷山商代(约公元前16~11世纪)悬棺内出土的木雕龟型盘和竹席残片,可见先民们的工艺水平。史书记载,闽越国产有犀甲、翡翠手工艺品和纺织品等。这些表明,从远古时代起,福建工艺美术已初露曙光。
  东晋(317~420年),福建制瓷业开始发展;南朝(420~589年)时,瓷器品种已显示出地方特色。唐、宋时期,瓷业兴盛,大量青白瓷畅销国内外,成为当时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宋代德化白瓷、建阳水吉黑釉陶,均闻名于世。明代德化白瓷达到很高水平,成为国内制瓷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品种;特别是光润晶莹、白如凝脂的“建白”(或称“猪油白”、“象牙白”)瓷塑人物,浑朴洗练,被视为瓷中珍品。
  织绣工艺品,始见于史书记载的有南朝建安郡(今建瓯市)生产的“彩缎”。宋代建阳县生产的“建安锦”,泉州生产的“泉缎”,元代的“锦里”剪绒和花缎,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明代大量生产的“漳绒”,都是当时的名产,被列为贡品,并出口销往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及欧洲等地。从宋代墓葬中出土的绣品表明,当时刺绣技艺已达到相当水平,纹样写实,针法多样,设计新颖。
  雕塑工艺美术品,初见于南朝墓中(420~485年)出土的“石猪”(①1954年,在闽江南岸桃花山发掘南朝墓葬发现的。)。宋代墓葬的石俑和石刻动物,以及明、清流传下来的石章印钮,都表明福建古代人们已能采寿山石雕刻成艺术品。宋代,建宁府(今建阳县)麻沙、崇化书坊的刻书业十分发达,刻字雕画的技术已有相当水平。宋代莆田木雕兴起。据《莆田县志》记载,现在城厢南门外万寿庵内,尚存一幅平雕的关羽像,老艺人认为是宋代名手马远之作。明、清时期,建筑、家具和乐器的装饰木雕艺术逐渐发展。唐朝始建、明代重建的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梁柱上的24尊木雕人首鸟身飞天,构思巧妙,形态生动,纹饰华丽,是国内寺庙建筑中罕见的艺术佳作。这时,也出现可陈设和赏的木雕工艺品。清末,艺人们又以树根和竹根为原料,制出圆雕作品。继之,民间艺人又以本省盛产的龙眼树木材为原料,雕刻人物、动物和花丼,并定出规格,进行批量生产,作为商品供应市场。泥塑工艺品在五代(907~960年)已达到相当水平,从出土的彩绘陶俑和泥塑动物可以得到证明。
  脱胎漆器创始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是由福州沈绍安家庭发展起来的。他们世代相传,技艺精益求精,终于成为名牌产品,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一起被誉为国内工艺“三宝”。
  金属工艺品如金银首饰、日用银器、锡器等,均见于史书记载。西晋时已有首饰生产,出土的宋代银器光亮可鉴,清代的锡器实用美观。
  民间节日喜庆婚丧用的工艺美术品,如木偶、灯彩、纸扎等,在唐代已传入福建,经宋、明、清各代流传至今。
  近代的工艺美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其中有一些品类是吸收外来工艺美术品的长处,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珠绣拖鞋、软木画是借鉴外来的产品,结合民族和地方特色,加以创新,发展成为工艺美术行业的一个重要品种。脱胎漆器在清末已是主要出口产品,并多次在国内、国际赛会中获奖。木雕、木偶头工艺品,在东南亚等地深受欢迎,享有盛誉。本世纪30年代前后,本省工艺美术行业曾兴盛一时,以后由于战乱和统治阶级对这一事业的摧残和掠夺,行业逐渐凋零,作坊倒闭,艺人失业。到40年代末,一些传统工艺美术品已濒于人亡艺绝的境地,不少有才华艺人,流离失所,处境悲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工艺美术采取“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50年代初,组织老艺人归队,挖掘传统工艺品,传艺带徒。1955年,省手工业管理局成立,生产三处负责工艺美术管理工作。同时,福州市成立特种工艺专业联社,加强对行业的管理。1956年,90%的工艺美术个体生产者组织起来,促进生产的发展。同年11月,本省召开第一届民间艺人代表大会,并举办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览。1957年,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本省有26名老艺人和工艺美术工作者参加会议。1958年,省工艺美术实验厂、省工艺美术服务部、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相继建立。工艺美术行业省一级的管理、经营、教学、科研、生产实验等机构,由此逐步配套和完善起来。1959年5月,本省工艺美术行业承担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和“宴会厅”的装饰任务。中央领导、美术界的专家和外宾认为,“福建厅”的布置庄严大方、朴素明朗、简约和谐,有地方特色。同年8月,福建工艺美术展览在北京举行。1961年、1963年和1965年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福建工艺美术展览会,受到好评。
  “文化大革命”时期,本省工艺美术行业遭到严重破坏。
  1978年初,在福州举办全省工艺美术展览会,展出作品2000多件,从中选出1140件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后又从中选出330件参加同年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对推动本省工艺美术的创作和生产起到重要作用。1979年4月,福建省第二届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各地、市、县代表334人。会议授予62名工艺美术师,并成立福建省工艺美术工作者协会。同年8月,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本省有28名艺人、创作设计人员和领导干部出席会议。会上,轻工业部授予34名艺人“中国工艺美术家”称号,本省漆器工艺师林廷群、寿山石雕工艺师郭功森均获“中国工艺美术家”称号。
  1980年,根据“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泉州工艺美术公司与香港嘉华贸易公司合营成立泉州人造花厂有限公司,这是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第一家与外资合营的企业。接着,晋江第一美术工艺厂与港商签订合同,开展来料、来样加工业务。泉州、福州、霞浦等地一些企业也先后与外商、港商签订加工合同。通过这种联合,引进一些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和吸收国外有用的先进管理经验。厦门工艺美术公司利用特区自营进出口的有利条件,与上海、北京、山东等地的工艺美术公司合作联营建立7家内联企业,充实和扩大了出口业务。1981年,本省工艺美术行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1983年,福建省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办公室成立,负责本省工艺美术品质量评奖工作。到1985年,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中,福州石雕厂林寿煁的田黄刻《秋山行旅》、《柳鹅》、《岁寒三友》,周宝庭的《二十八宿古兽印钮》,德化县工艺美术陶瓷厂许兴泽塑造的1.7米白瓷观音均获金杯奖(珍品),7个企业批量产品获银杯奖,10个企业批量产品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58个企业的批量产品获福建省优质产品奖。1986年,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飞马牌漆器和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地球牌漆器同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
  本省工艺美术品主要有:雕塑、漆器、美术陶瓷、工艺花、工艺画、竹藤棕草编织、金属工艺、抽纱织绣、玩具、烟花爆竹、戏装道具、其他工艺品和玉石矿等13个大门类、122个品种。由于经济建设、文化艺术发展和资源条件的不同,本省工艺美术主要分布在沿海的福州、泉州、漳州和厦门等城市,尤以福州为最。福州是福建省也是全国著名的工艺美术集中产地,13个大门类的产品都有,尤其是脱胎漆器、寿山石雕、龙眼木雕、树根雕、软木画、美术陶瓷、马蔺草编、塑料玩具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本省工艺美术生产企业以集体所有制为主,多为小型企业,一般有职工100人左右,大多采用集中生产、统一经营的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多年来,通过创作设计、科学研究、技术改造和进步,不仅使过去失传、停产的产品得到恢复和发展,并且还增加了20多个新门类和品种。到1985年,本省工艺美术生产企业有179个,从业人员24127人,年产值10829万元,出口创汇1471.68万美元。1990年有企业196个,职工23466人,产值2.3亿元,出口交货值1.3亿元人民币。1995年有企业249个,职工23097人,产值12.38亿元,出口交货值8.5亿元人民币。
  第一节 艺术陶瓷
  福建陶瓷制作历史悠久。据考证,平潭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距今6000~7000年。五代出土的陶塑人物、动物造型优美,工艺亦精。福州近郊发现的两座宋代“千佛陶塔”,高约7米,九层八角形,塔身雕刻有千名莲花座佛,还有其他动物、花木图案,精美异常。当时德化、泉州烧制的青瓷器十分精美,大量出口。建安(今建阳)黑釉兔毫盏,风靡一时,尤以“油滴”、“曜变”最为名贵。明代,德化瓷塑大师何朝宗作品被誉为“东方艺术”和“国际瓷坛的明珠”,为福建瓷塑赢得很高声誉。清末,福州瓷塑艺术开始发展,民国后期,社会经济遭受破坏,陶瓷业也停滞不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陶瓷业迅速恢复发展。60年代,复制成功清初失传的“奶油白”釉瓷。1981年,试制成功早已失传的“油滴建盏”,为现代油滴瓷艺开辟美好前景。1988年,南平市美术陶瓷厂建南油滴黑釉瓷——霞光辰星盏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珍品奖)。且品种不断增多,产品除内销外,还远销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瓷塑
  考古证明,远在新石器时期,德化先民就有生产印纹陶。南朝(420~589年),福州已有烧瓷。唐时,德化佛教兴盛,民间雕塑匠师利用当地瓷土塑造神仙、佛像。宋代,福州瓷塑逐渐兴盛;泉州港繁荣,德化瓷器从此大量销往国外。元代,德化瓷塑佛像被选为宫廷贡品。明代,德化创烧独特的乳白釉瓷,史称“白建”(亦称“建白”、“猪油白”、“象牙白”)。它质如润玉,色似象牙,经光照,通体透明,色呈乳黄,胎质细腻,瓷体密贴,光泽如绢,被外国誉为“国际瓷坛的明珠”、“中国瓷器之上品”,称之为“中国白”。明代德化瓷塑名匠何朝宗善塑观音、达摩等佛像,其特点是体态丰盈,面庞俊美,慈祥静穆,衣褶深柔洗练,线条潇洒流畅,动静相兼,形神皆备,内心蕴含宗教的奥秘,外表显示人世间美好、幸福的现实。被誉为“东方艺术”,视作瑰宝,为收藏家所珍藏。现由泉州市文管会收藏的一尊何朝宗原作《渡海观音》,高64厘米、底座14厘米,观音面目清秀,神态安详。额中一珠,头盘发髻,坦露的胸前挂一串珠饰,双手藏在袖中,作左拱之势,一足跣踏莲花,另一足没于浪花,象征渡海,形象十分传神。
  清代,德化瓷塑有所创新和发展。著名瓷塑艺人游长子、林学宗、林捷升、苏善、许楼、邓想继承何朝宗等前人的传统,创烧出活动马链、活动门窗和活动龙舟等精巧作品。创作题材日益广泛,有神话历史人物、仕女、动物、花卉等,还有应外商要求创制的欧洲人造像和儿童玩具,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清末民国初,德化瓷塑有代表性人物是许友义三兄弟,他们继承何朝宗的风格,其作品曾在英国、日本和上海、台湾的博览会上荣获四次金奖,许友义被誉为“特等雕塑师”,并有“一箱瓷雕,一箱白银”的说法。这时,闽侯人张振奎兼收德化釉色、景德镇烤技,对原配方进行改革,大胆采用福州北峰叶蜡石、泰宁长石、闽清高岭土等为原料,并改烧柴为烧松炭,使胎釉洁白滋润;其所塑造的佛像、仕女,优美清秀,衣褶简练概括,保持了何朝宗的风格。民国4年(1915年),德化许友义雕塑“有”“友”的白瓷梅花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奖。这一时期,闽侯张振奎的后人高淇年采用石膏翻模灌浆成型技术,促进了福州瓷塑的发展。民国30年,德化瓷雕艺人曾塑有五尺《关公》及《木兰从军》、《独木舟之八仙过海》等精品。但终因政治腐败,瓷塑艺术难得顺利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化利民瓷厂于1952年成立,瓷塑艺人纷纷归队。1953年,德化瓷塑《木兰从军》参加国内及国外展览,受到好评。福州艺人吴木森、林玉树创作的瓷塑《待月西厢下》,获省民间艺术品展览会二等奖。同年,德化利民瓷厂成立瓷塑专业小组,苏勤明、陈其泰、许文君、许光益、温堆登等瓷塑艺人受聘进厂,从事塑瓷创作,并带徒传艺。1954年11月,北京美术服务部委托省文化局向福州艺人吴木森、林玉树订制美术瓷塑产品,部分艺人得以复业。1955年7月,组织福州瓷塑生产合作小组;1956年初,转为合作社,有社员49人,因设备简陋,只能生产一尺以下小产品。随后该社很快恢复已失传30多年的“古薄瓷”瓷土和“桐油黄”釉色的配方。当时恢复起有建瓷特色的釉色有“猪油白”、“桐油黄”、“孩儿红”等,色丽体明,光洁滋润,晶莹灵透。1957年,福州美术瓷塑生产合作社转为福州瓷厂,职工258人,年产值3万元,产品全部出口。1958年,福州瓷厂改为福州美术瓷厂。
  60年代,省轻工研究所陶瓷研究室对在清初失传的“奶油白”釉瓷进行挖掘、研究,终于复制成功,命名“建白”。建白瓷,牙黄莹洁;建白釉,凝腻脂润。除应用于美术瓷塑外,也用于高档日用瓷。颇有自己风格和地方特色。德化瓷厂为国家特制的建白礼品瓷有:双凤花瓶、羊头花瓶、芭蕉花瓶,还为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设计烧制建白瓷刻花茶具、玉蕊花瓶、龙凤花瓶、缠龙花瓶、缠莲双耳花瓶、双耳孔雀瓶等,还创有能发出清脆婉转如莺啼的《跨凤鸣翠酒具》、仅有三钱重堪称薄如纸、白如玉的“白玉小杯”及小巧玲珑的薄胎瓷等。
  1972年后,本省瓷塑发展较快。1977年,福州美术瓷厂建成一条可控硅控制的电隧道窑,减轻了劳动强度,也大大提高了烧成率,产品质量特别是白度比过去大大提高。1979年,德化工艺美术陶瓷厂成立,这时德化县有30多家企业从事瓷塑生产,且艺术造诣有了很大的提高。1980年,德化瓷厂生产的《八仙舟》、《莫愁女》获全国陶瓷质量和美术设计优秀产品三等奖。1981年,该厂的《观涛观音》获一等奖,其《铁拐仙》和德化第二瓷厂的《天山行》获二等奖。1982年,福州美术瓷厂《白瓷观音》获省二轻“批量产品奖”。1983年,德化瓷厂的《坐岩观音》获优胜奖。1984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中,德化工艺美术陶瓷厂的1.70米《立龙观音》和云龙牌《24手观音》分别获得“金杯奖”(珍品)、“银杯奖”。1.70米《立龙观音》突破历来瓷塑只能烧小,不能烧大的限制。观音体态丰盈,面庞俊美,端庄慈祥,屹立于碧波粼粼的腾龙顶托和朵莲之上,披袈裟,胸微袒,珠饰缠绕,左手持火珠,右手作折指状,动静相衬,形神兼备。其衣纹线条处理深得何朝宗之法,飘逸自然,具有“传神”之妙。这尊瓷塑观音的成功,体现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其技艺达到新的水平,造诣极高,成为工艺美术陶瓷行业的一件瑰宝。在这次评比中,福州美术瓷厂的《白瓷观音》获优质产品奖。同年,在全国工艺美术陶瓷创新评比中,德化东漈瓷厂的浮雕《芭蕉花瓶》和《奇艳花瓶》获一等奖;其《达摩渡江》和德化工艺美术陶瓷厂的《孔雀开屏》获二等奖;东漈瓷厂的《双龙插》,德化工艺美术陶瓷厂的《飞天》、《十八罗汉朝观音》,龙浔工艺美术瓷厂的《骑马关公》获三等奖。这一年,德化瓷厂的1.85米《立莲渡海观音》获省优质产品奖。1985年,德化瓷厂的《浮雕刻花西厢记皮灯》和《嫦娥》获优胜奖。1990年,德化紫砂工艺厂高1.92米的大型瓷塑《滴水观音》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珍品奖),该作品在工艺造型上,继承何朝宗独特的立式观音造型,形象上注意内在表现,同时着意外在衣纹的刻划,线条简洁、柔和流畅,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且建白釉色美如凝脂。作品内设自动回水和感应滴水装置,使之成为现代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杰作。同年,德化瓷厂《鸣凤牌》建白瓷雕、德化工艺陶瓷厂《24手瓷观音》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
  二、美术陶瓷
  宋、元之际,泉州陶瓷由刺桐港大量销往国外,其中有生活用陶,也有大宗寺院建筑的装饰陶瓷。明、清两代,泉州陶瓷有所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泉州工艺美术公司所属企业曾生产过美术陶瓷,由于技术、资金、厂房等问题,均先后下马。
  1974年,泉州脱胎漆器厂在李硕卿的指导下试制仿古铜陶瓷,产品有香炉、花瓶、佛像、烟缸等。1981年,成立泉州工艺美术公司陶瓷厂,采用进口颜料用于陶瓷雕塑“木鱼木鸟”,制成陶瓷彩鸭,在广州交易会上成交近3万元。后产品由6种发展到上千种。仿古铜、鎏铜仿真彩绘陶瓷、陶瓷花釉、色釉四大类产品最具特色。仿古铜陶瓷色彩自然逼真,可复制文物;鎏铜陶瓷以陶坯镀电解铜,形如铜器;仿真陶瓷彩绘,坯体着色绘饰,色鲜艳而不褪;花釉陶瓷,坯体上彩釉经高温一次烧成,色彩千变万化。
  泉州美术陶瓷风格独特。1981年,张美英创作的鎏铜《洗耳弥勒》获省二轻厅创新产品奖。同年,“鎏铜陶瓷”被评为晋江地区优秀产品。“彩绘陶瓷”在1984年被评为二轻系统创新一等奖。“丙稀仿真陶瓷”被省二轻厅评为1984年科技成果二等奖。1984年,陈和平创新的鎏铜陶瓷《老君炉》被省经委评为“旅游品创作设计奖”,叶建筑《母爱》被省二轻厅评为“旅游产品创新设计奖”。
  三、嵌花陶器
  嵌花陶器主要产于长乐县黄石村。清康熙二年(1663年),黄石村开始烧制陶器,规模不断扩大,到民国18年(1929年),黄石、洋下两地共烧成陶器251窑、157万件,产值27.6万元。后每况日下。
  1954年,黄石陶器生产小组酝酿成立。1955年,由林正金、林景茂等三位老艺人组成陶器技术研究小组,负责陶器产品创新设计和质量检查。其创新的主要品种有嵌花酒壶、嵌花鸳鸯瓶、嵌花长颈酒瓶及式样众多的嵌花钵、盆、锅等。嵌花酒壶颈小腹大,咀细小、壶体嵌塑八宝图案,造型美观,简练纯朴,釉彩光泽耀目,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黄石嵌花酒壶在国内外展出时,受到专家的赞赏,引起国际友人的兴趣,展品被北京博物馆收藏。由于价格不适,产品数量少,形不成规模,不能批量生产。
  四、花釉美术陶瓷
  花釉美术陶的主要特色是花釉。花釉系福建工艺美术学校教师洪树德在1982年研制的。采用花釉的厂家有龙海县花釉陶厂和漳州市陶瓷厂。
  花釉美术陶系采用当地陶瓷矿为原料,制陶时以黑釉打底,通过装饰手法将颜色釉灵活地泼于陶坯面上,掌握烧成温度,一次烧成。主产品为有写实、有变形和富有装饰味的动物、小摆设以及造型新颖的器皿。釉面泽润、釉花绚丽、质感浑厚、风格适时。1982年,洪树德的颜色釉获省二轻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984年,龙海县花釉陶厂产品参加美国路易斯•安娜国际博览会和1985年香港中国陶瓷展销会。1985年,龙海和漳州的花釉美术陶瓷产品同获福建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优质产品奖。
  第二节 漆器
  南宋时,本省漆器制作工艺已很精巧。到明代,福州雕漆名闻遐迩,并传到日本。永春漆篮别具一格。延平(今南平市)漆皮枕鲜亮耐用,颇受青睐。清代,汀州髹漆最好,专业漆工技艺高超,所制壶樽,异常精美。漳州篾胎描金漆杯、盘等,精致耐用。龙岩漆藤枕两端描金,工艺精绝。建宁漆匣成套合之于一匣,分之成十八匣,精密别致。17~18世纪,本省漆器大量销往欧洲,日本艺匠也慕名来闽学漆艺。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福州沈绍安恢复元代后失传已久的“夹乾漆”技法(世称“脱胎”技法)。从此,福州脱胎漆器独树一帜,名闻全国,并受宫廷赏识,出口日益增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沈正镐首次送脱胎漆器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一鸣惊人,获头等金牌,风靡于国际,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三宝”。福州脱胎漆器被称为“建漆”,成为福建漆器的代表,经营漆器业者遍及全城。至民国前期,福州漆器尚有发展。抗战时期,由于战乱,销路日减,漆器店纷纷倒闭,造成大批艺人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漆器又逐步获得发展。福州创立了两个专业的脱胎漆器厂,从业人员有1500余人。1958年前后,泉州、漳州、福鼎等地为发展地方漆器,都派人到福州学习。与此同时,福州成立漆筷厂,创“兰花”牌漆筷,成为名列全国前茅的名牌产品。1972年,仙游成立工艺美术厂,专产漆木碗,是本省的独特品种。永春工艺美术厂是漆篮专业厂,产品主要供出口。1985年,福鼎工艺美术厂开始生产漆器首饰盒,采用传统漆器工艺和螺钿镶嵌相结合技法,玲珑绚丽,颇受客商好评,出口香港、东南亚一带。
  1956年和1960年,全省两次共评定44名漆器艺人。1979年,省人民政府任命18名漆器艺人为漆器工艺师。林廷群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家”称号。
  1985年,本省漆器行业有6个专业企业和4个兼业的工艺厂,产值1074万元,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全省二轻系统漆器产值2793万元,出口交货值2078万元。
  一、脱胎漆器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闽侯县漆工沈绍安为衙署修匾额,发现匾额之木已朽,而用夏布漆灰糊裱的部分完好;受其启发,绍安钻研利用漆灰夏布脱模成型,类似“夹的“脱胎”技法。开初的脱胎法是用“漆、灰、布”裱于泥模上,干固后,泡水、溶泥、泥泄,遂脱模。这种技法,实际上是古代夹纻法的恢复。
  脱胎制品经过髹饰后,不但华美,而且轻巧,遂形成福州独有的漆器工艺美术品。当时脱胎漆器工大、期长、量少、价昂、产量有限。福州木雕人物,颇有地方特色,把木雕人物移为髹漆的胚胎,只要在木料上选用适于髹漆的,不但花工少、产量高、成本廉,还可以弥补脱胎造像的某些局限性。当时,木胎漆器人物有寿仙、渔翁、弥勒、观音、关公、财神、土地公等,销路也好。
  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脱胎漆器外销也随之日增。除传统产品之外,也制作外国人适需的洋器皿,如烟具、酒具、咖啡具、西式花瓶等。清末,沈家五代孙沈正镐、沈正恂等,研究出“薄料”,取“泥金”、“泥银”调合入漆颜色,成功地把漆表色彩变得艳丽辉煌,华美无比。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沈正镐首次送脱胎漆器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获得头等金牌,福州脱胎漆器崭露头角。继之,沈家的正镐、正恂、正愉和幼兰等的优秀作品,先后参加加拿大多伦多、德国柏林、英国伦敦、美国费拉得裴亚等国际博览会展出,多次荣获各种奖牌,声誉大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沈正镐创作《松瓶》、《桃盘》二件精品进贡朝廷,受赐“四等商勋、五品顶戴”。翌年又贡《鹿竹三脚圆桌》等,复得御赐官衔。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福州孤儿院举办工艺传习所,其中漆器专业招收学徒40多人,培养了一批新秀。宣统二年(1910年),沈正镐与泥塑艺人张振奎合作创制《松鹤瓶》、《鳌鱼蟠桃盘》、《普陀岩观音》等参加南京的“南洋劝业会”展览。这次除获奖外,沈正镐、沈正恂又得赐“一等商勋、四品顶戴”的荣誉官衔。这以后,福州脱胎漆器成为大宗的出口商品,到民国22年(1933年)前后达到全盛。据民国24年福建省年鉴统计,当时福州脱胎漆器业有45家,从业者235名,年销额达25万元。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海路被封锁,社会动荡,业主无法雇工,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技术逐渐下降。抗战胜利后,美、英市场一度繁荣,脱胎漆器销路大增,一些手工业者大做“猪血货”,(即在地底过程以猪血灰充生漆灰),产量大增而质量大降。不久,国民党政府又发动内战,才复苏的漆器业又断了生路,行业店号纷纷倒闭、转业,工人被解雇,就连“兰记”这样著名店号,也解雇20余名。技艺能手们被迫转业,有的从农,有的拉车,有的修马路、打石子,甚至有些艺人在贫病交加中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脱胎漆器业开始恢复发展。1952年,人民政府首先扶持较有名气的“沈绍安兰记漆器店”成立公私合营福州脱胎漆器公司(实为工厂),国家拨给资金,调配干部。同年,沈绍安族裔沈忠英、沈玲瑜献出祖传较大型的脱胎漆器遗品《蟠桃盘》、《松鹤瓶》等十多件精品,经过重新髹饰,交国家博物馆收藏,曾被选送出国展出。传世精品中有《荷叶瓶》、《竹根瓶》、《提篮仙女》三件,收藏于福建省博物馆。1954年,省文化局组织漆器行业的技艺高手李芝卿、高秀全等十人成立漆器研究小组,从事设计、创新。同时,将福州西郊、北郊、小岭、勤工路、文藻山、城隍顶等处的生产小组,按自愿原则,组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4个生产合作社。1955年,脱胎漆器行业职工由1950年147人增到656人。这时,大多数漆器技工已经归队。此后,又陆续成立第五、第六生产合作社。
  1950~1955年福建省脱胎漆器生产及从业人员情况洋见表1-1。
  1956年下半年,在漆器研究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邀集李芝卿、高秀泉、沈忠英、沈幼兰等高手专研漆器。同年10月,成立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开始只设置漆器专业,李芝卿任漆艺教师,收初中毕业生50名,以培养“漆专”人才。同月,漆器公司的“设计室”上调为市“特种工艺管理处”处属设计室,又成立“化验室”,进行漆性的化验、分析、研究。这时,又全面调整漆器业工人工资,由平均27元提高到37元,使90%以上技工受益;评定职称时,其中39名技术能手被授予“工艺美术艺人”称号。
  1957年1月,福州市脱胎漆器第一、第二社合并转为地方国营脱胎漆器一厂。第二年5月,又将第三、四、五、六社逐步过渡为合作工厂。不久五、六厂并入一厂,三、四厂与公私合营福州脱胎漆器厂合并改制为地方国营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把原以第七社为基础的福州脱胎漆器实验工场、漆器原坯厂等合并为福州脱胎漆器实验厂(集体所有制性质)。
  1959年国庆前夕,福州脱胎漆器行业的艺人与设计人员通力合作,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包括接待厅、宴会厅的内部装饰进行设计创新。福建厅的装饰陈设,以漆器为特色,结合福建各地特艺品,采用传统形式和工艺手法,以淡雅,秀丽的色调,进行设计布置,不论是漆器的大屏风、挂屏、挂框、几案、橱架、漆木沙发,还是漆器器皿、陈设品、欣赏品等,都表现出典雅纯朴、舒适安详、和谐宁静的气氛,把福建的地方特色和时代风貌充分地体现出来。这一时期,身怀绝技的李芝卿系统总结前人漆器装饰技法,创造出100多块髹饰样板,色纹奇巧,变化多端,如分为沉花闪光、描花犀皮起皱、流花漆彩缥变、浮花铁锈铜斑、台花锡箔嵌丝以及漆粒细砂、冰裂蛇断等7类。其中沉花、描花、流花、浮花、台花被漆器行业誉为李芝卿的“五朵金花”,对福建漆器有重大影响,其100多块髹饰样板被福建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他独创的仿制古铜器锈斑色彩、纹样,非常精巧、准确逼真,如现藏福建省博物馆的漆仿《司母戊大方鼎》,是他仿制品中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令人叹为观止。李芝卿还与周怀松、林荫煊合编《建漆髹饰述要》讲义;周怀松著有《福州脱胎漆器髹饰集要》一书。艺人高秀泉对描金彩绘、墨绘、厚彩晕金、单色晕金、暗花、淡敷、薄彩等技法,均有很高造诣,为漆画与漆器造型设计做出很大贡献。1962年11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参观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后题词赞励:“漆从西蜀来,胎自福州脱。精巧叹加工,玲珑生万物。或细等毫芒,或巨逾丘壑。举之一羽轻,视之九鼎兀。繁花着手春,硕果随意悦。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勿以地为牢,精进不强辍。日新又日新,时空两超越。”对具有轻巧绚丽、美观大方、色彩鲜亮、光润洁秀和经久耐用、耐酸碱、不退色、不变形等特点的福州脱胎漆器,外国人赞叹不已,称为“东方珍品”。特别赞赏福州髹饰漆“乌退光”乌黑锃亮,誉为“珍贵的黑宝石”。
  1966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漆器生产急剧下降。1970年6月,福州市工艺美术局被撤销,最具特色的名牌老厂——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被砍掉。1972年,福建漆艺家奉命赴湖南长沙复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漆器。同年12月,国务院拨款105万元批准恢复第二脱胎漆器厂。1974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漆器复制工作完成,共复制100多件,忠实地再现了原物器型、髹漆、装饰,传达出西汉漆器的风貌,这是福建漆器行业最大规模的复制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内外市场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促使福建漆器行业得到较快发展,花色品种不断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高。1984年,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为香港宝莲寺创作的脱胎漆器《四大天王》高2.8米,创脱胎漆器佛像新高度。中国工艺美术家林廷群擅长“夹纻脱胎法”,所制器皿,精密吻合。其代表作《南瓜盒》、《八果盘》等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被誉为“不可多得的东方特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维韫精通脱胎漆器雕塑、脱胎、髹饰等多种工艺,脱胎漆器《九狮大鼎炉》、《巨狮》等作品,技艺精湛,深受好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细钿擅长台花技法,他的一对2米高的脱胎紫推光《雕填暗花牡丹瓶》被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另一对3米高脱胎深红推光“雕填螺甸暗花缠枝牡丹瓶”造型美观,气势雄伟,1986年,选送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陈设。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时中擅长漆画、漆器创作,其脱胎《梅花方瓶》获1988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二等奖。1991年,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制作的《力士金刚》高3.1米,再创佛象新高度。1994年,福州脱胎漆器又被选送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和台湾厅。
  历经长期发展,福州脱胎漆器品类繁多,首居于全国漆器行业。从坯胎质地看,有布质、木质、陶质、金属和塑料胎;从功能与用途看,有欣赏陈设类、生活实用类和旅游纪念品类;从品种看,有瓶、盘、盒、具、屏、联、框、架箱、几、案、柜等,计18类、3000多种;从装饰技法上看,分彩髹、彩画印锦、台花、雕填、镶嵌、暗花、针刻、闪光、变图、仿彩等;从制作工艺看,在胎、坯完成后,要经过漆灰地、打磨、髹漆、装饰等工序,总共要经过四五十道、甚至上百道的手工操作。1959年后,木坯工序、漆作工序中的碾料、喷漆、打磨、退光及装饰工序中的印锦料的滚轧都实现了机械化,漆画描线复印化,台花刻剔腐蚀化,代替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效,减轻劳动强度。进入70年代,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实行用钙塑制作坯胎,实现坯胎现代化、产品普及化。同时应该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批美术院校毕业生充实到脱胎漆器行业,大大提高创作设计水平,创作许多优秀产品。
  福建脱胎漆器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情况详见表1-2。
  二、雕漆
  福州雕漆工艺始于明代。这是雕刻漆器表面的装饰技艺,不同于“剔红”雕漆。当时,福州雕漆在日本供不应求,欧阳云台等雕漆匠师东渡日本,以制雕漆为生。明末清初,雕漆名声日盛,著名匠师有魏兰如、王孟明等。
  清初,古董商收购民间建筑的雕花门窗和古旧屏风等零散件,结合雕漆等工艺,装成围屏、箱柜、几案等“古董”,高价售给外商。这种雕漆品是经细木、雕花、漆艺等匠师和民间画师相互配合制作而成。拆改、补缺、妆彩、拼装、仿旧、修复是其主要工艺手段。工艺过程有:裱挤、上灰、上漆、制断纹、雕刻、设色、造旧等。民国19年(1930年),总督后“玉成轩”古董店的“出街使”(即收购员)在宁德县购得一副清康熙年间制作,高2米、宽7.2米、已严重残缺的“凤阳舞——郭子仪拜寿”雕漆围屏,屏有“蛇皮断纹”。经修复、仿制,始有福州市雕漆的“蛇皮断纹”装饰。民国20年,一些艺匠开始仿制,相继出现几家专业仿古雕漆作坊。抗日战争胜利后,除总督后和仓山一带的古董店还兼做拼装、修补工艺外,此业尚未恢复。到1949年,仅余林元芝一家,但已无业可做。
  1956年,福建省文化局举办首届民间美术展览,雕漆师傅林兆铛、李长铭和漆器艺人李芝卿、漆画师齐羽试制一批全雕漆产品参展。省外贸要求订货。为完成订货任务,他们组织一批生产技术人员在西门柴巷临时生产,销路逐渐打开。接着成立雕漆生产合作社,社员20多人,有木工、漆工、画工、雕工等。不久与绢画社合并。1958年,福州工艺美术厂成立,雕漆社为其中一个车间。1959年,雕漆生产大发展,除传统的猪血灰地、蛇皮断纹雕漆产品外,也生产生漆灰地、退光雕漆产品。品种有屏、联、框、花瓶等。当时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雕刻仿水墨画《剑津明翠阁图》等。同年,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制作的陈子奋画稿,花鸟屏风,陈列北京人民大会堂,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经常在此屏风前与外宾合影留念。1982年,雕漆技艺有新的改进,“蛇皮断纹”原靠火烤才能形成,用新工艺便可自然断裂,过去仅用于屏风,现在也用于其它家具,也可作壁面纹饰,且耐磨擦。不仅能做黑色断纹,也可作各色断纹,以至泥金面、退晕面的蛇皮断纹。1986年,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内挂有四幅《四季花鸟•瓜果》雕漆条屏,福州装饰艺术服务公司的艺人们以刀代笔,熔刀、画于一炉,作品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除福州外,闽侯、长乐等地也生产雕漆产品。
  三、漆筷
  漆筷是在竹、木筷坯上进行髹漆装饰的漆器民用品、工艺品。福州、福清、周宁、松溪等地有生产,其中以福州漆筷为著。
