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军用舰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船舶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202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军用舰船
分类号: U672.7
页数: 4
页码: 181-18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清军入闽后,福建海防用船的修造情况。福建各船厂负责海防用船的修造,额定承修数量,但内部管理混乱,效率低下。随着战船编制的变化,所定限额也相应改变。此外,还介绍了外国商人在福建开办的船坞,以及官办造船所、民营船厂等机构的修造业务。最后,文章还提到了民国时期的修船基地和海军造船所等机构的修造业务。
关键词: 福建 民国时期 船舶维修

内容

清军入闽之初,海防用船除利用明军遗留下的战船外,还分派全省各道、厅建造。雍正三年(1725年),福建地方政府分别在福州、漳州和台湾开设3所船厂,负责海防用船的修造。
  福建各船厂都安排额定的承修数量。随着战船编制的变化,所定限额也相应改变。雍正七年(1729年),额定福州战船厂承修战船133艘(同年设置泉州战船厂后,划出53艘由泉州船厂承修),漳州战船厂承修101艘,台湾战船厂承修98艘。乾隆元年(1736年),重新规定福州战船厂承修76艘,漳州战船厂承修73艘,台湾战船厂承修46艘,移设于厦门的战船厂承修79艘。乾隆六十年(1795年),鉴于原有缯船十分笨重,不利于出海巡防,各船厂将已届或达到大修年限的80艘缯船,改造为同安棱商船式,以提高战船的性能。嘉庆四年(1799年),又将所有未经改造的战船一律改造为同安棱船式。道光元年(1821年),规定福州战船厂承修46艘,厦门战船厂承修48艘,漳州战船厂承修52艘,台湾战船厂承修96艘。
  由于各战船厂内部管理混乱,致使“所有估造料工,彼此驳核,不知更几日月而估修之册始获有定;幸而有定,又必行文有司,派取乡都,不知更几日月后料、工可备运赴船厂;又不知更几日月后修葺可完”,因此,其效率十分低下,各船厂每个月仅能维修一艘战船。
  咸丰八年(1858年),英商在厦门建立船坞,咸丰九年(1859年)开业。开始只修理自身往来船舶,此后逐步承修各国(包括中国)的船舶和战船。福建船政于同治九年(1870年)二月,建有船槽修船,此作用与船坞相似,但性能差,只能修理1000吨以下的小型船只,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修船需要。马江战役中,船槽受到重创。罗星塔青洲石坞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式动工兴建。光绪十八年(1892年),英商在厦禾路建立石塍船坞,改名为“英商厦门新船坞有限公司”,坞塍坞底全用石条砌成,故有“石塍船坞”之称,原长280英尺(85.4米)、宽40英尺(12.2米),吃水深13英尺(4.3米)。后为适应需要,把长度扩了50英尺(15.3米),合成为330英尺(约100.7米),但宽度和深度却没有改变。坞前高潮时深度不过十三四英尺,退潮满度时深度只有一二英尺。因此,修理稍大的船舶,必须等候大潮,才能进、出坞。这个船坞便是厦门船坞的基址,以后成为厦门海军的修船基地。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船政曾为澎湖雷营修理“飞捷”轮船两次,修理费也由船政代垫。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罗星塔青洲石坞建成(图8-1)。
  该坞能容当时国内最大战舰7335吨的定远和镇远号入坞修理,并开始接纳修理中外各式兵商船。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七月间,“美国西能达大夹舨船,法国兵船及蔼和商船,倶因风损坏,相继请为代修,而西能达夹舨船并请上槽勘修船底。”八月,北洋大臣也令海筹号、海琛号、海容号3船进坞油漆船底。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海筹号、海琛号在罗星塔新船坞修竣后开往上海,修前曾动员人力开挖船坞前淤泥。
  民国4年(1915年)6月,海容号军舰进入罗星塔船坞修理,于14日出坞。后楚观号舰也进坞修理。于月底修毕出坞。民国5年(1916年)1~11月,先后有永丰号、通济号、公顺号以及海筹号、海琛号军舰入坞修理。民国6年(1917年)2~6月,进入新船坞修理的还有福康号、留美号、建新号、升平号和江亨号等船。民国7年(1918年)1~4月,应瑞号和海容号修竣出坞;同年4月,海鸿号、楚同号、建康号也入新船坞修理。民国13年(1924年),厦门船坞收归海军管辖后,全面承揽1000吨级以内舰艇的修理工程。该坞成为海军一个修船基地。当时厦门港常驻有号称“四江”(江元号、江亨号、江利号、江贞号)、“六楚”(楚观号、楚豫号、楚谦号、楚同号、楚有号、楚泰号)的海军舰艇,其大、小修及勘底工程皆由厦门船坞承担,同时也承修地方内河商船以及外国商船。福、厦两港官办造船所,设施及设备好,规模较大,修造船能力亦强。海军马尾造船所和海军厦门造船所,承担着海军舰艇的大、中、小修任务。
