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电容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34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电容器
分类号: TM53
页数: 3
页码: 79-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从1959年开始生产电容器产品,包括有机介质电容器、无机介质电容器、瓷介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独石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等。福州、厦门和泉州等地是主要的生产基地。福建的电容器产量和品种在过去几十年内得到了显著增长。在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动下,福建的电容器企业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并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能。福建的电容器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出口到国外市场。福建电容器在技术改进和产品质量上也获得了一些奖项和认可。截至1988年,福建电容器产量大幅增长,为国内电子元件行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福建省 电子工业 电子元件 电容器

内容

1959年,福建开始生产电容器产品。主要品种有有机介质电容器、无机介质电容器、瓷介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独石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等。主要生产企业有厦门电容器厂、福州电容器厂、厦门鼓浪屿无线电器材厂、福州无线电元件四厂、宁化无线电二厂、福建无线电元件厂、泉州无线电元件厂和厦华电子公司电容器厂等12家,其中厦门电容器厂是我国最大的涤纶电容器专业工厂之一。从1967年至1988年的22年间,全省共生产各种电容器238007.87万只。
  50年代末,为了给本省生产的整机产品配套,福州市开办了生产纸介电容器、云母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的3个小厂,年产量仅数万只,甚至只有数千只,因质量差,与整机不配套,均被调整“下马”。福建广播器材厂也于1959年至1960年间分别生产了电解电容器5万只、纸介电容器8万只。
  60年代中期,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福州市台江区建立了纸质电容器厂、瓷介电容器厂,厦门市建立了专门生产薄膜电容器的厦门电容器厂和生产铝电解电容器的鼓浪屿无线电器材厂,三明建立了无线电元件厂。这批企业的创建十分艰难,既无投资,又缺技术,如厦门电容器厂是从竹器社转产电容器产品的;厦门鼓浪屿无线电器材厂创建时资金仅2万元,全厂30多名职工四个月没有拿到工资,还白天黑夜加班盖厂房和自己动手制造脚踏点焊机、整流器、调压器、老炼用的仪表等元件专用设备,使工厂很快就开工投产。60年代,福建电容器生产处于手工操作方式,生产量很少,仅能生产纸介电容器、薄膜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可变电容器,总产量为300多万只。
  70年代,全省生产电容器的企业由5个增加到11个,品种亦由4种增加到8种,年产量从1969年的100多万只增加到1979年的3194.94万只。
  1970年前后,福建无线电元件厂试制生产空气可变电容器和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1974年,该厂生产的双连可变电容器出口到国外市场,至1976年共出口了60万只。厦门电容器厂在70年代有较大发展,1975年、1976年的年产量突破2000万只。厦门鼓浪屿无线电器材厂于1975至1977年的三年间,出口铝电解电容器300万只。1973年,泉州无线电元件厂从上海无线电六厂移植了C13、C14陶瓷玻璃电容器(亦称独石电容器),由李土成(原为上海无线电六厂工程师)等人为主开发,在厂房、设备、资金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利用废砖窑修整后作为车间,自制土设备进行试产。1974年,获得成功并批量投产,逐步扩大了生产,形成规模。1975年,该厂抓住独石电容器为主要产品发展方向,当年产量达72.25万只。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影响,经营管理不善,成本没有核算,供货没有保证,产品质量不稳定,连续三年不能通过例行试验,产品时常被退货。1978年,该厂强化生产管理机制,在车间、班组建立产品质量检查制度,制定质检标准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并由熟悉生产工艺和能认真负责的职工担任工艺员和质检员,通过改善工艺卫生,当年产品合格率就达到97%以上。1979年,该厂C13、C14陶瓷玻璃电容器被电子工业部列为定点协作产品,当年产量达74.09万只,翌年产量又增长3.67倍。
  福州无线电元件四厂生产的瓷介电容器,1974年至1980年出口4674.85万只。该厂还从1973年开始生产CYO-3型云母电容器。1982年,该厂自行研制成功CY24单片云母电容器,该产品的银层与引线导电性能好,解决了老产品电极与卡子接触不良的缺点,且工艺简单,工效高,节省材料,成本低,1982、1983年先后获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和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奖。
