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锗晶体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360
颗粒名称:
一、锗晶体管
分类号:
TN325+.1
页数:
2
页码:
94-95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福建锗二极管和锗三极管的研制和生产情况,包括福州无线电元件四厂、福州无线电三厂、莆田无线电厂和三明无线电一厂等企业的产品品种、产量、质量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情况。
关键词:
福建省
锗晶体管
无线电
内容
(一)锗二极管
锗二极管仅福州无线电元件四厂一家生产。1973年6月,福州台江区竹器社并入福州市无线电元件四厂时带来了锗二极管产品,原台江区竹器社的33名职工,成立了一个生产锗二极管的车间。该车间拥有屏蔽设备,702平方米的两层土木结构的厂房,生产的主要品种有2AP、2AK等7种。主要原材料为锗片、杜美丝、红丹玻璃等,原材料均靠上海等地供应。因原材料质量和供应不足等问题,经常停产。而且市场需求量不多,成本高,盈利微薄。1977年以前,年产量未超过100万只。1980年后一度有较大发展,年产量高达255.9万只。1981年,该厂从成都购进打头机一台,所生产的打头杜美丝符合引出线工艺要求,改变了原料供应不足、经常停产的被动状况,当年产量高达287.49万只。1973至1985年,该厂共生产7个型号规格的锗二极管1807.46万只。1986年后,上海有关企业从国外引进了锗二极管生产线,而福州无线电元件四厂却未更新生产设备,产品失去竞争能力。1987年下半年,只好停止生产。1988年,因市场需要又生产105.2万只。
(二)锗三极管
1966年到1985年间,福建生产锗三极管的企业有8家。主要有福州无线电三厂、莆田无线电厂、三明无线电一厂等。福州无线电三厂从1966年建厂起就生产锗低频小功率管和大功率管。1976年到1982年间,该厂主要产品3BX31锗小功率管的产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首位。1981年,产量为538.1万只,创该厂历史最高水平。从建厂到1984年,共生产]1个型号规格的锗三极管1880多万只,产品质量居全国先进行列。该厂的3BX31产品质量管理小组,1982年荣获电子工业部电子工业先进质量管理小组称号。莆田无线电厂1970年开始生产锗合金低频大功率管、低频小功率管,其中3AD50低频大功率管在1082年全国同类产品的质量评比中名列前茅。三明无线电一厂于1971年12月试制成功3AK锗开关三极管,1973年后形成批量生产能力,能生产3AG1、3AG41~50、3AK7~15、3AK20A、3AK20B、3AK20C等多种型号规格的锗高频小功率管和锗开关管。该厂产品是从北京双桥半导体器件厂、沈阳晶体管厂、上海无线电七厂和上海无线电八厂移植的,属合金扩散型工艺制作的高频、中速、低噪声开关管。从1973年至1981年,共生产各种锗管100多万只。1972年到1979年,泉州半导体器件厂、厦门半导体器件二厂和南平504厂等也分别生产过锗管。
80年代,全省生产三极管的企业仅为福州无线电三厂和莆田无线电厂,且在1982年后都转向搞国内热门的微型计算机和电子计算器的来料装配。1983年、1984年,福州无线电三厂的锗管产量从以前的上百万只分别下降为5.3万只和9.2万只;莆田无线电厂则只有0.2万只和4.1万只,1985年停止了生产。福州无线电三厂从事微机引进开发一度不适应市场的变化,于1985年下半年又生产锗管26.3万只,1987年仅生产2.8万只,1988年停止生产。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本书记录了福建省电子工业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止,全行业的发展与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
福州台江区竹器社
相关机构
三明无线电一厂
相关机构
电子工业部
相关机构
莆田无线电厂
相关机构
北京双桥半导体器件厂
相关机构
上海无线电七厂
相关机构
上海无线电八厂
相关机构
南平504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