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教育与培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船舶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02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教育与培训
分类号: C975
页数: 11
页码: 209-219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船政学堂的创办历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船政学堂是中国最早创办的一所培养造船、海军人才的学校,旨在培养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教学内容以西方自然科学为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同时,船政学堂也重视人才选拔和培养,制定了严格的考制和管理制度,为当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福建 船政学堂 教学内容

内容

清同治五年(1866年),船政创办伊始,便注重培养造船和海军人才,创办起船政学堂,开设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中文,以及船舶专业、实习等课程,授课教师以外国科技人员或外籍技工为主。民国时期,纵然由船政学堂派生出的诸多学校侧重不同,但基本上沿用清代学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船舶系统职工的教育与培训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学历教育、职工文化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三方面齐头并进。
  一、专业教育
  (一)福建船政学堂
  福建船政学堂,是清末船政创办的求是堂艺局、绘事院、艺圃等的总称,是中国最早创办的一所培养造船、海军人才的学校。
  1.求是堂艺局
  同治五年(1866年)底,闽浙总督左宗棠提出设局招生学习法文、英文和西法,定名为“求是堂艺局”,并制订《创设船政章程》上报清廷。《章程》规定:入局肄习,总以5年为限,但没有分年级排课的规定。学校也不采用西方星期日休息制。每逢端午、中秋给假3天,春节放假。考制和管理制度十分严格,考生优奖劣罚。当时,来报考的大多系贫寒家庭子弟,所以又规定每月每人给4两白银为赡养费,伙食及医疗费均由学校供给。《章程》还规定了人才培训目标:凡掌握了造船技术的,即可任为监工(工程师),掌握驾驶技术的任为船主,准授水师官职或文职官阶。每月薪水照外国监工、船主、辛工银数发给,仍特加优擢奖异能。同年,求是堂艺局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1867年2月开学。当时因船厂尚未建成,该堂先在福州城内定光寺(白塔寺)、仙塔街和城外亚伯尔洋房等处上课。同治六年(1867年),求是堂艺局迁至马尾新舍,按校舍位置前后,分称前学堂和后学堂。
  前学堂设制造专业,开设的课程有算术、几何、透视绘图学、物理、三角、解析几何、微积分、机械学、法语等课。此外还设有实习课、蒸汽机制造和船体制造课。创办时只有12名学生,同治八年(1869年)学生增加到71名。学生平时还必须下车间实习,使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前学堂开创以后共毕业学生8届178名。后学堂设驾驶专业和轮机专业,与造船有密切关系的是轮机专业(旧称管轮)。学生大多数为上海和香港的工厂中有几年工龄,有一定的生产经验的青年。该专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蒸汽机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有算术、几何、设计、蒸汽机结构、蒸汽机维修、仪表、监分计、英语等。此外,学生还必须进行安装蒸汽机和锅炉的实习。船政初期制造的15艘兵、商轮船,其中至少有5艘是实习生安装的。通过这些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掌握轮机安装和管理的技能。
  同治六年(1867年)九月,英语教师嘉乐尔应聘到船政,被任命为后学堂校长。前、后学堂是以西方自然科学为授课内容的新式学校,开办时聘用外国科技人员为教师。左宗棠为此不惜高薪聘用,并在与监督日意格签订的合同中规定,外国科技人员负责监造轮船,同时也必须承担前后学堂的教学任务,使之能“按图自造”、“能自监造、驾驶”。因此,所聘用的外国技师,负有监造轮船和教授学生的双重任务。初期只有9名专职教师,其余则由技师分别兼课,大多数外国教师均能认真教学。为了表彰外国教师的积极作用,清政府在他们回国时,除赏给白银外,还分别赐给金牌和银牌,并授予六品至四品的中国官衔,以示荣誉。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前、后学堂已办4班,在学人数160多人。
