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067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P315.5
页数: 5
页码: 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地震活动频繁且历史悠久,主要地震活动带以闽清—德化—南靖为界,分为东南沿海地震带外带和内带。福建地震工作起步于1970年,经过7年的发展,初步建成了地震监测网和前兆观测网,成立了地震综合队并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但这个时期的预报手段单一,成功的比例不高。1977年,福州地震大队和江西省地震办公室联合绘制了《福建、江西地震烈度区划图》,从地震长期预报出发,提出了最大可能遇到的地震烈度,为建设部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福建省 地震 概述

内容

福建属华南地震区,与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的台湾岛隔海相望。福建最早的地震见于《晋书·五行志》记载:“西晋武帝太康八年五月壬子,建安(今建瓯县南,作者注)地震。”据资料统计,自西晋太康八年(287年)至1970年,福建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353次。1971年,开始采用仪器监测、记录地震。据《福建地震台网观测报告》,1971年至1998年6月,福建发生ML≥3.0级地震共403次,小于3.0级地震数千次。综合史籍记载和现代地震仪器记录,福建及沿海地区自宋建隆四年(963年)至1998年6月,共发生M≥4.7级破坏性地震38次,其中,7.0~7.5级地震4次,6.0~6.9级地震4次,5.0~5.9级地震21次,地震活动频次和强度均居全国较高水平。
  大致以闽清—德化—南靖为界,福建分为2个地震活动带,东部属东南沿海地震带外带,南延到广东沿海和海南岛,是华南地震区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地区。以北北东、北东走向展布,长约375公里、宽约80~90公里的长乐一诏安断裂带为主要发震构造。长乐一诏安断裂带与东西向构造及闽江、兴化湾、晋江、九龙江等北西向断裂交汇地区是强震发生的主要部位。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海外71/2级地震、民国7年(1918年)东山南澳7.3级地震、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漳州61/2级地震、明万历二年(1574年)福州53/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些部位。西部属东南沿海地震带内带,南延到广东和广西,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地区呈北北东走向的邵武一河源断裂带是它的主要发震构造。这里,福建省境内曾发生过M≥4.7级地震9次,最大地震是清顺治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651年2月15日)宁化51/2级地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福建地震工作几乎是空白。1956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国第一代烈度区划图,首次对福建历史地震的时空分布、基本烈度情况作了系统叙述。1970年2月,全国第一次地震工作会议把福建列入全国重点监视区,当年7月,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在福建组建福州地震大队。1971年11月,福建设立省地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福州地震大队合署办公。福建地震科学事业从此兴起。
  1970~1978年,是福建地震事业的起步阶段。福州、龙岩、莆田、泉州、南平、永安、漳州、长汀、宁德、邵武、厦门等地,先后建立13个地震台、站,初步建成福建地震监测网和以地应力、地倾斜、地磁、地电、重力、地下流体为主要监测对象的地震前兆观测网;成立地震综合队,在闽赣两省主要断裂带,布设控制东经114度45分至120度15分,北纬23度45分至27度35分地区的地壳形变监测网,开展精密水准、跨断层短水准、跨断层小三角、基线、天文、重力、地磁等流动测量,并以长乐一诏安、邵武一河源两大断裂带为重点,开展地震地质考察、地震物探等研究工作;开展工程地震研究,向建设部门提供铁路、桥梁、水库、工厂等重点建设项目场地地震基本烈度鉴定。在建立专业地震机构的同时,根据1972年全国地震工作会议提出的“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大打人民战争”的地震工作方针,全省普遍建立地、市、县地震机构,在工厂、学校、机关、农村等有条件的地方,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测报小组,开展地震知识宣传和以土地电、土地磁、土应力、土倾斜及动物宏观变化为主的群众业余观测活动。70年代中期,福建群测点遍地开花,几乎每个中学都有测报点,1976年底,全省有群测点85个,动物和地下水宏观点(哨)2714个,群众业余测报员和宣传员28673人。