  福州漆筷前身是民间油筷,已有百余年历史。当时,台江六柱桥、观岐巷一带有二三十家家庭式油筷作坊。产品分红、黑二色,皆粗糙,自产自销。到本世纪30年代,南郊盘屿乡的漆筷工艺者吸取漆器工艺特色,应用退光漆为筷子髹饰,于是有了福州漆筷。其品种主要有茉莉头片筷、楠木坯漆针筷、代外漆筷三种,颇有声誉,曾远销到安南(今越南)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漆筷业得到恢复发展。1953年,盘屿漆筷生产者组织三个生产小组,1954年,合并为合作生产小组,后改为福州第六脱胎漆器生产合作社。1955年2月,台江六柱桥一带成立油漆筷生产合作社,仓山成立福州第五漆器生产合作社,其中有50多人从事漆筷生产,方头贴金漆筷是其主要产品。1958年6月,小桥油漆筷合作社、第六脱胎漆器社及第五漆器社的漆筷车间合并成立福州漆筷厂,职工160多人。50年代末,艺人们将脱胎漆器的赤宝砂和其他漆饰工艺运用到漆筷上,使福州漆筷更具地方特色,深受消费者欢迎,为收藏家所青睐,并且打开了出口销路。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该厂自制印花机、三滚机、去粉机、锉头机等专业设备。1981年以后,“兰花”牌漆筷连续获省、市优质产品奖,1984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1985年,获轻工业部工艺美术系统先进“QC小组”奖。产品除内销外,还远销欧亚、美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福州漆筷厂是规模最大的漆筷生产厂家,主要生产“兰花”牌漆筷。其用料考究,选用生长四五年的老竹、大材的楠木和纹顺而韧的榉木为坯,再经过削坯,高温蒸煮、晾坯、拉地、贴环、漆中、印花等20多道工序制成。工艺精湛,造型优美、装饰新巧、品质优良,具有无毒、耐高温、耐酸碱、不易变形、不易退色、不易脱漆等特点。其种类有:圆筷、方头圆筷和圆头尖尾筷三种;按质地分高、优、中、普四个等级,品种繁多,其中以“台花”、“晚霞”、“赤宝砂”漆筷最为著名。“台花”系锡箔戗花嵌于漆筷表面,经髹漆、打磨、银光闪烁,饶有韵味;“晚霞”采取剔犀技艺,仿暮色霞光,以彩漆层层髹漆,依章法选点打磨,掌握程度,用色彩的对比类比形成退晕的装饰效果,犹如暮色霞光,颇富诗意;“赤宝砂”是“宝石闪光”技法,以色漆制成斑痕,用银箔粘贴其上,罩以宝红透明漆、经打磨,使之显现出晶莹华贵的效果。此外,还有以山水、花卉、飞禽走兽或诗词佳句书法为装饰的,也有寓意吉祥如意、益寿延年的画饰等等。1986年,“兰花”牌高、中档漆筷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1988年,夏炳花创作的“日本式尖尾筷”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
  四、漆木碗
  漆木碗是中国民间传统漆器用具,历史悠久。仙游民间车制木碗、果盒、盘碟等在本省开始较早。1973年,仙游工艺美术厂成立,主要为日本“来样订货”生产漆木碗。该厂为在传统漆木碗基础上研究创新,发动职工进行技术革新,自制专用设备100多台,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工序,降低成本,同时在大漆的炼制上创造出一套先进技艺,首创无味大漆,获省二轻厅1980年科技成果一等奖。在此基础上,创立“三环”牌漆木碗。该碗质优色雅,具有耐热、酸、碱,不脱漆、无毒无味、轻巧耐用等特点。漆木碗产品在花色上有“全朱”、“青面朱里”、“暗花鸳鸯”、“赤宝砂碗”等几十种;在漆艺上有传统的朱退光、黑退光、退光贴花、肌理描图等,还有素木生漆揩、赤宝闪光和素木透明漆等;在造型上,正面看圆满月,侧面看半珍珠;在用途上有碗、碟、盘、茶托、杯等。产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1980年,“三环”牌漆木碗获省优质产品奖;1985年,获省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奖,被省政府授予“著名商标”,当年产值达82万元,利税11万元。1990年,“三环”牌漆木碗和建瓯吉阳工艺厂“吉阳”牌漆木碗同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漆木碗选用优质山枣木制坯,用大漆及化学原料科学配方制成无毒无味漆,共经过4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主销日本,也销往前苏联、联邦德国和东南亚一带。
  漆木碗的生产除仙游工艺美术厂外,该县的一些乡镇企业及尤溪、明溪、永安、南平、建瓯等县市也有生产。其中南平南光集团公司、建瓯吉阳工艺厂生产的漆木碗大部分出口。
  五、漆篮
  明代中叶,永春县仙夹乡龙水村开始生产漆篮。初期的产品比较粗糙,经不断改进,并在质量和装饰上下了功夫,使之既坚固耐用又美观大方。漆篮因产于永春龙水,故称为“永春漆篮”或“龙水漆篮”。漆篮需要用毛竹、灯竹、生漆、桐油、纱布、银硃、毛边纸、金箔等20多种原料和辅助材料,采用传统手工生产,制作工艺考究,从制篮坯到成品要经过三十几道工序,周期两个月,主要工序有:劈竹或丝、编竹为坯、煮桐油灰、绞晒生漆、裱、油、漆、上色、雕花和绘画。产品分为扁篮、格篮、盛篮二大类,每类又分为特级、甲级、光油三个级别。大小规格百余种,最大的直径42厘米,高72厘米,最小的直径只有9厘米。大的格盛分为四层,每层可放置五个大碗,一对这样的格篮,可盛一席菜肴。“永春漆篮”于19世纪初传到东南亚各地。
  清代,漆篮生产由家庭副业逐步形成专业。开始艺人们在永春城关和五里街,后也到泉州、晋江、安溪、厦门等地设铺生产。永春漆篮编制精细,质地端庄,典雅大方,不褪色、不变形、不蛀不腐、不怕烫、不漏水,轻巧耐用。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漆篮艺人黄亚升所制漆篮,至今仍光洁如新。永春漆篮“远看好似香木盒,近观却是竹编篮;篮里盛水没滴漏,长年累月不腐蛀。一尘不沾显光亮,色丽画绝夺天工”。为此,小漆篮常作收藏金银首饰和贵重药材之用。民国初年,龙水村漆篮艺人郭仁金开始在永春县城开设漆篮店。其后二三十年间发展至13家,漆篮业兴盛一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永春仙夹乡龙水村从事漆篮生产的5户98人于1954年组织两个生产合作社,当年产值3.27万元。1956年10月,龙水村和城关的漆篮生产合作社合并为永春漆篮供销合作社,转属县手工业联社,有职工46人,当年,完成9600件产品,总产值5.42万元。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永春工艺厂。同年,永春漆篮传入厦门。“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停产,1978年7月,永春工艺厂恢复生产。1979年,永春漆篮被评为省优秀作品。1982年7月,在省工艺美术展销会上,永春漆篮特级一尺盛篮,被评为批量产品奖。1983年2月,永春工艺美术厂制定的闽Q/SG862-82《永春漆篮》企业标准,经省标准计量局批准,评为企业标准四等奖。著名的漆篮堆花师傅吕敦奉和林锡庚被省评为漆篮艺人。同时,永春漆篮先后被选送日本、波兰、比利时、毛里求斯等20多个国家展出,受到赞誉。产品除内销福州、厦门、北京、上海等地外,还远销日本、东南亚、欧洲各国。1984年5月1日,该厂迁儒林村,厂区总面积359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设竹编、灰工、漆工、堆画工4个车间,分19个生产工艺组。1985年末,全厂有职工86人,产量1.64万件,总产值17.85万元。产量比1956年增长71%,产值增长2.26倍。1990年,该厂迎春牌漆篮获福建省优质产品奖。1995年,产值38.60万元,出口交货值36.20万元。
  厦门漆篮以永春漆篮竹坯为胎,分油篮和漆篮,每人月产8至9寸漆篮约30个,或油篮40个。产品90%外销东南亚,闽南民间尚有一种小漆篮工艺。其胎不是竹编,而是用香末“江南香”配。以棉花或纸浆做成,制作时,先用粘土和石膏塑好模型,再用揉好的香末、粘土印好,等香末、粘土干后,出模,插竹篮柄,经擦洗,髹以黑漆或朱漆,最后用金粉或铜粉绘龙、凤、花卉等图案,一个古香古色的漆篮便制成。小漆篮坚固耐用,很受华侨和外国人喜爱。有些华侨还把金器首饰放在小漆篮中,作为礼物赠人。
  第三节 雕刻
  一、石雕
  本省石雕主要有福州寿山石(软石)雕和惠安(青石)石雕,及将乐龙池(半软石)砚等。1954年,在闽江南岸桃花山工地发掘南朝(420~589年)墓葬,出土寿山石雕猪,这说明寿山石雕始于“南朝”。惠安有古墓前石雕将军(翁仲)、石兽、石羊等。隋唐时期,惠安青石雕已应用于建筑装饰,而福州寿山石则为寺僧取刻小佛像、香炉和念珠等赠送游客,流传四方。宋代,石佛雕刻风靡一时,泉州清源山的弥陀、释迦、老君、观音,漳州南山寺的三世佛、西资岩的五尊立佛,均为石刻佳品。将乐圣水岩“青灵堂”的石佛群像有一部分还用黑宝石镶嵌眼珠,为全国所罕见。从宋墓出土石俑(人物俑和动物俑)造型技法来看,这时,福州寿山石雕的技艺趋于成熟。明、清时代,寿山石雕、青石雕技法渐趋丰富,风格亦更多样,作品日渐精美,名家辈出,雕品名闻遐迩。民国初期,寿山石雕和青石雕仍有发展。家居福州的惠安籍人蒋源成,为修建南京中山陵雕刻青石宝鼎和石碑亭等而获嘉奖。自抗日战争到1949年,石雕业趋于衰落,艺人大多转事他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艺人们纷纷归队,技艺人员队伍不断扩大。1958年和1960年,分别成立福州工艺石雕厂和惠安石雕厂,成为本省寿山石雕、青石雕有代表性的生产厂家。艺人们发挥技术特长,不断推陈出新,使产品丰富多样。福州市寿山石雕和惠安青石雕以其各自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近年,华安开发“九龙璧石”,加工创作石雕工艺品。1995年2月9日至27日,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与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交流促进会、台湾中华文化资产维护学会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雕刻艺术精品展”在台北举办。这是两岸开放交流以来,首次大规模的雕刻艺术交流。
  1995年,全省二轻系统石雕产值13229万元。
  (一)寿山石雕
  1.原料
  寿山石产于福州北郊约距城40公里的寿山乡一带。
  寿山石属彩石类,学名叶蜡石,种类繁多,石名复杂,形态天然,质软性初,晶莹透澈,颜色瑰丽,易于受刀。寿山石以产地、矿洞或色象命名,分为田石、水坑石和山坑石三大类,100多种名目。
  田石,因多呈黄色,也叫“田黄石”,是散见于寿山溪旁水田底古砂砾层中的独石,石质温润晶莹,通为隐现细萝卜纹,石形多呈卵块状,极为稀罕难得,号称“石中之王”。其价值与黄金、珠玉相埒,世谓“一两田黄一两金”。其实,质纯田黄的价格往往超过等量黄金数倍。清代,田石多为贡品,进献皇室收藏。如今,田黄石更为海内外收藏家所珍视,常求以重金。田石按其色相分为“田黄”、“白田”、“红田”、“黑田”4种,以“田黄”为上。
  水坑石产于寿山溪上游,坑头占之麓。因矿脉延入涧中,质地凝冻晶莹,通灵凝腻,透澈光润,是一种名贵宝石,其上品,明泽如脂,衣缨拂之有痕。按其色素,色如凝脂为鱼脑冻,色如湛蓝为天蓝冻,色如桃红为桃花冻,色如淡墨为牛角冻等。
  山坑石指寿山乡周围的岩层洞窟中所产石块。方圆十几公里的产地里,石质各具特色,多以产地命名,有的也以石农命名。
  寿山石品种详见表1-3。
  2.生产
  寿山石雕制作以手工为主,其主要工具有:卡凿、手凿和雕刀三种,另外还有锉刀、卡锤、天平钻、手钻、针钻等。行话“五头抱一头”就是对原始创作寿山石雕的写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使用锯石机、砂轮机、电钻等机械,提高工效,减轻艺人劳动强度。寿山石雕制作要经过设计、打坯、凿坯、修光、磨光、蜡色等工序,而“相石”是极其重要的步骤。艺人在动刀创作之前,总要对着待雕的石料仔细揣摩,行话叫“相石”。“一相能抵九天功”的行业谚语说明“相石”的重要。通过相石,根据石料形状、色泽、纹理,因色取巧,选择题材,设计布局,作者胸有成竹,再绘制效果图,或塑泥稿,然后进行雕刻。打坯、凿坯和修光三道工序之间密切关联,互相配合,正如口诀所说:“相石打坯定大局,凿坯结构见分明;修光刀法求气韵,粗细磨光更传神。”在雕刻过程中,艺人临机应变,应用圆雕、浮雕、薄意、镂空和镶嵌等手法,扬瑰瑜、掩瑕疵。素以光朴洗练为旨,奏刀如笔,有惜墨如金之用;也有为题材所需或衬托气氛,伴以雕、镂精致的筐、篓、笼、篮等,使繁、简相比,自然成趣。
  3.产品
  寿山石雕历史悠久,早在1500多年前,就被人用作雕刻的原材料。1954年,在闽江南岸桃花山发掘的南朝(420~589年)墓葬,有“刘岭石”(寿山石一种)雕《卧猪》。1965年,在福州北郊二凤山发掘南朝刘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墓葬中也出土寿山石雕(猪》。虽雕工简朴,但形态十分逼真。
  唐朝,寿山地区寺僧把色彩斑斓的寿山石雕刻成念珠、钵盂、袈裟钩环、玉扣、佩饰、佛像、五供等佛家用品,有的作为特产馈赠四方游僧、香客及游人,使寿山石雕广为流传。宋代,官府专门开设作坊,刻制各种石俑,供官僚贵族殉葬用。这些石俑大者高30厘米,小者仅3.4厘米,形象生动,线条柔和优美,技法变化多样,富有写实作风,颇具地方特色;此外,还制作一些器皿杂物,说明宋代寿山石雕已经发展成熟。元、明之际,文章丹青之士皆喜用寿山石刻印章。艺人们吸取古代玉玺,金印纽饰的精华,发挥寿山石的特性,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印纽雕刻艺术,且盛行不衰。攻奏钮饰之能工巧匠辈出,经营寿山石雕之商贾渐多。其中创设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的福州“青芝田”石章店,以品种多、雕艺精闻名国内外。今日能见到最早的寿山石章为明代李贽的二颗印章(各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泉州文管会)雕有石狮印钮,神态威武,刀法古拙。
  清代是寿山石雕鼎盛时期,雕刻名手辈出。康熙年间(1662~1722年)有杨玉璇、周尚均等人。杨玉镟,漳浦人,工于人物、兽钮,以刻一分许、二分薄玲珑的准提像得名,玲珑剔透,堪称绝技。高兆在《观石录》中将其制钮比作“韩(干)马、戴(嵩)牛、包(鼎)虎”,至今故宫博物馆收藏其罗汉造像。他能把当时现实社会中不同性格的人揉合于罗汉造像之中,生气盎然。杨还擅长巧用“俏”色,谓之“取巧”,用斑斓之石彩肖物,精妙绝伦;作品多被官绅搜罗进贡。周彬(字尚均),漳州人,精于古兽印钮。他能抓住特征,大胆夸张,突出性格,作品很受赞誉,人称“尚均钮”。最能代表清代印钮雕刻水平的是乾隆皇帝用田黄《三活链钮章》(现藏故宫博物院)。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有潘玉茂、林谦培继承杨、周的技艺,并有创新。潘玉茂不但长印钮,而薄意、博古等也有很高造诣。其弟玉进、玉泉同在西郊传艺,门人不少,称“西门派”,创始人即为潘玉茂。该派以印钮为主,专选纯色石料,仿青铜器图案,这种用深雕、细雕带镂之法刻钮,称“平纽”。陈可铣(1895~1960年)继“尚均钮”之法,以古兽为题,雕镂结合,刀法浑朴重厚,苍劲古拙,雕饰于石章之首,称“兽钮”,姿态万般,纯朴浑厚,潇洒超脱。最能体现“西门派”的长处。最有特色的是《螭虎穿环》、《螭虎穿线》等。
  林谦培,福州东郊秀岭人,承杨风格,善印钮、博古和圆雕,所刻之仙佛有明建瓷何朝宗之风,传艺于林元珠(1864~1935年),他的兽钮及人物雕刻功底很深,尤擅处理鬃毛、翎羽;用“勒丝法”处理龙须凤翅,甚有特色。他在东郊带徒传艺,形成“东门派”,也称“元珠派”。其艺传堂弟林元水(1876~1937年)、次子林友清(1894~1970年)及郑仁蚊(1881~1941年)等,以仁蚊最精。郑仁蚊不泥师法,学青石雕、木偶头、泥人等雕塑技艺,融于寿山石雕,风格一新。其刀法浑化,常以半尖刀、半圆刀制作,精巧玲珑,矫健华丽。集中体现“东门派”的特点。“西门派”的林清卿(1876~1948年)是一位杰出的“薄意”雕刻大师,能诗能画,画刻交融。尝云:“刻当相石,凡石色巧则宜花卉,凡石呈裂痕则宜山水,以尽石势。下刀之先,心开一境,以尽画意诗情”。故其风格灵秀古朴,极富情意。“薄意”技艺运用中国画理于石面,以刀代笔,清新绝伦,独树一帜,作品与同时代吴昌硕等量齐观,为文苑艺林所好,人人争藏之。“东门派”从业人员多集中于福州东门后屿乡,故后屿有“石雕之乡”美称。此派除制印章外,更多地利用石料自然形态、色泽,雕刻各种人物、动物或制成其他小摆件,修光喜用尖刀,精巧玲珑,矫健华丽。作品雕、镂结合,追求装饰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寿山石雕行业得以恢复,并快速发展。1955年4月,郭功森、周宝庭、林寿煁、黄恒颂等16人在后屿乡成立福州寿山石刻生产小组。该组青年技工周则斌创作《荔枝花果篮》,其中两颗裂口处露出晶莹透灵的果肉,相当逼真,完全是取石之巧而显肖色。这一创作使单纯的印钮雕刻向独立圆雕欣赏品发展,在题材上是一个突破,受到人们的关注,在1955年省民间工艺美术展上获得好评。1956年2月,该组转为福州石刻生产合作社。同年,台江石砚社、寿山石砚合作社等寿山石文具生产集体组织也相继成立。同年6月,福州石刻生产合作社与木画生产合作社合并为福州石刻木画生产合作社。1958年,由合作社转为福州工艺石雕厂。1960年11月6日国家副主席董必武,1961年2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2月4日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相继视察福州工艺石雕厂。朱德亲临生产车间与石雕艺人亲切交谈,说:“寿山石是个宝,民间雕刻艺术一定要很好地继承、发扬”。勉励大家为发展工艺美术事业贡献力量。1970年,该厂与木、牙雕刻厂一起并入福州雕刻厂,后改为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下设石、木、牙、机修四个分厂和一个雕刻研究所)。此外,还有马江石雕厂、鼓山樟林石雕厂和城乡副业加工场组;后来,福清、罗源、闽侯等8个县市共成立10多个石雕企业,从业人员达千余人。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港、澳以及美国、法国、意大利、智利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世纪60年代,为便于出口,外贸部门规定,寿山石石雕人物、动物作品要规格批量生产。此举虽便于定货,但造成产品风格单一,艺术质量不高。
  新社会的艺人们政治地位提高,生活得以保障,精神焕发,工作勤奋,不少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的当选为省政协常委、省人民代表。1956、1960年,国家先后对8位石雕优秀技工授予“艺人”称号。1979年4月,福建省政府授予郭功森、周宝庭(1907~1989年)、林寿煁(1920~1986年)、林亨云、陈敬祥、林发述、林元康、冯久和等8位老艺人为“石雕工艺师”称号。同年秋,轻工业部授予郭功森“中国工艺美术家”称号。1988年,轻工部授予郭功森、周宝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美术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寿山石雕行业中去,从而大大提高寿山石雕人物和动物作品的艺术质量,特别是动物雕刻。如陈锡铭和施宝霖的“马”,王良凯的“猴”,吴略的“鹿”,林立端的“牛”等,尤其是寿山石雕刻的马,成为全国同行业中的名牌产品。林碧英、庄南鹏、陈文斌的石雕人物,无论是造型还是艺术处理都与前人不同。收藏家争宝之。
  寿山石雕品种繁多,可分实用品和欣赏品两个大类。实用品包括印章、烟盒、文具、花瓶、围屏等,欣赏品有翎毛花卉,人物山水等。在实践中,艺人们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作品内容从制钮迈向丰富多彩的雕刻艺术,境界更加开阔,技艺日趋成熟。他们匠心独运,依石质、石形、石纹和石色的不同,扬长避短,绝处取巧,雕出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情趣盎然的精美艺术品。如1959年艺人郭功森制作《九鲤连环卣》精巧超绝,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60年代,艺人林寿煁创作高浮《稻香千里》,堪称当代寿山石刻浮雕代表作。驰名中外的佳作《花果累累》,系工艺师冯久和依色选题,依势运刀,雕出的花果琳琅满目,鲜嫩欲滴。该作品在参加1978年全国工艺美术展后,被定为国宝收藏于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工艺师陈敬祥善长镂通技法,他的《求偶鸡》,利用石料红色部分,刻一垂翅的公鸡,紧抓在竹笼上,笼内母鸡跃跃欲动,四周小鸡唧唧觅食,意趣盎然,生活气息浓厚,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工艺师郭功森于1973年创作《武夷风光》,藏天津艺术博物馆。郑仁蚊传人哑巴艺人王乃杰(1913~1990年)的《南瓜盂》和《石榴盂》精巧奇绝,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1976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四十周年,福州石雕厂名老艺人完成寿山石《长征组雕》的大件成套创作。“长征组雕”包括《遵义会议》(林寿煁)、《巧渡金沙江》(林元康)、《飞夺泸定桥》(林廷良)、《过雪山》(郭功森)、《过草地》(施宝霖)、《突破腊子口》(施宝霖)、《延安》(林发述)等七件作品,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78年,石雕艺人们还创作了反映福建革命历史的《红色闽西》组雕等。这两组作品完全突破寿山石雕的传统题材、艺术手法和型制规模,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把寿山石雕中山水、人物技法推到一个更新高度,因而深受各界赞誉,其中《古田会址》被福建省博物馆收藏。1982年,郭功森创作山水《竹林七贤》,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1988年,林碧英(女)创作《寿山石花鸟章》,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创作设计二等奖,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1990年,艺人林亨云创作的寿山石雕《海底世界》,以镂空雕技法,雕刻多姿多彩的热带鱼,作品玲珑剔透,俏色分明,获当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珍品)。1994年,大型寿山石浮雕《锦绣八闽》装饰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作品巧妙地利用寿山石之天然形状和色彩,把取材于福建全省9个地市的景观,装饰在花岗岩构成的立体衬座上,用现代艺术手法巧妙组合,展示福建改革开放的风貌和八闽锦绣风光。
  石章为寿山石雕的主要品种,是依石形、石色、石纹结构确定如何开坯取材的,其石章雕刻主要分“薄意”、“钮头”与“戗刻”(①“戗刻”,在石章面线刻图案纹样成景物后描金。)。“薄意”是取“薄有刻意”之义,即在章石表面依形、依势、依彩、依纹按意境相石取巧,略施刀奏,犹如画龙点睛,有的遂成佳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薄意”高手有林寿煁、王雷霆(1919~1983年)、郭懋介等人。林寿煁所刻田黄薄意“三宝”:《秋山行旅》、《岁寒三友》、《柳鹅》被选送参加1984年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获金杯奖。“钮头”是在印章首部雕刻饰物,镂有洞隙,便于挂佩,古为“印鼻”,也称为“钮”,后发展为印章的一种装饰艺术。传统钮雕多以麟、凤、龟、龙为钮饰,工艺师周宝庭的钮头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其古兽钮雕,变化万端,形态百出。晚年佳作《二十八宿古兽印钮》,即承东门派之剔透玲珑,兼取西门派的古拙朴茂,用中国画理从大处着墨、小处入手,概括洗练,自成一格。所以《二十八宿古兽印钮》能够形姿多变,纹络简中寓繁,刀法柔中含刚,婉转自如。该作品1985年获国家“金杯奖”(珍品)。黄恒颂(1912~1958年)创作的《九螭穿四环》平台印钮,雕工灵巧,叹为鬼斧神工,为上海博物馆所收藏。本世纪90年代初,游嘉瑞把书法微雕技法应用在寿山石上,创作“案头摩崖石刻”,是寿山石刻的新品种。寿山石雕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情况,详见表1-4。
  4.展览
  20世纪80年代开始,福州雕刻总厂先后在深圳、北京、广州、上海、西安以及香港、澳门、新加坡、日本、美国、印尼、马来西亚、台湾等地举办寿山石雕展(销),对弘扬寿山石文化起促进作用。
  1982年11月,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和香港商务印书馆在香港举办寿石展览会,展出作品6000件,观众达5万多人次。工艺师林寿煁现场进行技术表演,还举办寿山石学术研讨会和技术讲座。1983年7月,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和故宫博物院在北京故宫皇极殿举办寿山石展览。展品中有薄意的田黄冻《红楼梦》等名贵品种;故宫博物院配合展出了秘藏的康熙和雍正御用玺印等寿山石珍品10件。展览备受赞赏,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参观了展览;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共接待中外观众25万人次,影响很大。1987年10月,施宝霖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寿山石雕展览,展出作品110件和十几方篆刻作品。此为中国首次个人自费在首都举办寿山石雕艺术展览。1989年6月,他的作品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5.著作与研讨
  寿山石雕刻艺术很受文人、画家和篆刻家的青睐,也为文人雅士所赞赏。从宋朝梁克家编纂《三山志》起,历代文人学士纷纷题诗、著述,介绍和研究寿山石雕。其中清朝高兆《观石录》和毛奇龄《后观石录》是记述寿山石雕的名篇。其后有龚纶《寿山石谱》、张宗果《寿山石考》、陈子奋《寿山印石小记》、潘主兰《寿山石刻史话》,方宗珪《寿山石志》、《寿山石全书》、郭功森《林清卿薄意艺术》、施宝霖《印钮艺术》、陈石《寿山石图鉴》、《寿山石雕艺术》、林文举《薄意艺术》、陈维祺《八闽瑰宝》等专著。郭功森《寿山石雕浅谈》、庄元编绘《周宝庭古兽雕刻设计图稿》等,也为寿山石雕艺术留下宝贵资料。
  1984年9月,福建省文联与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联合在总厂艺术馆举办寿山石诗会。全国各地许多著名书画家、诗人寄来诗词、书法墨宝参展。1987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等6个单位联合在福州举办中国田黄石鉴赏研讨会,展出田黄石百余颗,同时进行了学术研讨。1992年5月,福州市寿山石研究会成立,同年8月,寿山之乡研究会也宣告成立。1995年12月,在福州成立福建省寿山石文化研究会,进一步研究、传播寿山石文化。
  (二)青石雕
  本省青石雕(包括花岗石雕)主要产地是惠安县和厦门市。据勘测,仅惠安一地青石(学名辉绿岩)和花岗岩蕴藏量近1亿立方米。惠(安)、晋(江)交界处的惠林山,石矿绵延数十里,易开采。玉昌湖青石质地坚实,纹理细密,色泽洁净,适于精雕细琢,为工艺雕刻材料。此外,青石品种尚有“后郭青”、“溪底青”、“辋川青”、“涂岭青”、“福安青”、“南安青”等。花岗石有“峰白”、“笔山白”、“古山白”、“南安砻石”等。
  惠安石雕历史悠久。据《南安县志》记载:“林禄,扈从元帝渡江,迁晋安太守,封晋安郡王,遂家焉”。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林氏后裔修祖墓时称:“晋安郡王林禄公墓在涂岭大路旁”,“尚存石将二,石羊二,墓有碑文”。按此推算,在1600多年前,惠安就有石雕工艺。隋唐时期,惠安、泉州等地的石匠以青石雕刻为寺院建筑装饰。宋代,青石雕刻已普遍应用于寺庙,泉州开元寺东、西石塔的佛雕和紫云大殿月台基上的浮雕,可以代表这个时期质朴粗犷的石雕风格。至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惠安出现青石雕作坊。明末,惠安崇武一带青石雕名匠李周以石作画,熔雕、画于一炉,以浮、悬雕的技法,创作不少传奇人物,青石雕艺术渐趋精雕细琢,注重写实。继李周之后,李木生精雕兽类,也取得成就。明末清初,惠安崇武五峰村大批技艺高超的石雕工匠,为当时福州万寿桥石栏板、栏柱雕刻石狮和花果。为台江“南郡会馆”雕龙柱。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惠安石雕进入鼎盛时期。崇武五峰村的石匠到福州、厦门等地开设打石店,仅厦门就有30多家200多人。这些打石店主要经营墓碑,也承接大型石雕工程。如南京中山陵的石狮、华表、金鱼缸、光华亭,以及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的一台石雕龙柱,就是出自福州“蒋源成”号打石铺。厦门“蒋泉记”和“蒋泉益”打石店还在缅甸仰光和槟城开设分店,接受订货,并通过“走水”商人向南洋群岛出口石料和石雕品。清末民国初,台湾建庙之风大兴,当时修建的龙山寺、天后宫和文庙,其石料和工匠都来自惠安。名匠蒋金辉在台北龙山寺雕刻青石(黄鹤楼会宴》、《张飞战马超》两块精品,曾轰动台湾和日本美术界,惠安青石雕艺术在台湾也发展起来。这时期,石雕题材多为花鸟、历史故事、龙凤等,雕工精细玲珑剔透,花纹繁缛。清末举办南洋劝业赛会,惠安石雕的一张青石独脚桌和四张六角椅获得优等二品奖。当时,石雕产品主要有门窗、圆柱、廊壁、栏杆、照墙、墓料等,其中70%是墓料。抗日战争前,石雕墓料经厦门出口南洋群岛,内销福州、晋江、台湾等地;外销一副精墓料,最高价值达13300元(当时每元可购大米40斤,售款折大米53万斤)。抗日战争时期,交通阻断,石雕艺匠大多失业,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优秀石雕艺人所剩无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惠安石雕艺术重放光彩。石雕匠师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基建工程和厦门集美解放纪念碑及集美鳌园的工程建设。1953年,应陈嘉庚之聘,数万名惠安石匠参加“鳌园”建设,整园石雕作品,数量众多,包罗万象,有各种各样的花草鱼虫、飞禽走兽、林木瓜果、山水风景、历史人物、近现代革命事迹、书法艺术等等,异彩纷呈,琳琅满目,堪称现代石雕艺术宝库。其中,出自惠安石雕艺人之手的有蒋瑞生的《陈胜吴广》、《抗金兵》、《梁红玉》、《文天祥》、《张飞怒鞭督邮》,蒋炳丁的《班超平匈奴》、《清兵入关》、《五四运动》、(南昌起义》、《东北骑兵战》、《卢沟桥》,蒋瓦水的《湖南红军小组》、《强渡金沙江》、《延安整风》等历史题材雕刻,还有蒋炳丁、蒋瑞生、蒋瓦水、张来富、林江怀(晋江人)等人的青石雕《十大元帅》,蒋佛源石雕《陈嘉庚像》等。
  这个时期,惠安石雕工匠陆续被国营建筑工程单位吸收,政治地位提高,生活安定,有的被选送美术院校深造,因而技艺大大提高,创作出许多新作品。如蒋友才创作的青石《荷叶碗》,荷叶碗上雕有几只小青蛙、小螃蟹和螺蛳,下雕三只小螺为碗足,宛如荷叶出水,碗浮水上,新颖奇巧,生动逼真,令人叹绝。蒋应连的《水仙花盆》,雕工精美,姿态幽雅。这两件作品参加北京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蒋飞泉的《石像》和蒋丙丁的《鲁班》、《司马迁》,被选送上海华东工艺美术展览会展出,获得很高评价。1959年,惠安石雕厂应运而生,1960年投产,到1985年有工人匠师近千人;在洛阳桥头设总厂,还设有海尾青工段、泉州南门分厂和下埭等地四个矿区及零星临时加工点。随着石雕业的发展,该县还以惠安石雕厂为龙头,组建“福建华石(集团)公司”。
  青石影雕是在传统凿琢工艺的基础上创新的。以前青石墓碑的花边图案是用针琢黑白点表现。1970年,美术工作者黄清琪在这一工艺基础上,运用素描原理和写真手法,创作第一幅青石影雕《毛泽东在井岗山》(头像),获得成功。为发展并传授这一新技艺,成立了影雕小组,黄清琪为技术指导。1972年,扩编为影雕车间。1973年,技术人员吴水木在黑白影雕的基础上,试制妆彩影雕。经探索研究,终于1977年试成彩色青石影雕。彩色青石影雕是在青石黑白影雕的画面上缀以化学性彩色,效果更好,虽经风雨而其色不褪、不变。这一成果获1981~1982年省二轻厅科技成果四等奖。吴水木创新产品“碎石片雕”获1985年全国旅游展销会表扬奖。70年代后,惠安石雕艺匠先后参加毛主席纪念堂、南昌八一纪念塔、井岗山纪念碑、广州玄武塔、厦门郑成功塑像、南京雨花台纪念馆、石狮市标、《武夷魂》、湄洲岛《妈祖》雕像等石雕工程。1958年,厦门石雕厂成立,这是本省较大的青石雕、花岗石雕的企业,现有职工170多人,产品专供出口。
  青石雕长期采用手工操作,工具主要是钢钎、铁锤。随着科学技术进步,逐步采用切石钢锯机和磨光机等设备。
  青石雕产品分浮悬雕、圆雕、沉雕和影雕等4大类、100多个品种。主要用于建筑材料、建筑装饰件、工艺美术品和生活用具等方面。
  浮悬雕,造像是浮于石表,有的还半悬于石表,依凸出石表程度分为浅浮雕、高浮雕和悬雕。这种雕艺主要用于建筑装饰其代表作如“南昌八一纪念塔”的3幅10米长人物浮雕史画。圆雕,是整料加工的石雕立体造型艺术。在美术雕刻上以青石狮最为典型,最具特色。工艺美术品雕刻历量重视细节处理,如狮口含珠,且能滚动,姿态生动,表现其雕镂技法的高明,这也表明惠安石雕的地方特色。“南狮”,实际是闽南石雕的一个流派。《牧牛笛歌》、《鹰蛇搏斗》、《剑舞》等都是近年来的佳作。日式石灯笼和水钵等是来样加工的日本庭园的点缀小品,由于技艺高超,作品精美,博得日本客户青睐。
  沉雕,石板经平面加工,磨光洁后,描摹图样,依样雕琢,如篆刻的阴、阳纹,如版画的奏刻挑剔,是凹雕工艺。目前多应用于建筑装饰上。
  影雕,实际是用石作“写真”画,用黑白对比、明暗成像的原理,在磨光的厚1.5厘米左右的青石板上,用多型号的小钢钎,按设计稿样雕琢出深浅、疏密、明暗、虚实等有对比变化的针点,表现各种形象,画面写实逼真,酷似摄影。此法可以雕琢山水风光、人物画像、花鸟虫鱼、中外名画等,维妙维肖。影雕以《闽南风光》、《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等为代表作,曾参加1978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新加坡兴建观音亭,特来订购影雕《十八罗汉》和《飞天》。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不少寺院也来订货。欧、美地区也有来订购的。
  (三)龙池砚
  将乐县龙池砚,因用龙池石雕刻而得名。
  龙池石采自县城北5公里的石门岭,与传说中仙人指点的龙池毗邻。将乐是北宋名理学家杨时(1053~1135年)的桑梓。杨时晚年隐居龟山,称龟山先生,故龙池石又誉称“龟山石”。
  龙池砚发墨细、快,墨色纯青,呵气能研墨,发墨快而不损毫。砚不易为墨磨损,盂池盛水不易涸。其上品者,可见梅花、云朵、水纹晕布列砚中。龙池砚雕刻技艺重选料,依砚石的天然形状和晕纹脉络选题设计,或雕刻成“二龙戏水”、“双龙抢珠”、或雕刻梅花、松鹤、草虫、瓜果或山水、人物等。名家雕刻布局严谨,大方淳朴,刀法坚劲有力,线条挺秀优美。现存老砚台拓本有双龙、翠竹、荷花、梅花、松鹤、牛等。
  龙池砚,明朝始有雕刻。民国期间,全县仅有三四户刻制墓牌的工匠兼营少量砚台,砚工黄志杰刻一龙池砚参加民国29年(1940年)福建省工商品展览会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力量整理修复旧矿点,组建城关综合社刻砚生产小组,恢复龙池砚生产,但产量少,不成规模。
  二、木雕
  武夷山危崖峭壁上的古闽人悬棺、连江海岸边出土的战国独木舟,是福建省先民木制器的遗存;悬棺中出土的商代龟形木盘,是福建省青铜时代罕见的木质工艺品。唐宋时,福建木刻已用于建筑装饰、木坯胎佛像和书籍刻版。元代,有了木雕玩赏品、雕锦家具、雕锦乐器和雕刻玩具等。明代,福州、莆田、泉州等地善于佛像雕刻、装饰雕花技艺的匠人很多。如檐头柱脚、窗棂栏杆、床屏几案的装饰性木雕,常见把成台成本的戏剧故事用雕刻装饰其间。清代,福州龙眼木人像圆雕艺术崛起,木雕艺人从庙宇走向民间,由装饰雕刻形成艺术雕刻。清末。福州龙眼木雕逐渐形成象园、大坂、雁塔三流派。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名闻遐迩。民国期间,军阀混战,政治腐败,百业凋零,木雕工艺也难以发展,艺人难为生计,濒临绝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莆田、福州等地相继组织木雕合作小组、合作社等。1956年和1960年,两地木雕行业共评定艺人17名。1979年4月,省手工业管理局授予9位艺人木雕工艺师称号,大大鼓舞广大技艺人员的创造精神。龙眼木雕以其独特风格,行销国内国际市场。但龙眼木受气候条件限制,容易开裂,消费者兴趣转移。近10年来,龙眼木雕销路滞塞。1983年,泉州工艺雕刻厂迫于形势,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题材开发“仿真彩木雕”,形成木雕新品种。1995年,全省二轻系统木雕产值2419万元。