  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一月,船政的第一批外国技术人员如约解聘回国。由于制造新式兵船的需要,光绪元年(1875年)又先后聘用或重聘11名外国人员,其中管轮、造船及格致教师8名,大多具有学位或学有专长。光绪二年(1876年),船政学堂增设电报专业,招收新生70多人。学成分配到全国各地架设电线、开办学堂、教授学生,发展中国近代电报事业。
  前、后学堂初期大体逐年招生,以后没有逐年招生。光绪九年(1883年)在校学生约149名。中法战争以后,学校规章制度松弛,不得不加以整顿,增添仪器设备、排定课程表,使教学制度化。但到19世纪80年代末,由于经费困难,学校被清政府命令“归并”,长期不能招收学生,于是日益衰落。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再次受到刺激,不得不命令振兴海军和造船,整顿福建船政,包括整顿前、后学堂,再次招募技术人员和教师。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二月,船政举行甲午战争后第一次招生考试,入学考生远比以前积极。其中前学堂录取80名。学校还规定教学六年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仿照法国初等学校课程设置,第二阶段仿照法国水师学堂课程设置,每日还要学汉文。课程设置基本上贯彻了“循序肄业”的教学原则。至此,船政学堂有了比较确定的教学体制。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校学生约七八十名,大多由外国技师兼课。同年,船政学堂招生70名,增聘外籍教员,并使用本校毕业生为助教。这时期,前、后学堂的规模远不如以前。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船政停办,学堂处于维持残局的状态。船政前、后学堂从创办至宣统三年(1911年),共培养轮机毕业生14届210人,造船专业毕业生178人,驾驶专业毕业生19届241人,共629人,构成了中国第一代科技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批人员后来分布于全国各省,在舰船、武器制造、冶炼、探矿、铁路、海防建设等方面都做出重要贡献,不少人成为各省机器局管理和技术骨干。
  民国元年(1912年)2月,福建船政改称福州船政局。同年,前、后学堂第一次面向全省招收13~15岁初中毕业或同等程度学生180名,沿用清代学制,学校分三级课程设置。初级课有数学、物理、化学、中文以及体操、器材运动、拳术、射击;中级课为高等数学、力学、高等物理、化学、蒸汽机、电机等,并安排厂课实习,主要学习设计制造船艇与海军舰船的有关技术,以及蒸汽机、机械配件、船艇附件的制造;高级阶段主要是学习飞机和船舶制造,设置内燃机、蒸汽机、电机等课。教师校长均系经专业训练的科技人员担任,以法文课本讲授内容。这时,总教习称总教官,教习、副教习称教官、协教官。
  民国2年(1913年)10月,前、后学堂从船政局划出,设三所独立学校,改属海军部管辖。前学堂改名福州海军制造学校,后学堂改名福州海军学校,艺圃改名为福州海军艺术学校。
  民国5年(1916年)2月,北洋政府酝酿创办飞潜学校。民国6年,留美学飞潜专业的袁晋、马德骥、王孝平、巴玉藻、王助先后回国,为该校创办准备了师资条件。民国7年,福州海军飞潜学校招生100余名,后又招50名,分设3个专业:甲班学飞机制造、乙班学潜艇制造、丙班学轮机制造。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所培养飞机和潜艇制造人才的学校,学制8年4个月。民国15年5月,福州海军制造学校和福州海军飞潜学校并入福州海军学校,改称马尾海军学校。同时,仍用飞潜学校名义办完3届航空班。
  民国20年(1931年),马尾海军学校正式改称海军学校。民国22年冬,学校迁往南京,翌年迁回马尾。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该校迁福州鼓山,次年又迁湖南省湘潭。同年10月,又迁至贵州桐梓。民国31年邓兆祥任海军学校训育主任。民国32年12月,再迁重庆山洞。民国35年学校奉令停办,未毕业的学生转入青岛海军军官学校学习。民国38年2月,该校南撤至厦门,同年9月再撤至台湾左营。
  2.绘事院
  绘事院(又称画院),开设于同治六年(1867年),是一所培养中级测绘人才的机构,分船体测绘和机器测绘专业,首批招生49名,学制3年。聘请法国教员和设计科长卢维任教,开设算术、几何、几何作图、微积分、透视原理、法语及蒸汽机结构等课程,要求学生绘制蒸汽机所有部件的加工图,并能详细说明每一种蒸汽机设计图,每天还有几小时的实习课,学生毕业后留本院担任设计绘图员。后生员多由艺圃转学,生源逐渐减少。民国2年(1913年)改称图算所,所长王子禧,归福州船政局管辖。民国5年,因船政经费困难而停办,未毕业的16名学生转入福州海军学校续学。
