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体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474
颗粒名称: 一、管理体制
分类号: F426
页数: 4
页码: 187-190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电子工业局和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的对外贸易活动,包括出口产品、进口设备和技术、与外商的接触和洽谈业务等。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福建电子工业开始向外向型转变,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也承担了更多的对外经济活动工作。
关键词: 福建省 电子工业 计量管理

内容

1973年,福建省电子产品开始出口,主要产品为无线电元器件。如福州无线电四厂的天线磁棒,从1973年开始进入香港市场,出口(量)连年增加,历久不衰。至1979年底,主要出口产品有福建半导体器件厂及南平504厂的半导体器件330万只,福州无线电元件四厂的瓷介电容器3617.7万只,厦门鼓浪屿无线电器材厂的铝电解电容器300万只,福建无线电元件厂的双连可变电容器20万只,福州电位器厂的碳膜电位器64万只,厦门东风无线电厂的小耳塞机309.68万只等,出口产品产值达1666.51万元(人民币)。此外,还有零星的仪器仪表援外出口,如援助罗马尼亚的D24-4型电容电桥(泉州电子仪器厂生产)等。电子出口产品在1979年前由省外贸部门以人民币统一收购,出口业务委托国家机械进出口贸易公司承办,通过上海、广州口岸出口。
  进口方面,如机电设备、仪器仪表及部分原材料,其进口业务工作1979年前主要是通过省电子工业主管部门与省外贸、物资、计划部门协调进行,其用户为省直属企业及科研单位。由于国家对上述产品进口实行严格的统一管理,所需进口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等指标,必须由企业及科研单位提出申请报告单,报省电子工业主管部门平衡审核后,由物资部门通过外贸机构统一进口,再根据计划,供给用户。
  1978年春季广州交易会后,经省外贸局介绍,福建省电子工业局首次直接与外商在福州洽谈有关电子产品的技术合作及来料加工业务。同年7月,在广州与香港恒丰贸易公司签订了第一个电子计算器来料加工合同,并安排由福建电子计算机厂执行。此后,前来福建洽谈电子工业进出口业务的外商越来越多。以“三来一补”为初级形式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工作出现了好势头。引进技术、引进外资、进口设备及零部件和出口电子产品也逐步增加,正式建立这项业务的专门工作机构,已迫在眉睫。1979年4月,福建省电子工业局建立了五人外经工作小组。
  随着中央给福建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实施,福建电子工业与外商的接触和洽谈业务越来越频繁。为适应新的形势,省电子工业局于1979年下半年向省人民政府提出建立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的报告,同年12月10日获准。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建立后,除承担全省电子行业的外资、设备、技术引进及出口电子产品的工作外,还行使省电子工业局外经管理的职能(1984年始,全省的引进和技改工作改由省电子工业局计划处负责)。1986年,福建电子工业开始向外向型转变,为了适应发展外向型经济,11月,省电子工业总公司成立了外事外经处,加强了全行业对外经济活动的宏观管理。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和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各地市电子工业主管部门及某些企业,也逐步自行办理进出口业务。
  (一)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
  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自1979年创建至1988年,主要承办“三来一补”、合作生产、合资经营业务,出口各种电子产品,进口专业技术和设备等。该公司设有进口部、出口部、经理部、办公室等,共有职工60人(其中专门人才占92%)。
  该公司为自负盈亏单位,隶属省电子工业总公司行政领导,业务受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和福建省外贸总公司指导,所以又名为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福建分公司。1986年前,该公司为省电子工业总公司进出口处,1986年正式独立成为外贸企业。
  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建立后,于1980年2月签订的第一个进口合同是为福建电子设备厂进口显像管;当年9月签订的第一个技术设备贸易合同是福州无线电元件一厂引进碳膜电阻器生产线;11月又为龙溪无线电厂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出口签订了合同。为了发展彩色电视机的生产,该公司和省华福公司与日本国日立公司经过一年的谈判,于1980年11月,在福州正式签订我国电子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的合资经营合同。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从1980年开业至1988年底,共为全省电子行业引进了52条生产线;进口了12427万美元的关键设备、技术和主要原辅材料;出口了6500多万美元的电子产品(含部分国内外汇市场);给省财政创造了上亿元的利润,上缴了11338.79万元的税收(不含工厂自行缴纳的进口关税工商税)。具体数字如下表:
  此外,在引进外资方面,继福日公司之后,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又参股兴办了三恒、福得、福日配件、鹭星、百灵教育电脑、闽星等数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并在香港成立了闽加[=此处为表格=]
  电子有限公司。
  至1988年,鉴于福建省各地市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进出口工作量的增加,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相继在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南平市、三明市、宁德地区建立了电子进出口支公司。1987年又筹建了厦门公司。这些公司的建立,疏通了各地市电子工业对外贸易的渠道,对该地区电子工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二)闽加公司
  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为促进福建省电子工业与世界各国电子行业的经济技术联系,通过香港这个特殊地区的媒介,获取国际市场商品技术信息,协助追踪国际先进技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81年12月与香港加力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合资,在香港创立闽加电子有限公司。这是福建省电子工业系统第一家在港合资机构。公司注册资本50万港元,双方各占50%(后增资到250万港元)。
  闽加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首任董事由戴家保、罗苏庆、林日钿、陈学恭、廖大慈组成,戴家保任董事长,廖大慈为总经理,薛文奎任业务主任。
  1982年8月1日,闽加公司正式开业。到1985年底,共有职工15人,其中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驻港职工5人,在港雇员10人。其宗旨和主要业务是以香港为基地,面对国际市场,开发、研制、生产、销售微型电脑和仪器、仪表等电子产品,接受国内其他客户委托的进出口业务,沟通国外客商同国内厂家的经济联系等。公司将工作重点放在微机开发研究、生产、销售上。1982年底,该公司与福建省电子技术研究所、福建电视机厂联合开发,研制成功Cromemco3102智能终端显示器,并在福建电视机厂投入批量生产。同年,又成为世界瞩目的产品——美国IBM公司个入电脑在中国的代理商之一。1983年,协助福建无线电设备厂从日本国STAR公司引进一条微型马达生产线;同年,还推荐并协助福州无线电三厂引进美国“苹果”微机,使该厂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苹果”机较大生产厂之一。1984年7月,为了扩大福建省电子工业在香港的影响,壮大闽加公司的经济实力,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福建省通信广播工业公司和闽加公司又在港成立了“莱士国际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港元。
  (三)深福电子有限公司
  1984年12月25日,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与深圳市外轮服务供应公司合资,在深圳市建立了深福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家用电器、电子整机产品和为出口服务。该公司注册流动资金90万元,固定资产10万元。
  (四)各地市电子进出口支公司
  从1984年起,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先后在福州、泉州、漳州、南平、宁德、三明等地市建立了进出口支公司。这些公司的建立对当地电子工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1986年,省政府要求清理资金不足10万元的企业性公司,在这次清理中,南平、宁德、三明(正在筹建中)进出口支公司停业。1987年,省电子进出口公司在厦门特区筹备建立“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厦门公司”,并于1988年4月正式开业。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本书记录了福建省电子工业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止,全行业的发展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三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