  福建木雕产地有:福州、莆田、仙游、泉州、惠安、东山、南安、诏安、云霄、光泽、长乐、古田、南平、建阳、罗源、永泰等县、市,有近20个企业,从业人员1000多名。各地产品都有自己的特色,福州龙眼木雕着重仿古,注重传神,风格淳朴,造型粗犷有力,手法上轻下重,简练概括,稳重大方。莆田木雕以精微透雕见长,风格精致细腻,古朴典雅,层次重叠,闽南一带流行层次透雕与浮雕结合并施以金彩的金木雕,这源于建筑装饰。闽西、闽北一带则以剔铲括略,保留疤结木纹的风格见胜。南平木雕花饰于1994年、1995年分别装饰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台湾厅、国家新闻发布中心。
  (一)龙眼木雕
  1.生产
  龙眼木雕源于福州的传统木雕。“龙眼”果木材质坚实,纹理细密,虬根疤疖,木色淳朴,龙眼木雕即因材质而得名。
  福州木雕,唐、宋时已有发展,多为庙宇禅院雕刻佛像,兼为建筑装饰,如梁栋柱头、龛笼几案之雕刻花饰等,即所谓“雕佛”和“雕花”。明末清初,逐渐形成圆木雕刻的独立行业。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移居福州象园的长乐人孔丘,擅人物雕刻。嘉庆年间(1796~1820年),象园从事木雕工艺者已达30余人,被称为“木雕村”。其时名匠有:柯宝培、柯玉汉、柯昌浩、柯世赐等。他们在继承孔丘技艺基础上求发展。后来木雕名艺人柯世仁、柯传钟、陈天赐等,还以黄杨木雕刻古代人物,仿古雕刻细致古朴。柯世仁曾被聘往印度尼西亚传艺,陈天赐、俞开仁等用骨牙、玻璃眼装点龙眼木雕的人物和动物,并染成褐色仿古,为产品定规格,便于订货,成为批量产品。柯庆元曾制作大型木雕组雕,配景的利用机械原理,其雕刻作品《划龙舟》、《渔、樵、耕、读》等,参加在南京和巴拿马的展览,深得好评。大坂村的艺人陈道灿,专攻仕女雕刻,继承传统,吸取瓷塑和戏剧人物的风格造型,重心态表达,外形清秀,婀娜多姿,自创一格。
  民国时期,福州木雕业生产继续发展,从业者400多人。有的木雕匠师受香港、上海商人聘请,向外迁移。20世纪30年代,旅沪的福州木雕艺匠达200余人。
  福州木雕代代相传,经历代艺人苦心钻研,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艺术流派。按地区分,主要有象园、大坂、雁塔三大派。三派之中象园派乃诸派之源。象园派,亦称“柯派”,其特色在于刀法上漫雕细刻,注重神韵,讲求现代雕塑的结构、比例,造型新颖。民国12年(1923年),“柯派”曾成立“象园雕刻帮”。今高级工艺师阮宝光、工艺师林友舜皆系此派传人。阮宝光作品造型新颖,善于刻划入物内在精神,木雕代表作有《李清照》、《牡丹神女》、《弘一法师》等。林学善高级工艺美术师,师从阮宝光,其作品融自然美与艺术美为一体,代表作有《达摩》、《千载之寿》、《蒲团达摩》等。
  大坂派的奠基人是清代大坂乡的陈天赐,故亦称“陈派”。陈天赐自幼从艺柯传钟,善雕仙佛,亦长花鸟,风格淳朴,旨在传神;作品大刀阔斧,粗犷有力,且古香古色,典雅古逸。大坂派重造型,衣纹流畅,脸型概括生动。此派也于民国12年(1923年)成立“雕刻帮”,计有20余家,共约五六十人。工艺师陈依媚、林亨云为此派传人。陈依媄擅刻仕女仙姬,学习现代美术又揉合传统,积极创新;林亨云以刻熊闻名。
  雁塔派以服务福州漆器的“雕坯”为本,又称“雁塔漆器派”。它是在陈良礼为漆器雕花、刻座、制博古、凿人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陈良礼之徒王清清是此派的代表,擅雕图案花纹、浮雕花鸟、仿古雕坯、人物漆坯等。此派雕法在“花路”上有深浅、透密、圆浮悬镂;人物造型取直顺简洁,脸多圆润,衣纹浅薄,直纹少折,深沉稳重,富有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组织木雕从业人员生产加工。1954年,成立象园木雕供销生产合作社。1956年12月,成立福州木雕生产合作社,共有社员451人、雇工64人,还有部分分散生产者。1957年,成立福州木雕厂,木雕行业从个体发展为集体。1958年,福州木雕工人已达千余人。1979年,木雕年产值近100万元,福州成为本省木雕的主要产地。1982年,福州木雕厂的“长寿”牌木雕被轻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5年,除福州木雕厂外,福州牙雕厂也生产木雕产品。
  2.工艺设备
  木雕制作工艺可分为:精品与规格品。一般的工艺过程:先截料、打坯(规格品,则要原坯规格化)、修光、磨光、上色、打蜡、装齿目、配底座等。打坯分粗坯、细坯和最后完成三个阶段。粗坯,是把木料或规格化原坯上机台打出基本坯形;细坯,即在粗坯上打出雕刻品更详尽的坯,如人物则要把头面、手足、胸腹、骨架的基本结构和动态显现出来,衣纹装饰、配置道具都要留下坯柴,最后将所雕刻物精心雕镂刻划,打坯才算完成。修光是对细坯进行精工修饰,使结构清晰、表面平滑;磨光是把雕刻品精心打磨,使之更为柔润,磨光材料有破玻璃、砂纸、木械草和菠叶等,从干磨到湿磨要经过四、五道工序;上色是磨光后用皂矾水漂净,除去木质油脂,干后上色。上色有仿龙眼核色、荔枝核色、桔柚黄色、古铜色等;打蜡是上色后,揩一层漆为使色彩不褪。漆干后,擦以蜂蜡,再擦以川蜡,然后研光,使雕刻品色泽光润;装齿目是以骨为材制齿,用玻璃吹制成眼珠(特别是动物),装齿目为使雕刻物更为生动;配座是为衬托作品用,一般用龙眼木做成。除了高档精品用作底座增强主题外,低档普及品则仅起配衬作用。
  木雕本是手工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用电动圆锯、带锯、劈坯机、车坯机、烤模机、电钻、蛇皮钻、异型刀具、修光机、磨光机和打蜡机等机械取代部分手工操作,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中国科学院物质结构研究所经2年多的探索,于1984年获得防止龙眼木雕产品开裂的最佳工艺,通过技术鉴定。
  3.品种
  龙眼木雕(包括黄杨木雕)大体分为圆木雕、树根雕、浮悬雕、透镂雕、描金漆彩雕、错银丝雕等6个品种,又分规格产品和高档产品。其传统产品人物类有寿星、渔翁、达摩、弥勒、仕女、面具等;动物类有牛、马、熊、象、狮、虎、龙、凤等。作品造型生动,古朴典雅。如《东方朔偷桃》表达东方朔诙谐滑稽的神态,盔甲细致精刻,繁而不乱,一丝不苟。仙姬闺秀,秀丽多姿,线条得体。又如林亨云的《熊》,表现其笨拙体态,松软毛皮。伍吓水的《虎》、《狮》,侧重其凶猛、咆哮;《水牛》刻划其庞大体型,温顺性格,耐劳本色;《金鱼》则以流畅线条,刻划飘拽大尾,以增强动感。树根雕所刻的《罗汉》、《寿星》等,把人工与造化相参融,作品在似与非似之间,神韵无穷。此外还采用镶嵌工艺和仿古着彩,以增强艺术效果。在古代人物衣饰上精嵌银丝、玉石或描金漆彩,尤显华美,再配以适当而精美的底座,更能衬托作品的完整性。
  用传统雕刻技艺,结合现代雕塑比例、结构以至解剖手法,进行现实题材的创作,作品更显生动,更具艺术魅力。著名的有《鲁迅组雕》,由俞运斌、罗理德、林尔新、高永柯、柯依真等创作,总长237厘米,宽22厘米,高36厘米,由《宣战》、《横眉冷对》、《和工农子女在一起》、《力量的源泉》、《红心永向毛主席》、《培育新的一代》、《永远进击》7个部分组成。用传统的形神兼备、着重传神的处理手段,反映鲁迅的内心世界,是福建木雕艺术史上的成功之作。
  泉州的卢思立龙眼木雕《诗成泣鬼神》获1982年全国木雕评比优秀作品奖。龙眼木雕《悟》、自然型黄杨木雕《李铁拐》先后获1984年、1988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
  (二)黄杨木雕
  1.生产
  莆田木雕,唐时已见诸建筑装饰、佛像和刻书等。宋中叶,刻书艺人陈振孙,刻有蔡襄《荔枝谱》、《开元天宝遗声》及《能考经籍》等。今莆田城厢南门外万寿庵内尚存宋马远绘并由名手所刻平雕关羽像。宋末元初,雕刻艺人林恢、林奕所刻唐梅妃江采萍(莆田人)及太师陈文龙抗战死难圆雕,均精妙生动。当时所刻的人物花丼等围屏、建筑栏杆,都很精巧;也有不少木雕的欣赏品、家具、乐器等。元明之际,莆田优秀版刻艺人俞良甫移居日本,他遗下的“俞良甫版”(或称“博多版”),至今仍为日本所珍视。明代,莆田擅长佛像、装饰雕刻的艺人很多,木雕艺术有大的发展。至今,莆田的城厢、涵江、黄石、吴埕等地尚有木雕遗存。《刘海》雕像,取材天然、神态逼真。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游桥(埭里乡)游伯环精于紫檀人物、花瓶底座等雕刻,作品严谨、苍古。清末,城厢名匠廖明山有特技,善用寸木雕镂人物、花草虫鱼等。其孙廖熙等五兄弟均为雕刻名手。廖熙长于人物、刻花,工精、刀挺,其《关公》、《达摩》雕刻皆取天然材料,化朽为奇,仪真神传。他善书画,融中国绘画于民间雕刻之中,木雕艺术境界达到很高的程度。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古董商争相购买他的作品。民国期间(1912~1949年),莆田除黄杨木雕外还有龙眼木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莆田木雕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56年,成立莆田木雕生产合作社,生产的一套乐器,其器缘、柄、肚、钮都装饰着用一寸见方的黄杨片镂刻的题材为《三国演义》人物及花果鸟兽等,细微精致。选送参加捷克展览会,得到嘉奖。1958年,该社转为地方国营莆田雕刻厂。1959年,该厂创作了立柱龙凤灯桌屏、小台屏、博古几、小桌屏、椭圆形砚罩、挂屏、圆雕人物等共27件,向国庆十周年献礼。1962年,发展象牙雕刻。1964年,浮雕产品停产。1968年,开始搞圆雕产品,木雕仅余8个品种;1974年,木、牙雕一齐生产。1977年,牙料缺乏,木雕成为专业生产,年产值在10万元左右。1984年,大部分转产鞋;到1985年,木雕产值只有3万多元。
  莆田黄杨木雕艺人为数不少。朱榜首、黄丹桂、佘文科3人于1979年被省评定为木雕工艺师。朱榜首的砚照《立柱龙凤灯旋转桌屏台》、黄丹桂的浮雕《座上围屏》、佘文科的《蟠桃会》和《骄杨颂》,朱榜首和黄丹桂等创作的《三打祝家庄》和《立柱龙凤灯》以及陈设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大型白果木圆盘式浮透雕挂屏《渔港之春》(佘文科)、《十三朵金花》(黄丹桂等)等,作者运用透雕、浮雕和楼雕技巧,在数寸黄杨木片上刻出复杂的画面,雕工精微,人物毫发历历可数。
  泉州卢思立的黄杨根雕《钟馗》参加1978年全国工艺美展,获优秀作品奖。
  2.品种
  莆田黄杨木雕以小巧、精细、通灵、多层次的风格著称。圆、浮、透、镂的雕刻产品均因材施艺,相材设计。在多层次的雕镂中,人物的神情动态、远近和谐、楼阁重叠、层次分明、树木疏密、山环水绕、排列有致。主题与衬景配置合理。
  (三)树根雕•根艺
  树根雕,行话谓之“天然疤”雕刻。它是木雕中的特有品种,是福州木雕的一个流派,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福州象园木雕名匠孔丘所创。孔丘常入山涉流,采天然树根和残存的疤疖作为雕刻人物、飞禽走兽的雕材;加工时相其形、取其势、会其意、剪裁斟酌,然后稍加雕刻,遂成佳作。作品寓意于形,以神写形,别具一格,饶有趣味。孔丘之后,又出现染色、上漆、擦蜡等技法。名艺人柯传灿、柯传钟兄弟的“天然疤”雕刻有家法渊源。他们的作品古拙典雅、盎然成趣,曾风靡一时。民国初期,徐世源也工“天然疤”雕刻,除采自天然外,也采用“炙花烙纹”模仿树根雕,或采“栽茶根须”的方法,用根须来表现披蓑渔翁的《寒江独钓》、打伞老翁的《风雨过草桥》、行人问津于披蓑牧童的《借问酒家》等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皆饶有风趣。经历代匠师的不断探索,福州天然疤树根雕内容丰富多彩。
  “天然疤”树根雕因取树根的自然形状,加以拼组并稍事雕刻而成半天然作品,故有“天然疤”之称。实际上,树根的造型艺术,其雕刻手法与圆雕有很大不同。“天然疤”树根雕因材料而赋以适宜的题材,再施以刀斧,剪裁取舍。若是人物则对头面、手足精工细刻,使之生动逼真;若是动物,也重在头脚,以显其神。“天然疤”树根雕刻均因材料而异,无重复之作,故弥足珍贵。福建省博物馆所藏清代树根雕《八仙》就是一件代表作。1980年以来,福州木雕厂的树根雕作品有所创新。青年专业人员林学善的黄杨树根雕《达摩》、《宫怨》都是成功探索。他的《达摩》在人物面部以传神之笔细致刻划,身段结构则保留天然,不加斧凿,这就把达摩番僧的形象和深邃内心刻划入微。《宫怨》是用一根形似少女体态的树根,着力在宫女面部的表情上精心刻划,表现其忧怨抑郁的神情。这两件作品于1982年分别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希望杯”和优秀创作二等奖。
  “天然疤”树根雕当今独树一帜的有徐炳琛、徐炳钦兄弟,他俩继承涉古猎奇、求奇索拙的家法渊源,除继承其父徐世源“栽茶根须”创作的作品外,徐炳琛的作品尤具特色。他采取“天”、“人”结合,对于“根几”雕刻尤见功力,可用“稀、奇、古、怪”加以概括,不用落款,便认其物,号为“树根徐”。他俩人物、鸟兽的雕刻手法特有“古风”,粗拙古犷,突出神似,不拘形似,所雕刻的《铁拐李》、《寿仙》、《仕女》最为出色。徐炳钦利用百年老根所雕之《鳖》,1959年选送“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展览,被誉为“妙夺天工”的佳品。
  屠一道在闽北林区劳作之余,觅百年古桩、千年怪藤,从中揣摩,稍加雕饰,遂成形神兼备的艺术品。回榕后,他以根艺为业,家人参与。80年代以来,其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展出,声誉鹊起,名播遐迩。除在福州、江苏无锡、常州和湖北江陵建有“屠一道根艺藏珍馆”外,还有《屠一道根艺》一书问世。
  福州作为根艺的发源地,不少作者以其精巧作品参加全国根艺展,并获大奖,其中较著名作者有黄榕国、屠亮、赵长雄、林兴坦等人。黄榕国根艺作品《好年成》获第三届全国根艺优秀作品展金奖,《养精蓄锐》、《憨态可掬》获第五届全国根艺优秀作品展金、银奖。他先后五次在福州举办个人根艺作品展,并在福州创办“黄榕国根艺精品馆”。
  1994年,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休息厅陈列的根艺作品《馨音和鸣》(2米×2米)系用整株千年荔枝根,顺其造型,巧妙雕刻,情趣盎然,耐人观赏。作者是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学生施庭汉。
  根艺乃“树根造型艺术”,80年代在福州兴起,一些工艺美术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也加入根艺创作队伍。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根艺不仅成为收藏家的宠物,也进入寻常百姓之家,其珍贵者还登上大雅之堂。
  根艺材料多为黄杨、茶、楮、栎、榆、榛等树木的古根。作者利用其天然纹路和疤节,顺其自然长势而加雕饰,保持其天然姿态和韵律。力求达到真、奇、古、怪、绝。
  根艺制作工序:根材审定、浸泡、烧煮、剥皮、清洗、定位、定型、组合、磨光、着色、上漆、配座。
  (四)白(云)木雕
  象牙日渐稀少,福州象牙雕刻厂采用色泽纹络近似象牙的“云木”(白木)来替代。1980年试产。1981年,在广州秋季交易会上,“白木雕”颇受外商欢迎,并获首批订货。
  白木外观洁白,纹络质感宛如象牙,而价格远比象牙低廉,只是质地软,光泽度差,没有象牙的滋润、沉重、光洁。
  白木雕适应的题材与象牙、黄杨木的基本相同。在1982年全国木雕产品质量评比会上,福州牙雕厂的白木雕《追鱼》(林汉秋、林碧玉)、《鹬蚌相争》(陈琼、江昌海)、(苏武牧羊》(陈琼、杨婉贞)被评为优秀作品。《嘻嘻哈哈》、《一举两得》、《寿山童鹿》、《观音》、《济仙》、《浮海观音》、《普贤》、《东方朔》获全国木雕批量产品一等奖。
  (五)仿真彩木雕
  1983年,泉州工艺美术厂木雕车间开始生产仿真彩木雕。彩木雕以赤杨叶木为主要原料,经熟练艺人手工精雕细绘而成。主要以飞禽走兽为题材。产品的造型结构、色彩装饰、工艺制作和成品装配,都注重写实性。产品外观美丽,色彩明快,造型逼真,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1985年,生产400多个品种,80多万件,全部销往国外。仿真彩木雕获1987年福建省优质产品奖,1988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二等奖。
  泉州木雕厂副厂长卢思立是福建仿真彩木雕的主要设计者。
  (六)金木雕
  本省民间尚有不少金木雕遗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山关帝庙的金木雕,金碧辉煌、玲珑精致,是代表作。明初,金木雕已极繁盛,广泛用于建筑上的屏、柱、拱、檐、龛、匾以及家具和神佛像的装饰上。当时金木雕只在民间流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省金木雕有所发展。光泽县工艺木雕厂自1972年创建以来,吸取邻省潮(州)、汕(头)、宁(波)等地的艺术专长,结合本省民间金木雕的艺术特色,创造出具有福建独特风格的立体雕、浮雕、通雕和立、浮、通雕三结合的金木雕。产品有箱、盒、柜、橱、床、榻、椅、桌、屏、台、凳、几等。题材有人物、山水、花卉、翎毛、虫鱼、走兽等。
  1973年初,东山县工艺美术厂聘请广东大埔金木雕师傅传授技艺,组织木工、木雕、油漆相配套的生产线。到1974年已初具规模,部分产品出口。该厂重视产品创新,在原透雕挂幅的基础上,创制出雕配画、描金神佛像圆雕,产品销往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1982年,应客商要求,开始生产大型套装描金家具,仿制北京团城承光殿玉佛及佛龛。嗣后,又将金木雕技艺应用于建筑装饰。1984年,为广州越秀宾馆制作的大型金木雕壁饰《百鸟朝凤》,长12米,宽2.9米,采用透雕、浮雕、圆雕相结合的技法制成。雕刻中采用折形细部加工,42片组合的形式,油漆时用合金箔代替金箔,通过6层处理,达到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整幅雕刻底衬红朱,边幅为棕红色,主体呈金色,由一只高1.8米的金凤,158只姿态各异的鸟儿及40余种草木花并组成百鸟朝凤、繁花簇拥的画面。主体鲜明,结构严谨,刀法流畅。该作品获1984年省二轻科技成果二等奖,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及国家经委颁发的青工“五小”智慧杯三等奖。东山金木雕,总体构图饱满,局部安排均匀,主题突出,刀法细腻流畅。1985年,因外贸有关部门业务转向,金木雕外销停产,开始转为建筑装饰。
  金木雕用材一般要求纹理细密、木质结实、富有韧性、光泽度好,不变形、不开裂的银杏、孟春花、菲子树、冬表、赤杨、石框木、樟木等树木。雕刻分打坯、修光、磨光三道工序;其中阴雕有一道工序,浮雕一般有二道工序,立体雕有三道工序。朱漆妆金分打底、磨灰、底漆、金地、贴金、罩漆等,是金木雕的重要工序。
  (七)雕刻樟木箱
  福建省民间早有利用樟木防蛀的特性制作箱橱,以贮藏衣被。民间工匠对樟木箱精心雕刻,使之具有陈设装饰价值,因而出现“雕刻樟木箱”专业。樟木箱雕刻装饰图案题材广泛,构图带有故事性,多取自古典小说,戏剧或民间传说等,也有花卉、鸟兽及山水题材。
  光泽、松溪等县工艺美术厂和浦城县木雕厂都有生产雕刻樟木箱。产品除内销外,还销往日本、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象牙雕刻
  本省象牙雕刻主要产地在福州和莆田。
  福州象牙雕刻是在木雕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末,福州已有用牙皮雕刻小品。如牙签、镇纸、牙筷、珠串等。象园艺人柯世仁的象牙雕人物、动物,浑圆古朴。过去象牙仿古人物雕刻是利用收购的旧牙件刻制,经过染、熏、蜡等仿旧处理,使之呈现焦黄斑驳,如古文物,称“古董”。民国26年(1937年)前,曾有小批量生产。当时无牙料来源,古董商用收购来的牙筒、牙条等作为材料,委托大坂乡名匠陈依媄、陈祖铿、黄依香等人,因材施艺,加工雕刻,但未能形成独立的牙雕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批牙雕技工在合作化时期组合在黄杨木雕小组内。1958年,外贸组织进口象牙材料,由福州木雕厂的黄杨木雕组专刻象牙,成为象牙雕刻组。1961年,该组扩大为实验车间。1963年成立福州象牙雕刻厂,从业者百余人,年产值达七八万元。1964年,莆田木雕艺人把木雕技艺应用于刻牙,逐步发展起牙雕工艺。牙雕特点装饰性强,技法全面,很有地方特色,作品以雕刻武将见长。1972年,朱榜首、方文桃创作的《乡村邮递员》、《出击》,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受到好评。1978年,《惜春》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和日本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都获得很高评价。1985年,福州象牙雕刻厂产品远销东南亚、西欧、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成为福州重要的出口工艺美术品。
  福州象牙雕刻以圆雕为主,兼有浮雕,品种主要有人物、动物、花卉等;传统人物以寿仙、渔翁、弥勒、达摩、罗汉、仕女、武士等见长;动物以马、狮、虎、熊、猴等较有特色。近年来,雕刻技艺有很大革新,工艺手法有许多创造,如多层次的镂雕、深浮雕、悬雕等。特别是雕镂活络软链、镂空花篮、悬雕的《四晴图》的菊鸟、《四君子》插屏等。
  福州的牙雕形体饱满丰腴,手法繁而不乱,神态注重传神,雕法细腻流畅,装饰上简下繁,气度稳重大方,其风格独树一帜,为全国四大流派(京、穗、沪、榕)之一,拥有不少技艺精湛的名师高手和优秀的雕刻作品。如著名艺人、工艺美术师陈依媄创作的《晴雯补裘》、《曹大家》、《拾玉镯》等,皆构思新颖、技艺超群,尤其是《晴雯补裘》,人物刻画细致传神,被国内外同行视为牙雕仕女的经典之作;老艺人、工艺美术师阮宝光创作的《走雨》、《回娘家》和《喜见新霁》等都是现实题材,表现三种不同时空的人物的心理情态,刻划维妙维肖,是传统工艺美术吸取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的成功佳作,曾轰动全国雕刻界,被视为典范。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生林尔新(女)的《王母娘娘出游》构图新颖、技艺精绝,被视为珍品。青年艺人俞运斌的《蝶仙》、《蚌神》,高级技工陈炳忠、郑孔增等的《东方朔偷桃》,能寓传统作品以新意,有所创新,获1982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作品奖。福州象牙雕刻厂“双福”牌牙雕动物类,获1984年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
  由于大象列入野生动物保护范围,国际禁止象牙及象牙制品贸易,福州、莆田已停止象牙雕刻。
  四、玉雕
  宋代,福州玉雕已很著名。周密《乾淳岁时记·元夕篇》云:“禁中一入新正,灯火正盛”,灯火之品“福州所进,则纯用白玉“如青水玉壶,爽彻心目”。至元代,玉匠已能将青玉、珊瑚、琥珀车、切、研、磨成首饰。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福州出现两个玉雕家庭作坊,一在总督后(现省府路)一带,以生产玉石文具、镶嵌玉石漆器围屏和小型圆雕为主;一在花园街一带,以加工玉首饰为主,初具行业规模,后来两家合流,移址安泰桥闽县前一带,由作坊变成玉器店,生产有了发展。玉器店较为著名的有“桂记”、“泰记”等十几家,从业者六七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在几家玉器店转为手工车玉作坊的基础上,成立福州车玉生产合作社。1958年,发展为车玉生产合作工厂——福州玉雕厂。1977年,玉雕与漆器结合,并职收寿山巧色浮雕镶嵌的做法,创作了有玉雕特色的浮雕博古镶嵌,以仿青铜器的瓶、尊、爵、卣等为题材,以象牙、红木、漆器制作的浮雕架座为衬托物;还有以漆饰彩绘的景物结合玉雕的人物浮雕镶嵌的围屏、挂联等,以及圆雕动物、人物等,都获得订货并出口。老技工黄元恩制作玉雕拼接水仙花盆景,造型新颖别致,生意盎然,1978年送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展出,深受好评,接着于1979年,又被选送参加在日本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展出,受到日本友人的赞赏。
  1985年,福州生产玉雕的有福州玉雕厂和福建工艺美术实验厂两家。
  1995年,全省二轻系统玉雕产值为164万元,出口交货值为147万元。
  五、竹刻、竹根雕
  (一)竹刻
  福建省竹刻工艺起于明中叶,盛于清初。福州秀才陈茂才,字步蟾,善刻竹,曾以“雷峰竹”刻陶潜诗,细如发,须在放大镜下方可欣赏。其作品随意点镂,超俗不凡。又有八角楼竹刻艺匠叶珊,曾在三尺长的“佛肚竹”烟杆上,运用浅浮雕留青刻法,层层叠刻,依次纷呈,雕刻着百只神态各异、活泼多变的小猢狲,技艺非凡。
  竹刻主要用竹筒、竹片阴刻、浮雕书画作品,多为文人所作,有笔筒、纸镇、花插、搁手板、竹片联等,题材有诗词、对联、人物、鸟兽、山水、花草等,既有清秀雅丽的,也有古拙雅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工艺美术厂著名匠师郑仁贵及儿媳、柯典波等都操此业,成立专业小组,技艺有所创新发展;工艺上除阴刻浮雕外,还有高浮雕、透空镂雕、悬雕等技法。品种除上述外,还有插屏、仿古瓶、罐、盒、奁、斛、爵等。其中仿古的,因有“古董”味,曾有出口。早年定居福州的上海竹刻家冯力远,作品雅丽娟秀,文人味浓,作品不多,多由国家收藏。他在1961年被评为竹刻艺人。近年福州美术馆青年美术工作者陈达师承冯力远,作品隽秀不俗,有其师的平淡、淳朴、凝重、典雅之格调。其《留青》有独特风格,作品为上海博物馆所收藏。
  漳州民间早有竹刻。1966年,漳州刻印工人发挥运刀镂刻的特长,在民间竹刻基础上研制成竹刻工艺品。产品有字联、花联、笔筒、花插等。字联多仿古今名书法家墨迹,字迹逼真,融笔意与刀味于一体;花联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题,用薄雕、镂刻、平刻、深刻等方法,作品古朴典雅;花插、笔筒是用奇形异状的竹头,适当裁截,刮皮留青,然后刻字作画,加以装饰,经染色仿旧处理后,古香古色,别有韵味。
  竹刻要经过摹写、运刀、染色、上漆、揩青、推光等工艺过程。手法有阴刻、阳刻、深浮雕、浅浮雕、线刻、透雕等。
  1968年,外贸福州口岸第一批漳州竹刻工艺品出口以来,漳州竹刻内外销售都有发展,而以阴刻深浮雕销路最大。产品销往香港、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二)竹根雕
  福州竹根雕,是树根雕工艺的一个品种,也是竹刻的一个品种。但没有形成专门行业。
  竹根雕材料用竹根竹头。由于山野地形复杂,竹根受地形限制,形成稀奇古怪、变化多端、饶有趣味的雕材。竹根截面纤维粗糙,多施刀斧则不易磨光,匠师乃相其形、依其势而构思设计,取其天然(尽量保留皮、节、根须、乳钉等自然形态),然后施以斧凿,精雕细刻,遂成佳作。题材多取仙佛人物,也有小说故事中的人物,如李逵、武松、孙悟空、猪八戒等。作品《张果老倒骑驴》把竹根末梢雕成张果老,以根须作胡子,竹筒部位锯成四条驴腿,生动逼真。《笑咪咪的大肚佛》运用根形雕刻鼓鼓的大肚、肥硕的头,形象逗人喜爱。近年来,有以少数民族和黑人、印地安人为题材雕刻的竹根雕作品。也有以熊、象、狮、鹤等动物为题材的竹根雕,作品都很生动别致。
  艺人柯经煊善雕竹根,多为精品。柯翊冰也兼雕竹根,作品《鲁智深》尤为生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浦东乡吴祖霖,专雕竹根,以古人物为主,古朴粗犷。台江竹器厂技工柯典木的作品《鲤鱼》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
  六、其他雕刻
  (一)角雕
  20世纪30年代末,福州象园乡木雕艺人柯世仁创作角雕。40年代末,福州木雕艺人徐炳钗师承柯世仁,角雕技艺精良。他的角雕创作多以蜻蜓、螃蟹、蝴蝶、秋蝉、青虾、兰花、芦苇等虫草为题材,把牛角多变的色彩纹理,质地闪烁有光、透明如脂的品质,天然地融合在一起,再经精雕细刻,作品栩栩如生。60年代初,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张英以羊角雕刻的梅雀镶嵌屏风,郭功森创作的圆雕《跃鲤》、《熊猫进酒》,林寿煁与郑益坤合作的角雕漆器《兰花金鱼盆》,徐炳钗创作的《芦蟹》,皆获好评。70年代初,福州牙雕厂成立角雕小组,运用牙雕技艺,创作圆雕人物。
  牛角具有多变的色彩纹理,剖锯成条、块或片状后,经热水滚煮、微火慢熏,使之柔软,按设计展开,重压定型,再精心雕刻、打磨揩光,最后拼接粘合形成作品。
  角雕技法有透镜、圆雕、镶嵌、镂空雕等,题材多为蜻蜓、螃蟹、蝴蝶、夏蝉、兰花、芦苇等。徐炳钗的《蜻蜓独立》角雕透花屏镜和《菊花篓蟹》、《芦蟹》、《青虾水草》、《柳蝉》等皆能发挥牛角的质地特点,效果良好。其中《蜻蜓独立》角雕透花屏镜和《菊花篓蟹》,分别获1978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1979年福建省第二届艺人代表大会优秀作品奖。1986年,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角雕透镜《兰花蜻蜓》,具有自然美感和生动情趣。
  (二)海柳雕刻
  海柳雕刻是用海柳雕成的工艺品。用海柳雕刻烟斗、手镯、戒指、盆景、酒杯等是东山岛民间的一种工艺,其历史至少可追溯至宋代。1958年,该岛官尾村附近出土一宋代墓葬,发展有海柳雕刻的手镯、酒杯等,完好如初。海柳质韧性形奇,经久不腐,表色富有纹理,是制作工艺品的优质材料。所以,作者依形取材,雕刻不同形态的烟斗,并利用小枝节刻鱼、虾、花鸟等,显得清雅美观;制成烟斗有清热爽肺、不传热、不烫手、经久耐用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加之海柳深藏海底,捞取不易,被视为海洋珍物,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竞相求购。
  海柳雕刻的工艺流程大致为:选材、截料、雕刻、钻孔、磨光、成品。技法有浮雕、墨线刻。1954年,东山岛上仅有一人从事海柳雕刻。1955年,东山县手工业联合社综合厂吸收民间海柳雕刻艺人进厂加工海柳烟斗,最高月产200多个。因海柳全靠渔民捕鱼时偶然在海面上捞获,平时视来料多寡而定,故加工量有限。后因材料日见稀少,东山工艺美术厂只进行一些零星加工。
  此外,东山尚有海树雕刻,材料来源比海柳稍多,价格低廉,但也是较好的雕刻工艺品。一般是来料加工,产品多是烟斗。
  本省平潭县也曾生产海柳烟斗,后因材料缺乏而停产。
  (三)漆线雕
  漆线雕是以漆线为装饰的塑像艺术,风格独特,地方色彩浓郁,流行于闽南一带,以厦门的为著。
  漆线装饰见于唐代佛像装饰,明清以来,漆线装佛工艺在本省泉州、厦门一带不断发展。常见有塑佛店以漆线上金彩为宗教雕塑作装饰(称“妆佛”),多是家庭作坊。各府、县都有,著名者如泉州的“西藏国”、同安的“西化天”、马巷的“西竹轩”等,有的已祖传十五、六代了。同安民间艺人在沥粉线披金的启发下,发现粉土掺胶水有粘性、不易凝固,可搓线,这是漆线的雏形——“粉线”(俗称“粉突”)。以往是用竹针沾上粉浆,使之流淌到装饰位置上,形成由点、线组成的突起图案。妆佛的线条由平面走向立体。泉州“妆佛”艺人率先研制出“漆线”,系参照脱胎漆器地底的漆灰料,用陶粉末配上大漆和油,搓揉成线,此技术很快流传。同安县“妆佛”艺人又进行配方上的改进,克服粘性大,不易干的缺点,制成新的漆线材料。
  应用漆线作为装饰的有泉州、晋江、同安、厦门、龙海、漳州、漳浦、台湾以及广东靠近闽南的部分地区。较有名气的有:同安马巷的“马承基”和“西竹轩”的系列分支(西竹轩老铺、西竹轩华记、西竹轩美记)及其匠师蔡文沛、蔡温流等;同安城关“化西天”胡训赐、“小西天”陈和尚等。上述诸家的共同特点是线长细腻,擅龙凤勾草纹样和云、水、火纹样及宗教吉祥如意图案。泉州“西藏国”詹氏技巧别具一格,图案受李尧宝剪纸的影响,多用单独纹样、花草图样写实。台湾的漆线风格深受泉州影响,程式基本一样。晋江、龙海、漳浦等地的漆线除风格各异外,技艺略逊。各地漆线的配方、做法尽管有所差异,但均以漆线妆佛像为重要手段。
  1954年,厦门成立3个雕塑合作小组,后转为雕塑生产合作社。组织起来的漆线艺人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技艺、风格和制作程式日趋一致,水平不断提高。漆线雕产品通过外贸公司成批出口。1962年,福建工艺美术学校一批毕业生分配到厦门雕塑社,由老艺人蔡文沛传授漆线雕的传统技艺,他们把现代美术结合进去,使传统技艺有了创新和提高;同时吸收一批学徒,漆线雕有了较大的发展。此时从业人员发展至六七十人,年产值达20多万元。产品除佛像外,还有以历史人物和少数民族人物为题材的创新产品。1972年,漆线雕借鉴其他工艺美术品的表现形式,制作漆线装饰的画蛋、花瓶、磁盘、玻璃器皿和漆线屏风、九龙桌屏等创新产品,打破以往漆线雕多装饰在神佛像、漆篮和戏具上的传统,漆线成为工艺美术品的装饰手段。漆线也不再是单纯黑色,还可制作多种颜色,产品绚丽多彩。在工具上采用模印的范具,能保持线条细密伶俐,又提高工效。到1985年,生产人员近百人,品种200多种,年产值32万元(其中出口占29万元),最高销售额达50多万元。产品销往港澳、日本、东南亚、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希腊、罗马尼亚等国家和地区。
  漆线雕的漆线用细陶粉末、油、漆等配制,质地细腻,软硬适度,搓揉成粗细线条,按要求用绕、贴、粘等技巧,堆出纹样,立体感强,增强工艺品美感。
  漆线雕工序分为:雕塑、粉底、排漆线、贴金上彩等。东山、诏安、平和和漳州都有人从事漆线雕,成就以厦门为上。厦门艺人擅长龙凤、飞禽走兽、花卉鱼虫、水火山石的装饰,做到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龙鬃凤羽、鱼鱗贝甲、花朵枝叶、山坡石皱皆清晰活脱又细致入微。厦门蔡文沛、蔡良愿兄弟,蔡温流、蔡柳木、蔡文深兄弟以及他们的后辈蔡水况、林等治等人的技艺都较高。蔡文沛(1912~1975年)著名漆线艺人,多以神话、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大型漆线雕《郑成功收复台湾》、《孙悟空大闹天宫》等,发挥漆线精雕细刻的特点。其子蔡水况的大型漆线雕《陆文龙大战金兀术》高1米,长2米,对漆线雕人物的衣饰、盔甲采用高难度的豆子甲、古钱筒甲、藤甲、衣袍和花纹,线条细腻,很好地体现人物的各自特色和漆线技巧。蔡水况的《郑成功》、胡训赐的《九鲤化龙瓶》都被评为省优作品。胡训赐还创作《五龙欢腾》、《双龙抢珠》等独创作品,使漆线工艺从装饰性、服务性中独立出来,成为以漆线为主体的独立工艺美术品。1979年,省二轻厅授予蔡水况、蔡温流漆线雕工艺师称号。1995年,蔡水况获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其漆线雕坯运用漆器脱胎技法,颇有新意,代表作《波月洞悟空降妖》和《还我河山》被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
  第四节 工艺画
  福建省工艺画有永春纸织画,福州绢画、软木画,漳州缎凸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起福州漆画、平潭贝雕画、长汀竹帘画、漳州棉花画、晋江通草画、邵武丝绒画、连江竹丝画、漳平人造大理石画、莆田文石画以及笋壳画、沙粒画、羽毛画、塑料贴画、光学流水画、泡沫画等。1995年,全省二轻系统工艺画类产值达272万元。
  一、软木画
  软木画是福州工艺美术“三宝”之一,为中国独有。民国3年(1914年),福州东郊西园村雕刻艺人吴启祺、陈春润、郑立溪等在福建工艺传习所工读时,受到国外一种用软木薄片刻制拼贴的贺年片的启发,用欧洲进口的栎树木栓层为主要材料(它质地轻软,富有弹性,纹理细润),切成薄片,运用传统雕刻技法,刻制成形象逼真、细腻精确、具有立体效果的园林景色。软木画新颖有趣,问世不久,即受中上层人士青睐,成为福建独特的艺术品,销路日广,大批出口西欧。当时软木画是平面布局,浮雕式,半立体;规格依繁简巧拙不同分为:“特磹”(“磹,指假山石,这里泛称园林山水景)、“磹景”、“普通景”、“图案”、“写意”、“卡片”六种“特”(即特磹景,是上品)。它依照名胜风景照片摹刻,颇为肖似,要有较高技艺的人方能胜任;其他品种多是设景,随意布置的。一些艺匠限于文化素养,创作时有违时背理的现象出现,如荷花与梅花卉放,《东篱赏菊图》配有飞机等等。
