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1996-2005)》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219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5.7
页数: 5
页码: 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及其沿海地区是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福建省实施了防震减灾规划,包括建立地震监测台网、实施城市防震减灾工程、进行活动断层探测和抗震性能评定等。福建省地震观测台站数量增加,观测能力提高,实现了数字化观测和网络化传输。建立了地震分析预报数据库系统,提高了分析预报工作效率。
关键词: 福建省 概述

内容


  福建及其沿海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最活跃的地区。
  1996—2005年,福建地区发生0级以上地震共4174次,其中0.0—0.9级1029次、1.0—1.9级2037次、2.0—2.9级979次、3.0—3.9级120次、4.0—4.9级8次、5.0—5.9级1次。地震活动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时空强继承性明显,依然延续时间上不均匀,空间上南强北弱,强度上以中小地震为主;二是中强地震震中迁移表现出海一陆跳迁;三是震群活动增多,十年间共发生11次。1997年5月31日永安西南5.2级地震是该时段内福建地区乃至东南沿海地区最大地震;1999年9月福州ML3.8级震群是该时段内震级最大的震群活动;2000年1月永安ML2级震群是该时段内持续时间最长的震群活动,历时6个月。水口水库地震活动频繁。截至2005年12月31日,水口库区共发生1256次水库诱发地震,其中小于1.0级592次,1.0—1.9级545次,2.0—2.9级100次,3.0—3.9级18次,4.0—4.9级1次。其特征表现为:一是震中分布集中,主要集中在大坝附近湾口村一带;二是震源较浅,基本稳定在4—10千米内;三是前期水库地震与水位变化密切相关。
  根据新的研究成果显示,福建地处西太平洋海板块的菲律宾海板块向亚欧陆板块俯冲一碰撞的过渡带。晚第三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总趋势是在总体抬升背景上伴随间歇性升降运动。地貌上呈西北高、东南低、阶梯状下降。山脉总体走向北东和北东东向。陆地上的断裂多是继承中生代形成和发展的断裂,以切穿白垩纪晚期火山熔岩和火山沉积岩建造、形成第三纪小型断陷盆地为标志;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已十分微弱。而海域(台湾海峡拗陷区)则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活动。福建的断裂走向以北东一北东东向为主,北西向次之。6级以上的地震活动大多与第四纪晚期以来的活动断裂相关。滨海断裂带是福建及沿海最重要的控震构造。由福建地震震源机制解反推的现代构造应力场表明,福建地区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轴(P轴)以北西一南东向为主,主张应力轴(T轴)以北东—南西向为主,呈水平挤压;其动力作用主要来自菲律宾海板块的北西向挤压,南部还受印度板块向北或北偏东向的挤压。它们动力作用的前锋(动力触角)位于泉州地区,该地区地震活动相对较为活跃。
  二
  1998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施后,省地震局即着手编制《福建省防震减灾规划》。2000年底经省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实施。《规划》指明今后20年福建省防震减灾工作的总体奋斗目标、主要工作内容、保障措施及“十五”期间优先实施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工程。根据《规划》要求,组织实施了“十五”重点项目——“福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一期)”,建成福建省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强震台网、地壳形变观测(GPS)台网,改造地震前兆观测台网,实现观测数字化、传输网络化、处理计算机化,进一步提升福建省地震监测能力;完成福州、泉州、厦门、漳州四个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及砖石房屋抗震性能评定;建立震害预测与震灾快速评估系统及福建中强地震中短期预报指标及其系统;建成福建省防震减灾中心大楼及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提高应对破坏性地震的能力与指挥水平。
  至2005年,地震观测台站数量翻了一番,地震监控能力提高0.5级以上;实现地震信号数字化、数据传输实时化、数据处理计算机化和地震定位与参数处理集中化;为大震速报、分析预报、地震工程和地震科研及时提供准确、连续、可靠的地震数据。数字强震动观测台网的建成,使福建省强地面运动常时观测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采用数字化设备,基岩强震动台观测数据实行实时传输技术,为工程地震、抗震设防、地震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十年间,扩建并更新改造各类地震前兆观测台网:地下流体观测台站增加到26个,基本实现数字化观测、网络化传输;定点地壳形变学科的观测项目数量与技术系统都发生根本性变化,增加新的测项,实现观测数字化与数据传输网络化;尤其是GPS观测台网的建成,成为监测福建现代地壳运动特征和北东向、北西向主要断裂带应变速率和变化特征的重要手段;而地磁、电磁波观测,因环境变化影响,多个台站撤迁重建,已有观测项目的观测仪器也实现由模拟向数字化转变。此外,还强化了以流动重力、流动地磁、跨断层短水准观测为主的地震流动监测工作。