  宁化县二轻局根据本县及建宁、泰宁等地具有丰富的云母矿资源的实际情况,经过可行性调查,在省、地、县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建立了生产云母电容的宁化无线电二厂。1977年国庆前夕,该厂成功地试制出CY型云母电容器,1978年批量投产,年产量44.75万只。1981年,该厂开展劳动竞赛和加强销售工作,年产CY型云母电容器708.1万只,创产值140.08万元,利润27.57万元,在全省元器件质量评比中获第一名,1982年参加全国同类产品评比获第四名,并被电子工业部列为元器件引线可焊性第一批合格单位。
  此外,福建无线电元件厂在1970年至1973年间,曾试产固体铌电解电容器。1970年,该厂了解到市场上固体铌电解电容器紧缺,决定试产,派出人员到上海无线电25厂培训,回厂后,由于设备不齐、生产场地不够等原因,暂停试产。1973年7月,生产固体铌电解电容器的关键设备钽皮炉才到厂,安装后试产,样品虽经例行试验合格,但因试制时间过长,市场发生变化,无订货而停止试产,历经3年之久,耗资近百万元。
  80年代初,电子元件行业重视引进先进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83年,厦门电容器厂从日本引进一条年产4000万只无感式薄膜电容器自动化生产线,属于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1983年10月,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视察该厂,对该厂的引进工作予以肯定,并指示“批量要上去”。1984年,该厂又引进了一条年产4000万只有感式薄膜电容器生产线,生产能力大幅度增长,成为我国最大的涤纶电容器专业工厂之一。1985年,该厂涤纶薄膜电容器总产量9700万只,比技术改造前产量增长5倍,产值增长5.9倍,利润增长10倍,产品失效率达到6级以上,可比成本下降了22.35%。1987年,该厂生产电容器1.45亿只,超过最高年产设计能力1.2亿只的水平,创产值3797万元,实现利润401万元。该厂的CL11型、12型聚酯薄膜电容器、CBB12型无感式薄膜电容器、CBB61聚丙烯电容器,从1985至1987年,先后获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和获省优产品称号3次。
  1982年,福州市无线电元件三厂从日本引进两条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铝电解电容器年产量从1981年的1042.6万只增长到1985年的5693.1万只,产品从2个系列增加到3大类8个系列300多个品种。
  1982年,福州无线电元件四厂,引进三条配有美国HP公司80年代的LCR测试仪和标准电容的陶瓷圆片电容器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1987年产量达9348.9万只,比1981年增长4倍多。
  1983年,厦门市鼓浪屿无线电器材厂,从日本引进一条年产4080万只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1985年,再次引进部分关键设备,形成较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力提高到6000万只以上,产品有CD11型等系列200多种规格。1987年产量达5483.4万只,1988年产量达6250.55万只。1986年至1988年出口4876.3万只,创汇65.3万美元。
  厦华电子公司电容器厂从国外引进一条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1987年产量达2684.3万只。1986年,泉州无线电元件厂从美国白露玛公司引进一条年产1.5亿只多层陶瓷(独石)电容器的全自动生产线,1987年7月开始试产,已生产了8000万只。这是目前国内配套最齐、产量最大的生产线,产品质量达6级标准。
  1987年,福州福益电子有限公司从国外引进一条介质薄膜可变电容器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能生产收录音机用的四连、五连可变电容器,年产量为900万只,80%出口国外,收汇120万美元。
  1987年5月,厦门建立了银都电子材料厂。这之前,厦门鼓浪屿无线电器材厂、厦华电子公司电容器厂等使用的电解电容引线每年需进口2亿多对,耗汇百万多美元。银都电子材料厂的建成投产,使厦门市原来进口的YD1205——YD2026规格的电解电容引线转为自给,满足了元件厂的需要,节省了大量外汇。
  1987年,福建无线电元件厂开发的PVC电容器,可与阿波罗电容器(台湾)相媲美,是1987年广交会上独家的紧俏品。当年生产并出口100.9万只,净创汇22.9万美元。
  由于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进行生产,使福建电容器产品不仅产量上规模,而且质量优异,广泛为国内名牌彩色电视机等整机产品配套。至1988年,已有厦门电容器厂的薄膜介质电容器获国家金质奖,CL12、CL11聚酯薄膜电容器,CBB61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和CBB12无感式聚丙烯薄膜电容器获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奖;福州无线电元件四厂的瓷介电容器3次获省优质产品奖;福州无线电元件三厂、厦门鼓浪屿无线电器材厂的CD11铝电解电容器及宁化无线电二厂的CY-2云母电容器获省优质产品奖。
  1987年,全省电容器总产量达40255.52万只,是1979年的12.6倍。1988年产量又上升到50618.2万只。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福建省志·电子工业志》

本书记录了福建省电子工业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止,全行业的发展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