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会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176
颗粒名称: 一、学会活动
分类号: P315
页数: 2
页码: 225-22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地震学会于1980年成立,积极推动地震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多次组织学术讨论会和培训班,编辑出版《福建地震》,为福建省地震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 福建省 学会活动

内容

70年代以后,福建地震学术活动逐渐增多,为了满足科技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的需要,1980年,成立福建省地震学会,福建省地震学会是本省最主要的地震及相关学科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社会团体。
  1980年11月8日,福建省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在福州召开。全省地震、地质、水电、建筑等部门及高等院校的地震科学技术工作者代表95人参加了大会,国家地震局及其他省、市、自治区地震部门也派代表出席会议。大会讨论并通过福建省地震学会会章,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张启金,副理事长边效曾、陈洪鹗、余兆康、吕浩江,秘书长陈洪鄂,理事22人。理事会下设编辑出版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对外联络委员会、测震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形变专业委员会。
  1980年至1986年,省地震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召开各种形式学术讨论会11次,收到各种论文300篇;举办10次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在学术活动中,注意加强与地球物理学会、地质学会等相关部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联合攻关;为了提高会员的业务水平,还举办6期速成科技日语培训班及PC-1500、APPLE、PDP-11计算机培训班;在科普宣传方面,与省地震局科技处合作编写各类地震宣传提纲,总结出“三性、一化、两为主”的宣传工作经验,举办5期青少年地震科学夏令营;编辑出版《福建地震》13期,发表文章166篇;在会员比较集中的漳州、福州、厦门、莆田等地成立市地震学会,至1986年,全省省地震学会会员300名,市地震学会会员200名。
  1986年6月,省地震学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正式代表72人,省内外来宾26人,选举产生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陈洪鹗,副理事长余兆康、陈国海、王屏路,秘书长王屏路,理事33人。大会讨论并通过新的学会章程,增设学会办公室、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和管理专业委员会,将对外联络委员会改为对外联络与咨询工作委员会。新的理事会提出,今后学会工作必须坚持改革;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交流质量,争取多参加一些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围绕经济建设重要课题开展咨询工作;宣传工作要加强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宣传重点应放在沿海地区。
  1986年至1998年6月,省地震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召开各种形式研讨会13次,交流论文700多篇,举办学术报告、专题讲座36次,接待旅美、台湾专家学者6批次;推荐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17篇,获二等奖2篇、三等奖15篇;编辑出版《福建地震》9卷31期,刊登论文372篇、约376万字;举办青少年地震科技夏令营10届,其中在武夷山、厦门等地主办全国青少年地震科技夏令营3届。期间,第二届理事会还向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等部门推荐地震学科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省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组织专业委员会编写福建减灾事业五年规划、十年规划;广泛组织会员开展多种形式地震科普宣传、地震科技咨询活动。
  1991年9月30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规定,省地震学会登记为福建省社会团体法人。法定代表人王屏路。
  1998年6月,福建省地震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正式代表78人,特邀代表30人。选举产生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林思诚,副理事长林继华、郑立铭、马永良,秘书长陈箴,理事33人。大会讨论并通过新的学会章程,将学会办公室改为学会秘书处,前兆专业委员会改为前兆与预报专业委员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改为工程与震害专业委员会,不再设立对外联络与咨询工作委员会,增设学术工作委员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法定代表人林思诚。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

《福建省志·地震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包括地震构造背景、地震活动、中强地震、地展监测、震害防御、地震应急、地震科研、机构与队伍、地震工作管理。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启金
相关人物
边效曾
相关人物
陈洪鹗
相关人物
余兆康
相关人物
吕浩江
相关人物
陈洪鄂
相关人物
陈国海
相关人物
林继华
相关人物
郑立铭
相关人物
马永良
相关人物
陈箴
相关人物
林思诚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福建省地震学会
相关机构
国家地震局
相关机构
福建省地震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