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显像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358
颗粒名称: 二、显像管
分类号: TN141.3
页数: 2
页码: 93-94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州电子管厂及其黑白显像管和彩色显像管的生产情况,包括引进生产线、技术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福建省 电子管 生产线

内容

(一)黑白显像管
  1971年,福州电子管厂试制黑白显像管未获成功。
  1982年10月,福州电子管厂技术科负责人孙奎杰参加省电子局组织的考察小组到菲律宾新利有限公司考察,回国后主持了黑白显像管生产线引进的可行性论证。1984年,福州电子管厂与菲律宾新利有限公司华侨林国良达成合资创办福新显像管厂的协议,双方总投资720万元人民币,从日本引进了一条黑白显像管生产线(年产能力为35cm50万只或44Cm30万只)。
  1984年初,黑白显像管生产流水线的设备到厂后,该厂狠抓技术培训,多次请日本专家举办技术讲座,帮助科技人员消化引进技术,辅导工人操作,从设备安装到投产,不到三个月时间,技术人员就熟练掌握各项先进技术,工人能独立操作。5月8日,进行单机试车,7月1日,正式投产。该厂重视吸取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加强质量和工艺管理,质检人员运用图表法,对每班生产的产品严格把关,一旦发现问题,马上分析原因,及时解决,把问题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投产后的第五个月,显像管质量就达到进口管水平,经电子工业部检验,批准按进口管价格出厂。从而成了继上海灯泡厂和天津显像管厂之后的全国第三个执行进口管价格的厂家。福新牌黑白显像管已被全国名牌电视机厂家所选用。开工投产的当年,生产黑白显像管(31cm、44cm)10多万只,创产值668万元,利润153万元。1985年,生产50.86万只,产值为3306.4万元,利税657.77万元,收取外汇80.5万美元。该厂生产的黑白显像管有3大类17个品种,其中35SX9Y4黑白显像管于1985年获福建省优质产品证书,1987年又获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证书。福新显像管厂投产仅一年多时间就达到了设计的生产水平,开工两年半获利1170多万元。经济技术效益显著,受到各方面的肯定,连协助工作的日本技术人员也由衷地赞扬说:“我们在中国援建三条生产线,数福州这条线达到设计能力最快,经济效益最高。”至1988年,共生产黑白显像管211.6万只。
  (二)彩色显像管
  80年代初中期,我国虽能大批量生产黑白显像管,但彩色显像管仍十分短缺。为了给福日牌等彩色电视机的国产化配套需要,福建电子工业主管部门提出了将福新显像管厂的黑白显像管生产线改造成为生产彩色、黑白兼容的显像管生产线的方案。经国内有关显像管专家多次指导帮助和技术论证,决定改造福新显像管厂的生产线,这个项目被电子工业部列入“七五”技术改造计划的重点项目。为使引进成功,福新显像管厂向中国租赁公司贷款,参加合资的外商也决定增资。共投资500万美元,从日本引进了一些关键设备,整条生产线由涂屏机、激光对位自动封口机等先进设备组成,还拥有成套先进测试装置和试验手段。经过中日双方工作人员7个月的紧张安装调试,1987年7月2丨日8时52分,福建省第一只彩色显像管在福新显像管厂诞生。9月29日,该厂试产成功,这是我国既能生产黑白显像管又能生产彩色显像管的唯一生产线。
  福新显像管厂生产的彩色显像管,采用精密一字型四电位聚焦电子枪,条孔状开槽荫罩和带冷轧硅钢臂的偏转线圈,并采用软跳头技术,具有高聚焦、无枕形失真、色彩鲜艳、清晰度高等特点。各项性能指标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并有较大的富余量,已达国际80年代初的水平。试产期间,成品率达80%,经用户批量试用,上机率高。从电子工业部批准立项到试产仅用17个月时间。这条生产线的年产能力为47cm或51cm彩色显像管30万只或35cm黑白显像管50万只,年产值1.5亿元,可实现利税2000万元。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本书记录了福建省电子工业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止,全行业的发展与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

福州电子管厂
相关机构
上海灯泡厂
相关机构
天津显像管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