  民国19~23年(1930~1934年),海军厦门造船所继续承担海军驻泊厦门舰艇大、中、小修和勘底工程,并修理过多艘海军舰艇。民国24年(1935年),马尾造船所在英商船坞旧址扩建新船坞名二号船坞(图8-2),翌年4月9日竣工。当时,剪彩进坞检修的有江宁号、正宁号两炮艇。以后,该坞陆续修理一些军舰艇。民国27年(1938年),厦门沦陷,海军厦门造船所被日军占用,改名为“建泰造船公司”,转为修理日军舰艇为主;同年,日军出动飞机多次轰炸马尾造船所,该所遭受严重破坏,已无能力开展修船业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海军重新接收海军厦门造船所。此后,该所主要修理海军舰艇。民国36年(1947年)8月,正式恢复马尾造船所,张传钊任所长。他力图将该所恢复作为海军舰艇修配厂,但无所成。民国38年(1949年)夏,国民党政府撤离大陆前夕,将所内能搬迁的机器设备大部迁运台湾左营,马尾造船所仅存残垣断壁,一片废墟。同年,国民党败逃台湾之际,曾将青岛、大沽造船所的器材迁运厦门,企图加强厦门造船所维修舰艇的力量,以便借助海军实力在东南沿海负隅顽抗。不过,这一计划很快就破灭了。
  1949年8月16日,马尾解放,福州市军管会接管海军马尾造船所。10月厦门解放,厦门军管会接管国民党海军厦门造船所,易名为厦门海军103厂,主要担负海军舰艇的机修任务。在较短的时间内,修竣了原被废置的汽艇2艘、轮船公司三号轮船1艘,救起沉在坞内的海军淮阴测量艇1艘,加强人民军队海上攻防力量。同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28军建立前线流动修船厂,承担战备支前任务。军民共同修造和改造木质船舶及机器配件,把木质运输船改装为炮艇。同时期,福州下游轮船公司所属修造厂的40名职工和闽江、平水轮船公司所属修造厂的一批职工,积极参加支前工作。支前工人跟随人民解放军十兵团28军,冒着枪林弹雨,忍受晕船呕吐,日夜兼程,随船修理,为解放闽浙沿海的南日岛、大陈岛、江山岛做出贡献。1954年5月,十兵团85师修船所从马尾昭忠祠迁入马尾造船所,改称福州军区后勤部船管处修船一厂,厦门有福州军区修船二厂和海军103厂以及莆田三江口部队修船厂。这些船厂是以部队船艇和船机的修理为主要任务,结束了在沿海前线流动的状态。为打破封锁,自力更生,船厂的工人发挥聪明才智,在修造和改装船舶的同时,还制造军用船艇的机配件,如活塞、活塞环、汽缸套、铜铅合金轴承等,其质量可靠,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保证军用舰艇的需要。当时还受到华东军区的赞扬。
  20世纪50年代后期,厦门、马尾造船厂归属地方管理以后,其生产方针仍然是以修军船为主,兼有造船。驻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舰艇修理是以厦门、马尾造船厂为主要基地。1958~1962年初,船厂的生产条件有了改善,军船修理增加,其中:大修81艘2425吨;中修43艘1436吨;小修84艘3024吨。60年代,厦门造船厂已经能够修理1000吨以下的军用船舶;马尾造船厂于1964年修复2号船坞后,修船能力大为提高,方便了军用舰艇进坞修理。
  20世纪70年代,厦门造船厂已具备修理2000吨级钢质船舶的生产条件,工人仍以承修驻厦门地区海军所属舰船为主要任务。马尾造船厂仍确保军修任务,对部队船舶采取随到随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进入80年代,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成立后,大力拓展修船业务。福建省渔轮修造厂和上游造船厂也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承担军船修理。其中有登陆艇、运输船等。1988年5月,马尾造船厂在修理海军T843大型拖轮时,因部队战备急需,该厂修船部职工在夏季挥汗抢修,终于提前25天完成抢修任务,于8月中旬出厂。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船舶工业志

《福建省志·船舶工业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追溯事物的发端,下限断至1990年,附录内容断至1997年。记述了福建古代、近代和当代船舶工业,包括交通运输、渔业、盐业等船舶的建造、修理及配套制造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