  3.艺圃
  艺圃创办于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十一月招收15~18岁船政各厂青年艺徒120人,由法国教师、技师授课,学习的课程有算术、代数、几何、制图及机器结构等,兼学法文。基本上是半天上课,半天在厂内学工,修业期限3年。毕业后,留船政各厂当技工,还有一部分转绘事院担任绘图员。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校艺徒140多人。光绪三年(1877年),第一届船政留学生计35名,艺圃艺徒就占5名。光绪六年(1880年),因经费困难,清政府严令船政裁员,艺圃并归东考工所。光绪十一年(1885年),艺圃复办,学制不变。但此时只给新招艺童膳食费,不给赡养银。同时,不断进行考试,以定奖罚。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四月初,改新学制,恢复招收艺徒60名,分“艺徒学堂”和“匠首学堂”,学习年限各3年。艺徒学堂学习法文、数学、几何及常用艺学浅义、绘法等。上午入绘事院学习绘图,下午学习理论课,还要经常下厂实习。3年大考,一考理论课,二考手艺制作,精熟者升为工人,并择优送匠首学堂继续学习3年,以培养高级技工(匠首或技师),优秀者可任监工(工程师)。
  民国2年(1913年)10月,艺圃改名福州海军艺术学校。艺徒改为学生,学制5年,仍培养船厂技术工人。先后任校长者有黄聚华、陈德隆、刘栋臣等,附属福州船政局。民国4年,正式招收初中程度新生120名入学,设有英文甲、乙班,法文甲、乙班半工半读。民国7年添招学生120名,分为甲、乙、丙3班,以船政工务长曾宗瀛为校长,课程按福州海军学校所规定标准上课。民国9年冬,校长由工务长马德骥兼任,又招新生80名。当时,福州海军制造学校、福州海军飞潜学校及南京海军无线电训练班均从这里挑选学生,海军艺术学校实际成为上述海校的预备班。民国23年因经费奇绌,艺术学校被迫停办。
  海军艺术学校奉命停办时,海军界以其历史悠久,建议将艺校改为私立勤工初级中学,并于民国23年(1934年)成立董事会,由萨镇冰、陈绍宽、李世甲等9人组成,萨本忻任校长,名为私立,仍属海军系统。民国24年(1935年),改为私立马江勤工初级工业职业学校(简称“勤工”),培养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由陈钟新任校长,许孝锟任副教官。设有船工图算科、机械科、电机科,学制3年。民国26年(1937年),由省教育厅批准升为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增设航空机械科。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迁至尤溪、将乐,增设造船科,在校学生约300名。
  民国33年(1944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新创办福建省立林森高级商船职业学校(简称商船),由陈钟新任校长,设航海、轮机两科,共学生10人。民国35年8月1日,奉省教育厅通知,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合并,定名福建省立高级航空机械商船职业学校(简称高航),设航空机械、造船、航海和轮机4科,在校学生约300名。勤工、商船、高航共毕业学生1328人。
  民国38年(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福建省人民政府接管续办,并将18个班分为福州和马尾两处上课。
  1952年8月,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省文教厅决定将造船科、轮机科并入省立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即福建机电学校),航海科并入厦门集美航海学校。1953年,省立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造船科、轮机科又并入上海船舶制造学校,从而结束“艺圃”的历史。仅以勤工、商船、高航统计,各科毕业生近两千名,为福建省及全国培养了许多造船技术人才。
  (二)厦门水产学院造船系
  1971年10月,国务院决定把上海水产学院迁往厦门市集美学村,命名为厦门水产学院,造船系随同搬迁至厦门,分为船体、动力、金工3个教研室、总计教师34人。1972年开始,举办“社来社去”培训班,学习时间一般为半年。1976年造船系与厦门造船厂合办“七•二一”工人大学,学制3年,只办1届。
  1977年,全国高考制度恢复后,造船系渔船动力机械专业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33人,到1990年,该专业共招收本科生259人。1980年,厦门水产学院院内专业合并,造船系改名为渔业机械系,设渔业机械、渔船动力机械、渔业电子仪器3个专业。1982年9月,在省水产厅的支持下,向全省各造船单位招收船体专业培训班学员29人,学制半年。1990年招收渔船修造专业学生26人,学制3年。从1972年至1990年,厦门水产学院造船系(渔业机械系)共为省内、外渔业、造船部门培养出大学本科生、专科生365名。
