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闽台地震科技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1996-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25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闽台地震科技交流
分类号: P315
页数: 6
页码: 271-276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与台湾在地震科技领域有着长期的交流与合作,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两岸地震学者通过参加研讨会、互访、资料交流和专题合作研究等方式进行广泛的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流逐渐加深,包括定期交换地震观测资料和更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这些会议不仅增进了两岸地震学者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也为推动两岸地震科技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福建省 地震科研 科技交流

内容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在地震地质、深部构造环境、地震活动等方面都有内在联系。两岸地震学者都认为研究闽台及台湾海峡地震活动及其内因有意义。闽台地震科技交流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从参加两岸地震学术研讨会开始,人员互访逐年增多,进而开始资料交流,专题合作研究。
  一、交流
  1992年5月6—8日,中国地震学会、台湾财团法人两岸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第—届两岸地震工程交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两岸的30多名学者参会。省地震局局长林思诚、助理研究员蔡晋安出席会议并作题为“闽赣地区地震活动与防震减灾”、“福建及邻近地区三维速度图像、震源深部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学术报告。会议期间,林思诚与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所长叶永田、台湾“中央大学”教务长余贵坤商定,推动福建省地震局与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中央大学”的学者互访,开展学术交流。
  1992年8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刘启清博士访问省地震局,介绍台湾大地形变测量工作进展。
  1993年6月,台湾帕斯卡测量咨询公司的苏全清、程县民访问省地震局,介绍台湾GPS仪器设备和布局情况。
  1994年11月,台湾“中央大学”余贵坤教授应邀访问省地震局,与科技人员讨论地震监测问题。
  1995年2月22—23日,第二届两岸地震学术研讨会在台北举行,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带队,大陆代表23人与会。省地震局局长林思诚出席会议并作题为“福建地震态势与减灾对策”的报告。台湾“中时晚报”、“自由时报”、“工商时报”都对此进行报道。会后,大陆代表应邀访问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大学土木系及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湾“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台湾“中央大学”土木系等单位。期间,林思诚与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所长叶义雄、台湾“中央气象局”副局长兼地震测报中心主任辛在勤、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乾盈商定交换闽台地震观测资料,邀请他们访问省地震局,开展学术交流。
  1995年6月,台湾“中央气象局”副局长辛在勤、地震测报中心副主任吕佩玲一行五人应邀来闽进行学术交流,与省地震局商定定期交换地震观测资料(见图8.2—1)。
  1997年5月19一28日,厦门市地震局局长叶振民及科技顾问陈运泰院士带团到台湾考察地震测报工作并进行学术交流。
  1997年11月,台湾大汉工商专校许华杞教授访问省地震局,与分析预报中心科技人员就地壳变动观测问题进行学术交流。
  1998年11月初,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所长叶义雄应邀访问省地震局,作关于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端7.3级大地震震中定位问题的报告,并与省地震局专家探讨两岸联合监测台湾海峡地震、仪器比测等问题。
  1998年11月23日至12月25日,应台湾“中央大学”余贵坤教授邀请,省地震局副局长袁定强等一行6人赴台,走访“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等单位,考察几个地震台站并就开展数字地震联网观测、海峡地区地壳三维结构研究等问题与台湾“中央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见图8.2—2)。
