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工程地震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174
颗粒名称: 九、工程地震研究
分类号: P315
页数: 5
页码: 221-2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地震局在工程地震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包括近场强地面运动观测分析、层析成像技术应用、台湾海峡裂谷区热红外异常研究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应用等,为地震预测和工程抗震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福建省 工程地震研究 数值模拟

内容

(一)近场强地面运动
  1985年,省地震局引进4套美国DCS-302型数字地震仪,首次在东南地区开展近场强地面运动和震源破裂过程的分析研究。主要进行闽赣地区中小地震和人工地震的近场强地面运动的观测分析,以及重大工程的近场地面脉动加速度观测和频谱、卓越周期分析。
  1986年至1988年,省地震研究所首次利用近场地震记录资料开展频谱特征参量fmax特性研究,提出fmax同离源角有关的观点,初步推导出利用小震记录对未来大地震的强地面运动做出预测的经验公式。成果论文的观测分析和理论解释》获国家地震局首届青年地震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1987年8月,省地震研究所在寻乌地震现场布设近场强地面运动观测网,获得100多条近场地震加速度曲线和频谱资料,测定了较大地震的地震矩、应力降、震源尺度、频谱能量,结合地震断层进行地震破裂过程研究,为这个地区地震预报和工程抗震提供实测资料和分析成果,填补了华南地区近场地震研究的空白。
  该项目的完成对于数字地震波的分析、处理与研究,近场强地面运动记录在工程地震上的应用,震源辐射地震波特征研究,利用数字地震波记录开展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区“三维地壳结构及地震震源反演”等研究打下了在震源破裂理论、数字地震观测技术、数字地震资料分析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基础。
  (二)层析成像(CT)技术应用
  1993年后,福建地震工程勘察院在福州金鸡山隧道、马尾青洲特大斜拉大桥、长乐国际机场跑道、福州城门取水口场地塌陷病害、厦门邮电大厦超高层建筑场地等大、中型工程场地勘探中开展层析成像(CT)技术应用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和经济效益,并于1997年10月完成课题总报告。CT技术应用研究成功,为工程项目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增添了新的重要手段,推进工程场地勘探技术的发展。
  (三)台湾海峡裂谷区热红外异常
  1994年,福建地震地质工程勘察院分别与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气象局卫星遥感中心及其他同行合作,全省首次应用现代空间技术的卫星热红外遥感方法,研究台湾海峡裂谷构造区油气富集远景区及该区强震预报问题。1996年2月,提交《台湾海峡裂谷区热红外异常与油气田远景研究总报吿》,较系统论述了台湾海峡裂谷区油气田生油层空间分布特征、储油(气)构造、生油(气)条件,以及卫星热红外异常分布与油(气)富集区的内在联系,提出了远景预测区若干个。这是福建首次应用现代空间技术探测海洋油气田远景的尝试。研究报告认为,台湾海峡油气资源的总储量在台湾海峡东部盆地占78.13%,在海峡西部盆地占21.87%。台湾海峡地区油气总储量将介于珠江口盆地与东海陆架盆地之间。
  (四)数值模拟方法应用
  长乐—诏安断裂带是福建省最主要的中、强地震活动的控震构造带。为了探索该断裂带在现代区域应力场作用下破裂机制与地震活动关系,1984年,福建省地震研究所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破裂带变形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表明福建沿海地震活动主要受区域性长乐—诏安断裂带与近东西向、北西向多组断裂交汇部位所控制,这些构造结点是高应力集中的场所。原因导源于太平洋板块向西北欧亚板块俯冲—碰撞应力作用,当近东西向主压应力场作用在大陆边缘地带时,易引起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剪切节面发生破裂,而产生地震活动。计算结果清晰反映剪切应力集中部位与历史和现代地震活动基本吻合。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

《福建省志·地震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包括地震构造背景、地震活动、中强地震、地展监测、震害防御、地震应急、地震科研、机构与队伍、地震工作管理。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