  (三)福建省船舶技工学校
  该校的前身是福建省航运技工学校马尾造船厂分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1978年5月复办。是全省首批开办和复办的15所技工学校之一。
  1979年,学校升格为省属技工学校,改名为福建省船舶技工学校。招生面向省内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1987年开始改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
  学校根据造船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先后开设船舶电气、船体修造、船舶焊接、内燃机钳工、船舶管工、船体装焊、船体装配等专业。1982年,增招两期职工初中培训班以及职工子女自费走读班;1985年,开设一期省船舶工业公司徒工培训班。1978~1990年,前后8届学生毕业,计616人。这些毕业生大多成为船厂生产骨干,有部分人还成为车间班组长。
  (四)厦门技工学校造船分部
  1981年,厦门造船厂在厦门市政府的资助下,创建了厂技工学校,后该校成为厦门技工学校造船分部。这是闽南地区惟一的船舶技术学校,该校面向社会招生。设立船舶制造、船舶轮机、电焊、电工和铸造等专业。至1990年底,厦门技工学校造船分部已经培养了6届252名毕业生。这批毕业已成为厦门造船厂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学校也成为闽南地区造船工业培养人才的基地。
  (五)马尾造船厂中级技术文化学校
  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马尾造船厂创办船舶中级专业学校。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该校只于当年招收了一届学生,共151名。并且这一届学生提前于1959年12月毕业。他们当中101人分配到马尾造船厂,50人分配到上游造船厂。这些人后来大部分成为各自厂里的技术骨干,有的还担任了领导工作。
  (六)福建省航运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
  1964年,福建省航运管理局在上游造船厂创办福建省航运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由省航管局任命,8位教师皆由厂内有高等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担任。1964年12月招收第一届船舶修造专业学生50人;1965年8月招收第二届学生,其中船舶修造专业40人,航海专业40人。学校按照中专学校的教学计划,开设文化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制4年。两届学生都在“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乡,后来绝大部分都分配到马尾造船厂,成为该厂生产技术骨干,有的人后来还走上车间、厂的领导岗位。该校于1970年停办。
  (七)厦门市交通职业高中班
  1983年6月,厦门市交通局与厦门市第十一中学联合开办“交通职业高中班”,内设船舶轮机专业,学制3年。该专业设高中文化和专业技术基础两大类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有:机械制图、船舶修理、船舶柴油机、船舶电气设备等。共录取40名应届初中毕业生。1986年7月,船舶轮机专业班修业期满,经全面考核合格者分别由学校和市交通局发给高中毕业证书和专业结业合格证。毕业生享有由联办单位协同劳动管理部门依据招工指标进行优先录用的权利。
  (八)“七•二一”工人大学
  1968年7月21日,毛泽东在一份有关上海机床厂实行教育改革情况的文件上作了批示,该批示内容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成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许多厂矿企业从此以后相继开始兴办以毛泽东批示日期为校名的工人大学。福建省船舶工业的几家骨干企业也于1975~1976年开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其中马尾造船厂的“七•二一”工人大学开办于1975年,厦门造船厂、上游造船厂和省渔轮修造厂的“七•二一”工人大学则都开办于1976年。
  这几所“七•二一”工人大学,均采用半脱产与脱产相结合的办学方式;学员皆来自本厂在生产第一线具有3年以上实践经验、勤劳好学的工人,学制3年。
  马尾造船厂的“七•二一”工人大学,设机械制造和船舶管系两个专业,分别招生40名和18名。厦门造船厂与厦门水产学院合办的“七•二一”工人大学,设有船舶设计与制造、船舶动力装置设计与制造两个专业,录取学员23名。专、兼职任课教师21名,除了厦门水产学院、厦门大学的教师外,还有本厂科技人员授课。