  1999年8月,第三届两岸地震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省地震局局长林思诚出席会议,介绍“闽南地区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和“福建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建设情况,并向会议主办方建议:2000年年中在福州召开“城市防震减灾专题研讨会”,邀请与会专家访问省地震局,考察福建省防震减灾工作,推动闽台地震科技实质性交流与合作。
  2000年1月17—21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秘书长许惠佑以“海基会”名义,邀请大陆地震专家赴台参加“两岸地震交流与合作学术研讨会”。对台湾1999年9月21日发生的南投7.6级大地震进行研讨、考察。由海峡两岸地震科技交流中心主任何永年任团长的大陆地震代表团共12人参会,省地震局局长林思诚随团赴台。两岸学者围绕南投大地震的地震观测、震源破裂、强地动特性、地震断层、地震变形、公路桥梁等建筑物破坏特征,以及大陆的地震预报、活动断裂探测、震害预测和工程抗震等问题进行探讨。会后,大陆地震专家考察南投地震的发震断层——车笼埔断层的北端,以及地震引起的地表破裂和建筑物损坏,包括石冈坝(闸)、丰源桥等破坏现象。断层通过之处,地表地形巨变,建筑物破坏殆尽。两岸双方确定,5月底到6月初在福州市召开海峡两岸防震减灾专题研讨会,着重探讨城市防震减灾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问题(见图8.2—3)。
  2000年6月1一2日,“海峡两岸城市防震减灾研讨会”在福州召开。会议由省地震局和省科协承办。中国地震局副局长、海峡两岸地震科技交流中心主任何永年与台湾“国家”地震工程中心主任蔡义本教授主持会议。中科院院士丁国瑜、陈运泰、马宗晋、工程院院士谢礼立等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台湾地区除叶义雄、王乾盈等10多位知名地震专家外,还有“国科会”、“消防署”、“中央气象局”等行政部门的官员参加。副省长黄小晶会见全体代表并合影。会后,台湾代表参观访问省地震局,观看新建成的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地震会商室及数据传输、通讯系统,并与科技人员座谈交流。部分代表还到莆田、泉州和厦门考察地震台站等防震减灾设施。
  2000年7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台湾“中央大学”黄柏寿、颜宏元等一行5人访闽,参观省地震局数字地震台网,并考察南平、永安、龙岩、东山等地震台站,访问厦门地震勘测中心和厦门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并进行仪器测试。
  2001年8月5—12日,应台湾财团法人促进中国现代化学术研究基金会邀请,省地震局局长林思诚出席在台北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的“地震之预防及应变”组。该组由大陆和台湾各5位专家参加。会上,林思诚宣读“大力提高福建省防震减灾水平和应急能力”论文,介绍福建省经济建设和防震减灾工作同步发展情况的经验。两岸地震工作同行对近几年发生的重大破坏性地震事件、应对措施、提高地震科技水平等问题进行探讨。
  2001年10月11—17日,第四届两岸地震学术研讨会在台北举行。中国地震局局长陈章立带队,大陆学者21人与会。省地震局研究员丁学仁出席会议并作题为“福建沿海GPS台网观测数据之分析”的报告,对闽台三期GPS联测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台湾同行就继续进行GPS联测、台湾海峡地壳结构地震爆破联合探测等科技合作研究内容进行座谈。
  2002年1月,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王乾盈教授、余贵坤教授等一行七人访问省地震局,介绍两岸联合探测台湾海峡深部构造计划,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磋商。
  2002年7月21—28日,省地震局副局长陈金海一行7人应邀赴台开展交流与考察。考察团访问“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等机构,考察南投大地震现场,并与台湾学者就深人开展地震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具体事项进行商讨(见图8.2-4)。
  2003年6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刘忠智、陈国诚、刘文相、林庆仁和台湾“中央大学”颜宏元等5位地震专家访问省地震局并进行学术交流。
  2004年6月,台湾地球物理学会派颜宏元等一行6人来闽开展地震学术交流与考察,与省地震局专家探讨有关年底召开的“海峡两岸地震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及交流合作事宜。
  [=此处为插图(省地震局代表参加在台举办的研讨会)=]
  2004年8月,省地震局副局长黄向荣等一行4人赴台参加“海峡两岸地震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并访问成功大学、中正大学、“中央大学”、台东大学、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和“中央气象局”,与有关专家学者就地震预测、工程地震、灾害预防与评估以及加强双边交流与合作问题进行广泛商讨。这次访问拓展与台湾南部大学的联系(见图8.2-5)。
  2004年12月24—26日,省地震局在泉州召开“海峡两岸防震减灾学术研讨会”,纪念1604年12月29日泉州海外7级大地震发生400周年。会议收到两岸地震专家和科技人员的学术论文近百篇,包括5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清云科技大学、醒吾技术学院、灾害防救科技中心等40多位专家的论文。中科院院士陈运泰、马宗晋,中国地震局原局长、研究员陈章立,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王椿镛等10多位大陆地震专家,台湾学者蔡义本、王乾盈、颜宏元、黄柏寿、温国梁等10多位专家与会,深入探讨台湾海峡及闽台地质构造、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地震监测、预报新方法,以及加强地震灾害防御各项举措。会后,省外代表与台湾专家应邀参观新建成的福建省防震减灾中心大楼及其技术系统(见图8.2—6)。