  初期,软木画从业者多为福州市郊西园、岳峰、横屿等乡的农民,他们只是按规格刻制零配件,成批地售与软木画商人;商人雇工胶粘拼组,配框镶玻璃,制为软木画成品出售。20年代初,吴启祺、郑立溪相继在福州城内总督后、鼓楼前开设木画店;嗣后,南门兜有陈锟木画店,仓山崎顶有陈树荣木画店、王云木画店等,总计13家,从事生产兼销售。当时主要销往京、津、沪及香港、澳门等地。软木画为福州特艺,华侨回乡后常将软木画带往侨居国赠人,因而软木画扬名海外。民国20年(1931年),福州软木画从业人员已达150多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软木画生产得到恢复、发展。50年代初,吴启棋与陈锟等人创作《天安门》、《万寿山》、《颐和园》等表现中国宫殿建筑、古典园林和名胜古迹等民族风貌的优秀作品,在福建首届工艺美术展览会和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获奖。1953年,岳峰、西园乡分别组织木画生产小组(共28户,33人)。1955年两组合并(有68户,91人),同年10月,在西洪路成立福州市木画生产合作社。1958年6月,成立福州工艺木画厂,从业人员130余人,成立有工艺美术专业技术员、老艺人和高级技工组成的三结合生产试验小组(后为创新组),制成切片机、打磹机、开栏机等,取代手工操作。1959年,福州大型软木画挂框《八闽风光》、《福州西湖》、《厦门风光》、《武夷春色》等,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工艺师赵权等把软木画和髹漆工艺结合起来,画面的水面采用髹漆,光亮如镜,产生倒影效果。1962年,吴学宝巧用软木制作以人物为主景的木画,如《李时珍》、《谦斋老师归日图》及《红楼梦》大观园人物图景等,这是一种新的尝试。1963年,技艺人员融汇石雕、木雕中圆雕、透雕等表现形式,进行创新,把浮雕式半立体软木画发展成为圆雕式立体软木画透屏,把传统的平面的“画”变成立体的“屏”。景物更为写实逼真,如《苏州园林》、《北海公园》、《天坛公园》等,面面可观,改变软木画只能单面欣赏的传统,提高艺术性和欣赏性,产品较为畅销,还被选作国家礼品。软木画产值遂逐年增加,1966年达80万元,职工人数发展到230人。“文化大革命”时期,软木画被斥为“封、资、修”产品,不许内销。1971年,福州工艺木画厂被迫迁往螺洲。因靠近闽江,地势低洼潮湿,软木画产品大量脱胶、霉变、积压、报废。1977年,该厂迁回市区,软木画行业开始复苏。1979年,产值达130万元,成为全市工艺美术行业中第一个扭亏增盈的企业。同年,新型胶粘剂——白胶在该厂试制试用成功,彻底解决软木画脱胶的难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出口竞争能力。当年,在福州工艺品比质比价展览会和福建省第二届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上,福州工艺木画厂“榕塔”牌软木画被评为优质优秀产品。同年9月,获“福州市地方名牌产品”称号。1980年4月,与连江浦下工艺美术厂的“仙景”牌软木画同获省优质产品奖。10月,“榕塔”牌软木画获轻工部优质产品奖,1983年,又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仙景”牌软木画获轻工部优质产品奖;福州工艺美术厂的“松鹤”牌软木画《江山万里》、《一帆风顺》获创作二等奖。1984年,福州工艺木画厂软木画《丝绸之路》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二等奖。这期间,作者吴学宝应邀赴英国、日本作软木画制作技艺表演。艺人郭木俤擅长园林叠石雕刻,对中国园林建筑和配景布局有独到之处,创作不少优秀作品,如《苏州园林》、《太湖风光》等。后起之秀吴传福将软木画工艺结合于实用品,如桌几镶嵌软木画、音响软木画等,颇有新意,为软木画闯出新路作了有益的尝试。
  1988年,连江浦下木画厂“仙景”牌软木画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1989年,福州工艺木画厂创作高2.5米、宽3.65米的大型双画软木画《园林华润》,为大型建筑室内装饰作了新的尝试。1994年,吴学宝、王良荣、陈美芳等制作的大型软木画《土楼奇观》,陈瑞珍、陈希炎等制作的《鼓浪风光》(均2.6米×2.6米)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
  除福州外,还有闽侯、连江、福清、长乐、福鼎、宁德、永泰、建阳、古田、南平等十几个县、市也从事软木画生产,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产品远销39个国家和地区。
  软木画的形式有薄意式卡片木画、浮雕式半立体挂框(如仿宋画)和圆雕式立体透屏。计有时钟、灯具、竹枝、人造琥珀屏风、桌屏、大小挂框、小吊挂、大小摆件、纪念卡以及与实用相结合的旅游产品等300多种规格、500多个花色品种。
  专业艺人对软木画的发展作出贡献,政府和人民也给予他们应有的荣誉。1956年,省首届艺人代表大会授予吴启棋及其门人陈锟、陈朗、赵权、郭木俤等艺人称号;1979年,省二轻厅授予吴学宝、陈庄、赵权工艺师称号;1987年,省人民政府授予吴学宝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二、漆画
  漆画是把漆器装饰工艺技法用于绘画创作的新画种。福建是中国漆器的主要产区之一,得天时地利之便,漆画创作较为活跃。1964年,一些美术院校毕业的美术工作者创作一批漆画作品,如王和举的《盐场》、《渔岛风光》,梁汝初、陈秋芳的《海上放幻灯》,黄迪杞、翁开恩等的《以岛为家》等,首次以独立画种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受到首都美术界和群众的瞩目。王和举的《渔岛风光》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从此,福建漆画从实用美术进入观赏艺术领域。1972年,王和举、吴川合作的《乌龙江大桥》参加全国美术展览,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77年,全省工艺美术展览,福州《碧水鱼乐》(郑益坤)获优秀作品奖。1978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福建的不少漆画作品被评为优秀作品,并选送出国展览。同年8月,福建首届漆画艺术展览在福州西湖福建美术馆举行,这是中国漆画作为独立画种第一次单独展览,共展出120幅作品。这届展品于1980年3月23日至4月20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继续展出,在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26天内观众达7万多人。后应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的邀请赴蜀展出。其后,文化部精选100幅作品出国展览。
  1982年4月4日,福建省第二届漆画艺术展览在福州西湖福建美术馆举行。共展出146幅作品,其中130幅是工艺美术系统作者创作的。5月27日至29日,省文联与省文化厅联合召开福建省漆画工作座谈会,有30多位漆画工作者参加座谈,并对展品进行评选。《兵车行》(王和举)、《珊瑚》(郑益坤)、《渔村》(廖国宁)、《古榕》(陈思纯)、《明月竹影》(郑金胜)《仿西汉图案》(郑修钤)、《月夜汲水》、《蓝色的金鱼》(黄匡白)等18幅被评为优秀作品。同年12月1日至15日、1983年元月1日至15日,福建江西漆画展览分别在江西省南昌市和福建省福州市举行,共展出150幅作品,其中福建75幅。展品于同年8月16日至31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继续展出。王和举《勐遮的小和尚》手法洗炼、环境衬托得好。吴川《木偶头雕刻家江加走》的构图别具匠心,显得生动,以螺钿镶嵌表现木偶头雕刻作品,为加强漆画特点添色不少。郑力为《奋飞》表现一群候鸟掠过晴空的瞬间景象,手法自由奔放,酣畅淋漓。同年,郑益坤漆画《双猫》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作品二等奖。1984年,福建漆画参加全国第六届美术展览,郑力为《拉网》、唐明修《曝日头》获银牌奖,王和举《鼓浪屿》、廖国宁《窗口》获铜牌奖。1986年3月11日,福建省第三届漆画展览在福州西湖福建美术馆开幕,展品200幅。评选73幅作品参加同年4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全国首届漆画展,其中15幅被评为优秀作品。1987年11月,福建省第四届漆画展览在福州西湖省美术馆开幕,共展出62位漆画作者98幅漆画作品,被评为优秀作品的10幅作品中,有8幅是工艺美术系统作者创作的。
  在第六届、第七届全国美展中,漆画已被列为独立画种参展。福建陈立德等几位漆画家分别在这两届展览中获得该画种的金、银、铜奖牌数枚,奖牌数居首位,为福建争得荣誉。
  自80年代以来,随着大型建筑物室内装潢的多样化,漆画也在题材、版面上有了新的发展。1986年,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装饰更新,陈列一扇高3米、宽4.5米的漆器通锦大屏风,一面为郑益坤创作的漆画《凌波仙子迎贵宾》,另一面是黄时中创作的漆画《鹭岛风光》;东壁挂一幅漆壁画《武夷之春》(7.4×4.3米,作者吴景希、陈文灿、王明照),气势恢宏,制作精美。1991年吴嘉诠、陈文灿、黄国强等制作大型漆画《碧海丝桥》(6×2.4米),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描绘中世纪福建文明的发展与经济繁荣。
  为纪念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20周年,由福建省二轻厅、福建省文联主办,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福建省美术出版社承办的“’92福建漆文化日”艺术活动,于1992年10月20日在福建省画院隆重举行。活动内容有,中国•日本现代漆艺展、二十一世纪漆文化之展望、国际学术讨论会、福建漆产品展示(销)会及国家重点出版物、巨型画册《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漆器全集》编辑出版工作研讨会等。参观这次艺术活动的有福建、四川、北京等地漆艺家、日本第七次漆源流调查团成员,日本、韩国、西班牙以及台湾地区漆艺家的作品也参加了展示。
  1994年,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装修,采用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制作的巨幅漆画《武夷之春》(10×4米),郑益坤与郭振翔、黄匡白制作的大型漆画双面屏风,画面分别是《凌波仙子》和《桔映闽江》。台湾厅的大型漆画《双潭印月》(8.7×3.7米),黄时中圆形漆画《螺女》、《蝶姬》各具特色。
  福建漆画作为继承古老传统文化的年轻画种,是作者们发扬大胆创新精神,把具有悠久历史的漆器工艺技巧成功地运用于绘画艺术,取得的成果。福建漆画具有表现力强、深沉古朴、瑰丽多彩、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走在全国漆画艺术的前列,为国内外所瞩目。1993年,省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王和举、吴川,福州漆器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郑益坤,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高级工艺美术师黄时中等,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漆画的工具、用料、艺术特色及其趣味性都异于其他画种,它用绘作、髹色、剔填、镶嵌、晕金等装饰手法,选用黑漆、朱漆、透明漆以及金、银、螺钿、蛋壳等材料,配合以罩明、戗刻、打磨、揩擦、退光等工艺手段,使画面产生深沉古朴、瑰丽神奇、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三、绢画
  绢画是选用优质的丝绢或锦,经过画师巧妙构思、精心绘制装裱而成的。绢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形式。福州绢画是福州工艺美术的一个品种。
  早期多数是由民间画师、裱褙匠师为古董商修补、临摹、仿制古代名画。随后,民间画师借古人画意大胆创制仿古绢画。为了仿古仿旧,他们对今人的画进行仿古渲染和古旧处理。由于今画作旧能够成批生产,逐渐形成行业。由于“仿古绢画”出自民间画师之手,很有地方特色。当时,古董商挨家收购,经由仓山林耀星裱褙店裱褙后,由香港转口远销国外。30年代至40年代,画师叶缓涛善摹古画,也作时画(时代风情画);时画多绘福州海船(俗称“艋”),写实逼真,颇有情趣,很有销路。当时民间画师擅长传统人物画的有:何肇昌、王旭、王一苍等,而张一帆、林永康、林朝栋、林钟棋、杨朝松等则长于铁线描人物;林一尘、叶玉官则擅长佛陀人物。画花鸟的有:唐锟藩、林一尘、林增泉、陈梅友、王兴雅、陈玉锵、郭则乾。擅长山水画的有:林钟祺、王一苍、林永康、叶玉官、郑兰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绢画恢复生机。1953~1955年,民间画师的绢画是通过林耀星裱褙店和裱褙生产合作社的吴天来为基点,经收购、裱褙后,销售给外贸的。1958年,以吴天来裱褙生产合作社和林耀星裱褙店为基础,成立绢画合作社,把民间画师吸收到绢画生产合作社来。当时,城内绘画社员15名,裱褙10人,后发展到100余人。仓山绢画社也有70人。1972年,工艺美术厂厂房和人员大部分划出搞无线电厂,绢画生产一蹶不振,难以为继。1974年后,应工人们吁请,调施清藩担任厂长,绢画生产恢复生机。
  绢画工艺师章讷擅长山水与水墨淡彩花卉,并精于梅、兰、竹、菊绘画。1956年,其国画《青芝》获省青年美术展览会三等奖。1962年,他与余逸柏合作的绢画册页(八闽风光》,被评为优秀作品。同年,章讷、林逸尘被省手工业管理局评为绢画艺人。1977年,章讷绢画《八闽风光》获省工艺美术展览会优秀作品奖。同年,章讷、林逸尘被省手工业局评为绢画艺人。1979年,他的(武夷名胜》中堂获省艺人代表大会观摩评比创新奖,《武夷春色》获优秀作品奖。同年,章讷被省二轻厅评为绢画工艺美术师。
  绢画题材有四大类:仕女神佛、山水树木、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产品形式有中堂、联轴、横幅、画片、册页、卡片、书签及褶本画册等,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绢画品种花色增加,形式上也大有创新。增加有大、中、小“多扇式屏风”、抬叠式围屏、桌屏、围炉屏等多种形式的框、联,大型竹骨摺扇式挂屏以及长卷、壁画片等。
  风格上,除了保持福州市地方特色外,学习敦煌壁画装饰性强的特点,在人物画上采用富于装饰味的深色调底色,并配以重彩、以轻浅色调为衬托景物,使之对比鲜明生动。绢画的更新,深受客户欢迎,产品销往日本、新加坡、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福州工艺美术厂绢画获1990年福建省优质产品奖。
  四、贝雕画
  贝雕工艺是用江海螺甸、贝壳等材料,取其天然形状、色彩、纹理、经过构思、塑造雕刻、修饰、拼装、成形等艺术处理,成为沿海地区特色的工艺美术品。
  (一)平潭贝雕
  福建贝雕工艺形成于1955年。平潭贝雕工艺是全省首创,也是规模最大、产品最多的。当时,平潭县实验小学劳美教员林国钦发现学生喜玩贝壳,就以贝壳为材料引导学生制作教学标本,随后又利用贝壳堆制一幅长70厘米、宽50厘米的“台湾地形图”,作为福建前线少先队员献给毛主席的国庆贺礼。中央办公厅来信表扬这一创造性劳动。1956年,学校结合勤工俭学创办“红领巾贝壳工艺厂”,开始用贝壳堆砌花瓶、花盆,拼贴成花鸟挂屏,堆塑出圆雕式“东方巨龙”等工艺品,从中挑选出60多件作品首次参加省工艺美术展览和全国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展览会。从此,贝堆工艺作为工艺美术品在平潭逐渐形成并发展。
  1959年8月,以林国钦与5名学生为骨干创办地方国营平潭贝壳工艺厂,生产正式纳入国家计划。到1962年,全厂职工发展到70多人。1963年,改为集体所有制,由包销转为自产自销,自负盈亏。
  1972年,平潭贝壳工艺厂在原有立体贝雕的基础上,研究发明贝壳“胶合精雕”新工艺,用胶合的贝壳创作圆雕《套鹿》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获得嘉奖。1973年,工厂改名为平潭县贝雕工艺厂,购置机械设备,陆续创作各种传统题材和现代题材的圆雕作品,如《螺女》、《蚌女》、(牧鹅》等。这些作品在历届广州交易会上都获好评。1977年,他们创作大型圆雕《骄杨颂》(技术组集体创作),整件作品由3600多片大小不一的白玉贝和珍珠贝胶组而成,色彩天然,质地细腻,采用镂空、雕琢、镶嵌、拼砌等技法,并施以淡雅的蚌彩,作品自然清新。在1978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获得很高评价,并被选送日本展出,受到日本观众的赞赏。1984年,全国内销产品和旅游工艺品展销会上,贝雕《拼花盒》被评为优秀新产品。《北京天坛》、《北海白塔》、《凤凰》、《小白兔》等4件套贝雕旅游产品获全国旅游产品、内销工艺品展销会表扬奖。1985年,在全国贝雕专业评比会上,平潭《实用小贝堆》(姚仁贵、陈登钦、林国钦、林銮斌创作)被评为二等奖。自然形贝雕《达摩》、《钟馗》(林銮斌作)获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作品奖。霞浦工艺美术厂贝贴画《精卫填海》获优秀作品奖。平潭“59”牌贝雕,获1985年、1990年福建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产品奖。
  制作贝雕多采用平面拼贴法,后发展出块片浮雕法、坯模法、支撑法、镶嵌法及化学处理等多种成型手法。
  福建省贝雕工艺以平潭为代表,品种由堆画、拼贴、立体小摆件发展到贝壳圆雕,以及与福州漆器结合的“嵌贝漆器”、与人造花画结合的贝壳花盒等。目前有浮雕贝画、圆雕、嵌贝漆器、贝壳花插、什锦小贝雕、挂屏等六大类数百个品种。
  平潭贝雕吸取各地同行的优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以立体、小巧实用为主的独特风格,形成如平面拼贴、块片浮雕、坯模造型、支撑结构、立体拼雕、嵌贝漆器、雕镂拉锯以及化学处理等完整的一套工艺技术。产品的设计从贝壳的色彩、纹理、外形内态、质地等方面入手,力求形、纹、色融和,因材施艺,既有自然美,又有手工艺技巧。
  (二)其他贝雕
  福鼎贝雕是以中、小和特小座为主,选用淡水珍珠蚌壳。采取多层次玻璃画面,喷以云雾、流水,强调景深效果,更富空间感。如《群鱼》、《太姥风光》等。
  东山贝雕以盆景为主,还有挂屏、贝雕画、玻璃贝雕、烟缸、花插、玩具等。其中以海浮石、小岩石、红珊瑚、海柳树、海藻等为材料,制成山水林木、奇峰怪石的盆景最为出色。
  霞浦贝雕以贝贴画为主,贝贴画是在贝片底板上颜色,用漆料、粘贴剂等组合,兼用漆画、磁片画、镶嵌画等手法,把贝片平贴成光滑的板面,经绘画、打磨、推光而成的贝贴作品。贝贴画克服了贝雕画的一些局限,适用表现现代题材和神话题材。
  贝雕工艺经选料、酸泡、擦洗、拉锯、车削、磨砺、雕刻、染彩、粘贴、罩光等几十道工序而成。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世界40多个国家与地区。1985年,平潭贝雕工艺厂产值达35万元,创汇7.4万美元;1990产值55元;1994年1~9月产值12万元,其中部分产品出口,同年10月,因负债60万元而被迫停产。
  五、棉花画
  棉花画是福建省工艺美术品中的一个新品种,原名“棉絮堆画”,是以脱脂棉花为主,无光纺、丝绒、阿拉伯树胶为辅,受其他工艺画的启发,揉合彩扎、雕塑工艺和绘画画理与章法,经捏、塑、粘贴、点染、装框而成。
  漳州是棉花画的故乡。民间喜爱在棉胎上装饰吉祥图案,弹棉匠师投其所好,用染彩的棉花揉线、铺花、缀字,用“双凤牡丹”、“鸳鸯戏水”、“和合二仙”、“喜”字等为装饰。1963年,漳州棉被生产合作社弹棉师傅游秋源用彩色棉花和线,在棉被上装饰猫、鹰、金鱼、花卉等四块棉画,布置橱窗,颇为奇特。市手管局工艺联社认为以棉花作画有前途,调集游秋源、黄家岚搞研究。游秋源创出的《猫》、黄家岚创出的《虎》都很有特色,当时定名“棉絮堆画”,从此诞生了一种新的工艺美术品种——棉花画。同年10月,游秋源创作《乳猫》、《雄鸡》、《喜鹊》、《八哥》、《金鱼》、《蝴蝶》等八幅“棉絮堆画”,陈列于门市部作为国庆献礼。1964年,工艺联社以游秋源、黄家岚为骨干,招收学徒,扩大生产棉絮堆画。工艺上从平面堆塑改进为较有立体感的浮雕造型,镶上玻璃框,透视感更强,产品渐趋精美,开始接受外商订货。1972年,黄家声带徒创新和生产,创作《公社鸡群》、《熊猫》、《松鹤》、《雄狮》、《猛虎出林》等,其中《公社鸡群)被送日本展览。
  1976年以后,从事棉花画生产的队伍不断扩大,技艺不断提高。1983年,棉花画厂成立,游秋源任技术指导。1984年,漳州第二棉花画厂“家声”牌棉花画获省优质产品奖,1987年,漳州棉花画厂“创始”牌电子声光棉花画获省优质产品奖。1985年,漳州地区已有十几家工厂生产棉花画,产值达132.01万元,比1984年的56.87万元增长132%。1991年产值128万元,其中出口64万元占50%,其中棉花画仅占16.5万元。1991年后企业转产,停止棉花画生产。
  六、通草画
  通草画是由通草花发展而来的,它用通草,经刻剪、上彩,按画面设计要求堆贴成高浮雕式的画面。材料除通草片外,还有纸板、棉花、粘香、照片、颜料等。
  通草画是工艺画新品种,由晋江县工艺美术厂刘庚生、石狮新湖通草画厂吴为佳等于1971年研制而成。
  刘庚生、吴为佳设计制作的通草花鸟画挂屏,参加1972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受到赞赏。后又吸取软木画和棉花画的一些制作技巧,用尼龙纱布喷色作布景,用三层间隔玻璃表现画面空间,制作漂游于水中的金鱼,翱翔于天空的白鹤,很有层次感,又加强透视感和立体感,真实生动。1977年,开始创作人物题材作品。随着需求的增长,在题材内容和创作技艺上都有较大突破;染彩从单色到多色,造型从浮雕式立体到圆雕式立体;题材从花鸟虫鱼到人物。吴为佳还吸取国画、油画、水彩画、雕刻等艺术形式,运用于通草画的创作,在光与景的作用下,意境更加深邃,更富艺术魅力。河南、湖南、浙江及本省均有人慕名前来学习通草画制作技艺,有的学员还到上海办通草画工艺厂。晋江通草画产品除内销外,还销往港澳、东南亚及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七、其他工艺画
  (一)箔画
  箔画是在传统的泥金、泥银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艺美术新品种。
  厦门鹭江工艺美术厂于1978年试制成功箔面,经不断探索研究,产品渐趋精美,很受客商欢迎。自投产后,订货量逐年递增,销往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获省二轻厅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年,被省二轻厅确认为国内首创,同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该厂“白鹭”牌箔画画屏、箔画挂扇分获1987年和1990年福建省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奖。
  箔画是在皮纸上裱褙金箔或银箔,然后在箔面上绘画,题材是传统的山水、花鸟、虫鱼和人物,也有书法。箔画多取工笔兼写意,淡墨淡彩,古雅大方,深刻体现东方的艺术风格。
  箔画产品有画扇、画屏等。箔画屏分台屏、挂屏两种,规格有30厘米至180厘米。现已由单片组发展到六片组。箔画挂扇的扇骨、扇柄所用竹材,经化学处理后制成,油漆色调讲求与扇面协调,箔画挂扇属传统装饰品,适合现代建筑的装饰,悬挂于厅堂,显得典雅大方。
  (二)竹丝帘画
  竹丝帘画是在竹丝帘上模仿中国轴联形式的工艺画,画面以山水花卉、飞禽走兽等题材为主。
  长汀竹丝帘画的画帘,系采用节距长、纤维坚韧的黄竹(又称丛竹、麻竹),先在匀刀器上劈成28微米薄的竹丝头、然后用手工撕成28微米厚宽细竹丝坯,用砂纸磨去竹棱,制成宽26微米的光滑竹丝,以蚕丝纺线作经,竹丝作纬,在织机上编织,经齐边,装帘头,形成竹丝帘素轴;后匠师们在帘上作画,即成“竹丝帘画”。工艺要求:竹丝要细而光滑,竹帘要平展整齐,画艺要有国画的特点和韵味。
  竹丝帘画是1959年长汀县竹藤厂由河南漯河竹藤厂移植而来的。在原纸帘车间制帘轴,经试画、试产获得成功。1961年,纸帘车间成为竹编社,继续生产竹丝帘画,先后向省外贸局、龙岩地区外贸站、厦门口岸送过样品,并在福州展销。由于价格较贵,只在宁化、清流、上杭等地销售一部分。又因画艺不高,未能打开出口销路,年底停产。
  (三)丝绒画
  丝绒画是以色彩暗黑的金丝绒作画幅,用油画颜料绘制成的工艺画。模仿西洋古典画暗衬景、明景物的处理手法,主题突出,景物清晰,光感强烈,效果与漆画近似。
  1979年,邵武县6名待业青年向外省学习丝绒画制作法并兴办工厂。生产发展很快,到1985年已有职工66人,年生产8000片规格不同的丝绒画,内销兰州、常州、福州等16个城市,产值16万元。邵武丝绒画厂生产的“飞飞”牌丝绒画参加1984年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会,同行业评比列第三。1985年,获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产品奖。近年该产品已停产。
  (四)锻凸画
  缎凸画是民间用于喜庆的一种浮雕式人形画。以零碎缎料内衬棉花包缀成人形,有画有绣。人的面、手、脚用画,衣着多用绣,题材以历史故事人物为多,如“福、禄、寿、禧”单人,或“郭子仪拜寿”、“麻姑进酒”、“和合二仙”像等。后面衬以朱红绸缎或水红、桔黄的缎子为帐,用作喜幛、寿幛等。
  缎凸画民国14年(1925年)出现于漳州,开始没配背景,民国24年(1935年)起,才配背景以衬托人物,销售量较大。民国34年(1945年)后,常有美国人来漳州订货大、小2000余幅,每幅平均价值大洋二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销停止,该业停产转产,至今未恢复。
  (五)砂粒画
  砂粒画取白净石英砂,着以油画颜色,后用各色砂粒,以撒、移、补、缀、铺、展等技法设计作画。这种工艺画是泉州工艺美术公司研究室,于1961年研制成功的。可仿照中国画、西洋画及风景照等作画,近看画面“模糊”,远观则清晰明了,别有韵味。这是绘画与工艺相结合的作品。砂粒画是用“点”组成“面”而成画,有西洋“点点派”风味,除保存绘画格调外,还具有手工艺品的特色。砂粒画曾参加过晋江地区、全省和全国工艺美术展览。
  (六)纸织画
  纸织画是以传统国画为画基,按一定的技艺程序,把一幅国画(人物、山水、花鸟等)裁成一定规格的经条,保留画幅的头尾,使画面不致紊乱;然后用同样规格的素纸条为纬编织而成。
  纸织画为永春特产(①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由郑一崧修、颜寿等篡《永春州志》卷七(风土•物产•货之属》载:“纸织画,出永春……历考闽中他郡,无此工艺,惟永春传授者四、五家,男妇皆习为业云”。同治六年(1867年)孙尔准修、陈寿祺等篡《福建通志》卷六十《物产》条有载:“织画惟永春有之”。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郭柏苍《闽产录异》卷一《货识.织画》条云:“织画,出永春州”。民国17年(1928年),郑翘松撰《永春县志》卷十一(物产•用器》“纸织画,此为永春特产”。)。永春纸织画一度与杭州丝织画、苏州刺绣、四川竹帘画齐名,,号称中国的“四大织画”。隋末唐初,永春置桃林场时就有纸织画。至盛唐,已有9家专营。古人曾有不少称颂纸织画的诗文。唐文宗(827~840年)时,郑维有诗赞云:“何物离披最可人,纸织经纬别有因。拂憕盼来同绢素,侧理纵横未足珍。阿谁巧作维摩手,就里挥毫称绝伦。远山一角都入妙,烘云托月景偏真。能使倪迂羡绝技,更令顾痴噗通神。讶是天孙云锦织,七襄偶尔落风尘。王墨吴装供驱使,马尘龙雾亦停匀。经营惨淡关意匠,远擅桃源物色新。”明代,纸织画制作已极盛。明人田艺蘅撰《留青日札》载:“嘉靖中没入严嵩家赀,有刻丝、衲纱、纸织等画之名”。这反映纸织画在当时已非俗品,而是作为珍品登上高雅之堂。故宫博物院尚藏乾隆年间(1736~1795年)制作的12扇木骨纸织画(书)围屏,屏面为纸织乾隆御笔诗,经刻板墨拓的墨地白字御笔行书。屏风版面以纸织技艺裁拓版为纬条、以白纸条为经,相互编织形成黑白相间、似真非真、韵味独特、典雅脱俗的围屏版面。经纬条缕纤细如线,均不到2毫米,裁割细腻整齐,编织平整缜密,委实珍贵。
  纸织画从绘画、选纸、配色、编织每道工序都有完整、严谨的工艺要求。其制作过程:先用宣纸作墨色绘画,用特制裁纸小刀,按规格细心裁割纸条,宽不及2毫米,头尾不断,画面保持原样,便是经条;另取素宣纸,裁成与经条一样宽的纬条。然后,用木架织纸机仿效古时织布法,双梭交穿,轻抒细织,最后依画濡墨点染色彩,便成。据清乾隆《永春州志》载:“纸织画,出永春。先以纸描就山水、人物、花鸟,辟作条缕,更加白纸为纬,织之。柔滑如绫,工细绝伦。”《香祖笔记》载:钮玉樵(秀)云:“近闽中有纸织画,乃破纸为条成之。山水、人物、花鸟,布置设色,种种臻妙,与刺无异,是奇技也”。民国17年(1928年),郑翘松《永春县志》卷十一《物产•用器》“其法以佳纸作字或画,乃剪长条细缕,而以洁白之条缕经纬之,然后加上彩色,与古所谓罨画及《香祖笔记)巩画相类”。
  纸织画规格有6×3.2尺、5×2.8尺、4×2.6尺、2×4.8尺,同时,也可根据织造者的意愿和不同需求而制作。纸织画的纸缕分粗、细两种,粗的一天半即可织成,细的则需三天,价格也不相同。据民国30年(1941年)《福建省工商品特刊》载:“王华亭《关云长秉烛达旦》一图,每幅售国币150元,其织造费时十余日”。
  “全岁出品计仅三、四十幅,可获五、六千元利,而织料成本低微,每幅不满五元。”永春纸织画不仅行销闽南一带,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就远销东南亚各埠,成为人们喜爱的艺术品。纸织画题材广泛,受群众喜爱的有《福禄寿》、《皆大欢喜》、《寿图八仙》、《石鹤朝天》、《八仙过海》、《嫦娥奔月》、《麻姑采药》、《鸳鸯戏水》和以《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故事情节为题材的;也有雅俗共赏的山水、花鸟、书法、墨拓等。
  纸织画的艺术特色,正如清代泉州翰林陈启仁《纸织白鹤幛诗》所云:“是真非真画非画,经纬既见分纵横。我闻桃源场中客,妙技别出关、徐、荆。云篮花笺三十尺,画笔一扫神英英。并力剪作万万缕,纬以素纸痕分明。织锦机中好娉婷,巧慧豪夺天孙星。春葱掷梭稳不停,毫发位置劳经营。烟云斯须出素手,笔墨化尽恒畦町”。永春纸织画的制作者少见于史籍记载。从厦门大学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作品看,操此业者颇多。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从业者有李、施、黄、翁、蒋、王、章、郑、洪、庄诸姓,十余人。时有李自芳、字润之,家传纸画,亦善绘事,其子孙多以书画名。(①民国17年(1928年)《永春县志》卷二十四《方技传》。)19世纪30年代,永春县城制纸织画的有李宜拱的“李桂亭”、章降寿的“章难亭”、王阿九的“王华亭”、黄玉有的“黄芳亭”等四家。民国29年(1940年)11月12~18日,在永安体育场举行的福建省工商品展览会上,有王华亭、黄永源的纸织画参展,均评为优等。至1949年,仅存“黄芳亭”一家。究其原因,主要是自然经济的束缚,只有达官贵人或有钱人欣赏,销售市场不大;制作者要有一定技能,因“惟永春有之”的地区局限,以及“父子相传、传媳不传女、外人不传”的陋规,都使纸织画难以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纸织画得到恢复和发展。1956年,黄永源参加漆篮生产合作社,从事纸织画制作,1958~1960年,黄永源收6名学徒,传授纸织画技艺,成立永春纸织画生产合作小组。其作品除参加广州交易会外,曾50多次在20多个国家的展览会上展出,博得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的称赞。其代表作有《山村夜明珠》、《百花卉放》。黄永源为发掘、继承和发展纸织画传统技艺作出了贡献,著有《纸织画旨趣》书稿。1988年4月,永春纸织画研究会成立,有会员20余人,年产纸织画千余幅。同年10月,永春纸织画首次在福州展出,展品中既有传统的式样和题材,又有新的抽象的形式;技法上既保持传统,又吸收其它画种的养分。
  纸织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制作手段也有了改进。林志恩研制竖式纸织机,虽仍为手工操作,但速度较横式的为快。还有人研制出袖珍型纸织机,携带方便,且可织制大幅纸织画。
  第五节 工艺花
  福建制花工艺始于何时,未见史籍记载。民间妇女不论婚丧喜庆,还是平时,都有戴人造花的习俗。福州的“花仓前”、泉州的“花巷”、漳州的“草花街”地名皆因制花店铺多而得名。清代,福州制花作坊多达200多家。后制花工艺得不到发展,逐步萧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造花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合作化时期,福州、泉州的制花行业成立制花生产合作社和制花厂。
  1956年和1960年,两次评定制花艺人8名。1979年,有一名艺人评为制花工艺美术师。
  1995年,全省二轻系统人造花产值5113万元。本省人造花传统品种有:绸花、绢花、丝绒花、通草花、纸花;新发展的有:塑料花、涤纶花、羽毛花等。
  一、绸花
  绸花是福州的传统产品,品类繁多,可分为瓶花、束花、盆花、胸花、头花、戏剧花、花庄、透挂、插屏、挂框、相架、壁挂花等。各类又分有不同花色,仅瓶花就有千余种。
  清代,福州制花已相当发达,主要生产绒花、绸(绢)花、通草花。绒花列肆城南马道街。绸花花肆在老佛亭桥之河壖,清咸丰到同治时期(1851~1874年),城内乌山之麓的车弩境、三山尾、灵响境、小园巷、水玉巷、育香亭等地,约有200多户从事制花业,世代相传。从业中妇女占多数,收益大于女工。据林则徐《云左山房文钞》载:“先妣工针黹,又善翦丝为草木之花。大者成树,其小至于一茎一叶,皆濯濯有生气,岁可易钱数十缗”。可以为证。
  艺匠技艺各有所长:刘庭俊擅长洋花、帽花;郭培之的绸花,色彩艳丽,生机勃勃;林芝春制的石榴、洋桃等花果,雅致有趣;杨顾同的长春花、菊花,形态逼真;林加增的兰花、金鱼,幽雅奇巧。他们都以工精艺巧,所制花生动逼真,色彩艳丽,富有情趣而受到人们称誉。
  民国初期,乌山之麓制花人家逐渐移居仓前河墘一带,形成花市,制花业日渐兴旺,于是有“花仓前”之称。花市同业于“仓王庙”组织行会,成立花行公会,公议行规,制订花价,各户花样,各有专利,不得仿制,不得欺行霸市,听凭花客选购。当时,所制的花多是妇女妆戴的头花,如:小玫瑰、茉莉、红杏、月季等。大箭的绸花用骨柄签插;小箭的用铁丝柄签插。每朵花用桃形道林纸作衬,更显醒目。售价有一元大洋买30朵、50朵、70朵、200朵不等。每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日仓王诞辰之日,制花行业举办“赛花会”,在仓王庙内评比,公议该年花市行情,并演戏谢神,设宴畅饮,十分热闹,名之曰“庆赞”。同时,邀请中亭街花店老板和沿街叫卖的花贩来庙里聚会。这种活动加强了艺人之间的联系和技艺交流。当时,艺人张启昌在一次“赛花会”上展示一把“百花凉伞”,伞高丈余,上平圆顶,在环绕的百褶下垂的白锻上结扎了造型不一的用绫绸、通草精制的牡丹、大丽花、月季、黄菊、紫红菊、荷花、梅花、桃花、杏花等100多朵,色彩妍丽,典雅逸致。省长萨镇冰陪同港客前往参观,见“百花凉伞”,赞不绝口,并题词作贺曰:“群芳斗艳,妙在人工。匠心独运,八闽无双”。此件作品被一港客用大洋200元收购,至今在制花业尚传为美谈。
  制花业旺、淡季很明显,旺季在秋收以后和春节前后,日夜赶工;淡季停工转业。制花艺人为养家糊口,不断创新,制作能适应世情民俗需要的四季咸宜的人造花。除了适应城乡妇女日常妆戴的各式头花外,更多的是适应婚丧喜庆的用花,如结婚花篮;嫁妆回杠(“杠”为工人抬的木制盛皿,专用于运送礼品)答礼的“回杠花”;女眷远行,亲属相赠的“起身花”;喜厅装饰的“彩结花”;吊唁后,妇女头上插戴的“欣花”;出殡执吊插在胸前的素花“佩带花”等。此外尚有盆花、瓶花、戏帽花、舞台用花等。产品曾销往南洋、江西、台湾等地。民国11年(1922年),全业生产约1200万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制花业开始复苏。1951年,全省民间艺术展览会上,制花艺人纷纷献技,展出不少佳作。1954年8月,在“北京出国美术展品预展会”上,福州艺人创作的“折枝瓶花”和“胸花”,颇得好评。艺人李奇涛获全国美术家协会的表扬和“百花卉放”奖旗一面。同年10月,由制花专业户38户中的5户25人组成“制花生产互助组”。产品主要有绸花、通草花。绸花中的“瓶花”、“胸花”,由省文化局定货销往苏联、东欧国家。
  1956年,由艺人李奇涛、林嫩妹、林鸿增、陈清泉、陈惠卿等组织制花生产合作社。1958年,林鸿增在制花工序上进行改革,如改革叶子打蜡、缠枝后涂色等新工艺,简化工序,提高劳动生产率10至30倍。同年,成立“福州工艺制花厂”。1968年,福州工艺制花厂派人赴沪学制塑料花。回榕后,试产塑料花。
  福州绸花十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览会。均获好评,并多次参与装饰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其中有林鸿增的《悬松》、《悬崖菊》;陈清泉的《山茶花》、《竹》挂框等。绸花盆景逼真,在一次展览中竟使花匠当鲜花浇水。自1981年以来,福州工艺制花厂的“蜜蜂”牌绸花一直是“省优质产品”和“地方名牌产品”。福州绸花在西欧和美国享有一定声誉,成为人们喜爱的馈赠品和礼仪品,畅销于英、美、法、意、日、东南亚、港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福州制花业中的艺人自幼从艺,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技艺精湛,并培养了大批制花新秀。代表作有茶花、桃花、玫瑰、梅花、菊花、石榴花、榕树、松树、榆树等瓶花、盆花及盆景。福州工艺花历年参加展览获奖情况,详见表1-5。
  二、通草花
  清代,福州通草花制作在老佛亭桥之河壖。其郭培之的通草花,色彩艳丽、形象逼真、受人喜爱。民间嫁女妆奁的花庄是用折技通草花加罩玻璃的小摆设。
  泉州人素喜花草,城乡妇女更爱戴花,除鲜花外,还有绒线扎花、纺绸花、纸花、通草花等。市中心的花巷,因制花业集中而得名。较著名的制花作坊有“万盛”、“金凤”、“天其然”诸号。其中“金凤”号店东罗金凤能切通草片,许金水会作通草花。中山中路黄濠道的通草花及蔡淑惠的丝绒扎花也有名气。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家庭妇女。通草花行销于闽南一带,华侨选带出国为馈赠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著名制花艺人陈德良带徒传艺。1955年,工艺美术合作社成立,制花是社里的一个专业。1962年,制花成立合作社,主要生产水仙花供出口,以及供农村喜庆用的盆花。1966年,转产塑料人像及自行车后灯,1969年,社长陈德良去世,制花社解体,并入工艺塑料厂。1979年,制花厂综合厂分离,独立办厂,业务好转。1981年,产值近120万元,但因管理上重数量、轻质量,1983、1984年年产值只有20~30万他先后创作各种造型的元.