  各厂“七•二一”工人大学,都只培养了1届学生。这届毕业生在回到各自原来的工作岗位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技术和生产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有部分人成为八九十年代各船厂的生产技术骨干、主办工程师或厂中层干部。
  二、职工文化教育
  1949年以前,福建省造船业工人文盲和半文盲占绝大多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福建船舶工业开始对全体职工进行文化扫盲、文化提高的教育工作。
  20世纪50年代初期,福建船舶工业的几个主要企业开设扫盲班和高小班,主要任务是提高造船工人的文化水平,课目为识字和算术。
  1956年初,福建船舶工业系统采取上校集中与基层分散办学相结合、普通班与速成班相结合、业余与全日制脱产相结合、专职教员与义务教员相结合、教员包教学员包学等多种办学、教学方式,开展本行业文化普及教育工作。随着文化教育规模的扩大与层次的提高,是年起,全系统文化教育从扫盲、业余小学教育扩大到初中、高中教育。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65年底,福建省船舶工业系统几个主要企业共有3000多人参加文化普及教育,其中绝大多数获得“扫盲”结业证书,并有一定数量的职工分别升入高小、初中和高中的文化学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建船舶工业系统职工文化教育被迫停办,职工业余学校撤销,教学人员下放到工厂车间劳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福建船舶工业系统职工文化教育开始恢复和发展,1980年,省渔轮修造厂、上游造船厂等先后举办文化扫盲班、初中、高中文化班和外语学习等文化教育班,数百名职工参加学习。
  198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切实搞好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工作的联合通知》(以下简称《联合通知》)。《联合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分期分批对近几年来就业的大部分青壮年职工进行初中文化和技术补课,为他们补上因“文化大革命”而耽误的文化基础和技术知识课程,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当班人。根据《联合通知》的精神,福建省有关部门做出规定,凡1947年1月1日以后出生,1968年至1980年初、高中毕业,其语文、数学、物理的实际水平达不到初中毕业程度的职工,均须参加补课。
  根据各个船厂的实际情况,这次初中文化补课的办学形式,主要为各厂自办补习班,采用业余、半脱产、脱产等多种学制,补课期限3~5个月不等。文化补课考试由省船舶工业公司培训中心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考试成绩及格者发给合格证书。
  自1982年到1985年底,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所属的几个主要企业先后参加初中文化补课的职工累计达3000余人;全公司职工的文化补课合格率1984年底为56.2%,1985年底为82.2%,达到国家规定的高限标准。其中,马尾造船厂、厦门造船厂的职工文化补课合格率均达到90%。
  1985年,青壮年职工文化补课结束之后,职工文化学习转入以学历教育为重点。1986年,福建船舶工业系统参加高等教育的有198人,中专教育的184人,高中41人,初中203人。1987年参加高等教育的有235人,中专教育42人,高中36人。1988年参加高等教育的有219人,中专教育33人,高中82人。是年,在省船舶工业公司培训中心的统一组织规划下,马尾造船厂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合作开办造船专业函授大专班;省渔轮修造厂与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开办船体制造中专班。1989年,参加高等教育的86人,中专教育的33人,高中教育的13人。1990年参加高等教育的54人,中专教育的21人,高中教育的9人。从1986年至1990年,福建船舶工业系统共有职工受到高等教育毕(结)业生100名,中专教育毕(结)业生107名,高中毕业生40名,初中毕业生193名。