  1971年开始,福建地震台网每月提交《福建、台湾地区地震目录》。1972年起,每年召开一次地震趋势会商会,对全省及邻近地区地震形势作出估计。1972年,台湾东部海域发生8级大震,波及福建全省;1975年,漳州发生86次小震震群;1976年,华安发生186次小震震群。这些地震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社会亟需地震预报。地震科技人员深入地震现场调查研究,尝试应用华北等多震区强震震例经验、福建历史强震震例研究成果,对福建及邻区地震进行监测预报。这个时期,对地震观测数据及前兆资料处理,主要采用人工绘图、手摇计算机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定性的经验性分析,预报方法以宏观、类比分析为主,手段单一。这一时期的年度中期预报和震前短期、临震预报,因尚未摸索到基本规律,成功的比例不高。
  1977年,福州地震大队、江西省地震办公室联合绘成《福建、江西地震烈度区划图》,应用当时对地震活动性、数理统计、地壳形变、地震地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首次从地震长期预报出发,提出百年内闽、赣两省各地可能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供建设部门中、小型工程抗震设防参考使用,获1978年福建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1978年9月,撤销省地震办公室和福州地震大队建制,成立福建省地震局。地震工作进入调整、清理、整顿阶段。福建省地震局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和国家地震局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地震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部署,针对前一个阶段存在的台网布局不尽合理、台站建设和装备落后、人员素质及台站科学管理水平低、群测点盲目上马一些未经科学检验和论证的观测手段等问题,进行台网调整和技术整顿工作。在对全省台网布局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加强台站专业化管理,并对群测点进行压缩、整顿。1978~1979年,压缩53%的群测点,开始在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多震区,建立骨干测报点。1979~1984年,省地震局对全省台网布局进行重新调整:增建平潭、东山地震台;增加水质、气体、激光测距等观测项目;针对福建地下水丰富的特点,建立水化中心实验站,负责闽赣地区地下流体观测;撤销各少震区、历史上没有发生破坏性地震地区的地方地震机构和群测点,全省只保留沿海地区福州、莆田、漳州、泉州、厦门5个地(市)及15个县地震办公室。
  1983年,建立福建省地震研究所后,省地震局连续3年集中科研力量参加全国性的地震科技攻关,对1970年后建立的各学科手段从观测环境、测试条件、仪器设备和观测方法,以及全部资料进行清理研究,作出评价。在清理和科研攻关基础上,省地震局又对各项观测手段进行全面技术整顿:停止群测点中广泛使用的土地电、土地应力、土地磁观测手段,增加地下水位、水质、水温以及动物宏观异常观测;改造专业台站的观测环境,增强观测仪器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提高观测精度和自动化程度。1985年,福建测震、地形变、水化学3个主要观测台网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在1983~1987年全国地震观测资料评比中,福建有9个项目获得第一名和二等奖,有42个台项获优秀奖。
  1984年,福建省地震工程技术咨询开发公司成立后,地震科技为社会服务领域逐步拓宽,进一步向建设部门提供地震烈度小区划、经济开发区地震稳定性和断层活动性研究、地基振动测试及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服务。
  80年代中期和后期,计算机的应用推动地震科研迈开新的步伐。在对所有数据做系统的清理、校核、评价、整编的基础上,省地震研究所、地震综合队等单位建立了地震数据库,并开始编制一些分析处理、绘图软件。各有关单位联合开展一些规模较大的科学实验:连续4次在福建与江西、广东交界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地壳上地幔结构爆炸地震探测试验,反演出福建及邻近地区三层地壳结构模型、莫霍面分布形状、地壳深断裂展布;在南靖县地热异常区进行水压致裂水文地球化学效应实验,研究成果获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江西寻乌地震现场开展近场强地面运动观测,结合地震断层进行震源破裂过程研究,该科研成果填补了华南地区近场地震研究的空白。同时,地震科研人员还开展新构造活动断裂、现代地壳形变、闽台地震活动性以及小震群活动特征、发震机理、地震对策等研究。1987~1989年,省地震局再次组织科研人员参加全国性的地震前兆方法实用化攻关研究,结合引进全国科研攻关成果,各学科对定量排除干扰、识别异常、判定资料可靠性等方面拟定了一套方法,并且编成相应的计算机处理程序,建成“福建区域综合地震数据库系统”。在震情分析中,开始采用周期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数学模式处理前兆观测资料,增强科学性,减少主观随意性。地震预报从手段单一向手段多样化的综合预报方向发展,由经验性预报转向概率性预报。