  陈德良(1915~1969年)泉州著名制花艺人。自幼从父学制花,当时所制的是插头花,如绸春花、大理花等,深受闽南妇女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创作各种造型的花卉和盆景、通草花,造型新颖,肖似鲜花,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地、市的工艺美术展览,被誉为制花神手。1956年,毛主席曾将陈德良制作的通草花,作为国家礼品赠给印尼总统苏加诺。他所培养的一批艺徒至今是泉州制花行业的创作、生产骨干。
  三、塑料花
  70年代,泉州工艺美术公司发展塑料花生产,创建泉州塑料花厂,由手工改为机械生产。郑华森等创作设计人员先后制作菊花、玫瑰、大理花、牡丹、梅花等几十个品种,此外还生产各种香型的花和盆景。1978年,菊花、梅花、玫瑰等8种盆景参加全国塑料制品展览会,深受欢迎。同年,郑华森创作的《梅花挂屏》参加省工艺美术展览会,获创新奖,并选送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他的《常绿榕》塑料盆景,制作精巧,在省工艺美术作品观摩展上获优秀作品奖。
  福州市工业科技研究所和泉州塑料工艺厂于1980年协作研制塑料香花,投产后畅销全国。塑料香花,是用本省资源山苍子油脂化学反应形成的香型增塑剂制作的。塑料香花性能稳定,安全无毒,留香时间可达3~8个月,香型有檀香、玫瑰、茉莉等数种。
  1990年,泉州塑料工艺厂“留春”牌塑料花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
  四、涤纶花
  涤纶花是一种新型的人造花。以涤纶纺和新型染料,经电子程控染色、高温、高压成型,制成各种花瓣,然后配以塑皮钢丝枝,经组装而成。
  1980年6月,泉州工艺美术公司与香港嘉华贸易公司合资,创办福建泉州人造花厂有限公司,生产涤纶花,成为福建人造花的一个新品种。该厂投资人民币50万元,双方各占50%,合营期为5年。初期,由于没有自销渠道,靠外贸代理,资金回笼慢,利润低,港方提出中止合同,濒临倒闭。在省领导的重视下,逐个解决问题。1985年6月,合同期满后,又延期10年。董事会由双方共组,职工、管理人员310人,年生产能力为1000万港元。该公司是中国第一批合资企业之一,也是本省工艺美术行业合资经营的开端。
  该公司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除组装工序外,全部机械化生产,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严格制度和质量标准,出口合格率年年上升,送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1984年,荣获省优质产品奖。1995年,该公司由投产初期的29个品种,发展有4大类500多个花色品种。自己创新的有:折枝花、玫瑰花、杜鹃花、白梨花、绣球花、牡丹花等;盆景有紫藤、悬崖菊等,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涤纶花的特点:水淋、日晒不褪色,揉搓轻压不变型,手感柔软,色彩鲜艳。产品销往美国、日本、法国、比利时、菲律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18个省、市、自治区。
  涤纶花的主要设计师郑华森,是已故制花艺人陈德良的高徒,高级工艺美术师。他技艺造诣较深,设计制作经验丰富,构思灵巧,作品艺术性高,其代表作《紫藤盆景》获1984年全省工艺美术创作设计优秀奖。《杜鹃花盆景》获1989年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1990年,全国人造花行业评比第一名,1990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
  五、羽毛花
  羽毛花是采用水禽羽毛制作的花卉。经挑选、水洗、脱脂、消毒、染色,成为生产材料,再经设计、剪裁、粘贴、捆扎等工艺制作而成。福州羽毛花,造型逼真,矫健多姿,色泽鲜艳,工艺精巧,美观大方。1973年,福州“南街三八制花厂”(今“福州羽毛花厂”)试制羽毛花。同年,福州制花工艺厂的制花工人被鼓楼区“南街三八制花厂”聘请,帮助试制12种羽毛花,送广交会展销,当年,就得到订货出口7000枝。目前羽毛花已达500多种。有梅、桃、菊、扶桑、木笔、杜鹃、玫瑰、紫藤、百合、海棠、牡丹、一品红、大枫叶等。还有蝴蝶、金鱼、热带鱼等40余种小动物。羽毛双蝴蝶,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在1978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的小卖部出售,成为儿童热门货,数万支二三天就被抢购一空。各种羽毛禽鸟神态优美,惹人喜爱。该厂羽毛花产品在1979年被评为福州市地方名牌产品。
  第六节 编织工艺品
  一、竹编
  福建盛产竹子,全省竹子有16属、110多种,资源遍及50多个县、市;所产各种竹类,质地坚韧,纤维细长,富有弹性,适于制作竹编工艺品和竹器家具。因此,竹编生产几乎遍及全省,且各具特色。
  福建省竹编历史悠久。有实物可考者是3000多年前武夷山悬棺中的竹席残片。先民在长期的劳动中,用竹篾编制一些粗糙的生活日用工具,如筐、箩、篓、簸箕、篮等。明、清之际,宁化、汀州一带有一种编织细腻的竹丝器皿,竹丝编与髹漆结合成为篾胎漆器;有的部位篾胎外露,使齐整的竹丝篾纹和光洁的髹漆表面相映成趣,别有韵味;有的漆面上饰以漆画,题材多为花鸟山水,十分别致。由于都是个体手工生产,产量低、品种少、销路有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竹工艺行业走上集体化道路。有关部门在原材料产地投资建设许多竹编、竹器厂,竹工艺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在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中,许多工序实现机械化操作,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福建省竹编产品大体可分为:本色青丝(篾编)、青丝罩油、染色罩油和金朱金墨、朱墨上漆等几种。青丝(篾)竹编不上油色,保留竹的淡雅本色,器物上的装饰花纹,均系编织而成,朴素大方。产品有宁德竹枕、漳平提篮、层篮、永春竹席和闽西竹帘等。染色竹编是1954年由泉州李硕卿设计创新的。在编制手法上,除了运用传统技法外,还利用彩色篾片插花以作装饰;颜色以黄褐色为主,配合深红、浓黑;工艺精细,造型别致,在中国竹编中独树一帜,被称为“泉州改良竹编”。莆田、厦门、福州以及闽西、闽北等地,在学习泉州改良竹编的基础上,各具特色。金朱墨金上漆竹编,是闽南永春县的传统产品——永春漆篮的特点,富丽堂皇,雅致实用,具有浓厚的闽南地方特色。
  (一)改良竹编
  宋时,泉州已有竹编工艺。五堡街曾是竹器作坊云集之地,所以有“竹街”之称。工艺款式与外地相近,并无特色。
  泉州地方特色的形成始于1954年。是年春,泉州一中劳美教师李硕卿设计两件染色和插花技法的竹编《菠萝罐》和《螺纹瓶》,参加晋江专区首届工艺美术展,受到赞扬。同年5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郁风来泉州征集工艺美术出国展品,很赞赏李顶卿的两件竹编制品,要求继续设计创新。后来,中国美术家协会服务部汇来1000元作为创作费,要求大量生产以供出口。经筹备,与李硕卿配合,于1954年8月为出国展览制作40余种,如《十字花篮》、《双空篮》、《串花篮》、《六角花盖篮》、《藤花小罐》、《六角小罐》、《双耳果盒》、《圆形盒》、《高足盂》、《双耳盖盂》、《四耳盂》、《六角花瓶》、《螺旋瓶》、《贯耳花瓶》等128件产品,送京后受到首都文化界的赞赏。《北京晚报》、《工人日报》作了介绍,被命名为“泉州改良竹编”。由于国内外订货不绝,“改良竹编”成为泉州主要出口工艺品。
  为满足订货,泉州市手工业联社拨款并组建竹编小组,由潘宗山、林进海带徒传艺,以后逐年以老带新,扩大生产队伍。1956年,正式组建改良竹编生产小组。同年,省手工业系统召开第一次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授予李硕卿、潘宗山、林进海“艺人”称号,并发给创作二等奖金。同年,李硕卿借鉴古器皿、民间竹编和日本竹编的长处,设计不少优秀作品。
  1957年1月,竹编生产小组并入市美术工艺合作社。1958年,改名地方国营泉州市工艺美术厂。1959年,潘宗山、林进海创作高50厘米的《渴龙瓶》、《留春瓶》,高140厘米的《凤尾樽》,120厘米的<大旋瓶》、<百花瓶》等高档花瓶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生产开始纳入外贸计划。1963年,省轻工厅在泉州召开竹编技术交流会。莆田、漳州、福州等地派员参加并学习。于是,泉州的一些基本技法为各地所掌握,各地结合自己的特色进行创新。同年,体制下放,竹编车间转为自负盈亏的生产合作社。1964年,竹编生产合作社与竹器二社合并,1965年又分开。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生产停顿。
  1972年,李硕卿、潘宗山等又创作了几件新竹编产品参加全国工艺美展。这些产品大部被外贸收购出口,其中《啾啾瓶》定货量最大。1973年,外贸对竹编厂出口产品实行“三就地(即就地生产、就地检验、就地包装发运)”。1975年,潘宗山创新的“雀目灯罩”销路好,使竹编产值增长近一倍。1978年,又创20余件新产品,参加第二届全国工艺美展。1979年,李硕卿、潘宗山、林进海被省二轻厅评为竹编工艺美术师。1980年,创新竹编动物罐盆。5月“雀目类”产品被省政府评为优质产品。1981年,产值及销售总额达124万元,是建厂以来的最高水平。厂外加工人员遍及泉州及邻县,并设有11个加工点。1982年,竹编厂的“竹编器皿类”获全国同行业评比第3名,评为部优质产品。1983年,潘宗山的《孔雀挂屏》问世。1984年2月,林进海、西玲的《蝴蝶屏》,洪太山的《桌屏》获省经委奖;林进海的《雀目宫灯》获省二轻厅表扬奖励。1985年,竹编厂的“挂屏竹编产品”获省二轻厅科技成果三等奖。
  泉州改良竹编主要有盘、盒、瓶、盂、罐、挂屏、器皿、花篮、花盆套、模拟动物及灯罩等10余类500多种。
  泉州改良竹编的造型艺术,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把古代器皿造型与现代人生活融汇起来,创造有时代气息的竹编工艺品。如(双耳果盘》是借鉴“散氏盘”的造型;(贯耳瓶》是吸取“投壶”与“天球樽”的特点;(一串花提篮》是根据闽南民间提篮设计的。除了传统的圆扁篾编织外,还有采用在活动的木模或瓷器皿上编织竹丝,编织后再装配瓷瓶胆等新技艺;也有吸收并变化日本的插花技法加以创作的,如“一串花”、“六角花”、“含蕊花”、“十字花”、“凤梨花”、“人字花”、“垂藤花”、“螺纹”、“旋纹”以及用写生变化手法设计的花鸟、走兽、虫鱼等插花装饰。在设色上,传统竹编多本色,改良竹编多有染色,多以黄褐色为基调,配以深红、浓黑等,注重色彩轻重冷暖的对比和类比退晕、对比退晕,使之有变化、有层次、有节奏,切合设计意图,显得庄重、古趣、新颖。为了色彩的丰富多样,研制了仿古铜、仿银、仿金、玛瑙红、桃花红、鹧鸪斑、遍地锦等百余种颜色,形成泉州改良竹编“热而不闹、冷而不静”的独特风格。
  泉州改良竹编的生产过程:从造型设计入手,制作活动木模,然后用圆、扁篾编织,以求规格一致。编织完成后,再作防腐、染色处理,最后喷上透明清漆,使色彩鲜艳,表面光洁美观,坚固耐用。
  莆田竹编全部采用改进型竹编。如盘、罐类似染色的极薄极细的竹篾丝编织缀以“喜”、“福”字图案和不断纹花边为装饰,还有织成“篾布”装潢底部。有的在形体上,以厚篾经染煮、磨光,编织成葡萄串和地瓜形罐。在纹样装饰上有用“双怪斑点花纹”加工成几种色彩的自然纹、点,再罩清漆,颇有特色。1985年,在原篮胎漆器的基础上,经过上漆工艺改进,采取热模压、着色和涂料等,制成无味无毒的篾胎漆盘,经省级鉴定为国内首创,属一类新产品。1989年,在粘胶配制和造型模压上进行技改,开发成一次成型竹编漆盘,并获省优秀新产品证书,1990年,开始批量出口日本。
  漳平青丝竹编主要是青丝竹提篮,有百余年历史。青丝提篮是用本色淡黄、淡青的竹材劈成篾丝编制的。竹篮有叠层,少者一层,多的四层,层层扣合,很是严密,用以挑食品、礼物,很轻便。篮身圆筒盒形,每层用藤丝编成梅花小格,小格又用三条细篾穿起来,成为一串梅花。有的在篮身上施以花、鸟、虫、鱼作饰。篮的提梁和底网则是用宽篾条重叠交叉编组而成。产品朴素秀丽,轻巧耐用,有销往欧美、日本、东南亚、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古田竹编以细编六角花篮、绣箩、齐篮为主。编工精细,编成后髹以生漆,底座漆以墨绿色,篮缘贴上金箔,篮柄等处髹以朱漆,色彩强烈鲜艳,底与口浑圆,篮身呈六角形,款式俊秀大方。
  (二)竹枕
  宁德竹枕是福建名产,有百余年的历史。早期的竹枕为实心,内填竹丝,外裹一层竹篾,较为粗糙。后经艺匠改进,约在民国9年(1920年)以后,发展成为外裹双层篾,编织精美的空心竹枕。这一年,获福建促进国货公司颁发的一等奖。民国13年后,宁德竹枕手工艺颇为发达,有“阮中记”和“马仁记”二家生产“狮牌”和“马牌”两种竹枕。民国22年,又获全国手工艺会和福建促进国货公司颁发的一等奖。民国24年参加日本博览会得奖状。抗日战争时期,“阮中记”停产半年,产量锐减至400余只。解放战争期间,艺人马锦铭被抓壮丁,阮灿灿典妻卖子,“阮中记”倒闭,到民国37年宁德竹枕业完全停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德竹枕业得到恢复,1953年,参加北京工艺品展览,受到好评。1956年1月,从事竹枕编织业的艺人加入了竹器生产合作社,同年8月,马锦铭被省文化局评为“艺人”。
  宁德竹枕生产有淡旺之分,每年4、5、6月为旺季,10、11、12月为淡季。由于价格较贵(平均每只3.50元),只有富裕人家购买。产品销往福州的占70%,台湾、南洋诸岛的占10%,闽东各县占20%。因是小量生产,日趋萎缩,到1985年,宁德竹枕已完全停产。
  宁德竹枕,轻便凉爽、润滑柔软、富有弹性、结实耐用、色泽素净、图案花纹美观大方。久用受汗水浸渍,变为牙黄以至焦黄,更加光亮润滑,愈觉凉爽。一只竹枕可用十余年。
  宁德竹枕制作分胎骨、面胎二部分。胎骨以杉木为架,藤皮绕扎,外包双层竹篾。内层篾用料一般做工较粗,外层篾即竹枕表面选用慈竹(当地称“黄竹”)为料。慈竹节距长,最长可达70多厘米,纤维柔嫩,肌理细腻,以3年成长期无损伤的黄竹最佳。艺人去节截料,破取其头层篾和二层篾,劈成薄如纸,宽2毫米的篾条,编织时,把竹青色较深的头层篾条为纬,色较浅的二层篾条为经,编织出的图案文字层次分明,清晰悦目。
  二、草编
  福建省草编织历史悠久,品种花色多样,款式新颖大方,工艺精巧,结实耐用。草编多为农村家庭副业。民国时期,有组织生产的只有福州后屿乡的蔺草编和厦门的草芯鞋,其余民间草编,沿海用海草,靠山用岩草,近水用水草,制品主要有席、笠、履、屐、篮、扇、垫等,售价低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草编业得以发展,品种不断增加,材料也趋多样:如采用水草、稻草、大麻结合搓成的草绳,编结成四方连续席片的地毯席、单片圆地席、草麻地毯、门垫席、花盆套等,还有蔺草编的背包、书包、提包、草篮、坐垫,水草编的草席,灯芯编的草席以及龙舌兰编的草屐,麦秸编的帽,芒芨草编的篮、箱,麻编织的网袋、斑竹壳麻扎、草人等。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一)蔺草编
  蔺草(台湾称三角蔺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沼泽地,茎细长而挺立,叶片退化,茎成细柱形,可用来编织草席、草帽等。其茎中有细长若粗棉纱的洁白而柔软的草芯。因大量种植于台湾大甲溪畔,又叫“大甲草”。台湾蔺草品类不少,但以“三角蔺草”最盛,这种三角蔺草长茎呈三角形,无类似棉纱的“心”,将其收割、晒干、压平,就成了编织草席、草帘、草帽及其他手工织物的上等原材料。编织的过程是“选草”,将凉干的草除去虫咬、拮黄的废草;“劈草”,将三角形草茎分劈为1至3条,头尾大小接近;“再选草”,将粗选的草再分类;“搓草”,去掉草芯的白色绒毛,用手搓成圆条;“捶草”,用木捶打,使之柔润;“复搓”,捶打后再喷少许清水,用力搓,使草皮卷合,棱角消失,至坚实光滑的圆条,最后“编织”。产品织完后,尚需晒干,经蒸硫漂白,使产品黄中带白,不易虫蛀、霉烂,以之编成的台湾“大甲席”和“大甲帽”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
  民国10年(1921年),福州后屿乡寿山石雕工匠郭功元往台湾大甲谋生,占据台湾的日本侵略者,不准中国人从事刻印业,郭功元向大甲人张泉学种蔺草。不久,其弟功生、功诚也相继赴台谋生。功元娶台籍蔡素为妻,蔡素擅草编,功诚妻夏凤娇也习此艺,遂在大甲从事草编。民国22年,郭功元第一次草种回闽,把持海关的日本人不准草种“出口”,郭功元被拘禁,草种被扣留。后郭功元通过码头工人设法将300斤草种带出海关。回闽后,就在福州后屿乡登龙庵试种,历经两年,方获成功。民国24年,郭功元集资4000元(法币),由蔡素、夏凤娇组织招收本乡女工20余人,授以草编手艺,成立“建华草织厂”,是为福州蔺草编织业的开端。年底,福州蔺草编织品开始在南公园国货路商场面市,有草席、枕席、窄边礼帽等3种,产量不多。翌年,福州百货业资本家叶国瑞、罗勉詹等发现并深信此业有发展前途,遂投资4万元(法币),扩大生产规模,并聘蔡素为技师,招收200余名女工,编织较高档产品,由福州最大百货商店“云章号”(叶国瑞开)包销。从业人员最高时达400人。
  抗日战争期间,建华草织厂被迫关闭。郭功元仍在后屿乡招收20多个妇女继续生产。民国27年(1938年)叶国瑞等在琅岐岛和永泰县城关设立草织工厂,又聘蔡素等前往传艺,并带去部分熟练人员。不久因日军骚扰又被迫停产。民国28年,叶国瑞等又在建瓯、光泽、福州等地建立工厂,原料均由郭功元供应。民国30年,福州第一次沦陷,各地草编原料断绝,资金困难,又先后停产。这以后,后屿农民从郭功元处移植蔺草,乡人开始自种、自编、自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草编业得以恢复。1950年,从业人员达到70人,以大众化产品为主。到1953年,省文化局为发掘民间工艺品,对蔺草编织在艺术上加以指导,从品种、造型到纹饰都大有变化,创新生产精编花席、手提包及礼帽等,并参加国内外展览。1954年后,北京、上海等地前来订货,供作国际友人的礼品。1956年,后屿乡、鼓楼区成立草编生产小组。1958年,鼓山公社办草织厂。品种花色也不断增加。主要品种有:草帽、汽车坐垫席、沙发席、枕头席、单双人凉席、手提包、杯套等,编织工艺细致,纹饰多变,有漏空的花边、蝴蝶、鸽、梅花、水仙花、莲花、牡丹花等图案,素雅大方。产品多次参加省、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供销会,受到赞扬。产品畅销国内各地和东南亚各国。到1985年,福州市郊区就有鼓山乡、鼓四村和琅岐乡3个草织厂,鼓山特地拨出200亩良田种植蔺草。但由于蔺草产量有限,市场萎缩,到1995年有组织的蔺草编织业就停止了。
  (二)龙舌兰纤维编织
  龙舌兰纤维是一种纤维细长、质地坚韧,类似苎麻的编织原料。可编手提包、拖鞋等,柔软轻便,雅致大方,经久耐用。
  福州琅岐乡基督教士陈英会龙舌兰纤维编织手艺。民国19年(1930年),她为传教而将此艺传授给当地妇女。民国34年,有100多名妇女学此艺。产品有帽、提包、拖鞋等,年产值达6000余银元。仅拖鞋年产就有1680双,产值2500银元。民国34年后,此业逐渐衰落,从业人员转产普通草鞋。
  1954年5月,省文化局为发掘民间工艺,陈英动员17名家庭妇女恢复龙舌兰纤维编织,当时跟着学艺的尚有60多人。以后至1964年,由于自然生长的龙舌兰减少,该业停产。
  龙舌兰草鞋分面与底两部分,鞋底用龙舌兰纤维与麻绳搓合编织,屐面全用龙舌兰丝编织。一双仅300克重,轻便美观,不潮湿,经久耐用,比普通草面麻底的拖鞋耐久四五倍。其工艺过程是:洗棕、梳棕、制底、制面、清底等。
  龙舌兰纤维编织品多销往新加坡、香港等地。在福州、上海多为富裕人家购买或作馈赠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销往北京和苏联。
  龙舌兰纤维编织名手陈英,技艺高超,1959年,曾为毛泽东主席制作一双精美的龙舌兰纤维拖鞋。1961年,被评为草编艺人。
  (三)咸、淡草编
  咸草编主要有闽侯、长乐、福州等沿海地区。先前,沿海居民就利用海草为自己生活需要编织草帽、草席、笠帽、拖鞋、包、篮等,且世代相传,成为妇女儿童的副业。1957年,福州有专业织草席人员102人,并组成3个合作社、1个生产小组,后合并成立草席厂。其他地区多为家庭副业。
  琅岐岛是咸海草编重点产区,“鼎边角”又为其集中产地。全岛妇女几乎都掌握编织手艺,生产有草席、拖鞋、饭包、草帽、包等,产品粗糙、易霉,但价廉实用,主要销往福州、连江、长乐、平潭等地。草编多为副业,季节性强,影响价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由当地供销合作社按质计价收购,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支持农家副业的发展。
  当时全岛有近50张席架。工序有:上经、穿纬、压柄、结头尾。两人日织草席一张。
  闽侯县扈屿、尚干等乡镇,用出产淡水草编织草席等,因是淡水草,所以不易霉变,更受人们欢迎。
  (四)芒芨草编
  芒芨草,俗称“毛枝草”,属草本科,羊齿植物,藤条有粗细,,分大号和小号。大号芒芨草生长于深林坑际,年长1米以上,色棕红,也可染色,着色力强,成本低,为编织好材料。
  1975年,南靖县编织工艺者用芒芨草编织生活用品提篮,后生产多种仿藤手工艺品,美观大方,饶有趣味,因价廉而备受欢迎。1978年以来,芒芨草又与竹、木、钢等结合编制书架、桌、椅、箱架等百多种产品。新鲜芒芨草柔软,利于扭扎,便于编织各种图案花纹,无毒无臭,适合于套装、折叠、耐压品编织。适用范围广,简单易学。但使用期不长,二年之后枝条变色,发脆易折,但适于国外消费市场的特点,故受外商欢迎。1981年,南靖县竹器厂创新的芒芨草编织品获省二轻科技成果四等奖。
  除南靖县外,闽侯县工艺厂、漳州竹编厂也生产芒芨草编。
  (五)棕蕊扇
  诏安的民间工艺棕蕊扇,是农村妇女的副业。农闲时自编自用或赠送亲友。棕蕊扇是用棕心纤维撕成细撮条片编织而成。一般有圆形、椭圆形、六角形等。有素色,也有染色。工细质初,清雅别致,美观耐用,轻盈舒适,成为夏令佳品。1954年,由县文化馆选送一批棕蕊扇赴京参加民间美术展览,艺人沈菊英作品获国际艺术展览品纪念章。1955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服务部大量订货,作为展品和礼品。由于棕蕊扇原料是一种未成熟棕蕊,取去棕蕊,影响棕树正常生长,原料难得,因此发展受到限制。
  (六)人形草编
  1981年8月,莆田工艺二厂模仿外来样品试制成草编扎人形,是草编工艺品的新尝试,使草编成为纯美术性的手工艺品。
  草编人形工艺利用草束特点,运用人体适当夸张的比例和大块面结构的结合,有结构的结扎,使之自然生动,并装饰以色彩鲜艳的绸花、金花、尼龙花和飘带,形成质朴与艳丽的浓烈对比,更富装饰味。草编人形工艺以略低于草人身高的竹枝作骨架,分别插上用山杨木车成并彩绘五官的头部,固定于平底圆木座上,身段、帽子、提篮用灯芯草编扎而成,草编人是国外圣诞节流行的节日礼物。除“草人”外还有草铃铛、草钟、草篮等126个品种。1982年,该厂草编人形工艺产值仅72.73万元,到1985年产值已达289.39万元。1990年,草编人形出口交货值199.56万元,产品销往英国、法国、美国、西德、意大利、荷兰、加拿大、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三、藤编
  (一)藤编
  莆田藤编始于清朝中叶。当地艺人为举子编制赴考用的精巧“藤层篮”、官吏用以放置冠戴的帽筒,以及花篮、花盘、钱球、茶壶套、笔筒等精美的馈赠品。清末,莆田先后有林五七妹、林三四老、阮麟、德五等擅长精巧藤编的艺人。产品除内销外,还经华侨和洋教士携带出国流传于欧美而获盛誉。外国人见经营莆田藤编有利可图,曾在莆田办“工艺传习所”,聘请林五七妹、林三四老教授技艺,因艺人年事已高,传艺未竟而先后去世。阮麟与德五均受雇为藤工,抗日战争期间店铺倒闭,失业后老死家中。
  1953年,晋江专区文化系统举办民间艺术展览,莆田县文化馆发现年已67岁的杨文清老艺人其手艺传自阮麟;以其两件作品送展,已绝迹多年的莆田藤编得以恢复和发展。至1955年,莆田藤编时有产品送展,但终未正式恢复生产。
  莆田藤编编线细丝,编缉的纹样有:八宝格、古钱格、蝴蝶格、梅花格等,编时也可随手变化。品种有各式的盖篮、花篮、钱球、镜框、帽筒、花盘、笔筒、茶筒套、新式相框、桌、椅等。
  制作工序:片藤丝、扎骨架、编框心、上底座、编花边、镶花边、编线盖面花纹、上篮耳等。
  (二)藤芒工艺品
  漳州藤芒工艺品借鉴国外藤器工艺的某些品种花色。结合本地传统的藤竹编织特色,在编织手法、造型设计、应用范围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如在编织技巧上借鉴外来款式,运用疏密、穿插、层次等编扎手法,并扎以花草和造型款式的曲直相映,甚为别致,是漳州藤芒工艺品的显著特色。品种有壁挂、台、架、箱、篓、盆、盘等,还有以动物形象编织的藤芒实用品,可陈设,可实用。产品主要供出口。
  漳州藤芒工艺品厂是漳州唯一的藤芒制品厂,其前身是1956年联合组建的漳州藤器厂。当时仅生产藤椅、芒芯安全帽等10多种产品,1973年,组织出口,年出口额仅2~3万元。1985年,共有120多种新颖款式藤芒工艺品,成交50多种,年出口额60~70万元。1995年,漳州藤制品厂产值622.37万元,出口588.11万元。
  四、工艺竹家具
  (一)圆竹家具
  漳州圆竹家具业的历史约有400多年。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西桥陈氏善做竹椅,其子王诰拜“福兴号”龙水婶为师。后扩并改号“王福兴”。此时尚有“隆盛”、“顺兴”、“协盛”等18家,都是日用竹制家具。较为著名的艺人有欧番、林毛、陈心瓢、王柯、郑扁、郑咬勒、张尚、徐墨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吴千总聘张尚、陈心瓢、郑咬勒制作竹家具赴京参加赛会,被评为第三名,获奖金50元(银元);继而道台曹本章令“隆盛号”张尚、徐墨制竹床、竹椅、竹桌送京入贡。至民国,仍是日用竹制家具,无大发展。以后,竹家具工艺日趋衰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竹制家具的生产逐渐恢复,王水生、王景山、王友白、郑康木、蔡至竹等人制作不少新颖竹家具,参加1956年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作品展和1957年福建省工艺美展。1960年,王水生等设计制作的新家具参加省在京举办的工艺美展获得奖励。
  漳州工艺圆竹家具以毛竹、湘妃竹、黄竹为原料,通过烘、弯、削、凿等工艺程序制出各式各样拼接图案的竹花;如云托“月”、“兰”、“荷”、“福”字、“切角”字、“古钱窗”、“菜花”、“水波纹”、“博梅花”、“风车花”、“双套花车花”、“三支箭角花”、“倒吊兰”、“剪刀花”、“葫茄花”、“切角七层花”、“四凹相”、“弯足四角”、“五支箭角花”、“四平相”、“祥字花”等,然后把各种竹花衔接成格格相连的花屏装饰竹器。
  漳州圆竹家具厂生产的“仿古烤花”圆竹家具,风格独特、古朴不松架、不蛀不霉。产品有:竹木结构拼花、本色、古铜色、湘妃泪纹等花色的凉床、屏风、茶几、竹沙发椅、靠背椅、古式椅、太师椅、福寿椅、书架、衣架、花盆架、蚊帐架等。1985年,出口产值18万元。后因原材料提价,市场萎缩,企业停止生产。
  (二)竹鸟笼
  福建省民间早有制作竹鸟笼,不乏精致之作,以仙游制作的竹鸟笼为最好。
  仙游竹器厂早期就有竹鸟笼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厂于1964年开始专业生产“竹插工艺”鸟笼并出口。
  竹鸟笼以毛竹为材料,经过开竹、烫圈、磨光、钻孔、竹插、制底、上油等7道工序制成。产品按造型分: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亭式、塔式、天坛式等。鸟笼造型轻巧,结构牢固,工艺精致,远销法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程海棠是仙游竹器厂著名鸟笼制作老艺人,该厂出口的东瓜式鸟笼和龙顶花眼鸟笼就是他设计的。1978年,他设计制作“迎春花亭鸟笼”,此笼用六角双层亭式结构,底层六根支骨是竹雕龙柱;上层六根支骨是竹雕花鸟柱。两层皆为六角形飞檐,下层六个屋脊头,装饰着六条衔脊翘尾的鲤鱼,底盘雕刻六幅花鸟,再配上双层花边围栏和顶端的竹雕飞龙笼钩。整个鸟笼古朴雅致,精巧玲珑。该作品评为省优质产品,选送全国工艺美展展览,后又送日本展览。
  第七节 织绣工艺品
  一、抽纱
  抽纱是传统的刺绣和编织工艺,并吸收欧洲的“菲立”工艺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工艺’门类。
  福建省抽纱有百余年历史。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厦门艺人接到从法国传来的“菲立”(亦称“网眼花边”)样品,按订货要求开始仿制,继而结合中国编织的特点创新,形成独特的抽纱工艺。20世纪初,福州等地也相继出现抽纱洋行,以仓山、马尾一带为盛,由于绣工精巧,别具一格,颇受欢迎,曾享有“马尾工”(优秀的马尾工手)之称。当时的抽纱产品多是国外品种。因国民党政府腐败,无力扶持,使抽纱业趋于衰落。到民国27年(1938年),福州抽纱工场纷纷倒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省抽纱生产和出口逐渐恢复。1957年,福建土产进出口公司、福州公私合营特艺品进出口公司成立抽纱办公室,组织稿样设计、技术指导和出口业务,并组织25人生产“菲立”抽纱。翌年,在仓前山成立综合厂,设备简陋,仅一口铝锅,几块搓板,闽江边漂洗,首批出口40打手帕。后综合厂成立设计组,从广东汕头抽纱公司请来9位师傅担任指导,综合厂健全了从针稿、刷布、配线到估稿等一系列设计工艺工序,抽纱生产逐渐发展。
  1959年底,接受装饰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抽纱窗帘任务,抽纱厂设计室负责人林芝峰负责设计。装饰纹样图案采取传统的梅、兰、竹、菊为题材,周缘缀以传统的不断纹花边,四条抽纱窗帘成为四幅“四君子”挂联,粗壮雄伟。窗帘乃以漂白较粗的棉纱线结成网扣,网眼采用较宽的网格,增强画面气魄。网格上织绣着写意的“四君子”,形成有中国风格的巨幅窗帘画(规格6×4米)。由于画面笔条粗放,气势雄伟,又幽静典雅,落落大方。网眼玲珑剔透如轻纱薄雾,令人叹为观止,受到各界人士好评,并获周恩来总理的赞扬。此帘迄今已复制4次,挂在福建厅内。
  1960年底,又承制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待间、中南海颐年堂、西华厅、勤政殿、陈毅副总理接待厅和宋庆龄副主席公馆等抽纱窗帘、屏帘。为完成这些任务,省文化局、省手管局邀请本省名画家陈子奋、宋省予、顾一尘、李硕卿等制作画稿,省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班学生协助抽纱厂切稿,省领导审定。莆田、晋江抽纱厂千余职工日夜加工,前后半年才完成。所有抽纱窗帘除了宋庆龄公馆和中南海游泳池用浅绿色外,其它全用漂白。各处窗帘的装饰题材,略有不同,勤政殿为松、竹、梅,八角厅为“四君子”,其它楼堂则加些牡丹、芙蓉、山茶、水仙、杜鹃、扶桑、紫藤、月季等等。为使窗帘更富诗情画意,常加题字为国香、花魁、清品、长青、如兰斯馨、竹报平安、胜似春光、清风晚节等。
  1963年,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设立抽纱科,领导全省抽纱生产和出口。到1965年,抽纱已成为本省外贸出口十大商品之一,从事抽纱妇女近8万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抽纱生产受到摧残,出口额下降,停留在100~200万美元。从1970年始,连续几年未能完成收购和出口任务。
  1977年,承制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所有抽纱窗帘。为北京机关承制抽纱前后计300余幅,规格都在3×5米以上,屏帘则达6×13米之巨。
  1977年后,本省抽纱生产和出口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出口业务部门增加了高等专业人员和外语专业人员。1978年,泉州建立抽纱厂,加强出口创汇能力。到年底,抽纱出口达400多万美元,比1958年增长237倍,比1976年增长77.5%,占全省工艺品出口的15%。1979年到1981年,3年内出口产值连年翻番。1981年,出口突破1000万美元。这时期,大力发展厂外生产。晋江、莆田、漳州、福州、宁德等沿海36个县、市抽纱工多达13万人,解决城乡许多闲散劳力就业问题,抽纱成为本省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自1981年以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企业不断增加,沿海县、市抽纱队伍受到很大冲击,绣工不断转向、流失。到1985年,厂外加工人员已由13万减至5万。另外,由于国际市场变化和抽纱厂管理跟不上等原因,抽纱出口额一直下降。
  福州抽纱厂是本省重点厂,座落在五一中路,占地1650平方米,建筑面积17754平方米,生产用房10575平方米,固定资产426万元,职工633人(包括临时工150人),有一套较完善的管理机构,担负各县、市收回的抽纱半成品的加工处理工作。1978年11月,该厂以补偿贸易办法进口一套近百万美元的成套洗烫设备,漂洗工序以机械化代替手工操作,保证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速度。
  1978年,泉州抽纱厂成立。该厂座落于泉州东大路,占地面积8954平方米(其中东大路新厂7154平方米,西门旧厂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8954平方米,固定资产250万元,职工156人,拥有两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约400万元。产品以白绣“菲立”为主,生产潜力较大。
  福建抽纱工种多、品种多,有地方特色,主要品种有各式面料、各种规格的被枕套、床罩、枕袋、台布、几桶、盘布、早午餐套、靠垫、揩手巾、沙滩袋、围裙、披肩、窗帘、钢琴罩、面包巾、衣绣片、伞片、沙发套等近30种。福建省抽纱以手绣和手编工种为主,还有机绣、印染等工种。
  手绣有垫绣、雕绣、平绣、冇绣、凤尾绣、托地绣、补布绣、丝针绣等,其中以垫绣最为优秀。为突显布面浮雕效果,还用近30个工种,如钱目、通目、挽窗、四新窗、革新目、翠目、草鞋格、立新格、留布厘、扎目、冇梅、井方格、梅花心、凤梨花、雪花格、新风格等加以搭配,使布面产生不同的明透层次,形成多层次的浮雕效果,秀丽雅洁。
  “对丝绣”是本省抽纱艺术的主要特色。用“对丝”的穿插和多层次变化,在玫瑰、菊花丛中形成不同的抽纱骨架,使布面结构富于变化,很有妙趣;产品软硬得当,沉浮相宜,颇能体现福建抽纱布面的艺术特色。
  “雕、垫绣”是本省抽纱的另一艺术特色。它不同于山东的“满工雕平绣”大套产品,在某些方面又优于山东的布面效果。由于福建在满工大套中配以垫绣的手法,增加了平面的浮雕高度。在各种手法的配搭下,形成至少有5个以上立体层次。这种手法造成的浮雕效果,构成华丽的花卉图案,成为福建布面浮雕的代表作,受到客户欢迎。
  福建省抽纱手编制品是与“菲立”(网扣)镶拼而成的制品,独具风格。福建沿海许多地区手工者熟谙织网工艺,用它编织成各种尺寸不同的网目,然后在网目中缀以花纹图案。“菲立”有各种目数的纯“菲立”和编织成四角形、八角形及多角形“菲立拼方”台布、被盖、盘布、沙发套。
  “菲立”精细的网上手工艺术,具有玲透、秀丽、雅致的工艺特点,名贵华美。“菲立拼方”是网与布、疏与密的结合,网上的雪花纹和布上的立体实花纹相配搭,犹如海洋与陆地相衬托的又虚又实的美感。这种手法的台布,成为本省抽纱工艺之花。“菲立”及“拼方”是福建和广东的名牌产品,在国际上较有声誉。
  手编“勾针”也是本省抽纱有特色的出口产品。1979年,有福清、诏安、东山、平和、云霄、漳浦、龙海7个县组织生产。诏安、福清为主要产区。
  被、枕套是本省抽纱的传统出口品种,山形连续对称,散花等手法精细,装饰.雅致,是床上佳品,国际抽纱市场上的著名商品,深受意大利、西班牙等客户的欢迎。年出口枕套占全省抽纱出口的60%以上。
  福建省抽纱销往香港、澳门、日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意大利、希腊、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品种有10大类30余种,但年出口量仅占全国抽纱出口量的2%。
  为了使本省抽纱生产、出口有更大的发展,福建抽纱进出口公司于1985年设立开发设计科,共有16位设计人员,有较强的设计能力,谭文华设计的抽纱产品在1984、1985、1986年广州交易会上销量最多,设计稿连续名列第一,获得“三连冠”。福州抽纱厂“雅丽”牌手工雕平绣被单套,获得1988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和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
  二、刺绣
  福建省刺绣有上千年历史。宋代,泉州的刺桐缎已见称于世。最早的刺绣实物见于福州市郊南宋黄升墓出土的衣物,如刺绣的佩绶、香囊、荷包、衣衫上对襟花边等,其刺绣针法就有十余种。绣花瓣的针法有贴罗、点金、铺针、擞和针等;绣花包的针法有直针、斜缠等;绣花心的针法有打子、打结子等;绣花茎的针法有辨绣、斜缠等;绣叶的针法有齐针、铺针、钉线、钉金、贴绣,个别的用棉筋纸剪贴,以钉金绣出轮廓。在纹样风格上,花纹虽按图案的规则排列,但其形象完全属于写生型的。如有些花边纹样就是将四季花卉萃集一起,给人以美感。
  宋、明时期,刺绣已由民间“女红”发展为专业绣铺和作坊,形成商业性生产。清代已有许多绣品店号。民国时期,机绣产品首先在福州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刺绣业获得发展。主要产地有福州、泉州、漳州、厦门、晋江等地。
  产品除服装、手帕、鞋面、被面、枕套、帐楣等日用品外,还有不少用于迷信奢侈品的,如神像的绣衣、彩牌、凉伞、屏障、挂幅等,还有用于戏剧服装、道具等,以及刺绣艺术品等。
  (一)榕绣
  福州刺绣又称“榕绣”,系福州民间传统的工艺品,已有上千年历史。榕绣历代继承,流于民间,不但千家万户的妇女能刺绣,而且有专业绣工和刺绣作坊。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官办福建女子职业学堂设有刺绣班。初聘日本和台湾籍妇女担任刺绣教员。曾明(1887~1973年)字懿文,号开珍,是该校宣统元年(1909年)首届毕业生,因成绩优异,留校任刺绣教员,长期独撑门面。她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丰富经验,提高“榕绣”的艺术水平,培养出大批刺绣人才。
  民国3年(1914年),曾明创作了一幅刺绣(马》,工艺精巧,张条清新,有立体感,民国4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牌奖(这幅刺绣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从而促进“榕绣”的发展,开业者日多。城内南街有“天生堂”、“华成”、“庆成”、“聚成”、“书成”、“天华尔”等十几家专业绣铺,主要绣嫁妆。
  家住南台中选的陈隐南父子于民国5年(1916年)开设戏衣绣铺。仓山有“郑氏绣铺”专营红十字会的出口绣品。民国12年,郑佳燮从香港回榕,在肃威路创设郑佳燮机绣传习所,日本女子秦利午子任所长,还有一法国女子任教员。郑氏用西洋技法发扬中国艺术,所绣内容以中国绘画的花鸟、人物为题材,古今名画,十分生动逼真。水墨画的浓淡墨色也能体现出来,精神韵味兼备。首批产品在所内展出,即被抢购一空,于是改“传习所”为“胜家公司”,公开营业。继之,出现林康荣机绣店,生意比胜家公司好。
  民国18年(1929年),福州刺绣从业人员180余人,产值349943元。福州绣工或受雇、或向刺绣作坊揽活,也有替绸缎庄加工绣品。由于各种条件限制,特别是绣工们常处于冻馁之中,故技艺得不到发挥。从抗日战争到民国38年,“榕绣”瀕临绝境,绣工大都转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绣工们组织起来,成立生产合作小组,后又成立鼓楼刺绣社、台江刺绣社、戏具生产合作社等。1956年,三社合并成地方国营福州刺绣厂。1961年,退为集体所有制。1966年,改为福州绣品厂。1968年,改为福州劳保绣品厂,后又复称福州绣品厂,1973年,才恢复绣品生产。1981年,该厂为意大利来料加工抽纱窗帘和其它绣品,产值达117.4万元。1985年,由于出口订货少,内销竞争激烈,产值只有63.1万元。福州绣品厂是本省最早、最大的刺绣产品厂家,生产设备有专用、多用、万能绣花机、工业及家用缝纫机等,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榕绣”产品远销港澳、东南亚、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
