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震学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169
颗粒名称: 四、地震学研究
分类号: P315
页数: 3
页码: 213-2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地震学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通过对历史强震和现今地震的深入研究,科研人员揭示了地震发生条件和孕震过程,为地震预报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福建省 地震学研究 历史强震

内容

(一)历史强震
  对8级大地震的研究不仅是因为大地震的危害最大,是预测的首要对象,而且还因为大地震必须取源于巨大的地质体,极可能反映更深的地质构造情况。
  1973年,科研人员开始对福建省和邻近地区的历史强震进行研究,多次深入闽南调查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海外8级(后改定为71/2级)地震的破坏遗址,广泛深入查找有关地震的史料。同年还与广州地震大队合作共同调查民国7年(1918年)南澳—诏安7.3级地震。
  1982年11月,国家地震局在宁夏银川召开中国8级大震学术讨论会,会议决定由福建省地震局负责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震和民国9年(1920年)、1972年台湾东部海中两次8级地震的震例研究。对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大地震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等震线长轴方向、前震与余震集中活动区的优势方向,都与北东—北北东的断裂接近平行,说明北东向活动断裂带是控制此次大震的主要构造;近岸海域断裂(又称滨海断裂)是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深、大、活的巨型断裂,对这次地震的发育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南日岛断裂是沿海北西断裂中延伸较长,切割地壳较深,全新世以来活动较强的断裂,上述两大断裂是这次地震的震源断裂;地震的主压应力为近东西向,源于太平洋板块向西运动、菲律宾海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挤压;地震属主震余震型,最突出的特征是前震活跃、晚期前震逐渐密集后发生大震、余震持续时间长。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福建及其邻近地区乃至东南沿海大地震的发生条件和孕震过程。成果论文《1604年福建泉州8级地震》、《1920年和1972年台湾8级地震》收入国家地震局组织编写的《中国特大地震研究》一书中。
  80年代末,再次对历史地震进行清理研究,重新审核历史地震的震中和震级,增加清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初四(1906年3月28日)厦门海外6.1级地震等新的历史地震目录。
  (二)现今地震
  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的台湾强震及福建地区一系列小震群活动,促进了测震学在现代地震预报应用中的研究。科研人员开始研究闽台地区的地震活动规律,闽台之间地震的相关性,应用以震报震的方法研究震群序列特征,前震活动图像——空区与条带、b值、能量、应变能时空扫描以及地震波速比等方面的问题,科研人员坚持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的方法,进行测震学科的应用性研究,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特别是对福建及其邻近区小震群的研究,从震群发生的构造背景、小震群的活动特征及其性质都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这些小震群有着比较近似的特征:震源区往往是构造比较复杂的多组断裂交汇处、构造扭曲、地块比较破碎地区;小震P波初动方向一致性好,且多为正号,震源错动方式基本稳定;根据震群能量释放均匀度、归一化熵值、地震频度衰减系数等指标判识多数震群属正常震群,震群发生后不会对应大的中强以上的地震。进一步研究认为震群的发震机理有两种可能性:在大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某些构造薄弱的环节,如上述的地块破碎带、多组断裂交切处等局部区域形成应力集中区,但是,由于地块破碎不能形成大范围的应力集中闭锁区而孕育大震,只能以小震的形式释放应变能,即形成小震群;受地幔内岩浆上涌活动的影响,使地壳受到一种向上的冲击力,引起地壳上层原有的断裂重新活动,或者引起新的破裂,这些小破裂引起的地震就类似爆破机制,初动总是表现向上,闽西南地热分布普遍,地下温泉点多,与这种机理形成的小震群可能有其内在联系。
  对震群的研究应用于1988年长汀震群、1992年厦门—龙海震群、1997年永安震群等震后预测,均有较高的对应率。
  1983年,根据国家地震局的统一部署,对福建台网建立后在闽台地区发生的中强以上的震例和震群,进一步开展地震学前兆、地震空区和条带、波谱分析、波速比、P波S波振幅比以及震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客观地评价以震报震的各种方法的应用效能。先后完成了《福建省地震综合预报清理研究汇编》、《福建省地震综合预报清理工作总结》等报告文章。
  90年代,围绕中、强地震的震例研究,又开展了地震频度衰减系数h值、地震活动度S值、地震空间韦伯分布p值、地震分维等震前地震学前兆指标的研究,这次研究密切结合国家地震局系统开展的“八五”地震预报攻关方向,寻找本地区预报效能较高、而且物理意义较明确的方法进行震例检验。科研人员还直接参与国家地震局“八五”课题“2005年前华南地区强震危险性预测研究”,并利用国家地震局系统的“八五”攻关研究成果,开展对地震孕育过程的长、中、短、临阶段,前兆信息的远场和近场的动态演化过程的研究,特别是对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的震源机制、发震的动力背景、地震的归属以及地震前的地震学前兆图像、地震学参数的时序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发表了诸多论文。认为:此次主震位于澎湖岛西南台湾浅滩,其发震构造为北西向巴士系断裂,主压应力轴方向与菲律宾海板块向西北运动的方向基本一致,震区区域应力场力源主要来自该板块向欧亚板块推挤的作用;根据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大陆架内,其发震构造与闽南、粤东同一构造体系,震前所反映的地震活动异常区与东南沿海地区成一体性的认识,判断此次地震应归属于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此次地震也是该地震带进入20世纪以来的第五活跃幕的最醒目的地震;地震属主震余震型,震前无直接前震活动,主震震级大,但强余震少,余震衰减慢,余震分布优势方位略呈北西向;此次地震后将使东南沿海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地震活动有所增强,并有可能向陆地内迁的趋势。
  90年代后期围绕国家地震局“九五”期间研究项目,重点研究地震孕育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前兆动态演化过程,提取从中期向短临阶段发展的前兆标志,开展对地震预报的最大难题——短临预报的攻关研究。福建省地震科研人员直接参与了“重点地区中短期预报方法和区域特征的研究”课题,寻找本地区中、强震地震前地震学前兆指标,继续研究地震的孕育、发展和发生的规律。
  (三)基础研究
  1973年,福州地震大队组织测震研究人员参加广东云浮和江西永平爆破,80年代,省地震局又在泉州、汕头地区进行了4次规模较大的爆破,利用人工地震的资料,开展华南沿海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研究以及华南地震波速度变化特征的研究(研究成果见本章《深部探测研究》)。
  70年代后期,还利用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资料,参与广东省地震局牵头的“华南地区近震走时表”的研究,1988年正式启用《华南地区近震走时表》,结束了华南地区一直使用全球JB走时表的历史,为测震学研究提供了更准确的资料依据。同时还开展闽台地区地震量规函数R(Δ)、震级偏差问题的研究以及闽台地震震相特征分析,汇总成《闽台地区地震震相集》。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

《福建省志·地震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包括地震构造背景、地震活动、中强地震、地展监测、震害防御、地震应急、地震科研、机构与队伍、地震工作管理。

阅读

相关机构

国家地震局
相关机构
福建省地震局
相关机构
广东省地震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