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厦门地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125
颗粒名称: 二、厦门地区
分类号: P315.73
页数: 2
页码: 110-1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出资建设地震流动监测网,包括一等水准测量、重力观测、地磁观测和跨断层短水准观测,为防震减灾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厦门 加密监测 流动监测网

内容

1991年,厦门市人民政府出资加密扩充、配套优化厦门地区原有地震监测网,建设垂直形变、水平形变以及地球物理场监测相结合的厦门地区地震流动监测网。该网主要任务是监测厦门及其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监视厦门岛的沉降变化,了解地壳深部物质密度变化和迁移、物质的磁性分布,研究断裂的活动强度和方式,为防震减灾提供基础资料。
  厦门地震流动监测网由厦门市地震局管理,网的建设和观测工作由地震综合队承担。
  (一)一等水准测量
  1993年,对原有观测网进行改造,在厦门岛及岛外的集美、杏林、同安布设全长284.7公里的水准路线,构成23个闭合环,拥有2个深部水准点、24个基本点、75个普通点。从1994年至1998年6月,已复测5期,成果资料符合国家地震局一等水准观测规范的要求。
  (二)重力观测
  重力网于1993年建成。全网由19个重力点构成,有24个测段,6个闭合环。重力观测每年1期,从1994年至1998年6月,已观测6期,成果资料质量符合国家地震局流动观测规范的要求。
  (三)地磁观测
  1993年,完成地磁网的布设。全网包括15个测点和一个通化台。每年观测4期,至1998年6月,已复测18期,成果资料质量符合国家地震局流动地磁观测规范的要求。
  (四)跨断层短水准观测
  厦门有两个跨断层短水准观测场地:东渡场地和虎仔山场地。1990年,东渡场地建立,1997年,建立虎仔山场地。两个场地每年均复测3期。观测成果资料质量均符合国家地震局跨断层短水准观测规范的要求。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

《福建省志·地震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包括地震构造背景、地震活动、中强地震、地展监测、震害防御、地震应急、地震科研、机构与队伍、地震工作管理。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