  “榕绣”有手绣、机绣两大类。手绣又分平绣和金线绣二种,清代以前,平绣为主是嫁衣、床上用品及日用绣品;金线绣多用于服饰、喜丧事及神佛用品上,并大量用于戏剧服装。机绣分长针绣和短针绣两种,长针绣仿手绣技法,用以绣制名画、水墨画。后又发展机绣双面绣、前后异色双面绣。短针绣以棉纱线或丝光线绣制,多绣制日用产品。如枕套、帐楣、门帘、窗帘、台布、家用电器防尘罩和时装花饰等。近几年来,又发展了抽绣产品。
  金线绣以浮金垫绣最有特色,所绣产品不仅质地坚实饱满,精细工整,图案新颖,色彩富丽,深受南洋华侨及国内剧团欢迎。产品有莽袍、甲胄的戏衣,有正面龙、侧面龙的桌裙、椅围,松鹤、孔雀、凤凰等围屏,《松鹤》围屏(陈公泉)等获省二轻厅颁发的创新设计奖和优秀产品奖,并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金线浮绣高手有陈煊官、姚宝水等。
  手绣艺人叶其水(1901~1988年),技艺高超,所绣人物、花卉、动物等作品,做工精细,绣面发光,形象栩栩如生,并擅长双面绣,其代表作有双面绣“双猫”等。
  艺人陆海水,在几十年设计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戏剧服装的发展及其艺术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
  1991年,机绣艺人林康荣机绣作品《虾)参加长寿杯邀请展。
  (二)刺桐绣
  泉州刺绣又名“刺桐绣”。宋、元之际,刺桐缎举世闻名。继之,刺桐绣逐渐普及,由家庭妇女的副业逐步成为商品性生产,同时出现专营的绣铺。清末,妇女衣袖装饰的花纹绣品——袖口,绣工纹样均有艺术价值,肩挑商贩以磁器换“袖口”,即所谓“袖口换茶杯”,商贩将绣品转销国外。
  清末民国初,泉州刺绣业颇为发达,绣铺遍布城内外。当时有承天巷的“得春堂”、“日春堂”,打锡巷的“柳彩章”、“怡发”,东街的“福记”、西门城边的“林戆山”,羊公巷的陈霖司、南门外山石乡的“皮司”等十余家,从业人员约有3400人。产品不但行销闽南各地,而且远销东南亚各国。抗日战争前,宗教迷信绣品占主要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刺绣业基本上转向戏服生产。艺人赖金狮、许玉芳所绣的提线、掌中木偶戏服装,工艺精良,曾被选作国家礼品。
  1958年,成立泉州工艺美术厂,有一个刺绣车间,主要生产传统刺绣品。1962年,体制下放刺绣车间划归刺绣戏具社,第二年又有市刺绣社、市编织社并入。产品有戏剧服装和道具,凸花绣的床上用品。1964~1972年订货日少,企业除余凸花绣生产用品外,维持困难。
  1973年,开创“刺桐绣”绒线绣新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并恢复了传统刺绣品生产。同时,还生产真丝男女围巾和“刺桐绣花鸟挂屏”等中高档产品以及戏剧服装、道坛绣品等。1981年,泉州刺绣工艺厂年产值63万元,为产值最高年份。
  刺桐绣品种繁多,有金聪绣、乱针绣、绒线绣、打子绣、发绣、熟绣、剪绒绣等。金聪绣是泉州刺绣的特长。“丛针绣”和“剪绒绣”的创新技法,使刺桐绣针法又有新的发展。刺桐绣品工艺技法是依织物的图案纹样施用针法的。如绣金装类用的针法有平缠、直拼、转曲、跳绳、刻鱗、套、扎、垫、贴、钉等;用于绣花、绒线类的有平针、斜针、放射针、转针、接针、打子、套针、网绣、花针、五观针等。
  (三)漳绣
  漳州刺绣又名“漳绣”。早期多是民间女红。宋、明时期,出现家庭作坊,品种遂增。色彩纹样渐趋复杂,有山水、花丼、飞禽走兽、人物等。明代始有专营的绣品铺。家庭妇女则以刺绣为副业或代绣铺加工。清初,漳州有“开芳号”、“文彩号”绣铺,后有“漳彩”、“潮记”、“玉漳”、“义兴龙”、“金振山”等家。民国时期又有“丰华”、“原通”、“锦云”、“原远”、“达记”、“锦花”、“锦祥”、“锦兴”、“华成”、“金永发”、“文华”等20多家。经营方式是发样(农村)加工。刺绣女工主要分布在西街、上墩、康山、杨坪、北门街、珠宝园、小坑头、蔡坑、东门外、鹤桥、涂白、浦头、南门外、蜈蚣山、杨老庄等50多个村庄,有一二千人。
  漳绣的发展与闽南民俗及华侨习惯有密切联系。华侨常带绣品往侨居国,漳绣因此流传国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丰华”、“锦祥”两家刺绣铺和流散的艺人组成刺绣生产合作社,在农村组织加工场(组)培养学徒,恢复生产,并对南洋出口。
  1954年2月,陈招春与陈娩合作《木偶战甲》,参加出国工艺美术展览,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一枚奖章。1959年,陈招春、詹宝合作《丹凤朝牡丹》被省手工业联社评为优秀作品。1961年,省二轻厅、省文化局授予陈招春、詹宝刺绣艺人称号。1982年,漳绣青锻百寿衣和詹宝的双观绣“喜鹊插屏”参加省工艺美术展览会,被评为优秀作品。
  1985年,漳州刺绣厂共出口70余种刺绣,1200多件。1995年,产值211.7万元,出口201.4万元6销往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港澳等国家和地区。该厂较大量地生产手绣日用品,是本省手绣重要产地之一。
  几百年来,漳绣针法已形成自己风格,有日用、欣赏、戏剧、喜庆、寺庙的等等。漳绣底料用真丝织品,绣线用真丝线和银金线,针法有70余种,其中空心打只绣和凸金绣是漳绣特技。空心打只绣是以色线按图案扣成小圆圈如珠子状施绣,边缘加以金线。漳绣技法繁多精巧,构图严谨,形象优美,神态生动,色彩瑰丽,装饰味浓。如:特技绣法的“苍龙腾云”、“锦织凤凰”、“龙门跃鲤“等,不但绣工精细,层次分明,有浮雕效果。
  漳绣题材有龙凤、人物、动物、花丼、博古等,龙凤是其主要题材。
  三、珠绣
  珠绣是采用彩色玻璃珠、电光胶片,以平绣、凸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珠绣、叠片绣等几十种针法,用针线串绣在各种不同颜色的面料上,形成具有浮雕效果的图案。珠绣既可以装饰拖鞋面、提包、钱包、首饰盒、衣裙等生活用品,也可以绣制仕女、花鸟、山水等吉祥如意题材的挂屏,成为陈设欣赏品。
  珠绣用的玻璃珠子,似小米粒,形状有圆、椭圆、长方、六角等,颜色有红、黄、蓝、黑、紫等。有的珠面有花纹,有的会闪闪发光。电光片径约2~3毫米。
  珠绣是本省传统工艺品之一,已有百余年历史。清末,菲律宾华侨带回捷克产玻璃珠,先在漳州试制珠绣拖鞋,后传到厦门,又逐渐发展到同安、晋江、泉州等地。
  民国9年(1920年),厦门活源皮行成批进口丝绒、玻璃珠原料,雇民间艺匠制作珠绣拖鞋,少量产品打入东南亚市场。此后,厦门金山商场、捷克百货商店等都陆续经营珠绣拖鞋。民国14年是珠绣拖鞋盛期,厦门大厂家有:永昌、致中和、复南、活源4家,工人约300多名。月产量仅活源厂就有二三千双,每双售价银元一元多。内销漳州、泉州、上海、温州等地,外销香港、菲律宾等地。销路好,利润大。因珠子难进口,生产受到限制,无法形成独立行业,仅由制鞋业兼营。
  1955年,由8人组成珠绣拖鞋生产小组,月产量数百双。同年,加入鞋类生产合作社。1956年,珠绣人员发展到38人,年产珠绣拖鞋1万多双。当年,成立珠绣拖鞋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珠绣拖鞋厂。到1961年,人员增至230人,产量8万双,产值32万元。1962年,工厂下马,人员压缩。1970年,珠绣拖鞋厂并入皮件鞋帽厂,成为一个车间,人员80人,产量10万双。1978年,又成立厦门珠绣拖鞋厂,有250多人,厂外加工2000多人,产量大幅度增长,年底珠绣拖鞋产量有20多万双。1980年80万双,1981年,达98.72万双。除厦门珠绣拖鞋厂生产珠绣品外,厦门珠绣厂、同安县珠绣拖鞋厂,泉州市、漳州市共有7、8个企业生产珠绣品,专业队伍5、6万人。
  珠绣工艺品珠光灿烂、绚丽多彩、层次清晰、立体感强,是中国名特产品之一。包括珠绣拖鞋、珠绣手提包、袋挂屏、衣服等多个品种。珠绣拖鞋是厦门珠绣代表作,也是名牌出口产品之一。它分全珠绣、半珠绣两大类,1000多个品种。全珠绣即在拖鞋面上全部绣满玻璃珠或电光片,构图严谨,密不容针,半珠绣则是在部分鞋面上绣制,以花鸟图案为佳。珠绣与面料的质地(金丝绒、平绒)交相辉映,再配以新的楦形,使一双双珠绣拖鞋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品,又是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珠绣拖鞋的品种主要有软底、平底、斜跟、高跟、弯跟等,穿着舒适、轻巧美观、富丽堂皇。
  厦门珠绣拖鞋于1979年获省优质产品奖。厦门珠绣拖鞋厂“水晶”牌珠绣拖鞋获1982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奖,1985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1990年,获福建省优质产品奖。
  珠绣著名艺人有蒋亚宝,著名工艺美术师有洪双景。洪双景十几岁就随母学珠绣艺,掌握了一套珠绣技法。1961年,由林安联设计,洪双景、蒋亚宝、吴素心等合作绣制的第一幅珠绣挂图《厦门海堤》,选送全国和省工艺美术展,并作为礼品送给朝鲜协奏团。以后又绣制《南京长江大桥》、《龙凤戏珠》等挂图。老技工刘银弟首创珠绣包(包括挂包、手提包、钱包等)。1984年,全省旅游产品内销工艺品评选会上,“珠绣包”(设计:曾国大、章少友)、珠绣挂图《天坛》(设计:章少友)、全珠拖鞋(设计绣制:洪双景)获省二轻厅优秀作品奖。珠绣挂图《天坛》、《集美》、《迎客松》、《长城》、《三潭印月》(设计:章少友)、《鼓浪屿》(集体创作)获省经委优秀作品奖。
  四、绣花鞋
  福建省民间早有绣花鞋工艺,以晋江为最。产品以女性装饰鞋居多,有缠脚绣花鞋、天足绣花鞋,鞋帮主要选用“大红贡”棉布,装饰纹样大多是花鸟类。男性老人绣花鞋则喜用“双龙抢珠”图案,帮面主要选用“黑直贡尼”棉布。童鞋图案则以鱼虾飞禽为主。绣花鞋的图案优美,绣工精细。绣花工艺鞋,仅在民间流传,没有形成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风俗的变化,绣花鞋一度被淘汰。至1965年,为满足出口需要,晋江各制鞋厂、工艺厂先后投产绣花鞋。30年来,产品销售遍及欧洲、东南亚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1年,是晋江绣花鞋生产的最高峰期,年产量达250万双,总产值1039万元。1982年下半年,由于国际市场不景气,出口额开始下降。目前,生产绣花工艺鞋的厂家有晋江第一工艺厂、石狮工艺美术厂、石狮制鞋厂和晋江珠绣工艺厂等4家。晋江第一工艺厂是生产绣花鞋的重点厂家,建于1955年,其“金菊”牌绣花拖鞋,款式新颖、造型美观、图案清雅、绣工考究、结构牢固、穿着舒适大方,深受客商欢迎。
  绣花工艺鞋多手工,主要工序有:划样裁剪、按图绣花、车帮衬、纳鞋底、成品煤火烘干等。后帮面、衬、底等全部采用机械模具冲裁成型,成品改蒸汽管道供干,提高了工效和质量。
  绣花工艺鞋品种繁多,按造型分为斜跟、插跟、圆跟、平跟四大类,鞋面料采用丝绒、罗缎、平绒、软缎、细布、面巾布、灯芯绒等,以前两种为主。帮衬一律用龙头细布。帮面绣花图案有2000多种,以花卉、龙凤居多,形态自然,富有生趣。鞋面色调以大红、深蓝、黑色为主,其它颜色根据外商所在国的国情而定。绣工品种多样化,有珠绣、珠片、结合绣、手线绣、车线绣、珠线结合绣、凸绣剪绒等。
  艺人陈天福吸取传统,创款式新颖、舒适轻便,又有民族风格和特色的绣花工艺鞋,受到外商青睐。
  五、戏剧道具
  泉州戏剧道具生产早先是为“妆人”及戏班服务的。清末民国初,泉州有“天成”纱帽店。20世纪30年代,相继开设“聚复发”、“凤冠斋”、“凤冕斋”纱帽店,以及“增古轩”、“逢古居”等。这些店铺经营地方戏剧头盔、刀把、靴鞋,布袋戏、提线傀儡戏小刀把,舞狮弄龙的道具,民间小玩具。尚有江加走的木偶头、陈霖司的木偶服装、“凤冕斋”陈天波的戏帽,配合成木偶戏道具的整体。
  民国28年(1939年),同安人陈天福在晋江县石狮街开店经营头盔、戏装、鞋靴、刀枪等全套戏班行头道具。陈天福的头盔是用铁线扎成骨架,蒙上纸皮、锡箔,再用绒锻、翡翠装饰花纹图案,美观威武,轻便耐用。戏衣有文官蟒袍、武将铠甲,制法是在缎面上绣上龙、凤、花鸟、云水、狮蛮、獬豸等图案,然后剪裁成片,由大小十片至数十片拼缝而成。陈天福的戏衣、头盔主要销售给闽南一带的高甲戏、梨园戏和芗剧各戏班、剧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泉州美术工场戏具艺人杨春木传授技艺,承接地方梨园戏、高甲戏、芗剧等专业、业余剧团戏具、盔帽的订货,以及生产出口布袋戏帽盔。产品特色是绕“粉线”(沥粉),是用粉、胶搅匀成浆,用绕粉笔绕出龙狮、花卉、博古等各种图案,华美秀丽。
  1955年6月,晋江县石狮工艺社成立,聘请陈天福为技术指导,不久又与石狮侨属刺绣厂合并,生产头盔、戏装销往福州、福安和浙江等地,享有一定的声誉。1961年,福建省手工业管理局和省文化厅联衔授予陈天福戏衣行业艺人称号。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戏衣被当作“四旧”而停产。
  1978年,由杨春木之子杨长生继承父业,生产戏具,隶属泉州综合工艺厂。1979年,晋江县石狮工艺美术厂恢复生产头盔、戏衣。1980年,在大连举行的全国戏剧服装评展会上,陈天福制作的头盔被选送北京民族展览馆收藏。
  1982年3月,成立泉州剧装玩艺厂,以“加冠面”(面具)参加广州交易会,获订货。此后,历届广交会,订货量大增,1985年达30万元,是1982年3.7万的8倍多。
  1995年,二轻系统剧装道具产值53万元。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丹麦、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统面具有壁挂、戴挂两大类70多个品种,400多个花色。面具图案和造型以地方戏剧及京剧面谱为主。产品获省二轻厅科技成果四等奖。
  六、漳绒
  “漳绒”是以绒为经,以丝为纬,用绒机编织,使织物表面构成绒圈或剪切成绒毛的丝织物,可用作服装、帽子和装饰物等。因起源于漳州,故名“漳绒”,亦称“天鹅绒”。
  漳绒是在元代著名的“丝绵里”剪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明代大量生产,并销往日本、葡萄牙、荷兰、新加坡等地,尤受日本人喜爱。漳绒逐渐从“织素”发展为“起花”、“割花”。且渐趋完美。
  清初,织漳绒者分布于漳州东门外一带,有商人包泳设铺专营。清中叶,上自皇帝、士大夫,下至地方仕绅都用漳绒,并定作贡品。制品有龙袍、宫衣、马褂、帐楣、桌巾等。当时,曾妲为织绒好手。太平天国起义,漳绒名师艺工纷纷避乱江浙。
  清末,政府腐败,漳州的桑林被砍伐开荒,丝料日趋紧缺,老艺人相继亡故,漳绒渐趋衰微。仅余睐仔和曾河二位织绒艺人。南京、杭州等地却因漳绒艺人的到来,而获发展。
  民国18年(1929年),漳州为恢复漳绒生产,创办工读学校,聘请名艺师王铭传授织造技术,但宏愿未成,王铭亡故。抗日战争初期,有高开口、王溪文、王玉成等人在漳州花园后组织10人传艺,欲以恢复生产。但质量、风格均较过去为差,销路、成本都受到杭州、南京等地产品的冲击,仅3个月就停产。
  据1952年调查,漳绒艺人(包括龙溪步尾、六石等乡)总共不上10人,都已改业,且年龄均在60岁以上,工具也已散失,难以恢复生产。后有关部门派漳州丝纱厂两名干部深入龙溪专区各县专访,获悉南京尚有人会织漳绒。1958年,由漳州丝纱厂派人前往南京、杭州、苏州学习,进行专业培训,南京为漳州送来了机器。于是漳州的“漳绒”重获生机。1961年3月,丝纱厂用漳绒“起花”工艺把董必武为纪念闽南革命题词“君子所履——毛泽东同志所走的路是指引中国革命胜利的路”,织成长170厘米,宽70厘米,浅黄褐色底,黑色绒面的字,是有漳绒以来所未见。后因资金和其他原因而停产。目前,漳州只有一个街道办的工厂生产漳绒。
  漳绒有花、素两类。素漳绒表面全为绒圈,而花漳绒则是将部分绒圈按花纹切割成绒毛,绒毛与绒圈相间构成花纹。花漳绒分“亮花”和“暗花”两种,花纹图案多清地团龙、团凤、五福捧寿及花鸟、博古等,织地常用凹凸来表现,色彩以黑色、紫酱色、杏黄色、蓝色、棕色为主。漳绒的绒毛或绒圈紧密耸立,色光文雅,织物坚牢耐磨,不易褪色,回力弹性好。
  漳缄原料采用的为22~30茧甲级原丝,也采用蚕丝为经,棉纱为纬交织的“地”。以蚕丝或人造丝起绒圈。经丝和纬丝都先经脱胶或半脱胶、染色,加拈后织造。
  织造过程大致分为织绒、提花、割绒三部分。织机也分为送绒车、提花车、织绒车三部分。织造时至少要二人,一人织绒,一人要登上约2米高的提花车上提花,日织1米。其生产过程十分复杂细致:首先用一组圆形钢丝或具有沟槽的扁平金属杆作起绒杆,然后绒经和地经按2:1排列,地纬与起绒杆的织入比为4:1或3:1,即在每织入4纬或3纬后投入一根起绒杆。每嵌织一根起绒杆时,全部绒经或单、双数绒经提起形成绒圈。织物每织10米左右,便从织机上取下放在台板上抽出起绒杆,遂形成耸立平排环圈状的绒圈。花漳绒则是将织好的整匹织物从织机上取下置于台板上,用白粉先在织物表面上印、绘出花纹图案,然后用硬质钢刀将有花纹处的绒圈“刮处”(称为雕花),形成细密浓族的毛绒花纹,再抽出起绒杆,未刮成的部分仍然保持环圈状,构成均匀紧密的绒圈地纹。绒毛、绒圈相互衬托,构成花地分明的花漳绒。
  建绒为漳绒的同类品种,以黑色桑蚕丝为原料,其机用一对起绒杆轮换使用。
  七、漳 纱
  “漳纱”原名“漳丝”。早在元末明初,漳州郊区的六石、埔尾村、山头顶、市后村、巷尾等处就有土绸巾、粗纱、细纱、麻纱、大小纺、土绸等真丝织品生产。由于用土机织造,工效低、品质粗,但耐磨、耐用,有地方风味。生产者多自织自用,少量上集出售。诸多丝织品中,漳纱最畅销。明中叶,出现一种改良织机,可织双面花纹的丝绸,因之,漳纱质地和外观都大有改进,为海内外所推崇。然而“漳纱”、“漳绒”以及会城的“改机缎”,究竟非一般人民的必需品,清代后期,漳地桑林逐渐遭砍伐开荒,丝织原料短缺,造成城内林元美、陈裕丰、陈淳、林生记、金利美、金诚美等丝线店须用原料与织庄换“漳纱”销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漳州丝纱厂组织专业培训,聘请丝织老艺人王玉成传艺。随后,丝织厂开展技术革新,将改机改进为半机械化铁机,生产效率提高7%,人日产纱达10米。1962年,漳州丝纱厂的漳纱参加广州秋季出口商品交易会,香港某商会长看后,颇为赞赏,提出要订货几千米,限于原料紧张,没能成交。
  漳纱主要原料为22~40茧甲级原料,经过整经、梳经、上机等工序织成。其质柔韧、轻爽、汁水不沾,易洗易干,经久洗涤更为柔软、美观。品种有黑、灰、白三种。过去,老年人穿灰色漳纱长衫,青年人穿白色漳纱服装,农民穿黑色漳纱长裤曾盛行一时,很受群众喜爱。漳纱不仅供应国内,而且还销往国外。
  八、花织带
  花织带流行于龙溪地区的东山、诏安、云霄、,漳浦一带。它以棉纺为主,经手工织成。有蓝白、红白、黑白相间色和五色杂镶,以花鸟、鱼虫、走兽、几何纹样和文字作为图案装饰,寓喜庆吉祥之意。分为腰带、笠带、背裙带、围巾带等,既是日用品,又是装饰品。其制作极简便,一人一支尖尾刀、一条竹签(装纱线用)及普通的长板凳即可加工。
  数百年前,东山西埔顶西村娶一媳妇,能织花带,为帮贴家用,她织带出售,在其影响传授下,全村妇女皆习此艺,代代相传,成为该村妇女一项家庭副业。当地风俗结婚时须置办大小花织带十余条,产品供不应求。民国19~21年(1930~1932年),是花织带兴盛期。仅顶西村,民国21年(1932年),就生产大小织带70224条,生产人数达300余人。产品除供应当地外,还销往云霄、漳浦等地。后来,花织带生产发展到东山的东郑、山后、悟笼等乡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年青妇女大部分参加农业劳动,织带的妇女减少,花织带生产骤减。据1954年统计,顶西村仅有10户27人生产。1961年,顶西村何呢花由于编织技术优秀,被省文化厅、省轻工业厅评为“花织带编织艺人”。现在,何呢花已改行。民间仅有少数作为业余编织,拿到市上出售。
  第八节 金属工艺品
  福建省金属工艺品历史悠久。主要有金银首饰(包括畲族银首饰)、锡器、烧蓝银器以及金银箔。
  1980年,邵武故县老鸦窠山出土一批以器皿饰件为主的宋代银器,造型雅致,制作精美;特别是八角盘、八角杯等,运用模压、捶打、錾刻、鎏金等工艺,构思奇妙,做工精巧,充分显示当时金银制造业的发展和金银匠师的精湛技艺。
  明、清时代,金银首饰工艺继续发展,美术锡雕刻制品逐渐发展并普及于城镇乡村。清中叶,出现的福安烧蓝银器以其独特风格逐渐兴起。民国期间,战乱频仍,金、银、锡等贵金属流通受控,金属工艺品生产衰微。
  至1978年前,本省一些工艺厂只小量生产或零星加工金属工艺品。1979年后,在国家黄金政策的鼓励下,金银首饰品生产获得发展。福州、泉州、厦门、东山都有黄金饰品定点生产厂家,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促进工艺不断更新;花色品种逐渐增多。1985年前,福建珠宝首饰生产以二轻为主,而后外贸、银行、冶金、乡镇企业、地矿等部门也发展珠宝首饰生产。
  1985年,中国首饰首家中外合资企业福建福辉首饰有限公司成立。至1995年全省有珠宝首饰企业近百家。主要生产足金首饰、K金首饰、白金首饰、镶嵌首饰、工艺摆件以及钻石、宝石、珍珠、人造首饰等品种,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由于新兴科技材料的冲击,民间已不用锡制品,目前福州、晋江尚有锡制品生产。福州锡雕艺人叶厚荣制作的《九龙太子亭》被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福安烧蓝银器因无银料供应,无法发展,所剩艺人大都已年迈,有后继无人之虞。金银箔现仅福州一家生产,因为国家的宗教政策,寺庙振兴,现代化建筑装饰大量需要,生产规模也有所扩大。
  1995年,全省二轻系统金属工艺品产值5501万元,出口交货值4140万元。金银首饰产值19403万元,出口交货值1135万元。
  一、金银首饰
  本省金银首饰生产主要集中在福州、泉州、厦门和东山。
  泉州是著名侨乡,有佩戴金银首饰的习惯。清末民国初,泉州金银首饰店遍布城乡。一般是前店后场,店号有“庆芳”、“瑞春”、“天德”、“玉楼春”、“金和春”、“聚芳”、“金华”、“金城”、“联芳”、“金协春”、“董宝发”、“金都”等七八十家,他们都拥有手艺高超的工匠。制造首饰的老铺都坚守质量信誉,每件饰品都打上制造商号及“足赤”字样,以示无欺。“庆芳”、“瑞春”等银楼耗用的黄金还是自己炼制的,纯度达99.6%以上。泉州银首饰花色品种繁多,有:丁香、耳坠、银宽以及惠安女用的成排银裤链等。
  福州金银首饰业以其精湛工艺,富有特色,成为名贵商品。民国时期,福州有金铺、银楼近百家,员工千余人。
  厦门金银首饰加工业历史较久。20世纪20年代已相当发达,到40年代末,金银首饰铺及加工点有103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厦门市政府根据本市侨区实际情况,于1950年底颁布加强金银首饰管理暂行规定,并对原已停业的个体首饰店重新核准登记,批准14家个体金银首饰店出售存货、代客加工。其中有“金合美”、“新高荣记”、“美太”、“宝源”、“聚宝和记”、“金华”、“华丰”、“丽都”、“大宝”、“风宝三记”、“协泰”、“金泰”、“其美合记”、“高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汇集分散民间的10多名首饰技艺人员,于1956年组成泉州市金银首饰生产合作组,方便群众来料加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金银首饰加工业得到蓬勃发展。1979年,重建福州金银首饰厂。同年9月,东山工艺美术一厂组建金银首饰车间,接受省外贸珠宝站的委托,加工参加广州交易会大型金银摆件。10月,又恢复金银首饰的生产和加工,并筹建厦门首饰厂作为国家黄金首饰生产定点厂家。1980年,泉州市工艺美术公司开设首饰加工门市部,承接来料来样加工。各地一方面扩大花色品种经营范围,一方面以师带徒,现场培训,培养扩大首饰技艺队伍。
  1983年,福州金银首饰厂被列为全国15家黄金饰品定点厂之一。1984年,设计制作的纯金珍珠宝塔,是为大型摆件中的一个。此件设计是参照杭州“六和塔”、苏州“非寺塔”的造型,建7层6角,高14寸。共用金516克,珍珠5440颗。运用锻拉、绕丝、镶嵌、刻花、编织、穿珠等多种技艺,精制而成。塔形比例习称,优美大方,金珠相嵌,黄白互映,华丽无比,荣获1984年省二轻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4年,泉州市工艺美术公司为省外贸珠宝公司加工出口的银童〓、手链和项链等10多种款式。全年加工制造金银饰品达1.8万多件,总重量60多公斤,比1981年产值增长3.7倍。同年底,从意大利、美国等引进19台失蜡铸造设备。1985年5月投产,每月可加工300多公斤黄金饰品,首批就生产8万多件,品种繁多,规格齐全,工艺先进,成色可靠,质量优良,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同年,福州金银首饰厂从意大利引进全国第一套金银饰品生产线,实现“熔金”、“拉丝”、“编链”、“蜡铸”、“镶嵌”和“成金检验”等先进生产,摆脱大部分手工操作,质量、成色更有保证。生产工艺不断改进,逐步改善金银饰品的肌理性能,不易变形,而有弹性或刚性。同年,东山工艺美术一厂被国家定为黄金首饰定点生产厂。
  1985年,泉州市金银首饰工艺厂成立,职工60多人,充实生产设备,更新冲、压、钻、抛光等机械20多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花色品种不断增多。品种有戒指、项链、手镯、挂件、发夹、耳环、别针等百余种。
  福州金银首饰厂,所生产的金银饰品有:镶嵌玉石、珊瑚、玛瑙、翡翠等珍贵材料,有全金工艺的,有5大类300多个花色品种。厦门金银饰品,从质地构成,可分为四大品类:金饰品,有24K、22K、18K三种;银饰品,有24K、90%;贴金饰品;人造宝石,有锆宝石、普通宝石两种。按类可分为八大类:
  链条类:有项链和手链两种,以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糕角花链、铁锁链、空心花链、鳝鱼骨链、四方链、子母侧身链、珍珠链、锉扁链。
  戒指类:有印戒指、刻花戒指、镶嵌戒指、光环戒指。印戒指有人名、福、禄、寿、喜、吉祥、快乐、幸福等字样;刻花图案戒指有梅花、石花、卷叶花、龙、鹰等图案;镶嵌戒指按镶嵌物的不同,可分为翡翠、玛瑙、珍珠、琥珀、宝石戒指等。按镶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包边镶嵌、不镶、边镶戒指等。又因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花斗花脚戒指、素斗花脚戒指、素斗素脚戒指、梅花斗戒指等。光环戒指主要有实心和空心两种。
  耳环类:有耳勾式和耳挂式两种。
  别针类:有胸针和胸花两种,一般有珠宝镶嵌。
  脚环类:有四铃、八铃脚环之分。
  人造宝石类:按品质分为锆宝石和普通宝石;按形状分为圆、方菱、马眼、杏仁等;按色调分为红、白、黑、绿、蓝及变色6种。
  金银箔工艺,中国早已有之。用来装饰佛像金身。金箔作为一种装饰用的工艺材料,还被广泛地应用于脱胎漆器、金木雕刻、家具器皿、牌匾对联、雕梁画栋、漆画、壁画、界画等。
  黄金稀贵,人们为了达到既富丽堂皇,又节省黄金的目的,创造了金银箔工艺,用锤锻的办法,延展金银,使之薄而透明,金不失赤。
  锻箔工艺以福建、浙江最为兴盛。福州金银工艺厂是全国最大的金箔生产厂家。该厂工艺精细,品种繁多,久负盛名。金箔有“顶红”、“顶赤”两大类。规格有十八连、十六连、八连、五点五连。用银锤锻的银箔有“白银箔”(银本色)、“烟金”(经烟熏是金赤色以代金)、“古铜箔”(亦经烟熏,色浓重仿古铜色)。古铜箔是仿古装饰的重要工艺材料,规格有“圆盘”、“碎箔”两种。目前,该厂将金属箔工艺同印刷术结合,形成“贴花印刷品”,为开发工业产品的广告、商标、装潢增添新彩。
  二、锡雕
  本省民间早有锡雕,尤以福州、泉州为最。福州锡雕始适于宋代,明代有了大的发展。1957年,福州西郊祭酒岭明嘉靖七省经略张经墓出土锡制品器皿有床、盆、架等室内家具就是明证。明末,泉州一带,每逢神诞庙会,都有锡雕艺人优秀作品展示。除作为洞房内的装饰陈设品外,还有杯、盘、壶、盏、酒具、暖锅、烛台等实用工艺品。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泉州打锡巷内聚集很多优秀的锡雕匠师,他们世代相传操持锡雕工艺,打锡巷因此而得名。这一时期,福州锡工艺的匠作遍于城内、台江和仓山,以家庭作业为主,也有一些打锡铺或作坊。当时锡制品用途甚广,人称三十六行,行行不离。最大量使用的要属茶叶铺酒店、药材店、京果店、酱铺、油烛店、糖果铺等。这些行业用锡器主要是为了保鲜、防霉、防潮、防虫蛀、保质、贮存等。锡雕名匠“凤弟司”,长于狮、凤、仕女等。清末,泉州锡雕曾盛极一时。
  民国元年(1912年)后,泉州流行“锦庄锡雕”,匠人们用黑铅劣锡代替纯锡,粗制滥造,低价出售;破坏了原有风格和声誉,使泉州锡雕工艺一蹶不振。而福州,由于店铺、民间、官府及庵堂寺观大量使用锡器,使锡雕艺品在民国初年发展为最盛。锡雕名匠“双喜司”,擅长人物,鸟兽、花丼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恢复锡雕生产。泉州美术工艺社聘请锡雕艺人杨炳坤重新操业。他创作两座锡雕“天宫”,一座送给泉州市文化馆。这座“天宫”共有3层,高约4寸半,四周有52扇屏门和宫窗,每扇屏门皆可开启;宫顶由支柱和斗拱叠成,完全按照宫殿式样设计。宫柱、栏杆、台阶都十分工整细致。整座雕件用776个薄锡片焊接组成,衔接处结构巧妙,看不出焊接痕迹。这座“天宫”形式虽然复杂,但重量不及0.25公斤。后杨炳坤又创作东、西塔,这两件作品在福建省工艺美术品观摩会上获得很高评价。
  1953年,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吸收卢心清、叶厚荣参加实验工场搞研究性制作,除制作、改进传统产品外,还研究创新产品。制作花妆、龙耳火锅、莲子酒壶、十二月花盏等,并为英国伦敦博物馆仿制古鸟瓶,获得好评;并有8件作品参加苏联东欧国家展出。1965年,创作锡雕与漆髹结合的“仿赤宝烧茶罐”和锡雕天球并合灯等。福州锡雕艺人叶厚荣创作的《九龙太子亭》被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
  三、烧蓝银器
  烧蓝银器,即在打制好的银件面涂以珐琅粉,经烧制而成。产品有餐具、炉、瓶、盒、纽扣、朝珠、首饰,图案有龙、凤、花卉、虫鱼、吉祥文字等。工艺技法主要是锻打、拉丝、焊接、上珐琅粉、镶嵌、火烧等。
  清乾隆(1736~1795年)年间,福安烧蓝银器就已行销省内外。烧蓝银酒具多作为富贵人家馈赠之物。民国时期,烧蓝银扣从霞浦三沙出口东南亚一带。后由于战乱,银料缺乏,烧蓝银器停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烧蓝银器艺人参加合作社,烧蓝银器工艺得到恢复和发展。当时,突出的产品有成套的酒具和茶具,曾分别获得1959、1962年省工艺美术优质奖。“文化大革命”中烧蓝银器被列为“四旧”而停产。1976年,恢复生产,并为当地百货公司加工畲族首饰。1978年又停产,至今未恢复。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藏有福安烧蓝银器。
  四、湛卢宝剑
  湛卢山,位于松溪县南郊,是历史文化名山。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铸剑处,所铸宝剑列为中国古代五大名剑之首。
  据《越绝书》记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命欧冶子铸剑,欧率妻携女来到湛卢山,结炉设灶,用3年时间,铸炼成湛卢宝剑。此剑精光贯天,越王神之。由于历史变迁,湛卢宝剑及铸造工艺失传。
  1985年,松溪艺匠根据史料,整理、研究、挖掘传统工艺,并与北京、南京等科研单位合作,解决了传统铸剑中剑坯热处理问题,用手工方法铸炼成湛卢宝剑,使失传已久的古剑重放光彩。同年,松溪湛卢宝剑厂成立。至今湛卢宝剑生产厂家已达10家,品种20多种,年产宝剑上万把,其中一半以上外销。
  湛卢宝剑,古朴典雅,刚柔并俱,纯手工制作,以锋利精巧著称,具有剑背挺直,折弯度大等特点,成为国内外人士觅藏的艺术珍品和健身器具。
  松溪县湛卢宝剑厂“湛卢”牌宝剑,获1987年度省优质产品奖。
  第九节 民间工艺美术
  福建省民间工艺美术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无论其内容和形式都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
  木偶头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自宋代流传至今,繁衍形成提线木偶、掌中木偶、杖头木偶、铁杖木偶等。泉州和漳州是木偶头雕刻的主要产地。泉州的江加走和漳州的徐年松所刻木偶头风格各异,有“南江北徐”之称。
  宋代,建阳麻沙刻书盛行,由书籍插图发展的木版年画为群众所乐见,深入寻常百姓的门扉、厅堂和灶头。漳州、泉州、福鼎曾是主要产销地,除供应本省、浙江、广东、台湾外,还远销东南亚各地。
  剪纸艺术遍布八闽,闽南漳浦的作品精细,风格独特,多出自村姑巧手,泉州刻纸典雅多姿,闽东、闽北却多粗豪豁朗。
  灯彩各地都有,以福州、泉州、漳州、厦门、霞浦等地为著。
  彩扎过去多服务于迷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成为有独立欣赏价值的民间工艺品,泉州和厦门为主要产地。
  福州、漳州、泉州、厦门的泥偶彩塑各具特色。
  晋江、泰宁、将乐的建筑装饰的砖刻和闽东的印花砖等,粗犷拙朴。
  东山等地的剪磁嵌塑,以破磁碎陶为工艺材料,塑造花鸟虫鱼、人物、动物,独树一帜,绚丽多姿,自成地区特色。
  霞浦的“糖塔”(即糖塑)有数百年历史,以当地特制糖浆注模而成,民间遂发展以雕刻各种模具,有花鸟、六畜、人物、观音、弥勒、塔、飞机、火箭等,作为中秋节送小孩之物,此风俗当地仍存,久盛不衰。
  霞浦的风筝与福州、泉州、漳州等地齐名。福州风筝业自古以来兴盛,品种多,用料多样,格调精美华贵;泉州、漳州则富丽多彩;而霞浦以质朴淳厚、粗犷素实见长,每年重阳节都大放风筝,至今常开风筝赛会。
  闽东等地的“粿范”木刻,有龟、桃、牡丹、寿、福、一团和气、喜等形或字,很有特色,为年节增添喜庆吉祥的气氛。
  本省民间工艺美术随时代演化,有的发展,有的衰微、淘汰,有的停滞而后继无人。
  民间工艺品是本省较大宗工艺产品之一,1995年,产值达40220万元。
  一、木偶头雕刻
  唐代,提线木偶戏已在福建流传。宋代,闽南、闽北及莆仙一带的城镇乡村普遍兴演木偶戏。本省傀儡戏班出省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会演。明万历(1573~1619年)年间,木偶戏演出达到高峰。清代,闽南木偶戏活跃,曾赴南洋演出。木偶戏的发展使木偶造型艺术也随之进步。
  木偶头是传统的民间雕刻粉彩艺术。它以木料雕像,彩绘脸谱,饰以毛发,在躯体上配以服饰,作为群众娱乐的戏剧偶像和玩赏工艺品。
  (一)泉州木偶头雕刻
  木偶头雕刻主要产于泉州和漳州,以泉州为主。泉州木偶头雕刻在明、清之前就已经有较长的历史,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泉州木偶戏,多为祭神供鬼而演出的傀儡戏,木偶头雕刻也多为神佛鬼怪。清乾隆时期(1736~1795年),泉州有提线木偶戏30余台,掌中木偶戏更盛。制作木偶头的有神像铺,木偶头雕刻彩铺也随之发达。著名匠师,清中叶有“西来意”(店号)的名师(佚名),继有涂门街“周冕号”的黄良司、黄才司及其传人黄嘉祥等。“西来意”的木偶头,刻工细腻,线条准确,额线较高,强调解剖而有夸张,用料讲究,粉彩不褪,可称上品,但稍逊于“周冕号”。“周冕号”是近百年来最大的木偶头雕刻作坊。创业人黄让,所刻头像仪态丰满,形象多变,大小适宜,便于表演,但在洗炼上略逊于“西来意”。现代,木偶头雕刻艺术家江加走,熔汇两家之长,又经创新发展,形成较有特色的近代木偶雕刻艺术。
  江加走(1871~1954年),字长清,泉州市郊花园头村人。幼家贫,童年随父江金榜学习木偶头雕刻,17岁承父业。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吸取前辈和同辈的技艺经验,深入生活,辛勤创造,使木偶造型由家传的50余种发展到280余种。对发髻尽力探求,由平髻发展到十余种式样。雕刻和粉彩的木偶头像达万余件之多。
  江加走通晓传统人体解剖口诀,对面部形体结构作过精细研究,总结出人物的性格和表情皆从面部的“五形三骨”(即眼、鼻、口、舌、牙,眉骨、颧骨、下颏骨)表现出来,还根据木偶戏人物特点,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着意刻划,创作出性格鲜明的典型形象,极富艺术魅力。“媒婆”和“白阔”的刻划是其极为成功的代表作。“白阔”塑造的是健康而风趣的老者形象,夸张的宽眉骨和大下巴,能张能合的嘴巴,红润的脸色,银丝般的长眉和髯口,体现童颜鹤发、相貌堂堂的长者之概;而“媒婆”则刻划出阿谀谄媚的笑眼,善巧辩、能活动的薄唇,干净利索的苏宗髻,太阳穴上贴晕头膏,构成“三姑六婆”的生动形象。又如“白奸”头像,运用机械原理,在头像装上活眼,头动眼也动,显露出浄狞凶狠的眼神,富于表现力,从形象刻划其内心世界。因有南戏的特点,故称为“南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木偶头这一民间雕刻艺术焕发青春,江加走为新编传统剧目、现代剧创作了一批新的人物造型,褪去脸谱,并在面部肤色上掺些温暖色素,使肤色更见红润,有生气,更写实。
  江加走木偶头雕刻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许多报刊书籍多有登载,均给以高度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江加走的木偶头已风行于东南亚华侨中,被视为珍宝。50年代以来,他的木偶头常作为国家礼品馈赠外宾。江加走木偶头曾多次被选送出国展览,并伴随泉州木偶剧团出国表演,备受各国艺术家赞赏。他的作品为收藏家所珍视,不惜重金以求购,许多艺术博物馆予以收藏。本省博物馆对江加走木偶头更为珍惜,作为文化珍宝大量收藏。江加走被誉为“中国木偶之父”。1958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印精装的《江加走木偶雕刻》大型画册,发行国内外。
  江加走木偶雕刻艺术的传人、其子江朝铉,自幼随父学艺,掌握了从雕刻、粉彩到编髻、埋发的全部技艺,作风格调与其父宛然无异,并有所创新。他创作了数十种新的木偶头,其中《三打白骨精》剧目中人物性格的刻划尤其深刻。如把孙悟空塑造成聪明机智、爱憎分明,人格化了的艺术形象。江朝铉还创作高难度的《封神演义》人物“三头六臂”的《吕岳》,三个头都会活动。随着社会需要,木偶头也从原来1寸改为2寸;粉彩方面在改进过去纯用白色敷彩的基础上,掺用更多的色彩,使肤色随人物塑造的要求,更加丰富。并改用“髹饰”代替“盖蜡”,使之不易褪色、沾污。1979年,江朝铉被省二轻厅评定为木偶头雕刻工艺美术师。
  1981年,成立以江朝铉和黄义罗、江碧峰为骨干的泉州木偶雕刻厂。当年,他们创作的《江加走木偶头面谱首饰盒》获全国优秀旅游纪念品创作奖。1983年,该厂的“江加走木偶头”和“全身木偶”,分别获得中国国际旅游会议旅游纪念优秀作品奖和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二等奖。近年来,该厂发展各种式样的戏剧面谱和泥质头像、提线玩偶、掌中玩偶,丰富了木偶艺术的品种。
  泉州除掌中木偶头外,还有提线木偶。提线的造像略同于掌中木偶头,基本形象有36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雕刻艺人詹梓泽恢复提线木偶生产,并与杖头木偶结合。但泉州木偶头仍以掌中木偶头雕刻为主。
  (二)漳州木偶头雕刻
  漳州木偶戏也很盛行,木偶头雕刻也很出色。清代,就有称“鸽司”、“扭司”、“尚司”、“滨潭”、“金钟”等木偶头雕刻工艺匠师。清末,也有木偶头雕刻作坊。较有名的是岳口街的何守忠木偶头雕刻店,北桥头(今大同路)徐荃的木偶头雕刻店。民国17年(1928年),徐年松“天然”木偶头雕刻工场的木偶头较著名,是其盛期。当时,龙溪、龙岩一带多有销售“天然”木偶头;“天然”年产200多个木偶头,单价1~6元不等,产值在1000元上下。
  漳州木偶头雕刻艺人徐年松。其造像偏重写实,稍带夸张,生活气息浓郁。如“白须老生”,脸形多用“国”字型,写真为主,突出眉骨和下巴,眉毛松长,前额和眉梢的皱纹刻划细致,形象生动。“文武生”和“文武旦”为其代表作,其特点是写实,五官俊秀、容貌丰腴、色调柔和,解剖关系处理得当,比例准确。百余种头像,神态各异,各有特色,形成“北派”的艺术风格。
  1955年,漳州工艺社成立,徐年松负责培养新一代雕刻艺人。其子徐竹初,曾有三件木偶雕刻作品参加全国少年儿童科技和工艺作品展览会,评为特等奖。1961年,省文化厅和轻工厅评定徐竹初为木偶头雕刻艺人。1962年,徐年松进入漳州木偶剧团专职从事木偶设计雕刻,他创作的《闺文旦》、《文武生》被评为全国优秀奖。1964年,获《木偶舞台设计》特等奖。1987年10月,在香港举办徐竹初木偶雕刻艺术展。他还为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地培养一批木偶雕刻人才。
  为了加强木偶戏演出效果,漳州木偶雕刻艺人对木偶造像进行大胆改革,将木偶身长8寸提高到1尺5寸,头型相应加大;将木偶面部上油打蜡改为油彩扑粉定妆,减弱面部反光;改革木偶头的造型和面谱设计,参照京戏面谱与原来地方的面谱,将二者有机的揉合,既新颖又有特色。
  木偶制作包括头像雕刻、粉彩、须发和四肢的安装和服装等,涉及的工艺有雕塑、彩绘、刺绣、编结、缝纫等,而木偶头雕刻是最主要的。木偶头的制作分木雕、粉彩两大工序:先选用质轻易刻的樟木、榆木,劈成与木偶头像等高的三角形;刻划面部中线,定出五官;挖空颈脖部,便于演员手指伸入;雕成头像坯;安上活动的嘴、眼。在彩绘脸谱前,先裱以棉纸、涂上调和水胶,并沥以细泥浆,粗磨后补隙、修光,然后上粉,彩绘脸谱、上蜡,最后安上发髻、胡须。