  地震科研水平提高,促进工程震害防御工作发展。工程地震部门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法,编制期限50年的第三代《福建省东南地区地震区划图》;工程地震评价从以往烈度鉴定和区域稳定性评价为主,逐步发展成包括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土层反应、地震小区划和场地震害评价等一系列新技术的综合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地籐技术服务,开始从解决单体工程的技术评价、鉴定,逐步向城市环境地震灾害小区划研究和定量化、实用化方向发展。
  社会综合防震减灾能力不断增强。福州、厦门、漳州等地相继建立市一区(县)—街道(乡镇)—居委会(村)四级地震宣传网,坚持经常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多样化的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方针。重点监视地区人民政府在骨干群测点的基础上,按照专业地震台站要求,建立一批地方台和企业台,弥补专业台站的不足。1988年,福建省区域台网发展到23个台站,地震检测能力为ML≥2.7级。
  90年代,福建地震活动进入高潮期,福建地震工作也由部门单纯的科学行为转入社会综合防御轨道。
  1992年,引进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立GPS监测网。1993年,福州无线传输地震遥测台网、福建区域地震无线短波通讯网正式投入运行,实现地震速报通讯和计算机远程数据传输。1993~1994年,龙岩、宁德、南平、三明4个地区相继恢复地震机构。1994年,为了加强水口库区防震减灾工作,开始建设水口库区地震遥测台网。1995年,GPS网实现与台湾、日本同步联测。同年,增建漳州市地方地震无线通讯网和水口库区地震通讯网。1996年,开始兴建“福建沿海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同时,建设厦门地区数字遥测台网和地壳形变流动监测网,以及水口库区地震前兆观测网。1996年后,建立地震电磁辐射观测网。1997年,龙田水位观测站引进地下流体综合数字遥测系统,用于水动态观测。1998年4月,省内22个测震台站全部实现数字化传输,建成中国大陆第一个全省性数字传输分析处理去网。至1998年6月,全省有人工值守台、站34个,群众测报点129个,无人值守台22个。地震综合队流动测量手段有:面上水准、跨断层短水准、三角、基线、重力、地磁、天文测量、激光测距、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省区域台网观测项目有:测震、地倾斜、地应力、定点跨断层短水准、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水动态、定点地磁、电磁波观测。群众业余观测主要项目有:氡气、水质、水位、地温、宏观观测。地震检测能力省内为ML≥2.0级,台湾等邻省地区约为3.0级。
  监测系统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为深入开展地震科研提供良好条件。省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利用全国地震预报攻关研究成果,开展地震孕育过程的长、中、短临阶段前兆信息的远场和近场动态演化过程研究,寻找本地区中、强地震前兆指标,研究地震孕育、发展规律,有系统地开展闽南、水口库区震害预测研究。经有关专家鉴定,对水口库区诱发地震的发震机制、前兆指标、最大震害预测和防震减灾对策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参加全国GPS研究项目,对福建垂直形变场、重力场、海平面变化特征研究成果,获1997年度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90年代中期,引进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和现代声像设备,建立现代化震情会商室,地震预报从概率性预报向物理性预报方向发展,科学性进一步提高。对发生在福建及其邻近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如:1992年2月南日岛5.2级地震、1994年9月台湾海峡南部7.3级地震、1995年2月晋江东南海中5.3级地震、1997年5月永安西南5.2级地震等,作出一定程度中期预报、短临预报、震后强余震预报。1988~1997年,福建省地震局提交的地震年度趋势研究报告在全国地震分析预报工作评比中,获1993年度第三名,1995年度第二名,1996年度第二名,1997年度第三名,其他年度均获优秀。
  这一时期,省地震系统为工程建设抗震设防提供的科技服务种类扩展,主要有:建筑场地地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场地地震稳定性、危险性评价及烈度复核、地形变精密测量;建筑物岩土工程勘探和工程灾害鉴定;建筑桩基质量检测和环境振动试验;城市地震烈度小区划、地震设防与灾害预测、地震破坏快速评估及建筑物抗震鉴定;地球物理勘探等16项。有关部门先后完成厦门、泉州、漳州、福州等沿海城市的城市地震小区划和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并在三代烈度区划图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段,编制第四代《厦门一汕头地区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给出适合工程设计的地震动参数值。