  为充分利用过去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各项观测资料,科技人员通过收集整理,建立“地震分析预报数据库系统”,录入地下流体、地磁地电、地壳形变等学科各类观测项目的资料,以及跨断层短水准、流动重力、流动地磁等资料;同时完成全省及其邻区地震目录、全国地震目录和全国强震历史地震目录的入库工作,并应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处理,提高分析预报工作效率。省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严格遵守震情会商制度,执行周会商、月会商、临时或紧急会商、年中会商、年度会商等规定,按时上报会商意见并进行震情跟踪。“十五”期间,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分析预报水平,省地震局建设现代化会商室,建立集各类地震资料数据库、资料分析处理、震后趋势快速判定、基础资料查询、会商演示为一体的“福建省地震会商系统”,归纳总结福建中强地震的中短期预报指标,初步形成一套具有福建区域特色的地震预报方法和科学思路。
  三
  1998—2005年,福建省的震害防御工作着重开展以下几项:一是参与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编制,并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省地震局和省建设厅联合颁布“《中国地震动参数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福建省区划一览表”,用于指导全省城乡一般民用建筑的抗震设防工作。二是完成并审查通过近三百项重要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其中包括福清核电站这类抗震设防要求最高的Ⅰ级安评和高速公路、大型桥梁、港口码头、电厂、石化等大型厂房及生命线工程建设项目,为这些重要工程的抗震设防提供科学依据。三是根据福建省城乡民房的特点,抽样调查七个市的几千栋砖混建筑物并进行抗震性能鉴定;特别针对闽南农村石砌房屋进行破坏性振动试验,提出增强其抗震能力的措施,建设石砌房屋的抗震示范房并在闽南地区推广,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四是注意做好社会综合防御工作。首先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建设城乡宣传网络和科普教育基地,开辟互联网科普网站,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将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向规范化、制度化。其次是切实加强群测群防工作,推进“三网一员”建设。根据省人民政府文件要求,各乡镇、街道设防震减灾助理员,加快建设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害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即三网一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1997年、2001年、2005年省政府三次召开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不同时期的防震减灾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在防震减灾工作上落实责任,切实做到政府服务到位、部门协作到位。1996—2005年,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或省长办公会议,听取防震减灾工作汇报,解决突出问题;并印发有关防震减灾工作的文件10多件,有力推动了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尤其是震害防御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作为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之一的地震应急与救援工作是最直接的减灾行动,已从以前单纯的科技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福建省强化了地震应急的各项基础工作,组建了地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志愿者组织,配备了专业救援设备。1998年省政府对1992年颁发的《福建省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预案》进行了修订;2001年又重新制定、颁布《福建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37个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先后制定了本部门的应急工作方案。同时,先后完成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龙岩、甫田等重点城市及南安、晋江、福清、长乐、永安等部分县级市的震害损失调查及评估工作;建设并逐步完善地震应急数据库;建成福建省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并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和后勤保障制度,大力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地震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日常地震监测、地震预报跟踪、科学研究的资料传递和共享。当福建及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时,确保地震应急指挥、现场监测预报、应急救援、科学考察等各类现场信息的快速传递。为此,省地震局先后在华林路203号办公大楼与华鸿路7号防震减灾中心大楼建设地震信息网络系统;建成功能先进、设施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达到国家二级机房建设目标;大楼共布设四套综合布线系统,分别用于接入互联网、数字福建政务网、大楼内部网及语音系统,整座大楼共布设1400多个信息点;采取多种措施防止计算机病毒与网络攻击,确保各类信息安全、畅通。同时建成了地震专用数据库及数据共享系统、地震现场通讯图文传输系统,以满足日常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及地震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的需要。
  四