  二、剪纸
  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作装饰性工艺加工的民间造型艺术。
  福建省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宋代,泉州已有刻纸自制“红笺”、“福符”。明代,闽南一带剪纸穷极精巧,制作者甚为普遍。清代,泉州已有专业刻纸,为节庆日作吉祥装饰。到清末,生产“门笺”的作坊达数十家,工匠200多人。民国期间,泉州刻纸业兴旺,匠人不少,刻纸师李尧宝声名渐著。
  1955年4月,举办全省民间剪纸展览会,作品590余件,作者绝大部分是农村、市镇的家庭妇女,一部分是民间艺人和美术工作者。展后,选取部分优秀作品编印《福建剪纸》,于1965年出版。同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尧宝刻纸集》。漳州先后举办几期业余剪纸学习班,培养一批剪纸新秀。“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传统内容的剪纸被视为“四旧”遭到焚毁。但也大量出现“革命”题材的剪纸。1977年后,,福建省剪纸又呈现繁荣景象。1981年,成立泉州刻纸厂,是为省内唯一的专业厂。由于福建剪纸风格独特,漳浦剪纸新秀陈秋日曾多次出国进行艺术交流。福建剪纸除内销外,还销往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东南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福建各地民间都有剪纸,盛行于沿海的泉州、晋江、莆田、龙溪等地区;也流行于山区的宁德、建阳等地。沿海和山区的艺术风格截然不同。沿海一带是纤巧秀丽、玲珑剔透;山区一带则粗犷深厚、淳朴自然。表现的形式和内容也不相同,沿海的作品幅面较大,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欣赏性作品较多,现代和传统题材并举;山区作品,幅面小,形式内容较为单一,但生活气息浓厚。“刻”(使用刻刀)在城市,“剪”(使用剪刀)在农村,这是福建剪纸的一大特点。“剪”,淳朴自然,有乡土气息,符合农村使用和欣赏习惯;“刻”,淡雅脱俗,适应复杂题材的创作。
  泉州刻纸艺人李尧宝突破泉州刻纸品类单调、水平不高的局限,另创新路。
  李尧宝(1893~1983年),少时随父学漆艺,继则随兄学刻红签、福符。他将刻纸图案应用到建筑装饰上,后逐渐扩展到家具装饰;作品行销闽南,以至台湾、南洋等地,因而李尧宝刻纸名驰海内外。李尧宝刻纸图案选材广,有飞禽、走兽、花卉、人物、博古等。图案结构绚丽、生动,饶有闽南地方风格。其采用錾刻技法,在多层相叠的色纸上一次性完成所设计的作品,上下刀痕一致,作品线条轻捷流畅、刀刻挺拔、黑白对比强烈,有白描风味,成为泉州刻纸独特风格的代表。他的刻纸后来被应用于花灯装饰上。李尧宝刻纸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工艺美术展览。1957年,李尧宝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他逝世后,由泉州市刻纸花灯厂继承刻纸传统工艺,吴祖赞是其中的佼佼者。
  漳州剪纸俗称“剪花”、“铰花”。最早流传于漳浦县的村镇,又叫“漳浦剪纸”。农村妇女在婚嫁节庆之日,常用大红纸张剪以“凤凰牡丹”、“红桃”、“鱼草”等图案,寓意“荣华富贵”、“长寿”、“钱财有余”等,已成俗,后逐渐在民间发展成为剪纸工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剪纸艺术的发展,发掘、整理民间的优秀作品加以出版,并派出专业工艺美术工作者与之配合,加强创新,举办学习班,培养一批剪纸新秀,使漳州剪纸工艺题材更新、开拓,能够表现新的生活,反映新的事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漳州剪纸呈现出繁荣景象,创作出《展望宏图》、《奔向2000年》、《祖国万岁》、《曙光初照》、《少先队养鸡场》、《渔岛早晨》等生活新作。剪纸队伍不断壮大,有三代剪纸世家的黄素、郑小蕊、张峥荣,有多次出国参加文化交流的陈秋日,还有8岁“神剪”林亚丹。迄今,全市已有100多个专业和业余剪纸创作人员。
  漳州剪纸所用纸料主要是染色的毛边纸、有光纸。剪前先把三、四张纸重叠固定,在背面用指甲或铅笔划绘出图案轮廓线,用小绣花剪轻巧娴熟地施剪,先小后大,由里到外,剔去多余,剪好后衬以白纸,以显效果。
  漳州剪纸纤细柔软,内容丰富,题材有花卉、瓜果、虫鱼、飞禽、走兽,有戏剧故事人物以及有象征吉祥如意的礼花;作品远销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和港、澳地区。
  漳州剪纸著名艺人黄素,1957年,被评为民间艺人,1964年,调到漳州市工艺美术公司专业从事剪纸。黄素剪纸具有民间歌谣的稚拙风味,作品形象朴实自然,剪法精巧纤细而不失于平庸。她剪路较宽,善于表现各种题材,还善于应用不同剪法表现各种对象。她剪的花丼娇柔秀气,仕女窈窕多姿,家禽飞鸟神形兼备。其代表作有《老鼠娶亲》、《双凤牡丹》等。
  屏南剪纸根于农村,家家能工,户户通晓。当地习俗以剪纸优劣来衡量出嫁女子是否心灵手巧。崇口乡群众办喜事,要用大量剪纸“礼花”来装饰食品,现有剪纸人员100多人,技艺较高的有30多人。
  浦城剪纸,亦有不少高手,作者李兰珠的《黄花鱼》、《戏荷》,潘锦秀的《酒壶》、《果花》,有南北剪纸风格共存的特点,外形粗犷醒目,图内精工细剪。
  莆田剪纸在民间十分流行,大多是“礼花”、“果花”一类。但剪工极精,手法上表现强烈的黑白效果,以粗而大的边框阴刻来衬托细腻的阳刻主题。
  厦门剪纸主要以刻为主,较著名的有周昌桔、徐耀坤。他们师承李尧宝并有所创新,创作不少以人物为主题的刻纸作品,并有适量生产。
  霞浦剪纸多用红纸阳剪,60年代,冯红霞最为著名,剪纸大多根据礼物的形状,如猪腿上贴有猪腿形状的“猪腿花”,鱼形状的“鱼花”以及“干菜花”、“饼花”等。
  福鼎剪纸以白纸阴剪而独具一格,一般作为兜肚花、鞋花、帽花的底样,多采用均匀对称的手法,布局严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有刻纸名手李妹仔等人。
  东山剪纸一般是礼花。黄蕊是60年代出色的剪纸艺人,她善于抓住形象特征,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作品近乎山西、陕西的风格。
  三、灯彩
  福建省“上元燃灯”已有1000多年历史。宋代有很大发展,已名闻全国。据周密《武林旧事》载:福州选贡国都临安(今杭州)的花灯,“纯用白玉,晃耀夺目,爽彻心目”,当时有“灯品之多,苏、福为冠”的美誉。宋、元之际,本省民间流行“走马灯”,制作简单:篾扎方形框架,正面糊裱绘有“太平城”的幕景,灯内置一架纸制风车伞,伞心为轴,轴腰置四辐条,接一篾环,环上贴以人、车、马等的剪影,点上烛火,烛火产生的气流带动风车伞旋转,并借烛光造影,影像映在幕景上,物像便不断地从“太平城”城门穿过,颇饶味趣。
  明代远胜于宋代,明王世懋《闽部疏》说:“闽俗重元宵,十三日已放灯,数步一立表,一表辄数灯。家联户缀,灿若落珠。如是者,至下弦犹不肯撤”。因此有“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愈闽中”的盛况。当时,闽中有一种墨纱灯,因精巧异常,故海内争重之。福州、泉州有“料丝灯”。“料丝”是以玻璃拉丝,然后拼排成片,镶于灯骨上,烛光从料丝折射而出,精美新巧。
  清代,福州灯节灯期长达20天。古田县的“字灯”最有特色,“字灯”每灯一字,集字为联,长的句子达到74字,短的也有14字。在流贯城中的内河沿岸张挂,长达里许,月光灯影,辉映水上,极为壮观。闽东有一种“明矾花灯”,系用铁丝捆上彩色丝线,然后扎成各种优美的灯型,再把经扎彩的铁丝灯骨放在明矾卤锅里浸溃,提出冷却,往返数次,矾液在灯骨上结成晶体。入夜,烛光从铁丝色丝所附着的明矾晶体透出晶莹光彩,非常美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花灯技艺不断提高。泉州和福州都集中有艺人,并组织工厂生产花灯。
  (一)泉州花灯
  宋、元时代,泉州海外交通繁荣,人文荟萃,神道设教,更加普遍,结彩张灯,遂成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的组成部分。民间风俗,“上元”、“中元”、“下元”节庆,都要张挂灯彩。灯在道观、佛堂不仅是照明物,也是吉祥物。民间用灯遍及城乡。元宵,古时除官办与里闾办的较大规模的灯棚外,家家户户都要上灯;民间的婚丧喜庆、祭天酬神、酿醮游灯、菩萨寿诞,都要张挂灯彩。几乎家家都有“天公灯”,户户都有“七娘灯”。丧喜事要成对的“红枣灯”。旧俗“普渡”要挂“普渡公灯”。此外还有“姓名灯”(又称“桶灯”)和“大红灯”。
  花灯,泉州人称为“古灯”,又称“灯彩”。清乾隆年编修的《泉州府志》,载有奇巧灯品:“周围灯火,缘以练锦,缀以流苏,鼓鸣于内,钟应以外;有的则灯头三层,爇沉、檀其上,香闻数里;有音、有色、有香。有的花灯人物,布以机关,能在灯光之下,表演一定的动作”。当地风俗,有新嫁女之家,元宵之前要向女婿家送灯,“灯”是人“丁”的谐音,寓有“添丁”之愿;以送一对红、白莲花灯为主,意是“莲生贵子”。富有人家,还送六角宫灯。明代以前,纱宫灯用纱罗裱褙,工笔绘画,精美华贵。后改用玻璃,每垛用锡粘固,灯面多以花鸟、山水、人物等为题材。六角棱上都挑出“玉笔头”,并饰以苏绶;六棱下有曲几形脚,颇为雅致。宫灯或称新娘灯、玉笔灯,新婚第一年才送。普通人家,除送“莲花灯”外,兼送“雄鸡灯”和方形纱灯,画着“状元游街”、“仙姑送子”等。泉州历来灯品丰富。元宵常见花灯还有各种各样的料丝灯、锡灯、琉璃灯,以及纸摺类无骨的饼灯、西瓜灯等;有骨灯类的庆(磬)灯、卷书灯、绣球灯、绣房灯、恭喜灯、八卦灯、麒麟灯、玉笔灯、关公灯、雄鸡灯、竹节灯、花篮灯、六角灯、五梅花灯、宝华灯、兔仔灯、鲤鱼灯、龙灯、虎仔灯、鳄鱼灯、虾灯、水蛙灯、甩球灯、瓜果灯、千秋灯、走马灯等。还有取用果蔬挖空作灯的,如萝卜灯、白菜灯、桔灯等。近代更有“玻璃花灯”和反映现代生活的“飞机灯”、“坦克灯”、“火箭灯”等。此外,有一奇特的“千秋火”,灯似球形,重心稳定,以脚踢之,灯在地面滚动而火不灭。
  泉州有专营花灯的店铺,灯坯和灯骨是专业户生产,灯库店收购加工成品。高级灯由彩扎名师特制,有的是按需求设计的。普通灯多为副业生产和个体手工业户生产。由于世代相传,技艺精熟,所以质量稳定。县后街的郭清司,以制“狮灯”著名。
  清末,泉州灯市集中于中和、和衷二铺,即今钟楼至东街一带。清末民初,有浙江温州来泉州开设的两家“角灯铺”,制作“琉璃灯”、“明角灯”。明角灯是以绵羊角为原料锤锻展制而成的。泉州打锡巷,制造锡斗灯,是结婚酬神的精制灯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泉州灯彩工艺不断发展。1953年,集中晋江、南安、惠安、泉州的著名灯彩艺人,制作小规模的鳌山胜会,聚集各式各样花灯,搭棚布景,在开元寺展出。1954年,刻纸能手李尧宝制作一盏料丝花灯,使濒临失传的料丝灯技艺得以恢复。1955年,陈天恩彩扎人物灯“陈三睇灯”获全市第一名。1978年,泉州开元寺举行盛大的花灯展览。1981年,再次在开元寺举行灯展评比,参赛的有100多盏花灯,包括宫灯、料丝灯、锡雕灯、莲花灯、无骨灯、花篮灯、花瓶灯、八吉灯、动物灯、走马灯、座灯等十大类。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即景赋诗云:“放大光明双宋塔,花灯如海竞新奇。平生看遍鱼龙市,不及今年元夜时。”
  1981年9月,泉州刻纸花灯厂成立,著名艺人李尧宝任名誉厂长、顾问。在他的指导下,吴祖赞创作了能摺叠的“双面印花布灯”,克服以往花灯工繁、价高、包装不便的缺点,在1982年广州交易会上获10万元的定货。随后,吴祖赞又创作一种吹塑与刻纸相结合的“刻纸吹塑灯”,在1983年春季广交会上获20多万元订货。1985年,对外来的产品(金球灯和拉花)进行改造,获10多万元的定货。
  1995年2月,泉州组团到台湾省鹿港举办传统花灯展,展出近300盏花灯,有针刺毛骨灯、绣球灯、料丝灯、铁骨灯、扇形孔雀灯、纸扎宫灯、花亭灯以及动物图案花灯。展团10名匠师在展厅当场示范制作。台湾《中国时报》称:“台湾花灯的制作技巧,已经日趋没落,远不如大陆”。
  泉州花灯的工艺操作,因材料不同而分为木制骨架、铁丝扎骨、竹篾扎骨等几种,以及工艺精致的纸摺方柱形纸管骨架。花灯的工序是:经扎骨成型,在糊裱丝绸或纸张的表面上,再用框线剪贴结合“包堆”(薄雕)彩绘装饰,或配以诗、书、画;也有在较厚的彩色纸表面上针刺纹样或镂刻图案。
  泉州花灯代表性品种有:料丝灯、彩扎灯、无骨灯和走马灯。
  料丝灯:料丝灯是用糯米制成透明的针状细丝,用纸板经过镂刻出巧细的图案,加以彩绘,再把晶莹的料丝(今用玻璃丝)粘贴在图案背部,按设计要求,把各种形体的图案灯片拼装成整体造型后,挂上灯穗。1954年,李尧宝制作的“多角料丝灯”,用165个等边三角形的刻纸贴丝图案组成的灯体上部配上翘角“亭盖”。他应用等边三角形、等边五角形、等边六角形,形成各种多面体;运用光学的折射原理,使灯体凹凸相间,妙趣横生,收到了形、光、色皆美的艺术效果。这盏灯当时在晋江地区工艺美展上获得成功,后送到西欧、日本、前苏联等国展出,并被选作国家礼品。1959年,李尧宝制作“劳动光荣料丝灯”参加全国工艺美展,刘少奇主席参观后很感兴趣,详细询问花灯的制作过程和艺人的工作情况,并和李尧宝在花灯下合影留念。
  彩扎花灯:以绸布、纸张、竹篾为扎制材料,经扎骨、糊纸、包堆、剪花、画工五道工序而成。著名彩扎花灯艺人陈天恩扎制的“蝶恋花”、“狮子舞球”、“陈三睇灯”、“武松打虎”、“哪吒闹海”、“双龙戏珠”等花灯,形式多变,做工精巧,很有地方特点。制灯名手陈昌土制作的方形纸管灯,别有一番情趣,在广州灯展上颇受赞扬。彩扎花灯类有宫灯、花篮灯、龙灯、动物灯、人物灯、花果鸟鱼灯等。
  (二)福州花灯
  福州花灯唐代已有。宋代,上元佳节,城内府衙和乾元、大中、庆城、神光、仁王诸大寺观均张灯结彩;尤以左、右两院大衙门,更是争奇斗艳,衙门口结有灯楼,东、西相对,招引观众。内展有灯球、莲花灯、百花灯三大类;还有玻璃(灯)屏等等,每盏灯高盈丈,一灯燃烛十余根。两衙外的通衢大道(今南街),毗屋联檐,挂有大灯。在谯门(即鼓楼前),架设一座巍峨的“彩山”。各寺观花灯也各有特色。当时已有利用机械原理制作的“灌水转机”活动花灯。如《三山志》所载:“又为纸偶人,作缘竿、履索、飞龙、戏狮之像”。两院所列的落地琉璃屏灯,其圈骨也有用琉璃所作。此种灯又号“无骨灯”。当时,福州还有“如清冰玉壶,爽彻心目”的“玉灯”,送临安(今杭州)参加上元灯会,被评为上品。明代,福州已有“料丝灯”的记载。曹学佺《洪江元夕曲》有句曰:“料丝颜色胜玻璃,辟易光芒万丈齐。锦字分明人不识,面文织向窦家妻”。
  福州花灯制作精巧,品种繁多。以材料分,有明角灯、纸灯、纱灯、绢帛灯、料丝灯、琉璃灯、玉灯等;以品种分,有宫灯、龙灯、走马灯、百花灯、鸟兽灯等;以造型分,有方灯、圆灯、八角灯以及各种形态的动、植物灯等,花色品种有数百种。料丝灯和桔灯是传统产品。
  福州灯市最著名的是南后街,其次是小桥到大桥之间,再者为茶亭一带。南后街紧邻官绅居住的“三坊七巷”,街面狭窄,木屋鳞次栉比,一家一户常年制灯。每年正月初三起,南后街两旁就摆起灯摊,挂满各色各样的花灯。元宵之夜,街上游人摩肩接踵,灯市达到高潮,花灯也销售一空。民谣道:“前街买买蚶,后街买买灯。不买明年事,过去芋头灯”。其意是买蚶要到南街买,而买灯则要至后街;如果现在不买,就得等到明年;过了南后街,只能买到芋头灯。可见后街灯市是福州民俗传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灯艺人组织合作社,后来加入工艺美术厂。居家妇女、老人也因习俗少制或不制灯,制灯工艺逐渐衰落。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设计制作的以木画与漆器结合的“漆骨木画灯”,有吊挂式、壁挂式的造型,呈斗状、六角形或半六角形的灯具。骨架由细木老艺人王声章制作,工艺精细,小巧玲珑,经过髹饰,灯身六面框镶以透明和磨砂的夹层玻璃,其间配置木画艺人赵权师、徒制作的花鸟木画,曾获得外贸订货;后转由木画厂投产。
  1979年以后,元宵赏灯渐趋恢复,南后街灯市随之恢复,家庭个体制灯户,重操旧业。近年,灯艺更趋新颖别致。每逢元宵佳节,市文化局、工人文化宫和各区文化馆都举办灯会和灯谜活动。参展者有专业的,也有业余的;送展的灯彩,有反映政治时事的,有表现诗情画意、风俗民情、花草果实的,有表现历史故事、英雄事迹、人物、科技与建设等的。其形式、用料和技术方面,有桔灯、宫灯、料丝灯、百花篮灯、立体电感音响走马灯、芙蓉出水显影灯等等,这些反映福州民间优秀灯艺恢复后,传统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持、发展和提高。
  四、彩扎
  福建省彩扎,已有千余年历史,俗称“糊纸”或“纸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以彩绸扎制,故称彩扎)。彩扎是以竹篾或铁丝为骨架,用彩纸或彩帛糊裱而成的民间造型美术品。
  彩扎的缘起与发展都同乡风民俗息息相关。福建沿海市镇的形成,刺激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封建迷信陋俗也伴随而来。为图吉利,不论建房、开市,商贾富绅必糊扎“鳌山”以期纳福迎祥。鳌山上有楼台亭阁、花草树木、人物和禽兽等,往往选用某些故事情节,以寓吉祥如意。为敬神送鬼、“超渡”亡灵,民俗也要扎制冥屋,设置人物、用具、冥钱等等,以祈冥福,而驱邪镇恶。农历七月“鬼节”,闽南“普渡”之风甚盛,家家户户兴办彩扎。内容有台面戏剧:“大戏”有人物十余人一场,小戏则三五人一场。婚喜则扎“天仙送子”,丧事则扎“灵厝”药师;乡间庙会则为小孩扎制小型的、传统的人物和动物。元宵、中秋时节,则扎制花灯,以竞相媲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彩扎成为一种工艺美术品。除传统题材外,创作不少反映现实生活作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彩扎工艺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彩扎人物与北京“绢人”、广东“纱灯”同属美术人形一类,取材很广,但以戏曲人物为多,有双像和群像,高大者可达2米,小巧者不足5寸。
  彩扎人物表现力丰富,艺人能应景即兴随意扎制民俗玩艺。内容由顾客任意点出,规格依需要而定。一般造型简括,形体洗练,手势现实,整组人物多以青、白、红、黑等色表现人物性格,动物则较为夸张,装饰味浓,诙谐成趣。
  彩扎工艺有“站活”和“坐活”两种:“站活”,因制作大型作品,要站着制作,如“鳌山”、“灵厝”、“牌楼”等。“坐活”,为坐着扎制精致小品,如人物、飞禽走兽等。现在的彩扎大都属于“坐活”。
  制作工序:先扎制骨架,后堆糊裱纸,再装配手脚、头面,依情节、人物身份、服饰和动态,剪贴沾粘绸布,“穿”上衣服,摺叠衣纹,加上饰品和道具等。以上各种工序,彩扎艺匠多有专业分工,不少艺人是一专多能。彩扎材料主要是纸张、绸布、铁丝、竹篾、浆糊、泥土和颜料,工具是剪刀、小刀、画笔等。
  彩扎主要分布在福建沿海一带的福州、泉州、厦门、漳州、惠安、莆田、漳浦等地,以泉州、厦门两地为代表,各地的彩扎也各有自己的风格和特长。
  (一)泉州彩扎
  清代,泉州已有专业纸扎店。同治年间(1862~1874年)开设的“锦茂”纸扎店最古老,传有四代,民国18年(1929年)后改“金传胪”。当时,还有陈其寿的“玉版成”,张春波的“棉成”,陈霖司的“泉兴”,蔡细只的“新楮宗”,蔡乌纳的“建兴”等。民国期间,尚有林存忠的“工艺糊纸店”,苏荣来的“金奇然”,杨兴司等人的“仿真成”等糊纸店。泉州纸扎有戏剧故事、花鸟盆景等,制作精致,作为民俗喜庆礼品在泮宫口的“物华泰”经销,颇受欢迎。还有花巷口的洋货店“南华泰”,因有利可图也经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糊纸业一改过去为迷信服务的传统,转而为宣传教育和文艺创作。1952年,泉州纸扎艺人陈天恩等扎塑十多台反映旧社会婚姻制度情况的彩扎,参加晋江的婚姻法展览会。1953年,陈天恩受地、市文化部门的委托,邀集晋江、南安、惠安三县10多位糊纸艺人,在开元寺内扎制大型“鳌山”,参加晋江地区工艺美术展览会。同年,陈天恩创作“水漫金山”、“牛郎织女”、“武松打虎”、“大闹天宫”等作品,参加华东地区展览会,获得好评。1954年,泉州有糊纸艺人7户18人,其中3人参加泉州美术工场。此时彩扎不仅题材内容新,而且工艺也有所改革,将半面人头,改为整颗头的彩扎人物,改浆糊粘贴为树脂粘贴,克服易脱落、易虫蛀的缺点。头面塑造都按情节需要,改变过去一头多用的传统。彩扎成为具有特色的民间美术品而受中国美协的重视和订货。1957年,北京朝花出版社辑录陈天恩、陈沧浪、卢金钗的作品,编辑出版了《泉州戏曲彩扎人物》画片。
  泉州彩扎属于“南派”,善于扎制塑造戏曲中的妇女形象,比例得当,解剖准确,仪态优美,形象逼真。
  陈天恩是泉州彩扎技艺著名的老艺人,16岁从父学艺,除吸收传统技艺外,很注意观察戏剧人物形象的动态和服式配置、色彩处理。他的作品能根据人物性格设计动态、表达感情,故而生动活泼。其代表作有《观音》、《牛郎织女》、《水漫金山》、《陈三五娘》、《霸王别姬》、《西厢记》、《红楼梦》、《三岔口》、《武松打虎》等。作品行销东南亚等地。1978年,他创作《蝶恋花》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被评为优秀作品。1979年4月,陈天恩被省二轻厅评定为彩扎工艺美术师。此外,泉州彩扎艺人还有卢金钗、陈沧浪等,他们的作品也各有所长。
  (二)厦门彩扎
  厦门彩扎原是制作粗陋的民俗迷信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艺人们对纸扎进行革新,把民间传统和现代艺术结合起来,改纸质为绸质,注意刻划入物的表情、姿态和性格,厦门彩扎工艺向艺术彩扎发展,成为新的工艺美术品种。
  厦门彩扎属于“北派”,多以京剧为蓝本,擅长戏剧武打人物。彩扎艺人柯石头(1902~1974年)是北派代表,其祖父柯青、父柯栋均从事彩扎业,并总结有彩扎的歌诀。柯栋是厦门糊纸业“三把半剪刀”之一把,柯石头为半把。因柯氏居住溪岸,故名“溪岸派”,柯石头自小喜爱打拳弄棒,也酷爱描摹戏剧武打人物,常深入剧团观摩,研究剧中人物形象、性格和思想活动等。其作品多取京剧武打短扎的造型。他曾以武松为题材,创作了《武松打店》、《狮子楼》、《快活林》、《景阳岗》等作品,能把武松在不同境遇中的不同思想动态表现出来。其名作还有《单刀会》、《群英会》、《独木关》、《杨门女将》、《三岔口》、《战宛城》等,柯石头的创作基本倾向于现实主义。
  柯石头艺徒高一池、张开炳,在彩扎工艺上也取得成就。1979年4月,张开炳被省二轻厅评为工艺美术师。他的作品《怀念台湾同胞》,塑造了三个体态优美、蕴蓄着盼望祖国统一愿望的高山族同胞形象,参加1978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
  近几年来,厦门彩扎新作日益增多,作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漳州彩扎
  明初,漳州有于立春前用纸扎“春牛”游街之举,谓之“迎春牛”,以祈丰年。清代,漳州纸扎艺人一二百人,有“凤霞派”、“蜈蚣山派”、“岳顶派”、“长太派”、“福盛派”之分。由于流派的产生,带来技艺上的竞争,促进民间纸扎艺术的发展。草花街、东门岳顶、南门南市头有十几家糊纸草花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漳州玩具厂纸艺工场。艺人们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利用传统形式制作新的内容。
  漳州彩扎地方特色很浓,做工繁而不复,细致入微。婚、丧、喜、庆都有扎制,平时还有扎制玩具、戏曲人物。制作过程中艺人有所分工,有的擅长“包堆”、“剪贴”、“装潢”;有的擅长“扎骨”。遇有业务,两类艺人相邀合作,前者谓之“帮顶”,后者谓之为“帮脚”。
  肖元龙(1902~1982年)是漳州较著名的彩扎艺人,其作品《刮骨弈棋》、《木兰从军》受到好评。其彩扎人物装置发条,能简单摹仿纺纱、织布等动作,有其独到之处。
  五、彩塑
  福建省彩塑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产品造型生动、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主要产地有福州、漳州、厦门、泉州。
  (一)福州泥塑
  福州泥塑(俗称“土人仔”)其源已无可稽考。据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中秋时节,福州白塔(定光塔)、乌塔(坚牢塔)的僧人都在塔上燃灯结彩以示庆贺。富贵人家每以自家珍玩陈于厅堂,让乡人共赏,以示富足。普通或穷苦人家也要庆贺,则用泥塑偶像、陶塔,模仿寺庙“道场”,陈列观音、弥勒、天王、罗汉以及其他如“三国”、“水浒”、“西游”的戏剧人物,再缀以灯火、香烛、小盆景、稻秧盘栽等,与明月交相辉映,也煞是好看,日久渐成风俗。不仅为八闽父老、三山孩提所喜闻乐见,海外华侨也常携泥偶出国,保持乡俗,怀恋乡情。据传,泥偶捣碎煎服,能治水土不服之症。
  民国初,河口咀一条街,有50余家“土人仔”作坊及销售店。民国25年(1936年),该行业最为鼎盛,从业人员达140人,年产220余万个泥偶。民国26年,民间艺人郑銮球、郑灼灼创作《牛郎织女》、《八美楼》等作品,郑营营继而创作《龙灯球》等作品,福州泥塑开始从以玩具为主,转而为民间妆彩的“美术泥塑”,丰富了泥塑内容,受到群众好评。后因日寇侵华,福州泥塑一蹶不振,逐渐衰落。
  1952年举办福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会,彩塑艺人吴兆木之子吴良彬选送10多件彩塑作品参展。1953年,河口咀30多位彩塑从业者组织“台江土人仔生产合作小组”,1954年,转为合作社,1958年,该社与台江土木铁玩具合作社合并,1962年,并入福州第八塑料厂。从此,该业者改图别业。“文化大革命”中,彩塑陶模被毁。
  福州泥塑主要采用黑粘土、池底土、田下土为原料。黑粘土产自北郊北岭,灰细、有光泽、固性好,可制精致产品,如用来塑造《牛郎织女》、《八美图》等;池底土塑造面,质软,不易裂,也用一些鲜艳轻料,如:桃红、金黄、黄、绿等色。
  (二)漳州彩塑
  漳州彩塑(泥偶)民间早已有之。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有许学修之叔(佚名)开设泥偶家庭作坊,学修继之,并在漳州北桥头开设第一家“许恒盛土店”。道光年间(1821~1850年),彩塑产品渐销龙溪、云霄、长泰、漳浦、诏安、南靖、晋江、厦门等地。光绪年间(1875~1908年),有“许合发”、“妙采风”、“小庆”、“王仔贤”等几家泥偶铺子开业。这时产品大批销往台湾、南洋、日本等地。清末民国初,又有“新新是”、“耀记”、“巧自然”等店号。艺人柯海、陈世明等吸收潮州、福州、泉州等地泥偶的优点,彰州彩塑有了大的进步,较有名气的专业店有“生成是”(徐荃)、“结不成”(柯海)等家。民国10年(1921年),从业者上百人,仅陈再添一家就有20多人。
  漳州拜佛盛行,每逢中秋,几乎家家户户都购买泥偶,用作节日馈赠品或供佛。品种花色丰富,风格朴实随俗,价格低廉,深受欢迎,尤为儿童所喜爱。产品有玩具类和菩萨、观音、弥勒等佛陀类。生产发展,促进竞争,出现创新题材,如戏曲人物,不但形象生动,而且装饰讲究,仿芗剧人物尤为畅销。“结不成”(柯海)号的戏剧彩塑不但写实,还能体现情节。“生成是”(徐荃)专做民俗产品,如“和合仙”、“红孩儿”、“寿星”、“古老”、“财子寿”、“状元”等,多丰腴富态,为群众所乐见。还有“八仙”、“西游”、“三国”、“水浒”等,不少已销往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抗日战争后生产停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漳州彩塑有陈再添、徐荃、徐树、合发、许恒成5家和家庭妇女制作粗货的3家,从业人员27人,其中技艺人员8人,女工19人。1955年,组织生产合作社,产品题材更新,有不少新作品,如工、农、兵形象,各种面谱、动物,以及掌中戏、杖头木偶、戏泥偶头等。1958年,全市零散泥偶艺匠组织起来,成立漳州玩具厂。
  漳州彩塑主要原料是“田格泥”,田格泥以南郊为佳,富粘性、质韧细、无颗粒,以粉质颜料调牛皮胶作表面装饰,制作过程:捶泥、打稿、捏塑、制模、翻模、印坯、窑烧、整修、上粉、上色、开脸、过蜡等工序,漳州彩塑以圆雕为多,现在以浮雕加漆线装饰,配上镜框彩塑。
  清末民国初,漳州著名艺人陈世明(福州人)开泥偶店,称“巧自然”。作品带福州泥塑风格,精细写实,大异于漳州的粗犷传统。他尤善戏剧人物,仕女身姿婀娜,衣褶简练,对漳州彩塑颇有影响。名艺人柯海善塑武打人物,粗犷有力,上彩大胆,线条流畅,作品有《吕布》、《姜子牙》、《申公豹》、《刘海戏蟾》、《八仙》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漳州有影响的彩塑艺人有陈再添、洪扁,他们不仅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而且培养了新一代技艺人员。陈再添学习柯海造像和开脸技艺,作品圆满大方,洗练自然,色彩质朴,自成风格,如《关公》、《土地公》等,他创新的作品有《福小儿》、《孩儿仔》等,行销南洋、台湾。艺人洪扁的作品特点是造型端庄严谨,笔着纯熟精致,色彩浓烈明亮。
  (三)厦门彩塑
  厦门彩塑是在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本地丰富的“白善土”(粘土)为材料,塑成各种造型,经烧成质地稍硬的粗陶后,敷彩上蜡而成。主要制作各种神佛、动物和玩具求售于街头,作品粗糙。1957年,厦门市组建雕塑生产合作社,从事彩塑工艺创作和生产。1972年,雕塑合作社并到厦门市工艺美术厂为彩塑车间,人员渐增,生产发展,题材广泛,有佛像、传统人物和动物,自成风格。花色品种由原来的六七十种,发展到百余种。产品不但内销,也销往东南亚、日本、法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彩塑工艺师黄亚细认真吸收民间泥塑精华,参照唐代陶俑人物造型偏于细长的特点,结合人体解剖知识,创作出一批新颖别致、独具风格的彩塑美术品。他的作品主要特点是有鲜明的个性,人物修长苗条,姿态优美。在表现手法上,他注重线条的提炼,衣褶简洁概括;在人物情态上,注意端庄恬静,着意表现不同性格人物的内在情感;色彩上淡雅素净,明快清新,体现南国色调,四季如春。他的作品另一个特点是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较为成功的作品有《惠安女》、《回娘家》,以洗练的手法刻划勤劳朴实的闽南妇女形象,散发着乡土气息。他创作的许多作品多次被选送参加全国、全省的工艺美展和出国展览。1981~1982年,轻工部选择他的《回娘家》、《少数民族》、《惠安女》、《碧波传友谊》等作品到美国、科威特、菲律宾等国博物馆展览;《会诊归来》、《欢乐的儿童》、《傣族科技代表》等优秀作品先后参加全国工艺美展及全国玩具展览。《傣族科技代表》获1977年全省工艺美术展优秀作品奖。
  厦门彩塑中,还有些作品以动物题材取胜,如变形动物彩塑《小斑马》,作者庄安仁采用艺术夸张手法,大胆地突出头部和鬃毛,缩小身子,略去细节,使形象含蓄、神态可爱。
  (四)泉州泥彩塑
  泉州民间泥彩塑工艺,大体可分为神像和泥偶两类。
  泉州,古有“佛国”之称。寺庙道观林立,遍布城乡,因而雕神塑佛行历来十分发达,神像店铺遍及市镇,较早的有“西来意”,稍后的有“西方国”、“西天国”、“西明国”、“西藏等家。自清代以来,著名雕佛艺人有许陋、马棠棣、洪却、黄友泽,姚松林等,现代泥塑著名艺人有詹振辉、王静远、詹梓泽等。泥塑神像多为福德正神、观音、弥勒、福禄寿三星等。彩塑玩具,常见的有掌中泥偶头、龙王头、孩儿仔、不倒翁、泥兽以及有情节性的戏曲人物台景。
  泥偶玩具以模印定型,其特点是三分塑七分彩产品造型简练,色彩明丽,风格淳朴。以往的亭前街,是产销泥偶玩具的集中地,品种丰富,销售量大,后被新式玩具冲击,泥质玩具渐被淘汰。后仅存汪木水一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春节,泉州市文联举办文艺创作展览会,彩塑艺人张桂林的《工农兵》、詹振辉的(坑道战五昼夜》和陈德良的《龟》、《蛙》等分别获作品奖。同年春,张桂林的《采茶扑蝶》、《桃花搭渡》,参加省文化局举办的美术创作展览会,受到好评,并获选送参加华东工艺展览和北京展出。继而张桂林、詹梓泽、许文煌等人集体创作《留伞》、《睇灯》、《训女》、《磨镜》彩塑戏剧人物作品四件,参加华东工艺美术观摩展。1954年,泉州美术工场(泉州工艺美术公司前身)成立,张桂林开始生产戏剧面谱和彩塑人物盆景及提线泥偶;詹梓泽制作泥偶头、掌中泥偶、摇人,并根据提线木偶戏头像复制浮雕面谱,以及传统泥彩塑玩具;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
  泉州民间彩塑艺人用生漆揉成细如毫发的漆线应用到彩塑上,作为装饰花纹图案之用,并加以彩绘、描金,这就是有名的“漆线开金”,精致雅观,经久不褪色,形成泉州彩塑艺术的独特风格。
  泉州彩塑艺人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一套科学原则,形成自己的创作理论和制作技法。如人体比例的“坐五行六”,五官位置的“三程五步”,衣褶处理则有动、静、坐、立之分。此外还把不同的人物脸型系统地归纳为36种类型,因而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表现得更加典型,同时在塑造形象时很讲究视角的处理。传统方法有所请“坐观”、“上下观”,从而在观感上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五)闽南糯糕彩塑
  闽南一带的糯米糕彩塑,源自山东荷泽解元集穆李庄。在唐代就已有人用生面、熟面染彩,擅塑动物、花鸟及人像,作为供品或殉葬品。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江西弋阳泥塑匠人至穆李庄与捏面塑“花供”匠人合作,面塑技艺大为发展,原料也改用小麦面与糯米粉揉合、蒸制、染彩,题材和品种上增加了戏曲人物,使面塑走上民间艺术的道路。
  民国9年(1920年),穆李庄四代传人李俊兴、李俊福兄弟及师兄弟数人,来到厦门、泉州一带,成为闽南糯米塑之源。泉州近郊的双阳前洋村,家家都捏糯米糕人,所作彩塑人物和花果、动物,一般在10厘米左右;糯米塑人物,多取材历史、神话。作品质地柔润,色彩鲜美,雅俗共赏。逢年节庆供应订货,平时走街串巷叫卖,北上江、浙,南涉潮、汕,也流传到台湾和南洋群岛。
  六、木版年画
  福建省木刻书业始于唐代。宋代,雕版印刷已居国内重要地位,并以独特的图文并茂样式著称于世。建阳“麻沙版”至今为人所珍视。明嘉靖至隆庆间(1522~1572年)“建安派”(今建阳)是当时版画的重要流派。雕版印刷技术的发达促使木版年画的产生和发展。明、清时期,木版年画曾达极盛。漳州、泉州是木版年画大量印刷与广泛销售之地,不仅满足省内需要,还销往广东、浙江、江西、台湾以及南洋各地。民国初期,福鼎木刻饼花兴起,从单色发展到套色。抗日战争以后,漳州、泉州、福鼎等地的木版年画(饼花)衰微。
  云霄民间有“颔围巾”版画,用木刻描绘各种物象,用黑墨翻印在白布上,然后重彩印红、蓝、黄等颜色。“颔围巾”通常作为小孩满周岁时带用,一般以“石榴花”为内容,象征吉祥富贵、子孙满堂。少量生产,主要供应农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工作者曾对漳州、泉州、福鼎余存的木版年画(饼花)进行整理,有的还出版。“文化大革命”期间,泉州、福鼎所存雕版被毁,漳州尚余200多块刻版幸免于难,其中明版尤称珍贵。1986年,省文化厅拨专款印刷这批年画。同年10月,漳州木版年画在省美术馆福建民间美术展览会展出,轰动美术界。
  (一)泉州木版年画
  北宋时,泉州公使库的印书局已有书集印行。明初,泉州郡庠(府学)翻刻的《淳化阁帖》(世称“泉贴”)版本重见于世。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温陵(泉州别称)林长春、唐宗明手刻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扉画《卢舍那佛讲法华严经图》雕版(现存泉州开元寺)极为精致。清末,泉州道口街(今华侨大厦附近)有几家木刻书坊刻印书集,出版大量《历图》。历史上,泉州的雕版印刷术为泉州木版彩印画(包括年画)的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代,泉州木版年画发展很快,专业从事雕版彩画的有义全宫巷“美记”,继有“通兴”(“美记”的本家)、“重美”、“三兴”等家。民国初期,“美记”、“通兴”相继歇业,不久“重美”倒闭。生产最多、生意最好、影响最大的是“李福记”。“李福记”由李剑舟、李剑文兄弟主持。泉州木版年画印行最盛时期约有200多个工人从事生产,全市一天要用50刀纸(即9000张),再裁成四开,就有36000张。“李福记”生产最旺盛时,有30多个工人(包括染纸工人)。
  泉州木版年画除发行本省外,还发行到浙江、台湾以及南洋各地。当时,泉州经售门神的有“三吉”、“裕德”、“德裕”、“联友”、“成德”、“益新”、“义美”、“三益”、“泉兴”等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福记”合并到泉州市花纸生产合作社,后改为泉州纸类染印厂,“李福记”、“三兴”藏版归该厂保管。“文化大革命”期间,雕刻版和木版年画全被烧毁,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
  泉州木版彩印画品种丰富,按用途分,有年画、文化娱乐玩具、迷信用品和焚化品。其传统木版套色年画,构图饱满,线条坚实有力,色彩绚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题材内容有反映人们祈福迎祥愿望的,如《春招财子》,画面二童子抱一文大钱,构图饱满、色彩浓艳,童子健康俊秀。这幅年画销贵最多,现香港将其胶印发售。有《天官赐福》、《招财进宝》,有历史故事《四聘图》,有以《封神榜》和《说唐》人物为御凶避邪用的,如《姜太公骑四不象》、《黄飞虎骑五色神牛》以及《神荼》、《郁垒》、《尉迟恭》、《秦叔宝》等;还有镇邪之画,如《狮头衔七星宝剑》、《八卦图》。此外,有朱红为底的小方形桃符,印“福禄寿”字,双钩填绘装饰图案或寿星。
  雕版彩印的过程是:先绘图,后开椠,按墨稿分色分版雕版,墨线刻成上细下宽的楔形状,以防因木版涨缩导致线条断裂。泉州水印年画,是用一般酸性颜料加赤菜(当地一海菜,煮后如胶状),黄色用明矾、纯碱和槐花,白色用地产白土加牛皮胶。基本色有“黄丹”、“苏木”(红)、“槐花(铭黄)”、“佛青”,黑色用“竹烟”,其它间色根据需要调配。因此,泉州粉印表现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泉州木版套色年画现已绝迹。
  (二)漳州木版年画
  历史上漳州木刻印刷业很发达,有专业木刻印书簿籍的作坊,每年印数达数千部。自明代始,这些作坊有的兼印木版年画,其中以“颜锦华”为最著名。颜氏在明永乐年间(1403~1425年)就刻印木版年画。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颜锦华”店主颜一贯擅长雕版与印刷,其子颜腾蛟擅长画、刻、印;腾蛟子永庄是名画工,永贤擅长雕版。永庄、永贤还雇用画图、雕刻、印刷等工人60多名,印刷书籍的(称黑房)有40多人,印年画的(称红房)有20多人,繁盛时曾达40多人;分两班生产,一班印套色,一班印单色。一天要用一担多毛边纸,计印1860多张年画。年画品种增至200余种,为同行所远远不及。漳州木版年画销售很广,除本省闽南、闽西外,还大量批发到广东潮汕、海南岛、江西上饶、台湾、香港以及南洋诸国。仅“颜锦华”一家年销售量就达10万张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漳州木版年画基本停印。1956年,颜永贤子镜明曾印制162件木版年画,参加漳州工艺美术展览。当时,他家里两个房间都装满木刻版。“文化大革命”期间,颜镜明及子文华千方百计保存数百块木刻旧版,除文字版外,年画旧版有200余块,能印出完整的年画70多套(其中有明代雕版)。目前,只有颜文华一人能刻版。
  漳州木版年画品种丰富,以门神为最多,至今还有十几种;其次如“八仙”、“天仙送子”、“福禄寿”、“迎春纳福”等吉祥图案,“八卦”、“狮头”等避邪图案和以民间传说、神话与戏曲、小说话本为内容的单幅画或连环画,如“孟姜女”、“山伯英台”、“陈三五娘”、“三国演义”、“老鼠娶亲”等;再次为用于装饰花灯、建筑物、器物的花鸟图案及供文化娱乐欣赏之用的作品,共200余种。
  漳州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端庄,线条精练,色彩强烈,富有装饰性;多数以大红为基调,烘托喜庆吉祥的气氛。漳州木版年画分套色和单色两种。套色,多数色彩分为三色、四色,最多为五色套印,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大者五六版一套,小者二三版一套,也有单版的作品。印刷时,按红、黑色纸分别为喜、丧事用。形式上,主要人物占的画面较大。连环画主要画面画幅大,人物头部较大,多正面,眉目清楚生动,正如漳州年画口诀中所说的“画一行,象一行,画中才有好名画”。采用的物象以其本身的含义和谐音来表现,把理想形象化,如“鱼”代表“有余“蝙蝠、鹿、鹤”代表“福禄寿”,“灯”代表“丁(人口)”等。对神话、民间传说,则采用夸张的浪漫手法,如所刻《飞天仙女》都加上鸟翼。漳州木版年画内容概括、洗练,构图自由、质朴,堪称南方年画代表。
  漳州木版年画的版质主要用梨木,质细腻,不易弯曲磨损,材料采自山东、河南一带。为省料、减轻重量、便于收藏,版块多呈不规则形状,因图切边,大小不一,有双面雕版,板厚5厘米,单面雕版3厘米。