  三、技术培训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福建省船舶工业培养青年工人的主要形式是师傅带徒弟。从50年代后期开始,为了加强青年工人“应知”理论知识学习,厂内举办各种短期专业技术培训班,这成为各船厂培养新一代技术工人的又一种重要形式。学徒工通过培训班学习和考核掌握技能;技术工通过培训班学习和考核晋级。1958年开始,福建省船舶工业产品开始更新换代,从建造木质船舶逐步改为建造水泥船和钢质船舶。1959~1965年,职工技术业务培训内容主要以生产产品为对象进行,并采取聘请上海地区技术人员来厂指导,和选派工人到外地培训等“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还组织技术人员、工人学习钢质船舶和水泥船的建造工艺,并同时开办船体放样、装配、电焊、气割、加工等各工种培训班。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职工技术业务培训中断。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福建船舶工业职工技术业务培训得到恢复和发展。1979~1980年,马尾造船厂、省渔轮修造厂等开办机械制图、电工技术、柴油机技术等技术培训班和金属切削先进刀具等技术讲座,对本厂有关技术工人进行培训和知识更新。马尾造船厂青年工人翁文龙技术培训成绩优秀,参加省技术比赛获第一名,并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的光荣称号。
  1981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职工教育工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82年,福建船舶工业各主要船厂在开始对青壮年职工进行初中文化补课的同时,也分期分批地对3级以下技术工人进行初级技术补课。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工种的技术要求,开设相应的技术理论课程,并按照国家颁布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应知应会的规定,对学员进行全面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由省、市劳动部门发给合格证书。获得合格证书后的学徒才有资格按期转正定级,技工方能参与调资定级。
  1983年,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增设培训中心,直属4家船厂都增设教育科,以职工学校为教学基地,组织了99名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形成以技术培训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根据福建船舶工业企业的特点,大力开展技术业务培训工作,做到生产开发、技术开发、智力开发同步进行。
  从1983年到1986年,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在工人技术培训方面以关键工种为重点展开。如电焊工培训,按照国家验船局颁布的《船舶焊工考试规则》,公司组织焊工考试委员会,对直属船厂焊工进行一次全面持证上岗培训考试。共举办15期焊工培训班,500名焊工通过船检部门考试取得了合格证书。1986年,还把焊工岗位技术培训列入引进国外智力重点,聘请日本大阪造船所两位专家在马尾造船厂焊接培训中心举办4期电焊、气割高级工技术培训班,每期脱产培训三周,共有51名电焊、气割工和9名指导教师参加学习。通过培训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提高操作技能,还使指导教师学习掌握了日本焊工培训的先进方法。
  在干部技术业务培训方面,重视引进国内外智力。从1983年开始,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直属船厂同上海江南造船厂、中华造船厂、沪东造船厂和天津新港船厂进行技术合作。3年中,这4家船厂派出几百名科技人员、管理专家和技术工人对福建省的船厂进行“传、帮、带”培训,先后开办17期技术业务培训班,共有502人参加培训,比较全面地学习了先进船厂的科学管理和新技术、新工艺,缩短福建造船业与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马尾造船厂从上海江南造船厂请来170多位造船专家、技术工人帮助建造福建省第一艘5000吨入级货轮,围绕着产品建造开展广泛的技术业务培训,取得“建成学会”的效果。此外,省船舶工业公司还聘请2位日本专家帮助指导工作。日本大阪造船所造船专家稻井秀穗为福建省造船工业系统的职工系统地讲授了现代造船企业管理、生产设计、技术改造等方面的知识,共有800多人次参加听课,有近百人直接接受指导,省船舶工业公司还编写《日本现代造船管理》上、下册和《赴日研修报告选编》等3本教材,约30万字。
  在引进国内外智力的同时,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和直属船厂根据全国和福建省的统一规定,组织厂长(经理)参加国家统考培训和企业管理干部现代化管理知识学习,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活动。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林奋副总经理(原马尾造船厂副厂长)参加全国厂长、经理首批统考,成绩优异,是全国15名“成绩特优”获得者之一,并居全省之首,受到省政府晋升工资一级的奖励。