  福建地震事业机构建立后,加强专业技术和高新技术知识培训,地震工作队伍的人员素质不断提高。70年代,全省地震工作人员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甚少。1987年,福建省地震局系统有工程师77人。1990年,有高级工程师23人,工程师119人。1997年,省地震局(包括直属单位)及地、市县地震机构在职人员515人,业余观测人员190人,其中具有研究员职称资格9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资格122人,工程师职称173人。
  由于政府部门参与,全省震灾预防能力显著增强。从1990年起,省人民政府定期召开全省地震工作会议,安排防震减灾工作。1991年,省、地(市)及部分县(市)级地震机构制定了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1992年,省人民政府公布《福建省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预案》,同年,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下发加强地震宣传工作的通知和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管理办法,明确在防震减灾宣传中,各有关部门、社会团体负有各自的职责,要在2000年前做到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化。随后,沿海各城市人民政府和省公安、邮电等有关部门相继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地震部门也加强震前准备工作。1994年,东山县东南海中发生7.3级大震,各级政府、地震机构按“应急预案”反应迅速,处置得当,社会秩序稳定,群众处震不乱,没有发生停工、停产、逃震的现象,获得国家地震局好评。1995年,省教育委员会下文,要求对中小学生进行防震减灾教育和灾害应变教育,地震基本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学校要制定应急预案,定期演习。省地震局也根据地震形势制定《重点监视区中短临预报决策方案》、《福建省大中城市震后早期趋势快速判定工作方案》和新的《地震应急工作方案》。90年代中期后,省人民政府把防震减灾重点工作项目列入年度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1995年启动的闽南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区建设工程,是省人民政府、国家地震局重点支持的“九五”计划建设项目。全工程由技术措施和社会措施两部分组成,是技术进步、政府职能、民众参与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建成后使厦门、漳州、泉州城市中心区测震监控能力达1.5级以上,闽南区域达2.0级以上,并使闽南地区地震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地震救灾与重建等综合防震减灾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城市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方面都得到显著加强,在全国起示范作用。1996年7月,省人民政府颁布《福建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1997年10月,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福建省防震减灾条例》。防震减灾日渐成为各方面各部门共同关心参与的社会行为,逐步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经过28年艰苦创业,福建地震工作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成为一项受到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心的公益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1995年、1998年,国家地震局根据监测资料与分析预报工作等级评比成绩以及地震现场考察、抗震救灾等工作的综合评价,两次授予福建省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但是,地震预报至今仍是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攻克这个难关,尚任重道远。福建地震工作者决心以扎扎实实的创造性劳动,推动地震科技进步,增强社会防震减灾能力,为福建经济的腾飞,为迎接21世纪的更大辉煌,作出更大的贡献。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震志

《福建省志·地震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由总概述、大事记、地图集、专业分志、人物志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包括地震构造背景、地震活动、中强地震、地展监测、震害防御、地震应急、地震科研、机构与队伍、地震工作管理。

阅读

相关机构

福建省地震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