  十年来,根据全省地震活动形势和地震监测、预报技术进步的需要,科技人员大力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与学术交流活动。为解决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历史地震问题,省地震局开展福建历史地震复核与审定工作,形成的研究报告经中国地震局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统一了福建省历史地震目录。经过多年探测研究,对台湾海峡滨海断裂带的分布、规模、最新活动年代和发震构造特征有了新认识。这为福建沿海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和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以及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福建境内图幅的编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福建城市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专题工作组经过3年多的探测研究,查明福州、泉州、厦门、漳州四个城市目标断裂的空间位置和活动性,编制有关图件,建立了城市活断层信息管理系统;为上述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建设和防震减灾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全国其他探测城市在项目管理和技术实施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现代地壳形变研究”不仅对定点台站形变、跨断层短水准观测多年来的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还充分利用“以GPS连续监测为主体的省级地壳形变同一地点的多手段综合观测系统,实现GPS、水准、重力等多手段综合观测”所取得的大量资料,对全省主要断裂运动特征、垂直形变、应变及重力场、海平面变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撰写并发表10多篇论文和研究报告。开展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水口水库诱发地震的发展趋势及防震减灾对策研究”,研究人员从水口库区诱发的大量中小地震入手,通过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库区地震构造与地震观测记录综合分析研究,结合库区人口、房屋结构、生命线工程等社会调查,预测水口库区地震发展趋势及最大震级、震害特点,提出防震减灾对策。此外,科技人员在水口库区国土开发整治规划、水口库区防震减灾工程、地壳形变观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水库地震有关的研讨会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针对地震观测与前兆观测手段逐步实现数字化的需要,开展数字地震观测与前兆观测资料的应用研究,平稳地实现地震观测由有人值守的模拟记录向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的转变。十年间,福建省中强地震活动与台湾省强震活动都较活跃,科技人员及时进行震例总结与台湾强震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奠定基础。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在地震地质、深部构造环境、地震活动等方面都有内在联系。两岸地震学者都很注意研究闽台及台湾海峡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内在关系。闽台地震科技交流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从参加两岸地震学术研讨会开始,人员互访逐年增多,进而开始资料交流、专题合作研究。1992—2005年,两岸地震科技人员互访近200人次,共举办9场大型学术交流讨论会,开展探讨闽台地质构造、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地震监测、预报新方法以及加强地震灾害防御各项举措的学术交流24次。同时,开展6次项目合作,内容涉及地震目录交换、GPS联测和合作协议书、人工地震联合探测等。
  省地震学会注重组织建设与学术活动,按时换届,多次召开学术研讨会,积极推进学术交流活动,大力推动闽台地震科技交流、合作,邀请国内外著名的地震专家、两院院士进行几十场学术报告、指导相关专题研究的活动,推动了防震减灾的各项工作。同时大力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活动。1996—2005年连续十年获“省级学会之星”称号。
  为加强地震科研管理,调动科技人员参加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省地震局制定科技成果管理办法、奖励办法及优秀成果奖评审标准;成立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科学顾问委员会;每年都安排科技专项经费,开展急需项目的研究。鼓励科技人员申报国家、中国地震局、省科技厅等科研基金项目,并给予经费配套支持。1996—2005年,全省地震系统有多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6项等。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1996-2005)

《福建省志·地震志(1996-2005)》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福建省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历程,重点记述了1998年至2005年期间的变化。此外,文章还提到了福建省地震局承编了该志书,并提供了资料来源和引用的出处。同时,文章还强调了所有地震术语均为标准地震术语,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测定和表示。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