  2005年8月15—24日,省地震局首次组织以大、中学生为主的18人访问团,赴台参加“海峡两岸地震科技研习夏令营”(见图8.2—7)。
  2005年12月12—25日,省地震局派出学术骨干黄宏生等一行7人,赴台参加由高雄高苑科技大学等单位主办的“两岸地震灾害防治及减灾技术交流研讨会”并进行野外考察,访问“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并开展学术交流。
  二、合作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发生7.3级大地震,两岸地震观测台网均有大量地震记录。因两岸未联网,依据各自地震台网记录测定的地震参数,包括震级、震中位置、震源深度等均有偏差。为此,省地震局与台湾“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商定进行资料交换,供科技人员研究使用。台湾方面寄来多份“地震季报”等资料,省地震局也将“福建地震目录”寄给台湾。双方科技人员综合两岸台网的观测资料,撰写多篇论文,进行学术交流。
  1995年,省地震局与国家地震局武汉地震研究所、第一形变监测中心合作建成沿海地区GPS监测网,共有福州、南平、古田、水口、湾口、德化、尤溪、泉州、湄洲、厦门、东山、永定等12个测点。经与台湾同行商定,将台北、台南、恒春、台东、花莲6个GPS连续观测站列为联合观测点,每两年联合观测一次,定在该年12月1—11日。
  1995—2005年,共进行6期GPS联测工作。科技人员依据观测结果,计算闽台地壳运动年变速率、应变率、最大剪应变率等基础研究数据,研究探讨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区地球动力学特征等问题,发表10多篇论文,并应用于判断区域地震大趋势研究。
  1995年9月中旬,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租用美国地球物理勘探船在台湾周边海域进行人工地震探测,研究海域地质构造。两岸专家商定,同时在台湾海峡两岸架设流动地震仪记录勘探船所击发的地震波讯号。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和省地震局在福建沿海地区架设50多台盒式数字磁带地震仪,60多位科技人员参加,历时10天。因勘探船用“气枪”击发海水产生的地震波能量小,地震记录情况不佳。
  1997年11月,台湾名新技术学院张瑞刚教授访问省地震局,介绍GPS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双方就两岸开展GPS联测,数据处理和网点布设进行协商交流,并签订两岸GPS观测研究的合作协议书。
  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发生7.6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省地震局在做好福建省地震应急工作的同时,在第一时间向台湾地震工作同行表示,如有需要,可以提供各类地震观测资料,并派专家赴台协助开展救灾、地震监测、震害评估等工作。因多种原因,科技人员未能赴台。2000年1月,省地震局局长林思诚随大陆代表团赴台考察交流,双方商定在福州召开专题研讨会,对城市防震减灾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2002年11月17—23日,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黄柏寿研究员、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颜宏元副教授等人访问省地震局,与技术人员就两岸观测仪器比测、闽台地区地震波衰减规律等研究课题达成合作意向。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1996-2005)

《福建省志·地震志(1996-2005)》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福建省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历程,重点记述了1998年至2005年期间的变化。此外,文章还提到了福建省地震局承编了该志书,并提供了资料来源和引用的出处。同时,文章还强调了所有地震术语均为标准地震术语,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测定和表示。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思诚
相关人物
蔡晋安
相关人物
叶永田
相关人物
余贵坤
相关人物
刘启清
相关人物
苏全清
相关人物
方樟顺
相关人物
叶义雄
相关人物
辛在勤
相关人物
王乾盈
相关人物
吕佩玲
相关人物
叶振民
相关人物
陈运泰
相关人物
袁定强
相关人物
许惠佑
相关人物
何永年
相关人物
蔡义本
相关人物
丁国瑜
相关人物
马宗晋
相关人物
谢礼立
相关人物
黄小晶
相关人物
颜宏元
相关人物
陈章立
相关人物
丁学仁
相关人物
陈金海
相关人物
刘忠智
相关人物
陈国诚
相关人物
黄向荣
相关人物
王椿镛
相关人物
温国梁
相关人物
黄宏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央大学
相关机构
福建省地震局
相关机构
国家地震局
相关机构
台湾大学
相关机构
中央气象局
相关机构
厦门市地震局
相关机构
中国地震局
相关机构
中正大学
相关机构
台东大学
相关机构
台湾南部大学
相关机构
清云科技大学
相关机构
醒吾技术学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