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职工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456
颗粒名称: 二、职工教育
分类号: F407.63;G726
页数: 2
页码: 165-166
摘要: 福建电子工业通过教育培训为生产、科研工作提供了支持,同时也促进了自身发展。电子工业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提高了自身素质。
关键词: 福建省 科研 干部

内容

30多年来,福建电子工业职工教育为生产、科研工作需要服务,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已经能承担起多专业、多层次的培训任务。据统计,至1988年,参加高等院校大专班学习的人数为2217名,已毕业1026名,参加中等专业学校(班)人数1037名,已毕业260名;参加高中班学习文化课程的3457名;参加中级技术培训的757名;参加各类短训班学习的12591人次。总之,全行业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的人数累计达20059人次。
  (一)领导干部培训
  对领导干部进行现代化企业管理科学教育,是电子工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福建省电子工业局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干部轮训教育的指示,1980年筹办省电子工业干训班,从1980年5月至1985年,共举办企业管理等短训班20期,已培训学员495人次,完成了中层干部的第一遍轮训。1982年至1984年,办了一届二年制脱产的干部中专班,有21人获得结业证书。这批经过培训的中层干部不少人已担负厂级职务的重担。1985年,省电子工业干训班升格为省电子工业干部学校,开办成人中专班,学制2年,专业为工业企业管理,1987年有36人毕业。1988年在校生有29人。
  (二)职工文化、技术教育
  为了对青壮年工人进行文化、技术教育补课,福建省电子工业总公司成立了职工教育委员会,各地(市)电子公司、各企业单位也相应成立了职工教育领导小组,配备专业干部。据统计,至1985年,全系统文化补课累计合格人数6575人,累计合格率90.7%;技术补课到1986年,累计合格人数6100人,合格率为85%,均超过中央规定的80%的高限要求。工人双补任务完成较快和全员培训开展较好的单位,已将职工教育的重点转入中等文化教育和中级技术培训,全省电子系统接受高中教育的达3457人,接受中专教育的达727人,接受中级技术培训的达757人。福日公司是全省电子系统开展中级技术培训较早的单位之一。
  在开展文化、技术补课的同时,各单位还按照《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的规定,普遍办起青工政治培训班,对职工进行了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提高了青壮年职工的政治觉悟。(三)业务培训
  为了适应电子科学技术变化快和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以及增进新业务知识的需要,省电子工业系统重视举办各种短训班,如微机、企业管理、政工、法律知识、外语班等,到1988年,参加培训的共有12591人次。如泉州半导体器件厂自1980年后,培养了电子企业管理大专生13人,占全厂科技人员的25%,使该厂在科研方面取得好成绩。
  80年代初,由于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为了确保引进的成功,福建电子系统各厂家纷纷抓生产线人员的岗位职务培训。如泉州无线电元件厂从美国引进一条全自动多层陶瓷电容器生产线后,选派,11名技术骨干去美国培训一个月,抽调57人进行岗位分工的专业培训,均取得良好效果。
  1980年到1988年,全省电子工业系统共派出306批次、1189人次到国外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对新技术的了解。不少企业还注意学习管理方法,如福新显像管厂在引进黑白显像管生产线后,用国外先进管理方法组织生产,设备从安装到试车,只花3个月时间,生产的显像管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被批准按进口管价格销售。
  (四)电大、业大、夜大、函大及职工高等自学考试
  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职工日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要求在职学习和脱产学习的积极性很高。1980年至1988年,省电子工业系统选送到业大、电大、夜大、函大、自学考试学习的职工有2213人,毕业1026人,在学1187人。
  30多年来,福建电子工业通过办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就现有人才结构与其发展速度相比较仍是很不相称的。今后,电子工业要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教育同经济发展的关系,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国内外、面向未来,使电子教育、人才培养更好地为振兴福建经济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本书记录了福建省电子工业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止,全行业的发展与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

福日公司
相关机构
国营企业
相关机构
福新显像管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