  印制年画的纸是“玉扣纸”,为闽西长汀所产,颜料多为自制,以各种有色土加牛皮胶制成,黑色为墨汁。
  七、彩蛋
  彩蛋是在蛋壳上描绘山水、花鸟、人物等形象,配上精制底座、玻璃罩,而成为工艺品。
  1971年底,长汀手工业综合服务社所属绘画组,在江西看到彩蛋样品,自行研制,19天就按样品仿制出“圆台彩蛋”。他们利用本地资源,创制《古根彩蛋》、《龙头宫灯彩蛋》、《雄狮戏球彩蛋》、《竹卷书彩》等样品。同年3月,参加广州交易会,受到外商赞赏,订购6600件,成交额5万元。6月,成立长汀县工艺美术厂,首批彩蛋按期交货。尔后,该厂创新产品《小鹿灵芝》、《花口清瓶》、《古龟托球》、《白鹤宫灯》、《双龙戏珠》、《仙猴摘桃》、《嫦娥奔月》、《友谊》等彩蛋,在广交会上又成交13种14200件,价值11万元。1972年,这13种彩蛋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1973年,出口彩蛋20400件,创汇18万美元,产品销往新加坡、泰国、日本、美国、南也门等地。这时,长汀城关公社办的企业也生产彩蛋,但出口量少。1974年,因国际市场变化,加上破损率高,长汀彩蛋因滞销而停产。1981年恢复生产,因销路不好再停产。
  厦门工艺美术厂于1972年成立彩蛋车间,陈德宜等3人彩画,1人配座,还有几个学徒,生产量大时招临时工;年订货量最多达60万套。1980年后,由于无订货而停产。
  八、海螵蛸雕
  海螵蛸俗称“目鱼骨”,由石灰和角质组成,松脆洁白,是退化的贝壳。海螵蛸经清洗、去膜、漂白、清漂、晒干,可雕刻花鸟、文字,然后拼贴成盆景、楹联、窗花、条幅、宝塔、挂盘等,具有精致明朗、玲珑剔透的特点。
  海螵蛸雕又名目鱼骨雕,是闽南民间工艺品。元宵节,民间喜庆花灯排筵供品,通常用海螵蛸和贝壳刻博古、盆景、宝塔、窗花作为轮廓,而后从中陈列、装饰各种海产、肉和糕饼,各以不同颜色、有层次地表现花、木、草、虫,供人欣赏,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色彩。此俗在诏安、东山最为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民间艺人的创新,海螵蛸雕成为可独立欣赏、美化生活的工艺品。东山老艺人孙齐家曾作海螵蛸雕《博古》,参加建国十周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谢学文的《和平鸽》、沈树的《博古》在技巧上又有所提高,构图清新,线条刻划细致。近年来,东山海螵蛸雕内容更为广泛,有书法挂框、花鸟挂屏、挂盘等,成为旅游工艺品,受到人们欣赏。因其易碎,包装未过关,仅少量出口,未形成批量生产。
  九、民俗服饰
  世居福建闽东等处山区的畲族,男子服装多为褐色,红白镶边;妇女服装以黑色为主,饰以细密工整的刺绣图案;围裙是作为装饰,缀以花纹(有的是实象变化的,有的是色彩块面和几何线条构成的画面)。
  惠安东部沿海,妇女穿戴奇特,她们头插多把梳子或蝴蝶结,头巾紧裹脸庞,衣短裤肥,银制或绣花的腰带缠绕数圈,形成色彩强烈、饰物玲珑的特点。
  在海神天妃妈祖的故乡莆田湄洲岛上,妇女发髻若船形,衣分黑、红二色,并作水波纹饰,表示崇敬和纪念妈祖,也是大海生涯的标记。
  (一)畲族服饰
  畲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福建省约有36万,占全国畲族总人口63万中的二分之一多,其中有15万多人聚居在闽东各县山区。
  世居山区的畲族,其民族工艺很有特点,以服饰为最。男子服装多为褐色,红白镶边。过去男装有二:一是大襟无领青色麻布短衫;另一是结婚礼服,有红顶黑缎官帽,青色长衫,胸前绣一方龙纹图案,黑色布靴。妇女装束变化较少,因地区而异;多穿着自织的青蓝色麻布衣,衣领、袖口和右襟镶有花边。有些地区畲族妇女不分季节都穿短裤,裹绑腿,打赤脚。妇女头饰,高髻垂缨,戴竹冠蒙布,饰如璎珞。霞浦、罗源、宁德一带,畲族妇女服饰很考究花边,有衣匠专门缝制,多是向右开襟,衣领、胸襟皆有绣花;罗源和宁德飞鸾以西的,是对面斜开襟,襟领间绣花草,腰束黑色围裙,系以花带。古田畲族妇女,用竹笠草履,以蓝布裹发,或戴冠,短衣布带,裙不蔽膝,荷锄跣足。连江县畲族妇女,髻梳凤形,覆于额部,上衣不用钮扣,束之以带,状如袈裟,裤短小,下足绑以腿布。宁德县畲族妇女,发间插三簪,用红布围箍,腰束蓝布。福安县畲族妇女,高髻,蒙布加饰如“璎珞状”。
  畲族妇女的斗笠和花腰带是很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品。斗笠有两条边和三条边之分,上面有笠斗燕、顶、四路、三屋檐、云头、虎牙、斗笠星等几种花纹缀饰其间。笠篾细度不足1毫米,斗笠面层篾丝有220~240条之多。笠形优美、花纹细巧,缀以水红绸带或各色珠带陪衬,更显精致,是为畲族妇女喜爱的饰品。花腰带有绣字的、饰几何纹或自然纹的。花腰带有两种:一是长约4尺、宽6寸,柳条纹的二方连续图案,配色大方美观;一是染色镂印图案,象蓝印花布,蓝地白花。畲族妇女常把编织的腰带拿到县城印染铺镂印汉族纹样。历史上畲族和汉族联系密切,所以畲族民间工艺的纹饰花样和艺术风格,不少是吸收汉族的一些传统。
  畲族新娘装扮与其他民族不同:先解开少女时代的红绒线扎成的环形发圈,改梳成螺状凤冠髻,这是将婚的女装,宣告少女时代即将结束。婚日新装是头上插银髻面、发钗、珠珞,戴上耳环、戒指、手镯,穿上黑底镶花边的对襟衫、短裙、长裤,胸前挂上银扁扣,腰间扎起绣花带,系上小围裙,新娘显得光彩照人。
  (二)惠安渔女服饰
  惠安县东南崇武沿海一带,渔家女子服饰很独特,头包淡蓝或浅绿色花头巾,只露脸庞,戴着黄灿灿的尖顶斗笠;贴近前额的头发上,插几把红、绿、黄色小梳或蝴蝶结;短至上腰的蓝上衣,露脐紧胸宽圆摆,窄袖管露半臂;特宽裤管的黑绸裤,腰缠五彩纹编结的裤腰带和银裤链,肚皮外露,很是显目。走起路来,裤脚飘拂。这样大限度夸张的服饰很别致,能表现体型的健美,人称“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这种服饰,也适应她们劳动的需要。明代《惠安县志》载:惠东“古朴之风,至今不替”,可知这一习俗沿袭已久。
  惠女头饰分老年与中青年两种。老年妇女用黑布折褶成长方罩,盖住后脑发髻,伸向前额二寸;黑纱巾贴额并围向脑后,结于替下,余二寸;尖刀形二寸长的布片插于眉棱上峰的纱巾上;黑珠髻网,拢着发髻;插以钗、簪、扁挑、耳扒等金银饰和骨饰;两鬂插角梳、发夹、红丝扎花等,满头琳琅,有如古代宫廷嫔妃。也有人认为是古代“闽越”人遗风。中青年妇女不戴头罩而包头巾,颜色多红底白花或蓝底白花;不梳发髻而编辫子,为红绒扎梢。把两条辫子交辫成“8”形,从头心盘向左右两侧,并把耳侧头巾拱出,后面看黄笠之下有如团扇。包头巾只包头上,露出天灵,插上一支梳子,并发夹、塑料花、各色绒丝扎的花朵;包头巾沿眉梢包住两腮及下颚,结打在颚尖上,只露眼、鼻、口,如此“含蓄”地显露出最有表情的部位且置于艳丽色彩簇拥之中,别具风韵。
  服饰中最有特色的是:“接袖衫”、“缀做衫”及“短衬衫”。“接袖衫”的特点是:挖襟、右衽、接袖、宽裾。体式古朴,裁制精工。衣领上、下镶边,领围一圈连缀5个图案,各以麦穗绣纹相隔,图案除花鸟外,耐人寻味的是人物,有一武士手执兵器,挺立在战车上,战马前蹄腾跃,状似出征;另一武士坐于敞篷战车上,左手抱琵琶,右手擎旗,似欢呼,似号召。意态皆欢跃威严。惠安崇武地处海边,旧社会常受海盗、官兵侵扰,所以百姓尚武,以抗击强暴,保卫家乡。从惠女的服饰表明民众崇拜英雄的习俗。
  “缀做衫”为中青年妇女所穿,系按接袖衫式样稍作裁制,但随时代变迁也作了很多改革:一是改长袖为短袖,原来的“接袖衫”袖子长,手肘处接一段5寸长、与衣体颜色不同的袖筒,长袖的用途在于婚日遮脸,在黑布伞的遮盖下进入夫家,闹洞房时用以掩面遮羞。当年,青年妇女视之为古旧,故将其裁短,改窄袖口,束于小臂上;二是改宽胸为紧胸,以体现曲线之美,把右衽胁下三粒布纽紧扣,使胸部隆起;三是加大衣裾弧度,裸腰显肚,自然潇洒;四是领围上的刺绣图案由简而繁,抽象与具体结合,按愿望设计,体现渔女对美的追求。所谓“缀做”,即用两片不同颜色的布片在衣体上半部缀接,下半部自然,而上、下半部颜色相间错开,别出心裁,风格独特。此衣只在节日喜庆时穿着。
  “短衬衫”又称“节约衫”,是在“缀做衫”的基础上去掉三角形色布与方形黑布镶接而成,形体与缀做衫相似。胸围袖管紧裹,能体现曲线美。短衬衫铺开,从平面看,犹如“板斧”形状,据说这种造型是为炫耀五彩丝裤带或银裤链而设计的。
  “玄绸裤”,惠东渔女不分年龄皆穿此种裤,裤围多湖蓝或浅蓝色,甚宽大;裤筒,宽尺余。移步迎风,摇曳飘荡,很有风韵。
  “黄斗笠”,竹编,黄漆,尖顶;带甚长,沿脸上花头巾边缘扎于颚尖上,剩余长度挂于笠下特备的红绒丝环绕中间。除上床睡觉,虽在房中也不脱。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服饰也不断变革,现代流行的、有改革内涵的、新的服饰,则以色彩艳丽,线条柔和,适体且飘逸,保持着地方特色和时代美感。吸引着海内外记者、画家、摄影家、表演艺术家等来惠安采风。
  第十节 其他工艺品
  一、纸伞
  福州纸伞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外贸出口的传统手工业品。据海关统计,民国14~19年(1925~1930年),福州每年出口纸伞100多万把,价值百万元以上。最盛时,福州雨伞牌号有上百种。以“杨常利”号创牌人杨大坤所制纸伞为上乘。民国22年(1933年),“杨常利”纸伞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牌,与同时获奖的福州脱胎漆器和角梳,被誉为“福州三宝”。同年,福州纸伞又在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获优质奖。从此,福州纸伞声誉倍增,畅销全国,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民间古老工艺品的福州纸伞,不但保持传统特色,而且花色品种逐渐增多。在历届“广交会”上,福州纸伞均是外商喜爱的热门货。1980年,福州纸伞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和轻工部优质产品。
  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地位,福州伞厂大力改进工艺,大搞设计创新,增加花色品种,创有供装饰用的“灯罩伞”、“挂壁伞”、“塔伞”、“窗帘伞”、“屏风伞”;供旅游、弈棋、摆放茶点的“折合伞”;供江海之滨浴场游客遮阳休憩的“游泳伞”;供点缀橱窗的“广告伞”;美化市场、市容,方便摊点的大型“晴雨伞”;供野外作业的“测量伞”等种种专用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州伞厂既保留传统名牌“杨常利”纸伞、“富贵”丝绸伞的独特工艺,又满足国际市场需求,搞横向经济联合,扩大纸伞生产。将“福州纸伞”名牌转让给建瓯、闽清等县的7家技术设备较好的伞厂,统一组织出口。近几年,福州纸伞的年出口量约在100万把以上,约占全国纸伞出口量的80%。
  福州纸伞选用闽北山区老竹为骨,经防蛀、防霉、防腐处理,使之坚实耐用、轻巧灵便;伞面选用本省特制绵纸,洁白细韧,富纤维质,拉力强。纸伞生产,经选料、制伞骨、裱纸、上彩绘花、涂油等80多道工艺流程。产品分“彩画花伞”、“油画花伞”、“明油伞”、“书法伞”和“色伞”五大类。最大者有直径3米的。游泳遮阳伞,最小者是直径仅20厘米的日本儿童跳舞用的长柄短伞。
  福州纸伞,工艺精湛,伞面装饰有花鸟、草虫、山水、人物等题材,造型新颖,画面优雅、坚固耐用。产品除内销外,还销往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角梳
  福州角梳历史悠久,名闻遐迩,与福州脱胎漆器、纸伞同被誉为福州手工业“三宝”。
  1976年,从福州北郊南宋黄升墓中出土6把半圆形黑色角梳,可见福州角梳至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清代,福州已有制梳行业。从清光绪六年至民国24年(1880~1935年),是福州角梳业兴盛时期,先后出现“邹振记角梳庄”、“李发记角梳店”、“润光厚角梳店”等专业生产、经营角梳的店庄,其中以“邹振记角梳庄”最负盛名,该庄在上海城隍庙设有“分庄”。其产品曾先后在巴拿马、美国、加拿大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荣获金牌奖、金质奖。“邹振记角梳庄”内制梳高手荟萃,工艺精巧细致。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创“飞鹰”牌角梳,质量上乘,加之经营有方,产品畅销国内外,供不应求。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润兴厚角梳庄”创“童牛”牌角梳。民国21年(1932年)“李厚记角梳店”创“航海”牌角梳,生意也兴隆起来。民国24年,“邹振记角梳庄”创办者邹元华研制成角梳业第一台“电动角梳切齿机”,秘密生产,并以重金聘请漆画艺人在角梳齿路上方梳梁上绘画虎、豹、狮、象及古代人物、山水图景等。首批创新产品“牛角花梳”问世后,颇受到人们青睐。同年,参加“小吕宋赛会”,获金质奖,外商和侨胞纷纷订货,供不应求。“牛角花梳”以重量计价,价贵于黄金。这时,福州角梳从业人员逾千,作坊密布洋头口、斗中街、河上村、安淡村、洋柄村、泮洋村等数十处。民国30年,全行业有84家。民国35年,美国塑料梳以低于福州角梳5倍的价格冲击中国市场,致使制梳作坊纷纷倒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成立福州市角梳合作社,角梳业开始复苏。到1956年,全市有3个国营角梳厂和一个公私合营角梳厂,共有职工2000人(包括村办集体角梳场组)。1958年,由4个角梳合作社合并成立福州角梳厂,“民航”牌角梳被评为福州市名优产品。60年代初期,福州角梳厂创制锯齿机、磨光机等20多种100多台电动机器,机械化程度达67%,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角梳年产量突破百万支大关,品种增至近百种。1963年,福州角梳在华东地区土特产品交流展览会上获优秀奖。1964年,同行业评比中再度夺魁。
  “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州角梳厂被迫转产,全市角梳业只剩数百人。1979年以后,福州角梳业重现繁荣景象。福州角梳厂从满足市场需求出发,大搞创新,增产精美优质角梳。近年来,重视梳身质量和外观精美,曾派人专程赴西南、西北牧区精选上乘牛角,严格工艺流程,加强技术改造,恢复和发展传统技艺。在关键工序坚持按名牌产品手工作业,请回在上海的原“邹振记“漆画老艺人当顾问,恢复“牛角花梳”生产,以适应旅游业的需要。福州角梳厂在“牛角花梳”的基础上进行装饰创新,著名老艺人许有秋设计的“彩熊猫”、“波浪型”等24种新型角梳,精致新巧,深受欢迎。各种以动物、人物、山水、图案装饰的花角梳,是理想的旅游纪念品。党和国家领导人常将福州角梳作为礼品,赠送外宾。
  福州角梳选用牛、羊角作原料。制作过程:有锯角、辟、凿、打坯、截、锥、锯齿、整形、修、磨光、印、画等20多道工序。
  角梳外观平直润滑、晶莹透亮,质地有如晶玉。本色的,异彩斑斓,或白雪雪、或黄橙橙、或黄白相间;杂色的,有黑黝黝闪闪发光的。梳支坚韧耐用,梳齿伶俐均匀,齿路明晰,齿珠光滑,齿尖光润,不易断裂;有止痒、去秽、活血、不挂发的特性。
  角梳的品种和款式,有适合城市使用的“中式梳”、“广式梳”,有适于农村的“平头梳”、“京式梳”,还有美术梳;既有绘画装饰的“人物梳”、“动物梳”、“山水梳”、“图案梳”,又有成套的“套梳”。“套梳”以绘饰穿山甲、狗、猫、虎等配套而成;或以古琴、琵琶型等乐器配套。这些花梳画工精巧。欧洲人常将其放置卧室、客厅、工作室,以供欣赏。
  现在,福州角梳厂、台江区角梳厂生产的角梳,内销的有30多种,外销的20多种,旅游品60余种。产品的传统市场,除国内外,还有港澳、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1979年,“民航”牌角梳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0年,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奖,1985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产品奖、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1995年,产值104.6万元。
  三、镜艺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漳州有9家玻璃镜店,用硝酸银制玻璃镜,只能生产小规格的光镜、珠边镜、角边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镜艺行业走上合作化道路,镜艺生产开始发展,由原来的几种镜发展到彩画花镜、车印彩花镜、车珠镜等。
  1984年7月,漳州镜艺厂实行“承包责任制”,开发新产品,生产大幅度发展,也扩大了销售。花色品种达12类300多种。新产品就有6大类,如双层彩画镜、棉花画镜、车印人物镜等等。
  除漳州镜艺厂外,龙海镜艺厂也生产镜艺产品。
  四、玻璃钢工艺品
  漳州玻璃钢工艺品是学习脱胎漆器工艺,用玻璃钢材料制作脱胎产品的工艺品。它有生产周期短,工艺简便,材料价廉,外观近乎脱胎漆器等优点,产品主要有:“单、双马”、“仿古马”、“猛虎”、“雄狮”、“荷花舞”、“白衣战士”、“观音”、“弥勒佛”,以及用树脂制作的仿寿山石雕小动物。这些产品由漳州工艺美术厂生产。
  1958年,漳州工艺美术厂曾派人到福州学习脱眙漆器。1969年,转轨生产玻璃钢“福建”牌汽车驾驶室外壳。1973年,外贸向其订货,才开始试制玻璃钢工艺品,上述人物、动物工艺品有程度不同的批量生产。1978年,该产品停产。
  五、红珊瑚工艺品
  东山县工艺美术厂利用丰富的红珊瑚资源制作工艺品。品种有瓶装红珊瑚小摆设和脱水保鲜红珊瑚等。
  红珊瑚小摆设是用一枝或一丛红珊瑚密封于特制的玻璃瓶内,并配以贝壳、小岩石等,装饰如海底岩景,色彩艳丽,颇有趣味。红珊瑚是当地渔民采集的,采得后放在盛有海水的船舱里,即送工艺美术厂加工处理。为了不让红色躯体萎缩死去,以保其颜色,特别是美丽的白花点;要在海水浸泡的缸中加入普鲁卡因药剂,以麻醉珊瑚。而后进行剪裁加工,放进装有福尔马林溶液的玻璃瓶中,制成红珊瑚小摆设。
  瓶装红珊瑚由于瓶体造型不美,笨重而易碎,包运不便,故日渐滞销。1985年,东山工艺美术二厂试制不受瓶装限制的“脱水保鲜红珊瑚”。通过技术人员设计,配以框架,组装成独特的工艺品,提高了档次。1985年,该厂产值达20万元,比1984年增长了81.82%。
  六、龙虾工艺画
  龙虾是海产珍品,它形态威猛,是人们喜爱的海洋生物。东山工艺美术厂艺人用龙虾制作挂屏,成为别具风格的工艺美术品。
  “龙虾挂屏”的制作:将活龙虾剔去鲜肉,保留完整躯壳(包括脚、刺),洗净晾干,经过防护处理,然后依照自然姿态,钉在漆板上,装以玻璃框罩,作品生动自然。可供欣赏,也可作标本。
  1991年,漳州棉画厂在东山龙虾挂屏的基础上,结合棉花画的构图,创作“龙虾挂框”。龙虾挂框是以经过工艺处理的完整龙虾为主体,配以礁岩、珊瑚、螺蚌、海藻,衬以绘有海水的画面,镶入玻璃挂框,形成构图新颖、造型逼真、色彩斑斓而又蕴含动感的海底世界画面。该厂一幅大型龙虾挂框《海底锦绣)参加厦门国际贸易洽谈会,引起客商注目,共订货40多幅。由于龙虾捕捞不易,1995年,仍不能批量生产。
  七、珠织工艺品
  珠织是以中空的玻璃珠、塑胶珠为原料,以纱线为经纬,按设计图样缀编而成的工艺品。
  福建民间早有珠织工艺。畲族有彩色玻璃珠串缀饰的斗笠带;霞浦有以溪珠(一种野生禾本植物果实)串制饰物。珠织成为专项生产,始于1979年。当时,霞浦县成立珠织厂,为港商来料加工17种玻璃珠装饰小物件(共5000磅,加工费8万元,创汇3万美元)。该厂进而逐渐扩大生产的品种和数量,并在松城、州洋、三沙、沙江、盐田等7个乡、镇设立12个厂外加工点,形成一支加工队伍;仅州洋乡马洋村70多户中,就有40多户加工珠织品。1985年,加工费为4.7万元,平均每户达千元以上(最多的一户为3800元)。1983年,引进一台4安士塑料注塑机,开始自制塑胶珠,增辟塑胶珠织品类,开辟国内市场。1985年,霞浦珠帘获福建省优质产品奖。1995年,产值达150万元(出口150万元)。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港澳等十几个国家与地区。
  霞浦县珠织在省内是独家生产。珠织工艺,系按用途设计造型和装饰纹样,可缀编成珠带、珠链、珠牌、珠包、珠帘、珠艺挂画、珠织首饰、珠织领带等,既实用又美观。珠带是用玻璃珠(4毫米)为材料,依图案纹样编织成扁平带状,有7珠、9珠、15珠鹰带和15珠、19珠、29珠、45珠、90珠花带等;其中7珠鹰带产量最高,是保留品种。鹰带中部织有展翅黑鹰图案,较有特色,适合海外情趣。珠帘造型美观,色彩明快,可作门帘、窗帘、帐眉等日用工艺品;也可作壁挂、屏风等陈设工艺品。珠帘多用传统题材的吉祥喜庆图案装饰。“珠艺挂画”选用2毫米微型玻璃珠,手工绣织而成,图案融国画、油画艺术于一体,古朴大方,别具一格,具有一定收藏价值。
  福建省除霞浦珠织厂生产塑胶珠帘外,周宁县工艺美术厂还生产木珠帘;他们挖掘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经化学处理达到不霉不蛀、经久耐用。产品图案既有中国风格,又有国外流行的色彩和装饰造型,远销欧美、东南亚、非洲、港澳等19个国家和地区。
  第十一节 玩具
  玩具是启迪儿童智力、供给儿童游戏的用品,也是教育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良好工具。福建民间玩具富有地方特色,如福州、泉州、漳州等地的泥塑动物、人物,闽南一带的糯米塑动物、戏剧人物,泉州等地的糖塔、糖鸡,闽东、闽北一带简易的木制玩具,以及风筝、竹蛇、陀螺、面具等。这些玩具都是用自然材料手工制作的,工艺简单,其造型、色彩、纹样皆根于民间艺术传统,不求形似,但求神似,风格质朴、粗犷,多自产自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玩具尚有生产。1958年,漳州成立漳州玩具厂,生产泥玩偶。60年代初,福州市在洋头口泥偶玩具的基础上兴办玩具试验厂,生产泥、木制玩具。第七塑料厂生产塑膜吹气玩具。70年代初,福州雕刻厂木雕车间也制作塑膜吹气玩具,有人物、动物,在国内打开了销路。台江区兴办金属童车厂。以上产品多属地销。1980年,全省二轻系统玩具产值83.51万元。
  1983年下半年,福州市首先开展玩具市场调查,从香港引进款式新颖的玩具模具及部分机芯零配件。1984年初成立福州市玩具公司。同年4月,福州市生产的100多种新型玩具样品赴京参加全国旅游产品内销工艺品展销会,大受欢迎。5月,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参观后指出:“这次北京旅游产品展销会表明,我省新行业异军突起,成效甚好,应该组织沿海各县利用老厂上马,迅速发展”,“希望我省玩具行业能取得更大成绩,省领导要认真组织这一工作”。省人民政府随即统筹规划发展玩具工业。1985年,项南又指出:“把玩具当作一个大产业来抓”。省二轻厅选择塑料玩具作为发展重点,一方面引进新式模具、玩具样品,走引进消化、国产化的道路;一方面引导华侨、港澳台同胞投资办厂,加快发展步伐。利用本省山区竹木资源丰富、沿海地区塑料加工工业基础较好,华侨多、毗邻港澳,以及特区的优惠政策等优势,扬长避短,全方位促进玩具行业的发展。
  据福州、泉州、漳州、厦门、顺昌、崇安等地10个工厂统计,1984~1985年,两年共投资831.29万元,用汇188.6万美元。1985年,新增产值1288万元,新增税利194万元,建成3个玩具生产基地:一是以福州为主的福州地区5区8县,约占全省玩具总生产能力的40%;二是厦门、漳州、泉州及所属十几个县,即闽南“金三角”地区,生产能力也占40%。这两个基地是以生产塑料和电子玩具为主;三是闽北的崇安、浦城、顺昌和闽东的福安、霞浦、福鼎等山区,发挥竹木资源优势,建成以木制玩具为主的生产基地。同时,在漳州市建立玩具模具制造中心——闽南模具厂,生产微型电机的兴龙马达厂,生产自攻螺丝的顺昌县螺丝制造厂,以及筹建的机芯厂、齿轮齿片厂等,使之配套成龙。这期间,共建立5家中外合资企业:泉州鸿基实业有限公司、福州鸿基实业有限公司、厦门百利好玩具实业有限公司、福万玩具有限公司、福州昌明玩具公司。
  1984年11月26日,福建省玩具公司成立。同年5月6~11日,省二轻厅、省工艺美术工业公司、省玩具公司在福州举办福建省首届玩具评比展销会,各玩具企业选送133件参加评比,有23件获奖,其中一等奖4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13件。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参观了玩具评展会,对具有民族风格、就地取材生产、价格低廉、无污染的木玩具十分赞赏。从此,福建省人民政府将玩具正式列入福建“七五”计划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从原料、资金、外汇等方面给予扶持,大大促进本省玩具工业的发展。同年5月、福州玩具商行成立,8月,福州台江区玩具协会也宣告成立。
  1985年年底,本省玩具产值达2500万元,比1984年增长1.89倍,是1983年起步时的7.3倍。“六五”期间,每年平均递增98%。至1985年底,全省二轻系统玩具生产企业已有59家(包括兼产厂、配件厂和定点厂),从业人员5000多人。玩具品种日渐丰富,按品种分:塑料电子玩具占总产值的64.75%,木制玩具占2.16%,童车占4.66%,其它(布绒、纸制、竹制、草编等)占28.63%,出口交货值占总产值的28.15%(其中55.38%为塑料玩具)。
  “七五”期间,福建玩具工业面貌焕然一新。1986年,全省玩具工业总产值达5480万元(其中:二轻企业2166.34万元、乡镇企业2373.16万元、外贸企业935.96万元),比1985年增长119%;出口交货值1304.73万元(其中:轻工的732万元、二轻的222.9万元、合资的349.83万元),创汇283.36万美元,比1985年增长近2倍。1987年,福建省玩具协会成立,在为企业协调、咨询、服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988年,组织全省26个企业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玩具新产品展销会,会上共展出新产品650多种,其中福建的占212种。由于福建玩具门类较齐全,品种多,造型新颖,受到好评。福建参展产品销售总额达326万元,占全展馆销售总额795万元的41%;订货额达313多万元,居首位。这些显示福建玩具具有后来居上的实力。到1990年,本省玩具等企业共200家,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厦门等沿海城镇,隶属于二轻、轻工、外贸、乡镇、电子和劳动等部门。当年年底,实现产值3亿,出口创汇2100万美元,其生产和出口在全国居广东、上海之后,名列第三。产品花色品种多达1200多种。“七五”期间,有3家企业4种玩具产品获轻工业部优秀产品奖,14家企业19种玩具产品获福建省优质产品奖。二轻系统玩具企业因资金紧缺、负担重而步履维艰,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八五”期间,福建玩具行业以调整产品结构为中心,建立起一批产品上规模、上档次、管理现代化的企业,如中国福万(福建)玩具有限公司、晋江华侨玩具实业有限公司、石狮林边玩具塑料厂、厦门百利好玩具实业有限公司、晋江万代好玩具有限公司、莆田侨雄玩具有限公司、福达工业发展(福建)有限公司,带动全省玩具工业的发展。1994年6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到石狮林边玩具塑料厂视察。1995年,本省玩具生产企业达600家(含兼营玩具企业),主要分布于福州、泉州、厦门、莆田等沿海城镇,仅晋江安海镇就有40多家玩具企业,玩具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全省玩具企业职工近8万人。1995年,玩具工业总产值已超过30亿元,出口约占总产值的80%,创汇3亿多美元。福建玩具工业规模在全国同行业中,仅居广东之后,排名第二。福建已成为中国玩具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然而,二轻系统所属玩具企业逐渐萎缩,颇负盛名的台江区街道玩具企业已所剩无几,福州、泉州、漳州3个玩具总厂有的关闭、有的转产。1995年,二轻系统玩具产值5770万元,约占全省玩具总产值的1/50。
  本省玩具产品花色品种近万种,以材料分:有塑料玩具,布绒玩具、竹木玩具、泥塑玩具、纸脱玩具、金属玩具等;以功能分:有电子玩具、电动玩具、机动玩具、拼插玩具、充气玩具等。
  福建省玩具协会是由全省从事玩具生产、科研、销售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社会经济团体,是企事业单位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它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是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参谋,是协助政府加强对玩具行业进行管理的助手。其宗旨是:为企业服务,维护企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推动福建玩具事业的发展。
  1988~1995年,协会共组织省内玩具企业8次参加全国玩具展览会。并于1991年举办福建玩具首届全国订货会,以后每年一届。1994年,它与中国玩具协会联合举办福建省玩具全国订货会,达到展示福建玩具发展、沟通产销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目的。同时,还组织力量进行全省玩具企业情况调查,编印《福建省玩具企业名录》,制订《福建省玩具新产品保护暂行规定》。1995年,会员单位已由成立时的62家发展到近200家,并先后被福建省民政厅、省经济社会团体联合会评为“先进社会团体”。
  第十二节 烟花爆竹
  福建省烟花爆竹生产规模较小,品种花色也少,从业人员不多。福州、泉州等地一些作坊生产的烟花爆竹质量较好,较有声誉。
  1954~1956年,福建省先后建立莆田县七八三厂、长汀县礼炮厂、宁德县综合社、福安县穆阳花炮厂、泰宁县花炮厂等5家县级花炮厂。至1980年,全省已发展有5个专业厂,职工820人,厂外加工的3492人,年产量19700箱、产值200万元。品种以爆竹类小红鞭为主,兼有单、双声炮、排炮、盒炮、捆炮等。主要产区集中在福州、闽侯、宁德、福鼎等地,建阳、三明、龙岩等地区也有。
  福建省烟花爆竹生产以手工为主。80年代,一些工厂已有部分机械设备,如切纸机、卷筒机、球磨机、制粒机等。福鼎县花炮厂还配有化验室和生产引线设备,对原料及半成品进行标准检测,危险工序远距离操作;而主要工序如配药、上药、插引、封口、编结、包装等仍靠手工。
  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是关键问题,从建厂审批、厂房布局、原料采购、生产成品到运输销售,都需要公安消防部门配合指导,制定安全方案,采取安全措施,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执行危险品生产厂要“小型、分散、少量、多次、勤运走”的规定,并对工人实行定时、定员、定位、定量的安全管理方法,结合各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细则;由厂长亲自抓,各车间、班组层层把关,落实到每个职工。
  福建省烟花爆竹品种共分13大类:喷花类、旋转类、旋转升空类、吐珠类、火箭类、线香类、小礼花类、烟雾类、造型玩具类、爆竹类、磨擦炮类、组合烟花类、礼花弹类,共450多种,产品畅销全省各地,远销东北三省。福鼎县花炮厂生产的“小红鞭”及各种规格的“电光炮”质量较好,历年畅销不衰。
  据1985年底统计,全省二轻系统共拥有14家烟花炮竹专业厂,正式职工1458人,厂外加工的人数共3478人;厂房面积204705平方米,年产值283万元。随着一些大中城市禁止燃放爆竹,市场需求渐少。至1995年,全省二轻系统烟花爆竹产值222万元,出口交货值62万元。
  附:主要企业
  一、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
  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系市属国有企业,全国漆器工艺品重点厂家,原厂址在工业路(现迁址连潘)。
  企业班底系创办于民国4年(1915年)的福州沈绍安(兰记)脱胎漆器店。该产品于民国15~26年(1926~1937年)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会上获金奖,饮誉海内外。1952年,成为公私合营福州脱胎漆器公司,1955年,合并第三、四脱胎漆器生产合作社成立公私合营福州脱胎漆器厂;1960年初,转为地方国营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1962年,福州脱胎漆器实验厂和台江车木生产合作社相继并入,职工达1164人,“文化大革命”中(1970年)企业被迫撤销。1973年底,国务院拨专款105万元重建,厂址在五一北路于山东麓。1992年有职工410人,其中全国工艺美术师、,名艺人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8人,厂区占地5489平方米,建筑面积10567平方米,固定资产28.7万元,年产值300万元,上交利税31.6万元。其主要产品分欣赏陈设和日用生活品两大类,有瓶、盘、盒、套具、屏风、挂联及人物、动物等近千个品种。
  1981~1990年,“地球”牌脱胎漆器连续在全囯同行业评比中获总分第一名。1981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1984年,“地球”牌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著名商标”;1985年,荻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希望杯),同年,为国际列车制作的漆器装饰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希望杯);1986年,“地球”牌高级脱胎漆器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1986年与1990年,连续两届荻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该厂1989年被评为福建省先进企业。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东南亚、日本和港澳等国家与地区。
  二、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
  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是全国最大的漆器生产企业,厂址在福州六一南路101号。前身为脱胎漆器创始人沈绍安漆器店,后发展为第一、第二脱胎漆器生产合作社。1957年,两社合并成立国营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1992年,有职工787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人。厂区占地9933平方米,固定资产291.8万元,年产值325.5万元,出口创汇200万美元。
  产品主要有瓶、盆、盒、套具、桌、架、围屏、挂框及人物、动物、室内装饰等2000多种。产品远销北美、欧洲、日本、港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飞马”牌脱胎漆器,1986年与1990年连续两届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1987年,被评为福建省先进企业。1989年,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金牌奖。1990年,列入轻工业部第一批重点骨干企业。
  三、泉州脱胎漆器厂
  泉州脱胎漆器厂前身为“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的泥塑车间。1957年,在艺术指导李硕卿和艺人詹梓泽合作下,采用泥塑造像、石膏作模及阴脱的方法,生产用漆线制作的、仿古铜(青铜)的脱胎漆器。其特点:在塑像上保留泉州传统的特色,即在表面髹饰上用晕金洒金技法,用处理绘画的明暗手法增.强造像的立体效果,使漆器产品美观而厚重,此后仿古铜脱胎漆器厂成立。1980年,由泉州工艺美术公司研究室引进“仿真木鸟彩绘”技术,很快便被应用于脱胎漆器上;用仿真彩绘法以暗花装饰于各种动物类盒上,表现层次丰富,装饰美观。1995年,泉州脱胎漆器厂产值249万元,出口交货值251.70万元。
  四、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
  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是生产经营寿山石雕、木雕、象牙雕刻制品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厂址在福州六一中路209号
  前身是由1955年成立的福州郊区寿山石生产小组,后发展为福州工艺石雕厂;和1958年相继成立的木雕、象牙雕刻厂;于1970年三厂合并组成福州雕刻厂,后一度压缩减员,1973年,又恢复。1980年,成立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下设石雕、木雕、象牙雕刻及雕刻研究3个分厂、所,共有职工1000多人。1986年,增设福建雕刻艺术中心。1987年,又与香港合资成立福州长城宝石厂。1989年,加入福建中国旅行社企业集团公司。1990年,被列为福建省旅游涉外定点单位。1993年,与香港合资成立福州华榕雕刻艺术品有限公司,职工109人,专业技术人员43人,其中高级工艺师8人。厂区占地面积1295平方米,建筑面积2546平方米,固定资产130万元,年产值250万元,销售额900万元,利税180万元,创汇500万美元。生产寿山石雕、木雕、象牙雕刻等工艺品1500多个品种,产品大部分出口。
  总厂艺术馆里珍藏着数百件传世珍品,其中有郭功森、林寿煁、林亨云、林学善、冯久和等名家的作品,该馆是外贸、外事接待的重要场所。总厂先后在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举办展览近30次,产品创外汇1000多万美元。在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中有3个金杯奖、2个银杯奖和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等。
  五、惠安石雕厂
  惠安石雕厂系县集体所有制企业,厂址在惠安县洛阳镇。1959年建厂,1960年投产,1995年,成立福建华石集团公司为核心企业。厂区占地2.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86平方米,固定资产1171万元,主要设备245台(套),有职工225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人,年产值1295万元,利税136万元。主要产品有青石雕、石板材等。
  六、福州工艺木画厂
  福州工艺木画厂成立于1958年,现厂址位于福州市华林路东段,占地面积9576平方米,建筑面积4872平方米。
  该厂有一支全省一流的工艺师、艺人、技术员等专业创新队伍,是福建省软木画产量最多、质量最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软木画生产厂。其“榕树”牌软木画技艺精湛,造型美观,形象逼真。产品有半立体挂框、立体透屏以及与实用相结合作品.等三大类,除普通景、旅游纪念品和薄意软木画外,还包括国家礼品、创新展品等,共200多个规格、500多个花色品种。1979年,“榕塔”牌软木画获“福州市地方名牌产品”称号。1980年,荻福建省和轻工部优质产品奖。1983年,在全国软木画行业质量评比中获总分第一名;同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1985年,有职工560人,产值250万元(其中出口126万元),销售额269万元,税利30万元,创汇46万元,被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出口创汇红旗单位。1988年,该厂“榕塔”牌软木画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
  1995年,产值99.2万元,其中出口83.3万元。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详近略远,立足当代,以记述全省近现代、当代史事为重点,注意突出其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充分反映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着力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特点以及生产力发展过程,并反映历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