  截至1986年底,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系统先后举办227期各类技术业务培训班,受训人数达到8200人次,其中:青壮年职工技术补课合格率达到70%;工人的技术等级结构也有所改善;中、高级工的比例上升,初级工的比例大幅下降;82%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分别受到新技术、新工艺、科技外语、计算机和现代造船管理知识的培训。
  1987年,继续推进职工的业务技术培训。这一年教育培训的特点是:(1)紧密结合生产工作实际需要,开展短期技术业务培训。如举办机床保养、刀具磨制、油漆涂料工艺及检验、安全技术、电焊工考证等培训;(2)扩大和增加了科技人员的比重。如举办企业现代化的工程师培训班以及科技英语、目标成本管理、法定计量单位、计量技术、新制图标准等培训班,以提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3)适应职工教育重点转移的需要,进行岗位培训试点工作,各厂都组织班组长岗位培训和新工人上岗前的培训,为提高职工素质和造好船创造条件。
  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总结的“面向生产、按需施教,开展焊工岗位技术培训”的经验被省职教委推荐,作为福建省代表参加国家经委1987年召开的全国企业岗位职务培训研讨班的经验交流材料,并被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收编入《岗位培训手册》一书。
  1988年,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以开展岗位培训为重点,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层次地进行全员培训,先后举办了中层干部培训、班组长岗位培训、新的大中专毕业生培训班等各种技术、业务培训班71期,共有2275人次参加学习,占职工总数44.3%。其中工人岗位技术培训1732人,干部岗位技术业务学习439人。各厂班组长407人,已有354人培训结业,占总数的87%。省船舶工业公司培训中心、省渔轮修造厂被评为全省职工教育先进单位;马尾造船厂被评为全省职工教育先进单位和班组长培训先进单位。
  1989年,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重点推行中层干部和车间主任岗位培训,由培训中心统一办班,统一考试,报省经委发证。培训课程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理论、经济政策、企业经济法概论、企业中层干部领导方法、工业企业管理概论、车间管理等。至1990年底,共办培训班8期,学习合格取证干部达380余人。
  1990年,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开展对占工人总数7.7%的345名高级技工的培训工作。以船体装配、电焊、电工、钳工、车工、管工、薄板等7个工种为重点,采取省船舶工业公司培训中心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各厂分工负责办班,其它厂学员对口参加的办学方式,同时,允许自学与辅导相结合或送系统外单位培训的方法。实行脱产、半脱产和业余学习几种学制。根据国家技术等级标准和企业生产实际,采用结合生产、以工厂为依托、以现场生产为对象、讲究实用实际,采用结合生产、以工厂为依托、以现场生产为对象、讲究实用实效、照顾企业发展需要的培训考核方式,重点突出技能培训。省船舶工业公司培训中心还举办营销科长岗位职务培训班,学习5门必修课,考试合格者由省经委颁发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此外,省船舶工业公司继续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种技术、业务培训班114期,参加学习的人数为2810人,为职工总数的51.2%。省船舶工业公司培训中心和马尾造船厂分别被评为全省工人高级技术培训先进单位;厦门造船厂被评为全省车间主任培训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船舶工业志

《福建省志·船舶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追溯事物的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附录内容断至1997年。记述了福建古代、近代和当代船舶工业,包括交通运输、渔业、盐业等船舶的建造、修理及配套制造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